A. 用三种物理方法区分浓硫酸和浓盐酸
方法一:利用两者物理性质差异
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是一种挥发酸;而浓硫酸是一种不挥发酸.打开浓盐酸试剂瓶的瓶盖,浓盐酸中的溶质:氯化氢气体(hcl)便会从它的水溶液中挥发出来,遇到了空气中的水分,则又溶解到里面,重新形成很多盐酸的小液珠,悬浮于空气中,肉眼看上去就是瓶口处的一片白色的酸雾了.
所以,打开瓶盖,瓶口出现白雾的就是浓盐酸;瓶口没有出现白雾的就是浓硫酸.
方法二:利用两者物理性质差异
浓盐酸和浓硫酸虽外观上看上去都是无色液体,但密度不一样.等体积的浓硫酸要比浓盐酸质量大得多.于是就造成了浓硫酸是一种油状,粘稠的液体的性质.只要拿起试剂瓶,摇一摇,浓硫酸会有"挂壁"的现象,即粘在试剂瓶壁上不易下来,很容易就看出它的粘稠.
所以,将试剂瓶摇一摇,有"挂壁"现象的是浓硫酸,无"挂壁"现象的是浓盐酸.
方法三:利用两者化学性质差异
众所周知,浓硫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但与浓盐酸不同的是,它的腐蚀性表现为脱水性.它能夺取纸张,木材,布料,皮肤(都由含碳,氢,氧等元素的化合物组成)里的水分,生成黑色的炭.
所以,可以各取少量滴在纸张,布料等上,纸张或布料炭化变黑的是浓硫酸,无明显变化的是浓盐酸.
方法四:利用两者物理性质差异
浓硫酸还有一个不同于浓盐酸的物理性质,就是吸水性.(所以实验室里多用浓硫酸作干燥剂.)不仅如此,浓硫酸还能吸水放出大量的热,所以使用时一定要注意安全.实验室稀释浓硫酸也有特别的操作规定: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搅拌,否则溶解时放出的热会使水立刻沸腾,使硫酸液滴四处飞溅.
所以,可以各取少量于容器中,分别按稀释浓硫酸的方法稀释两种无色液体,观察到冒泡、杯壁发热的是浓硫酸,无明显现象的是浓盐酸.
方法五:利用两者化学性质差异
浓盐酸和浓硫酸的化学性质很相近,因为它们都含有氢离子,都属于酸类.但不同的是它们的酸根离子,一个是氯离子,一个是硫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可以和钡离子结合生成硫酸钡沉淀,而氯离子不能.
所以,各取少量于试管中,加少量水配成稀溶液,分别向其中滴加氯化钡溶液(bacl2),生成白色沉淀的原是浓硫酸(bacl2
+
h2so4
===
baso4↓+2hcl),无明显现象的原是浓盐酸.
B. 如何用物理方法区别浓硫酸,稀硫酸。浓盐酸
首先浓盐酸在空气中有挥发性,所以你能看到出现白雾或者质量减小的是浓盐酸
其次浓硫酸在空气中有吸水性,一段时间过后质量增大的是浓硫酸
最后,质量不变的是稀盐酸
不懂再来问我
吸水性、脱水性、腐蚀性。稀释时,把浓硫酸沿杯壁缓缓倒入杯中,并不断搅拌,使其散热。因为浓硫酸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的热。
D. 如何用化学和物理方法区分浓硫酸和稀硫酸
1.称重法(物理):浓硫酸比稀硫酸密度大(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mL),故重的是浓硫酸。
2.粘度法(物理):浓硫酸是粘稠的液体,而稀硫酸则接近于水的粘度,所以将试剂瓶拿起摇动几下,就可看出哪个是浓硫酸,液体较满时可取少许于试管中振荡。
3.沸点法(物理):硫酸是高沸点的酸,98%的浓硫酸沸点为338℃,故可取少许于试管中加热,先沸腾且有大量水蒸气产生的为稀硫酸。难以沸腾的是浓硫酸。
4.稀释法(物理):浓硫酸溶解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故可在小烧杯中加10mL水,沿烧杯壁慢慢加酸(切不可将水加到酸中),溶解时放出大量热的是浓硫酸。
5.铁铝法(化学):分别取少许于试管中,加入铁丝或铝片,无现象的是浓硫酸,有气泡出现的是稀硫酸。因为浓硫酸在常温时可使铁、铝等金属表面快速氧化生成一种致密的氧化膜而发生“钝化”。
6.铜碳法(化学):分别取两支试管,加入铜片或木炭后,再分别加入酸,然后加热,能够产生刺激性气体的是浓硫酸。
7.胆矾法(化学):分别取两支试管,加入胆矾少许,再分别加入酸,晶体溶解溶液变蓝色的是稀硫酸,晶体表面变白色的是浓硫酸。
8.纤维素法(化学):分别用玻璃棒醮取两种酸在纸或木材或棉布上画痕,一段时间后,表面脱水炭化的是浓硫酸。
9.蔗糖法(化学):在小烧杯中加入约10g蔗糖,滴入1mL水后,再加入酸,能使蔗糖脱水炭化产生“黑面包”的是浓硫酸。
10.露置法(物理):浓硫酸具有吸水性,露置一段时间后,质量增加的是浓硫酸。
11.食盐(硝酸钠)法(化学):在试管中加入少许食盐,然后分别加入酸,产生刺激性气体的是浓硫酸,食盐溶解无刺激性气体产生的是稀硫酸。
12.电导法(物理):取两个碳棒作电极,插入酸中,电路中串联上小灯泡,用两节干电池构成闭合回路,小灯泡发光且较亮的是稀硫酸,因为浓硫酸中水较少,绝大部分硫酸分子没有电离,故自由移动的离子很少,导电性较差。
E. 浓硫酸溅到皮肤上,怎么处理
如果不小心将硫酸滴在手上,立即大量的水冲洗,防止由于硫酸和水反应放出的热将手灼伤,并涂上浓度为3%左右的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化学式NaHCO₃,俗称小苏打,白色细小晶体)溶液,做完急救处理后,迅速到附近医院做灼伤处理,避免对皮肤有进一步伤害。
特性
(一)理化性状和用途
无色油状腐蚀性液体,有强烈的吸湿性。密度:1.8g/cm³,熔点10.4℃,沸点: 338℃。用于制造硫酸铵、磷酸、硫酸铝合成药物、合成染料、合成洗涤剂合金属酸洗剂。
(二)毒性
属中等毒类。对皮肤粘膜具有很强的腐蚀性。
最高容许浓度:2 mg/m³
(三)短期过量暴露的影响
吸入:吸入高浓度的硫酸酸雾能上呼吸道刺激症状,严重者发生喉头水肿、支气管炎甚至肺水肿。
眼睛接触:溅入硫酸后引起结膜炎及水肿,角膜浑浊以至穿孔。
皮肤接触:局部刺痛,皮肤由潮红转为暗褐色。
口服:误服硫酸后,口腔、咽部、胸部和腹部立即有剧烈的灼热痛,唇、口腔、咽部均见灼伤以致形成溃疡,呕吐物及腹泻物呈黑色血性,胃肠道穿孔。口服浓硫酸致死量约为5毫升。
(四)长期暴露的影响
长期接触硫酸雾者,可有鼻粘膜萎缩伴有嗅觉减退或消失、慢性支气管炎和牙齿酸蚀等症状。
(五)火灾和爆炸
本品虽不燃,但很多反应却会起火或爆炸,如与金属会产生可燃性气体,与水混合会大量放热。着火时也不能用干粉、泡沫灭火等方法,因为干粉,泡沫的一些成分能与硫酸反应,应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火焰后再用石灰,石灰石等中和废酸。
(六)化学反应性
本品为强氧化剂,与可燃性、还原性物质激烈反应,也能与高锰酸钾反应生成极度危险的高锰酸酐。
(七)人身防护
吸入:硫酸雾浓度超过暴露限值,应佩戴防酸型防毒口罩。
眼睛:带化学防溅眼镜。
皮肤:戴橡胶手套,穿防酸工作服和胶鞋。工作场所应设安全淋浴和眼睛冲洗器具。
(八)急救
吸入: 将患者移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有呼吸道刺激症状者应吸氧。
眼睛:张开眼睑用大量清水或2%碳酸氢钠溶液彻底冲洗。
皮肤:立即用大量冷水冲洗(浓硫酸对皮肤腐蚀强烈,实际操作应直接大量冷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以防灼伤皮肤。
口服:立即用氧化镁悬浮液、牛奶、豆浆等内服。
注:所有患者应请医生或及时送医疗机构治疗。
(九)储藏和运输
与可燃性和还原性及强碱物质分开。
包装号为5(甲)、8(甲)(十)。
(十)安全和处理
注意对硫酸雾的控制,加强通风排气。车间内要有方便的冲洗器具。
注:在稀释酸时决不可将水注入酸中,只能将酸注入水中,并且要缓慢注入同时不断搅拌。
F. 中学化学中什么装置可以除掉硫酸酸雾
硫酸雾等酸雾治理方法有抑制法和净化法两种。净化法中有吸收法、吸附法、丝网过滤法、除雾法。1、吸收法:通过排气罩捕集的含酸雾废气进入吸收设备,用流体吸收液吸收净化酸雾的方法。常用的化学吸收法有碱液吸收、氧化吸收和还原吸收三种碱液。吸收采用的吸收剂有NaOH、Na2CO、CaCO3、Mg(OH)2等吸收剂。氧化吸收主要是在碱液中加入适量氧化剂,如KMn(OH)2或臭氧,以提高净化效率。还原吸收是用还原剂如H2SO4、Na2S、NaOH等与酸雾反应:常用的吸收设备有喷淋塔、填料塔和筛板塔等。
2、吸附法:使通过排气罩捕集的含酸雾废气进入吸附设备,用吸附剂吸附净化酸雾的方法。吸附剂吸附酸雾分为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两种。吸附剂主要为活性炭或其它一些对介质有较强吸附能力的物质。
G. 关于浓硫酸
(一)、硫酸
1、物理性质
纯硫酸是一种无色油状液体,沸点高,难挥发;易溶于水,能与水以任意比混溶,且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
常用浓硫酸的质量分数为98.3%,密度为1.84g/cm3,沸点338℃,物质的量浓度:
2、化学性质
硫酸在浓度不同的溶液中主要存在形式不同,因而具有不同的性质。稀硫酸中,由于硫酸安全电离,H2SO4=2H++SO42-,故H2SO4主要以H+、SO42-形式存在,其性质 一是具有酸的通性,二是SO42-的性质,如发生沉淀反应等。浓硫酸中,硫酸主要以分子形式存在,故主要如下特性:
(1)吸水性
吸水性是指H2SO4所具有的吸收游离水分的性能。这里的游离水分包括空气中所含的水蒸气,物质中的湿存水及结晶水合物中的结晶水等。
浓硫酸之所以能吸收游离的水分,是因为浓硫酸和水可以结合形成稳定的水合物H2SO4+nH2O=H2SO4·nH2O(n=1,2,4等)。这些水合物在低温时甚至可以以晶体的形式从溶液中析出。
浓硫酸可作干燥剂,可干燥O2、H2、CO、CO2、SO2、Cl2、HCl、N2、CH4等气体。对于那些还原性及碱性的气体,如HI、HBr、H2S、NH3等,则不能用浓硫酸干燥。
(2)脱水性
脱水性是指浓H2SO4将许多有机物(特别是糖类)中的H、O原子按照水分子中H、O原子个数比脱去的性质。
浓硫酸对人体皮肤有强烈的腐蚀作用。如果不慎在皮肤上沾上浓硫酸时,应立即用布拭去,然后迅速用大量水冲洗,最后涂上3%—5%的NaHCO3溶液。
检验浓硫酸最简便的方法——蘸浓H2SO4在纸上写字。
(3)强氧化性
浓硫酸可氧化大多数金属(除Pt和Au)和其他还原性物质(如H2S、HBr、HI、Fe2+等)
注意:
①往蔗糖中滴加一定量的浓H2SO4,加热。
观察到现象是蔗糖变黑,最终生成疏松多孔、海绵状的特质,并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
②钝化:常温下,一些较活泼金属(如Fe,Al等)与浓H2SO4接触,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
化物薄膜,从而阻止内部的金属继续跟硫酸发生反应。金属的钝化是化学变化,不是物理变化。
③浓H2SO4的贮存、运输:常温下,可用密闭的铁或铝制容器、贮存、运输浓H2SO4。
④金属与浓H2SO4反应时,金属一般被氧化成较高价态的硫酸盐,还原产物是SO2,不是H2,非金属
与浓H2SO4反应时,非金属一般被氧化成最高价氧化物或含氧酸,浓硫酸一般被还原为SO2。
3、用途
(1)制化肥
如制普钙(即过磷酸钙):
(2)合成某些试剂的原料
如制挥发性酸:
制弱酸:
(3)可用作干燥剂、酸洗、制炸药、农药、医药、染料等
H. 皮肤不慎沾上浓硫酸,正确的处理方法
立即用大量冷水冲洗(浓硫酸对皮肤腐蚀强烈,实际操作应直接大量冷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以防灼伤皮肤。
浓硫酸,俗称坏水,化学分子式为H₂SO₄,是一种具有高腐蚀性的强矿物酸。浓硫酸指质量分数大于或等于70%的硫酸溶液。浓硫酸还具有强腐蚀性:在常压下,沸腾的浓硫酸可以腐蚀除铱和钌之外所有金属(甚至包括金和铂),其可以腐蚀的金属单质种类的数量甚至超过了王水。
硫酸在浓度高时具有强氧化性,这是它与稀硫酸最大的区别之一。同时它还具有脱水性,难挥发性,酸性,吸水性等。
(8)如何用物理方法去除浓硫酸扩展阅读:
危险特性:与易燃物(如苯)和有机物(如糖、纤维素等)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能与一些活性金属粉末发生反应,放出氢气。遇水大量放热,可发生沸溅。具有强腐蚀性。
泄露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I. 怎样将发烟硫酸分解成浓硫酸
下午好,两种方法都可以。用物理方法就是把发烟硫酸放置于耐酸的真空设备中抽除掉里面的过量三氧化硫就行(发烟硫酸本身就是浓硫酸和三氧化硫的不稳定结合物),化学方法则是将它倒入大量冷水中高度稀释使过量三氧化硫进一步与水反应生成硫酸之后再通过加强热条件蒸发出多余的水浓缩,无论是哪一种操作都必须小心谨慎,请酌情参考。不过发烟硫酸很难制取这样一分解不就浪费了么……
J. 除去浓硫酸的的方法带方程式
除去浓硫酸的的方法有:
1) 用水洗, 因为硫酸溶于水。
2)用碱中和, 再水洗除去硫酸钠
反应方程式是:
H2SO4 + 2NaOH —〉Na2SO4 + 2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