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方法技巧 > 小学生四年级快速口算的方法

小学生四年级快速口算的方法

发布时间:2022-06-08 03:03:23

‘壹’ 四年级简便运算的窍门与技巧

四年级运算定律,没有什么技巧,但是需要记住公式。按照公式进行计算就是窍门。

加法交换律 a+b=b+a
加法结合律 (a+b)+c=a+(b+c)
乘法交换律 a×b=b×a也可以写成:a·b=b·a还可以写成:ab=ba

乘法结合律 (a×b)×c=a×(b×c)也可以写成:(a·b)·c=a·(b·c)还可以写成:(ab)c=a(bc)
乘法分配律 (a+b)×c=a×c+b×c也可以写成:(a+b)·c=a·c+b·c还可以写成:(a+b)c=ac+bc

乘法交换律
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ab=ba
乘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乘,可以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 (ab)c=a(bc)
分配律
分配律是乘法运算的一种简便运算,可用于分数、小数中。
主要公式为(a+b)c=ac+bc。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积不变,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贰’ 四年级孩子怎样提高计算能力

链接: https://pan..com/s/13hPckIugr87LyiByEIL5Dw

提取码:841w

口算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对小学生来说,应该说是一种必备的能力,小学如果能够练习好口算,就会为以后学习数学打下良好的基础,那么,孩子的能力也是有差别的,方法也是各不相同,如何才能让孩子练好口算,提高口算能力呢?

‘叁’ 小学四年级一道数学题:快速算出一堆原木的个数,那堆原木最顶层是一根,最底层有120根,每层比上层多一根

这道题其实乍一看还有点麻烦,但是我们可以从简单的方法开始来推导出计算这种堆叠物料的数量,先看下图:

堆叠成三角形的钢管

上图是一堆直径相同的圆形钢管堆叠成一个三角形的侧面图,最顶层是1根钢管,最底层是6根钢管,每层比上一层多一根。求这堆钢管的数量,有两种计算方法
1. 逐层数量相加
1 + 2 + 3 +4 +5 +6 = 21(根)

2. 梯形面积法
从上往下看,从第2层到第6层构成一个梯形(上图的绿色区域),求这个梯形的面积最后加上最顶层的1根
总数=(顶层数量+底层数量)x 层数 / 2 + 1
因此总数=(2+6)x 5 /2 +1 = 21(根)
可以看到这种方法的计算结果和逐层累加的结果是完全相同,因此可以套用这个方法,
原木第1层是1根,第2层是2根,......第120层是120根,从第2层到第120层构成一个梯形,这个梯形的层数是120-1=119,套用上面的公式:

总数=(顶层数量+底层数量)x 层数 / 2 + 1

总数=(2+120)x 119 / 2 +1 = 7260(根)
注意:一定要加上1,这个1就是这堆原木最上面的1根,且不可忽略。


使用这个公式的前提是每层的数量必须是等差数列并且是梯形,
经过测验如果是物料堆叠成矩形可以求矩形面积法求得数量。

‘肆’ 小学四年级数学简便计算方法技巧

四年级简便计算例子演示23.17×12+12×46.83
解题思路:四则运算规则(按顺序计算,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先算括号,有乘方先算乘方)即脱式运算(递等式计算)需在该原则前提下进行

解题过程:
23.17×12+12×46.83

=(23.17+46.83)×12

=70×12

=840

(4)小学生四年级快速口算的方法扩展阅读[竖式计算-计算结果]:先将两乘数末位对齐,然后分别使用第二个乘数,由末位起对每一位数依次乘上一个乘数,最后将所计算结果累加即为乘积,如果乘数为小数可先将其扩大相应的倍数,最后乘积在缩小相应的倍数;

解题过程:
步骤一:2×70=140

步骤二:1×70=700

根据以上计算结果相加为840

存疑请追问,满意请采纳

‘伍’ 怎样提高小学四年级学生的口算能力

口算虽然简单,但它也是提高计算能力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只有口算能力强,才能加快笔算的速度,提高计算的正确率。要想孩子们的计算能力提高,必须重视口算训练,坚持经常练习,逐步达到熟练。因而,我要求孩子们每天除回家在家长的监督下完成一页口算题单外,还要求他们在课前预备的2分钟内进行10道口算练习。为了更清楚的了解孩子们的口算能力到底如何?我会精心设计一定数量射击多种口算的练习题在每周进行一次定时检测。只有持之以恒坚持做到,每一个孩子的口算能力才能提高,以后的计算能力才会同时提高。因而,口算训练是提高孩子们计算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

‘陆’ 如何提高小学四年级计算能力培养

如何有效地提高小学四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思维, 使学生的计算既准确又迅速,从而达到新课程标准中要求的熟练程度并使计算方法合理灵活呢?下面我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深钻教材,明确计算教学的侧重点
在四年级上学期,要求学生能熟练口算一位数乘两位数,几百几十乘一位数;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能正确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商是一位数或两位数的笔算;三位数乘除两位数的估算。而在下学期要求学生能正确进行四则混合运算,同时还要学习一些运算定律及性质,积累一些简算技巧。可见,只有深钻教材,明确计算教学的侧重点,才会有的放矢。
二、从新旧知识的生长点切入,引导学生明确算理
大家都知道,学生在学习计算的过程中明确了算理和算法,计算的多样性才有基础。因此计算教学过程中应帮助学生透彻理解算理,正确把握算法,要做到这一点,最好的办法是让学生独立获取新知,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从新旧知识的生长点突破。刚步入四年级的学生只会熟练地笔算一位数乘多位数,在此基础上教学两位数乘一位数和几百几十的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以及两位数除法的笔算、估算时,如果从新旧知识的生长点出发,先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试着类推,然后小组讨论,进而在全班交流中达成共识,学生不仅掌握了口算、估算、笔算的算理,而且在争议中体会了算法的多样化。
三、夯实基础,形成计算技能
小学生的计算能力的强弱建立在基础知识的学习活动中,必须严格、系统的培养和训练才能形成,因而首先要抓好基础教学,引导学生切实过了基础知识关,为计算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四年级的计算教学也不例外。
要想让四年级学生的口算熟练,并做到脱口而出,需要分阶段完成:
(1)我在教学两位数乘一位数、几百几十后,要求学生每天自己写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即11×2,11×3……一直练习到50×9,然后返回来练习,连续复习三四轮,力争让全班熟练掌握50以内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这样做,不仅夯实基础,而且为后续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五年级时学习约分打下基础。
(2)基本掌握50~59的前三个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即50×2、50×3……学生掌握了这些常用的乘法计算,不论是计算速度还是准确率,都上了一个台阶。
(3)在学完整十数除以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后,每天课前用3~5分钟,练习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估算。如140÷70、143÷70等,以此训练四年级学生除法的计算速度。
(4)运用积商的变化规律、运算定律、性质进行简便计算。
如32×25=(32÷4)×(25×4)=800等。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学生计算技巧会与日俱增。
(5)计算练习注重对比
学生在计算中,对于一些初看有些相似的题目,计算时容易受定势思维的影响造成错误,所以对这类具有相似性的题目,一定要加强对比练习,让学生在练习对比中清楚认识两者存在的差别,从而在思想上引起重视,进行计算时加以重视,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如25×4=100这类题目是学生计算时最容易出错的题目,经过分析对比,学生的认识会比较深刻,在以后的计算中就会减少类似错误的发生。
四、培养良好的习惯,提升计算的实效性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四年级学生计算正确率的保证,在培养他们计算能力的同时,关注他们的习惯也是必要的。
1.培养认真审题的习惯。审题时要求做到一看、二画、三想、四算、五查。一看就是看清楚题中的数字和运算符号;二画就是在试题上标出先算哪一步,后算哪一步;三想就是什么地方可用口算,什么地方要用笔算,是否可用简便计算等;四算就是认真动笔计算;五查就是认真检查。
2.培养认真演练的习惯。在四则运算中,要训练学生沉着、冷静的学习态度。碰到数字大、步骤多的计算试题时,要做到不急、不躁、冷静思考,耐心计算。即便是简单的计算题也要慎重,切勿草率行事。能口算的则口算,不能口算的应注意认真进行笔算。演算时,要求书写整洁,格式规范,方法合理。同时强化学生打草稿的习惯,保证计算准确无误。
3.培养细心检查的习惯。学生在计算时要做到绝对万无一失,不出差错是不可能的。平时教育学生养成计算后认真演练的习惯,把检查当做计算题不可缺少的环节。检查时要做到耐心细致,逐步检查:一查题目中数字是否抄错,二查计算结果是否有误,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总之,提高四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需要勤动脑,多试验,尽量找到科学的培养目标,提高实效性。

‘柒’ 小学四年级学生口算题每分钟应该做多少题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11-29

‘捌’ 四年级简便运算的技巧和方法有哪些

四年级简便运算的技巧和方法:

1、分配法

括号里是加或减运算,与另一个数相乘,注意分配。例:45×(10+2)=45×10+45×2=450+90=540。

2、提取公因式

注意相同因数的提取,例:35×78+22×35=35×(78+22)=35×100=3500 这里35是相同因数。

3、交换律(带符号搬家法)

当一个计算题只有同一级运算(只有乘除或只有加减运算)又没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带符号搬家”。适用于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例:256+78-56=256-56+78=200+78=278 450×9÷50=450÷50×9=9×9=81。

4、借来还去法

用此方法时,需要注意观察,发现规律。还要注意还 ,有借有还,再借不难。例:9999+999+99+9=10000+1000+100+10-4=11110-4=11106。

5、乘法分配律

分配法 括号里是加或减运算,与另一个数相乘,注意分配。例:45×(10+2)=45×10+45×2=450+90=540。

‘玖’ 四年级简便运算的技巧和方法是什么

方法一:带符号搬家法

当一个计算题只有同一级运算(只有乘除或只有加减运算)又没有括号时,可以“带符号搬家”。例如:a+b+c=a+c+b、a×b×c=a×c×b等等。

方法二:去括号法

在加减运算中去括号时,括号前是加号,去掉括号不变号,括号前是减号,去掉括号要变号(原来括号里的加,现在要变为减;原来是减,现在就要变为加)。

方法三:乘法分配律法

分配法:括号里是加或减运算,与另一个数相乘,注意分配;提取公因式:注意相同因数的提取;注意构造,让算式满足乘法分配律的条件。

方法四:拆分法

拆分法属于为了方便计算把一个数拆成几个数,这需要掌握一些“好朋友”,如:2和5,4和5,4和25,8和125等。分拆还要注意不要改变数的大小。

方法五:裂项法

分数裂项是指将分数算式中的项进行拆分,使拆分后的项可前后抵消,这种拆项计算称为裂项法.常见的裂项方法是将数字分拆成两个或多个数字单位的和或差。

‘拾’ 小学四年级简便方法计算该怎么

1、125×28+375×20
2、999×222+333×334
3、999×999+1999
4、145×48-24×90
5、888×6+222×76
6、125÷102×555×204÷111÷25
7、4×77+99×8
8、99×27-33×51+66×35
9、9393×94-9494×93
10、93×93-92×91
11、132×288÷(24×11)
12、36×96+24×56
13、1116+9876×9
14、37×3838-38×3737
15、49+993×7
16、28×11111+99999×8
17、(9999+8100)÷9-111
18、99×78+33×66
19、48×29+13×16

阅读全文

与小学生四年级快速口算的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乌药种植方法 浏览:175
平常如何侧方入库最笨方法 浏览:488
踝骨软化锻炼方法 浏览:421
如何活到极致的方法 浏览:598
平面图钢筋计算方法 浏览:674
用什么方法给小孩做棉裤 浏览:597
鲢鱼怎么做才好吃简单的方法火锅 浏览:638
和田籽料二上色的鉴别方法 浏览:715
圣荷纳米霜使用方法 浏览:168
货车多利卡打不着火解决方法 浏览:395
韩束紧致水分面膜使用方法 浏览:113
摩托车前叉连接方法 浏览:428
交流和直接的电流计算方法 浏览:465
龟田锻炼身体的方法 浏览:767
曾仕强怎么使自己开悟的方法 浏览:253
大拇指甲沟炎治疗方法 浏览:911
高中数学解题方法技巧汇总 浏览:330
u盘扩展内存方法手机 浏览:37
除螨包的最佳方法 浏览:24
瓷砖鱼池漏水最简单的补漏方法 浏览: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