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方法技巧 > 常考题型解题方法技巧归纳

常考题型解题方法技巧归纳

发布时间:2022-01-07 03:59:53

❶ 考研数学一常考题型是哪些有没有解题技巧归纳总结

我看很多同学会看毛纲源2017《考研数学客观题简化求解》毛纲源2017《考研数学常考题型解题方法技巧归纳》这两本书都有很强的答题技巧性,对考研常考的题型和答题方面做了全面汇总。
养成做题仔细的好习惯,制作好错题集。从每一年的考研数学考试成绩分析来看,好多同学平时眼高手低、考试时由于粗心大意而失掉了不该失掉的分,后悔莫及,所以同学们平时就要养成做题仔细的好习惯,同时建议同学们制作一个错题集,这样我们在以后的复习中,可以反复着重复习这些错题,不但节省了复习时间,而且还提高了复习质量和效率。
考研数学的复习需要足够的耐心和毅力,当自己遇到难题或者学 习感觉累的时候要做适当的休息或者跟其他同学出去走走适当的运动一下来调节自己,多和研友互相交流复习经验技巧,扬长补短。

❷ 考研数学常考题型解题方法技巧归纳 这本书有两个版本,一个是文都的,一个是毛纲源的辅导系列 哪个更好

数学考研的,考研数学网友推荐文都的汤老师,这里有一份最新的汤老师考研数学资料分享给你

链接:

提取码:9ydi

文都汤家凤数学团队全程,通过近阶段大家复习情况及出现的问题,为考生冲刺阶段复习提分指点迷津。冲刺阶段,目的总结所做题目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对照考纲查缺补漏,提高实战素养,制定做题策略,规划草稿纸,特别是实战心理素质

若资源有问题欢迎追问!

❸ 准备2017考研,但是要考数学,现在是做题好呢,还是先看看考研数学常考题型解题方法技巧归纳呢

可以同步学习 毛纲源的 《考研数学常考题型解题方法技巧归纳》
,16年考研 有相似的题型考出来,对方法和解题方法的归纳 对考研数学非常有帮助的
考研数学做题也非常重要, 汤家凤的资料不错,
考研数学的复习需要足够的耐心和毅力,当自己遇到难题或者学 习感觉累的时候要做适当的休息或者跟其他同学出去走走适当的运动一下来调节自己,多和研友互相交流复习经验技巧,扬长补短。

❹ 毛纲源的考研数学常考题型解题方法技巧归纳怎么

挺不错的 ,考研数学的题型并不复杂,但是数学很多人都觉得挺难的,所以掌握方法技巧非常重要,多看看这本书对帮助数学复习非常有帮助的。

❺ 各位考研的朋友,我用了考研数学二毛纲源的常考题型解题技巧方法归纳,单看这一本数学复习够吗

我觉得还是李永乐的数学复习全书比较全面一点,提醒知识点都概括了,线代可以看一下他的线性代数辅导讲义,很全面。最后11月的时候在做做高分冲刺就行了

❻ 毛纲源老师的考研数学常考题型方法技巧归纳怎么样

毛纲源老师的2017《考研数学常考题型解题方法技巧归纳·数学一》,数二数三也有,看你考数几了。强调对考研数学大纲划定的基本概念、基本定理、基本方法和基本公式的正确理解。总结了许多使用快捷的简便算法,大大提高考生的解题速度和准确性。整体上看,这本书的讲解是由浅入深,比较适于自学。

❼ 毛纲源《考研数学三常考题型解题方法技巧归纳》怎么样

首先根据考研数学大纲的要求,将历年来考研数学试题按题型分类对各类题型的解法进行了归纳总结,使考生能做到举一反三,数学试题是无限的而题型是有限的,掌握好这些题型及其解题方法与技巧会减少解题的盲目性,从而提高解题效率,考生的应试能力自然就得到了提高,同时也便于考生掌握考研数学三的大部分题型及其解题思路方法与技巧

❽ 语文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

语文常见题型答题技巧
一、要熟记基本常识
记叙文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
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六、描写人物的角度(方式):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心理、神态、外貌描写
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十、抒情方式:直接抒情、间接抒情
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

说明文
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

小说
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
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描写、社会环境描写

议论文
十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十九、论证方法:事实论证、道理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
二十一、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或者: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标点符号
二十二、引号的作用:表引用;表强调;表特定称谓;表否定、讽刺、反语
二十三、破折号用法:表解说;表总结;表递进;表话题转换;表插说。

二、常见题型答题方法及要点: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过渡);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
划线句的作用:答题格式:结构上承上启下;内容上为下文写______作铺垫;语言上运用______修辞手法,表达了什么的______特点(感情)。(是具体情况回答,三方面不一定全都答到)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比喻答题格式:运用______修辞手法,把_____比作_____,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表达了作者_______的思想感情。
拟人答题格式:运用______修辞手法,把_____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表达了作者_______的思想感情。
2、排比:加强语势;
答题格式:运用__排比____修辞手法,加强语势强调了(对象+特性),表达了作者_______的思想感情。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运用设问修辞手法,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4、反问:加强语势,突出强调;
答题格式:运用反问修辞手法,加强语势,突出强调了(对象+特性)。

5、对比:突出强调。
答题格式:运用对比修辞手法,突出强调了(对象+特性)。
6、反复:加强语气,突出强调
答题格式:运用反复修辞手法,加强语气,突出强调了(对象+特性)。

(三)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可否删除)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一般答题格式(记叙文):不行。____词表示________的意思,词准确生动形象地写出了_____,如果删除(或换成)就________。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
一般答题格式(说明文):不行。____词表示________的意思,如果删除就表示______意思,这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或(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或(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所以不能互换。

(六)段意的归纳
1.记叙文:本段记叙了什么人(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做什么事。
2.说明文:格式:本段说明介绍了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文:格式:本段用什么论证方法论证了 + 论点 。 :
(七)说明方法的作用
1.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强调说明了 (事物) 的 (特征) 。
2.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 (事物) 的 (特征) 。
3.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 (事物) 的 (特征) 。
4、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更具体地说明 (事物) 的 (特征) 。

(八)说明文开头引用诗句或故事的作用
引出说明对象,引起读者阅读兴趣,增强文章可读性,。

(九)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1.交代事情发生背景。2.推动情节发展。3.渲染烘托气氛。4.衬托人物性格、情绪。

(十)赏析某个句子
运用_______修辞手法(或运用_____写作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十一)句子比较:原句换成改句行不行?或原句与改句哪个好?
答题方法及步骤:先表明观点(行不行,哪个好);再分析原句好在哪里;最后分析改句的缺点。

(十二)句式仿写题
答题要点:一审修辞,二看句式,三析句间关系。修辞、结构、句间关系都要与例句一致。

(十三)新闻题:
(1)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一则消息的主要内容(不超过____字)。
(2)把下面一段文字改写成一句话新闻(不超过____字)。
(3)阅读下面一则新闻,拟写一个新闻标题(不超过____字)。
答题要点:什么人+干什么 或 什么事+怎么样
(视字数要求适当增减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结果等)

(十四)为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一般上下两句,结构对称,字数相等,格式:开展______活动,达到_____目的
例如:开展课间跑操。提高身体素质;杜绝乱扔现象,洁净校园环境。

(十五)对联题
答题要点:结构相同,字数相同,内容一致,末字仄起平收。

(十六)指代词指代对象的判断
1、常考的指代词有:这、那、这些、那些、其他、以上、如此、此……;
2、一般是往前找;
3、找到之后,将找到的内容放在指代词所在句中读一读,看是否适当通顺.

(十七)结合课文联系实际谈感受(看法或观点):
解题技巧:本文观点+自己看法+生活实际(两结合——结合文章,结合实际)
答题规范:本文_______.我认为______.生活中___________________。

(十八)分析论证方法的作用
A、举例论证答题格式:使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举_________________的事例通俗易懂、有说服力地证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
B、道理论证答题格式:使用了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证明了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从而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
C、比喻论证答题格式:使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将_________________比作,证明了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D、对比论证答题格式:使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将_________________和比较,突出强调了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
E、引用论证答题格式:使用了引用论证的论证方法,通过引用_________________,证明
_________________ 的观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或增强论证的趣味性,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十九)找文章的中心论点的方法:
A、看标题:有些文章的标题就是中心论点。
B、看文章开头:多数文章在文章开头(第一段)便提出中心论点。
C、看文章结尾:有些文章在结尾归纳出中心论点。
D、看文章中间:文章中间某个承上启下的句子就是中心论点。
E、自己归纳:

(二十)口语交际:
首先要注意恰当地称谓,说话要礼貌委婉。

(二十一)根据题后分值答要点。
如:他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这就提示你要从三个不同的方面去回答。

(二十二)做阅读题时尽量用原文中的语句或词语回答。

❾ 语文各种题型答题技巧(全)

说明文主要考查考生从文中准确获取信息的能力,设题主要围绕准确认读、准确理解、准确筛选来考虑。
考题常设置干扰性因素:(1)增减扩缩,就是对原文的句子加以改动,通过增加某些字或减少某些词语的办法,扩大或缩小说明范围。(2)鱼目混珠,就是用似是而非的词语或句子来替代正确的,造成歧意。(3)颠三倒四,是指设置选项时,有意将原文的句子关系打乱,造成理解的难度,如颠倒因果关系,搅乱先后次序。(4)无中生有,就是利用考生的思维惯性,诱考生用想当然代替清醒的理性思考。

解题的程序,有句顺口溜:“先读原文通大意,再读题干做标记,找出范围对应句,比较选项看差异。”

先读原文,完成3个任务:(1)了解文章大意,即说明的对象,各段之间的联系,作者的见解及相关材料。(2)给段落标上序号。(3)给重要句子和关键词语做上记号。

其次,读题干很重要,要给重要词语做上标记。如1999年卷第1题,可做如下标记:“本文第一自然段提出了一种假说,对这种假说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标记。第一处是命题点所在的位置,第二处是试题考查的内容,第三处是选择答案的标准。

第三,找出答题的范围和对应句是答题的实质性阶段。一般来说,答案的检索区间应在命题点的附近,如第1题答案在第1段或第2段。找对应句更重要了,可以说找到了对应的句子,就基本上找到了答案。比较选项找出差异是最后一步,即完成答题。如第1题B项说:“比起人类来,冬眠的哺乳动物在更宽的范围里发生了变化。”漏了“调节性”几个字,与文章原意不合。

说明文阅读题都是单项选择题,选择正确选项方法有三:直选法、排除法、类推法。

直选法,即直接选出正确答案。这种方法适用于一目了然的题目,有的答案自己一下子能够确定。也适用于“选非题”,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不符合文意的一项”。

排除法,可适用于一切类型的选择题。它通过排除不合题目要求的选项,将正确的答案显露出来,提高答案准确性。用排除法要找准“第一知识点”,即首先要排除的选项被排除的依据,须具备2个特征:一是判断得最准确,二是最有价值,确定这个知识点后可排除较多的选项。

类推法,适用于部分选择题。根据合理推断,迅速排除某些选项,或根据已知情况推断未知情况,迅速确定答案。

一、分类

1、从说明对象的角度:事物性说明文、事理性说明文。

2、从说明文语言特征:平实的说明文、生动的说明文。

二、说明的顺序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逻辑顺序的具体分数:主——次、原因——结果、现象——本质、特征——用途、一般——个别、概括——具体、整体——局部。

典型考题: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

标准化答题格式:本文使用了__________的说明顺序对__________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第一空应该填具体的说明顺序,第二空应该填写具体的事物名称或说明的事理。如果是事理性说明文,但又不能准确表述,可用“事理”、“科学事理”等模糊性的语言表述。)

三、说明的方法

1、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引用说明。

2、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

①、举例子:通过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②、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③、作比较:把__________和__________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④、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⑤、打比方:将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⑥、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形象。

⑦、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⑧、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⑨、列图表:用列图表的方式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

⑩、引用说明:引用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

A、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

B、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

C、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D、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

(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四、说明文的语言品析

1、对整篇文章语文的品析,一般从二个角度谈:A、准确;B、形象生动或简明平实。

A是一般说明文的共同特点。B是针对不同语文风格的角度谈。做这种评析整篇文章语言特点的题目,一定要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谈,比如可以选择一句话为例子。

规范性的答题格式如下:这篇文章充分体现了语文准确/生动形象/简明平实的特点,如“……”一句,就准确/生动形象/简明平实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像这样的例子文章中还有很多。

2、对具体篇/句/词的评析

篇/句的作用基本同上。

字词作用有以下考查形式:

A、加点字词有何作用?B、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C、加点词语能否删去?

这种题目往往要结合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有时是体现语言生动性)的特点答题。第二种题型还要在答题中比较二者的区别。第三种题型还要加上“删去后不符合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或与客观事实不符合”之类的表述。

五、说明文写法分析

1、结合说明方法谈

规范性的答题模式如下:

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内容: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明……(作用:参考前面说明方法,明确其作用)

2、结合修辞手法谈

规范性的答题模式如下:

这是一篇生动地说明文,大量地使用了各种修辞手法,说明了……(内容),使文章的说明形象生动。

3、结合表达方式谈

记叙、描写使说明更具体形象;抒怀议论使说明更有感情。那么,从这个角度分析说明文的写法,答题的规范性格式如下:

这篇文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除了说明外,还有……(从“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根据内容选择),如……(具体举例),就是……(表达方式)的运用,使说明更具体形象/充满感情。

六、说明语段的作用

这种题目答题的角度有三:

(1)、结构、内容作用:引出下文、承上启下、总结全文/前文。

有时在文章在开头,还起着引出说明对象/说明事理的作用。

(2)、结合说明方法谈。

通过……的说明方法,说明了……(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明……(作用)。
一、理解:理解文中重要的词语和句子。 是什么?
[2001年上海春]·文中与“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相呼应的一句是:
在最倒霉的时候,在最倒霉的地点,在最倒霉的情况下,顶着最倒霉的屈辱,干着最普通、最费力、最不容易露脸的事。但只要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国家,有利于后代,便在所不辞,管他是沉是浮。这就是林则徐的风格。
[1998年全国]·最后一段写道:“但是人们告诉我:外层空间能看到的地球上惟一的人工痕迹,就是你呵,长城!”(2)联系全文看,这段文字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正因为如此吧,现在你敞开胸襟了。毫不羞怯地迎来了四面八方的亿万游人。他们之中有总统,有商人,有教师,有学生,有开心的演员与体育明星。照像机咔嚓咔嚓的响着,但响声又被哗哗的笑声淹没。我不知道他们的目的,但是他们来了,来了。他们的来,使你显得十分开放,而又充满自信。我看到一位风姿潇洒的外宾,踏上烽火台的顶端,向什么人频频飞吻,接着高举双臂,做成一个V字,仿佛向着美好的未来,发出爽朗的笑声。
哦,长城!我不知此时你作何感想。你那虽然古老但仍然坚固的躯体,愿意接待异域殊方的杂色人流吗?你能承受住历史的再冲荡和新世纪的胎动吗?
你不语,你扎根的纠墨④群山不语,并晴洁气爽的长天也不语。
但人们告诉我,外层空间能看到的地球上惟一人工痕迹,就是你呵,长城!
[2001年全国]·作者开头说:“开门和关门是人生中含意最深的动作。”请根据文意写出“开门”和“关门”的含意。
开门是一个神秘的动作:它包容着某种未知的情趣,某种进入新的时刻的感知和人类烦琐仪式的一种新的形式。它包含着人间至乐的最高闪现:重聚,和解,久别的恋人们的极大喜悦。即使在悲伤之际,一扇门的开启也许会带来安慰;它改变并重新分配人类的力量。然而,门的关闭要可怕得多,它是最终判决的表白。每一扇门的关闭就意味者一个结束。在门的关闭中有着不同程度的悲伤。一扇门猛然关上是一种软弱的自白。一扇门轻轻关上常常是生活中最具悲剧性的动作。每一个人都知道把门关上之后接踵而来的揪心之痛,尤其是当所爱的人音容犹在,而人已远去之时。
[2001年全国]·请分别说明以下三句话在文中的意思。
(1)人不是在一起牧放的马群。
门是隐秘、回避的象征,是心灵躲进极乐的静谧或悲伤的秘密搏斗的象征。没有门的屋子不是屋子,而是走廊;无论一个人在哪儿,只要他在一扇关着的门的后面,他就能使自己不受拘束。在关着的门内,头脑的工作最为有效。人不是在一起牧放的马群。
(2)开门和关门是生命之严峻流动的一部分。
开门和关门是生命之严峻流动的一部分。生命不会静止不动井听任我们孤寂无为。我们总是不断地怀着希望开门,又绝望地把门关上。
(3)一扇门的关闭是无可挽回的。
一扇门的关闭是无可挽回的。至于另一扇门是不存在的。门一关上,就永远关上了,通往消逝了的时间脉搏的另一个入口是不存在的。
【答题技巧】

二、概括: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是什么?
[2001年春季]·请用一、两句话概括文中所反映的当时中国农村的状况。
他死于肺心病。这是严重威胁劳动人民健康的疾病之一。中国农民在平时,是不大主动去医院检查身体的,即有病躺倒,还要拖磨。
父亲从来无是无非,关心而弄不明白各种国家大事,可以说在精神上是贫困的。富有者被给与,贫困者被剥夺,那么他是被剥夺了。
他活了七十七岁,已很不易;而我们周围能活七八十岁的老人又实在太少。不是老人们不想活,也决非儿女们不孝顺,实在是因为生活水平太差。
[2002年全国]·知音的传说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根据文意,分两点对此概括说明。
两千多年前的这个关于知音的传说,已经深深地珍藏在无数华夏子孙的心坎里,有时发出细微的声响,让人们欣慰地咀嚼和回味;有时却又像飓风似的咆哮,催促人们赶快付诸行动。神往和渴求充满了崇高友谊的知音,是一种多么纯洁而神圣的情操。
我偶或在黝黑的深夜里浏览着《吕氏春秋·本味》和《列子·汤问》,思忖着知音这两个字的分量
我曾在《乐府解题》里看到过这样的记载
[2003年全国]·从文中看,乡土都给人们打下了哪些“童年的烙印”?
人生旅途崎岖修远,起点站是童年。人第一眼看见的世界,就是生育我的乡土。他从母亲的怀抱,父亲的眼神,亲族的逗弄中开始体会爱。乡土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溶化为童年生活的血肉,不可分割。而且可能祖祖辈辈都植根在这片土地上,有一部悲欢离合的家史,在听祖母讲故事的同时,就种在小小的心坎里。邻里乡亲,早晚在街头巷尾、桥上井边、田塍篱角相见,音容笑貌,闭眼塞耳也彼此了然,横竖呼吸着同一的空气,濡染着同一的风习,千丝万缕沾着边。一个人为自己的一生定音定调定向定位,要经过千磨百折的摸索,前途充满未知数,但童年的烙印,却像春蚕作茧,紧紧地包着自己,又像文身的花纹,一辈子附在身上。
[2003年全国]·作者在第三段中所描写的少年离别家乡的情况有哪几种?请概括说明。
“金窝银窝,不如家里的草窝。”但人是不安分的动物,多少人仗着年少气盛,横一横心,咬一咬牙,扬一扬手,向恋恋不舍的家乡告别,万里投荒,去寻找理想,追求荣誉,开创事业,富有浪漫气息。有的只是一首朦胧诗———为了闯世界。多数却完全是沉重的现实主义格调:许多稚弱的童男童女,为了维持最低限度的生存要求,被父母含着眼泪打发出门,去串演各种悲剧。
[2001年上海春]·作者对林则徐的认识“有一个突变”,从全文看,这个“突变”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1999年上海]·揣摩并领悟“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一句。(1)文章写了哪些快乐的事情?(至少写出3件)(2)为什么在快乐和痛苦中我们都要感谢生命?
有时候他经过细细的平沙,看见了夹岸红艳的桃花,他快乐而又羞怯轻轻地度过这一段浪漫的行程;
生命又像一棵小树,他从地底聚集起许多生力,在 冰雪下欠伸,在早春润湿的泥土中,勇敢快乐地破壳出来。他遇着骄奢的春天,他也许开出满树的繁花,蜂蝶围绕着他飘翔喧闹,小鸟在他枝头欣赏唱歌;他长到最茂盛的中年,他伸展出他如盖的浓荫,来荫庇树下的幽花芳草;他结出累累的果实,来现出大地无尽的甜美与花的骄傲,也不是结果的快乐,而是成功的宁静和怡悦!
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
[2000年全国]·这篇散文中,(1)作者对历史上的长城的评价是什么?(2)又是如何看待长城的现实的?
所以我说,你是一卷凄惋的历史,长城!
所以我说,你又是民族封闭的象征,长城!
所以我说,你是一个文化愚钝的标志,长城!
正因为如此吧,现在你敞开胸襟了……显得十分开放,而又充满自信。
[1999年上海]·全文开篇就只一句话:“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请作具体分析。(1)在作者看来,生命像什么?(2)虽然作者说“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但是,纵观全文,事实上已经作了回答。那么,生命到底是什么?
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
生命又像一棵小树。
(生命诞生于自然,最后又回归自然,是战胜困难、享受欢乐、不停顿地前进(或“生长”)、去争取成功的过程。)
【答题技巧】

三、分析: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为什么?
[1998年全国]·作者在第一自然段中写到看见玉簪花开,“先是一惊,随即怅然”。(1)作者为什么吃惊?(2)联系全文看,作者为什么怅然?
我先是一惊,随即怅然。这花一开,没几天便是立秋。以后便是处暑便是白露便是秋分便是寒露,过了霜降,便立冬了。真真的怎么得了!
秋是收获的季节,我却是两手空空。一年、两年过去了,总是在不安和焦虑中。怪谁呢,很难回答。
[1999年上海]·“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这句话的意蕴用是什么?
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
[2002年全国]·愈伯牙遇到钟子期这个知音,为什么会“万分的兴奋和感激”?
说的是春秋时期的俞伯牙,他在停泊的小舟中专心致志地鼓琴,樵夫钟子期竟会听得出神入化。当他将仰慕着高山的情思注入音符时,钟子期立即慷慨激昂地吟咏着:“巍巍乎若泰山!”当他挥舞手指弹出浩荡迸涌的水声时,钟子期又像是站在滚滚的江河之滨,禁不住心旷神怡地叫喊起来:“汤汤乎若江河!”对这变幻无穷和神秘莫测的琴声,怎么能感应得如此丝毫不差,竟犹如从自己心弦上盘旋着飞翔出来的?如此神奇地领悟和熟稔伯牙弹奏出来的袅袅情思,真像是变成了他的化身一般。这怎么能不让伯牙万分兴奋感激?
[2002年全国]·愈伯牙因失去知音而不再鼓琴的故事已成为千古佳话,但作者为什么还要“唐突地劝慰他”?根据文意,简要回答。
当我向他衷心地致敬时,多么想唐突地劝慰他,依旧要不断地奏出震撼人们灵魂的声音,其中自然应该有悼念那位知音的悲歌,让人们更透彻地理解,智慧的灵魂和丰盈的情感是多么值得怀念和尊重,像这样美丽动人的乐曲,难道就不会熏陶出第二个、第三个乃至更多的知音?而如果不再去弹奏这迷人的弦索,哪里还能引出心心相印的知音呢?知音总是越多越好啊!
更何况伯牙学习鼓琴的道路实在是太艰辛了……像这样花费千辛万苦学得的技艺,轻易放弃了是多么严重的损失,艺术的追求必须不懈地坚持下去,不能动摇和沉沦。
[2001年上海春]·作者为什么说这条小渠“不是什么‘皇’渠,而是地道的‘人’渠”?
我为那遥远的小渠而骄傲,它不是什么“皇”渠,它是地道的“人”渠。
一个姓林名则徐的神人,用这小渠,在天地之间,龙飞凤舞般地书写了一个大大的“人”字。
[2001年全国]·第三段中,作者说:“玻璃门根本不是门。”请联系“门”在文中的主要含意,分析作者这样说的原因。
然而一扇门的象征和奥秘在于它那隐秘的性质。玻璃门根本不是门,而是一扇窗户。门的意义就是把隐藏在它内部的事物加以掩盖,给心儿造成悬念。
【答题技巧】

四、鉴赏: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怎么样?
l 形象
[2001年春季]·这篇散文题为《黄士》,请结合阅读材料,简要分析“黄土”的象征意义。
①象征了“我”的父亲。②象征了辛勤一生、默默无闻的中国老一辈的农民。③象征了博大宽容。
[2001年春季]·结合阅读材料,简要分析文中“父亲”这一人物形象。
①父亲是中国老一辈农民的代表。②勤劳,直到临终念念不忘的还是锄头、庄稼、收割③节俭,对自己十分悭吝,舍不得乱花一分钱。④善良,与世无争,惟一的祈求是过上安稳的日子。⑤精神上的贫困,关心却弄不明白国家大事。
【答题技巧】

l 语言
[1998年全国]·作者在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中,分别使用了6个“便”字和5个“领取”,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1)反复使用“便”字的好处是:(2)反复使用“领取”的好处是:
(1)(4分)将一个个节气紧凑地衔接起来,强调时光的飞逝。
(2)(4分)层层铺开,逐步扩大,对点明本文主旨起到强化作用。
【答题技巧】

l 表达技巧
[1998年全国]·最后一段写道:“但是人们告诉我:外层空间能看到的地球上惟一的人工痕迹,就是你呵,长城!”这段文字与倒数第三段的关系是什么?
是对倒数第三段所提问题的回答。
[2001年上海春]·文中画线句用了排比手法,它在文中的表达作用是什么?
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1分)赞美了林则徐独特的人格力量。
[2001年上海春]·对本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照应开头 画龙点睛 深化主题
[1998年全国]·作者在第三自然段中写自己种太阳花的经历,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反衬玉簪花生命力之强
1998年全国这篇散文中,(1)作者主要用第二人称写长城,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2)第六段的结尾改用了第三人称“它”,原因是什么?
(1)将长城拟人化;①便于与长城对话②便于抒发感情(2)因为这句话承接“由是人们发现”而来,写的是“人们”的感受,而不是作者直接向长城抒怀。
[1999年上海]·“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这句话反复出现有什么作用和意义?
反复有强调作用,强调今生今世要奋斗,要前进,要成长。
[2003年全国]·本文第四段写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并赞颂他们不忘桑梓之情,慷慨奉献,与祖国休戚相关。请你结合乡土情结,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和好处。
①把乡土情结提高到民族凝聚力的高度来认识,丰富并升华了乡土情结的内涵。②具体说明乡土情结不因时间的悠远(历史),和空间的阻隔(地理)而褪色。③既照应了前文,也使本文的主题得到深化。
【答题技巧】

五、评价: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你认为如何?
【答题技巧】(原文摘自天骄之路网)

❿ 考研数学常考的题型有写什么,有没有一个总结的答题方法和技巧

考研数学的常考题型就是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针对不同的题型你可以通过毛纲源老师的2017《考研数学常考题型解题方法技巧归纳·数学一》进行备考,学习一些解题技巧。

阅读全文

与常考题型解题方法技巧归纳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月经安全期计算方法 浏览:964
autocad的使用方法 浏览:371
检查手机故障的方法 浏览:75
销售节点追踪方法与技巧 浏览:232
孩子小腿骨头疼治疗方法 浏览:823
课堂中生动而严肃的教学方法 浏览:648
44乘103简便方法计算 浏览:562
静脉回流的锻炼方法 浏览:660
威少上篮的正确方法 浏览:797
小孩低烧伴鼻梁痛怎么处理方法 浏览:459
形态面高测量方法 浏览:909
苹果手机相机闪退解决方法 浏览:166
嘉年华老桩的种植方法 浏览:590
瓶子草正确捕食方法 浏览:335
菊花扦插种植方法与技巧 浏览:604
服装柜是按什么分类方法 浏览:770
强迫症手机清理方法 浏览:273
转换器铜条载流计算方法 浏览:825
被动音乐疗法中最常用的方法是 浏览:742
6到9岁感统训练方法 浏览: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