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研究方法 > 科学研究方法论

科学研究方法论

发布时间:2022-01-08 14:35:37

A. 科学研究方法

科学研究方法论,作者是王晖,由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是探讨科学研究的发生、形成、检验以及评价的方法论问题的书籍。
《科学研究方法论》旨在探讨科学研究的发生、形成、检验以及评价的方法论问题,以期在理论与实践之间架起一座方法论的桥梁。《科学研究方法论(第2版)》共有七章,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科学研究的发生方法论问题;科学研究中的逻辑思维方法和非逻辑思维方法;建立科学理论体系的方法论等。

B. 科学方法论是学的什么

科学方法论是关于科学的一般研究方法的理论,探索方法的一般结构,阐述它们的发展趋势和方向,以及科学研究中各种方法的相互关系问题。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的仅指自然科学方法论即研究自然科学中的一般方法,如观察法、实验法、数学方法等。广义的则指哲学方法论,即研究一切科学的最普遍的方法。20世纪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方法,如控制论方法、信息方法、系统方法等,促进了方法论研究的高度发展。科学方法论愈来愈显示出它在科学认识中确立新的研究方向、探索各部门的新生长点、提示科学思维的基本原理和形式的作用。唯物辩证法是从人类的实践中总结和概括出来的正确的哲学方法,是科学研究的普遍的方法论。它对自然科学的一般研究方法起指导作用。并将随着科学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科学方法论的历史形态,从科学发展的整个历史来看,有4种形态:自然哲学方法论、哲学方法论、逻辑方法论和理论方法论。

是否好学要看你是否对它感兴趣。

C. 科学方法论的要素

一、科学的理论不是由一个个具体的案例或实验就可以确定的。一个科学的理论是一个概率的理论,它只能说明在大概率情况下对未来的预测,这意味着它是经过多次检验,甚至是许多年的实验后由科学家们达成科学共识而确定下来的。(共识意味着,每个人的实验结果都有细微的差别,但总的结论是相同的。)一个现实生活中鲜活的实例并不能推翻一个理论。

二、一个理论要具有可证伪性,即在证实这一理论时所采用的条件下可以证明结论是错误的。(绿色植物具有光合作用,如果在阳光充足,植物包含叶绿素的条件下,人们能够证明植物没有吸收二氧化碳、排放氧气。那么我们就能够说,绿色植物具有光合作用这一结论是可以证伪的。与之相反的是,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它既不具有变量、条件,且研究的手法又是自省,比如:梦是人潜意识的一种表现,但潜意识本身就是一个不可证明、量化、定义的东西,没有人能证明梦不是潜意识的一种表现,所以弗洛伊德的理论并不具有科学性,倒是可以跟哲学沾边。)

三、一个新的理论既能解释新的证据,又能解释之前的证据,且具有学科关联性,与其他学科是可以和平共处的,渐进整合。(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并未否定了经典物理学,而是对经典物理学中不能解释的一个领域作出他的解释,是对经典物理学的一个补充发展。)

D. 科学方法论

我不认为“原子论”对恩格斯能有多大的意义。主要是其所推行的所谓自然辩证法才是他具有的思想基础。
真正意义的原子逻辑主义是罗素再继承前人批判前人的基础上形成,被前期维特根斯坦推向顶峰,而后“原子逻辑主义”又被逻辑实证主义是石里克聚集了一批哲学家、数学家,科学家。他们也被称作维也纳小组批判,随后波普尔来说科学发展理论证伪远比对理论的证实来得重要。因为任何科学理论不管经过多少次的证实也都难免要被推翻、被证伪。
科学方法论。
我认为,自然语言与数学的发展,逻辑与数学的方法才能发展,新逻辑新数学的产生同时科学方法论才能有所发展,同理,新的科学方法论产生,逻辑与数学才更新,同时,自然语言与数学得以进步。

E. 科学方法论的三个层次

科学方法论看成是从问题到问题而进步的,随着这种进步,问题的深度也随之加深。科学从问题开始,并通过问题的转移而进步的模式给人以启迪,从而发现新的理论。可以说,问题就是科学的血液,就是科学的生命。即使我们已经证明某问题为不可能,对科学的发展照样有益,如永动机的否定导致了能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就是明证。有时我们对旧问题有了更好的理解时,新的问题往往随之而生。问题的逻辑告诉我们,只有提出问题才能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有些人茫然无知或者对现象熟视无睹,是不可能提出问题来的,分析与解决问题也就无从谈起。从这个意义上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正如爱因斯坦说过的那样:“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新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这种见解是何等的深刻!提问题的本身就意味着创新性思维的开端。问题提的不好,说明认识还不够完善;问题提得好,则意味着已确定了一个正确思维的方向,剩下的问题就是结合有关知识如何分析与解决问题了。但要真正解决问题,还需要有关背景知识,将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各个序列进行正确的衔接和结合,并且要决定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使用怎样的推理和论证。

为使对问题的研究更合乎逻辑,还要谈及问题的分类及其解释。问题的类型不同,其解释程序也就有所不同。问题是科学知识的助产婆。不管是哪类问题的提出与解决,都在不同程度上丰富了科学知识宝库。科学应被看成是从问题到问题而进步的。随着这种进步,问题的深度也在不断增加。

科学方法论是关于科学的一般研究方法的理论,探索方法的一般结构,阐述它们的发展趋势和方向,以及科学研究中各种方法的相互关系问题。

科学方法论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的仅指自然科学方法论即研究自然科学中的一般方法,如观察法、实验法、数学方法等。广义的则指所有正确的方法论,即科学的方法论。20世纪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方法,如控制论方法、信息方法、系统方法等,同时科学方法论的重心开始向元方法论转移。促进了方法论研究的高度发展。

科学方法论愈来愈显示出它在科学认识中确立新的研究方向、探索各部门的新生长点、提示科学思维的基本原理和形式的作用。唯物辩证法是从人类的实践中总结和概括出来的正确的哲学方法,是科学研究的普遍的方法论。它对自然科学的一般研究方法起指导作用,并将随着科学

F. 《科学逻辑与科学方法论》读后感

一.问题是科学研究的起点
当自然界中出现了某种现象或问题时会引起科学家们的注意和兴趣,为了解释这个问题或现象人们需要进行相关的科学研究。对于问题之间的关系,波普阐述了几个与别人不同的概念:全称陈述,单称陈述。给予某一事件以因果解释就是演绎出一个描述这一事件的陈述。在这里,现象、或者说单个的观察陈述,就是单称陈述;而规律、或者说一般性的普遍陈述,则是全称陈述,波普认为科学理论应划为全称陈述的范畴。从逻辑上说,单称陈述的简单堆砌永远无法证明全称陈述的合理性,但是反过来单称陈述却可以对全称陈述进行证伪,从而推翻或反驳原有的科学理论。这就是波普的科学逻辑的核心思想。
二.科学理论是对问题的尝试性解释
作者认为,理论是我们撤出去抓住“世界”的网;使得世界合理化,说明它,并且支配它。我们尽力使得这个网的网眼越来越小。作为解释问题的理论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约定”,一种是“经验的或科学的假说”。约定论可以说是归纳逻辑的基础,它以证实性作为自己验证性的结果;经验或科学的假说则是证伪逻辑的工具或条件。对于理论的选择,波普引入了可证伪性(或可检验度)这一概念来作为选择理论的条件。我们优先选择在和其他理论的竞争中最能坚持住的理论;在自然选择中证明自己最适于生存的理论。这种理论不仅迄今为止已经受住最严格的检验,而且仍然可以用最严格的方法进行检验的理论。理论是工具,我们通过应用它来检验它,我们通过它的应用结果来判断它的适应性。

var script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script.src = 'http://static.pay..com/resource/chuan/ns.js'; document.body.appendChild(script);

三.经验——检验理论可证伪性的工具
这里所说的经验应当排除心理学主义的影响。经验在归纳逻辑中,经验观察是科学研究的起点,认为科学发现的逻辑等同于归纳逻辑,经验的基本目的是对理论进行证实。而证伪逻辑认为,经验是用以对理论进行证伪进而反驳原理论的工具。在表述经验观察时波普引入一个“基础陈述”的概念。作者认为,基础陈述是关于事实的所有可设想的单称陈述,它能够判定一个理论是否是可证伪的,即经验的,是检验理论可证伪性的基础。在对理论进行检验时,一部分基础陈述表现出与理论应用结果不一致,这一部分基础陈述组成该理论的“潜在证伪类”;另一部分基础陈述与理论一致则组成一类。如果一个理论的潜在证伪类不为空集,那我们就认为该理论是可被证伪的。

四.可证伪性——科学理论的划界标准
证伪逻辑的核心是制定了一个新的科学理论“划界标准”,即将传统的对理论的证实演变成对理论的证伪。可证伪首先要求理论是无矛盾的。对于比较可证伪性的讨论,波普引入了子类关系,经验内容,曲线维,逻辑域,逻辑概率等概念。其中重点介绍了逻辑概率的应用。逻辑概率与可证伪度是一个互补的关系,逻辑概率+可证伪度=1。即一个理论的逻辑概率越大,其可证伪度越低,其可接受或者可运用的程度越强;如果一个理论的概率逻辑很低,说明其很容易被证伪,这种理论应该将其淘汰。
五.对于原理论的反驳和新理论的提出
上文提出,可证伪性是科学理论的划界标准。划界标准的结果是对两种不同检验结果的理论加以区分,一种是可被证伪的,一种是至少暂时不能被证伪的。暂时或者在当前技术水平下不能够被证伪的理论说明其具是可接受或者是可运用的,也可以说是正确的;可被证伪的理论说明至少存在一种基础陈述与该理论所解释的问题不一致,这种理论就会遭到反驳,改进,或者替换其中的某些变量来适应新的基础陈述,解释新的科学问题,这也可以理解为一种新理论的产生过程

G. 什么是科学技术方法论

3月26日 19:49 科学技术哲学属于哲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主要研究自然界的一般规律,科学技术活动的基本方法,科学技术及其发展中的哲学问题,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等内容.科学技术哲学的历史很长,中国古代和古希腊时代的思想家就开始研究自然哲学方面的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方法论的研究开始出现,科学技术对科学影响日益明显的现代,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成为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的重点.科技哲学研究也日益受到重视.马克思主义对科技哲学的发展有重要的贡献.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一书奠定了马克思主义在科学技术哲学的历史地位.
科学技术哲学正是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研究自然界的辩证本性,研究科学技术思维的辩证法,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辩证关系等内容.由于科学技术活动已成为独立的社会活动,因此,将科学技术作为一个单独对象考察和研究无论对科技发展还是对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科学哲学研究实际上涉及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技术发展史,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思维科学,科技社会学,科技方法学,科技伦理学,技术经济学等多个学科,具有明显的交叉和前沿学科的性质.

科学技术哲学以自然观,认识论与方法论,科学观,科学技术与社会等为研究领域.人类对自然的认识过程,对自然规律的认识过程和思维方法,对科学发展规律的认识过程,对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和互动作用,以及科学技术思想,文化,政策,管理等领域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作用和影响等等,均为其研究的范围.
其理论研究在科学研究领域和高校的科研与教学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和意义.应用研究对各个层面和领域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其主要研究方向有:
1.科学思想与方法研究:主要研究科学家是如何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从历史的角度对科学发现过程进行理性重建或从哲学的角度对科学家的思想和方法进行总结和概括.
2.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主要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下理解科学技术的本质,以及科学技术与政治,经济,法律,伦理道德,文化价值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
3.科学技术与公共政策研究:主要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基本伦理规范,公共道德,公共利益之间的关系,为政府决策部门调整和制定科技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4.科学文化与科学传播研究:科技传播与文化研究:主要从事科技传播的手段与效果,科技传播媒体及组织管理,国家科技传播体系,以及作为文化形态的科学技术和科学技术与文化的互动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5.科学技术管理研究:主要研究宏观科技管理的基本手段与途径,微观科技管理的基本理论,不同科技组织(科研机构,大学,科技企业等)科技管理的基本策略与效果评价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五,课程简介
21-010108-01-09
科学技术哲学通论
3(54)
适用专业:
科学技术哲学,哲学
先修课程:
大学哲学
内容概要:
自然观的演变过程;自然规律的认识方法及其发展;对科学的内部结构,发展规律,发展的动力的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发展,新的发展观.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社政司. 自然辩证法概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2. 黄顺基等. 科学技术哲学引论[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21-010108-02-09
科学哲学原着选读
3(54)
适用专业:
科学技术哲学
先修课程:
大学哲学
内容概要:
科学中的合理性,客观性与价值;归纳,预测,证据;确证与关联,不确定性;解释模型;自然规律;理论与还原;经验论与科学实在论.
参考文献:
1. 塔尔斯基着,周礼全等译. 逻辑与演绎科学方法论[M].北京:商务出版社,1963
2. 江天冀. 归纳逻辑导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
21-010108-03-09
科学史原着选读
3(54)
适用专业:
科学技术哲学
先修课程:
大学哲学
内容概要:
通过阅读科学经典文献;研读反映杰出科学史成就的佳作;掌握权威的科学史工具书;学会查阅和利用科学史文献;了解科学史研究的国际背景和前沿状况;提高在科学史领域中的文献分析和利用能力.
参考文献:
1. 乔治.巴萨拉,威廉.科尔曼主编. 剑桥科学史丛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2. 李约瑟. 中国科学技术史[M](第二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1990
21-010108-04-09
科学社会学原着选读
3(54)
适用专业:
科学技术哲学
先修课程:
大学哲学
内容概要:
社会学和科学的社会研究;科学研究组织形式的演变;科学共同体;科学系统的自我控制机制;科学中的角色;科学与社会的互动;实验室及其超越.
参考文献:
Robert K Merton着,范岱年等译. 17世纪英国的科学,技术与社会[M].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
2. J.D.贝尔纳 着,陈体芳译. 科学的社会功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21-010108-05-09
科学技术与社会专题研究
3(54)
适用专业:
科学技术哲学
先修课程:
大学哲学
内容概要:
科学技术与社会生产力,发展观的关系;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发展的矛盾;自然资源与环境
问题;可持续发展观.
参考文献:
雷切尔.卡森着,吕瑞兰,李长生译. 寂静的春天[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20-010108-01-09
自然科学哲学专题研究
2(36)
适用专业:
科学技术哲学
先修课程:
大学哲学
内容概要:
研究自然科学前沿提出的;与特定的科学问题密不可分的形而上学;认识论;逻辑学或伦理学问题.它们或者触及到科学认识的深层哲学问题,或者引发了人们对社会伦理道德的思考.
参考文献:
1. 孙小礼主编. 现代科学的哲学争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 赵光武主编. 现代科学的哲学探索[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3.ature,Science,Philosophy of Science, 自然辩证法通讯[J],自然辩证法研究[J]等刊物上的有关文章.
20-010108-02-09
科技政策专题研究
2(36)
适用专业:
科学技术哲学
先修课程:
大学哲学
内容概要:
科技政策的出现及其意义;国内外科技政策研究的历史与现状;科技政策的制定过程;科技政策的社会评价;科技政策与科技发展战略;科技政策及其后果.
参考文献:
1. 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编. 中外科技政策评论[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2.樊兴顺主编. 现代科学技术与科技政策[M].西安: 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3.约翰·阿利克等着. 美国21世纪科技政策[M].北京:北京国防出版社,1999
20-010108-03-09
科学传播专题研究
2(36)
适用专业:
科技哲学
先修课程:
科学技术概论
内容概要:
科学传播的演进与发展;科学传播的基本途径和模式;专业交流,科技教育,科学普及及技术传播的基本特征;科学传播的社会功能;国家科学传播体系的构成及科学传播政策;科学传播与现代传播技术.
参考文献:
1. 翟杰全. 让科技跨越时空—科技传播与科技传播学[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2. 孙宝寅. 科技传播导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
20-010108-04-09
科学思想史专题研究
2(36)
适用专业:
科学技术哲学
先修课程:
大学哲学
内容概要:
科学概念和思想发展的历史轨迹;重大科学发现的历史文化背景,过程和意义;科学家的世界观,价值观对科学发现的影响;科学与宗教,文化的关系.
参考文献:
1. 吴国盛. 科学思想史指南[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
2. 梅尔茨. 十九世纪欧洲思想史(第一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3. 霍尔顿. 科学思想史论集[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0
20-010108-05-09
技术创新专题研究
2(36)
适用专业:
科学技术哲学
先修课程:
大学哲学
内容概要:
探讨技术创新的理论,过程,机制,要素,方式,战略,作用;研究技术创新过程中的相关管理问题.
参考文献:
傅家骥. 技术创新学[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20-010108-06-09
科学与公共政策专题研究
2(36)
适用专业:
科学技术哲学
先修课程:
大学哲学
内容概要:
科学与公共政策是一个面向社会现实的新兴的研究领域,主要研究科学技术在公共政策和社会政策中地位和作用,从社会伦理道德,价值取向等方面反思科学技术带来的社会问题.
参考文献:
1. 威廉·N.邓恩. 公共政策分析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 Richard P.Barke. Science,Technology and Public Policy, Washington D.C. : CQ Press c,1986
20-010108-07-09
科学方法论专题研究
2(36)
适用专业:
科学技术哲学
先修课程:
大学哲学
内容概要:
科学方法论史;近现代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科学事实,规律和理论的特征;自然科学各门学科的方法论问题;自然科学方法与人文社会科学方法的比较研究.
参考文献:
11.1. 孙小礼主编. 自然辩证法通论(第二卷,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2. 莫兰. 方法:天然之天性[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0-010108-08-09
科学技术管理
2(36)
适用专业:
科技哲学
先修课程:
科学技术概论
内容概要:
宏观科研管理的基本手段,方式和目标;微观(包括科研机构,科技企业,大学等科技型组织内的)科研管理基本理论,内容,方法和评价标准.
参考文献:
孙岗. 科技管理学[M].北京: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1997

H. 科学的方法论主要有哪些

科学方法论:是以认识论为基础,以科学研究过程为线索,以一整套系统的科学研究方法为内容所建立起来的体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一科学的哲学方法论,它不仅是认识客观世界的武器,也是改造现实的武器。

I. 科学方法论可分为什么

科学方法论,是以认识论为基础,以科学研究过程为线索,以一整套系统的科学研究方法为内容所建立起来的体系。
【科学方法论】包括:1.还原论、2.整体论、3.整体观/系统论/融贯论。
科学方法论有广义狭义之分

阅读全文

与科学研究方法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屠池小药使用方法 浏览:440
数字式化粪池的安装方法 浏览:686
可以快速减肥的方法 浏览:607
用简便方法计算时运用了什么定律 浏览:935
水箱结冰怎么办解决方法 浏览:773
颈椎内脂肪瘤治疗方法 浏览:738
挎包背带打结连接方法 浏览:815
有关橡皮连接传动装置的方法 浏览:536
js如何调用对象内方法调用方法 浏览:953
阳痿早泻治疗方法 浏览:604
如何选择择日方法 浏览:966
打篮球抽筋的训练方法 浏览:390
想提前生产有什么方法 浏览:677
如何调用父类的有参构造方法 浏览:723
宫外孕怎样治疗方法 浏览:931
如何培养脾气最好的方法 浏览:484
小车缺氧怎么处理方法 浏览:907
亚克力板变形解决方法视频 浏览:359
铜丝的直径用精确的方法怎么求 浏览:634
纸缝怎样连接的方法 浏览: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