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分析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
1.比较分析:是为了说明财务信息之间的数量关系与数量差异,为进一步的分析指明方向。这种比较可以是将实际与计划相比,可以是本期与上期相比,也可以是与同行业的其他企业相比;
2.趋势分析:是为了揭示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变化及其原因、性质,帮助预测未来。用于进行趋势分析的数据既可以是绝对值,也可以是比率或百分比数据;
3.因素分析:是为了分析几个相关因素对某一财务指标的影响程度,一般要借助于差异分析的方法;
4.比率分析:是通过对财务比率的分析,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往往要借助于比较分析和趋势分析方法。
上述各方法有一定程度的重合。在实际工作当中,比率分析方法应用最广。
‘贰’ 简述化学分析法的特点
化学分析法是以物质 的化学反应为基础的一种经典分析方法。法医毒物分析中常用的化学分析法有:微量显色反应(主要有酸碱反应、氧化还原反应、 络合反应等)、微量沉淀反应与显微结晶试 验等。化学分析法操作较简单、易于掌握、 耗时短、无需特殊设备、便于实行、受时间 地点的限制少,但有些反应仅是利用分子中 某些基团的类别反应,为非特异性反应,只能显示一组化合物或相同基团的存在。有些反应灵敏度不高,故只有在体外检材中毒物 浓度较高、含量较多情况下做预试,不可以 化学显色或沉淀反应做否定结论或做确证试验。
化学分析法(chemical method of analysis),是依赖于特定的化学反应及其计量关系来对物质进行分析的方法。化学分析法历史悠久,是分析化学的基础,又称为经典分析法,主要包括重量分析法和滴定分析法,以及试样的处理和一些分离、富集、掩蔽等化学手段。在当今生产生活的许多领域,化学分析法作为常规的分析方法,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滴定分析法操作简便快速,具有很大的使用价值。
介绍
以物质的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称为化学分析法,它是比较古老的分析方法,常被称为“经典分析法”。化学分析法主要包括重量分析法和滴定分析法,以及试样的处理和一些分离、富集、掩蔽等化学手段。化学分析法是分析化学科学重要的分支,由化学分析演变出后来的仪器分析法。
化学分析法通常用于测定相对含量在1%以上的常量组分,准确度相当高(一般情况下相对误差为0.1%-0.2%左右),所用天平、滴定管等仪器设备又很简单,是解决常量分析问题的有效手段。化学分析被应用在许多实际生产领域,并且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它在向自动化、智能化、一体化、在线化的方向发展,可以与各种仪器分析紧密结合。
分类
根据其利用化学反应的方式和使用仪器不同,分为重量分析法和滴定分析法,色谱分析法,比色分析法
滴定分析
根据滴定所消耗标准溶液的浓度和体积以及被测物质与标准溶液所进行的化学反应计量关系,求出被测物质的含量,这种方法被称为滴定分析法。
重量分析
:根据物质的化学性质,选择合适的化学反应,将被测组分转化为一种组成固定的沉淀或气体形式,通过钝化、干燥、灼烧或吸收剂的吸收等一系列的处理后,精确称量,求出被测组分的含量,这种方法称为重量分析法。
‘叁’ 人力资源几种常用工作分析方法及其特点
几种常用的工作分析方法及其特点?
(1)工作实践法,是指工作分析员去身体力行所研究的工作,从而获取有关工作信息的第一手资料。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客观、真实地进行工作分析。但此方法一般只适用于一些简单且易于模仿的工作。
(2)观察法,是指工作分析员直接到工作现场,对工作者的工作进行仔细观察和详细记录,然后再作系统分析的方法。这种方法也比较客观,且通过观察可以获得员工在非正式组织中的行为和观念。但此方法不适用于工作循环周期长以及以脑力劳动为主的工作。
(3)访谈法,访谈法是指就工作者的目前工作,以个别谈话或小组座谈的方式收集信息资料的方法。这种方法相对比较简单且快速,可以广泛运用于以确定工作任务和责任为目的而进行的工作分析。其最大优点是通过访谈可以发现一些在其他情况下不可能了解到的工作活动和心理活动。
(4)工作日记法,工作日记法就是要求从事工作的员工按时间顺序记录工作过程,然后由工作分析员进行归纳提炼,以取得所需工作信息的方法。
(5)量化的工作分析法,西方国家最为常用的量化分析法有三种:职位分析问卷法、功能性工作分析法、美国劳工部工作分析法。
‘肆’ 分析方法的主要分类
一、按任务分类
定性分析:鉴定物质化学组成(化合物、元素、离子、基团)
定量分析:测定各组分相对含量或纯度
结构分析:确定物质化学结构(价态、晶态、平面与立体结构)
二、按对象分类
无机分析,有机分析
三、按测定原理分类
(一)化学分析:以化学反应为为基础的分析方法,称为化学分析法.
化学分析分类:定性分析
重量分析:用称量方法求得生成物W重量 定量分析 滴定分析:从与组分反应的试剂R的浓度和体积求得组分C的含量
反应式:mC+nR→CmRn X V W
特点:仪器简单,结果准确,灵敏度较低,分析速度较慢,适于常量组分分析
(二)仪器分析:以物质的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分析方法。
仪器分析分类:电化学分析 (电导分析、电位分析、库伦分析等)、光学分析 (紫外分光光度法、红外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核磁共振波谱分析等)、色谱分析(液相色谱、气相色谱等)、质谱分析、放射化学分析、流动注射分析、热分析
特点:灵敏,快速,准确,易于自动化,仪器复杂昂贵,适于微量、痕量组分分析
四、按被测组分含量分类
常量组分分析:>1%;
微量组分分析:0.01%——1%;
痕量组分分析;< 0.01%
五、按分析的取样量分类
常量分析 >0.1g >10ml
半微量 0.1——0.01g 10——1ml
微量 10——0.1mg 1——0.01ml
超微量分析 <0.1mg ﹤0.01ml
六、按分析的性质分类
例行分析(常规分析)、仲裁分析
‘伍’ 基本分析法的特点
用商品供需理论与信息进行价格分析与预测。
在商品市场中,基本分析法,是根据商品的产量、消费量和库存量(或者供需缺口),即根据商品的供给和需求关系以及影响供需关系变化的种种因素来预测商品价格走势的分析方法。
其特点是,1 分析价格变动的中长期趋势;2 研究价格变动的根本原因; 3 分析的是宏观性因素。
主要分析,1 供需与市场的关系,包括 供需法则;供需量构成;供需弹性;以及经济波动周期;金融货币因素;政治因素;政策因素;自然因素;投机心理因素。
用商品供需理论与信息进行价格分析与预测。
基本分析的优点主要有两个: (1)能够比较全面地把握证券价格的基本走势;(2)应用起来相对简单。基本分析的缺点主要有两个:(1)预测的时间跨度相对较长,对短线投资者的指导作用比较弱;(2)预测的精确度相对较低。
‘陆’ 分析方法一般分为两大类,请问是哪两类 请简单述它们分别包含什么以及这两法
摘要 分析的基本方法有 1.比较法 比较法,又称"指标对比分析法"。就是通过技术经济指标的对比,检查计划的完成情况,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进而挖掘内部潜力的方法。这种方法,具有通俗易懂、简单易行、便于掌握的特点,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在应用时必须注意各技术经济指标的可比性。 2.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又称连锁置换法或连环替代法。这种方法,可用来分析各种因素对成本形成的影响程度。在进行分析时,首先要假定众多因素中的一个因素发生了变化,而其他因素则不变,然后逐个替换,并分别比较其计算结果,以确定各个因素的变化对成本的影响程度。 3.差额计算法 差额计算法是因素分析法的--种简化形式,它利用各个因素的计划与实际的差额来计算其对成本的影响程度。 4.比率法比率法,是指用两个以上的指标的比例进行分析的方法。它的基本特点是:先把对比分析的数值变成相对数,再观察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柒’ 财务分析方法有哪些,有什么特点
一、财务分析的主要方法
一般来说,财务分析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
1.比较分析:是为了说明财务信息之间的数量关系与数量差异,为进一步的分析指明方向。这种比较可以是将实际与计划相比,可以是本期与上期相比,也可以是与同行业的其他企业相比;
2.趋势分析:是为了揭示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变化及其原因、性质,帮助预测未来。用于进行趋势分析的数据既可以是绝对值,也可以是比率或百分比数据;
3.因素分析:是为了分析几个相关因素对某一财务指标的影响程度,一般要借助于差异分析的方法;
4.比率分析:是通过对财务比率的分析,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往往要借助于比较分析和趋势分析方法。
上述各方法有一定程度的重合。在实际工作当中,比率分析方法应用最广。
二、财务比率分析
财务比率最主要的好处就是可以消除规模的影响,用来比较不同企业的收益与风险,从而帮助投资者和债权人作出理智的决策。它可以评价某项投资在各年之间收益的变化,也可以在某一时点比较某一行业的不同企业。由于不同的决策者信息需求不同,所以使用的分析技术也不同。
1.财务比率的分类
一般来说,用三个方面的比率来衡量风险和收益的关系:
1) 偿债能力:反映企业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
2) 营运能力:反映企业利用资金的效率;
3) 盈利能力:反映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
上述这三个方面是相互关联的。例如,盈利能力会影响短期和长期的流动性,而资产运营的效率又会影响盈利能力。因此,财务分析需要综合应用上述比率。
2. 主要财务比率的计算与理解:
下面,我们仍以ABC公司的财务报表(年末数据)为例,分别说明上述三个方面财务比率的计算和使用。
1) 反映偿债能力的财务比率:
短期偿债能力:
短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短期偿债能力不足,不仅会影响企业的资信,增加今后筹集资金的成本与难度,还可能使企业陷入财务危机,甚至破产。一般来说,企业应该以流动资产偿还流动负债,而不应靠变卖长期资产,所以用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数量关系来衡量短期偿债能力。以ABC公司为例:
流动比率 = 流动资产 / 流动负债 = 1.5300
速动比率 = (流动资产-存货-待摊费用)/ 流动负债 =1.5300
现金比率 = (现金+有价证券)/ 流动负债 =.24200
流动资产既可以用于偿还流动负债,也可以用于支付日常经营所需要的资金。所以,流动比率高一般表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较强,但如果过高,则会影响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和获利能力。究竟多少合适没有定律,因为不同行业的企业具有不同的经营特点,这使得其流动性也各不相同;另外,这还与流动资产中现金、应收帐款和存货等项目各自所占的比例有关,因为它们的变现能力不同。为此,可以用速动比率(剔除了存货和待摊费用)和现金比率(剔除了存货、应收款、预付帐款和待摊费用)辅助进行分析。一般认为流动比率为2,速动比率为1比较安全,过高有效率低之嫌,过低则有管理不善的可能。但是由于企业所处行业和经营特点的不同,应结合实际情况具体分析。
长期偿债能力:
长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长期利息与本金的能力。一般来说,企业借长期负债主要是用于长期投资,因而最好是用投资产生的收益偿还利息与本金。通常以负债比率和利息收入倍数两项指标衡量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以ABC公司为例:
负债比率 = 负债总额 / 资产总额 =.3300
利息收入倍数=经营净利润/利息费用=(净利润+所得税+利息费用)/利息费用=32.200
负债比率又称财务杠杆,由于所有者权益不需偿还,所以财务杠杆越高,债权人所受的保障就越低。但这并不是说财务杠杆越低越好,因为一定的负债表明企业的管理者能够有效地运用股东的资金,帮助股东用较少的资金进行较大规模的经营,所以财务杠杆过低说明企业没有很好地利用其资金。一般来说,象ABC公司这样的财务杠杆水平比较合适。
利息收入倍数考察企业的营业利润是否足以支付当年的利息费用,它从企业经营活动的获利能力方面分析其长期偿债能力。一般来说,这个比率越大,长期偿债能力越强。从这个比率来看,ABC公司的长期偿债能力较强。
2) 反映营运能力的财务比率
营运能力是以企业各项资产的周转速度来衡量企业资产利用的效率。周转速度越快,表明企业的各项资产进入生产、销售等经营环节的速度越快,那么其形成收入和利润的周期就越短,经营效率自然就越高。一般来说,包括以下五个指标:
应收帐款周转率 = 赊销收入净额 / 应收帐款平均余额 =17.7800
存货周转率 = 销售成本 / 存货平均余额 = 4996.9400
流动资产周转率 = 销售收入净额 / 流动资产平均余额 = 1.4700
固定资产周转率 = 销售收入净额 / 固定资产平均净值 =.8500
总资产周转率 = 销售收入净额 / 总资产平均值 =.5200
由于上述的这些周转率指标的分子、分母分别来自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而资产负债表数据是某一时点的静态数据,损益表数据则是整个报告期的动态数据,所以为了使分子、分母在时间上具有一致性,就必须将取自资产负债表上的数据折算成整个报告期的平均额。通常来讲,上述指标越高,说明企业的经营效率越高。但数量只是一个方面的问题,在进行分析时,还应注意各资产项目的组成结构,如各种类型存货的相互搭配、存货的质量、适用性等。
3) 反映盈利能力的财务比率:
盈利能力是各方面关心的核心,也是企业成败的关键,只有长期盈利,企业才能真正做到持续经营。因此无论是投资者还是债权人,都对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比率非常重视。一般用下面几个指标衡量企业的盈利能力,再以ABC公司为例:
毛利率=(销售收入-成本)/ 销售收入 = 71.73%
营业利润率 =营业利润 / 销售收入=(净利润+所得税+利息费用)/ 销售收入 = 36.64%
净利润率 = 净利润 / 销售收入 = 35.5%
总资产报酬率 = 净利润 / 总资产平均值 = 18.48%
权益报酬率 = 净利润 / 权益平均值 = 23.77%
每股利润=净利润/流通股总股份=.687(假设该企业共有流通股10,,股)
上述指标中,
毛利率、营业利润率和净利润率分别说明企业生产(或销售)过程、经营活动和企业整体的盈利能力,越高则获利能力越强;资产报酬率反映股东和债权人共同投入资金的盈利能力;权益报酬率则反映股东投入资金的盈利状况。权益报酬率是股东最为关心的内容,它与财务杠杆有关,如果资产的报酬率相同,则财务杠杆越高的企业权益报酬率也越高,因为股东用较少
的资金实现了同等的收益能力。每股利润只是将净利润分配到每一份股份,目的是为了更简洁地表示权益资本的盈利情况。衡量上述盈利指标是高还是低,一般要通过与同行业其他企业的水平相比较才能得出结论。就一般情况而言,ABC公司的盈利指标是比较高的。
对于上市公司来说,由于其发行的股票有价格数据,一般还计算一个重要的比率,就是市盈率。市盈率=每股市价/每股收益,它代表投资者为获得的每一元钱利润所愿意支付的价格。它一方面可以用来证实股票是否被看好,另一方面也是衡量投资代价的尺度,体现了投资该股票的风险程度。假设ABC公司为上市公司,股票价格为25元,则其市盈率=
25 /.68 =
36.76倍。该项比率越高,表明投资者认为企业获利的潜力越大,愿意付出更高的价格购买该企业的股票,但同时投资风险也高。市盈率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股票市价是一个时点数据,而每股收益则是一个时段数据,这种数据口径上的差异和收益预测的准确程度都为投资分析带来一定的困难。同时,会计政策、行业特征以及人为运作等各种因素也使每股收益的确定口径难以统一,给准确分析带来困难。
其未来的增长前景。
销售收入增长率=(本期销售收入-上期销售收入)/上期销售收入×100% = 95%
营业利润增长率=(本期销售利润-上期销售利润)/上期销售利润×100% = 113%
净利润增长率 =(本期净利润-上期净利润)/上期净利润×100% = 83%
从这几项指标来看,ABC公司的获利能力和成长性都比较好。当然,在评价企业成长性时,最好掌握该企业连续若干年的数据,以保证对其获利能力、经营效率、财务风险和成长性趋势的综合判断更加精确。
三、现金流分析
在财务比率分析当中,没有考虑现金流的问题,而我们在前面已经讲过现金流对于一个企业的重要意义,因此,下面我们就来具体地看一看如何对现金流进行分析。
分析现金流要从两个方面考虑。一个方面是现金流的数量,如果企业总的现金流为正,则表明企业的现金流入能够保证现金流出的需要。但是,企业是如何保证其现金流出的需要的呢?这就要看其现金流各组成部分的关系了。这方面的分析我们在前面已经详细论述过,这里不再重复。另一个方面是现金流的质量。这包括现金流的波动情况、企业的管理情况,如销售收入的增长是否过快,存货是否已经过时或流动缓慢,应收帐款的可收回性如何,各项成本控制是否有效等等。最后是企业所处的经营环境,如行业前景,行业内的竞争格局,产品的生命周期等。所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企业产生未来现金流的能力。
在部分一的分析中我们已经指出,ABC公司的现金流状况令人担忧,但从上面的比率分析中却很难发现这一点,这使我们从另一个方面深刻认识到现金流分析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段内容摘自china-train.net,欢迎参考。
‘捌’ 基本分析的主要分析方法有哪几种
基本分析法主要包括宏观经济分析。主要探讨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和宏观经济政策对股票活动和股票市场的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状况主要通过一系列经济指标来反映。 中观经济分析。主要探讨业和区域经济对股票价格的影响。
拓展资料:
基本分析(Fundamental Analysis )是以企业内在价值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决定企业价值和影响股票价格的宏观经济形势、行业发展前景、企业经营状况等进行详尽分析(一般经济学范式),以大概测算上市公司的长期投资价值和安全边际,并与当前的股票价格进行比较,形成相应的投资建议。基本分析认为股价波动轨迹不可能被准确预测,而只能在有足够安全边际的情况下"买入并长期持有",在安全边际消失后卖出。
其中宏观经济分析主要探讨各经济指标和经济政策对证券价格的影响。
经济指标又分为三类:先行性指标,这些指标的变化将先于证券价格的变化;同步性指标(如个人收入、企业工资支出、CDP、社会商品销售 售额等),这些指标的变化与证券价格的变化基本趋于同步,滞后性指标(如失业率、库存量、单位产出工资水平、服务行业的消费价格、银行未收回贷款规模、优惠利率水平、分期付款占个人收入的比重等),这些指标的变化一般滞后于证券价格的变化。
除了经济指标之外,主要的经济政策有: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信贷政策、债务政策、税收政策、利率 与汇率政策、产业政策、收入分配政策等等。
行业分析和区域分析是介于宏观经分析与公司分析之间的中观层次的分析,行业分析主要分析产业所属的不同市场类 型、所处的不同生命周期以及产业的业绩对于证券价格的影响;区域分析主要分析区域经济因素对证券价格的影响。公司分析是基本分析的重点,
公司分析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公司财务报表分析。财务报表分析是根据一定的原则和方法,通过对公司财务报表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分析、比较、组合、分解,求出新的数据,用这些新的 数据来说明企业的财务状况是否健全、企业的经营管理是否妥善、企业的业务前景是否光明。财务报表分析的主要目标有公司的获利能力、公司的财务状况、公司的 偿债能力、公司的资金来源状况和公司的资金使用状况。财务报表分析的主要方法有趋势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和垂直分析法。
(2)公司产品与市场分析。包括产品分析和市场分析两个方面。前着主要是分析公司的产品品种、品牌、知名度、产品质量、产品的销售量、产品的生命周期;后者主要分析产品的市场覆盖率、市场占有率以及市场竞争能力。
(3)公司资产重组与关联交易等重大事项分析。
‘玖’ 传统需求分析方法包括哪些主要特点是什么
传统需求分析方法:结构化分析方法。
主要特点:结构化的分析方法是传统的分析法,它的好处是在需求阶段可以不需要精确地定义系统,只需要根据业务框架确定系统的功能范围,以及每个功能的处理逻辑和业务规则,功能需求规格书等。
因为不需要精确描述,因此描述系统的方式比较灵活多样,可以采用图表、示例图、文字等等方式来描述系统。在系统开发以前,一般还可以采用更为直观的原型系统方式和最终用户进行交流和确认,因此对业务需求的要求会低一些,业务需求阶段的周期相对容易控制。
通过业务全景图,最终用户也能了解系统的功能;通过功能活动图和业务规则的描述,也可以相对精确地描述业务系统;因为没有严格的标记语言,可以采用适当的篇幅描述适当的系统。
当然,这种方法的缺点也是明显的,分析人员和业务人员之间可能缺乏共同语言,机器不能识别业务需求书,在设计阶段还需要继续和用户确认一部分功能。
需求分析原则
为了促进软件研发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软件领域提出了许多软件开发与说明的方法,如结构化方法、原型化法、面向对象方法等。这些方法有的很相似。在实际需求分析工作中.每一种需求分析方法都有独特的思路和表示法,基本都适用下面的需求分析的基本原则。
1、侧重表达理解问题的数据域和功能域。对新系统程序处理的数据,其数据域包括数据流、数据内容和数据结构。而功能域则反映它们关系的控制处理信息。
2、需求问题应分解细化,建立问题层次结构。可将复杂问题按具体功能、性能等分解并逐层细化、逐一分析。
3、建立分析模型。模型包括各种图表,是对研究对象特征的一种重要表达形式。通过逻辑视图可给出目标功能和信息处理间关系,而非实现细节。由系统运行及处理环境确定物理视图,通过它确定处理功能和数据结构的实际表现形式。
‘拾’ 理想的分析方法应该具备什么特点
理想的分析方法具备的特点。
实事求是的原则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能够确实分析出问题的关键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