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简述数据的主要来源包括哪些途径
统计数据主要来自两个渠道:一是数据的间接来源;一是数据的直接来源。
统计数据的直接来源:
1、普查:专门组织的、以获取一定时点或时期内现象总量资料为目的的一次性全面调查。
2、随机抽样调查:基于随机性原则,从调查现象总体中抽取部分样本,以样本调查结果推断总体情况的调查方法。
3、非随机抽样调查:抽样时不是遵循随机原则,而是按照研究人员的主观经验或其它条件来抽取样本的一种抽样方法。
统计数据的类型
1、定类数据——表现为类别,但不区分顺序,是由定类尺度计量形成的。
2、定序数据——表现为类别,但有顺序,是由定序尺度计量形成的。
3、定距数据——表现为数值,可进行加、减运算,是由定距尺度计量形成的。
4、定比数据——表现为数值,可进行加、减、乘、除运算,是由定比尺度计量形成的。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统计数据
㈡ 研究方法及数据简介
在本章中由构造单元的平均传导热流值为基本数据,在一维稳态地温线的计算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岩石力学实验得到的岩石蠕变率计算岩石圈垂向剖面应力屈服强度包络线(Yield Stress Envelope,YSE),进而求得岩石圈累积强度F和壳幔累积强度比Fc/Fm,再求岩石圈有效弹性层厚度(EET)。
在热-流变学确定利用岩石圈有效弹性层厚度(EET)时:定义上、下地壳和岩石圈地幔的能干层(competent layer)厚度分别为h1,h2和h3。上地壳能干层厚度h1是从地表到应力屈服强度降低到10MPa处的厚度值,而h2是下地壳应力屈服强度包络线中大于10 MPa的层位的厚度,h3是岩石圈地幔应力屈服强度包络线中大于10MPa的部分(Ra-nalli,1994)。若壳幔不同层位之间是耦合的,例如:莫霍面(Moho)深度处的应力屈服强度值大于10 MPa,即下地壳和上地幔之间耦合,则该地仅有两层能干层h1和h2;再如,整个地壳和地幔都是耦合的,则该地仅有一层能干层h1。同时,定义“力学岩石圈”(mechanically strong lithosphere,MSL)的底界为h3的底界(Ranalli,1994)。岩石圈的有效弹性层厚度(EET)由
本研究所用的热流数据集的详情参见笔者的博士论文。中国大陆主要构造单元的平均热流值已列于表3-1。构造单元的划分参考任纪舜主编的《中国及邻区大地构造图》(1999)。对于沉积盆地而言,本次工作在计算一维稳态地温线时考虑了沉积盖层的影响。具体各构造单元内部结构分层、生热率、热导率取值和岩石流变率参数等请参见有关文献[Wang Yang(2001)]。
由于根据热流值进行深部地温正演计算的最大不确定因素往往是下地壳的生热率取值(汪洋,2000b),所以我们根据热流平均值的标准误差在3mW·m-2以内的情况,将其归结为下地壳生热率的变化,来计算各地地温线的误差,进而计算由此带来的EET值的误差。
㈢ 研究方法
(一)指标选取
地质环境变化驱动因素,按照其与经济社会的关系,可分为自然驱动因素和人为驱动因素。自然驱动因素包括内动力地质作用(构造运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和外动力地质作用(风化、剥蚀、搬运、堆积)。人为驱动因素包括农业活动、地质资源开发、工程建设、城市化等。为了客观反映这些因素在地质环境变化中的驱动作用,科学遴选用以描述上述因素的定量指标至关重要。在遴选各类驱动因素的指标时遵循以下原则:①科学性,所选指标能够科学、客观地反映不同驱动因素的活动强度;②可操作性,所选指标在现阶段具有稳定性、通用性和可比性,所需要的数据易于获得,资料齐全;③动态性,所选指标在评价时段内属于动态变量,能够反映驱动因素的动态特征。按照上述原则遴选出11个基本指标,如表3-3所示。
表3-3 地质环境变化驱动因素及其相关指标表
在内动力地质作用中,与岩浆作用、变质作用比较,构造运动对近50年来地质环境表层部分的影响最为活跃和显着。构造运动的活跃程度与强度可用地震发生次数来表征。中国地震局具有3级以上地震发生目录。考虑到地震监测数据与地震台网覆盖范围、监测装备技术水平有关,地震等级越大越易于监测到,为此选用里氏6级以上地震发生次数来表征内动力地质作用的变化。
对于外动力地质作用,目前所获得的数据(例如土壤侵蚀量、河流输沙量)往往是在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难以进行区分。影响外动力地质作用最活跃的自然因素为大气降水,因此选用降水量来表征外动力地质作用的变化。降水量在空间分布上极为不均,在选取指标时分别选取了远离大城市的黑龙江克山、河北承德、甘肃民勤、湖北恩施、广东韶关5个典型地区的降水量,分别代表中国不同区域的大气降水变化。
在目前的统计数据中,可以表征农业活动、地质资源开发、工程建设、城市化等人为驱动因素的指标很多,但是能够形成50年时间序列的指标并不多。因此,在选取这些指标时,首先考虑的是所选指标在近50年内数据是否齐全、可靠。
(二)评价方法
采用因子分析法来量化中国地质环境变化过程中自然驱动因素、人为驱动因素的贡献率。首先,根据KMO检验和巴特利特球度检验来判断所选取的11个指标是否适合进行因子分析;然后根据碎石图和因子分析的初始解提取因子,采用因子协方差矩阵检验因子的相关性;其次,根据因子载荷矩阵、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和因子解释原有变量的总体方差情况,进行成分结构分析;最后,根据成分结构分析结果,计算自然驱动因素、人为驱动因素的贡献率[18,19]。驱动因素贡献率按照下式计算:
中国地质环境变化与对策研究
式中:h———人为驱动因素的成分数;
n———自然驱动因素的成分数;
λi———第i个人类驱动因素成分的贡献率;
λj———第j个自然驱动因素成分的贡献率;
Dh———人为驱动因素贡献率;
Dn———自然驱动因素贡献率。
因子分析计算采用SPSS statistics17.0完成。
(三)数据来源
每年里氏6级以上地震发生次数根据国家地震科学数据共享中心提供的《中国历史地震目录》和《中国台网地震目录》统计获得,1960~1969年依据《中国历史地震目录》,1970~2008年依据《中国台网地震目录》。黑龙江克山、河北承德、甘肃民勤、湖北恩施、广东韶关5个地区的降水量的数据由中国气象局中国地面国际交换站气候资料年值数据集提供。人为驱动因素指标皆为统计指标,来源于公开出版物,主要包括《中国统计年鉴》(1996~2009)和《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20]。1960~2008年两类驱动因素相关指标值列于表3-4。
㈣ 论文常用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01
【调查法】
调查法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通常指通过书面或口头回答问题的方式,了解被试的心理活动的方法。它是有计划、有目的并且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历史状况或现实状况材料的方法,调查方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综合运用了观察法、历史法等方法以及谈话、问卷、个案研究、测验等科学方式,对教育现象进行有计划的、周密的和系统的了解,并且对调查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从而为人们提供规律性的知识。调查法可以分为书面调查和口头调查两种。
02
【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科学的观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系统性和可重复性,在科学实验和调查研究中,观察法具有扩大人们的感性认识、启发人们的思维、导致新的发现这几个方面的作用。常见的观察方法有:核对清单法;级别量表法;记叙性描述。观察一般利用眼睛、耳朵等感觉器官去感知观察对象。
03
【实验法】
实验法是研究者有意改变或设计的社会过程中了解研究对象的外显行为。实验法的依据是自然和社会中现象和现象之间相当普遍存在着的一种相关关系——因果关系。其主要特点是:主动变革性、控制性、因果性。实验法有实验室实验法与自然实验法两种,实验室实验法便于严格控制各种因素,并通过专门仪器进行测试和记录实验数据,一般具有较高的可信度。自然实验法比较接近人的生活实际,易于实施。
04
【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文献研究法被子广泛用于各种学科研究中,既能了解有关问题的历史和现状,帮助确定研究课题,又能形成关于研究对象的一般印象,有助于观察和访问,还能得到现实资料的比较资料,并且有助于了解事物的全貌。文献法是一种古老、而又富有生命力的科学研究方法。
05
【实证研究法】
实证研究法是认识客观现象,向人们提供实在、有用、确定、精确的知识研究方法,其重点是研究现象本身“是什么”的问题。实证研究法试图超越或排斥价值判断,只揭示客观现象的内在构成因素及因素的普遍联系,归纳概括现象的本质及其运行规律。
06
【定量分析法】
定量分析法是对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与数量变化进行分析的方法。在企业管理上,定量分析法是以企业财务报表为主要数据来源,按照某种数理方式进行加工整理,得出企业信用结果。定量分析是投资分析师使用数学模块对公司可量化数据进行的分析,通过分析对公司经营给予评价并做出投资判断。定量分析的对象主要为财务报表,如资金平衡表、损益表、留存收益表等。其功能在于揭示和描述社会现象的相互作用和发展趋势。
07
【定性分析法】
定性分析法亦称非数量分析法,主要依靠预测人员的丰富实践经验以及主观的判断和分析能力,推断出事物的性质和发展趋势的分析方法,属于预测分析的一种基本方法。定性分析法主要是解决研究对象“有没有”、“是不是”的问题。定性分析常在定量分析之前进行,它为设计或选择定量方法提供有用的信息;但并非所有的定量分析都必须事先进行定性分析,因为有时分析对象中含有哪些组分是已知的。这类方法主要适用于一些没有或不具备完整的历史资料和数据的事项。
08
【跨学科研究法】
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综合研究的方法,也称“交叉研究法”。科学发展运动的规律表明,科学在高度分化中又高度综合,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据有关专家统计,现在世界上有2000多种学科,而学科分化的趋势还在加剧,但同时各学科间的联系愈来愈紧密,在语言、方法和某些概念方面,有日益统一化的趋势。
09
【功能分析法】
功能分析法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是社会调查常用的分析方法之一。它通过说明社会现象怎样满足一个社会系统的需要(即具有怎样的功能)来解释社会现象。
10
【模拟法(模型方法)】
模拟法和类比法很近似。它是在实验室里先设计出于某被研究现象或过程(即原型)相似的模型,然后通过模型,间接的研究原型规律性的实验方法。先依照原型的主要特征,创设一个相似的模型,然后通过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的一种形容方法。根据模型和原型之间的相似关系,模拟法可分为物理模拟和数学模拟两种。
㈤ 常用的医学研究方法
预防医学 第二节 描述流行病学方法 现况研究 优点:简便易行;样本在总体中的分布均匀,代表性比较好;抽样误差一般小于单纯随机抽样。 局限性:总体较大时,抽到的个体分散,资料难以收集;总体各单位排列有某种规律、而且与研究结果有关时,若利用该排列抽样,可产生系统误差(偏倚)。 . 预防医学 第二节 描述流行病学方法 分层抽样 将调查的总体按照某种特征分成若干层,然后在每层中进行随机抽样的方法。 可按年龄、性别、职业、种族等分层 在各层内再进行随机分组 层 层 层 总体 . 预防医学 第二节 描述流行病学方法 . 预防医学 第二节 描述流行病学方法 分层抽样 优点:抽样误差小;便于对不同层采用不同的抽样方法;便于对各层独立进行分析;当层间变异大、层内变异小时,最适合用分层抽样的方法。 局限性:总体较大时,抽到的个体分散,资料难以收集,不适于大型流行病学研究 . 预防医学 第二节 描述流行病学方法 现况研究 整群抽样 从总体中随机抽取若干群体为抽样单位,对其中所有人进行调查的方法。 将总体分成若干群组 以群组为抽样单位进行随机抽样 被抽到的群组中的全部个体均为调查对象 . 预防医学 第二节 描述流行病学方法 现况研究 cluster sampling . 预防医学 第二节 描述流行病学方法 现况研究 整群抽样 优点:易于组织、实施方便,易为研究对象所接受,节省人力和物力。 局限性:抽样误差较大,通常要比其他方法增加1/2的样本含量,分析工作量也较大。 . 预防医学 第二节 描述流行病学方法 现况研究 多级抽样 抽样过程分阶段进行,每个阶段可采用以上任意一种方法抽样,即将上述抽样方法综合运用,优势互补。常用于大型流行病学调查。 先将总体分成若干层,然后整群抽样 按行政区域逐级进行整群抽样。从总体中抽取范围较大的单元(一级抽样),从一级单元中抽取范围较小的单元(二级抽样),依此
㈥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施方案
景观格局的数据来源主要有航片、卫片、地形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及各种文献资料,其中卫片是大尺度研究广泛采用的数据来源;景观格局数据处理普遍采用现有的GIS软件,如ARC/INFO、ARCWIEW,结合EXCEL处理,或通过景观分析软件FRAGSTATS直接获取各类景观指数。本研究的主要方法、技术路线、实施方案为:
1.4.1 研究的主要方法
景观格局指数是高度浓缩的景观格局信息,是反映景观结构组成、空间配置特征的简单量化指标[43]。因此,农田景观格局演变的分析方法主要采用景观格局指数,并结合图形分析与空间统计分析。
本研究的数据源主要选用能够反映小尺度景观特征的土地利用现状图:河北省中捷友谊农场1985年、2003年土地利用现状图(1∶10000),山东省兖州市兴隆庄镇2003年土地利用现状图(1∶10000),山东省兖州市兴隆庄镇1980年航片(1∶10000);反映历史景观特征的资料:河北省中捷友谊农场1956年建场规划图(1∶25000),河北省中捷友谊农场11队1963年农业机械化规划图(1∶10000),河北省安国市伍仁桥镇1958年大方园田化图(1∶10000),山东省兖州市1980年农业区划图(1∶50000);反映采煤沉陷地复垦工程的资料:山东省兖州市兴隆庄镇采煤沉陷地生态农业复垦规划设计;以及其他相关文字报告等。
数据处理主要采用ARCWIEW、MAPINFO等GIS软件进行矢量化处理,景观指数通过景观分析软件FRAGSTATS3.3获取。
FRAGSTATS是由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森林科学系开发的着名的景观指标计算软件,其最新版FRAGSTATS3.3不仅提供了易于操作的可视化图形界面,还增加了许多新的指数,如线性指数(Linearity Index)、穿越能力指数(Traversability Index)等,并对部分指数的计算方法进行了修改。另外,FRAGSTATS3.3还提供了1个使用者定义的移动窗口分析方法,可用于计算核心像元的指数值。但FRAGSTATS3.3只接受多种格式的栅格数据,不接受矢量数据。
FRAGSTATS3.3可以计算的斑块指数19个,类型指数121个,景观指数130个,但许多指数间相关性很强,且部分指数主要适用于野生生物保护以及复合种群(碎裂种群)动态方面的研究(如核心面积指数、邻近度指数以及连接性指数等)。这些指标的计算方法详见FRAGSTATS3.3的使用说明书,所有公式都采用FRAGSTATS3.3中的表达式。
采用统计分析软件SAS6.12对部分数据进行相关性、显着性等方面分析,采用对比分析法,选取已规划的区域(中捷友谊农场、兖州市等)、未规划的区域,进行农田景观格局分析和生态质量等方面的比较,揭示一般农田景观规划存在的优缺点,归纳一般农田景观规划设计模式。分析一般农田和已复垦农田的景观格局、廊道与斑块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以生产力为主和以生态为主设计的区别,以及农业景观格局、廊道与斑块的设计要求(包括内部构成,如物种、材料等)。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
①资料收集与分析;②进行农田景观规划的概念、内容、方法、程序和模式等研究;③一般农田景观格局特性分析,取样分析一般农田景观格局特性;④复垦农田景观格局特性分析,取样分析复垦农田景观格局特性;⑤实例模拟评价。如图1-1。
图1-1 复垦农田景观生态重建研究程序框图
1.4.3 实验与模拟方案
①选择华北、华东地区已规划设计的一般农田、复垦农田,并选择相应未规划设计的农田进行景观格局对照;②通过景观分析软件FRAGSTATS3.3获取景观格局和结构指标,计算机处理数据,结合EXCEL建模;③选择一定区域的遥感数据,进行景观格局特性分析;④实例评价。
㈦ 光伏发电研究方法,公式原理
光伏发电研究方法:第一类:基于历史气象数据和光伏发电量数据的研究,接受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建模;第二类:基于卫星云图资料数据和地面监测资料数据,通过卫星、雷达图象处理,计算出实时太阳能辐射的预报方法;第三类:基于数值天气预报的猜测方法。
原理:光伏发电的主要原理是半导体的光电效应。光子照射到金属上时,它的能量可以被金属中某个电子全部吸收,电子吸收的能量足够大,能克服金属原子内部的库仑力做功,离开金属表面逃逸出来,成为光电子。硅原子有4个外层电子,如果在纯硅中掺入有5个外层电子的原子如磷原子,就成为N型半导体;若在纯硅中掺入有3个外层电子的原子如硼原子,形成P型半导体。当P型和N型结合在一起时,接触面就会形成电势差,成为太阳能电池。当太阳光照射到P-N结后,电流便从P型一边流向N型一边,形成电流。
㈧ 研究方法和有关计算公式
为了便于下文论述,在此部分详细介绍文中研究涉及的测试过程、实验方法、步骤、仪器条件和主要计算公式。
1.样品的前期处理
对野外采集的样品进行手标本照相之后,选取各个矿床具有代表性的样品送河北廊坊市科大岩石矿物分选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分别磨制薄片、光片和包裹体片;并根据不同的测试目的分别碎样,制备全岩样品和单矿物样品。全岩样品直接粉碎至 200 目,而石英、锆石、硫化物样品则经过碎样→清洗→粗选→电磁选→人工挑选等一系列手段分选出纯度大于98%的单矿物。
2.流体包裹体研究方法
包裹体片的观察、照相、激光拉曼测试和显微测温工作在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流体包裹体实验室完成。首先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特征,划分包裹体类型和共生组合,并圈定包裹体较大且集中区域开展显微激光拉曼测试和显微测温工作。
流体包裹体激光拉曼测试使用仪器为英国Reinshaw公司生产的System—2000型显微共焦激光拉曼光谱仪,有关工作参数为:光源采用Ar+激光器,波长为514.5 nm,激光功率为20 mW,光谱分辨率为1~2 cm-1,内置CCD探测器。
显微测温使用仪器为英国Linkam公司生产的THMSG600型冷热台,可测温范围-198~+600℃,均一温度重现误差±1℃,冰点误差温度±0.1℃。在测温之前利用标准样品对冷热台进行了温度校准,包裹体测温时,设置的升温/降温速率一般为10℃/min,在相变点温度附近,升温/降温速率降到<1℃/min。流体包裹体盐度、密度和压力可通过下列方法获得。
(1)对于NaCl-H2O型两相包裹体,流体包裹体盐度可利用Bodnar(1992)提供的冷冻温度-盐度换算表通过测定的冰点温度获得。流体包裹体密度(ρ)可用刘斌等(1999)提供的公式计算,如下:
北山南带构造岩浆演化与金的成矿作用
式中:ρ为流体包裹体密度(g/cm3),t为均一温度(℃),A、B、C为盐度的函数。当含盐度(s)<30%时,
北山南带构造岩浆演化与金的成矿作用
北山南带构造岩浆演化与金的成矿作用
流体包裹体均一压力可用Bain(1964),Haas(1976)等推倒的公式计算,具体公式可参见刘斌等(1999)。均一压力值也可通过Bischoff(1991)提供的T-ρ相图近似求得,与公式求得的压力值接近。
(2)对于CO2-H2O-NaCl型包裹体,流体包裹体盐度可利用Collins(1979)提供的公式计算,如下:
北山南带构造岩浆演化与金的成矿作用
式中:s为含盐度(%NaCleq),t为CO2笼合物融化温度。
流体包裹体总密度(ρ)的计算公式如下:
北山南带构造岩浆演化与金的成矿作用
式中:ρ为流体总密度(g/cm3);XCO为CO2气液相均一时CO2相的充填度,可在显微镜下目估;ρCO为CO2气液相均一时CO2相的密度,由CO2相均一温度和均一方式决定;ρaq为CO2气液相均一时水溶液相的密度,具体公式可参见刘斌等(1999)。流体包裹体完全均一压力可用Brown et al.(1989)提供的相图近似求得。
包裹体的气液相成分群体分析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矿物资源探查研究中心完成的,具体操作步骤、试验条件、精确度等如下:
(1)样品清洗。取40~60 目纯石英样品1.5 g,在干净烧杯中加入1∶1 的HNO3 在60~80℃下加热12 h;用蒸馏水清洗4~6 遍,用蒸馏水浸泡,以后每天清洗一次;一周后在60℃恒温下干燥直到把样品烘干。
(2)气相成分的提取和测试(朱和平等,2003)。统一取定量的样品 10~50 mg,将清洗干净的样品放入石英管内,逐渐升温到 100℃抽真空,待分析管内真空度为 6×10-6Pa 以下时测定,以 1/3S℃的速度升温到 500℃,采用加热爆裂法提取气体。然后用四极质谱仪测试包裹体的气相成分,四极质谱的型号为日本真空技术株式会社生产的 RG202 型。工作条件为:SMZ 电压-1.76 V;电离方式 EI;离子电压 50 eV;测量速度 50 ms/amn;真空度 5×10-6Pa。仪器重复测定精密度<5%。
(3)液相成分的提取和测试。取清洗干净的样品1 g 在马福炉中爆裂 10 min,石英样品的爆裂温度选择 500℃,然后加入 5 mL 蒸馏水、超声离心(震荡 10 min);最后取离心后的清液到离子色谱中测量阴、阳离子成分。采用的离子色谱(Ion Chromatograph)仪是日本岛津公司(SHIMADZU)生产的 HIC-6A 型 C-R5A色谱处理机;淋洗液是2.5 mM 邻苯二甲酸-2.4 mM 三(羟)甲基氨基甲烷;流速为阴离子 1.2 mL/min,阳离子 1.0 mL/min;重复测定精密度小于5%。
3.氢、氧、硫、铅同位素研究方法
同位素的测试分析在中国地质科学院同位素地球化学开放实验室完成,具体操作步骤、试验条件、精确度等如下:
(1)样品清洗。为消除与石英共生的硫化物连晶,将石英单矿物置入用 60~80℃的稀硝酸溶液浸泡 12 h,然后用去离子水冲洗,并以超声波离心仪清除杂质,重复去离子水冲洗和超声波离心处理 6次,直至 WFX-110 原子吸收光谱仪显示淋液不含离子,最后烘干得到可供分析的石英单矿物样品。硫化物的清洗:用丙酮洗去表面有机物,再用蒸馏水冲洗,最后在烘箱中 60℃烘干。
(2)测试物的制备。①流体包裹体中水的氢同位素:把分选的单矿物在 105℃以下烘干后,在真空系统中逐步加热抽走次生包裹体的水,加热至 600℃使其中的包裹体热爆,释放的水通过收集、冷凝和纯化处理,然后用锌置换出水中的氢,对获得的H2进行质谱分析。②石英的氧同位素:首先用 BrF5在 500~550℃条件下与石英矿物反应15 h,然后用液氮将产生的O2纯化,最后在 700℃将O2转变为CO2而用于质谱分析。③硫化物的硫同位素:首先用氧化亚铜在 980℃条件将硫化物的硫氧化为 SO2(方铅矿为850℃),(用 V2O5石英砂在 980℃条件还原硫酸盐中的S),然后将释放的 SO2用液氮冻入样品管并纯化,获得供质谱分析用的 SO2。④硫化物的铅同位素:首先用 HNO3-HF 混合溶液溶解硫化物,用过阴离子交换树脂提取Pb,以硅胶做发射剂,用单铼带在 MAT261 热离子质谱仪上测试铅同位素组成。
(3)仪器型号及精度 氧、氢、碳、硫同位素组成都是用MAT251EM气体质谱仪对步骤(2)中获得的气体进行测试,以 V-SMOW 标准报出氢氧同位素组成,以 VCDT 标准报出硫同位素组成。测试精度分别为±0.2‰(δ18O),±2‰(δD),±0.2 ‰(δ13C),±0.2‰(δ34S)。铅同位素是以硅胶做发射剂,用单铼带在MAT261 热离子质谱仪上测试的。标样为 NBS981,206Pb/204Pb、207Pb/204Pb 和208Pb/204Pb 的分析精度在 2σ水平上分别为 0.1%、0.09%和 0.30%。
根据测定的石英氧同位素,利用石英-水之间的氧同位素平衡分馏方程,计算得到与之平衡的流体的氢同位素值,公式如下:
北山南带构造岩浆演化与金的成矿作用
式中T为均一温度(单位K)。目前关于流体包裹体中岩浆水和变质水的氢氧同位素组成的区间范围,不同研究者给出了不同的端元值,本文采用的是Hoefs(1997)提供的各成因水的范围。
铅同位素参数238U/232Th比值(μ值)和铅两阶段模式年龄是采用Ludwig(2001)提供的ISOPLOT2.49程序计算。
4.铷-锶、钐-钕同位素研究方法
铷-锶、钐-钕同位素是作者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固体同位素地球化学实验室亲自完成,试验流程如下:在大约100 mg全岩粉末样品中加入适量的87Re-84Sr和149Sm-150Nd混合稀释剂和纯化的HF-HClO4酸混合试剂后,在高温下完全溶解。Rb-Sr和REE的分离和纯化是在装有2 mL体积AG 50W-X12交换树脂(200~400目)的石英交换柱进行的,而Sm和Nd的分离和纯化是在石英交换柱用1 mL Teflon粉末为交换介质完成的。Sr同位素比值测定采用Ta金属带和Ta-HF发射剂,而Rb、Sm和Nd同位素比值测定采用双Re金属带形式,测量仪器为MAT262热电离质谱计。分别采用146Nd/144Nd=0.7219和86Sr/88Sr=0.1194校正测得的Nd和Sr同位素比值。Rb-Sr和Sm-Nd的全流程本底分别为100 pg和50 pg左右。147Sm/144Nd和87Rb/86Sr比值误差(2σ)小于0.5%。化学流程和同位素比值测试可参见Chen et al.(2002)文献。正文中有关参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北山南带构造岩浆演化与金的成矿作用
北山南带构造岩浆演化与金的成矿作用
式中:下标sa、chur、DM、cc分别代表样品、球粒陨石、亏损地幔和上地壳;(λ87Rb)=1.42×10-11/a,(λ147Sm)=6.54×10-12/a,(143Nd/144Nd)chur=0.512638,(147Sm/144Nd)chur=0.1967,(147Sm/144Nd)cc=0.118,(147Sm/144Nd)DM=0.2136,(143Sm/144Nd)DM=0.513151(Faure,1986;郑永飞等,1999)。
5.全岩的主量、微量和稀土元素测试
文中拾金坡岩体的主量、微量和稀土元素均是在国家地质测试中心分析完成。其中,主量元素FeO采用容量法,CO2采用电导法,H2O+采用重量法,其他主量元素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分析;微量元素Au采用原子吸收法,Cr、Ni、Ga、Rb、Th、U、Nb、Ta和Sc采用等离子质谱法,Ba、Sr、V采用等离子光谱法;稀土元素采用等离子质谱法测定。
文中新老金厂矿床地层的主量、微量和稀土元素是在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测试中心完成。其中,主量元素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微量和稀土元素采用等离子质谱法测定。
文中用于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的数值引自Taylor et al.(1985),用于微量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的数值引自Wood et al.(1979)(转引自Rollison H R.1993)。
6.锆石的SHRIMP测试
用于SHRIMP测试的锆石上机前的样品靶制备由北京离子探针中心的实验人员完成,样品靶制备完成后进行透射光、反射光和阴极发光扫描电镜显微照相,以选择合适的测试点位置。测试点原则上选择颗粒较大、自形、清晰锆石的无包裹体、无裂纹区进行分析。SHRIMP上机测试由笔者在北京离子探针中心完成。样品靶的详细制备过程可参见宋彪等(2002)文献,SHRIMP测试的详细流程和原理可参见Williams I S et al.(1987)文献。一次离子流强度约7.4 nA,加速电压10 kV,样品靶上的离子束斑直径约25~30 μm,质量分辨率约5000(1%峰高)。应用澳大利亚国家地质标准局标准锆石TEM(年龄417 Ma)进行元素间的分馏校正,并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地学院标准锆石SL13(年龄572 Ma,U含量238 μg/g)标定待测锆石的U、Th和Pb含量。数据处理由万渝生研究员采用ISOPLOT3.0程序帮助完成。
㈨ 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有哪些
常见的数据分析方法有哪些?
1.趋势分析
当有大量数据时,我们希望更快,更方便地从数据中查找数据信息,这时我们需要使用图形功能。所谓的图形功能就是用EXCEl或其他绘图工具来绘制图形。
趋势分析通常用于长期跟踪核心指标,例如点击率,GMV和活跃用户数。通常,只制作一个简单的数据趋势图,但并不是分析数据趋势图。它必须像上面一样。数据具有那些趋势变化,无论是周期性的,是否存在拐点以及分析背后的原因,还是内部的或外部的。趋势分析的最佳输出是比率,有环比,同比和固定基数比。例如,2017年4月的GDP比3月增加了多少,这是环比关系,该环比关系反映了近期趋势的变化,但具有季节性影响。为了消除季节性因素的影响,引入了同比数据,例如:2017年4月的GDP与2016年4月相比增长了多少,这是同比数据。更好地理解固定基准比率,即固定某个基准点,例如,以2017年1月的数据为基准点,固定基准比率是2017年5月数据与该数据2017年1月之间的比较。
2.对比分析
水平对比度:水平对比度是与自己进行比较。最常见的数据指标是需要与目标值进行比较,以了解我们是否已完成目标;与上个月相比,要了解我们环比的增长情况。
纵向对比:简单来说,就是与其他对比。我们必须与竞争对手进行比较以了解我们在市场上的份额和地位。
许多人可能会说比较分析听起来很简单。让我举一个例子。有一个电子商务公司的登录页面。昨天的PV是5000。您如何看待此类数据?您不会有任何感觉。如果此签到页面的平均PV为10,000,则意味着昨天有一个主要问题。如果签到页面的平均PV为2000,则昨天有一个跳跃。数据只能通过比较才有意义。
3.象限分析
根据不同的数据,每个比较对象分为4个象限。如果将IQ和EQ划分,则可以将其划分为两个维度和四个象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象限。一般来说,智商保证一个人的下限,情商提高一个人的上限。
说一个象限分析方法的例子,在实际工作中使用过:通常,p2p产品的注册用户由第三方渠道主导。如果您可以根据流量来源的质量和数量划分四个象限,然后选择一个固定的时间点,比较每个渠道的流量成本效果,则该质量可以用作保留的总金额的维度为标准。对于高质量和高数量的通道,继续增加引入高质量和低数量的通道,低质量和低数量的通过,低质量和高数量的尝试策略和要求,例如象限分析可以让我们比较和分析时间以获得非常直观和快速的结果。
4.交叉分析
比较分析包括水平和垂直比较。如果要同时比较水平和垂直方向,则可以使用交叉分析方法。交叉分析方法是从多个维度交叉显示数据,并从多个角度执行组合分析。
分析应用程序数据时,通常分为iOS和Android。
交叉分析的主要功能是从多个维度细分数据并找到最相关的维度,以探究数据更改的原因。
㈩ 论文数据来源怎么注明
论文数据来源置于图名称的下方, 黑体,小五号。 如果数据来源于网站, 须写明网址; 如果数据来源于期刊等论文按参考文献的格式写明。 如果图是自创无须数据来源。
1、如果采用的数据是表格的形式,可以在表格的下方加上:资料来源于......
2、如果采用的数据是以文字的形式插入内容中,如[1]、[2],在最后的参考文献中标注来源。
3、也有的数据是以文字的形式插入内容中,如[1]、[2],然后在每页的下方插入脚注,表明数据的来源。
论文数据来源标注的格式:作者,作品的名称,出版社,出版年份,引用页码,甚至可以将段落都标上去,尽量把引用的数据来源说明清楚。
(10)研究方法数据来源公式扩展阅读:
论文写作注意事项:
1、论文摘要中应排除本学科领域已成为常识的内容;切忌把应在引言中出现的内容写入摘要;一般也不要对论文内容作诠释和评论(尤其是自我评价)。
2、不得简单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
3、结构严谨,表达简明,语义确切。摘要先写什么,后写什么,要按逻辑顺序来安排。句子之间要上下连贯,互相呼应。摘要慎用长句,句型应力求简单。每句话要表意明白,无空泛、笼统、含混之词,但摘要毕竟是一篇完整的短文,电报式的写法亦不足取。摘要不分段。
4、用第三人称。建议采用“对……进行了研究”、“报告了……现状”、“进行了……调查”等记述方法标明一次文献的性质和文献主题,不必使用“本文”、“作者”等作为主语。
5、要使用规范化的名词术语,不用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新术语或尚无合适汉文术语的,可用原文或译出后加括号注明原文。
6、除了实在无法变通以外,一般不用数学公式和化学结构式,不出现插图、表格。
7、不用引文,除非该文献证实或否定了他人已出版的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