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研究方法 >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重点百度文库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重点百度文库

发布时间:2022-04-28 11:40:17

❶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的目录

序言
前言
第一编 教育研究方法的一般原理
第一章 教育研究方法概述
第一节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界说
一、教育研究与教育研究方法
二、教育研究方法学科的研究对象和理论体系
第二节 教育研究方法的分类
一、四种研究水平
二、教育研究方法的基本类型
第三节 教育研究与教育科学的发展
一、促进教育改革的活力
二、发展和完善教育科学理论的基础
三、培养未来教育改革家的重要战略措施
第二章 教育研究方法的历史发展

❷ (625)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包含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教育研究方法

1、教育学原理:十二所重点师范院校联合主编《教育学基础》或者袁振国主编的《当代教育学》;
2、中外教育史:孙培青主编的《中国教育史》、吴式颖主编的《外国教育史》完美搭档(孙吴的这两本书基本上包括了全部知识点,而且标准答案明显是参考的这两本书,所以有这两本书应该是足够了。);
3、教育心理学首选北师大版陈琦、刘儒德主编的《当代教育心理学》,但是较难理解,也可以选择冯忠良、伍新春版的《教育心理学》
4、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一定要选择裴娣娜的《教育研究方法导论》(白皮的,安徽教育出版社);

❸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的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裴娣娜教授的长期教学经验的积累,并广泛地吸取了我国和西方教育科学研究的丰硕成果,全书对教育研究方法的一般原理,教育研究的构思和设计,教育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评价,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为指导的前提下,又广泛地吸收了当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方法论方面的成果;还将数学方法应用于教育科研,把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起来。这样既提高了教育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又反映出教育研究方法的时代特点。

❹ 教育研究方法的原则

每个家长,每所学校,每个老师,在教育孩子上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焦虑和困惑,对教育孩子有着极大的关注,对孩子的教育有着探讨和交流,对孩子的教育带有学习和研究,对孩子的教育有着极高的关注度,对孩子的教育高度负责。一个合格的家长和教师,对孩子该怎么教?应该牢牢抓住一点,那就是你要充分了解你的孩子,了解比什么都重要。

假如你的孩子是自觉的孩子

建议你顺其自然,充分保护孩子的童真、童趣、童雅、童心、童年!因为自觉的孩子会学习,会生活,会生存,会劳动,会做事。自觉的孩子有责任心,自己的孩子有敬心,自觉的孩子有担当,自觉的孩子有作为,这样的孩子值得你放心。家长和老师不要给孩子过多的负担,不要给孩子加码增重,而是当好孩子学习生活成长道路上的掌舵人、引领者。

假如你的孩子是胆怯的孩子

建议你别急着关注孩子的学习。而是在和孩子一起生活的过程中,无论是孩子学习、做事、劳动、交往。始终要培养孩子的勇气,培养孩子的志气,培养孩子的胆气,帮孩子树立自信心,鼓励孩子胆子再大一点,说话的声音再高一点,回答问题勇敢一点,劳动做事干净利索一点,这样孩子的自信心就会与日俱增,因为自信的孩子最可爱,哪怕孩子取得一丁点的成绩和进步,都要适时适当的给予鼓励和尊重。

假如你的孩子是自闭的孩子

你也别着急,不因孩子的自闭、孤僻而闹心。而是要勇于担当,帮孩子进行心理疏导和心理矫正。带着你的孩子走向自然,拥抱自然,感受自然。带着你的孩子去看电影,去公园,去图书馆,去科技馆,去动物园,去比较热闹的地方,想方设法让你的孩子和其他的孩子交朋友,和其他孩子的做游戏,和其他的孩子一起运动,和其他的孩子一起交流,和其他的孩子一起玩耍,让孩子融入到集体当中去。假以时日,阳光一定洒在你的孩子的

如何复习311教育综合

可以仔细看看,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复习建议:
一、 311教育学基础综合 参考书目(星号为特别推荐)

本文参考书的说明仅供参考,对于参考书的选择请大家参考:


(一)教育学原理:
1、全国12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透明推荐)★
2袁振国主编的《当代教育学》 (透明推荐)★
3王道俊 王汉澜
《教育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4.叶澜:《教育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
说明:以上三本综合起来基本包括了全部大纲上的点,而且是公认的最权威的书目之一。尤其是《当代教育学》,今年大纲新增的地方很多是取自这本书。但是每本书都不全,而且每本书上都要很多根本用不着看的东西,所以大家要对照大纲,取其精华。

(二)中外教育史: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的孙培青编着的《中国教育史》 (透明推荐)★
北京师范大学吴式颖编蓍的《外国教育史教程》程》(透明推荐)★
孙吴的这两本书基本上包括了全部知识点,而且标准答案明显是参考的这两本书,所以有这两本书应该是足够了。如果有时间,以下两本书也可以看看:
王炳照等编写的《简明中国教育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王天一等编着的《外国教育史》上下册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三)教育心理学:
1.北师大出版社出版的陈奇、刘汝德主编的《当代教育心理学》
2.吴庆麟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育心理学》
3.冯中良、武新春等编着的《教育心理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4.华东师大出版社
《教育心理学》
5..《认知教学心理学》吴庆麟,上海科技出版社;
说明:以上几本内容都不能全部包括大纲,但各和所长,如果全买的话根本不现实,建议选一两本买来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有两个版本,都不错。

(四)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1.裴娣娜编的《教育研究方法导论》(白皮的,安徽教育出版社)★
2.叶澜《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上海教育出版社
3.袁振国《教育研究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4.郑金洲,陶保平,孔企平:《学校教育研究方法》,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5.杨小微主编:《教育研究的原理与方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说明:第一本裴娣娜的很详细,和大纲符合的很好,如果有这本的话以这本为主。
我所列的这些书不需要都买,尤其是现在还没怎么准备的同学来说,你们根本看不过来。而且要花费很多钱。选精典的来读就可以了,最后关头再买一本大纲解析做为补充。大纲解析较常见的有:华中师范大学许文安编的,还有华东师范大学编的,还有山东李保强编的,金圣才编的等等。从2008年的真题来看,考的内容越来越细,光靠以前那种掌握大路边上的知识的方法已经行不通了,所以一定要全面的学习.

二、复习顺序
1.对于跨专业的考生来说,最好是从教育史学起,因为这是四部分中最容易学的。最好是先抽出时间把课本精读一遍,这样头脑中就有了整体概念,然后再开始针对考试来学习。方法是把<<大纲>>和教材一起看,把大纲上每一个条目都在教材上找到对应在部分。把重要的东西划下来,把该背的东西做上标签,有时间拿出来背诵。最好是整理一个自己的大纲笔记。如果你懒的整理,就到书店买一本大纲解析。
2.然后是<<教育学原理>>,学习时就可以结合教育史部分的内容来理解了。也是要对着大纲,重在理解,学会用教育学的语言分析问题。对一些经典的考题一定要全文背诵。
3.接下来是<<教育心理学>>,对于跨专业的考生来说,这是最难学的一部分,一定要认真理解定义,尤其是各着名心理学家的着名理论,一定要背诵。这一部分同样是理解为主,不仅要理解定义,还要理解各个心理实验中得出的结论。
4.<<教育研究方法>>,必做题只占30分,只要能把大纲上的东西弄下来就完全解决了。还有选做题30分,可能是让你来搞个教育调查,这个应该在看教材时仔细揣摩研究的方法。比如如何设计问卷,如何撰写调查报告,写文献综述等。
从分值来看,教育学原理100分,分值大,要好好把握。能在大纲和真题上找到的大约能占70分左右,剩下30分靠自己发挥。
教育史也是100分,内容较多,需要背的也多,但答案确定,容易得分。今年教育史部分的大题都可以在历年真题上找到。这一部分必须拿下来,应该保证至少得80分。
教育心理学,40(+30)分,最最易失分的部分,平时要多理解定义,并试着解释例子,多培训自己这方面的能力。保证不拉后腿。
教育研究方法,30(+30)分。大纲上的东西以死记硬背为主。选做大题要学会自由发挥。这一部分内容很简单,很多选择题凭经验就能做对,但也不能大意,一定要记牢。这一部分必做题要尽力去拿全分。

要说最重要的是什么,那就是大纲,要把大纲吃透,另外要各个资料上经常出现的考题背下来,这是很重要的。从08年的题来看,比去年更灵活了,但仍旧是重点突出。结合这两年的真题,理解是极其重要的,但背诵更为重要,所以一定要多背。有朋友问我辅导班是不是必要,我觉得对初学者有一定作用,可以建立起对考试的一个基本框架,增强信心,明确重点内容。精典试题也有一定作用,要多看。

三、学习的方法建议
1)“收网”式复习:书拿到手以后,要一本一本地看,拿出几天时间攻完一本再看下一本(最好不要同时交叉看几本书,不利于形成结构体系),和大纲对应的章节细看,要把概念都弄懂。然后把这些教材上的重点都汇集到大纲解析的空白处,写不开可以加附页。 到临考前的时候,所有的教材都要抛开,手上只能剩下一本书,就是经过你精心整理的浓缩了所有教材精华的这本《大纲解析》。如果临考试的时候你还扎在十几本教材里不知道东西南北,那就很可怕了。
2)11年年的大纲一般到七月底八月初才会出来,你们现在能找到的《大纲解析》都是09、10年的,现在完全可以拿老大纲解析来学,千万不要等11大纲,因为变化的东西很少。等新大纲出来后重点看一下变化的东西就行了,八月中旬时买一本新解析时再转抄一下,还能加深印象。
3)侧重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的学习,并且能够学以致用,解决有关的理论和实际问题。
4)重视基础知识。最重要的还是要以基本教材为主,要加强对基本原理、基本概念的理解掌握,吃透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的内涵。
教育学考研经典复习教材复习2-3遍,从整体上对教育学的4门考试内容有一个认识,然后再针对大纲重点复习大纲规定的知识点进行复习,不要抛开教材而只看大纲,否则知识系统性不强,没有一门学科的整体感,理解某些问题时会有困难。要认真研究大纲和近三年的统考真题。对考试题型、出题风格、考查重点有所把握。
5)关注热点问题和现实问题,理论联系实际。考生在复习的时候,要关注当前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的热点问题和国家政策关注的问题,尝试着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分析这些问题,拓宽视野和思路,考查的问题和实际联系密切,就是考查同学们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6)多做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做足够量的练习是提高考试成绩的必经之路。在掌握了基本知识后,需要做各种习题对知识进行巩固。在考试中客观题占140分左右,主观题占160分左右,这就要求考生有较好的答题思路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在练习主观题的时候,同学们要先尽可能全面的论述出有关知识,独立完成题目的论述,然后再对照答案,核查疏漏之处和大体测重点是否一致。同时,要注意不要轻易迷信答案,真题的标准答案都比较简洁,而各种辅导资料良莠不齐,同学们注意分辨。
7)关注学科间联系,做到融会贯通。教育学考试四门学科之间有很多的交叉点,他们是一个有机联系着的整体,在复习中要关注这些联系,做到互相照应,例如在复习教育史的时候可以运用教育学原理的分类把教育史的知识分为思想史、制度史、改革史等。各学科的综合联系、融会贯通是教育学统考的必然要求和发展趋。
以上数据由麻辣网搜集整理提供,感谢支持!

❻ 考研311教育学基础综合重点部分

2022教育学311考研SVIP班

链接: https://pan..com/s/17xwNlBfWf6WbyOYWfS64QA

提取码: bdks 复制这段内容后打开网络网盘手机App,操作更方便哦

若资源有问题欢迎追问~

❼ 教育学考研要怎么复习

你好呀,我是今年刚录取的准研一学姐,有些经验可以分享给你哦!
专业课:
不能确定院校的话可以先按照统考311的书目复习,据说有10本书…反正我是没看完啦,也没必要看那么多。

311的参考书
《教育学》,王道俊、郭文安,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
《教育学基础》,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8;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外国教育史教程》,吴式颖,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裴娣娜,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5;
这六本参考书足够了(话说真能老老实实看3遍这六本书已经非常非常非常厉害了!)

这六本书我一共看了3遍,结合讲义和视频课把里面的所有内容都理解了才开始背诵的。背书8月之前最好老老实实的看书理解,扩展知识面。相信我,看教材的同学跟直接背的同学真的不一样。
看第二遍第三遍的时候就要开始复述章节内容了,不用很全面细致每个点都有,但是逻辑框架一定要心中有数。(比如英国的近现代教育制度,你这个时候不用把所有里面的点都说出来,但是你要能按照不同时期把不同的法案和国家教育领导权说清楚)

中外教育史知识点很多,读教材的时候要分模块多角度整理,这样才不会乱掉。

划重点!!!背诵的遍数和考试的分数没关系!背诵的质量才跟考试的分数有关系,楼主教材读了3遍,高质量背诵3遍就足以让我参加复试了(复试被刷的问题另说…吐血三升)
另外背诵还有另外一个含义叫复述,背诵不是真的让你逐字逐句背!你要能把整个章节的逻辑吃透,给你一个章节的名称,能把整个章节讲出来才叫真正的记住!备考时老师帮我找了个研友,每天晚上10点半雷打不动互相复述今天学习的内容,不许看书的哦!从10月开始一直到考专业课前一天晚上,一天都没间断。
敲黑板!!!专业课做题很重要!!!文科真的不是都背过了就能拿分的,你也要能写出来,有时间写出来而且要写的有条理有逻辑!所以练题还是很重要的!我一开始是一天练1~2大题,后来每周用一次完整的3个小时练一套真题,批阅并反思不足。
比较啰嗦,有细节没说到的可以再问我哦~

❽ 教育学考研

教育学基础综合主要考四个部分的内容: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中外教育史,教育研究方法,其中教育学和教育史考的比重最大。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属于选拔性统一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测试考生掌握教育学学科大学本科阶段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教育学学科优秀本科毕业生所能达到的及格以上水平。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涵盖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研究方法四个分支学科,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教育学原理部分可参考王道俊、王汉澜主编《教育学》,叶澜着《教育概论》,孙喜亭着《教育原理》,王策三主编《现代教育论》,袁振国主编《当代教育学》,胡德海着《教育学原理》,柳海民着《教育原理》,成有信着《教育学原理》,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的《教育学基础》,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以及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教育学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及指南,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全国统一(联合)考试大纲及指南等。
中外教育史部分可参考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李才栋、谭佛佑、张如珍、李淑华编《中国教育管理制度史》,毛礼锐、沈灌群主编《中国教育通史》,李国钧、王炳照主编《中国教育制度通史》,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管理史》,张惠芬、金忠明主编《中国教育简史》,吴式颖主编《外国教育史教程》,王天一、夏之莲、朱美玉主编《外国教育史》,以及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教育学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及指南等。
教育心理学部分可参考陈琦、刘儒德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邵瑞珍主编《教育心理学》,冯忠良、伍新春等着《教育心理学》,韩进之主编《教育心理学纲要》,张大均主编《教育心理学》,王丕主编《教育心理学》,叶一舵主编《男女生的学习心理差异》,张承芬主编《教育心理学》等。
教育研究方法部分可以参考裴娣娜着《教育研究方法导论》,袁振国主编《教育研究方法》,郝德元、周谦编译《教育科学研究法》,马云鹏着《教育科学研究方法》,郑金洲着《教育研究专题》,陈向明着《质的研究方法》,威廉威尔斯曼着、袁振国主译《教育研究方法导论》,D•高尔等着、许庆豫等着译《教育研究方法导论》等。

❾ 教育研究方法有哪些

1、个案研究法:个案研究法是当今教育研究中运用广泛的定性研究方法,也是描述性研究和实地调查的一种具体方法。它主要通过案例方式考察教育现象,基本目的在于描述与解释,在描述过程中进行解释。

2、调查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是研究者采用问卷、访谈、观察、测量等方式对现状进行了解,对事实进行考察,对材料进行收集,从而探讨教育问题、教育现象之间联系的研究方法。

3、教育叙事:教育叙事是以叙事、讲故事的形式记录在自己的教育实践、教育生活中发生的各种真实鲜活的教育事件和发人深省的动人故事,表述自己在实践过程中的亲身经历、内心体验和对教育的理解感悟。

从某种意义上说,有什么样的研究方法,就有什么样的科学研究。如果说归纳法产生经典科学,假说演绎法产生相对论,那么系统方法则产生复杂科学,恰如手工铁铲代表农业社会、蒸汽机代表资本主义社会、计算机代表信息社会一样。研究方法对于社会进步、学科建设和学术规范均有重要的作用。

(9)教育研究方法导论重点百度文库扩展阅读:

任何一项研究都离不开方法的支撑。没有研究方法的科学研究是不存在的,没有研究方法,其研究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不是真正的研究。

培根用实验法最早发现了热的运动本质;笛卡儿用他提出的直觉——演绎创立了解析几何学;伽利略用实验——数学方法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运用理想实验出现了惯性定律,开创了动力学研究的先河;牛顿用公理化的方法、归纳与演绎的方法完成了经典力学体系。

汤姆生、卢瑟福、玻尔等用模型化的方法揭开了物质微观粒子的结构,建立了各种原子结构模型;爱因斯坦运用理想实验方法、演绎方法和各种非理性的直觉、顿悟方法创立了相对论;康德和拉普拉斯运用思辨的方法与假说方法提出了天体演化学说;拉瓦锡用定量方法、理论思维方法创立了氧化学说。

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方法是有层次性的,不同层次的方法有其特定的应用范围和应用对象。在从事具体的科学研究时,研究人员首先要了解所在学科及研究课题的特点、性质和研究对象,然后有针对性地选择相应的研究方法。

从介入程度来看,观测者只能从外部来观测自然现象;而在社会观测过程中,观测者从事社会调查,往往要深入到观测对象中。从时态特点来看,自然观测大多是在共时态意义上进行的;而社会观测除了做共时态的静态观测外,还需要进行历时态的动态观察。

从价值特性来看.自然观测中,观测主体容易保持价值中立;而社会观测中,主客观双方互相缠绕,观测活动往往具有非中立价值性。从环境调控角度看,在自然观测中,实验的条件往往可以严格控制;而社会观测中,试验具有非完全受控性。

阅读全文

与教育研究方法导论重点百度文库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马原中归纳的方法有什么局限性 浏览:508
灯具遥控安装方法 浏览:984
在家地震预警有哪些方法论 浏览:398
气缸圆柱度的检测方法 浏览:214
东风制动灯故障原因和解决方法 浏览:309
简谐运动研究方法 浏览:123
幼儿异物吸入的抢救方法有哪些 浏览:210
开衫毛衣尺寸的经典计算方法 浏览:356
广电有线连接方法 浏览:826
局解血管的检查常用方法 浏览:987
瑜伽的技巧和方法 浏览:833
写出五种植物的传播方法 浏览:97
治疗脾气差的最佳方法 浏览:814
花卉满天星的种植方法 浏览:966
风控未通检测方法 浏览:767
根管治疗术的步骤和方法 浏览:180
去脚臭的简单的方法 浏览:934
二年级语文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浏览:68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课题 浏览:866
瑜伽胳膊锻炼方法 浏览: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