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乒乓球横拍怎样练好反手
现在横板是流行打法,因为它的进攻面比较宽广,而且可以弥补直板反手的缺点,所以很手大家的喜欢.就你说到的有关中路球的难处理的问题,其实不用担心,因为中路球难处理这正是横板的致命的弱点,就是专业运动员也有这方面的体会这要靠平时的锻炼从而加强对球路或球性的判断,一般对于专业运动员来讲,由于他们的技术比较全面所以一般的处理方法就是进攻,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你看比赛就会发现,一般发球的一方很少发这样的球,就是怕对方直接进攻.对于我们来讲简单的方法就是侧身正手进攻,快拨或反向厕身反手快带当然对于不同旋转的求还要加以区别.
关于接发球抢攻这是乒乓球中的基本战术之一,但是他是有前提的那就是一.自己的技术要全面,二.对来球判断要准确,对于我们来讲,如果对发球的判断不是特别的老道,最好的方法就是先接好球,等待时机或通过自己的策略创造时机再进攻,至于站位,专业的运动员,都是站在自己的反手位的一边,目的很明确---便于进攻,但对于我们来讲最好不要站的太远因为,站的太远如果对方有所准备发一个直线快球,那等你反映过来可能比赛都快完了,所以我建议以你现在的状态最好站到反手一边但身体不要出台面,前后位置大约半步之远就可以了,
初练反手拨不要扣腕,可以进步不乱性。碰到反手位来球角度较大时,一定要养成用脚追球的习惯,保持身体正对来球,不要去伸手够球,过度横向拉拍等。反手拨讲求动作小,速度快,反应快,击球不乱。
一般常见的问题:拉拍过大、扣腕、挥拍不足(只是挡球);或是挥拍过大、向上挥拍多(像是拉球)等等。一般来说反手拨球,身体是正对着来球,不是侧身。假如拍拉到身体左侧,拉拍就过大啦。很多人练不好反手拨,都是由于手腕不当用力,击球前扣着手腕,轻易造成击球不正,打出右旋球,记住拉或攻才需要扣腕。
移动步法以并步为主。重心的转移:往后拉拍时重心偏左脚上,左髋略向后转,有一种蓄势待发的感觉,要留意体会身体的弹性。挥拍时重心转向右脚,拨球的重心是前后转移。最好先训练徒手动作,假如个人协调性不是很好的话,上体的动作和身体的重心转换可以分开训练,然后再结合起来训练,不要急于上台,等动作协调伸展后,在上台训练,要留意多体会动作要领。
击球后前臂继承摆动,随后快速还原。挥拍迎球的过程中,要求手腕轻微内曲、放松,在触球瞬间,跟着前臂的向右前方的舒展,手腕要有外展的动作,同时,手腕还应该稍为外转一些,外转是为了控制一下弧线的高度和是非,以防止拨球出界或下网。
横板在反手拨球时,前臂外旋,向前、向外摆动,拍眼前倾,在球的上升期击球的后中上部向顶部摩擦,借助来球的反弹力,前臂手腕迅速前伸外展,向右前上方发力,快拨来球。
移动步法以并步为主。重心的转移:往后拉拍时重心偏左脚上,左髋略向后转,有一种蓄势待发的感觉,要留意体会身体的弹性。挥拍时重心转向右脚,拨球的重心是前后转移。最好先训练徒手动作,假如个人协调性不是很好的话,上体的动作和身体的重心转换可以分开训练,然后再结合起来训练,不要急于上台,等动作协调伸展后,在上台训练,要留意多体会动作要领。
横板在反手拨球时,前臂外旋,向前、向外摆动,拍眼前倾,在球的上升期击球的后中上部向顶部摩擦,借助来球的反弹力,前臂手腕迅速前伸外展,向右前上方发力,快拨来球。击球后前臂继承摆动,随后快速还原。挥拍迎球的过程中,要求手腕轻微内曲、放松,在触球瞬间,跟着前臂的向右前方的舒展,手腕要有外展的动作,同时,手腕还应该稍为外转一些,外转是为了控制一下弧线的高度和是非,以防止拨球出界或下网。
站位离球台不要太近,至少约40cm,球拍不要下垂,保持在台面上,置于胸前下方。手腕不宜过松,也不宜用力。拉拍时,重心移动到左脚,将球拍拉至身前偏左侧,拍头朝左,不要过度拉拍,也不要扣手腕。击球时重心移到右脚,以肘为轴,动作不要大,触球后挥拍至右肩前即可。
乒乓球横拍反手拨,是横板反手的一项重要基本功,它是你今后反手拉冲的基础。反手拨不好,将来反手攻、拉都会有问题。训练反手拨时,双脚基本上平站,上身稍前倾,收腹含胸,两腿弯曲,脚跟微微上提。重心下沉,持拍手略高于台面,大臂与上体的夹角约30-40度,右肩微下沉。
并不是由于乒乓球是我们的国球而深受大众的喜爱,而是乒乓球技术能够给我们在运动中带来更多的反思,不管是动作上的应变,仍是速度上的快捷,抑或观察判定力,都是一项很好的运动项目。良多朋友都问:如何训练乒乓球横拍反手拨技术要领。
B. 如何练习乒乓球横拍反手拨技术要领
反手拨技术要领:
1、我们在练习反手拨的时候,一般是在反手位,击球前身体调整到准备的状态,看到来球进入到飞行轨迹,重心略微往左边转移,腰背向左侧转动,前臂往身体内收,手肘略微抬起离开身体。
2、站位离球台不要太近,至少约40cm,球拍不要下垂,保持在台面上,置于胸前下方。击球时重心移到右脚,以时为轴,动作不要大,触球后挥拍至右肩前即可。
3、横板在反手拨球时,前臂外旋,向前、向外摆动,拍眼前倾,在球的上升期击球的后中上部向顶部摩擦,借助来球的反弹力,前臂手腕迅速前伸外展,向右前上方发力,快拨来球。
4、击球后前臂继承摆动,随后快速还原。挥拍迎球的过程中,要求手腕轻微内曲、放松,在触球瞬间,跟着前臂的向右前方的舒展,手腕要有外展的动作,同时,手腕还应该稍为外转一些。
(2)反手位拉力训练方法扩展阅读:
反手拨注意问题
1、初练反手拨不要扣腕。碰到反手位来球角度较大时, 一定要养成用脚追球的习惯,保持身体正对来球,不要去伸手够球,过度横向拉拍等。反手拨讲求动作小,速度快,反应快,击球不乱。
2、拉拍过大、扣腕、挥拍不足 ; 或是挥拍过大、向上挥拍多等等。一般来说反手拨球,身体是正对着来球,不是侧身。假如拍拉到身体左侧,拉拍就过大啦。很多人练不好反手拨,都是由于手腕不当用力,击球前扣着手腕,轻易造成击球不正,打出右旋球,记住拉或攻才需要扣腕。
C. 如何学会乒乓球反手拉球具体步骤,或技巧谢谢了!
风格特点
这项技术是直板反面技术中非常关键的技术,在比赛中运用最多,也是最难掌握的技术。因为对方在接发球时采用最多的方法就是晃撇到反手位为主,配合摆正手位短球和搓正手位长球作为牵制。当我方在接发球摆短后,对方也会采用和接发球同样的方法。所以掌握好这项技术对前三板的挣抢非常重要。
招式动作
这项技术的动作要领和下旋球一样,但在击球时间上有点区别,击球时间绝大部分都在球的下降前期。平时训练的站位和比赛中的站位有所不同。平时训练的站位重心可以稍偏右脚,在比赛中站位就必须根据来球进行调节。当你算准对方会晃撇你反手位决定用反面拉时,站位可以和平时训练的站立一样;当你需要对方来球来决定用反面抢拉时,你的站位就必须从侧身位调整到平时训练的站位。
编辑本段训练方法
1、多球训练。由于这项技术的难度较大,可以先采用队球训练的方法进行,主要是掌握好击球时间和击球点。刚开始训练时,站位的重心稍靠右脚,击球时用腰控制手臂发力。教练员在发多球时可采用先直接发反手位长球,反复训练。在基本掌握了技术要领以后,可采用一板正手位短球一板反手位底线长球进行训练,要求运动员在训练中调节自己的位置,加大训练难度。 2、在发抢训练的计划中,发短球到对方反手位,让对方侧身晃撇到反手位,用反面抢拉。 3、接发球摆短到到对方的中间位置或反手位,让对方侧身晃撇到反手面抢拉。 4、对对方晃撇到反手位的球采用侧身抢攻和反面抢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训练。主要训练抢攻时位置的调节和重心的转换。 5、抢拉对方挑和撇到反手位的球的训练。可采用多球训练的方法进行。教练员发运动员正手近网短球,让运动员回摆近网短球,教练员挑和撇到运动员反手位,让运动员用反面抢拉。
弹击球
这是直板打法运动员在相持中转攻的重要手段,是必须掌握的反面主要技术之一。动作要领是板形前倾,在球的上升后期或最高点击球。在击球时用腰控制手臂,身体前迎,用腰和手腕发力,用力方向是向前下方用力弹压。旋转越强,向下的力量越大,旋转稍弱,向前的力量就应该大一些。 1、多球训练。可采用教练员直接发上旋球到运动员的反手位,让运动员定点练习弹压,掌握弹压技术的基本技巧。 2、弹压对方从下旋球拉起来的弧圈球。在都球训练中可采用教练员发下旋球到陪练一方的反手位,让陪练的一方拉到训练一方运动员的反手位,反复训练。 3、推挡结合弹压的训练。可先采用多球训练的方法进行,由教练员直接发上旋球到运动员反手位,让运动员一板推挡一板弹压反复训练,比较熟练以后就进行不定板数的训练,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单球训练。单球训练的方法就是把推挡、弹压和侧身攻结合起来进行训练。 4、贴球结合弹压的训练。训练方法和推挡合弹压的训练方法完全一样,只不过是把推挡换成了贴球。
中台拉球
反面中台拉球的训练,主要是解决扑正手后再回反手时站位已经在中台,对回到反手位的球有几种处理方法:一种是反手攻,这是反面没有贴海绵胶皮的运动员采用的办法。这种手段的局限性在于当对方回球弧线低而且带有一定旋转的时候,只能由下往上兜,过去的球没有威胁,容易给对方转攻,造成下一板球的被动。另一种是反面拉球,它的好处在于能够自己制造弧线,对高、低球都能自如地对付。还有一种就是反手攻结合反面拉。这就要根据来球的情况进行调节,要求运动员对反手攻和反面拉技术都能熟练掌握才能运用自如。中台拉球的动作要领是反面板形前倾,击球点在球的下降期,接触球的中上部,身体重心稍偏右脚,用力的时候用腰和手腕发力,手腕向前用力摩擦球。注意在拉球时手臂不要甩,用腰控制手臂。 1、多球的训练方法。由教练员直接发上旋球到运动员的反手位,让运动员在反手位定点练习,反复训练,掌握好击球时间和击球部位,使腰和手腕的发力协调。在训练时一定要有拉斜、直线的训练。 2、中台正、反手一边拉比板的训练,可采用多球训练的方法进行。主要是训练两面拉球的协调性和重心的快速转换,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不定点的训练。 3、扑正手后回反手时反面的拉球训练。可先采用多球训练的方法进行。主要是掌握扑正手回反手时步法移动时重心的调节以及拉球时腰和手用力的协调。 4、单球训练。就是在训练中进行推侧扑的训练计划,回反手时用反面拉。反面拉后可结合侧身拉,再扑正手回反手用反面拉,这样反复进行。以达到熟练掌握的目的。
反拉弧圈球
这是在贴球基础上更高一级的技术。贴球是被动中的防御,反拉是防御中的主动转攻。这个技术运用的难度很大,要掌握和运用,必须具备很好的基本功和判断能力。它的运用有几个方面:一是反拉对方从下旋球拉起来的旋转不是很强的弧圈球;二是对方轻拉到反手位时,抓住时机反拉;三是变直线后对方拉高吊弧圈球(旋转不是很强)到反手位大的反拉。 1、发拉对方从下旋球拉起来的弧圈球。可采用教练员发多球到陪练一方的侧身位,对方拉起来到主练一方的反手位,用反面反拉,反复进行练习。 2、在对方连续进攻的时候,有意识的寻找对方拉球不是很转的情况下用反面反拉。也可采用直接发多球的方式,教练员发上旋球到运动员的反手位让运动员用反面反拉。
综合性训练
当单个技术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以后,就必须进行综合性的训练,使反面技术和其他的技术运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融为一体。 1、反面抢拉下旋球后侧身正手连续进攻。 2、侧身正手抢攻后扑正手回反手反面拉。 3、正手位抢拉下旋球后对方防守到反手位的反面拉。 4、推挡变直线后对方拉直线时的反面快 湖哦反拉。 5、扑正手回反手反面拉后的不定点正手全台抢拉。 以上这些训练内容都是在比赛中运用最多的技术,因此,在训练中必须牢牢掌握,并和其他的单个技术结合起来,根据比赛中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D. 怎么练习乒乓球的直板反手打法
一、“三不”原则。
二、直板横打的“核心技术”。
三、“握拍和板型”的分析。
四、直板横打“发力”的秘密。
五、全横打的“关键技术”。
六、不可缺少的“应变技术”。
一、“三不”原则。
一不改拍型;
二不变握拍法;
三不要推挡。
关于不改拍型,引用“球棍”版主的发言:
1、直板的改造不能影响传统的直板小球灵活性
2、改造板必须要保证适应现行的主流先进技术
3、改造是配合现行和将来的先进技术,而不是发明一种底板就要搞出一套技术!
本人深深赞同!改拍型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与其在拍型上费尽心血,且前途渺茫,倒不如把精力用在技术动作的钻研上。
关于不变握拍法的意思是:正手攻是怎样握拍,横打亦然。保证在握拍上不影响正手攻球。当然,你的正手攻握拍法要保证是正确的。
关于不要推挡的好处,论坛里“前人之述备矣”。不再罗唆。
只有明确了自己的原则,确定了发展的方向,才会有更大的收获。这是我练横打的体会,供参考。
二、直板横打的“核心技术”————反手弧圈球!
用横打应对反手位来球,根据来球的不同,运用的横打技术是多种多样的,“各村有各村的高招”。但是,我觉得横打必须要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亦即“杀手锏”,处理反手来球要围绕着如何使出这一“杀手锏”进行。在使出“杀手锏”取得优势的情况下,转为正手进攻。
即使反手采用全横打,由于反手“核心技术”的不同,打法风格也会有所不同。
我也在电视上看了几场反手全横打的运动员的比赛,感觉很接近中国式的横板,也就是没有高质量的反手弧圈球,反手还是快拨、快带的多,力量不足,威胁不大,有些不尽人意。
许绍发老先生说直板横打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无法知道直板横打以后会怎样发展,但反手一定要拉出高质量的弧圈球,这一点是肯定的。
我认为,没有高质量的“反手弧圈球”,直板横打就不会有什么大的突破。
“反手弧圈球”应该取代“推挡”,成为直拍进攻型打法反手位的核心技术。
对直板横打“反手弧圈球”的一些认识:
1,技术动作要能发大力。
握拍很重要,什么样的握拍法,就有什么样的击球动作,击球动作的差异,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握拍的差异。食指轻按拍肩,拍后三指呈放射状,是不可能发出很大力量的;要想发出大力,这种握法是不可取的。
敢于侧身;
必须有转腰;
引拍要在身体左侧,裆部引拍不可取。
2,以质量取胜。不要以怪、以对方暂时不适应取胜。不要追求侧旋,要让球更多的向前(向上)旋转。
三、“握拍和板型”的分析。
1,关于直板握法。
我注意观察了业余球友的直拍握法,并不是想象中的“大同小异”,只能说是“有同有异”。拇指和食指的握法,区别不大,算是“有同”。但是,拍后三指。。。。却是各不相同。有三指并拢靠上,近似握拳的;有三指并拢伸直的;还有三指皆接触拍面的;也有两指接触拍面的;还有三指呈“放射状”支撑的,更有甚者,三指伸直平贴在拍后的。
个人看法:直板握法应该“掌心虚起”,拍后三指弯曲并拢,通过中指在后边给球板一个强有力的支撑。可以想一想握毛笔对手掌心的要求。拍后的力量主要是通过中指第一指节来传递。无名指和小指接触球拍协助发力,只能是在打球中的无意识行为,不赞成拍后有两指或者三指主动接触球拍的握拍方式。
这基本上就是乒乓教材上的标准直板握法。那么,咱们就从这个握拍法开始说起。。。。
2,直拍握法的特征。
先来看看横板的握法:横板的拍面和手掌面是一致的,即使在使用中有手指的调节,也只是在有限的范围内,这就是横握球板的特点。
再来观察直握球板:在自然状态下,拍面和手掌面是有一定夹角的。在推挡的时候,拍面和手掌面接近垂直。正手攻球的时候,拍面和手掌面的夹角缩小,接近四十五度左右。
有些直板握法,过于放松食指,且把拍背后三指放开,使拍面向手掌面接近,不管用于正手攻(拉)球还是用于横打,我持疑问态度。
由于握拍法的不同,也就是拍面和手掌面的夹角不同,同样的正手攻球,发力感觉,动作细节也就有了差异了。
3,直板横打的握法——移植正手攻球的握拍法。
用正手攻球的动作握好拍,注意固定手腕,移动到反手位,外旋前臂,使球拍背面前倾——再前倾——逐渐与地面接近平行——直到自然的将球拍放平。这就是直板在反手位横打的基本拍型,握拍要点就是:
球拍要持平,拍头自然向左,不要向下掉;
拍面要放平,接近与地面平行;
要找到这种感觉:你不是要用球拍的背面向前击球,而是要用球拍的边缘向前击球。
这才是属于横打的握拍感觉!
四、直板横打“发力”的秘密——发力方向
前臂的发力方向:右手握拳,拳眼(食指与拇指圈曲的部位)向上,置与身前;向右前上方挥动前臂,拳背(手背)击出,似用拳背在击打右前上方的某个物体;这就是在横打中,前臂应有的发力方向和发力感觉。
手腕的发力方向:向手心方向曲腕,使手背与前臂有三十度左右的夹角;再向手背方向展腕,至拇指与前臂在一条线上即可(再展即为翘腕,不可取)。
横打中,手腕基本上是手心——手背方向的曲展动作,没有拇指——小指方向的动作。
直板横打练习的第一步,不是去练借力的平挡球,而应是去体会发力的摩擦球!(这主要是针对我们这些习惯了推挡的球友们来说的)理由如下:
会推挡的球友,初次练习横打,会感觉使不上力,极易拍头向下吊拍,用推挡的板型和感觉击球。这对尽快形成正确的横打发力感觉,非常不利。
为了少走弯路,尽快形成属于横打的发力感觉,我认为最好是从摩擦球开始练习,而后在摩擦的基础上寻找击打的感觉。这样练出来的动作,发力顺畅,感觉稳定。
直板横打入门练习
目的:通过练习,掌握正确的持拍方法,形成正确的前臂手腕动作,培养横打基本的击球感觉。
方式:采用多球,单人练习。
动作:右手持拍呈横打基本拍型,身体正对球台,左手拿球抬高然后松开,球落到台面弹起至最高点时,前臂带动微曲的手腕向前挥动,触球瞬间手腕向前摩擦,使球越网对面台上。
要点:
1,球拍要持平,摩擦球的上部向前。
2,手腕沿手心手背的方向摩擦球。
3,逐渐降低球弹起的高度,调整发力方向,从由后向前摩擦逐渐变为由下向上摩擦,或由左下到右上摩擦。
通过练习,基本掌握了摩擦带球的发力感觉之后,就可以进入对练阶段。与推挡对练、与一般上旋球对练、贴带弧圈球,这是横打技术的基本功,需要较长的时间去练习掌握。要能压住推挡,对一般上旋球能借力发力快速回击,能很稳定的贴住弧圈,最好能够发力反带。当然,还可以练习拉下旋,弧圈球。在这个阶段练习弧圈球,在动作上要突出能发大力,侧身转腰,把横拉的力量充分发挥出来。
五、全横打的关键技术
在基本掌握了以“快带”为基础的摩擦发力方式后,再配合直板反手正面的搓球,是否就能实现反手位的全横打呢?从业余球友的角度看,难度相当大。实际尝试中,更是困难重重,还是离不开推挡。这也是大多数球友保留推挡的重要原因。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们从“快带”的击球动作和技术要求上作一个简要的分析:
1,快带属于摩擦发力,对身体的重心的要求比较高。有稳定的重心,动作才有“根”,击球才有质量。
2,快带对击球位置要求比较高。快带属于前臂摆动发力击球,肘部是支撑点,因此肘部不能紧靠身体,而要和身体有一个合适的距离,便于发挥前臂向前摆动的力量。在这种情况下,取得合适的击球位置就显得格外重要。
以上这些要求,要比推挡复杂得多。同时在击球过程中往往形成右脚靠前的“左侧身”状态。这就与正手技术、特别是击球时间较早的快攻技术,难以融在一起。因此,要想实现全横打,必须要有取代推挡的“近台横打技术”。这就是——
前臂曲展发力的击打技术。
站位:与推挡完全一致,左脚靠前。稍有不同的是,两脚间距比推挡大一些,重心比推挡略低一些。
持拍动作:握拍法不变;上臂同推挡一样,靠近身体,也就是肘部接近身体,前臂自然前伸;前臂逆时针方向略转,拍头随之伸向左前方,球拍背面前倾向右前方。
击球要领:手腕微曲,略向后引拍,使拍头向左,同时保持拍面向右前方前倾;在来球上升期,送肘(前臂略伸),展腕,球拍向右前方“探击”打出;迅速还原。在击球中,手臂前送,手腕伸展(但不能翘腕),拍头要伸出,争取在手前把球击出。要找到“探击”的这种感觉。
使用时机:
1,在处理反手位来球时,采用快速的回击比发力的攻击更为有效的时候;
2、在来球速度较快,拔不出手进攻的时候;
3,一板横拉被对方防到反手位,步法没有调整好的时候;
我们不妨把这个技术称作横打的“推挡”。它与直板推档有很多相似处:
1,站位近,动作小,出手快;既能快速出击,又能回击快速的来球。
2,在前后距离上,有多个击球点可供击球。对前后移动的步法要求不高,使用方便。
3,肘部靠近身体,转换到正手非常容易。
这些技术特点,使横打推挡能够有效地与(原左推右攻练就的)正手技术结合起来。同时,也使横打推挡成为——衔接横打与正手的关键技术。
在掌握了以快带技术为基础的摩擦发力方式后,很自然的会去练习拉球、弧圈球,增强直板反手位的攻击力;对弧圈球的贴球、反带技术,也加强了直板反手位的防守能力。
进一步掌握以横打推挡技术为基础的击打发力技术后,横打的使用范围向近台靠拢,与直板的技术特点更为接近,为横打与正手的结合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同时,在横打的摩擦发力技术与正手技术之间起到了关键的衔接作用。
加上直板反手的搓球,在技术结构上,实现反手位的全横打似乎没有什么问题了。但总感觉还缺了点什么。。。。
实践证明,确实是缺了点东西。究竟是什么呢?请看下一章《直板横打的应变技术》
六、不可缺少的应变技术
业余球友要想放弃推挡,实现反手全横打,首先也是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问题是:接发球!
到反手位常见的发球有以下几种:
出台的上旋发球:急球、右侧上旋、“左侧上旋”
出台的下旋发球:右侧下旋、“急下旋”、“左侧下旋”
不出台上旋发球:右侧上旋、“不转球”、“左侧上旋”
不出台下旋发球:右侧下旋、“下旋球”、“左侧下旋”
实践中,在不出现判断失误的情况下
1,较易接好的发球有:急球;右侧上旋球(出台与不出台);右侧下旋球(出台)。
使用横打的推挡和快带(拉球)即可解决,接球动作就是基本动作,重点在于基本功要扎实。
2,有些难度的发球:急下旋;不转球(台内);
用横打推挡接急下旋,要注意带点向上的摩擦。台内的不转球不易借力,也要带点摩擦。接这些发球,与基本动作相比,手法上略有变化。
3,有相当难度的发球:左侧上旋球(出台与不出台);左侧下旋球(出台)
接左侧旋发球,与基本动作相比,不仅手法上有变化,并且拍型也有变化(为了克服左侧旋的影响)。
4,难度最大的发球:下旋球(台内),左右侧下旋(台内)。
要接好这些发球,必须变换拍型,与基本动作差别更大,要使用特定的技术。
从接发球这个环节来看,固定的握拍方式、前倾的板型、单一的发力方法,是难以做到接好发球的。板型的方向(左右方向)、板型的角度(前倾后仰角度)、发力的方式(摩擦击打)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
同样,在回合中,在步法不到位,击球位置不太合适的时候,也需要调整击球动作和拍型,采用更为简洁的方式,合理的回击来球。
这些在特定情况下使用的技术,就构成了直板横打的“应变技术”。
学习使用横打的应变技术,在握拍上不必拘泥于前面所述的握拍方法,以合理的回击来球为原则,当变则变。如果练横打之初就改变握拍法,就如同正手没学攻球,直接去练习正手快点、挑打这些需要调整拍型的技术,后果可想而知。
通过握拍相对固定的摩擦带球、推挡的练习,掌握了横打的发力方法,形成比较稳定的发力感觉之后,这时再来解放手指,调整拍型,灵活运用应变技术,是切实可行的。
最后,祝你打球愉快!
E. 乒乓球直拍反手横拉技巧
王皓是目前世界上直拍横打技术最好的运动员,并借助于这一技术,目前世界男子乒乓球榜排名第一。王皓的横打技术与刘国梁和马琳不同,因为从开始练习乒乓球时候就放弃了直拍的反手推挡,所以他一直是用横打技术来代替推挡,这样无论是上旋球还是下旋球他都必须使用反手横打技术。而刘、马不同,他们二人只是在某些时候利用横打回击一些来球,很多时候还是使用反手推挡。
无疑,作为直拍横打的第一人,王皓的技术动作就成为我们学习的最好榜样。本文中我将和大家一起来分析一下王皓的技术动作特点,希望给我们的业余球迷朋友一些借鉴。
在王皓的基本动作中有如下一些特别鲜明的特点:
一是站位,任何击球动作都是从脚步开始的,直拍横打时候要求左脚脚尖指向来球线路,成垂直的角度,这样相当于正手攻球时的以右脚为平衡点,横打也是以左脚为平衡点的。
二是身体的协调性,为了发力充分,在准备击球时上半身前倾,膝盖弯曲,降低重心高度,然后在击球一瞬间爆发发力,发力时腰部保持稳定,蹬地挺腹转腰。
三是击球点,击球点可以利用非握拍手,在引拍时我们可以学习王皓将非持拍手放在与来球同样的高度,这样相当于有了一个参照物,选择击球点就相对固定和容易,回球更加稳定。
四是横打的连续性,为了增加连续性,一是在发力时不要发全力,这跟其它动作是一样的;二是反手横打之后注意重心的调节,横打后如果想侧身,那么重心要放在右脚,同时注意右脚后撤,这样正反手转换就自然流畅了。
F. 正手反拉 和 反手反拉是 什么意思 有什么技术要求
正手反拉弧圈球
正手反拉弧圈球是一项难度较高的技术。在相持环节中,抓住机会反拉对方的弧圈球是防守转攻的重要手段。反拉时,要求动作要紧凑,通过小幅度转腰,身体迎前击球,同时要注重身体重心交换的过程(图4-7)。
提高回球的稳定性,接触球瞬间握紧球拍
反拉时,在来球的上升后期击球,要学会利用对方拉球的力量来回球。找到准确的击球点十分重要,因此反拉时拉手动作必须紧凑,触球后的动作也要紧凑。
为了增加回球的威胁,接触球的瞬间要握紧球拍。握紧球拍可以使力量更容易地传递到球上,同时也可以使球拍角度在击球时保持稳定,更好地控制住球。
击球拍面稍向内收,球拍角度保持稳定
反拉的另外一个要点是:击球时拍面稍向内收并保持稳定。拍面稍稍向内可以使手腕在击球时保持稳定,另外还能更准确地感知来球的力量,有利于制造回球的弧线。
反拉直线时也一样,拍面稍稍内收,有一种“裹”住来球的感觉,再通过击球的出手方向来控制回球的线路。
随机应变,根据来球线路调整步法
正手反拉弧圈球时的基本站位是:双脚平行或者左脚稍稍在前。但是在实战当中,对方来球的线路并不是固定的,如果无法及时调整好站位很容易导致回球失误。当对方拉球到你的正手位大角度时,右脚可以向斜前方大步跨出,用右脚在前的姿势击球。
反拉的技术水平达到了一定程度之后,要注重步法的练习,保证在任何位置都都能及时调整步法反拉对方的弧圈球。
G. 打乒乓球直板反手提拉技巧
在直板反手反面拉时,需注意一些要领,引拍时手腕要有一定程度的内收,引拍至小腹部,如果击球时间较晚,手臂可以略向下沉,接触球的后中部,以向前上方发力为主,略带向右侧。接触球一瞬间,手腕稍有 内收,但千万不要内收过大,以防接触球的侧面太多,拉出来的都是侧旋,影响拉球的质量和今后再提高的潜力。 在开始练习阶段,先练习反手位一般旋转的下旋长球,以动作的准确和尽可能保证上台为前提。对反手位的上旋球,要以推挡还击为主,免得因为练了反面拉而丢掉了反手的正面技术,使直板反手的特点丧失。 在进入实践运用阶段,根据目前优秀选手在大赛中的运用经验,在反手底线大角度不能正手侧身上手和正手回反手时,反面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易在正体的技术风格上,仍要体现正手进攻的积极性,以及反手
推挡的变化性和特异性。因为直板毕竟不等同于横板打法,有其自身的内在规律和鲜明的击球特点。
H. 怎样才能掌握好乒乓球直拍反手正面拉技术要领
拉球的动作要领是反面板形前倾,击球点在球的下降期,接触球的中上部,身体重心稍偏右脚,用力的时候用腰和手腕发力,手腕向前用力摩擦球。注意在拉球时手臂不要摔,用腰控制手臂。
1、多球的训练方法。由教练员直接发上旋球到运动员的反手位,让运动员在反手位定点练习,反复训练,掌握好击球时间和击球部位,使腰和手腕的发力协调。在训练时一定要有拉斜、直线的训练。
2、中台正、反手一边拉比板的训练,可采用多球训练的方法进行。主要是训练两面拉球的协调性和重心的快速转换,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不定点的训练。
3、扑正手后回反手时反面的拉球训练。可先采用多球训练的方法进行。主要是掌握扑正手回反手时步法移动时重心的调节以及拉球时腰和手用力的协调。
4、单球训练。就是在训练中进行推侧扑的训练计划,回反手时用反面拉。反面拉后可结合侧身拉,再扑正手回反手用反面拉,这样反复进行。以达到熟练掌握的目的。
I. 乒乓球直拍反手拉球技术是什么
1、直板反手反面进攻技术,特别是多用于第一板上手的反面拉技术的出现和比赛中的有效运用,无疑是缓解这一矛盾的良方。
在中国乒协的大力推广下,出现了后来能够在国际乒坛驰骋并占有一定统治地位的,较好掌握和运用反面拉技术的直板运动员,如刘国梁、马林、闫森等。时至今日,在许多直板青少年选手中,反面拉已经成为必备的常用技术,其运用的时机,技术种类及熟练程度已非昔日所能想象了。
2、在直板反手反面拉时,需注意一些要领,引拍时手腕要有一定程度的内收,引拍至小腹部,如果击球时间较晚,手臂可以略向下沉,接触球的后中部,以向前上方发力为主,略带向右侧。
接触球一瞬间,手腕稍有内收,但千万不要内收过大,以防接触球的侧面太多,拉出来的都是侧旋,影响拉球的质量和今后再提高的潜力。
3、在开始练习阶段,先练习反手位一般旋转的下旋长球,以动作的准确和尽可能保证上台为前提。对反手位的上旋球,要以推挡还击为主,免得因为练了反面拉而丢掉了反手的正面技术,使直板反手的特点丧失。
4、在进入实践运用阶段,根据目前优秀选手在大赛中的运用经验,在反手底线大角度不能正手侧身上手和正手回反手时,反面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易在正体的技术风格上,仍要体现正手进攻的积极性,以及反手推挡的变化性和特异性。因为直板毕竟不等同于横板打法,有其自身的内在规律和鲜明的击球特点。
J. 乒乓球直拍高手请指教,如何拉反手位的球
对于业余乒乓球爱好者来说,乒乓球拉反手位的球,并不能局限于搓球和反手打,而且,不同的持拍习惯在拉反手位的球时还有不同的技术要求:
一、乒乓球横板爱好者的拉反手位的球技术,说起横拍反手技术,可以说,世界乒坛常青树、瑞典的瓦尔德内尔(图)的全面技术独步全球,没有之一。
2、 提高拉下旋球的能力,掌握击球时机(击球点最好在球的最高点或下降前期)和手上的调节,逐步提高手感,保持手、腰、腿的协调一致,达到动力定型的目的;
3、 结合手感和摆速能力以提高反手球相持能力,在中反手位对拉弧圈球中尽量用反手推挡或快拨球把球推到对方的反手位。
4、 在拉反手横拉球时,谨防由于前臂和手腕向上用力过多导致拉球出界;
5、 由于人体骨骼生长及握拍等客观因素,直拍在拉反手横拉球时的拍形角度非常不易控制,所以,在拉球时还应注意好重心的交换;
6、 还要注意,直拍反手在拉球时经常出现引拍和转腰不够,导致拉球时力量不集中,或者向侧用力过多,向前用力太少,形成拍形后仰等常见问题。
三、对业余乒乓球爱好者如何拉反手位球的建议:对业余爱好这来说,想在业余比赛或练习中迅速形成优势,注意纠正对自身身体的错误控制要比临时抱佛脚去刻意琢磨专业选手的技术来的实际。
如果业余爱好者能够短时间内克服常年养成的打球不用腰部和腹部及各相关部位的发力等问题,会惊讶的发现在自己乒乓球圈子中“鹤立鸡群”其实并非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