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研究方法 > 卫生领域常用研究方法

卫生领域常用研究方法

发布时间:2022-04-27 23:59:10

㈠ 常用的医学研究方法

预防医学 第二节 描述流行病学方法 现况研究 优点:简便易行;样本在总体中的分布均匀,代表性比较好;抽样误差一般小于单纯随机抽样。 局限性:总体较大时,抽到的个体分散,资料难以收集;总体各单位排列有某种规律、而且与研究结果有关时,若利用该排列抽样,可产生系统误差(偏倚)。 . 预防医学 第二节 描述流行病学方法 分层抽样 将调查的总体按照某种特征分成若干层,然后在每层中进行随机抽样的方法。 可按年龄、性别、职业、种族等分层 在各层内再进行随机分组 层 层 层 总体 . 预防医学 第二节 描述流行病学方法 . 预防医学 第二节 描述流行病学方法 分层抽样 优点:抽样误差小;便于对不同层采用不同的抽样方法;便于对各层独立进行分析;当层间变异大、层内变异小时,最适合用分层抽样的方法。 局限性:总体较大时,抽到的个体分散,资料难以收集,不适于大型流行病学研究 . 预防医学 第二节 描述流行病学方法 现况研究 整群抽样 从总体中随机抽取若干群体为抽样单位,对其中所有人进行调查的方法。 将总体分成若干群组 以群组为抽样单位进行随机抽样 被抽到的群组中的全部个体均为调查对象 . 预防医学 第二节 描述流行病学方法 现况研究 cluster sampling . 预防医学 第二节 描述流行病学方法 现况研究 整群抽样 优点:易于组织、实施方便,易为研究对象所接受,节省人力和物力。 局限性:抽样误差较大,通常要比其他方法增加1/2的样本含量,分析工作量也较大。 . 预防医学 第二节 描述流行病学方法 现况研究 多级抽样 抽样过程分阶段进行,每个阶段可采用以上任意一种方法抽样,即将上述抽样方法综合运用,优势互补。常用于大型流行病学调查。 先将总体分成若干层,然后整群抽样 按行政区域逐级进行整群抽样。从总体中抽取范围较大的单元(一级抽样),从一级单元中抽取范围较小的单元(二级抽样),依此

㈡ 卫生领域研究为什么要引入定性研究方法

因为定性研究必须在自然情境下进行,对个人的“生活世界”和机构的日常运作进行研究只有将研究对象放在真实的、丰富的、流动的自然情境下,才能获得真实可靠的研究结果。

比如要采访医院院长时,若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提前布置,采访对象提前准备了发言稿,以大会发言人的角色接受采访。可想而知,这种采访收集到的信息真实性和可靠性必将受到很大影响。相反,定量研究中,尤其是严格的临床试验中。

通常要对研究对象施加某种干预措施,用定量的手段观察分析干预措施的效果。因此,定量研究方法并不强调要在自然情境下进行。



卫生领域部门:

包括有免疫规划部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部门,传染病部门,环境卫生部门,职业卫生部门,公共卫生文化宣传教育部门。

公共卫生文化教育具有客观性、观念性、独立性、动态性、继承性等特点。主要功能有导向,激励等,公共卫生文化主要由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文化要素构成。形成良好的公共卫生意识和能力,应该成为现代人们走向文明的必修课。

㈢ 社会医学研究最常用的研究方法是

1、描述性研究:是流行病学研究的基础,主要方法为现况研究,通过调查描述疾病的分布和各种可疑致病因素的关系,提出病因假说。

2、分析性研究:一般是选择一个特定的人群,对由描述性研究提出的病因或流行因素的假设进行分析检验。它又分为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

3、实验性研究:流行病学实验是在人群现场中进行的,将观察人群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给试验组施加某种干预措施,通过随访观察,判定干预措施的效果,进一步验证假说。

(3)卫生领域常用研究方法扩展阅读:

社会医学的教学目的

传统的医学教育局限于生物医学教育模式,强调从生物医学的角度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及发病机制,疾病的诊断、治疗及康复技术等。

然而,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生物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世界各国的死因谱和疾病谱都发生了或正在发生深刻地转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恶性肿瘤、意外伤害成为主要的疾病和死亡原因,这些疾病大多与人类自身的行为生活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

而过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伤寒、天花等急性传染病不仅被人类认识,并且得到有效地控制或消灭,但是许多新的传染性疾病,如艾滋病(AIDS)、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等伴随着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成为波及全球威胁人类健康的杀手。

因此,要有效防治严重危害健康的疾病,保护人群健康,提高生命质量,单纯依赖生物医学技术的作用是不够的。需要充分重视社会因素的作用,发挥社会功能并采取综合社会卫生措施,才能促进生物医学技术发挥最佳的社会功能。

㈣ 卫生经济学研究的方法有哪些

卫生经济学 health economics:研究卫生服务、人民健康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卫生领域内的经济关系和经济资源的合理使用,以揭示卫生领域内经济规律发生作用的范围、形式和特点的学科。
卫生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经济学分支学科,它的产生和发展与社会的政治、经济、人口、卫生等方面具有密切的联系。随着社会的发展,卫生经济学在现代社会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指导政府制订科学而高效的卫生政策,指导医疗机构和医药企业制订科学的经营策略,指导消费者选择正确的消费行为。本书不仅介绍了卫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原理,而且还联系国内外相关的实践进行了阐述。本书共十二章,内容包括导论、卫生服务需求、卫生服务供给、卫生服务价格、卫生服务市场、药品流通体制与药品价格管理机制、卫生总费用、医疗保障制度构建、卫生资源优化配置、医疗机构的成本分析与核算、疾病经济负担与健康投资分析、卫生经济分析与评价方法。

㈤ 卫生领域研究为什么需要引入定性研究方法

卫生领域研究为需要引入定性研究方法是为了了解风俗习惯和服务者的态度模式等。

定性研究方法是将人类学、人文学、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引入到卫生领域,侧重于了解社区人员的信仰和风俗习惯,卫生服务者的态度和行为模式等。为更好地开展卫生服务工作提供依据。

简介:

定性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是与定量研究(Study on measurement,Quantitative research)相对的概念,也称质化研究,是社会科学领域的一种基本研究范式,也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步骤和方法之一。

定性研究是指通过发掘问题、理解事件现象、分析人类的行为与观点以及回答提问来获取敏锐的洞察力。几乎每天在每个工作场所和学习环境下都会进行定性研究。

㈥ 公共卫生领域人类学者和医生在研究思路上有什么不同

1-公共卫生与临床医学是医学的不同一级学科,在这一级的医学的学科分类中,有:公共卫生(预防医学),临床医学,药学,卫生管理学等多个分科.所以公共卫生与临床医学是医学的一个"入门分科".
2-所有医学基础学科都是要学的而且是一样的(都在头两年中一起上课,第三年才开始分开上课),学公共卫生专业的必须学临床医学,但重点的预防及公共卫生政策,流行病及统计学等,而学临床医学的学生出需要学预防医学,但重点是"诊断"及"治疗"(如内,外,妇,儿,急诊等),这民是以后工作的专业方向;
3-毕业后,两种专业的工作范围也是不一样的,临床医学毕业的学生出来工作后主要是做"看病治病"的工作(即医院中大多数医生一样),而公共卫生毕业后主要是做"防病"的工作,不会从事"看病治病"的工作.

㈦ 学前儿童卫生学有哪些研究方法

学前儿童卫生学是一门研究保护和增进学龄前儿童,特别是3—6岁幼儿健康的一门学科。对健康概念的认识决定了这门学科的研究范畴、性质以及研究方法等。健康是医学哲学最基本的概念之一,也是最难以阐明的概念之一。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人们对于健康有不同的认识。从这种广义的、积极的意义上去认识健康,保护和增进健康就超出可医学卫生所能胜任的范围,成为社会共同的责任。卫生保健所要达到的目标已经不只是仅靠医学努力即可达到的目标,而是要由整个社会、民族、国家、和全人类共同努力争取的目标。学前儿童卫生学面临所需解决的问题,只有通过包括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多方面的广泛研究,通过教育、心理、医务、保健和社会工作者的通力合作,通过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方能得以解决以便得到研究也认识儿章的健康。
1).身体检查法;2).调查法;3).实验法;4).观察法;5).案例分析法
1、专业态度、情感和价值观
具有强烈的专业意识,建立关爱幼儿、重视幼儿保育保健工作的专业信念;具备从事幼儿保育保健工作良好的情感素质和健康心理状态。
2、专业知识
了解幼儿健康、保育的基本概念、基本内容;懂得幼儿保育的重要性;懂得幼儿身心发育与保健、幼儿营养与膳食、幼儿生活与教育卫生保健、幼儿疾病与急救等幼儿保育保健工作所必需的的基本知识,以及学前儿童的机体与其生活和学习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3、教育技能
掌握托幼机构保育保健的一般操作技能,能够合理制定托幼机构生活制度、膳食制度等等技能,能够综合运用学前儿童卫生学的一般理论分析和解决幼儿保育保健实践中所存在的各种实际问题。

㈧ 最常用的观察流行病学方法有几种

有观察性研究、实验性研究、数学模型研究三种

1、观察性研究

观察性研究是指研究者不对被观察者的暴露情况加以限制,通过现场调查分析的方法,进行流行病学研究。在概念上与实验性研究相对立。观察性研究主要包括横断面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和定群研究三种方法。

2、实验性研究

实验性研究是指在研究者控制下,对研究对象施加或消除某种因素或措施,以观察此因素或措施对研究对象的影响。实验性研究可划分为临床试验、现场试验和社区干预试验三种试验方式。

3、数学模型研究

又称理论流行病学研究,即通过数学模型的方法来模拟疾病流行的过程,以探讨疾病流行的动力学,从而为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卫生策略的制定服务。

(8)卫生领域常用研究方法扩展阅读

充分病因:指如果有某因素存在,则一定会导致该疾病的发生;必需病因:指某疾病发生的必要因素,即缺乏该因素时该疾病就不会发生。

指根据研究需要,运用普查或抽样调查等方法去收集特定时间内、特定人群中那些和疾病或健康状态有关的变量,描述目前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有关因素。

特点:常用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时序上属于横断面研究、不能得出有关因果关系的结论、一般不用于病程比较短的疾病、相关因素选择与解释有一定的限制。

阅读全文

与卫生领域常用研究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马原中归纳的方法有什么局限性 浏览:508
灯具遥控安装方法 浏览:984
在家地震预警有哪些方法论 浏览:398
气缸圆柱度的检测方法 浏览:214
东风制动灯故障原因和解决方法 浏览:309
简谐运动研究方法 浏览:123
幼儿异物吸入的抢救方法有哪些 浏览:210
开衫毛衣尺寸的经典计算方法 浏览:356
广电有线连接方法 浏览:826
局解血管的检查常用方法 浏览:987
瑜伽的技巧和方法 浏览:833
写出五种植物的传播方法 浏览:97
治疗脾气差的最佳方法 浏览:814
花卉满天星的种植方法 浏览:966
风控未通检测方法 浏览:767
根管治疗术的步骤和方法 浏览:180
去脚臭的简单的方法 浏览:934
二年级语文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浏览:68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课题 浏览:866
瑜伽胳膊锻炼方法 浏览: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