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高校游泳教练员在蛙泳技术训练上,要多运用分解技术练习,发散思维,设计更多不同的练习手段,让训练内容更丰富,调动运动员的积极性,使其更好地了解掌握技术动作,提高训练实效性。针对国外的各种水下辅助工具,可以在了解其特性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借鉴,得出属于我国自有研发的游泳辅助训练器材,进而推动国内高校游泳市场的需求,也为国内高校游泳队提供一定先进性、科学性的训练保障。
㈡ 蛙泳教学方法及技术要领总结
蛙泳是易学难精的泳姿,技术细节很多,速成蛙泳学习的结果一般是能游起来,初步掌握蛙泳换气,能连续游个把小时,但是身体仍然不够放松或是不够紧张,蛙泳动作需要改进的地方不少。
熟练的蛙泳既可以轻松抬头蛙进,也可以激烈的高速蛙进,速度不会慢于一般的业余自由泳。动作节奏很快的蛙泳与休闲蛙相对,称之为“爆蛙”。爆蛙对蛙手蛙腿配合的流畅度要求较高,对蛙泳换气能力是否熟练是个考验。因此,经常练习爆蛙可以非常有效地提高蛙泳技术水平。
1、头不要形成小鸡啄米的动作
一个很普遍的问题是,蛙泳时头部会随着上半身出水而抬头,入水而低头,这是一个错误又多余的蛙泳动作。有的泳者因为这个动作引起颈椎受损。在蛙泳游进时,头部应始终保持看前下方45度左右的姿态。
与自由泳等其他泳姿一样,蛙泳时头部应当保持稳定。有的泳者可能会说蛙泳换气时不是讲求“抬头换气”吗?这是一个错误的指导,事实上,蛙泳换气是随着手臂外内与内划的抱水动作,头部自然浮出水面换气的。
初学时可能因为抱水动作不对,身体出水不够,担心呛水而产生抬头动作,当蛙手抱水动作到位时,身体出水很轻松,应当避免抬头动作,只需要做到嘴巴出水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因为换气而追求出水高度。
2、耸肩动作是夹肘动作自然形成的
当蛙泳完成抱水后,应夹肘并迅速前伸双臂,同时悄然慢速收腿,待双臂将要完全前伸时,有力地蹬夹水。如果泳者的肩关节柔韧性好,夹肘动作会自然产生耸肩,表现为双肩突然收紧变窄,这样可以提高蛙泳前扑速度。
前扑动作如果完成的较好,可以将沉入水中较深的臀部拉高至接近水面,有效拉长身形,大大减少游进阻力。如果腰部配合得当,会产生良好的毛毛虫蠕动的蛙游动作节奏。
有的泳者会刻意的做耸肩动作,是不合适的,应多多练习夹肘动作,需要注意的是,夹肘是在肘前夹肘,不能出现往腋窝下夹肘的动作,那样很容易产生肘关节超过背部的问题。
需要特别强调地是,很多泳者在做夹肘动作时,往往是先做两条小臂合什动作,导致夹肘过慢而变得毫无意义,夹肘时大臂要主动发力。
3、蹬夹水后腿部要完全放松
蛙泳蹬夹完后即进入漂浮滑行,这是蛙泳的优势之一。由于蛙腿提供的推力力远远超出其他泳姿的推进力,因此蛙泳滑行距离最远,在蛙泳滑行时要注意身体除了核心部位以外完全放松,双臂前伸拉长身体,保持良好的流线型身姿。非常重要的是,双腿要放松,不要肌肉紧张,脚踝应自然放松保持水平,不要勾脚掌。
㈢ 怎样可以快速的学习蛙泳
快速的学习蛙泳的方法如下:
1、手部动作,手向侧后“下”方划水。划水时手心向下。争取最大浮力和推动力。出水时手成“刀”形(即手心对手心),将阻力减到最小。
2、腿部动作,向下向后蹬腿。收回时大腿和膝盖打开,两脚相蹦。
3、换气,学蛙泳,换气比较难掌握。要多体验几次。当手向下推动水流,身子会往上浮,抓紧时间让头部浮出水面,换气。
4、初学者首先在齐肩深的水里学习手部姿势,练习时身子要前倾。学会让手控制身体的平衡。找到感觉后,脚轻轻蹬。就能试着浮起来。这时就可以试着手和脚的配合了。
㈣ 蛙泳怎样游得快有什么技巧
一.蛙泳身体姿势
蛙泳在游进之中,身体不是固定在一个位置上,是随着手、腿的动作在不断的变化。当一个动作周期结束后,身体应展胸、稍收腹、微塌腰,两腿并拢,两臂尽量伸直,颈部稍紧张,头置于两臂之间,眼睛注视前下方。整个身体应以身体的横轴为轴做上下起伏的动作。
二.蛙泳腿部技术
蛙泳的腿部动作是推动身体前进的主要动力之一。它的主要动作环节可分为收腿、翻脚、蹬夹水和滑行四个阶段,这四个环节是紧密相连的完整动作。
1.收腿
开始收腿时,两腿随着吸气动作,自然放下,同时两膝自然逐渐分开,小腿向前回收,回收时两脚放松,脚跟向臀部靠拢,边收边分。收腿时力量要小,两脚和小腿回收时要收在大腿的投影截面内,以减少回收时的阻力。
收腿结束后,大腿与躯干约成120-140度角,两膝内侧大约与髋关节同宽。大腿与小腿之间的角度约为40-45角,并使小腿尽量成垂直姿势,这样能为翻脚、蹬水做好有利准备。
2. 翻脚
收腿即将结束时,脚仍向臀部靠近,这时膝关节向内扣,同时两脚向外侧翻开,使脚和小腿内侧对好蹬水方向,这样能使对水面加大,并为大腿发挥更大力量做好积极准备。
收腿与翻脚、蹬水是一个连续的完整动作过程。正确的翻脚动作,是在收腿未结束前就已开始,在蹬水开始完成。如果翻脚后,腿稍有停滞,则会破坏动作的连贯性并增大阻力。
3.蹬夹水
蹬水应由大腿发力,先伸髋关节,向后做蹬夹水的动作,其次是伸膝关节和踝关节。
蹬夹水的动作是一个连续的完整动作,只是蹬水在先,夹水在后。实际上在翻脚的动作中,两膝向内,两脚向外已经为蹬夹水固定住唯一的方向。
蹬夹水效果的好坏不但取决于腿部关节移动的路线和方向,以及蹬夹水时对水面积的大小,最主要的是取决于两腿蹬夹水的速度和力量的变化,蹬夹水的速度是从慢到快,力量是从小到大的。
4.滑行
蹬夹水结束后,脚处于水平面的最低点,这是身体随着蹬水的动力向前滑行,腰部下压,双脚接近水面,准备做下一个循环动作。
三.蛙泳手臂技术
蛙泳手臂划水动作可以产生很大的推动力,掌握合理的手臂划水技术,并且使之与腿和呼吸动作协调配合,能有效的提高游进速度。它的主要动作可分为开始姿势、滑下(也可叫做“抱水”或“抓水”)、划水、收手和向前伸臂几个阶段。这几个阶段也是紧密相连的完整动作。
1.开始姿势当蹬水动作结束时,两臂应保持一定的紧张,自然向前伸直,并与水面平行,掌心向下,手指自然并拢,身体成一条直线,形成较好的流线型。滑下(抓水)从开始姿势起,手臂先前伸,并使重心向前,同时肩关节略内旋,两手掌心略转向外斜下方,并稍屈手腕,两手分开向侧斜下方压水,当手掌和前臂感到有压力时,就开始划水。抓水动作一方面能给划水创造有利条件,另一方面还能造成身体上浮和前进的作用。抓水的速度,根据个人的水平不同而不同,水平较高者抓水较快,反之则慢。
2.划水当两手做好抓水动作、两臂分至成大约40-45度角时,手腕开始逐渐弯曲,这时两臂两手逐渐积极的做向侧、下、后方的屈臂划水动作。划水时,手的运动应该分为两个部分,前一部分:手向外——向下——向后运动,水流从大拇指流向小拇指一边。后一部分:手向内——向下——向后运动,水流从小拇指流向大拇指一边。在划水中,前臂和上臂弯曲的角度在不断变化,其标准是以能发挥出最好的力量为准则。在整个划水过程中肘关节的位置都比手高。手运动的路线,不应到肩的下后方,而应在肩的前下方。其速度是从慢到快,至收手时应达到最快速度。
3.收手是划水阶段的继续。收手时,手的运动方向为向内、向上、向前。收的蛙泳手臂姿势大致为45度角。由于前臂外旋,掌心逐渐转向内。收手动作应有利于做快速向前的伸手动作,并且肘关节要有意识的向内夹的动作。当手收至头前下方时,两手掌心是由后转向内——向上的姿势,这使大臂不应超过两肩的横向延长线。在整个收手动作过程中,手的动作应积极、快速、圆滑,收手结束时,肘关节应低于手,大、小臂的角度小于90度角。
4.向前伸臂是由伸直肘关节、肩关节来完成的,掌心由开始的向上逐渐转向内,双掌合在一起向前伸出,在最后结束前逐渐转向下方。蛙泳整个臂部的动作路线无论是俯视或仰视都是椭圆形的,并且是一个连贯、力量从小到大,速度从慢到快的完整过程。
四.呼吸方式
1、在蛙泳完整配合练习时,两臂开始做动作前,人体、尤其是头部在水中所处的位置,对于初学者来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此时(滑行中),若身体位置较高,口部距水面较近,则完成呼吸时,练习者的口部就能比较容易地露出水面,可以在水面上获得相对较长的时间来完成吸气过程。这样,对初学者心理上会起到一定的稳定作用,有利于完成吸气过程。反之,此时若身体位置相对较低时,口部露出水面时所需的时间就较长,那么,口部在水面上停留的时间也就会相应地减少。这样,对初学者的心理上从吸气动作的完成上均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2、在蛙泳完整配合教学初期,强调:“慢频率、低游速、小划臂,有明显的滑行与滑下动作。”据有关资料显示,人体在水中深吸气时的比重约为0.96至0.99,呼气时增至1.02至1.05。因此,滑行时闭气有利于身体上浮,而滑行时呼气,则可能造成身体下沉,不利于吸气动作的完成。
3、对于初学游泳者来讲,一般情况下,由于学习游泳的时间有限,或因身体协调性较差等其他原因,教学中有时会在初学者腿部动作掌握得不太熟练时,为了赶进度就进行了蛙泳的完整配合练习。此时,由于初学者蛙泳蹬夹水的效果不甚理想,滑行时身体在水中的位置更容易偏低,完成吸气也将更加困难。综上所述,练习者在完成呼吸配合时,身体在水中所处的位置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其心理及完成呼吸的质量。同时,在蛙泳呼吸配合练习中就应充分重视这一点。
在蛙泳呼吸教学中,应围绕滑行时身体在水中的相对位置这一关键问题,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在进行蛙泳完整配合练习前,必须熟练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才能在短暂的时间内完成吸气过程。其方法是:呼气要由小到大,逐渐加大呼气量(口鼻同时呼气),口部一露出水面,立刻用力把气吐完.井用口快而深地吸气,呼与吸之间无停顿。
2、调整身体在水中的位置。利用两次至多次腿部动作结合一次手臂动作、一次呼吸的配合练习。主要是利用两次甚至多次腿部动作来调整蹬夹水后身体在水中位置偏低的问题,使初学者尽快掌握呼吸方法,减轻其心理压力,而后再进行一次呼吸、一次手臂及一次腿部动作的正确配合练习。
3、闭气滑行、吐尽吸满。在进行完整呼吸配合练习时,要求练习者闭气滑行,滑下时开始吐气,并逐渐加大呼气量,口部一露出水面,立刻用力把气吐完,在不停顿的情况下,快而深地用口吸满气。练习中,不过多地强调用早吸气或是晚吸气的方法,而是强调“吐尽、吸满。”
五.转身技术要点
竞赛规则规定,蛙泳转身时,两手应在水面、水上或水下同时触壁,触壁前两肩应与水面平行。同时限制运动员在转身后只能在水中做一次臂、一次腿的潜泳动作。由于规则要求严格,所以蛙泳转身动作速度要比其它泳式稍慢些。转身方法通常只用抬头吸气转身法。
以左转身为例蛙泳转身动作技术简介如下:
1、触壁:运动员在最后一次蹬腿结束、不减速地游近池壁,两臂前伸,在正前方高于身体重心的地方,右手在上、左手在下,两手相距15厘米左右,手指朝左斜上方触壁。
2、转身:触壁后,全手掌压池壁,随着惯性屈肘、屈膝团身,同时身体沿纵轴向左侧转动,并抬头吸气,左手离开池壁在水中随着身体向左侧转动并逐渐向左前伸。当身体转至侧对池壁时,头向前进方向甩、并低头入水,右臂推离池壁,从空中摆臂,同时提臀使两脚触臂,两手经颏下前伸,两腿弯曲准备蹬壁。
3、蹬壁:两脚掌贴在水面下约40厘米处,两臂向前伸直,头夹在两臂之间,然后用力蹬离池壁。
4、滑行和一次潜泳动作:蹬壁后,身体成流线型滑行,当速度减慢到正常游泳速度时,两手开始长划臂至大腿两侧稍停,滑行速度稍慢时,开始收腿和两手贴近腹、胸、颏下前伸,当两臂伸直夹头时,蹬腿、滑行,两臂开始第二次划水时,头露出水面。
㈤ 蛙泳怎样才能游得快
想要提高蛙泳的速度,需要很多的技巧,所以现在很多人学习蛙泳,大部分都会请教练,因为这样用的时间比较少,而且方法对之后,很容易就学会。
蛙泳通过身体的转动,再配合双手划水,双腿蹬夹水,身体不断出水进水,因为在蛙泳的过程中,身体不断的摆动,所以这种游泳方式受到的阻力非常大,如果方法不对,对人体的体能消耗很大,速根本提不上来。
首先我们想要提高蛙泳的速度,要先知道影响蛙泳速度的因素,这样我们才可以提高蛙泳速度。
蛙泳是需要人体爆发性和持续性,两者缺一不可,如果只有爆发性,没有持续性,只能游到十几米就会乏力,而且还容易抽筋,如果只有持续性,没有爆发性,那么速度也提不上来。
㈥ 蛙泳如何提高速度
第一次学习游泳的人,往往会选择蛙泳作为最先学习的泳姿。蛙泳动作简单,换气换气也较为容易,可以在短时间内速成。但是同时,蛙泳在水中的阻力较大,所以速度也是比较慢的。那么蛙泳如何提高速度呢?
1减小水中阻力
1、划臂时把上身拉高,使阻力面最大的肩部出水。此时要塌腰(挺腹),以防止腿立起来加大阻力面。
2、如果身体拉得够高的话,手从水面上快速前伸,能有效地减小因伸臂造成的阻力。
3、头部上升到最高点时,要主动低头、耸肩、弓背“钻”入水中,不能用脸、胸部“砸”入水中。
4、收腿时大腿少收,小腿多收(直到收不动为止),收时小腿躲在大腿后面,不要超出大腿投影范围。5.穿着合适的泳衣。在蛙泳时最好选择专业的训练泳衣。专业的训练泳衣贴身,弹性好,穿在身上舒适,在水中阻力很小,更不会脱落。如果是休闲泳衣,那么虽然看起来好看,但是阻力大,易于脱落,是不利于游泳的。
2做好蹬腿夹水动作
蹬腿夹水是蛙泳主要的动力来源,蛙泳正是依靠蹬腿夹水才可以前进的。因此,正确的蹬腿夹水动作,可以让你不会做无用功,从而在蛙泳时游得更快更省力。蛙泳蹬腿和夹水要同时进行,不能只蹬腿不夹水,也不能夹水过慢。在蹬腿的最后30厘米至45厘米至关重要,此时要充分发挥腿部的力量
3手部动作要配合
有力而高效的拉臂动作,可以使你在水中更快前进。开始划水推进时,手指斜向下,微微抬高手肘,抓水,将双手快速向内推。划水动作和划桨运动很像,尽量不要将手肘拉过肩部。
4蛙泳换气要做对
游泳中的换气十分的重要,它是能量来源的保证,换气节奏不好,换气太少,那么将会使力量大大减少,同时也不能持续的进行,身体也更容易下沉,从而严重影响蛙泳的前进。因此,掌握好合理的换气过程,可以充分的提供蛙泳的速度,并节省更多的体力。蛙泳时在水下可以呼气,呼气必须是主动呼气,在水下的时候就开始吐气,慢慢控制出气量,在要出水面的那瞬间吐完是最好的。然后在出水之后快速的吸气
5进行更多体能训练
想要蛙泳游得又快又轻松,那么就需要更强的体能了。只有体能上去了,那么游到更长的距离,并且泳得更加轻松。锻炼体能的方法,当然是坚持进行游泳或者其他有氧训练,同时也可以适当增加各种力量训练,比如深蹲、哑铃侧平举等练习。
㈦ 如何学蛙泳 怎么快速学游泳
初次下水学游泳,首先得了解水以及水处理不当对游永者的危害。
正确下水前的细节步骤:一、用手将水至少三次浇至胸堂上,让自身快速适应水的温度。避免因温差相差太远引起抽筋,慌张,溺水等事故的发生 ,
二、寻找浅水区(至少不高于自身胸部),此时不要急着下深水,理应在浅水区至少一星期的学习适应水的浮动效应及浅潜(将头部没入水中进行试验,掌握自身一口气能潜水时限进行评估),一般人的潜水时间应为45秒,也就是说,一般人潜水时间及深度在这时间段从下潜至出水,必须掌握在45秒时间内出水换气。不然会有淹死的危险。
三、当自身有这潜水经验后,再进行下一步,进入 与人齐高的水区进行学习踩水,蛙泳 ,仰泳,潜水等动作。
蛙泳动作要领如下:
1.泳员在滑翔姿势,身体接近水平。头部约80%沉于水中,脸微微向前,双臂伸展,掌心向着斜外侧[1]
2.捉水动作在水下约7~9寸处开始,双手作侧面的划动,在这时开始呼气动作。
3.双臂没有明显的屈曲,继续的划向外侧,呼气继续增加。
4.当泳员头部开始微微向上,肘关节开始屈曲,上臂开始旋转。
5.当双臂到达最大的宽度,肘屈约110度,这时高肘姿势是明显的。
6.头部继续上抬,当嘴部露出水面,最后呼气完成.双手开始向内,以完成最后的推进动作。
7.当双臂准备向后,吸气开始,肘部不要拉到肋骨下,膝关节开始屈曲,回腿动作开始。
8.嘴部闭上,吸气完成,双足被带向臀部,肘关节继续伸展,双臂继续向前移动。
9.回腿动作继续进行。
10.颈部屈曲,头部继续向下倾斜。双足背屈,双腿开始向后,推水动作,双臂回手动作。
11.双足推向后并开始并拢。泳员这时闭气,直至另一划臂动作开始。
12.双臂完全伸展,双手稍低于肩膊水平,双腿蹬水接近完成。当泳员完成蹬水,并集中使身体成为一直线。他将保持这滑翔姿势短暂的时间,然后当他感觉速度减慢,另一划臂循环开始。
蛙泳技术中,臂腿配合是很重要的,较自由泳、仰泳复杂,如果配合不协调,将直接影响到臂、腿动作的效果,和快速前进的均匀性、协调性。
配合口诀
蛙泳配合需注意,腿臂呼吸要适宜;
两臂划水腿放松,收手同时要收腿;
两臂前伸腿蹬水,臂腿伸直滑一会;
划水头部慢抬起,伸手滑行慢呼吸。
入门要点
一、腿部动作是蛙泳技术中最重要部分,学习蛙泳需要从陆上腿部动作做起。具体方法为:
1.坐在地上或凳上,躯干后仰,双手撑地(凳)。双腿并拢伸直,稍抬起双腿,深吸一口气,屏气。将双腿慢慢收回,膝关节同时外分,收腿开始时脚掌稍外翻。屈髋、屈膝,双腿收紧靠近臀部,接着不停顿地向后方蹬腿、并拢,同时口、鼻呼气,蹬水时用力点落在分开的双脚脚掌上。蹬水前半部脚掌与身体纵轴垂直,结束时两脚掌像鞭打一样快速伸直,双腿伸直后间歇一下。呼气要快,动作要连续。
2.入水、水深齐腰,深吸一口气,俯卧于水中,脸入水,臂前伸。收腿同时两膝分开与肩同宽,脚掌沿水面回收。接着双脚应对称有力向后下方做半圆形的加速蹬水至动作结束,两腿并拢。做这个动作时,脚掌和脚内侧向后蹬夹水,蹬水结束后,双腿动作稍停,运动员靠加速度在水面滑行。并且,要记住一个要点:一定不能撅屁股。否则,蹬水时,就游不快。
3.俯卧在长凳上,中速和慢速模仿蛙泳腿部动作。
4.抬头出水学习腿部动作。蹬池壁或池底滑行,双臂前伸,抬头使口露出水面,做蛙泳腿部动作。注意双臂前伸不要过深,腿部动作除并拢时外,要做得平稳。
5.池边抓扶手或扶同伴做蛙泳腿动作。
6.双臂前伸扶板做腿部练习。
二、掌握腿部动作之后再进行臂部动作学习。正确的臂部动作是蛙泳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学习方法可采用:
1.陆上站立,体前屈,双脚分开与肩同宽,抬头,双臂前伸。两臂对称外分,稍向下划水,手掌外转,手腕微屈,这便于手掌更早对水。双臂一开始划水,头顺势抬出水面。深吸气。抬头动作不要过猛,划臂动作不要超过肩线。屈肘,双手做一圆形经胸下前伸,呈预备姿势,伸手同时用口、鼻做深呼气。
2.站立在齐腰深的水中,俯卧,臂前伸。吸气后屏气。稍屈腕,手掌向外、向下用力划水,应对水有支撑感。屈肘继续划水,双方划至胸前逐渐接近,手掌转向躯干,然后双臂前伸,呈划水开始姿势。注意划水过程中双臂不应露出水面。
3.头在水面上学习臂部动作。蹬边滑行,屏气抬头前视。连续做几次划臂动作,注意不要屈腿。
4.蹬边滑行,进一步改进臂部动作。
三、分解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的配合,只有把各部分动作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最佳效果。蛙泳臂腿与呼吸的配合应连贯、流畅、有效。练习方法可采用:
1.水中臂腿配合动作。蹬边滑行,脸入水,屏气,臂划水,开始划水时收腿,然后双臂前伸、并拢、脚蹬水。臂、腿伸直后在水面滑行3~4秒后再重复上述动作。做2~3次后,休息片刻,继续练习。
2.重复上一练习,但头要抬出水面。
3.重复上一练习,要交替做抬、低头动作。划水时头抬出水面,收手、蹬腿时头入水。
4.臂的动作与呼吸配合。双臂前伸滑行,头略抬出水面。臂前伸时脸入水,口、鼻均匀、用力吐气,之后慢抬头,开始划臂利用划臂产生的作用力抬头,大张嘴,快吸气。注意吸气不要太晚,在划臂阶段完成吸气。
5.蛙泳完整动作配合游。滑行,双腿伸直,双臂前伸,呼气入水之后开始向后下方划水,抬头快吸气,双臂接近肩线时开始收腿。臂前伸,蹬水时屏气,双臂结束前伸,腿并拢时呼气入水。连续练习,尽量远游。
提速技巧
蛙泳是四种泳姿里游进速度最慢的一种,这是因为蛙泳的臂前伸和收腿都在水下进行。伸臂和收腿不但不产生推进力,还产生阻力。而蛙泳的划臂距离较短,作用于水的距离短,产生的推进力小。那么如果我们要想提高蛙泳速度,应从三个方面着手:一、减小前进阻力。二、提高推进效率。三、掌握臂腿配合时机。结合蛙泳相位图所示:
减小前进阻力
采用正确的身体姿势,就是尽量减小前进方向的身体投影面积。具体做法是:
1、划臂时把上身拉高,使阻力面最大的肩部出水。此时要塌腰(挺腹),即利用腰部力量把上身拉起,以防止腿立起来加大阻力面(如图中3、4、5)。
2、如果身体拉得够高的话,手从水面上快速前伸,能有效地减小因伸臂造成的阻力,并且体位较高时,势能最大,即我们俗称的“前冲力”也就大。
3、头部上升到最高点时,要主动低头、耸肩、弓背“钻”入水中,不能用脸、胸部“砸”入水中,迅速前伸臂,让头,胸藏在两臂之间,两臂呈船头状,减少阻力(如图6、7、8)。、收腿时大腿少收,小腿多收(直到收不动为止),收时小腿躲在大腿后面,不要超出大腿投影范围
提高推进效率:推进效率取决于3个方面:对水面积、划水距离、划水速度。
1、对水面积当然是越大越好。对划臂来说就是手掌面积加上胳膊内侧的面积。开始抱水时先屈腕后屈肘,保持高肘划水状态(如图中3、4肘部高)。高肘的目的就是保证胳膊的最大对水面积。蹬腿时的对水面积主要是小腿内侧加脚的内侧,大腿也有一些,但很少。
增大蹬腿对水面的方法是尽量多收小腿、多翻脚。多收小腿不难,但多数人翻脚不充分,达不到两脚内侧正对后方的程度,解决的办法是增大膝、踝关节的柔韧性,可做如下练习:两膝相距20多厘米跪在地毯上,两脚成翻脚姿势,屁股下压。如屁股能轻松着地,就说明柔韧性可以了。
2、划水距离 划水距离长产生的推进力也大,但蛙泳的划臂距离不能长,因为它是水下移臂的,划臂距离长伸臂也长,伸臂要产生向后的推进力,所以加长划臂距离不合算,规则也不允许,划臂应手不过肩。蹬水距离要靠多收小腿、充分翻脚来加长。
3、划水速度 划水速度快则效果好,但发力方法不同于陆上,不能用爆发力,所有的发力过程都是由小到大,由慢渐快,不可一下手就猛划狠蹬。
臂腿配合时机
对初学者来说,要强调伸直胳膊再蹬腿,且慢收快蹬。看世界顶尖选手视频,从手伸了一半就开始蹬腿到臂完全伸直才蹬的都有(如图中9、10所示)。还不好说哪种最好。关于蹬腿后的滑行,滑得越长速度越慢,快速游是不滑行的,甚至有人腿还没蹬直就开始划臂,这叫臂对腿的超前式配合
技术分析
蛙泳的技术环节分:一、蛙泳身体姿势 二、蛙泳腿部技术 三、蛙泳手臂技术 四、蛙泳配合技术
身体姿势
蛙泳在游进之中,身体不是固定在一个位置上,而是随着手、腿的动作在不断的变化。当一个动作周期结束后,身体应展胸、稍收腹、微塌腰,两腿并拢,两臂尽量伸直,颈部稍紧张,头置于两臂之间,眼睛注视前下方。整个身体应以身体的横轴为轴做上下起伏的动作。
腿部技术
蛙泳的腿部动作是推动身体前进的主要动力之一。它的主要动作环节可分为收腿、翻脚、蹬夹水和滑行四个阶段,这四个环节是紧密相连的完整动作。
1、收腿
收腿是为了翻脚、蹬水创造有利的位置,同时即要减少阻力,又要考虑到手腿配合因素的需要。开始收腿时,两腿随着吸气的动作,自然放下,同时两膝自然逐渐分开,小腿向前回收,回收时两脚放松,脚跟向臀部靠拢,边收边分。收腿时力量要小,两脚和小腿回收时要收在大腿的投影截面内,以减少回收时的阻力。
收腿结束后,大腿于躯干约成120-140度角,两膝内侧大约与髋关节同宽。大腿与小腿之间的角度约为40-45角,并使小腿尽量成垂直姿势,这样能为翻脚、蹬水做好有利的准备。
2、翻脚
在蛙泳腿的技术中,翻脚动作很重要,它直接影响到蹬水的效果。收腿即将结束时,脚仍向臀部靠近,这时膝关节向内扣,同时两脚向外侧翻开,使脚和小腿内侧对好蹬水方向,这样能使对水面加大,并为大腿发挥更大力量做好积极准备。
收腿与翻脚、蹬水是一个连续的完整动作过程。正确的翻脚动作,是在收腿未结束前就已开始,在蹬水开始完成。如果翻脚后,腿稍有停滞,则会破坏动作的连贯性并增大阻力。
3、蹬夹水
蛙泳腿部动作效果的好坏,完全取决于蹬夹水技术的正确与否。蹬水应由大腿发力,先伸髋关节,这样使小腿保持尽量垂直对水的有利部位,向后做蹬夹水的动作,其次是伸膝关节和踝关节。
蹬夹水的动作实际是一个连续的完整动作,只是蹬水在先,夹水在后。实际上在翻脚的动作中,两膝向内,两脚向外已经为蹬夹水固定住唯一的方向。
蹬夹水效果的好坏不但取决于腿部关节移动的路线和方向,以及蹬夹水是对水面积的大小,最主要的是取决于两腿蹬夹水的速度和力量的变化,蹬夹水的速度是从慢到快,力量是从小到大的。
4、滑行
蹬夹水结束后,脚处于水平面的最低点,这是身体随着蹬水的动力向前滑行,腰部下压,双脚接近水面,准备做下一个循环动作。
手臂技术
蛙泳手臂划水动作可以产生很大的推动力,掌握合理的手臂划水技术,并且使之与腿和呼吸动作协调配合,能有效的提高游进速度。它的主要动作可分为开始姿势、滑下(也可叫做“抱水”或“抓水”)、划水、收手和向前伸臂几个阶段。这几个阶段也是紧密相连的完整动作。
1、开始姿势当蹬水动作结束时,两臂应保持一定的紧张,自然向前伸直,并与水面平行,掌心向下,手指自然并拢,是身体成一条直线,
蛙泳:形成较好的流线型。滑下(抓水)从开始姿势起,手臂先前伸,并使重心向前,同时肩关节略内旋,两手掌心略转向外斜下方,并稍屈手腕,两手分开向侧斜下方压水,当手掌和前臂感到有压力时,就开始划水。抓水动作一方面能给划水创造有利条件,另一方面还能造成身体上浮和前进的作用。抓水的速度,根据个人的水平不同而不同,水平较高者抓水较快,反之则慢。
2、划水当两手做好抓水动作、两比分制成大约40-45度角时,手腕开始逐渐弯曲,这时两臂两手逐渐积极的做向侧、下、后方的屈臂划水动作。划水时,手的运动应该分为两个部分,前一部分:手向外——向下——向后运动,水流从大拇指流向小拇指一边。后一部分:手向内——向下——向后运动,水流从小拇指流向大拇指一边。在划水中,前臂和上臂弯曲的角度是在不断的变化,其标准是以能发挥出最好的力量为准则。在整个划水过程中肘关节的位置都比手高。手运动的路线,不应到肩的下后方,而应在肩的前下方。其速度是从慢到快,至收手时应达到最快速度。
3、收手收手是划水阶段的继续。收手时,收的运动方向为向内、向上、向前。手的 蛙泳手臂姿势 迎角大致为45度角。由于前臂外旋,掌心逐渐转向内。收手动作应有利于做快速向前的伸手动作,并且肘关节要有意识的向内夹的动作。当手收至头前下方时,两手掌心时由后转向内——向上的姿势,这时大臂不应超过两肩的横向延长线。在整个收手动作过程中,手的动作应积极、快速、圆滑,收手结束时,肘关节应低于手,大、小臂的角度小于90度角。4.向前伸臂向前伸臂是由伸直肘关节、肩关节来完成的,掌心由开始的向上逐渐转向内,双掌合在一起向前伸出,在最后结束前逐渐转向下方。蛙泳整个臂部的动作路线无论是俯视或仰视都是椭圆形的,并且是一个连贯、力量从小到大,速度从慢到快的完整过程。
吸呼方式
1、在蛙泳完整配合练习时,两臂开始做动作前,人体、尤其是头部在水中所处的位置,对于初学者来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此时(滑行中),若身体位置较高,口部距水面较近,则完成呼吸时,练习者的口部就能比较容易地露出水面,可以在水面上获得相对较长的时间来完成吸气过程。这样,对初学者心理上会起到一定的稳定作用,有利于完成吸气过程。反之,此时若身体位置相对较低时,口部露出水面时所需的时间就较长,那么,口部在水面上停留的时间也就会相应地减少。这样,对初学者的心理上从吸气动作的完成上均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2、在蛙泳完整配合教学初期,强调:“慢频率、低游速、小划臂,有明显的滑行与滑下动作。”据有关资料显示,人体在水中深吸气时的比重约为0.96至O.99,呼气时增至1.02至1.05。因此,滑行时闭气有利于身体上浮,而滑行时呼气,则可能造成身体下沉,不利于吸气动作的完成。
3、对于初学游泳者来讲,一般情况下,由于学习游泳的时间有限,或因身体协调性较差等其他原因,教学中有时会在初学者腿部动作掌握得不太熟练时,为了赶进度就进行了蛙泳的完整配合练习。此时,由于初学者蛙泳蹬夹水的效果不甚理想,滑行时身体在水中的位置更容易偏低,完成吸气也将更加困难。综上所述,练习者在完成呼吸配合时,身体在水中所处的位置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其心理及完成呼吸的质量。同时,在蛙泳呼吸配合练习中就应充分重视这一点。笔者认为,在蛙泳呼吸教学中,应围绕滑行时身体在水中的相对位置这一关键问题,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在进行蛙泳完整配合练习前,必须熟练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才能在短暂的时间内完成吸气过程。其方法是:呼气要由小到大,逐渐加大呼气量(口鼻同时呼气),口部一露出水面,立刻用力把气吐完.并用口快而深地吸气,呼与吸之间无停顿。
2、调整身体在水中的位置。利用两次至多次腿部动作结合一次手臂动作、一次呼吸的配合练习。主要是利用两次甚至多次腿部动作来调整蹬夹水后身体在水中位置偏低的问题,使初学者尽快掌握呼吸方法,减轻其心理压力,而后再进行一次呼吸、一次手臂及一次腿部动作的正确配合练习。
3、闭气滑行、吐尽吸满。在进行完整呼吸配合练习时,要求练习者闭气滑行,滑下时开始吐气,并逐渐加大呼气量,口部一露出水面,立刻用力把气吐完,在不停顿的情况下,快而深地用口吸满气。练习中,不过多地强调用早吸气或是晚吸气的方法,而是强调“吐尽、吸满。”
转身技术要点
竞赛规则规定,蛙泳转身时,两手应在水面、水上或水下同时触壁,触壁前两肩应与水面平行。同时限制运动员在转身后只能在水中做一次臂、一次腿的潜泳动作。由于规则要求严格,所以蛙泳转身动作速度要比其它泳式稍慢些。转身方法通常只用抬头吸气转身法。
1、蛙泳转身动作技术:以左转身为例将其动作技术简介如下:触壁:运动员在最后一次蹬腿结束、不减速地游近池壁,两臂前伸,在正前方高于身体重心的地方,右手在上、左手在下,两手相距15厘米左右,手指朝左斜上方触壁。转身:触壁后,全手掌压池壁,随着惯性屈肘、屈膝团身,同时身体沿纵轴向左侧转动,并抬头吸气,左手离开池壁在水中随着身体向左侧转动并逐渐向左前伸。当身体转至侧对池壁时,头向前进方向甩、并低头入水,右臂推离池壁,从空中摆臂,同时提臀使两脚触臂,两手经颏下前伸,两腿弯曲准备蹬壁。蹬壁:两脚掌贴在水面下约40厘米处,两臂向前伸直,头夹在两臂之间,然后用力蹬离池壁。滑行和一次潜泳动作:蹬壁后,身体成流线型滑行,当速度减慢到正常游泳速度时,两手开始长划臂至大腿两侧稍停,滑行速度稍慢时,开始收腿和两手贴近腹、胸、颏下前伸,当两臂伸直夹头时,蹬腿、滑行,两臂开始第二次划水时,头露出水面。
配合技术
手臂滑下(抓水)的同时,开始逐渐抬头,这时腿保持自然放松、伸直的姿势。手臂划水时,头抬至眼睛出水面,腿还是不动。只有收手时才开始收腿,并稍向前挺髋,这时头抬至口出水面,并进行快速、有力的吸气。伸手臂的同时低头,用鼻或口鼻进行呼气,并且在手臂伸至将近二分之一处时,进行蹬夹水的动作,之后,让身体伸展滑行一段距离,蹬速度降低时进行第二个周期的动作。
在蛙泳的游进过程中,一般都是一个周期一次呼吸,这样有利于肌体的有氧供应,从而降低疲劳速度。需要注意:在抬头吸气前,必须要将体内的废气全部吐完,这样才能吸进新鲜氧气。
㈧ 蛙泳的基本步骤和动作要领是
1、蛙泳的基本步骤:
(1)手臂动作:手臂向前伸直,双腿也自然伸直,头部浸入水中,接着双臂向两侧张开,双手开始向后划水,一直滑到肩部的位置,双手在水下做圆周运动,然后向内收手,双手一直到下巴处汇合。
(2)双臂和头部入水动作:当双手向后划水时,让头部露出水面进行呼吸。当手臂伸展时,头部重新进入水中。双臂和头部入水及换气。
(3)腿部动作:弯曲双腿,同时脚后跟向臀部靠拢,然后再向两边张开双脚,双脚向后蹬水从而产生推进力。
(4)双臂和双腿协调运动:整个运动分为三个步骤:双臂划水,弯曲双腿,最后再张开双腿同时双手并拢向前伸直。
2、蛙泳的动作要领:
(1)泳员在滑翔姿势,身体接近水平。头部约80%沉于水中,脸微微向前,双臂伸展,掌心向着斜外侧。
(2)捉水动作在水下约7~9寸处开始,双手作侧面的划动,在这时开始呼气动作。
(3)双臂没有明显的屈曲,继续的划向外侧,呼气继续增加。
(4)当泳员头部开始微微向上,肘关节开始屈曲,上臂开始旋转。
(5)当双臂到达最大的宽度,肘屈约110度,这时高肘姿势是明显的。
(6)头部继续上抬,当嘴部露出水面,最后呼气完成.双手开始向内,以完成最后的推进动作。
(7)当双臂准备向后,吸气开始,肘部不要拉到肋骨下,膝关节开始屈曲,回腿动作开始。
(8)嘴部闭上,吸气完成,双足被带向臀部,肘关节继续伸展,双臂继续向前移动。
(9)回腿动作继续进行。
(10)颈部屈曲,头部继续向下倾斜。双足背屈,双腿开始向后,推水动作,双臂回手动作。
(8)高效率蛙泳游泳教学方法扩展阅读:
蛙泳技巧
1、节奏。要学会将上半身与下半身动作分开做,做上半身动作时,下半身要配合,反之,做下半身动作时上半身要配合,配合主要是要减少向前的直接对水面,也就是减少阻力。
2、配合。这里指各关键动作的整体性,这种连贯是要求在各动作的关键时期让其它动作参与进来,将动作的推进效果发挥到最佳,比如在双上臂向下向内(后)划水时,头就要紧跟做出水换气准备。
3、拉伸。在发力完后的这一漂,尽量让躯干破水,将对垂直对水面积集中在合并的指尖,收紧你的小臂、大臂,还有大肚腩,合并你的双腿,伸直双脚,让脚背面向池底,总之,将你的身躯拉到最长,让刚刚那一脚水的推进力将躯体推到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