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次氯酸铵的制法
次氯酸+氨水,
2. 等浓度等体积的醋酸铵与次氯酸铵溶液相比较,哪一个溶液中的铵根离子浓度更大求说明理哟!
醋酸比次氯酸酸性强的多。
因此等浓度等体积的醋酸铵与次氯酸铵溶液中,醋酸铵中的铵离子浓度更大。次氯酸铵溶液中,由于次氯酸的酸性弱,更多的次氯酸铵以次氯酸和氨的形式存在。另外次氯酸将会和氨发生氧化反应形成,氯代氨。氯代氨和氨气反应可以生成水合肼。
3. nh4clo分解
配不平~~~
4. 氯胺与水反应的方程式
如果被加氯的水中含有氨和某些氨基(氮基)的化合物,
(污水即是典型例子),会生成额外的化合物被称为氯胺。
HOCL(l)和氨氮之间的可能反应如下:
NH3+HCOL(l)→H2O+NH2CL(l) (一氯胺) PH>8.5
NH3+2HCOL(l)→2H2O+NHCL(l)2 (二氯胺) 4.2<PH<8.5
NH3+3HCOL(l)→3H2O+NCL(l)3 (三氯化氮) PH<4.2
这些反应基本上是瞬间完成并同水的PH值有关。PH值在4.2~8.5之间时,三种形态的氯胺均会存在。这几种氯胺会成为化合性残余量。其对细菌的杀灭能力比游离性残余氯要低的多。
5. 次氯酸铵为啥显碱性
次氯酸铵是由次氯酸和氨水反应生成。次氯酸是弱酸,氨水是弱碱,所以这个盐的酸碱性无法直接判断。需要通过酸的Ka和碱的Kb来判断。谁大显谁的性。查表得次氯酸的Ka=3.2*10^-8,氨水的Kb=1.8*10^-5。明显氨水的Kb大于次氯酸的Ka。所以这个盐要显氨水的性。所以呈碱性。
6. 12题为什么可以用浓氨水检验氯气是否漏气,氨气可以和氯气反应吗,反应现象和产物又是什么呢
浓氨水是可以用来检验氯气是否漏气的。首先氯气与氨气可以反应生成氯化氢和氮气,这是一个置换反应,之后氯化氢可以与氨气结合生成氯化铵。氯化铵是一种白色固体,所以当有氯气漏气时,可以看到有大量白烟生成。
7. 酸性条件电解NH4Cl溶液是不是生成而不是NH3
是的。因为NH3融水会生成NH4(+)离子,而NH4CL溶液中NH4(+)离子已经饱和,NH3融水后无法生成NH4(+)离子。因此,NH3是不溶于饱和NH4CL溶液。
NH3,氨(Ammonia,即阿摩尼亚),或称“氨气”,氮和氢的化合物,分子式为NH₃,是一种无色气体,有强烈的刺激气味。极易溶于水,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可溶解700倍体积氨,水溶液又称氨水。降温加压可变成液体,液氨是一种制冷剂。氨也是制造硝酸、化肥、炸药的重要原料。氨对地球上的生物相当重要,它是许多食物和肥料的重要成分。氨也是所有药物直接或间接的组成。氨有很广泛的用途,同时它还具有腐蚀性等危险性质。由于氨有广泛的用途,氨是世界上产量最多的无机化合物之一,多于八成的氨被用于制作化肥。由于氨可以提供孤对电子,所以它也是一种路易斯碱。
8. 水溶液中可否同时大量存在铵根离子与次氯酸根离子
应该可以 因为市场上就有高氯酸铵产品 氯酸铵产品 应该可以得到次氯酸铵的。 在次氯酸铵溶液中 就同时大量存在铵根和次氯酸根离子的
9. NH4Cl是什么
怎么说什么的都有呢!我就把氯化铵的网络给你看看吧!
无色晶体或白色颗粒性粉末,是一种强电解质,溶于水电离出铵根离子和氯离子,氨气和氯化氢化合生成氯化铵时会有白烟。无
氯化铵
气味。味咸凉而微苦。吸湿性小,但在潮湿的阴雨天气也能吸潮结块。粉状氯化铵极易潮解,合格品尤甚,吸湿点一般在76%左右,当空气中相对湿度大于吸湿点时,氯化铵即产生吸潮现象,容易结块。能升华(实际上是氯化铵的分解和重新生成的过程)而无熔点。相对密度1.5274。折光率1.642。低毒,半数致死量(大鼠,经口)1650mg/kg。有刺激性。加热至350℃升华,沸点520℃。
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溶于液氨,不溶于丙酮和乙醚。盐酸和氯化钠能降低其在水中的溶解度,其水中溶解度在0℃时为29.4g,10℃为33.2g,20℃为37.2g,30℃为41.4g,40℃为45.8g,50℃为50.4g,60℃为55.3g,70℃为60.2g,80℃为65.6g,90℃为71.2g,100℃为77.3g)。加热至100℃时开始分解,337.8℃时可以完全分解为氨气和氯化氢气体,遇冷后又重新化合生成颗粒极小的氯化铵而呈现为白色浓烟,不易下沉,也极不易再溶解于水。
水溶液的pH:因为在水中电离出的铵根离子水解使溶液显酸性,常温下饱和氯化铵溶液PH值一般在5.6左右。25℃时,1%为5.5,3%为5.1,10%为5.0。氯化铵本身可以作为铋、锑的稳定试剂(提供氯离子进行配位,使用时将其化合物与氯化铵共溶于稀盐酸中)。
10. 二氯胺
二氯胺是一种油状液体,有毒,分子式为NHCl2,能水解为次氯酸和次氯酸铵。
NHCl2+2H2O=NH4ClO+HCl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