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研究方法 > 促进小麦分岔用什么方法

促进小麦分岔用什么方法

发布时间:2022-04-27 08:24:44

‘壹’ 用什么药增加小麦分蘖

影响分蘖发生及成穗的因素

据调查,除了施肥水平和土壤质地的差别外,主要还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肥料运筹不当。由于早期速效肥的不足,小麦3--4叶期苗势细弱,是导致麦苗第一叶位空位的首要原因。定点田块中,除有机肥外,每1000平方米施40--50kg碳酸氢铵作基肥,比对照田分蘖期提前3--6天,第一叶位分蘖增加7.5%--18.0%,平均单株分蘖在冬前和越冬期分别多0.35--0.60和0.45--1.12个,群体分蘖高峰期也相应提前。而以同量化肥分腊肥和返青肥两期施用的田块,高位分蘖明显增多,但分蘖的成穗率仍低于前者。在基本苗相同的几种肥料几种施肥方法的试验中,成穗率居首位的要算化肥用作中层基肥和拔节肥两次施用的小区。

  2. 基本苗数过多。在施肥水平和运筹方法相同时,每1000平方米基本苗30.0万比37.5万苗的冬前分蘖比例明显增高,1--3叶的空位减少,单株成穗率(包括主茎)提高22%--26%,每亩穗数接近。前者每穗平均粒数增0.9--1.7粒;每1000平方米基本苗超过38万时,穗型整齐度下降,下脚小穗增加,每穗粒数明显减少;当每1000平方米基本苗超过45--50万时,基本无分蘖穗。

  3. “三籽”苗较严重。由于整地、播种质量差,在生产上存在深籽(籽埋过深)、丛籽(籽挤在一起)、露籽即“三籽”苗。“深籽”苗因种子养分被消耗而形成地中茎、胚芽鞘和叶片伸长,苗势细弱,分蘖推迟,发生的一般是3--4叶分蘖。“丛籽”苗的分蘖期推迟,早期的1--3叶分蘖明显减少,随着苗龄增大,株间郁闭日趋严重。由于单株营养面积小,光照条件差,分蘖在争夺空间营养的过程中,大部分两级分化成弱势蘖。“露籽”苗的分蘖虽早,但根系发育差,分蘖表现为叶片短窄、丛生、素质下降。因此,三籽苗极少有分蘖能成穗。

  4. 秋冬气温偏低。冬前和越冬期气温偏低的年份,由于分蘖发生和生长的热量不足,分蘖受到一定的影响,但对大面积麦田分蘖的影响往往较高肥水麦田大。所以寒秋冷冬年份易导致大面积麦田的分蘖和穗数不足。

提高分蘖成穗率的措施

  1. 提高分蘖成穗,应立足于促进分蘖早生快发,增加冬前和越冬期的大分蘖,力争第一叶位分蘖不空位,并提高1--3叶分蘖的成穗率,从而增加分蘖数的比重,把分蘖穗的比例逐步提高到30%--50%。其主要措施有:

  2. 降低基本苗。大面积生产每1000平方米基本苗数控制在30--37万之间为宜,争取单株成穗1.5个左右。低肥田块应努力提高施肥水平,以满足分蘖早发和成穗的需要。

  3. 集中用肥。一般每1000平方米产量在400kg左右约需氮15kg。在这个水平上,施用方法是:基肥和中层速效肥的用量应占一生用肥的一半以上,随着用量的增加和基本苗的减少,基、中层肥的用量要提高到60%--70%;其余主要用于作拔节孕穗肥,以促进动摇分蘖而提高穗数。在小麦一生中,要切实改变农户有肥就施、滴滴嗒嗒用肥的习惯。此外,小麦的基肥应以农家肥为主,并注意增施磷、钾肥料。

  4. 减少“三籽”苗。提高整地、播种质量才能消灭和减少“三籽”苗。要针对天气和土壤情况,做好耕整前的保墒和降湿工作。全层破垡,消灭大垡、暗垡和架空垡,提高播种均匀度,积极推广条播。播种后,搞好秸秆覆盖,以利保墒,增肥,提高小麦出苗整齐度,确保一播全苗。

  5. 精细培管。出苗后应早查苗补缺,匀苗补苗;拔除丛籽苗,使单株营养面积均匀合理;增施灰肥盖没露籽。基肥不足的田块,可在两叶期前追施速效苗肥促进壮苗。另外,镇压可以抑制主茎,促进早发分蘖的生长;冬春中耕培土,提高土壤的通气性,促进根系发育,有利于大分蘖的生长。此外,开好“三沟”,降低地下水位,促进根系发育和麦苗的健壮生长。

‘贰’ 农业知识,小麦种晚了应釆取什么补救措施

小麦播种过晚会导致分蘗不够,可以采取下面的措施补救。
1、浇水
给予小麦充足的水分,有助于小麦分蘖增多(适量就有,不是越多越好),不过关于浇水的问题,浇水我个人意见没有早晚之分,地里干旱就早浇,地里墒情还不错,就晚浇,并不是说有一个确切的时间,比如,某个区域,在冬天的时候雨雪都非常少,地里的小麦经过一个冬季后,因干旱导致发黄发蔫,分蘖少,你说这个时候,还要等别人说可以浇的时候再浇,那不就耽误事了。
2、追肥
小麦分蘖少,就好比人在生长过程中,发育不均衡一样,这个时候就会补充应有的营养,缺钙补钙,却锌补锌,同样的,小麦也是一样,在生长中,氮磷钾是离不开的,其他的微量元素也比较重要,所以,分蘖少,追肥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小麦是喜氮作物,一般追肥时使用尿素即可,当然,添加其他元素就更好了。
3、一喷三防
也就是说在生长过程中相比正常的麦株在抵抗病虫害方面要弱一些,所以这个时候的病虫害防治,一定要多加注意,然后在补充一些叶面肥,给予小麦更多的营养,促进其分蘖,达到正常的生长状况,保证其最终的产量。以上3点希望能给你带来一些帮助,其实小麦因播种晚出现了分蘖较少的情况后,也不要慌,后期精心管理,产量一样能跟得上,就看朋友们是否勤快了。

‘叁’ 哪种生长调节剂可以影响小麦、青稞的分蘖

小麦上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主要是运用其调节植株的生长发育作用,防止植株倒伏、促进生长发育、增强抗逆性,协调产量构成三要素的关系,争取高产。其使用应重点把握适用对象和适用时期等,并注重其它管理措施的配合。
一、主要种类:
1、控旺防倒类:包括矮壮素、缩节胺、烯效唑等。属抑制小麦节间伸长的调节剂,适用于群体大、长势旺的麦田。在小麦拔节期用药,可有效抑制节间伸长,使植株矮化,茎基部粗硬,从而防止倒伏。
2、促进发育类:包括中 威复硝酚钠 植物细胞分裂素、赤霉素等。在小麦拔节期能促进小花发育,减少小花退化,增加穗粒数。植物细胞分裂素还可在齐穗期喷施,能促进早熟,提高千粒重,对弱苗田作用大。二者对解除药害有一定作用。
3、促进灌浆 :包括石油助长剂,中威萘乙酸钠,苯氧乙酸等。在小麦扬花至灌浆期使用,可起到一定防御干热风,增加千粒重的作用。
4、增强抗逆:主要是黄腐酸。黄腐酸是一种能增强作物抗旱性的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小麦孕穗期喷施,可以缩小叶片上气孔的开张角度,提高植株水势,降低蒸腾强度,增强根系活力,延缓叶片衰老。要用于旱田和不保浇田。

‘肆’ 小麦苗期田间管理

对秋播小麦的栽培养护管理需要注意以下六个要点,现将其介绍如下,可供参考。

1、培肥地力

施足底肥,氮、磷、钾配合,重施磷肥,补充微肥,有条件的地方重施有机肥。试验表明,精播麦田一般要求土壤地力达到有机质1.22%以上,全氮、水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分别达到0.084%、47.5×10E-6、29.8×10E-6、91×104浓度左右。同时要提高整地质量,适当加深耕层,地面平整,无明暗坷垃。

2、选用良种

选单株生产力高、抗倒伏、大穗大粒、株型紧凑、光合能力强、经济效益高、早熟、落黄好、抗病抗逆性好的品种。

3、适期早播

淮北麦区的冬性、半冬性品种在10月初开始播种,至10月15日结束,偏春性品种在10月15日左右开始播种,至霜降结束。淮南的苏中麦区春性品种在10月20日开始播种,至10月底前结束;淮南的丘陵麦区春性品种在10月25日开始播种,至11月初结束。苏南的太湖麦区春性品种在10月25日左右开始播种,至11月5日前结束。超稀播田块可适当提前播种。

4、合理播量

每亩播量4~7公斤,基本苗达每亩6~14万株,淮北麦区基本苗掌握在6~10万株,是预期穗数的1/5;苏中麦区8~12万株,是预期穗数的1/3;苏南麦区10~14万株,是预期穗数的2/5。播种要采用扩行条播,坚持足墒播种,确保播深一致。

5、培育壮苗

一是药剂拌种,用矮苗壮、多效唑、矮壮素、壮丰安等拌种能促根增蘖,用立克秀、纹霉净、辛硫磷等拌种能防治病虫害,要注意拌种药剂量不能过大,并现拌现播,否则会抑制胚芽鞘出土,影响分蘖优势;二是加强对旺长苗的镇压和对冬春麦苗的覆盖工作。镇压要掌握在晴暖天气,重压旺苗,控蘖促根,控旺促壮,减轻冻害。稻草、有机肥、沟泥等覆盖麦苗,可以起到培肥、增温、防冻、护蘖、除草、壮苗等作用。

6、高效施肥

注意尽量不施目前大面积生产上常施的蜡氮肥和返青氮肥,以减少无效分蘖和无效生长。淮北亩产500公斤目标产量每亩需施纯氮22公斤左右,淮南400公斤目标产量需施纯氮18公斤左右,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施用比例大致为1∶0.5∶0.6。氮肥基(苗)肥和追肥比例控制在5∶5左右,追肥中平衡接力肥占10%左石,拔节孕穗肥可分两次施用,其中拔节肥(倒3叶期)占25%左右,剑叶(保花)肥占10%。

‘伍’ 如何促进小麦分蘖都有哪些实用方法

再者,如小麦种植过晚,也会影响到小麦的产量,这就需要加大每亩麦种的播种量,以保证小麦的产量不受分蘖少而造成减产。

‘陆’ 对于生长偏弱分蘖较少的麦田,在浇水时都有哪些注意事项

小麦生长需要水分,给小麦浇水,是正常不过的事,不过,浇水是有讲究的,什么时候浇?浇水能起到什么作用?浇水时需要注意什么?并不是说想什么时候浇就去浇,想怎么浇就怎么浇,毕竟,浇一次水,一亩地需要花费几十块,成本在那放着,按照一般情况来说,一亩地种植一季的小麦,利润也就几百块,浇水起不到作用,相当于几十斤麦子成本就浪费了,所以,本篇文章,小帮手就给大家说说小麦浇水的相关内容。

小麦冬灌注意事项:

1、看天

在秋雨稀少、冬冷干旱的年份效果最好。冬灌适宜在日平均气温稳定在3℃左右时进行。过早,气温偏高,蒸发旺盛,不能起到蓄水保墒的作用,并会因水肥充足引起麦苗徒长、甚至冬前拔节过苗,冻害严重;过晚,温度偏低,不利水分下渗,地面易积水形成冰壳。农谚说:“不冻不消,冬灌嫌早;夜冻日消,灌水正好;只冻不消,冬灌晚了”,这是有科学道理的。

2、看地

土壤墒情不足,5-20厘米土层含水量沙土低于13%、壤土低于15%、粘土低于17%,或土壤相对湿度低于65%,即需进行冬灌,高于上述指标要缓灌或不灌;稻茬麦底层地湿墒足,地温偏低,不宜大水漫灌,以免麦苗发红、发黄,甚至死苗,可采取喷、管灌的方法,以利增温保苗。

3、看苗

小麦早茬旺苗一般底墒较好,可以缓灌或不灌,积水、晚茬麦播种迟,冬前生育期短,有效积温不足,单根独苗多,为了充分利用初冬冷暖间隙的有效积温,促进分蘖盘墩,除过于干旱的田块外,一般以不灌为好。

另外,还要提高冬灌质量。灌水质量不同,效果两样。冬灌水量以浇透为准,水在当天渗完为宜,要防止因大水漫灌造成冲、压、淹淤,伤害麦苗,并在冬灌后适时划锄松土,防止板结龟裂透风,伤根死苗;选晴暖天气的上午9点至下午3点浇水为好;对底肥不足、苗弱、群体小的麦田可以结合浇越冬水,每亩追施尿素5~7.5公斤。冬肥春用,促使麦苗转化升级。

‘柒’ 小麦播的种子有点少,有什么办法可以让他多分叉吗,

没办法,以我见识的麦子都是一个头,一个麦穗。种子少了,就上适量的化肥,促进麦穗大而颗粒饱满,一样可以达到丰收的效果(麦种不能太少)

‘捌’ 怎样提高冬小麦分蘖成穗率,获得稳产、丰收

冬小麦是我国粮食作物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获得高产,涉及很多方面,其中促使冬小麦主茎多分蘖、多成穗是非常关键的一个因素。许多农民朋友为了获得高产,通过加大用种量的方式来提高产量,但如果用种量过大,田间的通风透光性就会大打折扣,容易滋生病害,导致病害爆发流行,影响产量。另一方面,种的太密,秸秆往往会长的比较纤弱,后期容易出现倒伏现象,一旦倒伏,产量也会受到影响,不利于高产。那么,到底该如何种植才能实现稳产、高产呢?答案是把基本苗的数量控制在合理的数量范围内,通过小麦生长过程中分蘖的特性,运用科学合理的栽培措施,促使小麦多分蘖与成穗,最终实现稳产、高产。

掌握冬小麦分蘖成穗的规律,科学地选种、合理的栽培及精心的管理,才能够提高小麦的分蘖与成穗数量,为增产、稳产打下基础。

‘玖’ 小麦分蘖少怎么让小麦分蘖多些

一般情况下,播种期偏晚等原源因可能造成分蘖少的情况。如果密度够,也不一定要追求有多少分蘖。在密度不足的时候,要促进分蘖的发生,可以在越冬期、返青期至起身期,加强肥水管理,适当提早浇水并增加氮磷肥的使用量。

土层深厚,结构良好耕层较深,有利于蓄水保肥,促进根系发育。土壤结构是指固体(有机体和无机体)、液体、气体的组成比例,它与土壤水分、空气,温度、养分有着密切关系,如沙土、重粘土结构不良,难以形成高产。

冬型品种适期的日平均温度为16~18℃,半冬型为14~16℃,春性为12~14℃。温空的高低受地理纬度和海拔的影响,即纬度和海拔愈高,气温愈低,播种期可早些。

(9)促进小麦分岔用什么方法扩展阅读:

干燥的空气、充足的氧气和日光暴晒,都有利于种子后熟。

没有完成后熟作用的种子具有较强的抗热性,含水量在16%以上的麦种,只要种子温度短时间内不超过50度,进行干燥处理,都不会降低种子的发芽率。小麦种子的热进仓就是依据此原理。

已完成后熟作用的小麦种子,抗热性显着降低,若用高温处理,则会影响种子的发芽率,为此,对已完成生理后熟、含水量较高的三益小麦种子,宜用日晒的方法进行干燥,而不能用高温烘干的办法进行干燥,更不宜将种子热进仓处理。

阅读全文

与促进小麦分岔用什么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马原中归纳的方法有什么局限性 浏览:508
灯具遥控安装方法 浏览:984
在家地震预警有哪些方法论 浏览:398
气缸圆柱度的检测方法 浏览:213
东风制动灯故障原因和解决方法 浏览:309
简谐运动研究方法 浏览:122
幼儿异物吸入的抢救方法有哪些 浏览:210
开衫毛衣尺寸的经典计算方法 浏览:356
广电有线连接方法 浏览:826
局解血管的检查常用方法 浏览:986
瑜伽的技巧和方法 浏览:833
写出五种植物的传播方法 浏览:96
治疗脾气差的最佳方法 浏览:814
花卉满天星的种植方法 浏览:965
风控未通检测方法 浏览:767
根管治疗术的步骤和方法 浏览:179
去脚臭的简单的方法 浏览:933
二年级语文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浏览:67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课题 浏览:866
瑜伽胳膊锻炼方法 浏览: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