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研究方法 > 关于苹果的研究方法

关于苹果的研究方法

发布时间:2022-04-27 00:54:04

⑴ 苹果的分类方法有几种

迄今为止世界上的苹果品种在1万种以上,为了研究和应用上的方便,人们试图将如此众多的品种进行分类归群。不同品种间,因其来源和性状表现十分复杂,很难求得一种令人满意的分类方法。目前,苹果品种的分类方法,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以下五种。

1.果实外形、色泽分类法

这种分类法是根据果实的外形和色泽进行的。就果实外形而言,有长形、圆形、扁形、棱形、柱形等多种。果实色泽有红色、黄色、青色、绿色、条红、全红等多种。由于大量品种在果实形状和色泽上差异纷繁,所以,这种分类法的实用价值很小。

2.生态地理分类法

这种分类法是根据品种的原产地及其所要求的生态条件进行的。不同品种原产地的自然条件不同,由此所形成的生物特性也不一样。因此,这种分类法在生产上有一定的意义,俄罗斯学者格留涅尔曾根据世界苹果品种原产地的生态地理条件,把苹果品种分为乌拉尔品种群、中俄罗斯品种群、北高加索品种群、外高加索品种群、中亚品种群、东欧品种群、欧洲大西洋沿岸品种群、南欧品种群以及北美品种群等九个类群。

3.倍性分类法

这种分类方法是根据苹果品种染色体的倍性进行分类的。研究认为,绝大多数苹果品种都是二倍体,2n=34;少数品种为三倍体,2n=51;极少数品种为四倍体,2n=64。

4.花期、熟期分类法

这种分类方法是根据苹果品种的开花期和果实成熟期进行的。依花期的早晚,把品种分为早花和晚花品种群;依果实的成熟期,把品种分为特早熟、早熟、中熟、中晚熟和晚熟品种群。这种分类方法的实际应用价值大。

5.用途分类法

这种分类方法是根据果实用途,把苹果品种分为生食、烹调和加工等三类。世界上的苹果栽培品种主要为生食品种;英国的烹调品种栽培比重较大;过去,法国栽培的酿酒用品种较多。

生食优良品种一般都具有适于生食的品质,肉质松脆,汁液多,风味甜酸可口,且具有香气。生食品质的好坏与果实含糖量的高低及其糖酸比有很大关系,果实内单宁类物质的多少对生食品质也有很大影响。许多小苹果品种如槟子、沙果和海棠等,其糖酸含量可能与优良生食大苹果品种相近,但因其含有单宁类物质,而不宜生食。另外,果实香气的有无也常是决定苹果品种生食品质的重要因素。

烹调用优良品种一般都具有较高的含酸量,肉质紧实,烹调时果肉完整,无粉裂和糜烂现象。

沙果和海棠类品种果实成熟期较早,适于生食用的品种不多,常是制作果酱、果冻和蜜饯食品等的好原料。

⑵ 有关于苹果的资料

国科学家研究发现,苹果中的果胶可以降低胆固醇。荷兰学者从长期调查研究中发现,每天吃1个苹果的人,胆汁的排出量和胆汁酸的浓度增加,有助于肝脏排出更多的胆固醇。1个苹果中含有类黄酮30毫克以上,它能抑制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防止其沉积于动脉壁引起动脉硬化和冠状动脉狭窄,因此,可以减少冠心病和心脏病的发生。同时,还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稠度,减少血管栓塞,从而防止心脏病发作,并减少冠心病死亡率。苹果中的维生素C、微量元素钾和镁,可防止心肌炎,增强神经功能,降低高血压。据资料显示,每周安排一个“苹果日”,这天只吃300~400克苹果,不吃别的食物,大约经过5个苹果日,吃上2千克左右的新鲜苹果,便会有较好的降压作用,以后视血压状况,再进行一个疗程。

苹果酸可以稳定血糖,预防老年糖尿病,因此糖尿病患者宜吃酸味苹果。吃熟苹果,可治疗便秘。吃切成丝的生苹果,其果胶能止住轻度腹泻。苹果含有的磷和铁等元素,容易被肠壁吸收,有补脑养血、宁神安眠等作用。故常吃苹果能增强记忆力,对孩子还有促进发育的作用。因苹果中的一些元素能排除体内有害的铅、汞等元素,所以,欧洲科学家称苹果为防癌药。


经历了全国人民抗SARS斗争的考验后,如何通过改善膳食结构,增强肌体免疫系统的抗病能力,人们都在反思。专家们认为,水果、蔬菜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营养成份,包括多种氨基酸、多糖果酸、类黄酮、维生素、微量元素及大量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以及钾、镁等无机盐类。这些都是人体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营养成份,也是提高肌体免疫力的基础物质。因此,专家建议人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要合理增加水果、蔬菜的摄入量,充分发挥其营养保健功能,增强免疫力,增进健康。


苹果属水果中的佼佼者,也是我省的优势产品。苹果药用,早在唐代就有记载:"苹果味甘、酸、入肺、脾二经,有补心益气、生津止渴、解毒除烦、健脾和胃、涩止泻以及润肺、醒酒诸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苹果富含糖类、酸类、黄酮类、芳香醇类和果胶物质,并含有纤维素、维生素B、C及钙、磷、钾、铁等营养成分,使其具备多方面的医疗保健作用。


一、双向调节胃肠功能


苹果中既含苹果酸、酒石酸、鞣酸等有收剑作用的成分,又含纤维素等有通便作用的成分。《本草纲目》中有"水痢不止,奈半熟者10枚,水2升,煎1升并食之"的说法。民间至今仍有用苹果治疗慢性腹泻、神经性结肠炎及肠结核等疾病的方法。德国人也用"摩罗氏苹果疗法"治疗肠炎。治疗结肠炎腹泻宜吃擦成丝的生苹果;治疗慢性腹泻和大便干燥,只需每日早晚空腹各吃1个苹果,即可见效;治疗水泻则用半成熟苹果适量加水煮,连汤食之。此外,饭后吃苹果对反胃、消化不良也有一定的作用。因此,胃肠功能率乱或腹泻、便秘的人都应多吃新鲜苹果。


治疗婴幼儿的轻度腹泻的方法为:将新鲜苹果洗净,削皮捣汁,喂服,一次10毫升,1日4次,服用后用凉开水漱口。


二、降低胆固醇


近年来,欧美及日本等国的医学家研究证明,苹果能像降血脂药物一样,使血液中胆固醇降低。他们认为,苹果本身不含胆固醇,而且能促进胆固醇从胆汁排出;苹果含有大量的果胶,能阻止肠道内胆固醇吸收;苹果在肠道内分解出来的乙酸有利胆固醇代谢。由此见,苹果对于中老年人,特别是胆固醇增高者,着实称得上是理想的水果。


三、降血压


荷兰医学家认为每天吃一个苹果,可以使冠心病人的死亡率减少一半。


苹果具有降血压的作用。高血压患者每日坚持吃3次苹果,每次1-2个,可收到降压效果。医学专家还提出每周可安排一次"苹果日",可以对付这两种"文明病"。治疗高血压,可在每周的苹果日吃300~400克苹果,而不吃别的食物,吃5个苹果日后,便可使血压下降。


四、防癌


芬兰的研究工作者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说明,常吃苹果可以减少患肺癌的危险性。他们指出,苹果中所含的黄酮类化合物(植物通过新陈代谢产生的重要抗氧化物质)是降低肺癌发病率的主要原因。赫尔辛基国立公共卫生研究所从1965年开始这项长期研究。在历时30年的研究中发现,预防癌症的主要原因并不是水果、蔬菜中含量较多的维生素C和β-胡萝卜素,而是苹果、蔬菜及其他水果中含有的黄酮类化合物。那些经常食用含黄酮化合物的食物,尤其是经常食用苹果的人们,肺癌的患病率降低46%。为此,世界最大的苹果汁公司特利托浦公司销售和消费者服务部的经理格兰格·巴英特先生指出:"这是一个令世界兴奋的情报,我们期待进一步理解苹果效用的深入研究。"另外,美国康奈尔大学的最新研究也发现,苹果中存在大量的抗氧化物质。实践证明,长期服用苹果汁,消化系统、膀胱和呼吸道患癌症的危险降低一半,同时还能有效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和冠状肌能不全的发展。


五、减肥



众所周知,"一天一苹果,医生远离我"。苹果的食用功能,已获得许多科学家证实。例如不必挨饿,不必吃药,不必花钱,只要在三天内全吃苹果,吃饱为止,即可减轻3至5公斤。这就是日本流行的"三日苹果减肥法"。吃苹果减肥,同时还能改善皮肤干燥、过敏性皮肤炎、便秘等症状。


六、有利妇女健康和美容


苹果果肉营养丰富,有补血及美容作用,可增加血色素,使皮肤变得细嫩红润。月经量过多、有轻度贫血症状的女子最宜多吃苹果。用苹果治疗贫血可生吃也可烤熟吃。


孕妇在怀孕期间出现妊娠反应时,多食鲜苹果,一方面可补充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同时又可调节水、盐及电解质平衡,防止因频繁呕吐导致酸中毒。自制等量的苹果汁甘蔗汁,加点生姜汁,兑和,内服,也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七、其他功能


苹果中的一些营养成分可迅速中和体内过量的酸性物质(如肌酸、乳酸等),故有消除疲劳、增强体力的作用。因体力活动而致疲劳者,可吃1-2个新鲜苹果。苹果汁和加苹果汁的葡萄汁这两种果汁含有大量的天然糖、维生素、微量元素和有机酸,适合体力衰竭时多喝,促进新陈代谢,对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有好处,还可预防感冒。


喝生苹果汁可治疗咳嗽和嗓子嘶哑。


严重水肿患者多吃苹果有利于补钾,减少副作用。



苹果的保健作用



1、止泻:因为苹果含有丰富的鞣酸、苹果酸、有机酸、果胶和纤维素,有整肠收敛的作用。其中的果胶和纤维素又有吸收细菌和毒素的作用,因此,食用苹果能治疗婴儿的轻度腹泻。


2、通便:苹果中的纤维素能使大便松软,便于排泄,有机酸也有刺激肠蠕动的作用,因此食用苹果能促进通便。


3、适用于妊娠女性食用:对于女性妊娠反应者,吃苹果不仅能补充热量、维生素等,还能调节水盐及电解质的平衡,防止频繁呕吐所致的酸中毒。


4、防治高血压:苹果中的钾能与体内过剩的钠结合,使之排出体外。因此,常吃苹果或常饮苹果汁,对于高血压患者很有好处。


5、增进食欲,益于婴儿生长:苹果中所含的溶解性磷和铁,易于消化吸收,有益于婴儿生长和发育,还可以预防婴幼儿佝偻病的发生。


6、减肥:苹果中含有的大量维生素、苹果酸,能促使积存于人体内的脂肪分解,经常食用苹果可以防止肥胖。


7、防治贫血:常吃苹果还能增加血色素,使皮肤变得细白红嫩,因此,对于贫血患者来说,食用苹果可以起到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8、防止老化:苹果中含的钙质和维生素E,具有利尿美容的功效,可以有助于防止老化。


9、预防糖尿病:苹果所含的果胶,能防止胆固醇增高,减少血糖的含量,适量食用苹果对防治糖尿病有一定的作用。


10、增强记忆力:苹果不仅含有丰富的糖、维生素、矿物质等大脑所必需的营养素,而且更重要的是它富含锌元素。据研究,锌是人体内许多重要酶的组成部分,是促进生长发育的关键元素。人体内缺锌对记忆力将产生不良影响。


11、消除疲劳:苹果所含多糖、钾、果胶、酒石酸、苹果酸、枸橼酸等,对于消除人体疲劳效果甚佳。

⑶ 苹果的特性是怎么样的

苹果,英文名称Apple,学名Malus spp.(苹果属),在植物分类学上隶属于蔷薇科。苹果为多年生落叶乔木,是温带果树的代表树种。目前,在世界各地都有苹果栽培,并以欧洲的前苏联、法国、德国、意大利、波兰,亚洲的中国、日本、土耳其和北美洲的美国等国家为世界苹果的主要生产国。

苹果因具有以下特点而深受人们喜爱,并成为栽培面积广、产量高的“果中之王”:①易栽培管理。由于苹果的栽培历史悠久,广大果农已探索出了栽培苹果的成套经验;加之科学工作者在温带落叶果树中对苹果的研究最多,技术相对而言最成熟,因此,苹果的栽培管理易于、并已经被广大果农接受。②易高产。苹果本身是一高产树种,较成熟的栽培管理技术更容易使苹果栽培者获得丰硕的产量。进入盛果期的成熟苹果树,如管理科学,很易获得每公顷22530—45060kg的产量。③果品质优美观。苹果果实美味可口、酸甜香兼具;果个有大有小、形状多样、色彩悦目,即质量上乘,又具美学价值。④营养丰富。据测定,苹果果实含水分85%左右,含糖量约10%—14.2%,含苹果酸0.038%—0.063%;每百克可食部分含蛋白质0.04g、脂肪0.5g、碳水化合物13.0g,胡萝卜素0.08mg、硫胺素0.01mg、核黄素0.01mg、尼克酸0.1mg、钙11.0mg、磷9mg、铁0.03mg。⑤成熟期长、耐贮运,可维持周年供应。苹果果实的成熟期因品种不同可从6—11月,而且苹果果实的贮运性能很好,平常百姓也可将富士、国光等果实贮藏至翌年3—4月。若用冷藏、气调贮藏等手段,可贮至下一季果实成熟时,很易实现苹果的周年供应。⑥多用途的加工性能。苹果果实的加工用途很广,用苹果果实做原料,可以加工制作果干、果脯、果酱、果汁、果酒、蜜饯和罐头等。⑦绿化自然、美化环境。苹果浓郁的树冠、树姿的多样、花朵的洁丽、果实的多彩等等都可作为庭院、公园、盆景等绿化和美化环境的材料。

苹果种质资源是指具有一定的遗传物质,在苹果生产和育种上有利用价值植物(包括苹果属植物的种、品种、类型及其近缘属植物)的总称。

苹果种质资源学就是考察苹果种质资源的起源、传播和演化及其分布和分类,并对苹果种质资源进行考察、收集、保存、评价、研究和利用的科学。

进行苹果种质资源学的研究工作,可以为苹果栽培生产提供适宜的品种和砧木,为苹果育种提供丰富的种质资源,从而对苹果生产的持续发展、满足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而对苹果消费的需要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⑷ 苹果的科学研究

2014年,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李世访研究团队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吴清发教授研究团队合作,在世界上首次发现苹果中存在具有核酶活性的环状RNA。
上世纪80年代,在研究苹果上的一种病害——苹果锈果病时,我国科学家已经从苹果中分离到一种特殊环状RNA。但是,限于检测及分析技术的限制,一直未能揭示出它的真面目。2012年,李世访结识了专门从事生物信息学研究的吴清发,决定共同探究苹果中环状RNA的真面目。
研究团队通过对含有环状RNA的苹果锈果样品进行高通量测序,经过长时间的摸索和反复验证,终于拿到了该环状RNA的全序列。序列分析发现,该环状RNA由434个核苷酸组成,是一种迄今为止从未见过报道的新的环状RNA。该研究为今后从植物和动物中发现更多环状RNA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手段。

⑸ 市场上销售的苹果颜色很好看,具体是采用了什么方法呢

好女人不担心嫁人,好水果不担心卖。好女人嫁给好房子,好水果卖好价格。什么是好果实?一要漂亮,二要好吃。消费者喜欢先以貌取人,好色的人买大、红、光、亮的苹果。

因为消费者都擅长“颜色”,所以我们应该多花些心思在苹果的颜色上,探索果实是如何着色的。怎样才能更“色”?

决定苹果着色状态的是果皮中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华清脂的含量转换。这三种物质代表的颜色是绿色、黄色和红色。在正常成熟的水果中,叶绿素显示的颜色(绿色)褪色或与类胡萝卜素显示的颜色(黄色)一起构成水果表面的底色,花青表示的颜色(红色)构成表色。这三种物质的比例会使水果呈现不同的色调,其中华清池尤为重要。

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是叶片中的碳、氢、氧、氮通过光合作用生成的。花青和花青素由光、温度、乙烯、脱附酸完成。

⑹ 苹果如何育种

研究苹果的遗传变异,培育苹果新品种的一门科学技术。世界苹果约有8000多个品种,作为生产上主栽的仅是适合市场要求的少数品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消费水平的提高,市场对苹果要求的标准也在发生变化,育成适合当代消费要求的苹果新品种,是提高苹果商品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

发展简史

早在公元前2~前1世纪,罗马加图(M.P.Cato)即有苹果品种的记载。中国关于苹果品种的记载始于公元3世纪。《广志》称:“柰有白、青、赤三种”。奈即中国的绵苹果。经过长时期的自然和人工选择,到13世纪末叶,西欧苹果品种更为丰富。在英国已经开始有Pearmain和Costard品种名称的记载。18世纪初叶,英国奈特(T.A.Knight,1759~1835)用人工杂交方法培育苹果新品种,奠定了苹果育种的科学基础。其后美国伯班克(Luther Burbank)和苏联米丘林(И.В.Мичурин)均以培育苹果优良品种着称于世。20世纪20年代以来,欧美各国和日本也先后开展了以杂交为主的苹果育种。40年代瑞典格兰荷尔(I.Granhall)等用X射线照射苹果品种接穗,开创了苹果的辐射育种。中国的苹果育种始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的辽宁省熊岳农业试验场(现为辽宁省果树研究所)和原辽宁省兴城园艺试验场(现为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在整理引进的苹果品种同时,也开展了苹果的杂交育种研究。至80年代中国已有10多个研究单位从事苹果的育种工作。

育种目标

苹果育种必须在适应生产和消费需要的前提下,以提高产量,改善外观,增进果实品质为主要目标,育成适应不同地区,不同条件,色香味俱佳的新品种。为了达到高产要求,育种工作者把注意力首先放在组成丰产因素的树体结构和结果习性上,保证新品种结果早,容易形成花芽,具有连年结果的能力。果实外观指果实大小、形状及果皮色泽,要求果实大小适中,形状整齐,色泽美丽,无论红色、黄色或绿色,都以本色纯正为佳,但以全面浓红的果实更受欢迎。果实品质的要求因爱好不同而异,虽然对于香味、口味、口感各有偏爱,但应以能受到绝大多数消费者喜好为原则;要求果实肉质细脆、汁多、甜酸适口,具有大多数人都能接受的香味。苹果育种目标还因地区而异,有些地区有育成早熟品种的要求;对贮藏设施还不完善的地区,则要求育成晚熟耐藏的新品种。新品种必须适应产区的气候。在中国、苏联、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寒冷省(州)区,很重视苹果的抗寒育种,以求满足就地供应本地区的果品需要。针对各地的主要病虫害进行的抗病虫育种,可以减少药剂防治投资和避免环境污染,欧美许多国家极为重视,已经投入大量人力进行深入的研究。随着集约化栽培发展的需要,一些国家和地区正在从事矮化育种,要求育成树冠紧凑、矮小,新梢节间短、分枝少,容易形成短果枝、结果早、产量多而稳定的新品种。

育种途径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引种

许多国家的苹果栽培都是从国外引种成功而发展起来的。19世纪30年代,日本从欧美引进国光(Ralls)、红玉(Jonathan):在很长时期内作为主栽品种,在生产上发挥重要的作用。20世纪50年代,波兰从美国引进旭(McIntosh)系统的品种,发展成为外销生产的主要品种。60年代中国从美国引进新红星(Starkrimson),从日本引进富士(Fuji)及其着色系品种,到80年代已成为一些产区的主要品种,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实生选种

从偶然实生苗的实生选种而获得的苹果新品种。长期以来被认为是苹果育种的一个有效途径,为世界各国所沿用。元帅(Delicious)、金冠(Gol-den Del.)、红玉、旭、澳洲青苹(Granny Smith)等世界着名苹果品种以及其他数以千计的苹果品种都由此而来。1936年美国从金冠自然实生苗中选出红金(Red Gold)。1966年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从金冠实生苗中选出早金冠。1969年日本群马县园艺试验场也从金冠实生后代中选出赤城。1975年山东章丘县明水公社秀水大队从7年生国光的偶然实生苗中选出秀水,其中有些品种已开始用于生产。

芽变选种

从优良的芽变中选育新品种。苹果品种的自然芽变非常普遍,主要有3种类型:即红色芽变、短枝型芽变和大果型芽变。①红色芽变,以元帅系品种最为常见。经选择的优良芽变有红冠(Richard Del.)、红星(Starking)、舒帅(Shot Well Delicio-us)、亚当元帅(Adams Delicious)、红王子(Red Prince)、皇家红(Red Royal)、顶红(Top Red)、红奥勒冈(Oregon Red)等60多个品种。发生红色芽变的品种还有国光、富士、橘苹(Cox Orange)、君袖(Northern Spy)、瑞光(Rome Beauty)、红玉、大珊瑚(Stayman Winesap)、大锦(Twenty Ounce)等。②短枝型芽变,以元帅系为最多。20世纪50年代开始,美国从元帅系品种选出新红星(Starkrimson)、斯塔克红矮生(Stark Spur Red Delicious)、阿特伍德红矮生(Atwood Spur)、矮红(Red Spur)、超红(Stark Spur Supreme Red)、艳红(Stark Spur Ultra Red)、银红(Stark Spur Silver Red)、首红(Red Chief)、摩尔矮生(Mor Spur)、阿兹威尔矮生(Azwell Spur)等160多个短枝型品种。70年代中国从元帅系品种中选出新元帅、玫瑰红等品种(系)。短枝型芽变在金冠中亦有较多的发现。50~60年代美国选出的短枝金冠有金矮生(Gold Spur)、矮黄(Yellow Spur)、恩维尔金矮生(Golden Anvil Spur)、斯塔克金矮生(Stark Spur Golden)。70年代中国选出的金冠短枝型品种(系)有山东齐河短枝金冠、天津矮金冠50号等。其它品种也有短枝型芽变,如短枝型富七、矮枝型澳洲青苹、短枝旭〔包括威塞旭(Wijcik McIntosh)、本迪旭(Bendig McIntosh)、加拿大的短枝旭A.B.C.D.系〕等。③大果型芽变,美国发现有金冠大果型芽变杜茨(Dutes)和佩林(Perrine);元帅的大果型芽变大元帅(单果重321.3克,为普通型的184%),红玉大果芽变大红玉(单果重135克,为普通型的144%),旭大果芽变大旭(单果重196.9克,为普通型的210%)和马斯大旭(单果重215.6克,为普通型的198%),花嫁(Weal-thy)的大果芽变史蒂文森大花嫁、卢普大花嫁和库姆布斯大花嫁;君袖的大果芽变卢普大君袖(单果重240克,为普通型的149%);瑞光的芽变卢普大瑞光,黄魁(Yellow Transparent)的芽变大黄魁;赤龙(Bald-win)的芽变大赤龙(单果重198克,为普通型的208%);斯蒂尔红(Steele Red);拉宝(Lobo)的芽变贝次拉宝。加拿大发现有安大略的大果芽变,单果重193克;苏联发现有安托诺夫卡的大果芽变600克安托诺夫卡等。

杂交育种

是苹果育种的主要方法。以美国、加拿大为例,通过杂交育成并登记的苹果新品种,1950~1951年212个,1960~1966年293个,1967~1972年118个,共723个。其中一些新品种如科特兰德(Cortland)(倭锦×旭)、早生旭(黄金×旭)、马空(Maccoun)(旭×Jersey black)、门罗(Monrol)(红玉×芹川)、艾达红(Idared)(菊形×红玉)和梅露斯(Melrose)(红玉×元帅)已在生产上作为经济栽培品种应用。日本从1928年迄今60年间,通过杂交先后育成的品种有陆奥(金冠×印度)、惠(国光×红玉)、富士(国光×元帅)、王铃(金冠×元帅)、茜(红玉×Worcester Pearmain)、初秋(红玉×金冠)、津轻(金冠×不明)、千秋(东光×富士)、北上(东北2号×红金)、北斗(富士×陆奥)等品种。这些新育成的品种,部分已在日本相继推广,使苹果品种组成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富士已将原来主栽品种国光、红玉取而代之。中国从1950年至80年代的30多年间通过杂交育成有90多个新品种,其主要育成单位及育成品种如表1。

在苹果杂交育种全过程中,除了必须正确选择亲本外,由于苹果实生苗结果年龄较晚,一般需要5~8年才能开始结果,因而早期鉴定,预先选择和缩短童期至为重要。生长健壮,抗性强,茎干和枝条粗壮,节间短,叶片大而厚,叶色深,芽大且饱满的杂种实生苗,被认为具有栽培性状,能较多地结出大型果实,有较大的结果负载量。与此相反,树形松散开张,主干细弱,枝条稀疏、纤细,叶片极小形,叶面呈病态,结果迟或结果少,被认为栽培性状较差,在苗期就可及时淘汰。苹果的黑星病、赤星病能通过幼叶使植株感病。在幼苗时期接种,根据发病的情况,可将感病实生苗淘汰。如果是在温室或人工气候室中培育实生苗,由于能有效地抑制温度、湿度和光照等环境因素,减少环境对遗传的影响,可以大大提高选择的效率。为了促使实生苗提前结果,最有效的办法是创造适合实生苗生长的气候、土壤和环境条件,最大限度地让实生苗尽快生长。曾有试验报道利用温室使实生苗不断生长的方法,把湖北海棠的童龄期从3年缩短到9.5个月。也有人把莱因特(Reinette)苹果苗先种在温室3个月,然后移到圃地,48株幼苗中有一株在发芽后的26个月开了花。在常规管理条件下,采用疏枝、轻剪、长放、环剥、高接或在矮砧上嫁接实生苗等措施,均可不同程度地促进提早结果。

表1多倍体育种

苹果的三倍体品种约占栽培品种总数1/10。20世纪30年代曾报导,在181个栽培品种中,有35个是三倍体。这些三倍体品种多数是自然实生,例如赤龙、大绿、洛岛绿等20多个品种都是自然实生的三倍体,其中大珊瑚已知是醇露(Winesap)的实生变异。少数品种是杂交产生的三倍体。例如陆奥(Mutsu)是金冠(Golden Del.)与印度(Indo)杂交育成;新金冠(Sir Prize)则是由美国经过四代杂交育成的。苹果的四倍体品种多数是自然芽变产生出来的。如金冠、醇露、旭、花嫁等10余个品种都有四倍体类型。四倍体还可以从三倍体品种的实生苗出现。有人报导从赤龙、伏花皮(Gravenstein)等8个三倍体品种5694株实生苗中,出现有148株四倍体,约占2.6%。用二倍体给三倍体授粉,实生苗中也可出现四倍体。在884株实生苗中有8株是四倍体,出现机率为110∶1。瑞典用这种方式培育出第一个四倍体品种阿尔法68(Alfa68)。此外用秋水仙精处理从帕拉冈(Paragon)和大珊瑚品种也得到了6-3-3和3-6-6的六倍体嵌合体。

辐射引变

用X射线、γ射线、快中子照射果树枝、芽,可以增加单基因芽变的比例。美国用X射线照射苹果枝条,获得了科特兰德(Cortland)品种的两个深红芽变;山岛(Sandow)品种的两个芽变,其中一个浅色,称多锈;另一个称金锈(Golden Ruseet)。金锈芽变比母本品种的锈色要少得多。X射线的有效剂量,休眠期枝条为300~500伦琴,生长期的芽为2000~4000伦琴,热中子照射剂量为3.9~15.6×1012/cm2。辽宁省果树研究所从X射线照射中获得一个无锈金冠品系和一个矮国光品系。

生物技术

应用离体培养方法,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获得了苹果花粉植株。从1982~1986年期间,先后得到国光、元帅、赤阳(Rainier)等不同品种的花粉植株。东北农学院(黑龙江省哈尔滨)亦育成了黄太平小苹果的单倍体品种并已经开花结果。

遗传研究

①童期。苹果童期的长短,大多表现连续变异,由微效多基因控制。苹果在亲本相同的后代中,凡生长势强的单系常常表现为童期短。苹果的童期与亲本的营养期表现高度的相关性。金冠品种比旭结果早,以金冠为父本时,后代中约有一半早期结果,说明金冠的早期结果习性是细胞质遗传。②成熟期。苹果成熟期属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早熟×早熟的后代大部分早熟;同时产生少部分中熟类型;早熟×中熟的后代绝大部分中熟,少数晚熟,个别早熟;晚熟×晚熟的后代大部分为晚熟,部分中熟。③果实大小。苹果的果实大小系受多基因支配呈数量性状遗传。杂种后代的果实大于大果亲本的百分率低,而小于小果亲本的通常为56%或更多,后代平均值比亲中值小34%。④果皮色泽。苹果果皮色泽的遗传特点是具有花青素的红色对不具花青素的黄和绿色都是显性;条红对非条红为显性。苹果果皮的底色在未成熟时全是绿色,成熟时有些仍保持绿色;有的绿色消退,变成黄色或白色。彩色的色相主要为条红和晕红。彩色的色调常常受底色的影响而有一定的变化。白底色者常表现为鲜红色;绿底色者常表现为暗红色;黄底色者表现中间色。旭、红玉、倭锦(Ban Davis)、红君袖(Red Spy)、菊形(Wagner)、门罗(Monroe)、马空(Maccoun)、科特兰德(Cortland)、赛冰糖(York Imperial)等品种都具有红对绿或黄的杂合基因。⑤果实风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甜酸的适当配合。Brown(1975年)分析过100多个苹果品种优良类型,其中大多属于中酸/中糖、中酸/高糖、低酸/中糖。说明只要酸不太高,糖不太低,在低酸到中酸、中糖到高糖这个范围内,两者的适当配合就表现佳美的风味。苹果的糖与酸虽然可以说是一对相对性状,然而它们的遗传则是相对独立的。糖的遗传属数量范畴,后代表现为常态分布。其平均值与亲中值相近。酸的遗传比较复杂,主基因与多基因发生重叠作用。首先中酸或高酸对低酸是由显性单基因控制的;其次是在中酸与高酸范围内,都还可分为不同程度的酸度,受多基因制约。大多栽培苹果都属酸的杂合型,如金冠、红玉、花嫁、橘苹、早生旭、倭锦、菊形、科特兰德、马空。属于高酸同质结合型品种有:一面红(Boiken)、阿凯罗(Akero)、西格纳(Signa Tillie)、初笑(Duchess of Oldenburg)、蒙哥马利(Mongomery)、爱巴特(La-nes Prince Albort)、卓别奈。⑥抗病性。因病源、抗源(种类及品种)不同,苹果的抗病遗传大体有两种方式:一为显性单基因遗传;另一为多基因的数量遗传,苹果主要病害的抗性遗传如表2。⑦株型。苹果的短枝型,是株型突变中的一个重要类型。短枝型这个名称是根据许多发生改变性状中最核心的一个性状而命名的。实际上它从生长习性、结果习性、生理生化直到形态解剖都发生了一系列的改变。所以短枝型突变尽管是由一对co基因所控制,然而这对基因具有很多效应,是果树中基因多向效应(pleiotropy)的一个典型例子。苹果短枝型的遗传有以下两种方式:a.单基因简单遗传;b.多基因连续变异,现已发现元帅、金冠的短枝型芽变和旭的另外几个短枝型芽变的短枝性状,都不是由单显性基因控制的,它们的后代都表现连续性变异。(蒲富慎)

表2苹果砧木育种

研究苹果及其近缘属植物的遗传变异,培育和创造苹果砧木新类型的一门科学技术。选育苹果砧木可为苹果生产提供适应当地条件的优良乔化和矮化砧木。

发展简史

苹果嫁接技术的产生,意味着对苹果砧木选择和利用的开始。公元初叶,普林尼(Pliny)曾经记载说:罗马人很早就知道把苹果品种嫁接在砧木的技术。因此,可以认为在古罗马时代,世界就已开始有苹果砧木的选择和利用。在西欧,一般选择苹果栽培品种作乔化砧木;中国则从野生苹果资源中,选择在生产栽培中利用已久的种或类型作乔化砧木。相沿到现在,形成了当今世界丰富的苹果乔化砧木组成。15世纪末~16世纪初,开始有了苹果矮化砧木的选择。选出最早的矮化砧木乐园苹果(Paradise)和道生苹果(Doucin)并投入生产使用。1912年英国哈顿(R.G.Hatton)将欧洲大陆的苹果矮砧整理分类为东茂林1~16号(M1-16),为苹果矮砧的系统育种奠定了物质基础。1920年瑞典阿拉普(Alarp)从混杂的苹果砧木选出与M16树势相当的A2,1922年英国开始了系统的苹果矮砧育种。1929年,泰德曼(H.M.Tydman)与克仑(M.B.Crane)合作,以君袖与东茂林无性系及其它砧木杂交,育成了抗绵蚜的矮砧MM101-115。1929年泰德曼还以东茂林M系砧木与其它砧木杂交育成M26、M27等7个无性系。自此以后,相继开展苹果矮砧育种的有苏联、美国、加拿大、波兰等国。中国于20世纪40年代开始苹果矮砧引种,70年代开始苹果矮砧育种。

育种目标

乔砧仍是一些国家、地区的主要砧木。乔砧要求抗寒、抗病虫、耐盐碱、嫁接树生长势强健。对育成的矮砧,应具有下列特性;①树干光滑无刺,易于嫁接繁殖;②与多数栽培品种亲和良好;③具有所希望的生长势,能适期结果,嫁接树结果适量;④扦插容易生根,固地性好,能从土壤中吸收足够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质;⑤有良好的适应性和抗性。苹果的砧木育种比接穗品种的育种容易。因为现有砧木具备有经济生产的大部分特性,用实生选种和杂交育种可获得符合希望的砧木,而不必考虑其果实品质,并有较可靠的早期选择方法。但是由于只有达到盛果期才能评价其生产潜力,所以比接穗品种育种需要更长的时间。中国的苹果属资源丰富,多达23种,其中如山荆子、丽江山荆子、海棠果、湖北海棠、三叶海棠、变叶海棠、锡金海棠等苹果属植物,还蕴藏有很多的生态类型,经研究后,对选育乔化或矮化砧木将具有很大的潜力(见苹果种质资源)。

育种途径

主要有:①引种。20世纪50年代以前,美国、法国、波兰、日本、中国等许多国家,由于缺乏适合的苹果矮化砧木,引入了英国M及MM系矮砧,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促进了本国苹果矮化栽培的发展。②实生选种。对实生乔砧说来,因国家和地区而不同,通过长期的实生选种实践,选育出适应当地的乔化砧木,使得苹果栽培得以发展起来。例如法国的小苹果,美国的红玉、元帅、旭等栽培品种,日本的圆叶海棠,中国北部的山荆子,中部的海棠果都是实生选择出来,并广泛地被利用来作当地的乔化砧木。对矮砧说来,1964年美国图基(H.B.Tukey)认为:从稠李、梨、榅桲、唐棣、山楂、花楸等苹果异属植物中,叮能选出适宜的矮砧来,但至今很少有成功的经验和应用的价值。相反,许多真正有价值的矮砧都是从苹果属植物中选择出来的。例如芬兰用山荆子自由授粉的种子播种育成γB营养系。美国康乃尔大学从M8自然杂交实生苗中选出13个CG系砧木,其中CG26、CG47和CG80生长势相当于M9。此外,美国密执安州和堪萨斯州也从实生苗中分别选出MAC和K系砧木。20世纪70年代,中国山东青岛农业科学研究所从楸子中,选出崂山奈子,具有半矮化程度,已开始在生产上应用。③杂交育种。是苹果砧木育种的主要方法。德国和加拿大用山荆子和海棠杂交,分别培育出Dab营养系和Robusta 5矮化砧木。苏联育种家曾以M8×红色军旗杂交育成B9(又叫红色梨园),矮化、抗颈腐病和土壤真菌病,但易于感染病毒。他还用嫁接在M3树上的B9×B13,育成了B118,极抗寒,能忍受-16℃以上的土温:压条生根良好,抗病毒,但易受绵蚜为害,其矮化程度与M26相当。波兰扎格(S.w.Zagaja)从安托诺夫卡×M9的杂交苗中选出较抗寒的P系苹果矮化砧,中国吉林省农业大学用小红果×M2育成了抗寒矮砧63-2-19,山西省农学院和山西果树研究所都育成了一些苹果矮化或半矮化砧木,已开始在生产中应用。苹果中的野生多倍体种,大多具有无融合生殖特性,其实生苗和嫁接苗生长整齐一致,没有无性系砧木的繁殖困难和往往不带毒病。利用它们与矮砧杂交进行无融合生殖矮砧育种,可获得实生无性系苹果矮砧,是当前苹果矮砧育种的一个主攻方向。1973年德国施米特(H.Schmidt)从四倍体的三叶海棠获得了杂交株系-4556,实生苗无融合生殖程度达91%,用作橘苹(Cox's Orange Pippin)品种的砧木时,其树冠大小介于M9和M7之间。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山东省青岛农业科学研究所也已开始利用杂交方法,先后开展了无融合生殖的矮砧选育。

鉴定方法

天然或杂交实生苗在苗期一般都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性状鉴定,包括生长势、产量、品质、适应性及抗性鉴定等方面。对矮砧还必须用根皮率法、电阻法、电导法或气孔密度测定等方法来鉴定矮化效应,作为预先选择的依据。辽宁省果树研究所研究指出;不同粗度的根与根皮率,不同枝条粗度与电阻值的相关关系,如利用回归直线来表示,便能准确地选出符合需要的矮砧。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发现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9带与苹果砧木的矮化潜力具有显着的相关性。邵开基等(1987年)研究证明叶片中脱落酸含量愈高,则树体愈矮化。这些都可以作为1~2年生实生苗的矮化预测指标。经选择鉴定的苗木最后必须通过嫁接鉴定,才能被推广应用于生产。其具体作法是将嫁接接穗品种的苗木,首先通过不同砧穗组合的比较试验,其次通过区域试验,经决选命名后才能投放生产使用。

⑺ 有关苹果的资料

一天一个苹果”是人们熟知的健康口号。的确,苹果含有丰富的糖
成熟的苹果
、有机酸、纤维素、维生素、矿物质、多酚及黄酮类营养物质,被科学家称为“全方位的健康水果”。那么,到底是哪些保健作用让它赢得了这样的美名呢?
降低血脂:日本果树研究所的人体试验表明,每天吃两个苹果,3周后受试者血液中的甘油三酯水平降低了21%,而甘油三酯水平高正是血管硬化的罪魁祸首。苹果的果胶进入人体后,能与胆汁酸结合,像海绵一样吸收多余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然后排出体外。同时,苹果分解的乙酸有利于这两种物质的分解代谢。另外,苹果中的维生素、果糖、镁等也能降低它们的含量。
降血压:过量的钠是引起高血压和中风的一个重要因素。苹果含有充足的钾,可与体内过剩的钠结合并排出体外,从而降低血压。同时,钾离子能有效保护血管,并降低高血压、中风的发生率。英国着名药理学家苏珊·奥尔里奇博士发现,苹果中所含的多酚及黄酮类物质能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预防癌症:日本弘前大学的研究证实,苹果中的多酚能够抑制癌细胞的增殖,而芬兰的一项研究更令人振奋:苹果中含有的黄酮类物质是一种高效抗氧化剂,它不但是最好的血管清理剂,而且是癌症的克星。假如人们多吃苹果,患肺癌的几率能减少46%,得其他癌症的几率也能减少20%。法国国家健康医学研究所的最新研究还告诉我们,苹果中的原花青素能预防结肠癌。
抗氧化作用: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研究小组把老鼠的脑细胞浸到含有栎精和维生素C的液体中,发现脑细胞的抗氧化能力明显增强。同其他蔬菜水果相比,苹果里含有的栎精是最好的,而红苹果又比黄苹果和绿苹果好。所以,对于老年痴呆症和帕金森综合症患者来说,苹果是最好的食品。
强化骨骼:苹果中含有能增强骨质的矿物元素硼与锰。美国的一项研究发现,硼可以大幅度增加血液中雌激素和其他化合物的浓度,这些物质能够有效预防钙质流失。医学专家认为,停经妇女如果每天能够摄取3克硼,那么她们的钙质流失率就可以减少46%,绝经期妇女多吃苹果,有利于钙的吸收和利用,防治骨质疏松。
维持酸碱平衡:70%的疾病发生在酸性体质的人身上,而苹果是碱性食品,吃苹果可以迅速中和体内过多的酸性物质(包括运动产生的酸及鱼、肉、蛋等酸性食物在体内产生的酸性代谢产物),增强体力和抗病能力。
“一日一苹果,医生远离我。”在众多水果之中,苹果可说是最普遍又最平和的一种,但它的营养价值却不容小觑。中医相信它可生津润肺,健脾开胃。营养学上的分析,指出苹果含有最多果糖,并含有多种有机酸、果胶及微量元素。
苹果果胶属于可溶性纤维,不但能促进胆固醇代谢,有效降低胆固醇水平,更可促进脂肪排出体外。法国人做过一项实验,让一组身体健康的中年男女每日进食两、三个苹果,一个月后,量度他们体内胆固醇水平,发现80%的人血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又叫坏胆固醇)都降低了;同时,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即好胆固醇)却有所增加。苹果对于心血管的帮助可见一斑。
苹果所含的微量元素钾能扩张血管,有利高血压患者,而锌亦是人体所必需,缺乏时会引致血糖代谢紊乱与性功能下降。
生吃苹果,除了能获得以上效益,还能调理肠胃,因为它的纤维质丰富,有助排泄。另一方面,泄泻的人吃它也有好处,因为苹果酸具收敛作用,但须注意,如属脾胃虚寒型的慢性泄泻,则须将苹果用锡纸包裹,先焗熟或煨熟才吃。
苹果营养丰富,热量不高,甚受减肥者欢迎。食疗方面,用苹果皮加姜数片煮水喝,可止呕吐。用苹果配梨子可减梨子之寒,更有强化和润肺润胃之效。秋季糖水,用苹果、梨子数个,加百合1两(30克),石斛5钱(15克),南北杏3钱(9克),可润肺止咳。
减肥:苹果会增加饱腹感,饭前吃能减少进食量,达到减肥的目的。

⑻ 苹果的形状、颜色、味道、种类、价值(作用)、产地是啥

一、形状

果为略扁之球形,径5厘米以 上,两端均凹陷,端部常有棱脊。

二、颜色

颜色及大小因品种而异。果皮表色在果实成熟后,一 般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红色、绿色和黄色等三种类型,还有其他颜色,但不多见。

三、味道

味甘、微酸。

四、种类

苹果品种大体有100个左右,常见有红富士、嘎拉、桑萨、津轻、金冠、红星、红玉等。

五、价值

观赏与食用价值。

六、产地

原产地:欧洲、中亚西亚、北美、中国新疆

(8)关于苹果的研究方法扩展阅读

苹果的相关知识

1、苹果吃不对,1/3营养会被浪费。很多人都爱手抓苹果上下两头,从中间呈环状一口口啃着吃。科学家统计发现,这种吃法会浪费30%的果肉。建议大家在啃苹果时,注意啃掉两端的果肉。

2、苹果也会导致过敏。花生、坚果、贝类和鸡蛋是常见过敏食物,然而,有的人也会对苹果过敏。专家认为,其罪魁祸首是附着于苹果表面的桦树花粉,而与苹果本身无关。

3、苹果的确是减肥食物。苹果中水和膳食纤维含量极高,有助于延长饱腹感,每只苹果仅含热量95千卡。研究发现,苹果皮中的熊果酸有助于增加有益减肥的棕色脂肪,降低肥胖风险。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苹果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苹果,你不知道的4件事

⑼ 水果苹果资料

苹果,是水果中的一种,是蔷薇科苹果亚科苹果属植物,其树为落叶乔木。苹果营养价值很高,富含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钙量丰富,有助于代谢掉体内多余盐分,苹果酸可代谢热量,防止下半身肥胖。苹果是人们经常食用的水果之一。

苹果是一种低热量食物,每100克产生60千卡热量。苹果中营养成分可溶性大,易被人体吸收,故有“活水”之称。它有利于溶解硫元素,使皮肤润滑柔嫩 。

生活习性:

苹果是落叶乔木,有较强的极性,通常生长旺盛,树冠高大,树高可达15米,栽培条件下高3~5米左右。树干灰褐色,老皮有不规则的纵裂或片状剥落,小枝光滑。果实为仁果,颜色及大小因品种而异。喜光,喜微酸性到中性土壤。最适于 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心土为通气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

苹果树栽后2~3年开始结果,经济寿命在管理条件下为15~50年,土壤瘠薄、管理粗放的只有20~30年。由于顶端优势和芽的异质性综合作用的结果,苹果通常具有较强的干性和明显的层性。因品种间的萌芽力和成枝力有差异,其层性的明显程度也不同。

苹果的芽按性质分为叶芽、花芽两种。叶芽呈三角形,尖长而弯曲,展叶后长成枝,叫做新梢或营养枝。枝条按生长状况可分为:徒长枝、普通枝、纤细枝、叶丛枝: 苹果的花芽为混合芽。腋花芽枝,在当年生枝的叶腋处形成的芽,第二年能开花结果的叫腋花芽。

苹果的花芽分化,多数品种都是从6月上旬开始至入冬前完成,整个过程分为生理分化、形态分化和性细胞成熟三个时期。花芽为混合芽,花序为伞房状聚伞花序。每个花序开花5—7朵。

(9)关于苹果的研究方法扩展阅读:

吃苹果的好处

1、美白润肤

苹果含有较多的镁、果胶、维生素C,有助于清除机体组织器官中的毒素,苹果中营养成分可溶性大,易被人体吸收,有利于溶解硫元素,使皮肤保持水分,润滑柔嫩,红润光泽。

2、减脂瘦身

苹果中含有的大量苹果酸,能促使积存于人体内的脂肪分解,苹果还能增加胃的饱腹感,是饥饿时的最佳食物。肥胖患者若每天只吃一个苹果代替晚餐,两周可以看到意想不到的减肥效果。

3、安神催眠

苹果中含有的磷和铁等元素,易被肠壁吸收,具有补脑养血、宁神安眠的作用。苹果的香气是预防抑郁的良药,其香气成分中含92%的醇类,6%羰类化合物,其浓郁的芳香对人的神经有很强的镇静作用,会使人精神松弛,催人入眠。

4、降低血脂

苹果中含有丰富的苹果多酚,可显着性降低血清中甘油三酯、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血脂偏高者可以坚持每天吃1~2个苹果,会有降血脂的效果。

5、清洁口腔

苹果中的单宁酸有助于防止牙周病和分解污渍,让牙齿恢复亮白,粗纤维能扫走口腔里的食物残渣、费力咀嚼的动作能刺激唾液分泌,达到天然的清洁效果。

阅读全文

与关于苹果的研究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马原中归纳的方法有什么局限性 浏览:508
灯具遥控安装方法 浏览:984
在家地震预警有哪些方法论 浏览:398
气缸圆柱度的检测方法 浏览:214
东风制动灯故障原因和解决方法 浏览:309
简谐运动研究方法 浏览:123
幼儿异物吸入的抢救方法有哪些 浏览:210
开衫毛衣尺寸的经典计算方法 浏览:356
广电有线连接方法 浏览:826
局解血管的检查常用方法 浏览:987
瑜伽的技巧和方法 浏览:833
写出五种植物的传播方法 浏览:97
治疗脾气差的最佳方法 浏览:814
花卉满天星的种植方法 浏览:966
风控未通检测方法 浏览:767
根管治疗术的步骤和方法 浏览:180
去脚臭的简单的方法 浏览:934
二年级语文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浏览:68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课题 浏览:866
瑜伽胳膊锻炼方法 浏览: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