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研究方法 > 跳高的训练方法

跳高的训练方法

发布时间:2022-04-27 00:03:32

❶ 快速提高跳高能力的方法

一、弹跳力是全身力量、跑动速度、反应速度、身体协调性、柔韧性、灵活性的综合体现。所以我们不可以认为提高弹跳就成天的跳跳的就行了。你必须坚持每天拉伸自己全身各部位的肌腱、韧带、肌肉,扩大关节的活动范围,同时,做各种复杂的有利于提高身体协调性的体操。动作要准确、优美、既有力又放松。
二、力量训练最好由身体训练教练安排和辅导。如自己进行训练,最好每周进行2到4次的大力量训练,训练时必须注意安全,以免发生意外伤害。所谓大力量训练就是利用杠铃进行大负荷的练习。最典型常用的有三种:负重蹲起,提铃,抓举。总之,这几项练习的成绩越高,你的弹跳力就越好。至于每次练习的重量、组数、次数、动作规格等问题,原则是:
1、大力量训练每周至少二次,不多于四次,要给身体超量恢复的时间,但要长年进行,不可间断。
2、每次课最好安排以上所述三项练习方法。
3、要讲究大力量训练的技术动作规格,切不可乱来。
4、小力量训练是指使用各种综合训练器械和哑铃等进行训练。重量较轻,组数和次数较多。目的是提高肌肉耐力,增粗肌纤维,减少脂肪,小力量训练可以变化着花园天天练,但最好不要和大力量训练同时进行。无论大力量还是小力量训练,一次课的时间不要拖的太长,1.5小时至2小时为宜。有强度还要有密度。
三、速度训练也是提高弹跳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反复冲刺训练还是有必要的。30次,50次,也许80次,那就要看你的吃苦精神了。所谓冲刺,要求你自己在准备活动后全速往前冲,而不是中速。专项速度训练同大力量训练相同,不必天天练,每周三小时即可。还要特别注意运用小;力量训练手段增强大腿后侧肌肉群的力量。
四、各种专门的弹跳练习手段非常多,诸如
1、跳绳、跳栏、摸篮圈、摸小黑框上沿,甚至摸篮板、大力量训练每周至少二次不多于四次要给身体超量恢复的时间但要长年进行不可间断。
2、每次课最好安排以上所述三项练习方法。
3、要讲究大力量训练的技术动作规格切不可乱来。
4、小力量训练是指使用各种综合训练器械和哑铃等进行训练。

❷ 跳高训练的方法和技巧,你有哪些了解

关于这个问题,我可以简单粗暴的回答各位,说到跳高,就要说到其他运动了,实际上,撑杆跳,顾名思义就是用细杆子支撑地面,弹跳身体,跳过几米高的横杆。因此,想要在撑杆跳高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就必须跳得足够高,也就是说运动员要足够轻才能跳得更高。在日常锻炼中,我们应该尽可能地锻炼我们的身体形状,并保持我们的身体处于相对对称的状态。

既要有适当的肌肉力量,又要有轻盈的身体,才是最好的状态。做瑜伽:瑜伽本身的目的就是激活身体的筋骨,塑造自己。长期坚持做瑜伽有助于我们塑造一个满意的体型。要做好撑竿跳高,当然首先要掌握撑竿跳高的技术动作,规范自己动作的每一个细节,在动作上做到有纪律、有标准。撑杆跳有持杆冲刺、持杆起跳,都要求运动员精准,才能发挥出应有的水平。

怎么训练跳高

1.身体训练:

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身体训练水平的发展是掌握和提高运动技术的基础,是大负荷训练的物质保证,是不断提高运动成绩的先决条件。身体训练有以下内容:速度训练有一般速度和专项速度。一般速度30—6m反复跑、100—150m,反复跑、30—60m追逐跑;专项速度有弧线跑30m计时,全程助跑计时,后四步助跑计时,下坡跑接弧线跑20m,下坡跑度弧线跑20m,,快速摆臂摆腿的模仿练习,快速起跳练习。

2.弹跳训练

有自然弹跳力和专项弹跳力两种。前者的方法有各种行进间跳跃!跨步跳、单足跳20—30m,计时、四步助跑五级跳";后者有带助跑4—5步的跳跃,计时30—60m,跳跃及各种跳深、跳栏架、跳台阶、综合跳等。

3.力量训练

有一般力量素质训练和专项力量素质训练两种。前者的训练方法有助木举腿、高抬腿走、实心球练习等;后者的训练方法有负重弓箭走、负重蹬台阶4cm,负重半蹲起、及利用其他器械练后群肌、小肌群力量。

4.协调性训练

有各种体操技巧练习,各种绕栏、跨栏跑,各种球类运动等均能提高运动员的灵敏和协调能力。技术训练跳高技术是影响运动成绩的最重要因素。只有掌握合理的技术,才能充分发挥运动员身体素质的潜力,取得好成绩。

5.技术训练

在教学和训练中反复进行,技术训练中应包括学习掌握跳高的基本技术和一些主要环节的动作,但应侧重于进一步改进技术细节,不断完善整个技术的节秦,提高技术水平。在训练中应采用简化的练习和专门辅助手段,各个技术环节分别练习,逐一改进,并进行大量的完整技术练习,进一步增强肌肉感觉和体会技术动作。只有不断地在突破某些技术环节的基础上,再进行完整的技术训练才能提高运动成绩。在技术训练时,更强调根据运动员个人特点在技术细节上有所创新,如:对弹跳力好的运动员要求多练跳跃,发挥自己的长处;对有一定基础的运动员强调大强度,时间短而有效的训练方法。

6.心理训练

在激烈的比赛中,运动员的心理状态直接影响比赛成绩。只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保持最佳竞技状态。心理训练有感知觉训练、表象训练、集中注意力训练、意志训练、自信心培养五种。

7.恢复训练

在训练中不仅要与身体训练、技术训练有机结合起来,还必须因人而异地运用不同的方法,循序渐进地提高心理训练水平,逐渐培养和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恢复训练随着运动员水平的不断提高,优秀运动员的负荷越来越大,故恢复过程也显得十分重要。主要的恢复训练方法有:教育学手段与方法,医学生物学恢复手段,心理恢复的手段和方法,同时应对恢复训练的水平进行必要的测定。

如何练习跳高技巧

(一) 助跑
1. 助跑的任务 从背越式跳高的助跑路线可以看到,在助跑开始的前段直线跑,应尽可能大的获得水平速度。在助跑后段的弧线跑应为跑跳创造尽可能大的离心加速度,有助于向横杆方向运动。
2. 助跑的技术要点 开始采用直线助跑,双肩要下垂,用脚前掌着地,跑时具有弹性;提高重心,步幅均匀,不断加速;进入弧线跑时,外侧摆动腿富有弹性地蹬地。为了克服离心加速度的作用,上体应稍向弧线内侧倾斜。前脚掌沿弧线落地,身体重心轨迹向内越出足迹线。助跑的节奏要快,特别是助跑最后两步髋关节前送幅度要大,迈步时上体保持较垂直的姿势,摆动退积极,充分后蹬,起跳腿快速前伸,同时髋部自然前送。助跑过程中两臂应积极有力地前后摆动,弧线跑时外侧手臂摆动幅度应大于内侧手臂的摆动幅度。 (二)起跳 起跳的目地在于使助跑获得的水平速度,迅速转变为垂直向上运动,以使身体充分向上腾起,并为过杆做好准备。起跳动作可分为起跳腿的着地、缓冲和蹬伸三个阶段及摆动腿与双臂的配合。
1. 跳腿的着地、缓冲和蹬伸技术 为加快起跳的速度,起跳腿应大幅度、平稳地以脚掌外侧着地,并迅速从脚跟向前脚掌滚动。这时由于迈步放脚时髋关节的积极快速前送和迅速的弧线助跑而形成了了身体向后、向内的倾斜姿势。在起跳的缓冲阶段,为了提高起跳的速度。还应减小屈膝的幅度,以利于保持水平速度。在这阶段当身体由倾斜转为垂直至身体重心移至起跳腿的上方时,迅速有力地充分蹬直起跳腿的三个关节,躯干在离地前瞬间几乎垂直地立于起跳脚之上。这时起跳腿的蹬伸方向应在身体重心的外侧,从而产生了过杆所必须的旋转冲力。
2.起跳时摆动腿与双臂的协调配合技术 起跳时离横杆较远的一臂使颈地向上摆动,加一臂不要充分摆出,并且较早地制动,这样有利于肩轴倾向横杆。摆动腿的摆动应从屈膝的起跳腿旁开始,以膝盖领先,先屈膝折叠,后跳高架的远端支柱上方用力摆出。当摆动腿摆到起跳腿前方之后应向里转,而小腿和脚要稍许外展。这样的积极动作,有助于使骨盆保持在起跳力量的作用线上,围绕纵轴产生转身动作。此时,头应补偿性地转向横杆。 (三)过杆和落地 过杆就是充分利用起跳获得的腾空时间改变身体姿势,缩短身体重心与横杆之间的距离,并利用身体的屈伸、旋转越过横杆。过杆时,立即屈髋收腹,下颚迅速引向前胸,同时双腿补偿地高举两小腿积极向上甩起。应注意,落地前的收腹举腿,以背先着地,或团身以肩先着地,然后再做一个后滚翻。为了控制腾越方向,头部不能后仰,要注意在落垫过程的"视力监督",眼睛始终要注视着横杆方向。
二、 学习方法 (一) 学习和掌握起跳技术
1. 地蹬摆练习 站立,一手抓支撑物,起跳腿在前,摆动腿在后,摆动腿向异侧肩的前上方摆动,起跳腿配合充分蹬伸。要求摆腿屈膝折叠并膝内扣,加速摆至最高点,异侧臂配合上摆, 同时拨腰、顶肩,髋部前送并扭转。
2. 步走动起跳练习 站立,起跳腿在后,摆动腿在前,起跳腿向前迈步放脚,摆动腿积极向前摆动。要求沿直径为15~20米的圆圈走动,起跳腿积极主动向前迈步放脚, 并在摆动腿与手臂的有力配合下迅速完成跳腿。
3. 弧线助跑起跳练习 在练习2的基础上分别用1步、2步、3步助跑转体四分之一垂直纵跳,两脚落地。要求蹬摆配合协调一致,动作快速有力,助跑节奏清楚,最后两步和起跳连贯,体会弧线助跑转入起跳时上体由内倾到竖直的垂直用力感觉。双脚落地,是为了使摆动腿努力下沉, 有利于按"桥"型完成过杆动作。此练习可在两个跳高架之间吊拉橡皮筋球,高度宜控制在练习者起后头顶刚好能够触及。
(二) 习和掌握过杆落地技术
1. 地倒肩挺髋练习 背对海绵包站立,倒肩挺髋成"桥"。肩背着垫。要求挺髋挺腹,两臂屈肘外展。
2. 定背越式跳高练习 背对海绵包站立,两腿屈膝半蹲,然后提踵发力向上跳起,形成典型的"桥"腾空姿势。接着屈髋,向上积极甩小腿,用整个背垫落地。要求在用力向上起跳之后,两臂配合上摆、挺髋、挺胸、肩后倒下沉,两小腿放松下垂。体会空中背弓的肌肉感觉。落地前两小腿积极上甩,动作自然放松。 此练习开始可以不用横杆,动作熟练后再用橡皮筋、横杆。

❺ 跨越式跳高的训练方法

跨越式跳高方法:
1.摆动腿原地踢摆练习。异侧手扶肋木(或树干),摆动腿以同侧髋带动大腿前、后摆,同侧臂配合腿的前摆,上摆至与肩平制动。
2.原地模仿跨越式过竿动作练习。两腿依次跨过约与膝关节高的横绳,可用长绳或橡筋带系于两个篮球架柱上,集体进行,加大练习密度。
3.模仿跨越式两腿过竿动作练习。立正,右手按着竖立竹竿的上端,然后右腿向右外侧踢摆,越过竿顶。右手迅速按回竿上端。接着左腿也向右外侧摆腿过竿,迅速转髋,左手按竿。然后反过来,向左做同样动作。跨过与髋部同高的竹竿或木棒。
4.同上练习,但按教师的口令进行,可分成四列横(或纵)队进行比赛,以竿(棒)少掉地下的队为优胜。
5.上一步跨越斜放的横竿。摆动腿在前,踏跳腿在后。开始时,踏跳腿向前迈一步,作跨越过竿练习。竿的一端放于地面,另一端放在跳高架或木凳上。在硬的地面作此练习时,注意强调着地缓冲,防止膝飞踝关节受伤。
6.上一步跨越式越过较低横竿。
7.助跑三步越过横竿。预备姿势是摆动腿在前,站在起点上。助跑方向与横竿所成角度为30°一60°。踏跳点距横竿投影点三、四个脚掌之间。三步助跑的起跑点在距离踏跳点五个自然步的地方。
8.助跑五步跨越较高横竿。五步的起跑点在距离踏跳点8个自然步的地方。

❻ 跳高跳远训练方法

跳高训练方法:
1、 爆发力训练:训练时应注意速度和力量的密切结合,训练的主要方法是进行中等重量的负重练习,如负重提踵、负杠铃原地跳、负重弓箭步走等;在发展快速力量的同时,也要进行大重量的负重练习,以增加肌肉力量。主要练习有负大重量蹲起等。并且要同跑和放松练习结合起来进行。重量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定,尤其是杠铃,最好是在有保护或是有监督的情况下进行才好,这样比较安全。
2、弹跳力训练:发展快速力量和跳跃能力能有效发展弹跳力,其主要练习有:
1、一般跳跃练习:单足跳、跨步跳、分腿跳、蛙跳、直腿跳等;
2、跳跃障碍练习:跳跃栏架、跳深(即跳下-跳上练习,效果非常显着,简单易行)、摸高练习等。
3、腰腹肌训练:仰卧起坐、俯卧挺身、负重仰卧起坐、负重俯卧挺身等来提高腰腹肌的力量。
跨越式跳高由助跑、起跳、腾空过杆、落地等紧密衔接的四个部分组成。 助跑采用侧面直线助跑,左侧助跑者右腿为起跳腿,左腿为摆动腿,右侧助跑则相反。助跑应逐渐加速,起跳时用起跳脚全脚掌着地,摆动腿稍屈膝积极向前上方摆起,当摆过横杆后,向杆下内转下压,两臂下垂。过杆时,躯干向横方向侧倒并向起跳腿方向扭转,两臂上举,同时起跳腿迅速向上高抬,完成跨越动作。过杆后,身体侧对横杆,用摆动腿先落地,接着起跳腿落地,稍有缓冲。 跨越式起跳角度是30--45度,起跳路线是直线,步点可以在起跳点开始反向助跑。跨越式跳高的起跳点在横杆的外侧30厘米处。
坚持练习,一定会有收获。
先在横杆中间外侧30厘米左右地方确定起跳点,然后,跑7--8步用力起跳的那一点就是起跳点,然后跳几次,如果起跳点太靠近,则将起跳点向后移动相应距离。如果起跳点太远,则将起跳点向前移动相应距离。经过反复练习,就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步点。
错误纠正:
1:弹跳力不够,应加强弹跳练习。
2:起跳点太近,跨越式跳高的起跳点在横杆的外侧30厘米处。
坚持练习,一定会有收获。
用跨越式就行, 跨越式起跳角度是30--45度,起跳路线是直线,步点可以在起跳点开始反向助跑。跨越式跳高的起跳点在横杆的外侧30厘米处。 坚持练习,一定会有收获。
先在横杆中间外侧30厘米左右地方确定起跳点,然后,跑7--8步用力起跳的那一点就是起跳点,然后跳几次,如果起跳点太靠近,则将起跳点向后移动相应距离。如果起跳点太远,则将起跳点向前移动相应距离。经过反复练习,就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步点。

跳远训练方法:
跳远技术环节主要包括:助跑、起跳、腾空和落地。无论是教科书还是在平时的教学中己经形成了对"助跑与起跳的衔接"是整个跳远教学关键的这么一个传统认识。不可否认,助跑与起跳的衔接的确在跳远技术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许多优秀跳远运动员在整个运动生涯中,花在这一技术上面的时间也是最多最难有效掌握的,但这仅仅是针对专业运动员而言的。由于我国传统体育教材深受竞技运动的影响,也就相应形成这么一个传统的认识,并没有充分考虑到中小学教学的实际情况与效果。笔者认为:同一个运动项目,在中小学教学的重点把握上和专业运动队训练重点的把握上有时不一定是相一致的。根据我们平时的教学发现,在跳远技术的教学中,由于受课时等因素的限制,对于提高学生成绩,改善学生动作效果最好、最容易产生效益的是对"腾空"这一技术环节的掌握上。尤其是对于初学者,看似简单的助跑起跳技术,其实纠正起来很难(这也是许多优秀运动员在比赛中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而看似复杂的腾空技术,反而容易纠正克服。下面,我仅就腾空技术教学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来谈谈本人教学中的体会,供同行们参考。
据相关科学研究,蹲踞式姿势旋转力矩为0.44kg·m,挺身式为1.2kg·m,走步式为1.8Kg·m。因此,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大都采用走步式以减少向前的旋转。而中小学跳远教学中,主要以蹲踞式姿势为主 (高中部分年级男生为挺身)。所以向前旋转是中小学跳远教学中腾空技术环节最容易出现的问题。解决好这一关键环节就能很好地提高跳远技术教学的实效性。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就应该了解身体前旋产生的原因。
一、身体前旋的原因
1.起跳时身体过于前倾。当学生完成起跳,起跳脚着板后产生的制动使下肢向前的运动速度相对位于上体。如果腿和两臂的摆动不积极,就容易造成上体的前倾,形成前旋。
2.起跳时低头含胸,在起跳蹬伸的同时必须要抬头挺胸。头部的运动对于整个身体的运动、平衡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我们知道体操动作中的前空翻须低头含胸屈腿,使身体容易产生前旋。而跳远则反之,在起跳时必须抬头才能挺胸,从而避免身体前旋。对于挺身式跳远而言,过早地向前收起跳腿,没有形成"挺胸展故"姿势,也是造成前旋的主要原因之一。
3.急于做着地动作。从人的自我保护意识来看,腾空后身体对失去支撑后不是后仰,而往往是屈体前趴,急于做着地动作。尤其是初学者更是如此。这就很容易造成身体的前旋。
二、身体前旋的纠正方法
1.多做起跳成腾空步练习。让学生体会腾空后,头和上体的姿势。起跳可分为上一步起跳和助跑三至五步起跳,同时注意手臂的向上摆动。
2.多做立定跳远抛体练习。做这一练习时在沙坑上放一跳高海绵垫。脚蹬离坑沿做立定跳远向前抛体,两腿须伸直,两脚后跟尽量远伸,用身体的肩和臀同时落在海绵垫子上。
3.助跑垫上抛体。四至六步助跑单腿起跳(与跳远助跑起跳相同)后向前抛体,两腿伸直,两脚后跟尽量远伸,用身体的肩和臀部同时落地。
当然,跳远的落地技术也是非常重要的,落地时需减少身体重心轨迹与足跟落点距离是落地技术的主要任务之一。做到这一点必须要以良好的空中动作为基础。以上三个纠正练习不但可以克服空中前旋的问题,同时也是为跳远落地动作专门设计的,对跳远的落地有很好的帮助作用,可谓一举两得。

❼ 对于跳高运动,你认为应该怎么快速提高训练成果

对于跳高运动,你认为应该怎么快速提高训练成果?

深蹲是最有效的训练方法,有哑铃就背着哑铃,没有的情况下还可以在肩头上坐本人,坐人得话一定确保安全,务必要扶着能够支持的物品,防止掉下去。

第四项:纵跳1.两脚放直,与肩同宽,"卡紧"你的膝关节.2.仅用你的小腿肚跳,只有弯折你的脚腂,膝关节尽可能不弯折.3.到地时,再快速起跳,进行一次.这一项难以,你可以用你的手协助起跳.第五项:脚尖跳1.将脚尖抬上最高处,2.用脚尖迅速起跳,跳时不能超出1.5或2.5cm。

❽ 如何提高跳高

1、双脚跳——选一高处约为80厘米,跳箱或凳子均可,并在距跳箱1米处放一个栏架,练习者站在上面往下跳,双脚一触地,尽量快速跳过栏架。随着练习者腿部力量的提高,栏架可以增加,高度也可提高,要因人而异。另外从高处跳下后也可接连续蛙跳。 2、单足跳——选一高处约为80厘米,跳箱或凳子均可,练习者站在上面往下跳,双脚一触地,迅速用单足跳过栏架或接单足跳。经过一段时间的负重和跳深练习,学生的腿部力量和爆发力都会有很大的提高,这时再进行专项练习时,不仅不会受伤,对提高成绩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练习的注意事项: 1 .当人体由高处跳起落下时,在空中髋、膝、踝三大关节充分伸展,一旦落地,立刻保持膝关节角度为140°左右的半蹲姿势,在屈膝缓冲瞬间迅速由髋部发力,依次蹬伸各关节使人体腾空与地面保持垂直跳起,此时不允许队员的上提膝收腿,这样队员在重力加速度作用下落地迅速反弹的高度必须完全由臀大肌、肌四肌、小腿三头肌发力而获得的“净高度”而非靠收腹、提腿产生的“假高度”。 2 .跳深适宜高度在80~120cm之间,但增加高度应与队员身体素质逐步提高成同步增长,不能只片面追求难度而忽视了动作技术的正确性,这是运用跳深训练是否能与跳高素质与技术要求相适应的关键。 3. 实施训练时应在落地处放上柔软的棕垫,史密斯这样描述跳深:’我们发现膑韧带的紧张和股骨之间对骨的压力达到了特别高的值。”虽然还未因跳深而发生任何伤害事故,但使用垫于仍是一个明智的预防措施。 4. 必须牢记此练习对神经生理有副作用,建议每周中最多安排2—3次,每次训练安排10×10,并建议赛前应停止跳深训练10—14天而且应循序渐进,在夏季训练时安排次数不宜过多。 跳深训练能够很有效地发展弹跳力,只要你能坚持练习,一定能成功!

阅读全文

与跳高的训练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马原中归纳的方法有什么局限性 浏览:508
灯具遥控安装方法 浏览:984
在家地震预警有哪些方法论 浏览:398
气缸圆柱度的检测方法 浏览:214
东风制动灯故障原因和解决方法 浏览:309
简谐运动研究方法 浏览:123
幼儿异物吸入的抢救方法有哪些 浏览:210
开衫毛衣尺寸的经典计算方法 浏览:356
广电有线连接方法 浏览:826
局解血管的检查常用方法 浏览:987
瑜伽的技巧和方法 浏览:833
写出五种植物的传播方法 浏览:97
治疗脾气差的最佳方法 浏览:814
花卉满天星的种植方法 浏览:966
风控未通检测方法 浏览:767
根管治疗术的步骤和方法 浏览:180
去脚臭的简单的方法 浏览:934
二年级语文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浏览:68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课题 浏览:866
瑜伽胳膊锻炼方法 浏览: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