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都是什么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都是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即为矛盾观。矛盾即对立统一,要坚持用一分为二、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认识对立。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全部规律和范畴的实质,提供了理解唯物辩证法其它规律和范畴的钥匙。唯物辩证法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而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这一科学方法论最根本的内容,即矛盾分析的方法。
B. 什么叫辨证分析法
辩证分析法是指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进行经济研究的方法。辩证分析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经济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辩证分析是用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来分析问题,反对片面的、孤立的、静止的看问题。
(2)辩证分析综合方法精髓是什么扩展阅读
其基本内容包括:
1、 把社会经济发展过程看作受一定规律支配的自然历史过程,这些规律不仅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反而决定人的意志。
2、从普遍存在的经济现象的元素形态出发,分析社会经济发展过程自始至终的矛盾的“自己运动”,揭示经济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特别注重研究每个社会经济形态特有的经济规律。
3、通过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中矛盾着的对立面又对立又统一的运动,来说明这一过程到他一过程的推移和转化,阐明一定社会经济形态产生、发展、直至灭亡的客观规律。
辩证分析法要求:思通八极,天人合一;既见古人,又见来者;拿捏分寸,把握火候。多方兼顾,抓住关键;不说过头话,不做过头事;不能一根筋,不能近视眼;胆子要大,步子要稳;灵活机动,不拘一格;自强为本,善假于人;面向未来,胜利第一。
C. 辩证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辩证法(dialectics),即辩证的方法,是西方哲学的专有名词之一,出自希腊语δνaλεxειx τέχνη,即语言的艺术,一般所认为是指对逻辑过程的抽象,即对语词,推理,描述,概念,解释过程的研究。
辩证法也被称为辩证的方法,希腊时期的辩证法类似于辩论,指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因为持有不同观点,希望通过合理的讨论来获得真正的知识。但这个辩论排除了主观因素(例如情感诉求和现代贬义的修辞)。
辩证法可以与教学法进行对比,在教学法中,对话的一方教育另一方。
唯物辩证法起源
黑格尔指出:世界历史的进程由心灵“正、反、合”的“对反、重复、超越”原则支配,这是辩证法。费尔巴哈则提出“唯物质才是真实”的世界观,这是唯物主义。马克思结合黑格尔、费尔巴哈的学说而创造出“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是哲学中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最一般规律的理论 。
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和恩格斯首先发现的哲学原理。它科学地反映了关于宇宙自然、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的最一般、最普遍、最深刻、最基础的规律与本质。
它指出:世界万事万物是永远运动和普遍联系的, 而运动的法则主要是依据一切事物内部的客观存在的“一分为二”的矛盾性构成的辩证运动法则,联系的纽带与方法主要是客观存在的既对立又统一为核心的一系列辩证原理组成的纽带。
这个哲学的基础是唯物论,主导则是辩证法。唯物论与辩证法互相制约、相辅相成、永远有机结合推动着这个哲学本身与社会实践一同进步着。它不断总结社会实践新的经验验证、完善与丰富自己,同时指导社会实践快速向前发展以至无穷。
它是全人类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最普遍的、最有效的科学武器之一。因此它是世界全人类的思想财富。
以上内容参考 网络-辩证法;网络-唯物辩证法
D. 辩证思维的基本形式和基本方法
1.归纳和演绎
归纳:从个别到一般。即从个别中归纳出一般原理。
演绎:从一般到个别的方法。即从一般原理推理出个别结论。
关系:个性和共性;特殊和普遍。归纳和演绎是两种方向相反的两种思维方式,两者互相依赖、互相渗透、互相促进。
归纳是演绎的基础,作为演绎的一般原理往往是归纳出来的;
演绎是归纳的前提,为归纳提供了理论指导。
归纳虽然能够概括出同类事物的共性,但不能区分出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所以结论还不是十分可靠的,要用演绎来补充。
演绎所依据的前提是事物的共性,但共性只是大致包含个性,个性也不能完全进入共性,从共性出发不能揭示个性的多方面属性,可见,归纳和演绎都具有局限性。
2.分析和综合
分析:在思维的过程中把认识的对象分为不同的组成部分、方面、特性等,对它们分别进行研究,认识事物的各个方面,从中找出基础、本质。
综合:把分解出来的不同部分、方面按照客观的次序,结构组成一个整体,从而达到对事物整体的认识。
关系:整体与部分、系统与要素的关系。分析与综合是方向相反的两种思维方式,互相联系、互相转化、互相促进。分析是综合的基础,没有分析就没有综合。综合是分析的成果,离开综合就没有科学的分析。
辩证思维方法是人们正确进行理性思维的方法。
E. 辩证思维方法的基本内容
辩证思维
方法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的中介,是人们正确进行理性思维的方法。辩证
思维方法
是一个整体,它是由一系列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方法所组成的,其中主要有:
(1)归纳和演绎
归纳和演绎是人们认识过程中的两种推理形式。归纳是从个别事实走向一般的结论、概念的思维方法。
演绎法
是从一般原理、概念走向个别结论的思维方法。辩证思维把归纳和演绎当成认识过程之中既对立又相互联系的两种方法。归纳法和演绎法在认识过程中有各自的作用,也有各自的局限性。在人的认识过程中,归纳和演绎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这具体表现在:第一,归纳是演绎的基础,演绎以归纳得出的结论作为前提。演绎法是一种从普遍到特殊、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方法,它只能揭示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统一关系,不能揭示共性与个性的对立关系。单纯用演绎法不能揭示个别事物多样化的属性。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运用归纳法。此外,演绎的结果也必须再运用归纳法来证实与丰富。第二,归纳法必须以演绎为指导。演绎法为归纳提供一般性的理论原则。规定归纳活动的方向与目标。同时,归纳所得到的结论不一定可靠,它必须靠演绎来修正与补充。
(2)分析和综合
分析与综合
是在认识过程中比
归纳与演绎
更加深刻的认识方法。分析是在思维中把认识的对象分解为不同的组成部分、方面、特性等,对它们分别加以研究,认识事物的各个方面,从中找到事物的本质。综合则是把分解出来的不同部分、方面按其客观的次序、结构组成一个整体,从而达到对事物整体的认识。分析与综合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这表现在:
第一,分析与综合是两种方向相反的思维方法。
第二,分析与综合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相互促成。分析是综合的基础,为了在思维中把握事物客观存在的统一性,必须先对该事物进行分析,没有分析就没有综合;综合是分析的完成,在对事物矛盾发展的统一体进行分析时必须有整体的观念,否则就不能作出正确的分析。完整、科学的方法要求把分析法与
综合法
有机地结合起来。
(3)抽象与具体
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是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逻辑思维中抽象是对客观事物某一方面本质的概括或规定;逻辑思维中的具体是许多规定性的综合,因而是多样性的统一。作为辩证思维方法的具体与感性具体不同,后者是客观事物表面的、感官能直接感觉到的事物的具体性。
由抽象到具体,是从抽象的规定到思维的具体,它包括以下几个环节:第一,作为这一过程的逻辑出发点的“抽象”。它必须是反映事物本质的最一般、最基本的抽象与规定;第二,从抽象到具体的逻辑中介;第三,作为这一过程逻辑终点的具体。它是以一定结构有机结合起来的具有多样规定性的丰富的总体,是一种理性具体。
(4)
逻辑与历史的统一
由作为逻辑起点的抽象经由逻辑中介上升到作为逻辑终点的具体,这只是完成了辩证思维永恒运动的一个周期,人类总的认识和实践过程遵循逻辑与历史统一的原则。
辩证思维中的历史有两层含义:第一是指客观事物发展的历史进程;第二是指反映客观实在的人类认识的历史发展过程,如
科学史
、哲学史、认识史等。逻辑在此指的是
逻辑范畴
间的次序、层次、关系等。逻辑与历史一致,指的是理论概念体系的逻辑关系,次序应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和人类认识历史发展的顺序。历史是逻辑的基础与前提,逻辑是历史在辩证思维中的理论再现。逻辑与历史统一的原则是思维与存在这一
哲学基本问题
在认识论、方法论中的具体体现。
F. 常见的辩证分析方法
常用的辩证分析方法:矛盾分析法,具体和抽象分析法,现象和本质分析法。
G. 辩证思维方法主要有哪些
辩证思维方法是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的中介,是理论思维的工具
人类对辩证思维的认识有一个从自发到自觉的发展过程。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和认识论在思维领域中的运用表明了人类的辩证思维具有完整的、科学的形态,从而能够正确
揭示辩证思维方法的性质。辩证思维方法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的中介,是主体观念地把握客体的一种认识工具,是人们正确进行理论思维的方法。它是由一系列方法所组成的整体。
辩证思维的主要方法
(1)归纳与演绎
归纳是从个别上升到一般的方法。演绎是从一般性原则推出个别性结论的方法。
(2).分析与综合
分析是把事物分解为各个部分、方面、要素,然后逐个加以研究的思维方法。综合是在把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方面、要素的基础上,再把它们组合成一个整体的思维方法。分析与综合的关系是辩证的,分析是综合的基础,而综合是分析的完成,只有把二者结合在一起,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科学的认识。
(3)抽象与具体(常考点)
抽象作为一种思维方法,是指在思维中把对象的某种属性、因素抽取出来而暂时舍弃其他属性、因素的一种方法。具体是多种规定性的综合。有两种具体:一是“感性具体”,它是感觉多样性的综合,是感官能直接感觉到的具体;二是“理性具体”即思维具体,它是在抽象的基础上形成的各种规定性的综合,是具体在思维中更深刻的再现。人的认识在思维运动中走着两条方向相反的道路:一条是从具体到抽象,另一条是从抽象到具体。对于辩证思维来说,更重要的是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这是一个以抽象为逻辑起点,通过各种形式的逻辑中介,达到以思维具体为逻辑终点的思维运行过程。
(4)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所谓逻辑与历史的统一,是指理论体系的逻辑顺序是客观历史发展顺序的反映。逻辑与历史之所以能够统一,是因为历史是逻辑的基础,逻辑是历史在理论上的再现,是由历史的东西派生出来的。历史是逻辑的基础,逻辑是对历史的修正。
H. 怎样理解辩证思维方法的实质及其意义
怎样理解辩证思维方法的实质及其意义?
对于什么是哲学思维方法这个问题,可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理解。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方法,可以分为辩证唯物主义方法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而在这两种方法各自的范围内,又可以列出若干具体的哲学思维方法。如,在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范围内,就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方法、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和在统一中把握对立的方法、辩证否定方法、一般和个别相结合的方法等等。因此,广义上的哲学思维方法实际上就是哲学方法。如果从狭义上来理解哲学思维方法,那么这种哲学思维方法主要是指思维的辩证本性如何在概念的矛盾本性中逐渐展开和逐渐深入的方法。这种思维方法就是辩证思维方法。从外延上讲,这种思维方法包括: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从抽象上升到具体、逻辑的和历史的等若干不同的方法。人们一般所讲的哲学思维方法主要是指这种狭义的哲学思维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