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三视图最简单看法
三视图的投影规则是:
主视、俯视 长对正
主视、左视 高平齐
左视、俯视 宽相等
画组合体三视图的方法
在画组合体三视图之前,首先运用形体分析法把组合体分解为若干个形体,确定它们的组合形式,判断形体间邻接表面是否处于共面、相切和相交的特殊位置;然后逐个画出形体的三视图;最后对组合体中的垂直面、一般位置面、邻接表面处于共面、相切或相交位置的面、线进行投影分析。当组合体中出现不完整形体、组合柱或复合形体相贯时,可用恢复原形法进行分析。
1.进行形体分析 把组合体分解为若干形体,并确定它们的组合形式,以及相邻表面间的相互位置,
2.确定主视图 三视图中,主视图是最主要的视图。
(1)确定放置位置
要确定主视投影方向,首先解决放置问题。选择组合体的放置位置以自然平稳为原则。并使组合体的表面相对于投影面尽可能多地处于平行或垂直的位置。
(2)确定主视投影方向
选最能反映组合体的形体特征及各个基本体之间的相互位置,并能减少俯、左视图上虚线的那个方向,作为主视图投影方向。图9-10(a)中箭头所指的方向,即为选定的主视图投影方向。
3.选比例,定图幅
画图时,尽量选用1:1的比例。这样既便于直接估量组合体的大小,也便于画图。按选定的比例,根据组合体长、宽、高预测出三个视图所占的面积,并在视图之间留出标注尺寸的位置和适当的间距,据此选用合适的标准图幅。
4.布图、画基准线
先固定图纸,然后,画出各视图的基准线。每个视图在图纸上的具体位置就确定了。基准线是指画图时测量尺寸的基准,每个视图需要确定两个方向的基准线。一般常用对称中心线,轴线和较大的平面作为基准线,
逐个画出各形体的三视图
5画法
根据各形体的投影规律,逐个画出形体的三视图。画形体的顺序:一般先实(实形体)后空(挖去的形体);先大(大形体)后小(小形体);先画轮廓,后画细节。画每个形体时,要三个视图联系起来画,并从反映形体特征的视图画起,再按投影规律画出其他两个视图。对称图形、半圆和大于半圆的圆弧要画出对称中心线,回转体一定要画出轴线。对称中心线和轴线用细点划线画出。如图9-11(b)(e)。
6.检查、描深、最后再全面检查
底稿画完后,按形体逐个仔细检查。对形体中的垂直面、一般位置面、形体间邻接表面处于相切、共面或相交特殊位置的面、线,用面、线投影规律重点校核,纠正错误和补充遗漏。按标准图线描深,可见部分用粗实线画出,不可见部分用虚线画出。
咋看看下文;机械制图其实有六个视图,但一般有三视图就可以表达清楚了,具体看懂图要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一个物体从一个方向看去,用图表达出来时,看到的轮廓用实线,被挡住的轮廓线则用虚线表示,根据实线和虚线的连接搭配想象出实体来,具体的细节要根据其它视图,如剖视图,局部放大视图,局部视图等,来读图,三视图是指从三个方面来看一个物体时看到的图形:
主视图:选择一个主面,从主面能看到的就叫主视图。
左视图:从左边看过去的叫左视图。
俯视图:从上面往下看叫俯视图。
建议找一本《机械识图》学一下很快就明白了,也可以找一些关于制图方面的书看看,试着自己画一些三视图,慢慢摸索,不断积累经验,不难学的。
㈡ 机械制图中复杂的三视图怎么看啊
要有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的基础方可看懂。国内一般是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在加一些剖面图,放大图等进行表达的。
㈢ 求大神给我讲解三视图怎么画
一、概述
对组合体进行形体分析,并确定了主视图的投影方向后,按照组合体的组成方式,分叠加法和切割法两种模式,不论哪种模式,绘制三视图可以分为试画底图和加深图线两个步骤。试画底图时,使用形体分析法,依次画出各结构的投影,注意各结构的相邻接触关系;加深图线时,按投影规律把三视图作为一个整体来加深,表面一个视图,一个视图的加深图线。
二、形体叠加
1、布置视图
根据组合体的最大尺寸,结合使用的图纸幅面,选择适当的比例,布置视图,其标志是画出三个视图的基准线,如图1所示,选择轴承的端面和轴线作为投影的要素,确定各视图的位置基准线。
2、试画底图
按形体分析法分解组合体,从主要形体结构开始,画出其三视图,需要保证各结构的投影关系,由于是试画底图,线条要轻、细、准。
(1)轴承,如图2所示,轴承的结构是圆筒,确定其大小需要三个尺寸。
(2)底板,如图3所示,底板在轴承的下方,在上下方向需要一个定位尺寸,底板在轴承的前方位置,在宽度方向也需要一个定位尺寸,在长度方向由于左右对称,底板和轴承不需要定位尺寸。底板和轴承没有接触关系,底板的结构是四棱柱,在边缘有圆角,确定其大小需要四个尺寸。
(3)支承板,如图4所示,支承板和底板、轴承有连接关系,支撑板与底板是叠加,在前后方向的后端面平齐,左右方向对称。支承板与轴承在高度方向是相切。支承板的结构是三棱柱,顶端与轴承相交以后,顶点消失,确定其大小只需要一个厚度尺寸。支承板的视图将影响到轴承的视图,在俯视图和左视图中与切线的位置,轴承圆筒轮廓线线型有变化。
(4)肋板,如图5所示,肋板和支承板、底板、轴承有接触关系,肋板在支撑板的前方,在底板的上方,在轴承的下方。肋板与轴承的圆柱面相交,表面上有截交线。肋板的结构是五棱柱,与轴承相交以后,有一个边消失。确定其大小需要三个尺寸。
(5)凸台,如图5所示,凸台仅仅与轴承有接触关系,在轴承的上方。前后方向需要尺寸定位,高度方向也需要一个定位尺寸,确定凸台平面的位置。凸台与轴承在表面上有相贯线。凸台的结构是圆筒柱,与轴承的孔相通。确定其大小需要三个尺寸。
3、加深图线
按形体分析法画出底图后,把三个视图作为一个整体来加深图线,确保主视图和左视图之间高平齐,主视图和俯视图之间长对正,俯视图和左视图之间宽相等。
有些圆孔等的结构细节,在试画底图中,可先不考虑,在加深图线时直接画出,如底板上的两个直径相同的圆孔,如图6所示。
三、形体切割
形体切割通常是指在四棱柱的基础上来进行切割,切割方式是用平面和圆柱面对四棱柱的结构进行变化。如图7所示。
1、布置视图
依据图面尺寸,布置视图,画出四棱柱的三视图,四棱柱的三视图是三个矩形,位置和尺寸符合投影规律,如图8所示。
2、试画底图
(1)在主视图上切割,用两个正垂面产生的交线,按投影规律做出左视图和俯视图新增加的线,如图9所示。
(2)在左视图上切割,截切面是正平面和水平面,产生一个平台,按投影规律画出主视图和俯视图的交线,如图10所示。
(3)在俯视图上切割钻孔,先确定圆心位置,即圆孔的轴线,投影圆孔的轮廓线,如图11所示。
3、加深图线
加深图线时要先画粗实线,后画细线,画粗实线时要先画曲线圆弧,后画直线,因为三视图中的所有粗实线要一致,圆弧粗实线较难画,用直线来适应圆弧的粗实线较容易。对直线,因为要使用三角尺,故先画横线,再画竖线,这两种线在视图中的使用是大量的。作图时需要用推平行线的方法来确保三视图的投影规律,如图12所示。
㈣ 怎么画三视图
画组合体三视图的方法
在画组合体三视图之前,首先运用形体分析法把组合体分解为若干个形体,确定它们的组合形式,判断形体间邻接表面是否处于共面、相切和相交的特殊位置;然后逐个画出形体的三视图;最后对组合体中的垂直面、一般位置面、邻接表面处于共面、相切或相交位置的面、线进行投影分析。当组合体中出现不完整形体、组合柱或复合形体相贯时,可用恢复原形法进行分析。
1.进行形体分析
把组合体分解为若干形体,并确定它们的组合形式,以及相邻表面间的相互位置,
2.确定主视图
三视图中,主视图是最主要的视图。
(1)确定放置位置
要确定主视投影方向,首先解决放置问题。选择组合体的放置位置以自然平稳为原则。并使组合体的表面相对于投影面尽可能多地处于平行或垂直的位置。
(2)确定主视投影方向
选最能反映组合体的形体特征及各个基本体之间的相互位置,并能减少俯、左视图上虚线的那个方向,作为主视图投影方向。图9-10(a)中箭头所指的方向,即为选定的主视图投影方向。
3.选比例,定图幅
画图时,尽量选用1:1的比例。这样既便于直接估量组合体的大小,也便于画图。按选定的比例,根据组合体长、宽、高预测出三个视图所占的面积,并在视图之间留出标注尺寸的位置和适当的间距,据此选用合适的标准图幅。
4.布图、画基准线
先固定图纸,然后,画出各视图的基准线。每个视图在图纸上的具体位置就确定了。基准线是指画图时测量尺寸的基准,每个视图需要确定两个方向的基准线。一般常用对称中心线,轴线和较大的平面作为基准线,
逐个画出各形体的三视图
5画法
根据各形体的投影规律,逐个画出形体的三视图。画形体的顺序:一般先实(实形体)后空(挖去的形体);先大(大形体)后小(小形体);先画轮廓,后画细节。画每个形体时,要三个视图联系起来画,并从反映形体特征的视图画起,再按投影规律画出其他两个视图。对称图形、半圆和大于半圆的圆弧要画出对称中心线,回转体一定要画出轴线。对称中心线和轴线用细点划线画出。如图9-11(b)(e)。
6.检查、描深、最后再全面检查
底稿画完后,按形体逐个仔细检查。对形体中的垂直面、一般位置面、形体间邻接表面处于相切、共面或相交特殊位置的面、线,用面、线投影规律重点校核,纠正错误和补充遗漏。按标准图线描深,可见部分用粗实线画出,不可见部分用虚线画出。
㈤ 形体分析法是什么
形体分析法是指假想将机器或部件分解成若干个基本立体,分析各基本立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及各立体间表面过渡关系,再进行画图或读图。
简介
把比较复杂的视图,按线框分成几个部分,运用三视图的投影规律,先分别想象出各组成部分的形状和位置,再综合起来想象出整体的结构形状。
这种方法主要用来分析较复杂的叠加类组合体。一般顺序是:先看主要部分,后看次要部分;先看容易确定的部分,后看难于确定的部分;先看某一组成部分的整体形状,后看其细节部分的形状。
㈥ 用形体分析法看图的方法与步骤有哪些
一、组合体的组合形式和形体分析法
1、组合体的组合形式
1.叠加型 由几个简单形体叠加而形成的组合体称为叠加型组合体。
2.切割型 一个基本体被切去某些部分后形成的组合体称为切割型组合体。
3.综合型 即有“叠加”,又有“切割”而形成的组合体称为综合型组合体。它是组合体最常见的组合形式。
2、组合体表面连接关系
1.不平齐 两形体表面不平齐时,两表面投影的分界处应用粗实线隔开。
2.平齐 两形体表面平齐时,构成一个完整的平面,画图时不可用线隔开。
3.相切 相切的两个形体表面光滑连接,相切处无分界线,视图上不应该画线。
4.相交 两形体表面相交时,相交处有分界线,视图上应画出表面交线的投影。
画组合体三视图时,只有通过形体分析,搞清各组成部分的组合形式及相邻表面的连接关系,想象出物体的整体结构形状,才能不多线、不漏线,按正确的作图方法和步骤画出组合体三视图。
3、形体分析法
在对组合体画图、看图及尺寸标注过程中,通常假想把组合体分解成若干个形体,搞清楚各形体的形状、相对位置、组合形式及表面连接关系,这种分析的方法称为形体分析法。这里所说的形体可以是一个基本体,也可以是一个基本体经过一定的切割,或者基本体的简单组合,分解以后的各部分形体必须简单明了。
图6-1
如图6-1所示的轴承座,可以想象分解成底座、圆筒、支承板、肋板四个形体。底座可以看成在一个四棱柱中切去一个四棱柱凹槽、两个带圆弧面的三棱柱及两个圆柱体形成的。支承板与肋板放在底座的上面,圆筒放在支承板与肋板上面。这四个形体的左右对称中心面重合,底座、支承板与圆筒的后面平齐,肋板在支承板
㈦ 三视图的画法中,基本要求: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是什么意思
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是什么意即“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是画“三视图”时应当注意的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之间的长、宽、高的对应相等的关系。
①“长对正”指的是主视图和俯视图的长度是相等的,所以长相等并且画的时候要对正。所以高相等并且画的时候要对齐。
②“高平齐”指的是主视图和左视图的高度是相等的。所以宽相等并且画的时候要等宽。
③“宽相等”指的是左视图和俯视图的宽度是相等的。
在画组合体三视图之前,首先运用形体分析法把组合体分解为若干个形体,确定它们的组合形式,判断形体间邻接表面是否处于共面、相切和相交的特殊位置;然后逐个画出形体的三视图。
最后对组合体中的垂直面、一般位置面、邻接表面处于共面、相切或相交位置的面、线进行投影分析。当组合体中出现不完整形体、组合柱或复合形体相贯时,可用恢复原形法进行分析。
(7)三视图形体分析方法扩展阅读
1、进行形体分析
把组合体分解为若干形体,并确定它们的组合形式,以及相邻表面间的相互位置。
2、确定主视图
三视图中,主视图是最主要的视图。
(1)确定放置位置要确定主视投影方向,首先解决放置问题。选择组合体的放置位置以自然平稳为原则。并使组合体的表面相对于投影面尽可能多地处于平行或垂直的位置。
(2)确定主视投影方向选最能反映组合体的形体特征及各个基本体之间的相互位置,并能减少俯、左视图上虚线的那个方向,作为主视图投影方向。
3、选比例,定图幅
画图时,尽量选用1:1的比例。这样既便于直接估量组合体的大小,也便于画图。按选定的比例,根据组合体长、宽、高预测出三个视图所占的面积,并在视图之间留出标注尺寸的位置和适当的间距,据此选用合适的标准图幅。
4、布图、画基准线
先固定图纸,然后,画出各视图的基准线。每个视图在图纸上的具体位置就确定了。基准线是指画图时测量尺寸的基准,每个视图需要确定两个方向的基准线。一般常用对称中心线,轴线和较大的平面作为基准线,逐个画出各形体的三视图。
5、画法
根据各形体的投影规律,逐个画出形体的三视图。画形体的顺序:一般先实(实形体)后空(挖去的形体);先大(大形体)后小(小形体);先画轮廓,后画细节。画每个形体时,要三个视图联系起来画,并从反映形体特征的视图画起,再按投影规律画出其他两个视图。
对称图形、半圆和大于半圆的圆弧要画出对称中心线,回转体一定要画出轴线。对称中心线和轴线用细点划线画出。
㈧ 看实物如何画三视图,高效率,主要如何画三视图中的虚实线,高效率技巧
首先记住9字真言:高平齐、宽相等、长对正,这是三视图最基本的要点!!!
“长对正”:主视图和俯视图的长要相等;
“高平齐”:主视图和左视图的高要相等;
“宽相等”:左视图和俯视图的宽要相等。
“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是正在绘制三视图时的规律,在绘制图形是需要按照以上要求进行绘制。
三视图
9-11
逐个画出各形体的三视图[1]
5.画法
根据各形体的投影规律,逐个画出形体的三视图。画形体的顺序:一般先实(实形体)后空(挖去的形体);先大(大形体)后小(小形体);先画轮廓,后画细节。画每个形体时,要三个视图联系起来画,并从反映形体特征的视图画起,再按投影规律画出其他两个视图。对称图形、半圆和大于半圆的圆弧要画出对称中心线,回转体一定要画出轴线。对称中心线和轴线用细点划线画出。如图9-11(b)(e)。
㈨ 什么是三视图
三视图是观测者从三个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空间几何体而画出的图形。
将人的视线规定为平行投影线,然后正对着物体看过去,将所见物体的轮廓用正投影法绘制出来该图形称为视图。一个物体有六个视图:从物体的前面向后面投射所得的视图称主视图——能反映物体的前面形状,从物体的上面向下面投射所得的视图称俯视图——能反映物体的上面形状,从物体的左面向右面投射所得的视图称左视图——能反映物体的左面形状,还有其它三个视图不是很常用。三视图就是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的总称。
一个视图只能反映物体的一个方位的形状,不能完整反映物体的结构形状。三视图是从三个不同方向对同一个物体进行投射的结果,另外还有如剖面图、半剖面图等做为辅助,基本能完整的表达物体的结构。
三视图的投影规则是:
主视、俯视
长对正
主视、左视
高平齐
左视、俯视
宽相等
画组合体三视图的方法
在画组合体三视图之前,首先运用形体分析法把组合体分解为若干个形体,确定它们的组合形式,判断形体间邻接表面是否处于共面、相切和相交的特殊位置;然后逐个画出形体的三视图;最后对组合体中的垂直面、一般位置面、邻接表面处于共面、相切或相交位置的面、线进行投影分析。当组合体中出现不完整形体、组合柱或复合形体相贯时,可用恢复原形法进行分析。
1.进行形体分析
把组合体分解为若干形体,并确定它们的组合形式,以及相邻表面间的相互位置,
2.确定主视图
三视图中,主视图是最主要的视图。
(1)确定放置位置
要确定主视投影方向,首先解决放置问题。选择组合体的放置位置以自然平稳为原则。并使组合体的表面相对于投影面尽可能多地处于平行或垂直的位置。
(2)确定主视投影方向
选最能反映组合体的形体特征及各个基本体之间的相互位置,并能减少俯、左视图上虚线的那个方向,作为主视图投影方向。图9-10(a)中箭头所指的方向,即为选定的主视图投影方向。
3.选比例,定图幅
画图时,尽量选用1:1的比例。这样既便于直接估量组合体的大小,也便于画图。按选定的比例,根据组合体长、宽、高预测出三个视图所占的面积,并在视图之间留出标注尺寸的位置和适当的间距,据此选用合适的标准图幅。
4.布图、画基准线
先固定图纸,然后,画出各视图的基准线。每个视图在图纸上的具体位置就确定了。基准线是指画图时测量尺寸的基准,每个视图需要确定两个方向的基准线。一般常用对称中心线,轴线和较大的平面作为基准线,
逐个画出各形体的三视图
5画法
根据各形体的投影规律,逐个画出形体的三视图。画形体的顺序:一般先实(实形体)后空(挖去的形体);先大(大形体)后小(小形体);先画轮廓,后画细节。画每个形体时,要三个视图联系起来画,并从反映形体特征的视图画起,再按投影规律画出其他两个视图。对称图形、半圆和大于半圆的圆弧要画出对称中心线,回转体一定要画出轴线。对称中心线和轴线用细点划线画出。如图9-11(b)(e)。
6.检查、描深、最后再全面检查
底稿画完后,按形体逐个仔细检查。对形体中的垂直面、一般位置面、形体间邻接表面处于相切、共面或相交特殊位置的面、线,用面、线投影规律重点校核,纠正错误和补充遗漏。按标准图线描深,可见部分用粗实线画出,不可见部分用虚线画出。
㈩ 怎么画它的三视图
三视图就是主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简单点说就是
从正面看过去的投影
从左面看过去的投影
从上面看过去的投影
视线要于水平面垂直!这样就可以试画底图了,具体步骤如下:
按形体分析法分解组合体,从主要形体结构开始,画出其三视图,需要保证各结构的投影关系,由于是试画底图,线条要轻、细、准。
(1)轴承,如图2所示,轴承的结构是圆筒,确定其大小需要三个尺寸。
(2)底板,如图3所示,底板在轴承的下方,在上下方向需要一个定位尺寸,底板在轴承的前方位置,在宽度方向也需要一个定位尺寸,在长度方向由于左右对称,底板和轴承不需要定位尺寸。底板和轴承没有接触关系,底板的结构是四棱柱,在边缘有圆角,确定其大小需要四个尺寸。
(3)支承板,如图4所示,支承板和底板、轴承有连接关系,支撑板与底板是叠加,在前后方向的后端面平齐,左右方向对称。支承板与轴承在高度方向是相切。支承板的结构是三棱柱,顶端与轴承相交以后,顶点消失,确定其大小只需要一个厚度尺寸。支承板的视图将影响到轴承的视图,在俯视图和左视图中与切线的位置,轴承圆筒轮廓线线型有变化。
(4)肋板,如图5所示,肋板和支承板、底板、轴承有接触关系,肋板在支撑板的前方,在底板的上方,在轴承的下方。肋板与轴承的圆柱面相交,表面上有截交线。肋板的结构是五棱柱,与轴承相交以后,有一个边消失。确定其大小需要三个尺寸。
(5)凸台,如图5所示,凸台仅仅与轴承有接触关系,在轴承的上方。前后方向需要尺寸定位,高度方向也需要一个定位尺寸,确定凸台平面的位置。凸台与轴承在表面上有相贯线。凸台的结构是圆筒柱,与轴承的孔相通。确定其大小需要三个尺寸。
3、加深图线
按形体分析法画出底图后,把三个视图作为一个整体来加深图线,确保主视图和左视图之间高平齐,主视图和俯视图之间长对正,俯视图和左视图之间宽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