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基础数学与应用数学研究生课程安排有什么不同
基础数学研究方向:
几何分析,微分几何,低维拓扑,辛拓扑与数学物理,调和分析和小波分析,复分析,非线性分析,泛函分析,渐进分析, 偏微分方程,代数学及其应用, 常微分方程与动力系统,动力系统与分形几何,集合论与数学基础。
应用数学研究方向:
偏微分方程理论及其应用,计算机与通信,应用数学方法(生物数学,经济数学与金融数学),计算机游戏,确定性系统理论与应用,模式识别与机器视觉,信息管理系统与计算机网络,数字图象分析与理解,密码理论与信息安全,编码理论与应用,常微分方程定性理论、分支理论,混沌的控制与反控制,系统生物学,信息智能分析技术,数学物理与软件开发,图像修复。
2. 渐进主义的方法论与渐进改革
林德布洛姆认为“渐进政治”(incrementalpolitics)指的是小步伐式的政治变迁,是与激进变 (drasticchange)相反的概念。通过早期与达尔的合作研究得出共识和妥协的渐进主义结论,通过对比渐进分析方法(incrementalanalysis)和全盘性分析(synopticanalysis)方法的优劣,通过对党派互相调试和渐进政治的分析,林德布洛姆提出和扩展渐进主义理论。[7]激进改革的分析思路来源于全盘性分析(或根的方法),渐进改革思路则来源于渐进分析(或支的分析),方法论对分析改革的变迁具有很大的优势,因而他的研究特色在于从方法论的优劣评判两种改革模式的优劣。林德布洛姆认为,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社会问题,实际涉及的使如何选择较佳战略的问题,采用全盘性的分析方法是不能适用的。激进改革解决问题的模式在复杂社会行不通的,其原因在于全盘分析对改革家的理性和科学知识要求太高以致不可能获得全盘的整体性知识,变动不定的社会形势的变化及社会生活的不确定性特征也使得改革者很难对改革设计和运行掌握的十全十美,而且他认为激进改革只会带来象征性符号和掌权者人选的改变外,不会给现实的经济和和政治发展带来任何改变,将来的发展还得靠政策的不断改进、调试和社会互动,并只有在人类有限知识和信息范围内反复的纠正、尝试和温和的增量式改进才能满足上述因素的要求。林德布洛姆关注的是如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而不是规范的应然的取向,在改革的实际进程中碰到的问题比理论更重要,问题导向而不是目标和理论导向才是解决问题的指导原则。他反复强调渐进调试思想并为他的渐进调试思想自我辩护对改革的重要性,强调渐进主义的可预测性、可掌握性、有用性、包容性和广泛性,对其它替代性政策的精心的、有计划的和可争论的排除而不是像全盘性分析的随意的排除,突出简化分析的优越性,几十年未便。实际上,渐进政治与激进政治相比具有很大的优势:①有错能改,是实验性的、小范围的和区域性的,好的可以推广,不好的在试验,直至能够产生一套较好的制度安排为止,不是一劳永逸的解决方式,是一种动态性和开放的解决模式。②容易实施,给民众以希望,容易获得百姓对基本价值和信念的支持,符合民众求稳的心理状态,不会给社会带来混乱和冲击。③适合一个强有力的国家推进市场体制改革,缓慢地推进政治民主化建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因为改革者并不需要做大规模的跳跃式迈进,只需在原有领导人的既定政策下推进改革,他的改革步伐是小范围的,逐步迈进的,使受损者忍受暂时的损失,不会破坏政治体系的稳定。④通过一连串快速的小步伐变迁也能够达成明显的政治变迁效果,而且这是“现实中可以实现的最快的变迁方法”。[8]
3. 渐进决策理论分析的层次
渐进决策理论分析的层次
简单的渐进分析。指对与现状有差距的各种可供选择的政策方案,择其一而予以简化和重点性的策略研究。这种分析只能构成复杂的策略分析的组成部分,其结果必然造成“渐进政治”,即那种在实际的政治行为中只做局部的或点滴调整的政治。
断续渐进分析。指每一项政策制定之前,在社会上已达成基本的共识,政策制定只能根据情况变化所产生的边际差距,在有限的可行性方案中,分析其后果,并重新检查资料,片断性地、连续地和修补性地调适目标。
策略分析。指针对复杂问题,直接经过深思熟虑后选择策略,它实际上是简化了的科学分析方法,是由简单的渐进发展而来的,它将断续渐进方法纳入自身之中,将它作为一种主要方法。此外,在林德布洛姆看来,试错法、计算决策法、突破瓶颈法等也是策略分析常用的方法。
采用渐进决策的原因
1、渐进政治的基本特征是与政治领袖对基本政策的看法一致的,每一个竞争政党也只是渐进地改变本身的政策。
2、渐进决策模式基本上是保守的,它以现行的计划、政策、消费为基础。如果每年通过新政策,会引起社会上一部分人之间严重的政治紧张,因此除非要进行重大的政治改组之外,过去成功的政策在若干年内要维持下去。
3、人的智慧和能力是有限的,作为现实主义者,人们不会经常追求惟一的最佳途径,一旦发现有可行的途径,就会停止追求。决策者只有在那些自己熟悉的备选方案不能在满足需要时,才会冒险寻求较为根本的政策改革。
4、社会由各种不同的阶层,甚至不同的种族组织而成,而不同的团体各有其既定的目标。在现阶段多元的社会环境下,为维持社会稳定,政府希望保持现行的计划,不太愿意从事全面性的政策改革,为此,只能做出一些渐进的决策。
4. 什么是渐近分析
什么是渐近分析:
分层流体中的内孤立波的研究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本文综述作者及其合作者近二十年来在内孤立波的渐近分析方面所做的工作.就研究对象而言,涉及KdV孤立波和非KdV孤立波(包括代数孤立波)及其相互作用;就研究方法而言,采用了各种摄动法(PLK方法、约化摄动法、多重尺度法、匹配法等)和它们相结合的形式,最近还利用了符号运算这一有力工具.我们发现,一般地说,首项解满足某种非线性发展方程(如KdV方程、gKdV方程、mKdV方程、Benjamin-Ono等),而高阶项则满足它们的线性化非齐次形式.幸运的是,可以求得摄动解的解析表达式.研究表明:渐近分析是研究内孤立波的有效途径,尤其是结合符号运算可以较系统地解决一大类问题,而且有解析结构清晰、计算工作量较小的优点.
5. 对给定的算法做渐进分析时 五大窍门是什么
一般用于界定函数集合的上界,渐进表达式O(g(n))的含义就是,c为正常数,函数集合O中的元素的最大值不会超过c.g(n)。f(n) = O(g(n))的含义是,函数f(n)的属于集合O(g(n)),因为函数集合O中的最大值为c.g(n),所以f(n)的最大值为c.g(n)。由于只是渐进的上界,所以当函数g(n)的阶数越小时,上界越紧确。
6. 渐进决策主要包括
渐进决策主要包括有如下几点:
简单的渐进分析
指对与现状有差距的各种可供选择的政策方案,择其一而予以简化和重点性的策略研究。这种分析只能构成复杂的策略分析的组成部分,其结果必然造成“渐进政治”,即那种在实际的政治行为中只做局部的或点滴调整的政治。
断续渐进分析
指每一项政策制定之前,在社会上已达成基本的共识,政策制定只能根据情况变化所产生的边际差距,在有限的可行性方案中,分析其后果,并重新检查资料,片断性地、连续地和修补性地调适目标。
策略分析
指针对复杂问题,直接经过深思熟虑后选择策略,它实际上是简化了的科学分析方法,是由简单的渐进发展而来的,它将断续渐进方法纳入自身之中,将它作为一种主要方法。此外,在林德布洛姆看来,试错法、计算决策法、突破瓶颈法等也是策略分析常用的方法。
7. 简述并评价公共政策分析的渐进决策模型
渐进决策模型是美国着名的政治学家和政策科学家林德布洛姆提出的。
林德布洛姆认为渐进决策需要遵循三个基本原则:
(1)按部就班原则按部就班,修修补补的渐进主义者或安于现状者,或许不象个英雄人物,但却是个正在进行勇敢的角逐的足智多谋的问题解决者;
(2)积小变大变原则从形式上看,渐进决策过程似乎行动缓慢,但由微小变化的积累可以形成大的变化。渐进决策要求变革现实是通过一点一点的变化,逐步实现根本变革的目的;
(3)稳中求变原则政策上的大起大落是不可取的,欲速则不达,势必危害到社会的稳定。为保证决策过程的稳定性,要在保持稳定的前提下,通过一系列小变达到大变之目的。
综上所述,渐进决策模型从认识论与方法论的角度,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从认识论上讲,它在于以历史和现实的态度将决定运行看成是一个前后衔接的不间断过程;从方法论上看,它注重事物变化的量的积累。以量变导致质变,主张通过不间断的修正,达到最终改变政策之目的。林德布洛姆的渐进决策模型,因其所具有的固有缺陷,同样也遭到了不少学者批评。人们认为,这种模式在社会稳定,变迁速率缓慢还比较适宜。但社会条件与环境发生巨大变革时,需要彻底改革现有政策,这种模式非但起不到应有作用,很可能阻碍社会的变革。理性决策模型所要求的过于理想化,在现实世界中是无法达到的,而渐进决策模型虽与实际决策过程相近似,但只适用于稳定的社会中。
8. 环境分析有哪些主要方法如何应用
环境分析主要方法有:
1、“SWOT” 分析法,应用:是将对企业内部和外部条件各方面内容进行综合和概括,进而分析组织的优势与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的一种方法。
2、“PEST”分析法,应用:企业所处宏观环境分析模型。
(1)“SWOT” 分析法,环境分析的方法常采用“SWOT分析法”。
“SWOT分析法”是将对企业内部和外部条件各方面内容进行综合和概括,进而分析组织的优势与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的一种方法。具体表示内容如下:
“S”——Strength(优势)
“W”——Weakness(劣势)
“O”——Opportunity(机会)
“T”——Threats(威胁)
其中,优势(S)与劣势(W)主要分析企业自身的实力及其与竞争对手的比较,而机会(O)和威胁(T)则将注意力放在外部环境的变化及对企业可能受到的影响上。
(2)“PEST”分析法,“PEST” 为一种企业所处宏观环境分析模型。 具体标示内容如下:
“P”——Political(政治)
“E”—— Economic(经济),
“S”——Social(社会)
“T”——Technological(科技)。
这些是企业的外部环境,一般不受企业掌握,这些因素也被戏称为“pest(有害物)”。
9. 渐进决策的理论发展
1、1953年,林德布洛姆在其与R·A·达尔(Robert A. Dahl)合着的《政治、经济和福利》(Politics, Economics and Welfare)一书中提到渐进主义(incrementalism)来补充理性计算的不足。
2、1958年,林德布洛姆在美国经济评论发表的《政策分析》(policy analysis)以及1959年在美国《公共行政评论》杂志发表的《渐进调适的科学》(science of muddling through)对传统的广博理性决策模型(第一种)的批评,开始较有系统地建立自己的分析模型,即第二种模式:连续有限比较模型。
3、1963年林德布洛姆在决定的策略一书中便很完整周详地发展出他的断续渐进主义(disjointed incrementalism)。不称传统的模式是广博理性,改称周全分析(synoptic analysis)而与他自己的渐进分析(incremental analysis)相对应。传统的理性决策模型,表面是理性,但其实做不到,并且如果照办,并不见得是理性。他自己所主张的渐进分析才是现实中真正的理性。
4、1979年林德布洛姆在美国公共行政评论,反驳并补充他二十年前的《渐进调适科学》,坚称尚未做成,仍需调适渐进,补充党派相互调适和社会组织情形,澄清渐进政治、渐进分析、党派相互调适的区别。并归结分析有赖相互适应所给予的诱因,促使分析更加细腻,并考虑周到;而提升到问题解决的焦点上。根方法要求依据界定的目标,对各种选项进行全盘评价。分支方法主要是在当前形势的基础上逐步、小幅度地增加和补充。林德布卢姆认为,“根方法实际上不适用于复杂的政策问题”。务实的人必须采用分支方法,即渐进决策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