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研究方法 > 溴化钠电位滴定分析方法

溴化钠电位滴定分析方法

发布时间:2022-04-23 01:22:09

㈠ 常温下水中能溶解氯气的摩尔数

1体积水在常温下大概可溶解2体积氯气, 饱和情况的话..不算多

但是,题设如果没有涉及到是氯气的水溶液,那么一般不会考虑这个的电极电势

楼主你如果把2个电对的方程式写出来
你就会明显地看到,究竟什么是最主要制约 高锰酸钾和 氯气氧化性的因素

高锰酸钾的电对,在酸性条件下,可以看到主要是氢离子浓度,因为其指数高,故起到了相当大的制约(贡献)
而就氯气的氧化性,其实很单纯,就是看氯气和氯离子的浓度

高锰酸钾之所以不能明显地氧化氯化钠,完完全全是因为酸性太弱

而至于刚才你提到的氯气在水中的溶解性的问题
部分氯气是以分子在水中
部分氯气和水作用 CL2 +H20 =HCL+ HCLO
和水作用这部分氯气,固然生成了强氧化性的次氯酸
但是 : 首先这个溶解的量本来就不算多 ( 比起氨气等易溶气体)
其次,溶解能力与氢离子浓度负相关
所以,一般我们都不考虑

再就是你提到的具体计算

一般我们计算时考虑,氯气一生成,以气体的形式逸出,计算时只计算压强(还是因为溶解度本来就不大)

楼主如果你有这个设想,不妨可以试验一下,计算的时候规定 水中溶有饱和的氯气分子 而氯气的电对 ,拆成2个 : 1个是氯气气体,一个是氯气( aq),然后再进行计算,加和

如果我以前的理解和经验积累没错的话,后面那aq部分贡献并不大

欢迎LZ补充,再交流

㈡ 氯气溴化钠固体充分反

考点: 氯气的化学性质 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先判断氯气与溴化钠谁过量,然后依据不足的量计算生成氯化钠的量,然后依据方程式计算生成的溴的质量和固体的质量. 氯气与溴化钠发生反应:Cl2 +2NaBr=2NaCl+Br2,依据方程式:Cl2 +2NaBr=2NaCl+Br2, 71 206 3.55g 100g×15%可知NaBr过量,生成的溴、氯化钠的质量应按照氯气的质量计算;Cl2 +2NaBr=2NaCl+Br2,71 206 117 160 3.55g m(NaBr) m(NaCl) m(Br2) 解得 m(NaBr)=10.3g m(NaCl)=5.85g m(Br2)=8g;所以生成溴的质量为:8g;剩余固体为溴化钠与氯化钠的混合物,剩余溴化钠的质量为:15g-10.3g=4.7g,所以剩余固体的质量为:4.7g+5.85g=10.55g;答:生成溴的质量为8g;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0.55g. 点评: 本题考查了氯气的性质及相关计算,题目难度不大,准确判断过量与不足是解题关键.

㈢ 溴化钠水中含有氯化钠

A.溴单质易溶于苯或四氯化碳,可萃取,故A正确;
B.苯的密度比水小,应位于上层,四氯化碳的密度比水大,应位于下层,故B错误;
C.酒精与水互溶,不能做萃取剂,故C错误;
D.氯气与溴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化合价降低,做氧化剂,故D错误.
故选A.

㈣ 溴化钠 是什么

溴化钠是白色结晶或粉末。有咸味或微带苦味。从空气中吸收水分结块但不潮解。溶于水。低毒,有刺激性。用于微量测定镉分析化学,照相制版,制药。物化性质 无色立方晶系晶体或白色颗粒状粉末。无臭,味碱而微苦。相对密度3.203(25℃)。熔点747℃。在空气中有吸湿性。易溶于水(100℃时溶解度为121g/100ml水),水溶液呈中性。微溶于醇。51℃时溶液中析出无水溴化钠结晶,低于51℃则生成二水物。其溴离子可被氯所取代。

㈤ 溴化钠化学式是什么

溴化钠(Sodium bromide),化学式为NaBr,是无色立方晶系晶体或白色颗粒状粉末。无臭,味咸而微苦。

溴化钠在空气中易吸收水分而结块,但不潮解。溴化钠易溶于水,水溶液呈中性。溴化钠微溶于醇,可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溴化氢。在酸性条件下,溴化钠能被氧化,游离出溴。

溴化钠可用于感光工业,香料工业,印染工业等工业,还可用于微量测定镉,制造溴化物,无机和有机合成,照相纸版等方面。

应用领域:

1,感光工业用于配制胶片感光液。

2,医药上用于生产利尿剂和镇静剂,用于治疗神经衰弱,神经性失眠,精神兴奋状态等。镇静药在体内解离出溴离子,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轻度的抑制作用,可使兴奋不安的鸡只安静下来。内服易吸收,但排泄缓慢。

用于缓解鸡只因转群,断喙,药物注射,免疫接种,捕捉,采血或药物中毒等因素引起的应激。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溴化钠

㈥ 用电位滴定法测定盐酸赖氨酸的含量时,所用的电极是什么

电位滴定法与永停滴定法
附录Ⅶ A 电位滴定法与永停滴定法

电位滴定法与永停滴定法是容量分析中用以确定终点或选择核对指示剂变色域的方
法。选用适当的电极系统可以作氧化还原法、中和法(水溶液或非水溶液)、沉淀法、
重氮化法或水分测定法等的终点指示。
电位滴定法选用2支不同的电极。1支为指示电极,其电极电势随溶液中被分析成分
的离子浓度的变化而变化;另1支为参比电极,其电极电势固定不变。在到达滴定终点时,
因被分析成分的离子浓度急剧变化而引起指示电极的电势突减或突增,此转折点称为突
跃点。
永停滴定法采用2支相同的铂电极,当在电极间加一低电压(例如50mV)时,若电极在
溶液中极化,则在未到滴定终点前,仅有很小或无电流通过;但当到达终点时,滴定液
略有过剩,使电极去极化,溶液中即有电流通过,电流计指针突然偏转,不再回复。反
之,若电极由去极化变为极化,则电流计指针从有偏转回到零点,也不再变动。
仪器装置 电位滴定可用电位滴定仪、酸度计或电位差计,永停滴定可用永停滴定
仪或按图示装置。
电流计的灵敏度除另有规定外,测定水分时用10<-6>A/格,重氮化法用10<-9>A/格。
所用电极可按下表选择。
————————┬——————————┬——————————————
方 法 │ 电 极 系 统 │ 说 明
————————┼——————————┼——————————————
水溶液氧化还原法│ 铂-饱和甘汞 │铂电极用加有少量三氯化铁的硝
│ │酸或用铬酸清洁液浸洗
————————┼——————————┼——————————————
水溶液中和法 │玻璃-饱和甘汞 │
————————┼——————————┼——————————————
非水溶液中和法 │玻璃-饱和甘汞 │饱和甘汞电极套管内装氯化钾的
│ │饱和无水甲醇溶液。玻璃电极用
│ │过后应即清洗并浸在水中保存
————————┼——————————┼——————————————
水溶液银量法 │ 银-玻璃 │银电极可用稀硝酸迅速浸洗
├——————————┼——————————————
│银-硝酸钾盐桥-饱和甘│
│汞 │
————————┼——————————┼——————————————
-C≡CH中氢置换法│玻璃-硝酸钾盐桥-饱和│
│甘汞 │
————————┼——————————┼——————————————
硝酸汞电位滴定法│铂-汞-硫酸亚汞 │铂电极可用10%(g/ml)硫代硫酸
│ │钠溶液浸泡后用水清洗。汞-硫
│ │酸亚汞电极可用稀硝酸浸泡后用
│ │水清洗。
————————┼——————————┼——————————————
永停法 │铂-铂 │铂电极用加有少量三氯化铁的硝
│ │酸或用铬酸清洁液浸洗
————————┴——————————┴——————————————
滴定法 (1)电位滴定法 将盛有供试品溶液的烧杯置电磁搅拌器上,浸入电极,
搅拌,并自滴定管中分次滴加滴定液;开始时可每次加入较多的量,搅拌,记录电位;
至将近终点前,则应每次加入少量,搅拌,记录电位;至突跃点已过,仍应继续滴加几
次滴定液,并记录电位。
滴定终点的确定 用坐标纸以电位(E)为纵坐标,以滴定液体积(V)为横坐标,
绘制E-V曲线,以此曲线的陡然上升或下降部分的中心为滴定终点。或以△E/△V(即
相邻两次的电位差和加入滴定液的体积差之比)为纵坐标,以滴定液体积(V)为横坐标,
绘制(△E/△V)-V曲线,与△E/△V的极大值对应的体积即为滴定终点。也可采用二
阶导数确定终点。根据求得的△E/△V值,计算相邻数值间的差值,即为△<2>E/△V<
2>,绘制(△<2>E/△V<2>)-V曲线,曲线过零时的体积即为滴定终点。
如系供指示剂变色域的选择核对,滴定前加入指示剂,观察终点前至终点后的颜色
变化,以选定该品种终点时的指示剂颜色。
(2)永停滴定法 用作重氮化法的终点指示时,调节R<[1]>使加于电极上的电压约为
50mV。取供试品适量,精密称定,置烧杯中,除另有规定外,可加水40ml与盐酸溶液(1
→2)15ml,而后置电磁搅拌器上,搅拌使溶解,再加溴化钾2g,插入铂-铂电极后,将
滴定管的尖端插入液面下约2/3处,用亚硝酸钠滴定液(0.1mol/L或0.05mol/L)迅速滴定,
随滴随搅拌,至近终点时,将滴定管的尖端提出液面,用少量水淋洗尖端,洗液并入溶
液中,继续缓缓滴定,至电流计指针突然偏转,并不再回复,即为滴定终点。
用作水分测定的终点指示时,可调节R<[1]>使电流计的初始电流为5~10μA,待滴
定到电流突增至50~150μA,并持续数分钟不退回,即为滴定终点。


㈦ 硒量的测定 氢化物发生-<sup>非色散</sup>原子荧光光谱法

1 范围

本方法规定了地球化学勘查试样中硒含量的测定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水系沉积物及土壤试料中硒量的测定。

本方法检出限(3S):0.01μg/g硒。

本方法测定范围:0.03μg/g~25μg/g硒。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方法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下列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方法。

GB / T 20001.4 标准编写规则 第4部分:化学分析方法

GB / T 14505 岩石及矿石化学分析方法总则及一般规定。

GB 6379 测试方法的精密度通过实验室间试验确定标准测试方法的重复性和再现性。

GB / T 14496—93 地球化学勘查术语。

3 方法提要

试料用硝酸-高氯酸分解,在盐酸(2+8)溶液中,硒与硼氢化钾(硼氢化钠)反应生成氢化物气体,以氩气作载气导入电热石英炉,火焰中的氢基与氢化物碰撞解离成自由原子,以硒的高强度空心阴极灯作光源,在非色散原子荧光光谱仪上测量硒的荧光光谱强度,根据原子荧光强度的高低计算试料中硒的含量。

4 试剂

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和蒸馏水(去离子水)或亚沸蒸馏水。

4.1 盐酸(ρ1.19g/mL)

4.2 硝酸(ρ1.40g/mL)

4.3 硫酸(ρ1.84g/mL)

4.4 去硒硫酸

若硫酸中含杂质硒,可取200mL硫酸(4.3)于400mL烧杯中,加入1g溴化钠,于高温电热板上加热冒烟直到硫酸变为无色,取下冷却。再加入1g溴化钠重复处理一次,取下冷却,移入磨口玻璃瓶中备用。

4.5 去硒硫酸(1+1)

50mL硫酸(4.4)缓慢加到50mL水中混匀。

4.6 高氯酸(ρ1.67g/mL)

4.7 盐酸(1+1)

50mL盐酸(4.1)与50mL水混合

4.8 硝酸(1+1)

50mL硝酸(4.2)与50mL水混合

4.9 氢氧化钠

4.10 硼氢化钾(或硼氢化钠)溶液[ρ(KBH4)=20g/L]

称取20g硼氢化钾(或硼氢化钠),置于250mL烧杯中,加入5g氢氧化钠(4.9),加水搅拌溶解后,用水稀释至1000mL,摇匀。用时配制。

4.11 三氯化铁[]

4.12 铁盐溶液[ρ(Fe)=10mg/mL]

称取24.36gFeCl3·6H2O(4.11)于250mL烧杯中,加入40mL盐酸(4.7),溶解后,用水稀释至500mL,混匀,备用。

4.13 硒标准溶液

4.13.1 硒标准溶液Ⅰ[ρ(Se)=100μg/mL]称取0.0500g w(Se)=99.95%的金属硒粉于100mL烧杯中,盖上表皿,沿杯壁加入20mL硝酸(4.8),于低温控温电热板上加热溶解。取下,加入20mL去硒硫酸(4.5),继续加热,至三氧化硫冒烟,取下冷却,用少量水吹洗表皿和杯壁,再加热至冒烟,取下冷却。移入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4.13.2 硒标准溶液Ⅱ[ρ(Se)=1.00μg/mL]移取5.00mL硒标准溶液Ⅰ(4.13.1)于500mL容量瓶中,加入20mL去硒硫酸(4.5),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4.13.3 硒标准溶液Ⅲ[ρ(Se)=50ng/mL]移取10.00mL硒标准溶液Ⅱ(4.13.2)于200mL容量瓶中,加入40mL盐酸(4.7),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用时配制。

5 仪器及材料

5.1 非色散原子荧光光谱仪

工作条件见附录A。

5.1.1 硒高强度空心阴极灯。

5.1.2 在仪器最佳条件下,凡达到下列指标的原子荧光光谱仪均可使用。

仪器检出限 硒检出限应小于5ng/mL。

仪器精密度 仪器开机预热30min后,在最佳条件下,在30min内,用工作曲线的高点浓度的工作溶液测定12次,其相对标准偏差应小于5%。

工作曲线线性 相关系数应≥0.998。

5.2 氩气[w(Ar)=99.9%]

6 分析步骤

6.1 试料

试料粒径应小于0.097mm,在室温干燥后,装入磨口小玻璃瓶中备用。

试料量 依据硒的含量,称取0.25g~0.50g试料,精确至0.0002g。

6.2 空白试验

随同试料分析全过程做双份空白试验。

6.3 质量控制

选取同类型土壤或水系沉积物一级标准物质2个~4个样品,随同试料同时分析。

6.4 测定

6.4.1 称取试料(6.1)于50mL高型烧杯中,用少量水润湿,加入10mL硝酸(4.2),摇匀,盖上表面皿,置于电热板上低温加热分解;待剧烈作用停止后,揭开表皿,加入2mL高氯酸(4.6),再盖上表皿;在95~100℃加热0.5h后,揭开表面皿,蒸至刚冒白烟,加入5mL盐酸(4.1),放置片刻;再加入10mL盐酸(4.7),将溶液用水移入50mL容量瓶中,加入5mL铁盐溶液(4.12),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备用。

6.4.2 于原子荧光光谱仪上,按仪器工作条件(附录A)开机调试好仪器,分别将试液(6.4.1)和硼氢化钾(或硼氢化钠)溶液(4.10)各1mL泵入氢化物发生器中反应,以氩气(5.2)作载气,将反应生成的氢化硒导入电热石英炉原子化,测量硒的荧光强度,同时进行工作曲线的测定,从工作曲线上查得试料中的硒量。

6.4.3 工作曲线的绘制。于一组50mL容量瓶中,各加入20mL盐酸(4.7),分别移取(0.0mL、0.50mL、1.0mL、2.0mL、5.0mL、10.0mL)硒标准溶液(4.13.3),加入5mL铁盐溶液(4.12),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放置30min。以下按照(6.4.2)条进行测定。测量完毕,以硒的示量为横坐标,荧光峰高值为纵坐标,绘制工作曲线。

7 分析结果的计算

按下式计算硒的含量:

区域地球化学勘查样品分析方法

式中:m1——从工作曲线上查得试料溶液中的硒量,ng;m0——从工作曲线上查得空白试验溶液中的硒量,ng;m——试料质量,g。

8 精密度

硒量的精密度见表1。

表1 精密度[w(Se),10-6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A.1 使用北京海光仪器公司AFS-2201原子荧光仪的工作条件

如表A.1。

表A.1 AFS-2201原子荧光仪工作条件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B.1 从实验室间试验结果得到的统计数据和其他数据

见表B.1。

本方法精密度协作试验数据是由多个实验室进行方法合作研究所提供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到的。

表B.1中不需要将各浓度的数据全部列出,但至少列出3个或3个以上浓度所统计的参数。

B.1.1 列出了试验结果可接受的实验室个数(即除了经平均值及方差检验后,属界外值而被舍弃的实验室数据)。

B.1.2 列出了方法的相对误差参数,计算公式为,公式中为多个实验室测量平均值;x0为一级标准物质的标准值。

B.1.3 列出了方法的精密度参数,计算公式为RSD=Sr/-xi×100%,公式中Sr为重复性标准差;SR为再现性标准差。为了与GB/T20001.4所列参数的命名一致,本方法精密度表列称谓为:“重复性变异系数”及“再现性变异系数”。

B.1.4 列出了方法的相对准确度参数。相对准确度是指测定值(平均值)占真值的百分比。

表B.1 Se统计结果表

附加说明

本方法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提出。

本方法由武汉综合岩矿测试中心技术归口。

本方法由武汉综合岩矿测试中心负责起草。

本方法主要起草人:熊采华。

本方法精密度协作试验由武汉综合岩矿测试中心江宝林、叶家瑜组织实施。

㈧ 下列不属于现代化学测定有机物结构的分析方法的是()A.核磁共振B.红外光谱C.质谱法D.钠融

现代化学测定物质结构的方法有:核磁共振、红外光谱、质谱法等,
钠融法是将有机样品与金属钠混合熔融,氮、氯、溴、硫等元素将以氰化钠、氯化钠、溴化钠、硫化钠等的形式存在,再用无机定性分析法测定,不属于现代化学测定有机物结构的分析方法,
故选D.

㈨ 电位滴定法的滴定模式

ACeh01电导分析法
ACeh010001 电导滴定法测定镍的含量
由电导滴定法确定终点,在氨性介质中用丁二酮肟乙醇溶液滴定镍的含量,采用硫脲掩蔽Cu(Ⅱ),用H2O2将Mn(Ⅱ)、Co(Ⅱ)氧化成Mn(ⅳ)和Co(Ⅲ)消除干扰,其它金属离子对测定没有干扰。此法的测定结果与丁二酮肟重量法接近,且不受溶液的颜色、浊度的影响,用于化学镀镍溶液、电镀镍和镍合金中镍的测定。
ACeh010002 电导法研究硝基苯/水/十二烷基硫酸钠乳状液的稳定性
制备了不同组成的硝基苯/水/十二烷基硫酸钠乳状液,用电导法测定了含正己醇和不含正己醇条件下乳状液富油相同时间的电导率。一方面,提出了增比电导率Kr新概念,给出了Kr及其随时间t的变化率(dkr/dt)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并由dkr/dt-t曲线求得该曲线上的极值点tmax和(dkr/dt)max,从而定量判断乳状液的稳定性;另一方面,从乳状液液滴的沉降、絮凝和聚并等不稳定因素出发提出了乳状液分层动力学模型,由此对kr变化敏感区进行动力学分析,求得了乳状液分层速率常数,从而分析了乳状液的稳定性。处理结果表明采用两种不同方法分析乳状液的稳定性是令人满意的。

ACeh010003 电导法快速测定锡钴枪色镀液中的焦磷酸钾
研究了用电导法在锡钴枪色镀液中测定焦磷酸钾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快速,且准确度和精密度能满足生产要求。

ACeh010004 电导法快速测定锡钴枪色镀液中的焦磷酸钾
研究了用电导法在锡钴枪色镀液中测定焦磷酸钾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快速,且准确度和精密度能满足生产要求。

ACeh010005 电导法测定气-液鼓泡床反应器内的气泡直径
在小型气-液鼓泡床反应器上,观察、测定了气泡的大小及运动情况,并运用统计学原理计算出Sauter气泡平均直径、气泡上升速度,为了解大型气提式外环流反应装置内的气泡大小及运动情况提供了指导。

ACeh010006 非水库仑滴定法测定碳

ACeh010007 电化学方法研究DNA与不可逆靶向分子的相互作用
用循环伏安法、示差脉冲伏安法、计时库仑法、整体电解法和扫描电化学显微镜研究了具有抗癌活性的双苯并咪唑衍生物(BBID)不可逆电化学行为及BBID与DNA的相互作用,推导了适用于研究不可逆电活性分子与DNA相互作用的电化学公式。

ACeh010008 微库仑法测定液体二氧化碳中总硫及二氧化硫
微库仑法测定液体二氧化碳中总硫和二氧化硫 ,灵敏度高 ,重现性好 ,方便快捷

ACeh010009 电导法测定水的全盐量
采用电导法研究了水溶液中盐的浓度与其电导率的关系,根据模拟水样和实际水样在电导率与全盐量的关系上有较好的吻合性,介绍了电导法测定水中全盐量的方法。结果表明在低浓度范围内电导率与盐浓度成线性关系,与传统的重量法相比,具有快速、简便、准确度高的特点。

ACeh010010 用酸度计测定γ-氧化铝的零电位
初步探索了pH计测定γ-Al2O3的表面零电位(Point-of-ZeroCharge),并作为表征氧化物表面酸碱度的一种方法。该方法具有仪器装置简单、操作方便、一次操作可测定多个样品等优点。特别适合于催化剂及载体生产部门作为常规分析使用。

ACeh010011 库仑滴定自动测量装置的设计
依据库仑分析的工作原理,对库仑滴定仪进行了改进,设计了自动测量装置,提高了库仑滴定分析的自动化程度和工作效率。

ACeh02电泳分析法
ACeh020001 毛细管区带电泳法分离发酵液中的木糖和木糖酵
建立了利用毛细管区带电泳分离发酵液中木糖和木糖醇的新方法。研究表明:采用硼砂缓冲溶液时,木糖和木糖醇的分离度随硼砂浓度的增高而加大,在室温下硼砂最高浓度为130mmol/L;分离度还与溶液的pH有关,在pH9.55处分离度有最大值;缓冲液中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的浓度为4×10-6mmol/L-8×10-4mmol/L时对分离度无显着影响;在优化的分离条件下,木糖和木糖醇可在6min内基线分离。测定了发酵过程中样品各组分的含量和加标回收率,5次测定木糖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42%-3.11%,回收率为96.0%-108.0%;5次测定木糖醇的RSD为0.62%-1.32%,回收率为94.0-109.0%。

ACeh020002 高效毛细管电泳检测克莱保健烟贴中的尼古丁

ACeh020003 单扫描示波极谱法测定非诺贝特的研究
非诺贝特在pH6.37的Britton-Robinson缓冲溶液中,于-1.25V产生一灵敏的极谱还原峰,峰电流与非诺贝特浓度在1.0×10-4-9.0×10-4g/L范围内有良好的性线关系,检测下限为5.0×10-5g/L。

ACeh020004 21世纪毛细管电泳技术及应用发展趋势
在21世纪,毛细管电泳技术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在其检测手段、仪器的小型化和集成比,以及分离模式上都存在着极大的发展空间。文中针对这三方面的发展趋势和毛细管电泳 的应用进行了讨论。

ACeh020005 毛细血管电泳在农药分析中的应用
综述了高效毛细管电泳技术在农药分离方面的应用及发展状况,包括各种不同分离模式和手性选择性的选择,另外还指出了该方法的优点及其发展方向。

ACeh020006 毛细血管电泳法测定桑叶中的黄桐类成分-芦丁和槲皮素
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分离测定了新疆不同地区、不同采集期、不同品种的桑叶中的黄酮类成分-芦丁、槲皮素的含量。以含有体积分数为15%甲醇的10mmol/L的磷酸二氢钠20mmol/L的硼砂溶液(pH8.62)为电泳缓冲液,采用压力进样方式,在25℃,20kV恒压下进行电泳分离,并在245nm波长处检测。结果表明,桑叶中的两种目标组分在12min内完成分离,且有良好的线性关系;芦丁和槲皮素的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5.64%和99.36%,其RSD分别为2.25%和1.79%(n=6)。

ACeh020007 尿中微量芳香酸的高效毛细管电泳分析:用于苯丙酮酸尿症的诊断
建立了可用于诊断苯丙酮酸尿症的5种尿中微量芳香酸的毛细管电泳分析新方法。应用硼砂-胆酸钠(均为25mmol/L,pH=10.0)电泳介质体系,可将5种芳香酸在15min内达到全分离;最低检测限达1.510-9mol;采用Sep-Pak C18微柱进行尿样前处理,有效地除去了尿蛋白对分离的影响,可作为苯丙酮酸尿症的筛查方法。

ACeh020008 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测定茶叶中咖啡因、表儿茶素和抗坏血酸
高效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同时测定了6种茶叶中的咖啡因、表儿茶素和抗坏血酸的含量,考察了实验参数对分离、检测的影响。在最佳实验条件下,以300m直径的碳圆盘电极为检测电极,检测电极为1.20V(vs.SCE),在25mmol/L硼酸盐-25mmol/L磷酸盐(pH7.6)的混合运行缓冲液中,上述各组分在16min内能完全分离。该法直接用于茶叶中咖啡因、表儿茶素和抗坏血酸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ACeh020009 毛细管电泳手性分离中的协同效应
综述了毛细管电泳手性分离中的协同效应。介绍了毛细管电泳手性分离中双手性选择性的应用情况,表明用CDs/CDs,CDs/crown组成的双选择剂及聚合环糊精衍生物、聚合手性胶束体系有可能改善难拆分的对映体物质的分离效果,展示了协同效应的毛细管电泳拆分复杂物质对映体中的应用前景。

ACeh020010 毛细管电泳法测定猪体组织中甜菜碱含量
建立了毛细管电泳法快速测定猪体组织中甜菜碱含量的方法。甜菜碱首先转化为苯甲酰甲基酯后直接上样测定。PH为3.0的磷酸缓冲溶液使甜菜碱酯为物和甜菜碱结构类似物酯化物之间以及酯化物和酯化剂之间都能很好地分离,这也省去了反应混合液的前处理。该法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为4~600mg/L,相关系数r为0.9999,最低检测限为1mg/L,相对标准偏差为2.2%~4.7%,标准加入回收率为95.9~98.4%。

ACeh020011 毛细管电泳测定-四氢吡咯基苯丙醇的光学纯度

ACeh020012 毛细管区带电泳定量分析机体组织中高能磷酸化合物
研究了机体组织中三磷酸腺苷、二磷酸腺苷、一磷酸腺苷及磷酸肌酸的毛细管区带电泳分离条件;12min内完成上述4组分分离;其检出限分别为3.5、3.6、2.4、5.1mg/L;;迁移时间及校正峰面积的定量精度分别低于0.17%和3.8%。方法已用于猫心肌中上述4组分的定量分析。

ACeh020013 毛细管区带电泳分离测定邻、对、间氯代苯酚
通过改变电泳条件,用毛细管区带电泳成功地分离了邻、对、间氯代苯酚,并检测到废水中样品的含量。研究了缓冲溶液种类、浓度、PH值、电泳电压以及内标物的选择,并得出了三种样品的标准曲线、线性范围以及加样回收率,为环境样品的监测提供了依据。

ACeh020014 电压梯度自由区带毛细管电泳分离芳香胺
建立了分离8种环境污染物芳香胺的高效毛细管区带电泳法。以磷酸盐为缓冲溶液,考察了pH值、缓冲溶液浓度、各种添加剂(环糊精、尿素)和有机试剂对分离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了电压梯度法,使8种芳香胺得到了较好的分离。

ACeh020015 高效毛细管电泳电导检测器的研制
研制了一种毛细管电泳电导检测器。采用激光烧蚀毛细管涂层、HF腐蚀和阴离子交换膜封堵制作的在柱导电接口连接电泳毛细管和电导池,高压电场被有效隔离,以铂丝为工作电极实现柱后电导检测,在内径为50μm毛细管上分离检测了几种氨基酸和金属离子,结果表明该系统性能优良。

ACeh020016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工业用精对苯二甲酸中的主要杂质
采用内径50μm的石英毛细管,在正己烷磺酸钠、正己烷磺酸钠-十四烷基三甲基氯化胺(TTAC)的电解液体系条件下,测定精对苯二甲酸(PTA)中的主要杂质对羧基苯甲醛(4-CBA)和对甲基苯甲酸(p-TOL)。用紫外检测器进行检测,检测波长为200nm。样品中的各主要组份能在数分钟内得到分离。用己知4-CBA和p-TOL含量的PTA标样进行外标定量,实验结果令人满意。

ACeh020017 色氨酸、半胱氨酸和酪氨酸的高效毛细管电泳分析
用自组装的高效毛细管电泳安培检测装置,对具有常规电活性的色氨酸,半胱氨酸和酪氨酸进行了分离分析条件的研究。采用重力进样方式,进样高度25cm,进样时间15s,在分离毛细管长70cm,内径25μm的电泳装置上,10mmol/L K2HPO4-H3PO4缓冲液(Ph10.5)、20kV分离高压,+10.5v(vs SCE)检测电位的条件下,对酸解毛发中得到的混合氨基酸中的色氨酸,半胱氨酸和酪氨酸进行了分离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ACeh020018 测定酚醛树脂中杨酸的高效毛细管区带电泳法
介绍了应用高效毛细管区带电泳技术测定酚醛树脂中水杨酸含量的新方法。缓冲液采用75%(Φ)乙醇为溶液,水杨酸不需提取,直接测定。该法的线性范围为5.8×10-6~1.0×10-4mol/L,检出限为8.0×10-7mol/L(S/N=3),RSD为2.7%(n=5),实验操作简便、迅速、准确。

最后我终于找到了!~
GB/T 223.7-2002 铁粉 铁含量的测定 重铬酸钾滴定法
标准号: GB/T 223.7-2002
中文标题: 铁粉 铁含量的测定 重铬酸钾滴定法
英文标题: Iron powder--Determination of iron content--Potassium dichromate titration method
文摘: 本标准规定了用重铬酸钾滴定法测定铁粉中铁含量的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铁粉中质量分数大于96%的铁含量的测定。
发布日期: 2002-9-11
实施日期: 2003-2-1
废止日期:
被替代标准:
引用标准:
采用关系:
开本页数: 8
中标分类号: H11
ICS号: ICS 77.040.30
发布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㈩ 实验室到期的化学试剂如何处理

GB/T 14305-1993 化学试剂 环己烷 GB 15346-1994 化学试剂 包装及标志 GB/T 15347-1994 化学试剂 抗坏血酸 GB/T 15895-1995 化学试剂 1,2-二氯乙烷 GB/T 15896-1995 化学试剂 甲酸 GB/T 15897-1995 化学试剂 碳酸钙 GB/T 15898-1995 化学试剂 六水合硝酸钴(硝酸钴) GB/T 15899-1995 化学试剂 一水合硫酸锰(硫酸锰) GB/T 15901-1995 化学试剂 二水合氯化铜(氯化铜) GB/T 629-1997 化学试剂 氢氧化钠 GB/T 1264-1997 化学试剂 氟化钠 GB/T 640-1997 化学试剂 碳酸氢钠 GB/T 671-1998 化学试剂 硫酸镁 GB/T 689-1998 化学试剂 吡啶 GB/T 1401-1998 化学试剂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GB/T 1268-1998 化学试剂 硫氰酸钠 GB/T 642-1999 化学试剂 重铬酸钾 GB/T 649-1999 化学试剂 溴化钾 GB/T 684-1999 化学试剂 甲苯 GB/T 1276-1999 化学试剂 氟化铵 GB/T 2305-2000 化学试剂 五氧化二磷 GB/T 6684-2002 化学试剂 30%过氧化氢 GB/T 678-2002 化学试剂 乙醇(无水乙醇) GB/T 12591-2002 化学试剂 乙醚 GB/T 682-2002 化学试剂 三氯甲烷 GB/T 679-2002 化学试剂 乙醇(95%) GB/T 601-2002 化学试剂 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 GB/T 603-2002 化学试剂 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GB/T 602-2002 化学试剂 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GB/T 652-2003 化学试剂 氯化钡 GB/T 1265-2003 化学试剂 溴化钠 GB/T 606-2003 化学试剂 水分测定通用方法卡尔·费休法 GB/T 674-2003 化学试剂 粉状氧化铜 GB/T 656-2003 化学试剂 重铬酸铵 GB/T 16493-1996 化学试剂 二水合柠檬酸三钠(柠檬酸三钠) GB/T 16494-1996 化学试剂 二甲苯 GB/T 16496-1996 化学试剂 硫酸钾 GB/T 16983-1997 化学试剂 二氯甲烷 GB/T 17521-1998 化学试剂 N,N-二甲基甲酰胺 GB/T 615-2006 化学试剂 沸程测定通用方法 GB/T 9721-2006 化学试剂 分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通则(紫外和可见光部分) GB/T 1263-2006 化学试剂 十二水合磷酸氢二钠(磷酸氢二钠) GB/T 1266-2006 化学试剂 氯化钠 GB/T 617-2006 化学试剂 熔点范围测定通用方法 GB/T 9722-2006 化学试剂 气相色谱法通则 GB/T 605-2006 化学试剂 色度测定通用方法 GB/T 614-2006 化学试剂 折光率测定通用方法 GB/T 622-2006 化学试剂 盐酸 GB/T 626-2006 化学试剂 硝酸 GB/T 616-2006 化学试剂 沸点测定通用方法 GB/T 9739-2006 化学试剂 铁测定通用方法 GB/T 683-2006 化学试剂 甲醇 GB/T 611-2006 化学试剂 密度测定通用方法 GB/T 618-2006 化学试剂 结晶点测定通用方法 GB/T 673-2006 化学试剂 三氧化二砷 GB/T 609-2006 化学试剂 总氮量测定通用方法 GB/T 637-2006 化学试剂 五水合硫代硫酸钠(硫代硫酸钠) GB/T 672-2006 化学试剂 六水合氯化镁(氯化镁) GB/T 658-2006 化学试剂 氯化铵 GB/T 621-1993 化学试剂 氢溴酸 GB/T 9725-2007 化学试剂 电位滴定法通则 GB/T 9726-2007 化学试剂 还原高锰酸钾物质测定通则 GB/T 9732-2007 化学试剂 铵测定通用方法 GB/T 9730-2007 化学试剂 草酸盐测定通用方法 GB/T 9724-2007 化学试剂 pH值测定通则 GB/T 9729-2007 化学试剂 氯化物测定通用方法 GB/T 631-2007 化学试剂 氨水 GB/T 613-2007 化学试剂 比旋光本领(比旋光度)测定通用方法 GB/T 638-2007 化学试剂 二水合氯化亚锡(Ⅱ)( 氯化亚锡) GB/T 6685-2007 化学试剂 氯化羟胺(盐酸羟胺) GB/T 625-2007 化学试剂 硫酸 GB/T 676-2007 化学试剂 乙酸(冰醋酸) GB/T 9731-2007 化学试剂 硫化合物测定通用方法 GB/T 1272-2007 化学试剂 碘化钾 GB/T 9727-2007 化学试剂 磷酸盐测定通用方法 GB/T 10726-2007 化学试剂 溶剂萃取-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金属杂质通用方法 GB/T 9723-2007 化学试剂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通则 GB/T 670-2007 化学试剂 硝酸银 GB/T 12589-2007 化学试剂 乙酸乙酯 GB/T 665-2007 化学试剂 无水合硫酸铜(Ⅱ)(硫酸铜) GB/T 9728-2007 化学试剂 硫酸盐测定通用方法 GB/T 633-1994 化学试剂 亚硝酸钠 GB/T 650-1993 化学试剂 溴酸钾 GB/T 1279-2008 化学试剂 十二水合硫酸铁(Ⅲ)铵 GB/T 2304-2008 化学试剂 无砷锌粒 GB/T 9734-2008 化学试剂 铝测定通用方法 GB/T 9855-2008 化学试剂 一水合柠檬酸(柠檬酸) GB/T 696-2008 化学试剂 脲(尿素) GB/T 660-1992 化学试剂 硫氰酸铵 GB/T 1291-2008 化学试剂 邻苯二甲酸氢钾 GB/T 10705-2008 化学试剂 二水合5-磺基水杨酸(5-磺基水杨酸) GB/T 9854-2008 化学试剂 二水合草酸(草酸) GB/T 610-2008 化学试剂 砷测定通用方法 GB/T 1273-2008 化学试剂 三水合六氰铁(Ⅱ)酸钾(亚铁氰化钾) GB/T 9742-2008 化学试剂 硅酸盐测定通用方法 GB/T 9741-2008 化学试剂 灼烧残渣测定通用方法 GB/T 9737-2008 化学试剂 易炭化物质测定通则 GB/T 9740-2008 化学试剂 蒸发残渣测定通用方法 GB/T 632-2008 化学试剂 十水合四硼酸钠(四硼酸钠) GB/T 2306-2008 化学试剂 氢氧化钾 GB/T 639-2008 化学试剂 无水碳酸钠 GB/T 15894-2008 化学试剂 石油醚 GB/T 1292-2008 化学试剂 乙酸铵 GB/T 686-2008 化学试剂 丙酮 GB/T 690-2008 化学试剂 苯 GB/T 1294-2008 化学试剂 L(+)-酒石酸 GB/T 9733-2008 化学试剂 羰基化合物测定通用方法 GB/T 9735-2008 化学试剂 重金属测定通用方法 GB/T 9736-2008 化学试剂 酸度和碱度测定通用方法 GB/T 9738-2008 化学试剂 水不溶物测定通用方法 GB/T 15355-2008 化学试剂 六水合氯化镍(氯化镍) GB/T 643-2008 化学试剂 高锰酸钾 GB/T 3914-2008 化学试剂 阳极溶出伏安法通则 GB/T 12590-2008 化学试剂 正丁醇 GB/T 9853-2008 化学试剂 无水硫酸钠 GB/T 667-1995 化学试剂 六水合硝酸锌(硝酸锌) GB/T 669-1994 化学试剂 硝酸锶 GB/T 685-1993 化学试剂 甲醛溶液 GB/T 691-1994 化学试剂 苯胺 GB/T 693-1996 化学试剂 三水合乙酸钠(乙酸钠) GB/T 694-1995 化学试剂 无水乙酸钠 GB/T 11547-2008 塑料耐液体化学试剂性能的测定 GB/T 23942-2009 化学试剂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通则 GB/T 657-2011 化学试剂 四水合钼酸铵(钼酸铵) GB/T 659-2011 化学试剂 硝酸铵 GB/T 1281-2011 化学试剂 溴 GB/T 623-2011 化学试剂 高氯酸 GB/T 644-2011 化学试剂 六氰合铁(Ⅲ)酸钾(铁氰化钾) GB/T 661-2011 化学试剂 六水合硫酸铁(Ⅱ)铵(硫酸亚铁铵) GB/T 646-2011 化学试剂 氯化钾 GB/T 664-2011 化学试剂 七水合硫酸亚铁(硫酸亚铁) GB/T 620-2011 化学试剂 氢氟酸 GB/T 688-2011 化学试剂 四氯化碳 GB/T 647-2011 化学试剂 硝酸钾 GB/T 636-2011 化学试剂 硝酸钠 GB/T 677-2011 化学试剂 乙酸酐 GB/T 666-2011 化学试剂 七水合硫酸锌(硫酸锌) GB/T 1271-2011 化学试剂 二水合氟化钾(氟化钾) GB/T 641-2011 化学试剂 过二硫酸钾(过硫酸钾) GB/T 655-2011 化学试剂 过硫酸铵 GB/T 15354-2011 化学试剂 磷酸三丁酯 GB/T 645-2011 化学试剂 氯酸钾 GB/T 653-2011 化学试剂 硝酸钡 GB/T 628-2011 化学试剂 硼酸 GB/T 687-2011 化学试剂 丙三醇 GB/T 675-2011 化学试剂 碘 GB/T 651-2011 化学试剂 碘酸钾 GB/T 1274-2011 化学试剂 磷酸二氢钾 GB/T 648-2011 化学试剂 硫氰酸钾 GB/T 1288-2011 化学试剂 四水合酒石酸钾钠(酒石酸钾钠) GB/T 1267-2011 化学试剂 二水合磷酸二氢钠(磷酸二氢钠) GB/T 654-2011 化学试剂 碳酸钡 GB/T 1270-1996 化学试剂 六水合氯化钴(氯化钴) GB/T 1278-1994 化学试剂 氟化氢铵 GB/T 1282-1996 化学试剂 磷酸 GB/T 1285-1994 化学试剂 氯化镉 GB/T 1289-1994 化学试剂 草酸钠 GB/T 1396-1993 化学试剂 硫酸铵 GB/T 1397-1995 化学试剂 碳酸钾 GB/T 1400-1993 化学试剂 六次甲基四胺 GB/T 13353-1992 胶粘剂耐化学试剂性能的测定方法金属与金属 [1]

阅读全文

与溴化钠电位滴定分析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编导艺考面试技巧与方法 浏览:784
货品周转率的计算方法 浏览:287
马桶安装方法的视频 浏览:255
动磁场疗法包括哪些方法 浏览:569
两个维护有哪些方法 浏览:761
工厂降温用什么方法好 浏览:91
矛盾纠纷调解工作方法技巧 浏览:125
昆明地区生菜的种植方法 浏览:140
训练狗狗焦虑症的方法 浏览:636
新乳胶枕怎么清洗最简单方法 浏览:853
巡逻机的制作方法视频 浏览:664
脚底经常蜕皮有什么治疗方法 浏览:683
5s234g开关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143
草甘膦水剂的使用方法 浏览:636
洗手台上水管安装方法 浏览:683
实例研究是哪种研究方法 浏览:429
常用的读书笔记方法 浏览:999
快速熟记单词方法 浏览:987
社会研究方法编号 浏览:584
套绣被子最简单方法视频 浏览: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