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你觉得应该如何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的
好的家庭环境不仅仅是物质上的,也是心理上的,心理环境的建设更需要家长们的细心营造。
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是营造良好家庭心理环境的基础,也是家庭教育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亲子沟通是家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立和谐亲子关系的主要途径之一。亲子沟通具体是指父母与子女通过信息、观点、情感或态度的交流,达到增强情感联系或解决问题等目的的过程。
第一,在倾听孩子讲话时,不仅仅需要听在耳朵里,还需要听在行为上,听在心里。比如,在和孩子沟通时,微微前倾的身体姿势、温暖支持的目光接触等,都可以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专注,也更愿意跟家长倾诉。
第二,许多家长倾向于去关注孩子的困境,一起寻找解决方法,但更重要的是要体会孩子的情绪感受,并给予孩子适当的共情和回应,让孩子知道父母是理解自己的。
第三,家长应当坚持民主、平等地与孩子讨论问题,尊重孩子的意愿,对孩子做到“不评判、不干涉、不偏执”,即不直接评价孩子的对错,不过度保护和干涉孩子,不认为孩子必须要听自己的话。这样,亲子沟通的质量才会稳步提升,家庭心理环境和氛围也会更加融洽、和谐。
⑵ 如何营造一个正确管理屏幕时间的家庭氛围
营造一个正确管理屏幕时间的家庭氛围的方法:
1、制定限制孩子屏幕时间的家庭计划
我们跟孩子提前约定好,然后全家一起统一口径、统一去执行统一的标准。
2、家长要关掉通讯设备
可以结合第一点参考,制定限制孩子屏幕时间的家庭计划:可以有一个使用时间,什么时候用,什么时候不应该用。陪孩子一起去探讨什么时候用是好的,什么时候我们是不应该用的可以有一些这样的约定。我们约束孩子的时候,同时也要有一些约束自己的。
3、用餐的时间、吃饭的时间不许使用媒体设备
不能说我们要求孩子怎么样,或者说我希望孩子有一个很好的专注力,但是我们自己边看书、边吃饭的时候,还要边看着PAD、看着视频,看刷刷抖音,这样肯定不行。
4、不要在卧室充电
大家可能深有体会,如果你入睡前最后一秒,起床后第一秒都是手机,这对我们的注意力的发展,时间的管理都会产生挑战,同时会让孩子发现我们言行不一。
孩子其实是灵活的,有的时候你睡了,他突然跑进来,他如果看到你在看手机,其实对你所有的言传身教、所有的规定,所有刚才我们说的制定的什么家庭屏幕时间的计划,都是巨大的打击。他会觉得你在开后门,说一套做一套。不要在卧室充电,很重要的是让我们跟孩子制定家庭屏幕时间的治理能够真正有的放矢。
5、不要用屏幕时间作为奖惩的手段
如果我们让孩子意识到屏幕时间是一个有高价值的东西,当你用屏幕时间作为奖惩手段的时候,潜意识里就认为这个东西是高价值的。
所以为了避免孩子对屏幕时间产生这种高价值的感受,我们一定不要用“你做了什么就可以玩多长时间的手机,看多长时间PAD”、“你什么东西做错了,今天的 PAD就不能用了”这样的方式。
⑶ 如何带动家庭的氛围呢
带动家庭的氛围有以下几种方法:
1、榜样的原则。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这是家庭教育的最主要的原则之一。俗话说:欲教子者先正其身。这是告诫做父母的要严格要求自己,时刻不要忘记旁边有个正在成长的以你为榜样的孩子。
2、教育一致性的原则。儿童的健康成长是学校、家庭和社会诸方面教育共同影响的整体成果。如果各行其是,彼此矛盾或互相抵消,教育是不会成功的。家庭教育也是如此,不但要密切配合学校和老师的教育,使其取得一致,家庭成员之间也要前后统一,步调一致。
3、回避原则和信息净化原则。家长在议论领导或同事长短及夫妻婆媳之间的矛盾时,应避开孩子。对不正确的言论、现象应给予客观的分析、批判;对社会上、邻里间一些不正之风和丑恶现象要帮助孩子分清,要求孩子对不文明的言行一定不学不做。
4、平等、民主、正面教育原则。目前,家长说了算,家长和子女不平等,甚至对孩子随意打骂现象还依然存在。这样是不可取的,会使孩子形成许多坏习惯。家长有事要同孩子商量,自己有缺点要勇于向孩子承认。孩子有了缺点错误,家长不打骂,对孩子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鼓励孩子改正。
综上所述,家庭氛围是指家庭环境的气氛与情调。它客观地存在于每个家庭之中,并且严重地影响着生理和心理都正在处于迅速发育和发展过程中的孩子。良好的家庭氛围能使孩子活泼开朗、积极向上。因此,建立和谐、愉快、整洁、有序、完好的家庭氛围是保证孩子健康成长的有利途径。
⑷ 如何营造家庭氛围感悟
良好的家庭环境不仅仅是物质上的,也是心理上的,心理环境的建设更需要家长们的细心营造。
父母如何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北师大教授给出3点建议 | 微言夜读·亲子
重视亲子沟通,提高沟通质量
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是营造良好家庭心理环境的基础,也是家庭教育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亲子沟通是家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立和谐亲子关系的主要途径之一。亲子沟通具体是指父母与子女通过信息、观点、情感或态度的交流,达到增强情感联系或解决问题等目的的过程。
父母如何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北师大教授给出3点建议 | 微言夜读·亲子
想要提高沟通质量,家长掌握一些有效的沟通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许多家长倾向于去关注孩子的困境,一起寻找解决方法,但更重要的是要体会孩子的情绪感受,并给予孩子适当的共情和回应,让孩子知道父母是理解自己的。
第三,家长应当坚持民主、平等地与孩子讨论问题,尊重孩子的意愿,对孩子做到“不评判、不干涉、不偏执”,即不直接评价孩子的对错,不过度保护和干涉孩子,不认为孩子必须要听自己的话。这样,亲子沟通的质量才会稳步提升,家庭心理环境和氛围也会更加融洽、和谐。
父母如何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北师大教授给出3点建议 | 微言夜读·亲子
丰富多样的家庭活动,不仅有助于建立亲密、和谐的亲子关系,还可以提高所有家庭成员的生活满意度。众多研究发现,家庭活动的频率越高、持续时间越长,就越有助于提升儿童的幸福感、安全感和归属感。另一方面,丰富有效的家庭活动还可以培养儿童良好的社交技能、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父母如何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北师大教授给出3点建议 | 微言夜读·亲子
家庭活动主要包括核心家庭活动和平衡家庭活动两种模式。其中,核心家庭活动是指日常生活中低成本的、相对容易的、多在家里发生的活动,比如一起吃饭、看电视、玩游戏等;平衡家庭活动是指不常发生的、新异的、户外的活动,比如露营、旅行、看话剧等。
家长不仅要重视吃饭、看电视、散步等看似平常的核心家庭活动,也要结合孩子的兴趣和个性,和孩子一起组织多种类型的平衡家庭活动。比如,家长可以和孩子约定,每天或每周安排一个相对固定的时间为亲子专属时光,在这个时间里,父母和孩子一起逛书店买书、一起看一场电影、一起逛博物馆等,与孩子创造美好的回忆,既能帮助孩子劳逸结合、适当放松,也有助于家庭成员之间建立亲密、和谐的家庭人际关系,促进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
家庭情绪表露是指家庭成员间口头或者非口头化的情绪表达风格,家庭情绪表露的氛围直接影响着家庭每个成员的心理状态。良好的家庭情绪表露氛围,会让孩子感到自己是被接纳、被理解、被尊重和被关注的,从而可以安全地表露情绪,能够更好地调节自己的情绪。另一方面,积极家庭情绪表露的家庭中儿童能够表现出较强的社会能力,同伴接纳程度较高。
父母如何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北师大教授给出3点建议 | 微言夜读·亲子
想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情绪氛围,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入手。
第一,父母要有“高接纳性”,无条件接纳孩子的所有情绪,既要接受孩子的积极情绪,更要包容孩子的消极情绪。
第二,父母要有“高反馈性”,对孩子的情绪给予共情并做出反应,也就是说,父母需要从孩子的角度理解孩子的情绪以及情绪产生的原因,帮助孩子调节消极情绪。
第三,父母要有“高预测性”,学会合理地表达情绪、调节情绪,让孩子熟悉父母的情绪表达方式,以便更好地预测父母的情绪状态,从而获得安全感。
家庭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场所之一,家庭环境的好坏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家长需要积极参与家庭教育,重视家庭心理环境建设,为孩子的成长助力,更为家庭的幸福助力,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⑸ 该如何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有什么好的办法
很多父母在和孩子沟通的过程当中,他们都想要营造一个比较好的家庭环境,这样对于孩子健康成长来说是有一定帮助的。那在生活当中,想要给孩子营造一个比较良好的生活环境,首先父慈子孝是非常关键的,而且夫妻之间的和睦相处,对于营造一个比较良好的家庭氛围也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在生活当中,大家可以根据小编推荐的这两个建议,来为自己的家庭营造一种比较良好的家庭环境。因为很多人都知道良好的家庭环境,是非常有利于孩子的成长的。
⑹ 如何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读后感
家庭生活要有仪式感
在我的记忆里,父母每逢中秋都要亲自“烙月饼”,每一次端午节都要“包粽子”。每逢佳节一家人总是其乐融融,有着浓郁的节日氛围,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仪式感”。
“仪式感”是人们表达内心情感最直接的方式 ,它无处不在。仪式感并非繁琐、耗费精力和金钱,它更多的是我们对生活的态度。
然而,一个家庭想方设法养成这样的习惯,并非朝夕可以拥有,而是需要循序渐进的培养。可以参考如下4种方法,进行培养家庭中的“生活仪式感”。
1、调整生活心态。我们做任何事都需要有一个前提,那便是心态。我们是如何看待当下的家庭现状,这一点很重要。假如你是较为积极的心态,那么请继续保持;假如你时常感到不满,那么你就需要转变当下的心态,从积极乐观的视角去看待家庭生活,并下定决心去做出实际改变。
2、日常生活细节。当你调整好心态,你便需要从生活中的小事开启改变之路。有人说生活本来就很平淡,何来改变一说。其实,改变很简单,如原本脏乱的生活环境,现在开始变得干净整洁;以往点外卖,现在开始尝试自己做饭;以往回到家中一声不吭,现在开始了问候,等等。
丰富家人的精神生活
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除了仪式感与满足家人合理的需求以外,还需要去丰富家人的精神生活。精神需求不同于物质需求,它需要循序渐进的去培养。
对于一个家庭来说,丰富家人精神生活最佳的办法,便是利用闲暇生活去参加学习和社交活动、社会服务活动、生产活动和家务劳动。
1、学习和社交活动。家人可以定期参加一些互动性较强的学习活动,如父母陪着孩子去参加夏令营、读书会、亲子游戏,等等。在这样的过程中,家人们一起学习新知识,也为孩子提供了榜样,更促进了家人们的协作能力。
2、社会服务活动。一家人共同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不仅可以传递爱心,更会在参与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让爱充斥在家庭生活中。从而丰富家人们的精神生活。如慈善拍卖、义演、主题捐赠、广场文化活动、艺术节、文化宣教,等等。
3、生产活动和家务劳动。一家人一起进行家庭大扫除,你是否体验过呢?我想大部分人都经历过,因为每逢春节我们都会把家中里里外外收拾干净,用崭新的面貌迎接新年。
你可以细细回味那样的过程,是不是觉得很快乐,虽然累,但是一家人其乐融融。这便是家人们一起参加集体生产劳动最大的益处,一家人为了共同的目标,团结一致去达成,当收获成果时,便会感觉到快乐。
以上提到的3种方法,需要引起大家的关注,相较于物质上的满足,家人精神上的满足感一样重要。虽然两代人(甚至更多)闲暇生活的安排有所不同,但丰富多彩的闲暇活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⑺ 在生活中,怎样才能营造一种温暖和谐的家庭氛围
家庭的影响对孩子来说那是一生受用不尽的财富,温馨幸福的家庭教育出来的孩子也是非常阳光,积极的,所以说为了能够让自己的孩子健康幸福的成长,自己首先就要知道从小为孩子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庭氛围,那么什么是温馨呢,温馨不是嘴上说说而已,而是能够让孩子从中感受到爱。
老人是家里面辈分最高的人,作为小辈肯定是需要孝顺的,再说了那也是自己最亲的人,自己喊的是爸爸妈妈,孩子喊的是爷爷奶奶,只有自己起好到头作用,孝敬尊重老人,才能够让孩子也在潜移默化中也受到影响。自己孝敬长辈,那么以后你的孩子自然也会孝敬你,但是如果说你对老人不尊重的话,也会被自己的孩子学去。
一个幸福的家庭是能够治愈孩子的一生的,环境真的是太重要了,希望每一个家庭都能够给孩子温馨的家,让他们幸福快乐的成长。
⑻ 身为家长,该如何建立和睦的家庭,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呢
孩子的成长发育是离不开父母的教育的,家长如果想让孩子成长得更好,就要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保持家庭和睦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这会对孩子性格的培养,以及健全人格的培养都有好处。今天小编就来跟大家说一说,作为家长该如何建立一个和睦的家庭,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
孩子在学习的时候不断进步,家长在其他方面也要时时进步,要想着去提高自己。大多数父母都是第1次当爸妈,所以没有什么经验,父母在这个时候就可以多去提升一下自己,教育孩子的水平,提高自己的整体素质,这样子才能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
⑼ 该如何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对于孩子的影响是一辈子的。良好的家庭环境不仅是表现在父母提供给孩子的物质上,更是表现在精神上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这种家庭温暖是孩子的心理支柱,能够帮助孩子撑过未来的很多风风雨雨。
孩子在家里的时候,父母要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不可以在孩子面前吵架和孩子讲话的时候,也可以风趣幽默一些,这样能够让孩子感觉到在家里面是非常幸福的。家里面的成员都要积极的参与到孩子的家庭教育中来,帮助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也要在孩子的心里留下一个好的印象,让孩子在家庭里面能够感受到幸福和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