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社会研究方法分为三个层次
(1)简述社会学研究方法体系的构成。(东北财大2007年研)
(2)什么是社会研究的方法论?试述它所探讨的主要问题。(中财2010年研)
答:
(1)社会学研究方法体系的构成可分为三个层次:
①方法论
社会研究的方法论所涉及的主要是社会研究过程的逻辑和研究的哲学基础。或者说,方法论所涉及的是规范一门科学学科的原理、原则和方法的体系。
社会研究的方法论所探讨的主要问题包括:
a.社会现象的性质及其理解;
b.社会研究的哲学基础及其假定;
c.社会研究过程和结果的客观性问题;
d.社会研究者的价值与研究之间的关系;
e.社会研究中的不同范式及其应用;
f.不同研究方式的内在逻辑等。
②研究方式
研究方式是指研究所采取的具体形式或研究的具体类型。通常,社会研究的具体方式可分为四种主要类型:a.调查研究;b.实验研究;c.实地研究;d.文献研究。其中每一种方式都具备某些基本的元素或特定的语言,构成一项具体社会研究区别于其他社会研究的明显特征。同时,每一种方式可以独立地走完一项具体社会研究的全部过程。
③具体方法与技术
具体方法与技术是指在研究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资料收集方法、资料分析方法,以及各种特定的操作程序和技术。资料收集和分析是社会研究过程中的两项重要任务,与四种不同的研究方式相对应,研究者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资料收集方法和分析方法。
(2)研究过程的五个阶段
包括:①确定研究课题并将其系统化;②设计研究方案和准备研究工具;③资料的收集;④资料的处理与分析;⑤结果的解释与报告。
㈡ 什么是定性研究
定性研究是研究者用来定义问题或处理问题的途径。具体目的是深入研究对象的具体特征或行为,进一步探讨其产生的原因。
如果说定量研究解决“是什么”的问题,那么定性研究解决的就是“为什么”的问题。定性研究通过分析无序信息探寻某个主题的“为什么”,而不是“怎么办”,这些信息包括各类信息,如历史记录、会谈记录脚本和录音、注释、反馈表、照片以及视频等。
与定量研究不同,它并不仅仅依靠统计数据或数字来得出结论。它也有像“扎根理论”、“人种学”等正式的研究方法。
其作用:
定性研究是研究者用来定义问题或处理问题的途径,它是揭示事物性质的一种市场研究方法。通俗地讲,就是深入研究消费者的看法,进一步探讨消费者之所以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如果说定量研究解决“是什么”的问题,那么定性研究解决的就是“为什么”的问题。
通常,作为一个新产品,策划者在上市前会面临很多困惑。比如,它应该卖给谁,它的产品利益点是什么,这些利益点消费者是否需要,他们愿意花多少钱来买这些利益点,消费者对这个新产品有何看法,他们会不会喜欢这种包装、款式……为什么?
这么多问题,策划者在办公室里开个会、上网或者拍个脑袋是不能解决的,只有通过控制得当的定性研究,才能获得这些问题的正确答案。
㈢ 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区别是什么
定量研究解决“是什么”的问题,定性研究解决的就是“为什么”的问题。
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是社会科学领域两种对立的研究范式,两者在研究目标、对象及方法上都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首先,研究目标上,定量研究重视预测控制而定性研究重视对意义的理解;其次,研究对象上,定量研究强调事实的客观实在性而定性研究强调对象的主观意向性;第三,研究方法上,定量研究注重经验证实而定性研究注重解释建构。
由于方法论上的不同取向,导致了在实际应用中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存在明显的差别。这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①着眼点不同
定量研究着重事物量的方面;定性研究着重事物质的方面。
②在研究中所处的层次不同
定量研究是为了更准确地定性。
③依据不同
定量研究依据的主要是调查得到的现实资料数据,定性研究的依据则是大量历史事实和生活经验材料。
④手段不同
定量研究主要运用经验测量、统计分析和建立模型等方法;定性研究则主要运用逻辑推理、历史比较等方法。
⑤学科基础不同
定量研究是以概率论、社会统计学等为基础,而定性研究则以逻辑学、历史学为基础。
⑥结论表述形式不同
定量研究主要以数据、模式、图形等来表达;定性研究结论多以文字描述为主。定性研究是定量研究的基础,是它的指南,但只有同时运用定量研究,才能在精确定量的根据下准确定性。
㈣ 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具体有哪些
社会科学研究的三大方法:
1、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系统研究方法;
2、个体论与整体论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方法;
3、实证性与评价性相结合的集成研究方法。
三大方法是对社会科学中三个基本关系(定性与定量、个体与整体、事实与价值)的辩证解决,是既体现马克思主义辩证思想精神,又与社会现象的复杂性相结合的,因而,它们可以构成适应现代社会整体化趋势的方法论基础。
(4)定性研究属于社会科学方法论吗扩展阅读
马克思曾预言:“科学只有从自然科学出发,才是现实的科学。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即自然界成为人这一过程的现实部分。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像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这将是一门统一的科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28页)。
一百多年来,人类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个方面均已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特别是自然科学的发展尤为突出,不仅深入到了自然界的宏观领域、宇观领域和微观领域,还深入发展到了人类机体(包括大脑)和人类社会领域,而且这两个方面仍在不断地进行相互渗透、相互整合。
社会科学(包括思维科学)越来越多地受到自然科学的影响,许多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已经卓有成效地应用于社会科学的研究过程之中,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科学的发展。社会科学的这种不断地采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称之为社会科学的“自然科学化”。
㈤ 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区别是什么
一、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哲学基础不同
定量研究秉承实证主义的观点,实证主义是以经验的确切资料为科学基础的哲学系统。所以,定量研究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强调客观性、操作化和概括化,要求研究者采取价值中立的立场。定性研究以本体论、个人主观意义及经验为主体的知识论和价值理性为哲学基础,认为对于社会现象的理解取决于研究者和研究对象之间的互动关系,很难做到价值中立。定性研究强调,社会科学“研究的是人类自觉的或经过反思的行为”。
二、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研究目的不同
定性研究比较注重参与者的主观感受,旨在解释社会现象,
着眼于从整体上理解和诠释被研究对象,关注不同的人如何理解各自生活的意义。而定量研究通过对社会事实的测量,从中发现社会规律,旨在确定被研究对象的因果关系和相互影响,更多地注意个别变量和因素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指导实践。
三、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研究依据和研究路径不同
定量研究依据的主要是调查得到的现实资料数据,定性研究的依据则是大量历史事实和生活经验材料。研究路径上,定量研究通常从既有的理论出发,提出理论假设,然后通过问卷等工具收集经验证据来验证预想的模型、假设或理论,这是一个从一般到特殊、自上而下的演绎过程,突出的是对既有理论的验证或推广。而定性研究更偏向于一个创立理论的过程,通过访谈和个案等方法收集相关资料,侧重于对社会现象的深入挖掘和把握,从许多不同证据之间的相互联系中概括出论题、论断或理论,是一个从个别到一般、自下而上的归纳过程。
四、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表述形式不同
定性研究主要是叙述性的说明,研究结论多以文字描述为主。定性研究的形式比较灵活,通常包含了多种研究方法。定量研究强调标准化研究程序和预先设计,用数字或测量而不用文字来描述事物或现象,主要通过数据、模式、图形等来说明统计结果,表达研究结论。
随着社会科学不同领域的交织与融合不断扩大,科学哲学和科学方法论不断发展,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出现了兼容和整合的趋势。特别是21世纪以来,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结合使用已经成为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新的发展趋势,不同研究领域的学者开始有意识地在自己的研究中采用结合的方法,以改善研究的效度和信度、提高研究的质量。我国的社会科学研究,要做好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结合。
㈥ 定性研究的哲学方法论取向是科学主义么
是的。定性研究方法,指的是根据社会现象或事物所具有的属性和在运动中的矛盾变化,从事物的内在规定性来研究事物的一种方法或角度。进行定性研究,要依据一定的理论与经验,直接抓住事物特征的主要方面,将同质性在数量上的差异暂时略去。它以普遍承认的公理、一套演绎逻辑和大量的历史事实为分析基础,从事物的矛盾性出发,描述、阐释所研究的事物。进行定性研究,要依据一定的理论与经验,直接抓住事物特征的主要方面,将同质性在数量上的差异暂时略去。定性研究有两个不同的层次,一是没有或缺乏数量分析的纯定性研究,结论往往具有概括性和较浓的思辨色彩;二是建立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的、更高层次的定性研究。在实际研究中,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常配合使用。在进行定量研究之前,研究者须借助定性研究确定所要研究的现象的性质;在进行定量研究过程中,研究者又须借助定性研究确定现象发生质变的数量界限和引起质变的原因。
㈦ 什么是定性分析什么是定量分析
定性-- 是什么物质 用文字语言进行相关描述
定量-- 每种物质的含量 用数学语言进行描述
具体说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应该是统一的,相互补充的;; 定性分析是定量分析的基本前提,没有定性的定量是一种盲目的、毫无价值的定量;; 定量分析使之定性更加科学、准确,它可以促使定性分析得出广泛而深入的结论
定量分析是依据统计数据,建立数学模型,并用数学模型计算出分析对象的各项指标及其数值的一种方法。定性分析则是主要凭分析者的直觉、经验,凭分析对象过去和现在的延续状况及最新的信息资料,对分析对象的性质、特点、发展变化规律作出判断的一种方法。相比而言,前一种方法更加科学,但需要较高深的数学知识,而后一种方法虽然较为粗糙,但在数据资料不够充分或分析者数学基础较为薄弱时比较适用,更适合于一般的投资者与经济工作者。因此,本章以后几节所做的分析基本上以定性分析为主。但是必须指出,两种分析方法对数学知识的要求虽然有高有低,但并不能就此把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截然划分开来。事实上,现代定性分析方法同样要采用数学工具进行计算,而定量分析则必须建立在定性预测基础上,二者相辅相成,定性是定量的依据,定量是定性的具体化,二者结合起来灵活运用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㈧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异同及优缺点
定性和定量分析是两种不相同但是有潜在联系的分析方法。
不同:
定性就是用文字语言进行相关描述。它是主要凭分析者的直觉、经验,运用主观上的判断来对分析对象的性质、特点、发展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
定量就是用数学语言进行描述。它是依据统计数据,建立数学模型,并用数学模型针对数量特征、数量关系与数量变化去分析的一种方法。
相同:
它们一般都是通过比较对照来分析问题和说明问题的。正是通过对各种指标的比较或不同时期同一指标的对照才反映出数量的多少、质量的优劣、效率的高低、消耗的大小、发展速度的快慢等等,才能为作鉴别、下判断提供确凿有据的信息。
优缺点:
相比而言,定量分析方法更加科学,但需要较高深的数学知识,而定性分析方法虽然较为粗糙,但在数据资料不够充分或分析者数学基础较为薄弱时比较适用。在分析过程中通常会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拓展资料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联系: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应该是统一的,相互补充的; 定性分析是定量分析的基本前提,没有定性的定量是一种盲目的、毫无价值的定量;定量分析使之定性更加科学、准确,它可以促使定性分析得出广泛而深入的结论 。
事实上,现代定性分析方法同样要采用数学工具进行计算,而定量分析则必须建立在定性预测基础上,二者相辅相成,定性是定量的依据,定量是定性的具体化,二者结合起来灵活运用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㈨ 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异同是什么
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联系:
(1) 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都属于社会学方法。定性研究则是主要由熟悉情况和业务的专家根据个人的直觉、经验,凭研究对象过去和现在的延续状况及最新的信息资料,对研究对象的性质、特点、发展变化规律作出判断的一种方法,进行研究判断,提出初步意见,然后进行综合,作为预测未来状况和发展趋势的主要依据。定量研究是指运用现代数学方法对有关的数据资料进行加工处理,统计数据,建立反映有关变量之间规律性联系的各类预测模型,并用数学模型计算出研究对象的各项指标及其数值的一种方法。
(2)定性研究是定量研究的基本前提,定量研究是定性研究的进一步深化。这里必须指出,虽然定性研究对数学知识要求比较低,但是两种研究方法没有孰优孰劣之分,不能把两者截然分开。相比较而言,定量研究因为采用高深的数学知识,所以显得比较科学,而定性研究较为粗糙一点,但是这种方法应用面比较大,适合于一般投资者和经济工作者,因为它在数据资料不充分或者研究者数学知识比较薄弱的情况下比较适用。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区别
1、概念不同
(1)定性研究是指研究者运用历史回顾、文献分析、访问、观察、参与经验等方法获得教育研究的资料,并用非量化的手段对其进行分析、获得研究结论的方法。
(2)定量研究的结果通常是由大量的数据来表示的,研究设计是为了是使研究者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比较和分析作出有效的解释。
2、理论基础不同
(1)定性研究主要是一种价值判断,它建立在解释学、现象学和建构主义理论等人文主义的方法论基础上。其主要观点是:社会现象不像自然现象那样受因果关系的支配,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有着本质的不同。
(2)定量研究是一种事实判断,它是建立在实证主义的方法论基础上的。实证主义源于经验主义哲学,其主要观点是:社会现象是独立存在的客观现实,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在评价过程中,主体与客体是相互孤立的实体,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必定存在内在的逻辑因果关系。量的评价就是要找到、确定和验证这些数量关系。
3、特性不同
定性研究 定量研究
研究条件 自然情境 实验室条件
研究性质 描述性研究 量化研究
注重方面 过程 事前与事后的测量
研究方法 归纳分析 演绎法
研究者与研究对象关系:
定性研究:研究者与研究对象密切接触、互相影响,研究者通过与研究对象的交往互动,通过移情作用来获取资料信息。
定量研究:定量研究中研究者与研究对象相互独立,彼此分离
4、在研究设计上的不同
①研究环境:定性研究主要是在自然地环境下进行;定量研究多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
②研究工具和方法: 定性研究主要是将研究者本身作为研究工具,运用观察、访谈等方法,(或运用录音、录像设备)获得描述性的资料;而定量研究则是用量表、调查表等工具进行测量,得到的资料可测量和统计。
③研究计划: 定性研究事前没有明确的研究方案和研究假设,研究计划是根据研究工作的开展情况形成的;定量研究在研究开始时就又明确的研究假设和问题,研究计划是结构性的。
㈩ 社会科学方法和自然科学方法的异同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分为定量和定性的两大类。常用的定量研究方法主要是内容分析、控制实验、问卷调查等等,定性的研究方法也叫做质化的研究方法,常用的就是深度访谈、焦点小组、民族志/田野调查之类的。
以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为对象的一门学问。它根据自然科学认识发展的历史实践和现实的实践,从各门自然科学研究的具体方法中概括出自然科学方法的一般原则,总结出带有规律性的知识,并从理论上作出系统的阐述,从而构成哲学认识论和方法论的一个部分。
自然科学方法论的研究领域十分宽广。它的主要内容包括:①探讨自然科学中广泛使用的观察、实验、模型、假说、归纳、演绎、分析、综合、类比等各种方法,以及它们的性质、特点、地位、作用、历史演变和相互关系,并正确掌握和运用这些方法的原则;②探讨自然科学中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等所具有的方法论意义;③从自然科学历史上重大发现的作出、重要理论的建立和重要概念的形成中得出方法论结论;④从方法论的角度,探讨哲学对自然科学认识活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