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研究方法 > 利润表研究方法

利润表研究方法

发布时间:2022-04-21 05:28:26

如何通过利润表判断企业的经营状况

利润表是把企业在一定期间的营业收入与同一期间的销售费用进行配比,以得到该期间的净利润(或净亏损)的情况。由此可知,该报表的重点是相关的收入指标和费用指标。阅读利润表的基本思路是“收入—费用=利润”。 利润表中有5个醒目的会计指标,依表中的顺序为: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 在这些指标中应重点关注: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 首先看最后一行净利润,然后是利润总额。这就是检查经营成果的第一步:总体把握结果。把握结果的目的是要看一看企业是赚钱还是赔钱,如果净利润是正数,说明企业赚钱;如果净利润是负数,说明企业赔钱。然而,许多人往往只关心净利润情况,认为净利润为正就代表公司盈利,净利润为负就代表公司亏损。实际上,企业的长期发展动力来自于对自身主营业务的开拓与经营。 (2)分层观察 分层观察的目的是要企业明白到底在哪儿赚钱。 通过观察利润总额中各组成部分的比重,能够说明企业利润是否正常合理。通常情况下,企业的主营业务利润应是其利润总额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其比重应是最高的,其他业务利润、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支相对来讲比重不应很高。如果出现不符常规的情况,那就需要多加分析研究。分析观察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在利润表中,企业的主营业务利润和营业利润是企业日常经营活动所得利润,最能说明企业盈利能力的大小。如果一个企业主营业务利润或者营业利润数额较高,说明企业具有较好的盈利能力;如果一个企业确实有很多盈利,但不是主营业务利润,而是通过无法控制的事项或偶然的交易获得的,这不能说明企业盈利能力的大小。 阅读利润表不能只看净利润,还要进一步关注发生在主营业务收入、营业利润及经常性净利润等指标上的增减变化情况。比如甲企业2005年净利润下降幅度高达20%,但经常性净利润(即剔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却大幅增长40%,而且营业利润的增长幅度为12%,也证明了该公司在本年度主营业务得到了很大改善的情况。 项目对比通常是与两个目标进行比较。与上年相比,通过将企业的全年利润与以前的利润比较,能够评价企业利润变动情况的好坏。与年初所定的目标(预算目标)相比,通过将企业的全年利润与预算目标比较,能够评价企业利润的实现情况。通过与这两个目标的比较,在某种程度上确定对企业本年度业绩是否满意。

② 如何通过利润表判断企业的经营成果

(1)把握结果。 利润表是把企业在一定期间的营业收入与同一期间的销售费用进行配比,以得到该期间的净利润(或净亏损)的情况。由此可知,该报表的重点是相关的收入指标和费用指标。阅读利润表的基本思路是“收入—费用=利润”。 利润表中有5个醒目的会计指标,依表中的顺序为: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 在这些指标中应重点关注: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 首先看最后一行净利润,然后是利润总额。这就是检查经营成果的第一步:总体把握结果。把握结果的目的是要看一看企业是赚钱还是赔钱,如果净利润是正数,说明企业赚钱;如果净利润是负数,说明企业赔钱。然而,许多人往往只关心净利润情况,认为净利润为正就代表公司盈利,净利润为负就代表公司亏损。实际上,企业的长期发展动力来自于对自身主营业务的开拓与经营。 (2)分层观察。 分层观察的目的是要企业明白到底在哪儿赚钱。 通过观察利润总额中各组成部分的比重,能够说明企业利润是否正常合理。通常情况下,企业的主营业务利润应是其利润总额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其比重应是最高的,其他业务利润、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支相对来讲比重不应很高。如果出现不符常规的情况,那就需要多加分析研究。分析观察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在利润表中,企业的主营业务利润和营业利润是企业日常经营活动所得利润,最能说明企业盈利能力的大小。如果一个企业主营业务利润或者营业利润数额较高,说明企业具有较好的盈利能力;如果一个企业确实有很多盈利,但不是主营业务利润,而是通过无法控制的事项或偶然的交易获得的,这不能说明企业盈利能力的大小。 阅读利润表不能只看净利润,还要进一步关注发生在主营业务收入、营业利润及经常性净利润等指标上的增减变化情况。比如甲企业2005年净利润下降幅度高达20%,但经常性净利润(即剔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却大幅增长40%,而且营业利润的增长幅度为12%,也证明了该公司在本年度主营业务得到了很大改善的情况。 (3)项目对比。 项目对比通常是与两个目标进行比较。与上年相比,通过将企业的全年利润与以前的利润比较,能够评价企业利润变动情况的好坏。与年初所定的目标(预算目标)相比,通过将企业的全年利润与预算目标比较,能够评价企业利润的实现情况。通过与这两个目标的比较,在某种程度上确定对企业本年度业绩是否满意。

③ 请问如何通过利润表判断企业的经营状况

利润表是把企业在一定期间的营业收入与同一期间的销售费用进行配比,以得到该期间的净利润(或净亏损)的情况。由此可知,该报表的重点是相关的收入指标和费用指标。阅读利润表的基本思路是“收入—费用=利润”。
利润表中有5个醒目的会计指标,依表中的顺序为: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
在这些指标中应重点关注: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
首先看最后一行净利润,然后是利润总额。这就是检查经营成果的第一步:总体把握结果。把握结果的目的是要看一看企业是赚钱还是赔钱,如果净利润是正数,说明企业赚钱;如果净利润是负数,说明企业赔钱。然而,许多人往往只关心净利润情况,认为净利润为正就代表公司盈利,净利润为负就代表公司亏损。实际上,企业的长期发展动力来自于对自身主营业务的开拓与经营。
(2)分层观察
分层观察的目的是要企业明白到底在哪儿赚钱。
通过观察利润总额中各组成部分的比重,能够说明企业利润是否正常合理。通常情况下,企业的主营业务利润应是其利润总额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其比重应是最高的,其他业务利润、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支相对来讲比重不应很高。如果出现不符常规的情况,那就需要多加分析研究。分析观察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在利润表中,企业的主营业务利润和营业利润是企业日常经营活动所得利润,最能说明企业盈利能力的大小。如果一个企业主营业务利润或者营业利润数额较高,说明企业具有较好的盈利能力;如果一个企业确实有很多盈利,但不是主营业务利润,而是通过无法控制的事项或偶然的交易获得的,这不能说明企业盈利能力的大小。
阅读利润表不能只看净利润,还要进一步关注发生在主营业务收入、营业利润及经常性净利润等指标上的增减变化情况。比如甲企业2005年净利润下降幅度高达20%,但经常性净利润(即剔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却大幅增长40%,而且营业利润的增长幅度为12%,也证明了该公司在本年度主营业务得到了很大改善的情况。
项目对比通常是与两个目标进行比较。与上年相比,通过将企业的全年利润与以前的利润比较,能够评价企业利润变动情况的好坏。与年初所定的目标(预算目标)相比,通过将企业的全年利润与预算目标比较,能够评价企业利润的实现情况。通过与这两个目标的比较,在某种程度上确定对企业本年度业绩是否满意。

④ 结构百分比利润表怎么做!!!

结构分析主要以会计报表中的某个总体指标为 100%,计算出个体项目占总体指标百分比,再比较每项个体指标百分比的增减变动情况, 以此判断有关财务指标变动趋势及变化规律。

(1)净资产比率=股东权益总额/总资产该指标主要用来反映企业的资金实力和偿债安全性,它的倒数即为负债比率。净资产比率的高低与企业资金实力成正比,但该比率过高,则说明企业财务结构不尽合理。该指标一般应在50%左右,但对于一些特大型企业而言,该指标的参照标准应有所降低。

(2) 固定资产净值率=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原值该指标反映的是企业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和生产能力,一般该指标应超过75%为好。该指标对于工业企业生产能力的评价有着重要的意义。

(3)资本化比率=长期负债/(长期负债+股东股益) 该指标主要用来反映企业需要偿还的及有息长期负债占整个长期营运资金的比重,因而该指标不宜过高,一般应在20%以下。

(4)利润表研究方法扩展阅读:

结构百分比分析法:

1、确定报表中各项目占总额的比重或百分比,其计算公式是:结构百分比(比重)=(部分/总体)×100%。通常,利润表中的“总体”是“营业收 入”,资产负债表中的“总体”是“总资产”。

2、通过各项目的比重,分析各项目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性。一般项目比重越大,说明其重要程度越高,对总体的影响越大。

3、将分析其各项目的比重与前期同项目比重对比,研究各项目的比重变动情况。也可以将本企业报告期项目比重与同类企业的可比项目进行对比,研究本企业与同类企业的不同,以及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⑤ 如何通过利润表判断企业经营状况

利润表是把企业在一定期间的营业收入与同一期间的销售费用进行配比,以得到该期间的净利润(或净亏损)的情况。由此可知,该报表的重点是相关的收入指标和费用指标。阅读利润表的基本思路是“收入—费用=利润”. 利润表中有5个醒目的会计指标,依表中的顺序为: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 在这些指标中应重点关注: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 首先看最后一行净利润,然后是利润总额。这就是检查经营成果的第一步:总体把握结果。把握结果的目的是要看一看企业是赚钱还是赔钱,如果净利润是正数,说明企业赚钱;如果净利润是负数,说明企业赔钱。然而,许多人往往只关心净利润情况,认为净利润为正就代表公司盈利,净利润为负就代表公司亏损。实际上,企业的长期发展动力来自于对自身主营业务的开拓与经营。 (2)分层观察 分层观察的目的是要企业明白到底在哪儿赚钱。 通过观察利润总额中各组成部分的比重,能够说明企业利润是否正常合理。通常情况下,企业的主营业务利润应是其利润总额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其比重应是最高的,其他业务利润、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支相对来讲比重不应很高。如果出现不符常规的情况,那就需要多加分析研究。分析观察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在利润表中,企业的主营业务利润和营业利润是企业日常经营活动所得利润,最能说明企业盈利能力的大小。如果一个企业主营业务利润或者营业利润数额较高,说明企业具有较好的盈利能力;如果一个企业确实有很多盈利,但不是主营业务利润,而是通过无法控制的事项或偶然的交易获得的,这不能说明企业盈利能力的大小。 阅读利润表不能只看净利润,还要进一步关注发生在主营业务收入、营业利润及经常性净利润等指标上的增减变化情况。比如甲企业2005年净利润下降幅度高达20%,但经常性净利润(即剔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却大幅增长40%,而且营业利润的增长幅度为12%,也证明了该公司在本年度主营业务得到了很大改善的情况。 (3)项目对比 项目对比通常是与两个目标进行比较。与上年相比,通过将企业的全年利润与以前的利润比较,能够评价企业利润变动情况的好坏。与年初所定的目标(预算目标)相比,通过将企业的全年利润与预算目标比较,能够评价企业利润的实现情况。通过与这两个目标的比较,在某种程度上确定对企业本年度业绩是否满意。

⑥ 如何简单又全面地阅读和分析利润表及其附注

阅读和分析利润表是十分重要的。在投资上市公司时,我们最经常关注的是市盈率,即每股市价与每股收益的比率。无论是静态市盈率还是动态市盈率,这其中计算指标的核心就是净利润。净利润的质量、稳定性、持续性、成长性,都成为影响市盈率的重要指标,从而进一步影响到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因此,利润表的分析将对投资者的投资决策产生重大影响。 那么,如何对利润表进行简单的阅读和分析呢?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分三个步骤进行简单的阅读与分析。一是静态分析,即分析当年的利润表,可以从利润出发,通过分析利润表的结构及相关科目的说明,了解公司当年的经营成果;二是历史分析,即对公司利润表各项目的往期数据比较分析,了解公司的经营趋势;三是动态分析,即在静态分析与历史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宏观经济形势(例如国家的财政货币政策、公司行业发展状况)、公司的竞争优势、同行业公司等情况,对公司及其未来做出深入的分析及判断,并做出投资决策。 (一)静态分析 静态分析可以使我们正确认识公司当期利润的内涵。我们通过静态分析,可以了解公司的利润来源从而研判其质量,确定核心业务品种从而判断其行业,研究公司之外的生命线,发现可能的业绩炸弹。具体来讲,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1)利润质量分析。首先,我们要判断公司的净利润是否来源于非经营性损益。如果公司的净利润主要来自于非经营性损益,这说明公司的净利润的稳定性不够。投资上市公司就是投资于其未来,一个不能稳定带来收益,今年盈利、明年亏损的公司是风险极高的公司。其次,对于利润并非来自于非经营性损益的公司,我们要详细分析公司利润的构成。从利润表的角度看,利润主要来自于主营业务利润、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营业外收支等四项。如果公司的主要利润来源于主营业务利润,那么说明公司当年的主营业务生产经营正常。但如果其主要来源于其他三项,我们就要保持高度关注。特别是主营业务利润为负的公司,这至少说明公司已无法维持自己主营的正常生产经营。 (2)主要产品分析。我们可以从利润表的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中来分析公司的主营业务。首先,依据相关制度要求,公司需要按产品分类披露其收入及成本。因此,我们可以从产品分类披露中分析为公司创造产值的主要产品。但是,为公司创造产值的主要产品并不见得是给公司带来主要利润的产品。我们要关注两类产品:营业毛利绝对额(即营业收入与营业成本之差)占比大的产品和营业毛利率极高的产品。营业毛利绝对额占比比较大的产品是目前为公司创造价值的核心业务产品。而营业毛率极高的产品可能是公司未来发展壮大的核心业务产品。投资者研判公司的主营业务产品,有利于确定其行业,而不是人云亦云,在一些黑嘴炒作概念时而不被迷惑。例如某些公司一直被黑嘴炒作为高科技公司,但分析其收入构成却发现所谓的高科技收入毫无踪迹或者只占公司毛利的极小比重。投资者等投资套牢后,才发现那不过是水中月画中饼。其次,利润表附注还为我们提供了前五名客户销售占比。如果销售占比较高,说明公司的销售集中度高,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其销售客户的经营稳定性及成长性就会影响到公司的经营稳定性和成长性。 (3)投资收益分析。如果公司的利润并非来自于其经营的产品,而是来源于投资收益,那么投资收益的稳定性、持续性和成长性就可能是公司的另一生命线。因此,我们要分析投资收益的来源。如果投资收益主要来自于证券买卖暂时性的收益,那么这种收益是很难维持其稳定性持续性的,很可能产生巨大的波动,不排除给公司带来巨额损失的可能。这种公司风险较高。如果公司投资收益来源于较为稳定的投资对象,那么我们就需要分析其投资度对象的价值。例如冠农股份,其主要利润即来源于其投资参股的罗布泊钾盐公司,那么罗布泊钾盐公司的发展就会影响到该公司未来的经营发展。 (4)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分析。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主要与金融产品、衍生产品和房地产等相关。其核心就是公司相关的投资公允价值的变化。虽然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并不带来实际的现金流入流出,仅仅是账面数字,但其带来的影响却是极其深刻的,甚至可能成为公司主营之外的业绩炸弹。例如,东方航空、南方航空、中国国航和上海航空四大航空公?2008年合计亏损291.6亿元,其中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就亏损143.9亿元,占其总亏损的49%。这些由原油期权合约、外汇远期合约等衍生金融产品带来的亏损令人触目惊心。因此,我们需要高度关注该项目披露的具体内容,即使在公司因此带来收益的情况下,我们也要高度警惕相关项目的市场价值的变化,以确定对公司带来的可能影响。这是因为,该项目的损益可能会在瞬间摧毁一个主营业务高盈利的公司。中信泰富就因衍生金融产品的巨额亏损,而从一个业绩优异的蓝筹公司,陷入险遭破产的财务窘境。 (5)资产减值损失及营业外收支分析。这两项产生的损失或者收益大部分都是偶发性的,因此是构成非经营损益的主要因素,并常常成为公司进行业绩大清洗或者扭亏为盈的“聚宝盆”。在资产减值损失中,我们应高度关注的是能转回的坏账损失和存货跌价损失。其中,大幅计提的坏账损失就可能是公司对历史业绩虚增进行的大清洗;存货跌价损失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公司目前生产经营产品的滞销或者价格巨幅下跌。例如2008年年报中,钢铁行业公司由于2007年下半年钢铁价格的巨幅下滑而计提了大量的减值损失,但不排除当钢铁市场转暖价格回升时,其跌价准备会在未来期间转回,从而给公司未来带来收益。 营业外收支主要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债务重组、公益性捐赠支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益、政府补助等。因此,如果公司净利润扣除该项为负的情况下,说明公司主业经营存在较大问题,只能通过出售资产、债权人让利或者政府救助来维持经营。这种公司存在较高的风险。 (二)历史分析 对利润表历史各期数据的分析,有利于我们了解公司经营的稳定性,并研判公司未来的发展趋势。 (1)净利润构成的历史分析。我们在分析公司利润各期历史数据时,首先应看公司净利润是否来自于非经营性损益,例如如果公司过往三年的净利润均来自非经营性损益,扣除非经营性损益不实亏损就是微利,那么这就是一个经营极度衰败的公司,存在较高的风险。又如,公司前期净利润并非来自非经营性损益,但其后却不得不通过非经营性损益来实现盈利,说明公司主营业务出现了问题,需要保持警惕。其次,对于利润并非来自于非经营性损益的公司,我们要详细分析公司利润的构成的历史。如果公司利润一直主要来自于主营业务,说明这是一家主营业务经营持续稳定的公司。 (2)主营业务产品的变化及发展趋势。首先,我们依据公司历年的主营业务产品的类别及其毛利占比分析公司核心业务产品的变化。如果公司某一产品始终占据主要比重,那么说明公司一直处于一个较为稳定的行业。如果公司不断变换核心业务产品,则需要进一步分析,以判断公司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经营不善还是为了长远发展。其次,需要分析公司核心业务产品的毛利。对于核心业务产品稳定的公司,其毛利的发展趋势反映了公司所处行业发展及其行业地位,毛利率一直保持高位说明公司可能处于一个朝阳行业或者其具有绝对的竞争优势(例如核心技术),毛利率下降则表明公司所处行业竞争加剧。 (三)动态分析 动态分析是为了分析公司未来发展。投资上市公司,主要是投资其未来。如果投资者所投资的公司未来能够持续发展,那么投资者将获得超额收益。从这个角度讲,这也是为什么动态市盈率比静态市盈率重要的原因所在。但动态市盈率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其不仅受股价的影响,还受到公司净利润发展的稳定、持续及成长性的影响。因此,我们需要从公司的年报中寻求公司未来发展的蛛丝马迹。所以,在静态分析和历史分析基础上的动态分析才是投资决策中最为重要的。 (1)分析公司盈利点。利润表中可以反映支持公司未来发展的盈利点,包括核心业务产品、高毛利率产品、投资收益项目的发展、公允价值项目的发展状况、费用的节约与控制等。 (2)同行业比较分析。确定一个公司是否能够持续发展,关键的一点是公司能否在自己的行业中确定自己有利的位置。从利润表的角度,我们可以将公司核心产品营业收入及毛利率与同行业的公司分析比较。首先,比较公司核心产品的近几年的毛利率高低。例如如果公司历史的毛利率一直保持大大高于同行业的水平,除非公司具有与众不同的竞争优势,否则公司可能存在业绩造假的可能。对于这种公司,其业绩就不可能持续发展。其次,比较公司核心业务产品主营业务收入近几年在同行业的水平,以确定公司在行业中的地位。主营业务收入高于同行业公司或者主营业务收入与同行业相比保持更高的持续增长势头,说明公司在行业中处于较为有利的地位。最后,我们可以关注公司高毛利率的产品,即使该产品的业务收入较少,但如果其投资的产品属于未来可高速持续发展的行业,那么公司同样存在较高的投资价值。 (3)行业上下游分析。公司行业发展不仅仅局限于本行业,还受制于上下游行业的影响。例如家具行业其销售就受到房地产行业发展的影响。因此,确定公司核心业务产品,分析业务流程,确定其上下游产品,将有助于判断公司未来的发展。 (4)宏观经济形势发展。宏观经济形势包括国家财政货币政策、劳动就业、国际贸易、汇率等,它们都会对公司未来经营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上述简单的阅读与分析,仅限于利润表,但涉及多方面多层次的知识和信息。

⑦ 国内外对于财务报表分析方法的研究现状

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会计这门公认的“商业语言”更是体现出它的强大的功能:作为“商业语言”的载体——财务报表,正是全面、系统、综合记录了企业经济业务发生的轨迹,因而相关利益人对它的分析越来越关注。世界投资大师巴菲特就曾经说过:“对一家企业进行投资,我主要看这家企业的财务报表。”这是巴菲特站在投资者的立场阐明解读财务报表的重要性;此外,债权人、政府、税务机关、社会公众等在做经济决策时都要分析企业的财务报表;企业经营管理者更是如此。当然,单纯从财务报表的简单数字和文字上得(略..)不出实质性的结果,而要利用一定的分析方法和分析技巧,同时结合实际情况,正确认识财务报表本身的局限性和非正常影响因素,对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进行全面综合分析,以便作出科学决策,这个系统的动态过程就是财务报表分析。目前,我国普遍采用的分析方法有比率分析法、比较分析法、趋势分析法以及项目结构分析法等,主要以比率分析法为基础,同时结合各种分析方法从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发展能力等几个方面对企业的整体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作出评价;但是,鉴于财务报表本身的局限性以及分析(略..)方法和分析指标的单一性,财务分析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这篇文章就是基于这种现状的思考,提出了一些观点和看法:首先,充分认识财务报表的局限性;尽可能保证财务报表分析对象——财务报表披露的内容充分、可靠、和透明,使财务报表分析更具有效率和效果;在目前的财务指标体系中修改或增加一些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完善财务报表分析的指标体系;其次,运用改进后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克服原有杜邦财务体系短期化局限,对企业的整体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资产的营运效率以及持续发展能力进行分析,从长远来评价企业(略..);“现金”为王的理念表明了现金流量表的重要性,因而对现金流量进行着重分析,包括总体流量、结构层次以及指财务指标体系的分析,同时结合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将权责发生制和现金收付制结合起来,进一步完善财务报表分析;为了与国际接轨,引进了新的分析方法和分析理论即自由现金流量分析法和EVA分析法,以求提高分析效率、作出科学决策,同时进一步发展了了我国财务报表分析体系;最后,为使报表分析者正确判断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还要对财务报表附注中的重要项目、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报告进行分析。

⑧ 简述利润表的综合分析包括哪三类

利润表分析也称损益表分析,是以利润表为对象进行的财务分析。 在分析企业的盈利状况和经营成果时,必须要从利润表中获取财务资料,而且,即使分析企业偿债能力,也应结合利润表,因为一个企业的偿债能力同其获利能力密切相关。

损益表反映了公司在一定时期内的经营成果,解释了公司财务状况发生变动的主要原因。分析损益表,可直接了解公司的盈利状况和获利能力,并通过收入、成本费用的分析,较为具体地把握公司获利能力高低的原因。就业主而言,它有助于分析公司管理收费的合理性及其使用效益。利润表综合分析主要包含以下三大方面:

一、利润表主表分析。

通过利润表主表的分析,主要对各项利润的增减变动、结构增减变动及影响利润的收入与成本进行分析。

  1. 利润额增减变动分析。通过对利润表的水平分析,从利润的形成角度,反映利润额的变动情况,揭示企业在利润形成过程中的管理业绩及存在的问题。

  2. 利润结构变动情况分析。利润结构变动分析,主要是在对利润表进行垂直分析的基础上,揭示各项利润及成本费用与收入的关系,以反映企业的各环节的利润构成、利润及成本费用水平。

  3. 企业收入分析。企业收入分析的内容包括:收入的确认与计量分析;影响收入的价格因素与销售量因素分析;企业收入的构成分析等。

  4. 成本费用分析。成本费用分析包括产品销售成本分析和期间费用分析两部分。产品销售成本分析包括销售总成本分析和单位销售成本分析;期间费用分析包括销售费用分析和管理费用分析。

二、利润表附表分析

利润表附表分析主要是对利润分配表及分部报表进行分析。

  1. 利润分配表分析。通过利润分配表分析,反映企业利润分配的数量与结构变动,揭示企业在利润分配政策、会计政策以及国家有关法规变动方面对利润分配的影响。

  2. 分部报表分析。通过对分部报表的分析,反映企业在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经营状况和经营成果,为企业优化产业结构,进行战略调整指明方向。

三、利润表附注分析

利润表附注分析主要是根据利润表附注及财务情况说明书等相关详细信息,分析说明企业利润表及附表中的重要项目的变动情况,深入揭示利润形成及分配变动的主观原因与客观原因。

⑨ 年终利润表的编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报表。通过利润表,可以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的收入实现情况,即实现的主营业务收入有多少、实现的其他业务收入有多少、实现的投资收益有多少、实现的营业外收入有多少等等;可以反映一定会计期间的费用耗费情况,即耗费的主营业务成本有多少、主营业务税金有多少、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各有多少、营业外支出有多少等等;可以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成果,即净利润的实现情况,据以判断资本保值、增值情况。
填写利润表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本表“本月数”栏反映各项目的本月实际发生数,“本年累计数”栏反映各项目自年初起至报告期末止的累计实际发生数。在编制年度财务会计报告时以12月的财务报表为准。如果上年度利润表与本年度利润表的项目名称和内容不一致,应对上年度利润表项目的名称和数字按本年度的规定进行调整,填入本表。

使用会计准则报表的,只有本期金额和上期金额。如果是月报表,本期金额就是当月数,上期金额就是上年同月金额。季报表,就是本季的三个月的合计数。

(二)营业收入栏反映的是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的明细账的贷方发生数合计,如果当月有退货的,同时还要减去借方发生数后才填列。在税账上,这个营业收入要与当月的纳税申报表上的收入一致。

(三)营业成本栏反映的是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的明细账的借方发生数合计,如果当月有退货,同时还要将贷方的发生数减去后才填列。在税账上,这个营业成本要跟当季的所得税纳税申报表的成本一致。

(四)“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项目,反映小企业主要经营业务应负担的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和教育费附加等。本项目应根据“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科目的借方发生额填列。

用小企业准则报表的,还需要将各项税金的金额填列出来。印花税、车船税、房产税等偶然项目的税金则在管理费用里填列。

(五)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按其一级科目明细账借方发生额填列,如果当期有发生过冲减费用业务的,要减去贷方发生额后填列。

小企业准则报表,需要将销售费用中的商品维修费、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要单独明细金额。管理费用中的开办费、业务招待费、研究费用也要单独列表。财务费用要将利息费用单列,收到利息用负数表示。

(六)“营业外收入”项目和“营业外支出”项目,反映小企业发生的与其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和支出。这两个项目应分别根据“营业外收入”科目和“营业外支出”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小企业会计准则报表要将营业外收入中的政府补助、营业外支出中的无法收回的长期债券(股权)投资损失、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损失、税收滞纳金要单列。

(七)利润总额是税前利润,净利润是税后利润,所得税一般按申报的时间来申报,月报的就按月计提,季报的就按季计提。

所得税核定申报企业,所得税按营业收入为计征基数;查账征收的,以利润总额为计征基数。

⑩ 如何通过利润表判断企业的经营成果

利润表是把企业在一定期间的营业收入与同一期间的销售费用进行配比,以得到该期间的净利润(或净亏损)的情况。由此可知,该报表的重点是相关的收入指标和费用指标。阅读利润表的基本思路是收入费用=利润。 利润表中有5个醒目的会计指标,依表中的顺序为: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 在这些指标中应重点关注: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 首先看最后一行净利润,然后是利润总额。这就是检查经营成果的第一步:总体把握结果。把握结果的目的是要看一看企业是赚钱还是赔钱,如果净利润是正数,说明企业赚钱;如果净利润是负数,说明企业赔钱。然而,许多人往往只关心净利润情况,认为净利润为正就代表公司盈利,净利润为负就代表公司亏损。实际上,企业的长期发展动力来自于对自身主营业务的开拓与经营。 (2)分层观察。 分层观察的目的是要企业明白到底在哪儿赚钱。 通过观察利润总额中各组成部分的比重,能够说明企业利润是否正常合理。通常情况下,企业的主营业务利润应是其利润总额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其比重应是最高的,其他业务利润、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支相对来讲比重不应很高。如果出现不符常规的情况,那就需要多加分析研究。分析观察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在利润表中,企业的主营业务利润和营业利润是企业日常经营活动所得利润,最能说明企业盈利能力的大小。如果一个企业主营业务利润或者营业利润数额较高,说明企业具有较好的盈利能力;如果一个企业确实有很多盈利,但不是主营业务利润,而是通过无法控制的事项或偶然的交易获得的,这不能说明企业盈利能力的大小。 阅读利润表不能只看净利润,还要进一步关注发生在主营业务收入、营业利润及经常性净利润等指标上的增减变化情况。比如甲企业2005年净利润下降

阅读全文

与利润表研究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炸包菜的正确方法 浏览:717
遮白发帽子的正确方法视频 浏览:50
防止落地窗下落的最佳方法 浏览:918
凤保嫝的使用方法 浏览:341
古代性惩罚方法有哪些 浏览:791
超常儿童和低常儿童研究方法 浏览:7
乳腺囊性结节治疗方法 浏览:55
佳美平衡轴的安装方法 浏览:462
粮食出现问题及解决方法 浏览:422
空调制冷系统压力检测方法步骤 浏览:560
apple电池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709
孩子缺氧最佳治疗方法 浏览:554
海藻面罩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浏览:1000
包子喂猪的正确方法 浏览:80
简单编织婴儿鞋方法 浏览:562
红米手机截屏快捷键怎么设置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471
快速恢复满血的方法 浏览:257
切割泡沫快速方法 浏览:790
老谷头食用方法 浏览:963
台下盆最佳安装方法 浏览: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