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研究方法 > 吉尔布雷斯的砌砖方法研究的要点

吉尔布雷斯的砌砖方法研究的要点

发布时间:2022-04-20 19:09:37

❶ 吉尔布雷斯夫妇的吉尔布勒斯夫妇的动作研究思想精要

吉尔布雷斯夫妇认为,要取得作业的高效率,以实现高工资与低劳动成本相结合的目的,就必须做到:
◆第一,要规定明确的高标准的作业量——对企业所有员工,不论职位高低,都必须规定其任务;这个任务必须是明确的、详细的、并非轻而易举就能完成的。他们主张,在一个组织完备的企业里,作业任务的难度应当达到非第一流工人不能完成的地步。
◆第二,要有标准的作业条件——要对每个工人提供标准的作业条件(从操作方法到材料、工具、设备),以保证他能够完成标准的作业量。
◆第三,完成任务者付给高工资——如果工人完成了给他规定的标准作业量,就应付给他高工资。
◆第四,完不成任务者要承担损失——如果工人不能完成给他规定的标准作业量,他迟早必须承担由此造成的损失。
上述内容是指要科学地规定作业标准和作业条件,实行刺激性的工资制度。其中,作业标准和作业条件必须通过时间研究和动作研究才能确定下来,而这种刺激性的工资制度,也就是差别计件工资制。 时间研究就是研究各项作业所需的合理时间,亦即在一定时间内所应达到的或合理的作业量。进行时间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制定作业的基本定额。吉尔布雷斯夫妇指出,收益分享制和奖金制存在的一个通病,就是它们在完成作业所需的时间规定上都缺乏科学的依据,因而对作业过程就无法给以合理的指导和控制。而这一点,对雇主和工人双方来说都是极为重要的。
动作研究是把作业动作分解为最小的分析单位,然后通过定性分析,找出最合理的动作,以使作业达到高效、省力和标准化的方法。
动作研究是研究和确定完成一个特定任务的最佳动作的个数及其组合。弗兰克·吉尔布雷斯被公认为“动作研究之父”。
吉尔布雷斯夫妇通过对于动作的分解研究发现,一般所用的动作分类,对于细致分析来说是过于粗略了。因此,吉尔布雷斯把手的动作分为17种基本动作,如拿工具这一动作可以分解成17个基本动素:寻找、选择、抓取、移动、定位、装备、使用、拆卸、检验、预对、放手、运空、延迟(不可避免)、故延(可避免)、休息、计划、夹持等。吉尔布雷斯把这些基本动作定义为动素,而动素是不可再分的。这是一个比较精确分析动作的方法。
吉尔布雷斯夫妇为了记录各种生产程序和流程模式,制定了生产程序图和流程图。这两种图至今都还被广泛应用。吉尔布雷斯夫妇除了从事动作研究以外,还制定了人事工作中的卡片制度——这是现行工作成绩评价制度的先驱。他们竭力主张,管理和动作分析的原则可以有效地应用在自我管理这一尚未开发的领域。他还把动作研究扩展到疲劳研究领域,并从建筑业扩大到一般制造业。他们开创了对疲劳这一领域的研究,该研究对工人健康和生产率的影响一直在持续。 所谓差别计件工资制,就是“对同一种工作设有两个不同的工资率。对那些用最短的时间完成工作、质量高的工人,就按一个较高的工资率计算;对那些用时长、质量差的工人,则按一个较低的工资率计算”。
实行这种工资制度,要求按日及时计算工作成果,即要求对每个工人的生产成果及时检验和快速地统计、公布,使他们每天都能了解他前一日的工作情况,这样,就会刺激每个工人都必须尽最大的努力去工作。
差别计件工资制是同科学管理的其他制度密切联系着的。因此,实行这种工资制度必须具备相应的条件,这就是:
第一,要制定科学的定额。如果定额是不合理的、不科学的,则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就失去了依据。因此,首先必须进行动作研究和时间研究,这是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的最基本的前提条件。
第二,要设立制定定额的机构。吉尔布雷斯夫妇认为,这个机构应当具备与工程部门和管理部门同等的威信与权力,并用同样科学的与实际的方式组成和管理。
第三,要改进生产管理,保证生产条件的规范化和正常化,以使工人每天都能达到最高产量,并使每个工人都能够得到一致的、公道的和平等的机会。
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的结果,虽然工厂要对工人付出较高的平均日工资,但却能因此而取得更高的经济效益。然而,对于工人来说,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却意味着资本家对他们剥削的加深。 动作的经济原则即用于分析和改进操作动作的原则,应该说这是吉尔布雷斯夫妇做出的最大成绩的领域,他们将动作经济原则分为三大类:
(1)关于人体的运用。双手应同时开始并完成动作;除规定休息时间外,双手不应同时空闲;双臂的动作应对称;手的动作应以最低等级而能得到满意的结果者为妥;物体的运动量应尽可能利用,但如需用体力制止时,则应将其减至最小限度;连续的曲线运动比含有方向突变的直线运动好;弹道式运动比受限制或受控制的运动轻快;动作应尽可能带有轻松自然的节奏。
(2)关于操作场所的布置。工具物料应放置在固定场所;工具物料等装置应布置在工作者的前面就近处;零件物料的供给应利用其重量附至工作者手边;“坠送”方法应尽可能利用;工具物料应依照最佳的工作顺序排列;应有适当的照明设备,使视觉满意舒适;工作台及坐椅的高度应使工作者坐立适宜;工作椅的式样及高度应能使工作者保持良好的姿势。
(3)关于工具设备。尽量解除手的工作,而以夹具或脚踏工具代替,可能时,应将两种工具合并为一;工具物料要尽可能预先放置在工作位置上;设计手柄时,应尽可能使手柄与手的接触面增大;机器上的杠杆、十字杆及手轮的位置,应能使工作者的姿势变动最小,并能最大限度地利用机械力。
上述3类原则可归纳为4项要求:
——两手应尽量同时使用,并取对称反向路线。
——动作单元要尽量减少。办法是:删除不必要的动作;设法将两种或两种以上动作结合起来,将两种以上工具合并起来;将材料、工具及零件按操作顺序排列在适当位置;将装配用的材料与零件装在特殊设计的容器里。
——动作距离要尽量缩短。工作时的人体动作可以分为五级,即:手指动作,手指及手腕动作,手指、手腕、及前臂动作,手指、手腕前臂及上臂动作,手指、手腕、前臂、上臂及身体动作。级次越高,所费的时间和体力越大。因此要尽量使用较低级次的动作,以缩短动作距离。同时,应注意两手的作业范围和两眼的有效视野。
——尽量使工作舒适化。

❷ 弗兰克·吉尔布雷斯的人物简介

弗兰克·吉尔布雷斯,1868年出生在美国缅因州费尔菲尔德。吉尔布雷斯在安得福学院和波士顿学院学习时,成绩优异。1885年他通过了麻省理工学院的入学考试,却因家庭困难没有入学,而是进入建筑行业,并以一个砌砖学徒工的身份开始了职业生涯。这样,年仅17岁的他就开始在一个建筑承包公司那里做学徒工。在以后的10年时间里,吉尔布雷斯刻苦钻研,努力工作,终于设计出一种新的脚手架,发明了建造防水地窖的新方法,不仅如此,他在混凝土建造方面也有许多革新。因为在技术上的杰出成就,他成为公司的总监督。

❸ 泰勒的砌墙理论主要内容

更专业一点说,这叫动时研究,也就是动作时间研究。

动作与时间研究(MotionandTimeStudy)也称“工时学”、“工作研究”或“作业研究”,是指用系统、科学的方法测定、分析和研究作业动作与时间,以获得最佳的工作方法。动作与时间研究对于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疲劳以及在工劳动工时测定与管理方面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动作与时间研究由动作研究和时间研究两部分组成。动作研究又称“方法研究”或“工作方法设计”,其主要内容是通过各种分析手段发现、寻求最经济有效的工作方法,动作研究的主要发明者是E.B.吉尔布雷斯和L.M.吉尔布雷斯夫妇。F.B.吉尔面雷斯于1885年受雇于一建筑商时进行了着名的“砌砖研究”。在该研究中,他通过对砌砖动作进行分析和改进,使工人的砌砖效率提高了近200%。1912年,吉尔布雷斯夫妇在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会议上,首次发表了题为《细微动作研究》的论文,在文中他们首创用电影摄影机和计时器将作业动作拍摄成影片并进行分析的方法,同时通过自己的研究将人的作业动作分解成三大类共17种基本动作《命名为“动素”》。这些基本动作是:伸手、握取、移物、装配、应用、拆卸、放手、检验、寻找、选择、计划、对准、预对、持住、休息、迟延和故延。其中前8种动作称之谓“必需动作”,中间5种动作称之谓“辅助动作”,最后4种动作称之谓“无效动作”。他们指出,籽提高动作效率必须尽可能地删减第二、三类动作。以后,F.B.吉尔布雷斯又独创性地发明了“灯光示迹摄影”和“设计灯光示迹摄影”两种摄影方法,使动作分析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有了很大的提高。为了缓和、消除工人对早期动作研究的抵触和不满,在富有心理学诰诣的L.M.吉尔布雷斯的帮助下,F.B.吉尔布雷斯又逐渐地将动作研究范围扩大到工作疲劳与单调、动机及工作态度等方面。

时间研究又称“作业测量”或“工作测量”,其主要内容是通过科学方法测定工作的实际时间,以此作为制定工作定额、核算成本、计划生产以及检验工作方法效率等的基础。时间研究的主要发明者是F.W.泰勒。约在F.B.吉尔布雷斯从事动作研究的同时,F.W.泰勒在美国伯利恒钢铁厂进行了着名的“铁铲试验”。在该研究中,他比较了工人铲煤与铲矿砂间的差异,对工人的铁铲进行了改进,并制定相应的劳动定额及奖励制度,从而在短短的三年半时间内,使该厂原需400-600人的工作降低到只需140人即可完成。F.W.泰勒在时间研究上的最主要贡献之一是指出了时间研究的过程。他认为时间研究包括工作分析和工作建立两大范围。首先是工作分析,可总结成以下几个步骤:

(1)将作业动作分解成最简单的基本动作;(2)删除无效动作;(3)观测部分熟练工人的各项基本动作,借助秒表记下最佳及时间最短的动作方法;(4)记录、说明、依次标出每一基本动作及恰当的动作时间;(5)分析、记录各类宽放率或宽放时间。其次是工作建立,由以下几个步骤组成:(1)将经常以同样顺序在作业中出现的基本动作合并成一组,记录并标示各组动作;(2)通过分析、比较,从所有动作组中选择适当的动作组应用于当前情境;(3)将所有基本动作时间汇总,再加上各类宽放时间,即可估计出各类作业的工作时间。

除F.B.吉尔布雷斯夫妇和F.W.泰勒外,其他还有一些人对动作与时间研究的发展也超导这很重要的作用。如R.M.巴恩斯提出了“动作经济原则”,A.H.莫金逊1930年提出了“工作简化原则”,美国无线电公司的J.H.奎克、W.J.希尔和R.H.考霍列夫于1935年创立了“工作因素系统”技术(WF),西屋电气公司的H.B.梅纳德G.J.斯坦杰门顿、J.L.修瓦伯于1940年创立了“方法时间测定”技术(MTM)等等。动作研究与时间研究约在本世纪30年代起开始被合称为“动作与时间研究”。在我国,老一辈心理学家曾在纺织、机械及煤矿等工种中进行过动作与时间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一般地说,动作与时间研究可分以下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发掘问题。在实际情境中,有许多对象要求进行动作与时间研究,它们的范围大至生产过程、工艺过程,小至工序或操作,选择的余地很大。为了把精力集中到最迫切、最重要的对象上,课题选择必须考虑到经济、技术、心理等因素。第二阶段是现状分析,即对所选定的研究对象进行描述和分析。在这一阶段,可利用许多具体的描述方法,如程序分析、动作分析、直接时间测定、预定动作时间研究、工作抽查等等。在分析时,既可从对象、人员、地点、时间、方式、目的等方面加以考核(即“6W原则”或“5W1H原则”),也可以利用“运用经济原则”去对照、比较。第三阶段为新方法设计。利用取消、合并、重排、简化等手段将旧的工作方法进行改进,提出若干新的工作方法。第四阶段是对新方法进行评选,以经济、管理、心理等因素为依据,选择“最佳”的工作方法加以实施。为了保证新方法正确实施,要制定材料、设备、环境等标准,并赋予特定的工时定额。第五阶段是对前一阶段实施新方法的状况进行评估,以确定该项研究的效益。评估的内容包括产量、质量、成本、安全状况、土气等方面。动作与时间研究各阶段的关系如图1所示。

在具体应用时,动作研究可划分为程序分析与动作分析两大类。程序分析的出发点是整个工作程序或流程,或者说,是一种将整个生产或制造过程中所有操作、检验、贮存、运输、迟延等事实用符号加以分析和依次排列,以供了解程序和达到改进目的的图示方法。根据目的不同,程序分析又可区分为操作程序图、流程程序图、流程图、联合程序图及操作者程序图等五种。操作程序图顺序描述操作与检验两个事实,一般适用于分析整个生产或制造过程;流程程序图包括操作、检验、贮存、运输和迟延所有五个事实,适用于分析产品或原料的流动;将流程程序图画在按比例缩小的工作场区平面图上,则构成流程图,因此,流程图具有详细、直观的双重特点;联合程序图是将同一工作地上人的活动及其与机器的关系依时间标尺图示出来,可作为人、机剩余能力分析及人、机数匹配设计的工具;操作者程序图是一种特殊的程序分析方法,它将操作者左、右手或其他部位的动作按发生的时间顺序加以描述、记录,它能清楚地反映左、右手或其他身体部位的操作关系。

与程序分析相反,动作分析是从较微观的角度出发,通过对身体细微动作的记录、分析,达到消除无效动作及提高动作效率的目的。根据使用的精确性程度不同,动作分析可区分为目视动作分析、动素分析与影片分析三类。前两者均利用研究人员直接观测、记录、分析及改进作业动作,它们之间的唯一差异是作业所划分的基本动作单位不同,而后者则是指利用摄影机将作业动作拍成影片然后进行放映、分析、影片分析根据拍摄速度不同,可区分为“微动作研究”与“微速度动作研究”。如果所研究的动作单位较小,周期短,这时可用每秒16框的速度进行拍摄,这种速度下可拍摄到较为细微的动作变化,故称为“细微动作研究”。如果动作单位相对较大,则可以每秒一框(或每分100框)的较慢速度进行拍摄,这种拍摄速度可以节省大量的费用,但拍摄到的劝作变化相对较大,故称为“微速度动作研究”。由早期影片分析发展而来的录像分析是当前动作分析的最重要、最精确和最实用的方法。

在动作分析时,经常需用到“动作经济原则”。“动作经济原则”是一组指导人们如何节约动作、如何提高动作效率的准则,它的目的是减少工作疲劳与缩短操作时间。“动作经济原则”可划分为三大类,共22项。第一类是关于人体的使用,第二类是关于工作场所的布置,第三类是关于工具设备的设计。更综合地说,它可归纳为四点:(1)同时使用两手,避免一手操作一手空闲;(2)力求减少动作单位数,避免不必要的动作;(3)尽可能减少动作距离,避免出现全身性活动;(4)追求舒适的工作环境,减少动作难度,避免不合理的工作姿势或操作方式。

时间研究或时间测定技术,从其发展的角度出发,可依次划分为经验判断法、历史记录法和工作测量法三类。虽然前两类技术仍有某种程度的应用,但不可否认,第三类技术已成为目前最常用的时间测定技术。第三类技术是根据统计学原理,通过对工作细节内容进行分析、测定来确定标准工时的方法,它按特点的同可区分为直接时间测定法、预定动作时间研究和工作抽查等类型。

(1)直接时间测定法。这是时间研究中唯一直接测定的方法,是所有工作测量法的基础,它的特点是在现场对工作直接进行划分与测定,因此,具体具体、客观、适合情境等优点。缺点是不能对设计中的工作进行研究,研究费用高。预定动作时间研究则以以往的时间研究资料为基础,即长期积累的时间资料综合发展盛开个时间标准系统,将这种时间标准系统应用于当前的实际避孕药境,因此,它具有预测、费用少的特点,但精确性不能得到保证。

(2)预定动作时间研究。这一方法中最为常用、普遍的技术为方法时间测定(MTM)与工作因素(WF)。MTM是三位美国工程师H.B.梅纳德G.J.斯坦杰门顿和J.L.修瓦伯在综合了前人的研究基础上,通过对钻床工作场所的大量摄影分析发展起来的。该技术将人类操作动作划分为伸手、搬运、旋转、加压、转动、抓握、定位、放手、拆卸、眼动和身体动作等项,通过动作级别、动作距离、动作形态、克服的阻力和重量、动作类型或特点等变量的分析以及同时动作、合并动作、复合动作情境的考虑,实现时间的测定。MTM按动作的精确程度划分为MTM-1,MTM-2,MTM-3三种形式。与此不同,WF则将人类操作动作划分为运送、抓取、预对、装配、使用、拆卸、脑力过程和放手等八种,从身体的使用部位、运动距离、所要求的手工控制级别以及阻力或重量等四人变量进行考虑。

(3)工作抽查。这是利用统计抽查技术对作业动作进行随机、间断的观测、记录,它具有客观性强、费用少的双重特点,特别适用于对特定作业项目的时间或时间率测定。直接时间测定法和工作抽查的测定工时时均涉及工作速度评定(或称“速度评比”)的问题,而所有这三类方法都需确定宽放时间或宽放率。应该说,直接时间测定法、预定动作时间研究和工答抽查的使用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动作研究与时间研究的各类技术及其相互关系如图2所示。动作与时间研究技术在我国的某些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需要指出的是,在利用预定动作时间研究技术进行工作测定时,必须考虑原标准时间数据与我国这际情境的适用性问题。由于各种标准时间系统(如MTM,WF)均来源于特定国家、特定企业或团体推选业运输和时间数据,因此,存在常模差异的问题。为了保证这类技术使用的准确性,事先必须对有关标准时间系统作出必要的修订。

❹ 请分别介绍一下吉尔布雷斯和泰勒,详细些

弗兰克·吉尔布雷斯,出生于美国缅因州费尔菲尔德,在安得福学院和波士顿学院学满后毕业并进入建筑行业,之后在设计了一种新的脚手架和发明了建造防水地窖的新方法。1895年,他在波士顿登记了自己的建筑公司,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被誉为“动作研究之父”。

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Frederick Winslow Taylor,1856(丙辰年)—1915(乙卯年)),美国着名管理学家,经济学家,被后世称为“科学管理之父”,其代表作为《科学管理原理》。

(4)吉尔布雷斯的砌砖方法研究的要点扩展阅读

弗兰克·吉尔布雷斯人物经历:弗兰克·吉尔布雷斯,1868年出生在美国缅因州费尔菲尔德。吉尔布雷斯在安得福学院和波士顿学院学习时,成绩优异。

1885年他通过了麻省理工学院的入学考试,却因家庭困难没有入学,而是进入建筑行业,并以一个砌砖学徒工的身份开始了职业生涯。

这样,年仅17岁的他就开始在一个建筑承包公司那里做学徒工。在以后的10年时间里,吉尔布雷斯刻苦钻研,努力工作,终于设计出一种新的脚手架。

发明了建造防水地窖的新方法,不仅如此,他在混凝土建造方面也有许多革新。因为在技术上的杰出成就,他成为公司的总监督。

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人物经历:

1878年,转入费城米德维尔钢铁公司(Midvale steel Works)工作。从机械工人做起,历任车间管理员、小组长、工长、技师等职,他在该厂一直干到1890年。

1881年,泰勒开始在米德维尔钢铁厂进行劳动时间和工作方法的研究,为以后创建科学管理奠定了基础。同年,在米德维尔开始进行着名的“金属切削试验”,经过两年初步试验之后,给工人制定了一套工作量标准,米德维尔的试验是工时研究的开端。

❺ 吉尔布雷斯“动作研究”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即动作与时间的关系,动作与人体的关系,以最少的动作最终达到节约人力动作研究、提高效率、工作设计或是方法工程,如何找出最简最优的方法,有的书叫工作研究,动作与产品的关系。其研究的对象都是在工作中。它涉及到三个方面的关系、充分降低时间成本以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❻ 探究型学习设计

如何设计探究型学习 探究型学习,少年期应该注意培养观察事务,同时学会分析问题。基础理论,基本原理掌握的越多越好。大学以后观察问题应有自己独特视角,

❼ 动作研究的动作研究发明者

动作研究的主要发明者是E.B.吉尔布雷斯和L.M.吉尔布雷斯夫妇。F.B.吉尔面雷斯于1885年受雇于一建筑商时进行了着名的“砌砖研究”。在该研究中,他通过对砌砖动作进行分析和改进,使工人的砌砖效率提高了近200%。1912年,吉尔布雷斯夫妇在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会议上,首次发表了题为《细微动作研究》的论文,在文中他们首创用电影摄影机和计时器将作业动作拍摄成影片并进行分析的方法,同时通过自己的研究将人的作业动作分解成三大类共17种基本动作《命名为“动素”》。这些基本动作是:伸手、握取、移物、装配、应用、拆卸、放手、检验、寻找、选择、计划、对准、预对、持住、休息、迟延和故延。其中前8种动作称之谓“必需动作”,中间5种动作称之谓“辅助动作”,最后4种动作称之谓“无效动作”。他们指出,籽提高动作效率必须尽可能地删减第二、三类动作。以后,F.B.吉尔布雷斯又独创性地发明了“灯光示迹摄影”和“设计灯光示迹摄影”两种摄影方法,使动作分析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有了很大的提高。为了缓和、消除工人对早期动作研究的抵触和不满,在富有心理学诰诣的L.M.吉尔布雷斯的帮助下,F.B.吉尔布雷斯又逐渐地将动作研究范围扩大到工作疲劳与单调、动机及工作态度等方面。

❽ 吉尔布雷斯,

弗兰克·吉尔布雷斯
弗兰克·吉尔布雷斯(Frank Bunker Gilbreth,1868-1924),出生于美国缅因州费尔菲尔德,在安得福学院和波士顿学院学满后毕业并进入建筑行业,之后在设计了一种新的脚手架和发明了建造防水地窖的新方法。1895年,他在波士顿登记了自己的建筑公司,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被誉为“动作研究之父”。

中文名称
弗兰克·吉尔布雷斯
外文名称
Frank Bunker Gilbreth
国籍
美国
出生地
缅因州费尔菲尔德
出生日期
1868
更多
人物经历
弗兰克·吉尔布雷斯,1868年出生在美国缅因州费尔菲尔德。吉尔布雷斯在安得福学院和波士顿学院学习时,成绩优异。1885年他通过了麻省理工学院的入学考试,却因家庭困难没有入学,而是进入建筑行业,并以一个砌砖学徒工的身份开始了职业生涯。这样,年仅17岁的他就开始在一个建筑承包公司那里做学徒工。在以后的10年时间里,吉尔布雷斯刻苦钻研,努力工作,终于设计出一种新的脚手架,发明了建造防水地窖的新方法,不仅如此,他在混凝土建造方面也有许多革新。因为在技术上的杰出成就,他成为公司的总监督。

生平履历

弗兰克之波士顿学院
1895年,吉尔布雷斯在波士顿注册登记了自己的建筑承包公司。由于技术发明专利权的保护,以及吉尔布雷斯在业务管理方面的诸多改进,他的公司办得十分红火,以后逐渐从建筑承包业扩展到建筑咨询业,在美国的纽约和英国的伦敦都设有办事处。他根据自己的丰富经验着书立说,在这个过程中,吉尔布雷斯对一般管理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10年,吉尔布雷斯对东方铁路运费案极感兴趣,并参加了倡导科学管理的集团。

1912年,在泰罗与甘特的影响下,吉尔布雷斯放弃了收入颇丰的建筑业务,改行从事“管理工程”的研究,他在体力劳动的操作方法上很有造诣。他的妻子莉莲对他的研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1912—1917年的5年时间内,他把美国普罗维登斯巾的新英格兰巴特公司作为自己的试验基地。由于他的出色的研究成果,很快他就赢得了管理专家的荣誉。1924年6月14日,由于心脏病,正在准备参加布拉格国际管理大会的吉尔布雷斯突然死去,当时他才56岁。

❾ 吉尔布雷斯夫妇的背景简介


动作研究之父:
弗兰克·吉尔布雷斯(Frank Bunker Gilbreth,1868-1924)。他们是第一个把工业工程从一种实验和经验的办法,变成一种比较科学的办法,他们两人的工作对于工业工程的诞生起了非常决定性的作用,一直到今天,工业工程发展的思路依然与他们两个人当初所做的工作密切相关,今天我们所关注的系统更大了,但我们所追求的仍然是效率和效益。
弗兰克·吉尔布雷斯,1868年出生在美国缅因州费尔菲尔德。吉尔布雷斯在安得福学院和波士顿学院学习时,成绩优异。1885年他通过了麻省理工学院的入学考试,却因家庭困难没有入学,而是进入建筑行业,并以一个砌砖学徒工的身份开始了职业生涯。这样,年仅17岁的他就开始在一个建筑承包公司那里做学徒工。在以后的10年时间里,吉尔布雷斯刻苦钻研,努力工作,终于设计出一种新的脚手架,发明了建造防水地窖的新方法,不仅如此,他在混凝土建造方面也有许多革新。因为在技术上的杰出成就,他成为公司的总监。
1895年,吉尔布雷斯在波士顿注册登记了自己的建筑承包公司。由于技术发明专利权的保护,以及吉尔布雷斯在业务管理方面的诸多改进,他的公司办得十分红火,以后逐渐从建筑承包业扩展到建筑咨询业,在美国的纽约和英国的伦敦都设有办事处。他根据自己的丰富经验着书立说,在这个过程中,吉尔布雷斯对一般管理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10年,吉尔布雷斯对东方铁路运费案极感兴趣,并参加了倡导科学管理的集团。
1912年,在泰罗与甘特的影响下,吉尔布雷斯放弃了收入颇丰的建筑业务,改行从事“管理工程”的研究,他在体力劳动的操作方法上很有造诣。他的妻子莉莲对他的研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1912~1917年的5年时间内,他把美国普罗维登斯市的新英格兰巴特公司作为自己的试验基地。由于他的出色的研究成果,很快他就赢得了管理专家的荣誉。1924年6月14日,由于心脏病,正在准备参加布拉格国际管理大会的吉尔布雷斯突然死去,当时他才56岁。
莉莲·吉尔布雷斯(1878—1972)心理学家和管理学家,是弗兰克·吉尔布雷斯的夫人,也是美国第一个获得心理学博士的女士,被称为“管理第一夫人”。原名叫做莉莲·莫勒,出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的奥克兰,毕业于加利福尼亚大学的英语系。为了同丈夫合作研究,她改学了心理学。1912年,莉莲完成了博士论文,但是加利福尼亚大学却不能授予她博士学位,坚持让她再回校读一年。莉莲·吉尔布雷斯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女性,在抚养12个孩子的繁忙家务劳动之余,潜心于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并写成了着作《管理心理学》。尔后,在1915年获得布朗大学的博士学位。
1924年,当弗兰克·吉尔布雷斯辞世后,她接替了丈夫的工作,并且使自己也成为工业界的一个榜样。在1938年评选的“有行使美国总统权力才能”的12位妇女中,莉莲·吉尔布雷斯榜上有名。
1944年,《加利福尼亚月刊》评论道:“莉莲是一位天才。”

❿ 谁能告诉我吉尔布雷斯的砌墙实验的具体内容

当时,砌墙时砖头摆放在地面上,施工人员必须一次次的弯腰选择砖头,选择比较良好的侧面。这样,不但施工人员容易疲劳,效率也不可能高。吉尔布雷斯通过一系列研究,改进了施工方法,在施工人员容易取放的高度上设置了一个摆放砖头的同时,另一只手拿着沾满混凝土的抹板,改以前的单手作业为双手作业。

经过这样的改进后,施工速度是以前的三倍以上,施工人员的疲劳度也大降低。

阅读全文

与吉尔布雷斯的砌砖方法研究的要点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涵曦纤体乳使用方法 浏览:982
治疗白癫方法有哪些 浏览:285
谷物浓浆的食用方法 浏览:618
尾盘强拉指数解决方法 浏览:542
最简单的信任建立方法 浏览:903
侧柏籽如何种植盆栽方法 浏览:279
牛扒拿刀叉的正确方法 浏览:252
用精华液的正确使用方法 浏览:45
常用螺纹预紧的方法 浏览:749
紧张怎么克服最好的方法 浏览:32
125x56x9的简便方法计算 浏览:1000
红外安装方法 浏览:679
手掌的鸡眼怎么去除最好方法 浏览:607
打鸡搅拌的方法和步骤图片 浏览:944
广州超软数控仿真软件安装方法 浏览:821
快速拉屎的方法拍头顶 浏览:366
如何造孩子的方法图片 浏览:792
花卷如何发面和面的方法 浏览:452
机器安装方法 浏览:884
如何杀蟑螂最有效方法 浏览: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