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极品飞车8 卡罗拉GT-S 不太会调教
1 悬挂系统
前后降低组件: 影响你的直接动力,越低动力就容易传送到轮胎,加速就越好越高,车子在过弯的时候容易失速,等过完了弯道,速度就所剩无几了
前后弹簧:调硬的话车身会变的稳定但转向不足,调软转向容易但车身不稳定但会转向灵活一些,软弹簧适合平坦道路,反之道路有高低落差就调硬一点.前后避震:主要用于吸收道路给于车辆的震动,与弹簧效果相似.前后防倾杆:影响车身在过弯的时候左右晃动的幅度和车身的倾斜角度,硬防倾杆车辆比较容易控制在发生撞击或颠簸的时候比较好控制但会变的苯苯的,有点转向不足,像RX-7就可以调的硬点,车子不会太滑,相反,防倾杆越软,会比较容易转向,比较容易打滑,适当的调整可以让你的爱车"飘"起来,但是越软的话,就越不容易控制,比较容易出现转向过度和推头现象.转向比:这个不用多说,对于玩速度的来说,加到最多,至于玩漂移,要看你用的是什么车子,4WD系列的车辆可以加到最多,FR系列的车辆建议不要加到最多,很容易360度.要调教到多少要看自己的驾驶风格了.2 传动系统这个不用多说,建议原厂齿轮比,当然也可以稍加改动总传动比(就是最下面的那个数据条),再次强调这个数据是要凭自己的感觉来调教,本人曾经把GTR调教到过420公里的急速,但是那样就失去意义了(个性化调教才是我们想要的),对于新手来说这个数据还是不要改了,随着技术和对车辆控制的成熟可以慢慢改变自己的驾驶风格和车辆调教.3 空气动力这项数据,来源与车辆的前后包围,组件的等级越高,下压力范围就越高,如果没有加装尾翼的话,那么后下压力是不允许调教的,空气动力主要响应车辆反映,体现在过弯前后,如前下压力大于后下压力那么车辆会以前轮胎为轴,后车身会推着前车身来进行横向发力,当速度越来越低的同时,就会出现360度,反之,后下压力大于前下压力的时候,前轮在过弯的时候会失去动力输出,前后动力平衡也会随之失去,转向也会变的迟钝很多,也会出现360度的状态,所以建议大家在这项数据的调教上合理化一点前后下压力数值不要差的太多.4 刹车$轮胎
前后的轮胎抓地力: 抓地力越好,刹车的力量也就越大越灵敏,动力输出就越好,不会容易出现过弯后失速的情况,在正常情况下前后抓地力是要全部加到最多的.不过对于漂移而言就不能那样调教了,想象一下漂移过弯,后轮不瞬间失速那还怎么漂移,前轮抓地力过高,要怎么反打方向,一动方向车辆就被拉回来了,感觉相当的不爽吧,所以建议大家,前后轮胎的抓地力不要过于简单化对于漂移而言,我建议前轮胎抓地力数值X1.5=后轮胎抓地力数值总之,前后都不要太大或太小,尽量在试车的时候做到入弯瞬间失速,出弯瞬间加速就好,这样既可以漂移又不会失去过多的速度.5 ECU
电子控制单元主要控制车辆在行使中在多少转速(RPM)输出最大扭矩(Nm)建议大家把 2-9 RPM X1000 全部调教到最高,当然每辆车的ECU都不一样,你的车转数指针经常停留在那些区域就把那个转数范围调教到最高,一般来说换档范围都在6000 RPM - 9000 RPM 随着档位增加和涡纶增压的影响回转也会越来越高.6 涡轮增压
主要控制车辆在在多少转数和速度启动涡轮,和ECU相似,建议大家AR值趋向为高转数发力,在同等改装条件下,高转数发力会提高车辆在某一区域扭力.
② 漂移技巧
漂移是一种极具观赏性的驾驶方式,另外在拉力赛中也是一项常用的技术。这两年漂移在国内很热门,尤其是很多年轻的驾驶者都喜欢,但是我也听说过因为方法不当而造成事故。现在我就把我这些年对漂移的理解和方法告诉大家。不过在说漂移以前,我们从最简单,最好上手驾驶方法说起:
一、调头
我要强调,这种特殊的驾驶方式存在一定的危险性,请在空旷的场地上练习,而不是街道。开始练习前需要确定两件事情,一个是车辆的手刹有效,另一个是关闭掉车辆的电子稳定程序和牵引力控制系统。我先向大家介绍3种调头方式。
1 、向前行驶180度调头
我以向左调头为列讲述,如果想向右掉头,所有的方向盘操作反向就可以了。首先要控制车速在60公里左右,左手握住方向盘9点钟位置,档位放到空挡,右手握住手刹车并按下手刹释放按钮,先向右侧快速转动1/4圈方向盘,以增加回转惯性。接着猛向左转动方向盘同时勒紧手刹,这样车尾就会旋转起来。当车头转过90°时,开始逐渐回方向盘。当车头转过180°时,回正方向盘的同时放开手刹。一次向前的180°的调头就完成了。
2、倒车时180°调头
这种调头方式操作上要简单一些,不需要配合手刹。倒车使车辆具有一定的速度,推入空挡,然后猛向一侧打方向。当车头转过90°时开始逐渐回方向。当车头转过180°后回正方向。
3、向前行驶时360°调头
这种特技驾驶需要的初始速度要达到80公里左右。初期动作和向前180°调头一样,都是猛打方向的同时勒手刹。当车头转过90°时快速回转方向至另一侧。这样车辆就能完成360°调头了。
二、漂移
在开始学习漂移前,我们必须明白几件事:
1、安全
漂移其实是车辆处于失控与不失控边缘的一种驾驶状态,甚至是漂移的高手也会严重失误,所以对于想要学习的人,我强烈的要求场地一定要空旷,可以在地上码放装桶。《头文字D》只是一个童话。
2、车辆的选择
大马力的后驱最好,前驱和四驱车都可以做漂移,但是难度大,也很难做到长距离的漂移。
3 、漂移一定会伤车
主要是轮胎。传动系统,底盘部件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
4、选择合适的场地
柏油路:漂移要比正常行驶过弯速度慢
砂石和雪地:路面摩擦系数小容易产生漂移,需要的车速慢,对车的磨损相对要小
三、开始漂移了
分5个步骤
A、在入弯前减速,速度要比正常过弯要高一些
B、入弯点要比正常过弯早一些,边减速边打方向入弯。
C、在临近弯心的地方猛然或慢慢加油,后轮会在突然增加的扭矩下失去抓地力,产生向弯外侧的横向移动。感觉到车尾的横移后立即向横移的方向转动方向,速度要快。
D、根据车尾横移的幅度调整方向和油门,保持车辆漂移动态的平衡。这是最难的一点,漂移的角度,距离与方向的幅度有很大的关系,需要多体会,多练习。
E、接近出弯点的时稍收油门并且逐渐回正方向就可以令车恢复要正常状态。
最后介绍其他的漂移方法:
手刹漂移法(适用于各种驱动型式)用较高的车速进弯,快速打方向的同时拉手刹使车尾失去抓地力。调整方向和油门,当把速度减到合适程度,路线对了,角度对了,就可以放了。
重刹漂移法(适用与各种驱动型式)用较高的车速进入弯道,入弯时大力刹车减速,并猛打方向,利用重心前移使车尾失去抓地力。保持车辆姿态至出弯。(用此方法的话,FR的前后刹车刹车比不可太前。)
逆甩(适用于各种驱动型式)在弯前并不是沿着外侧线路而是沿着道路中间行驶,入弯时先向弯外快速打方向,之后立即转向弯心。这样做的目的也是让车尾瞬间失去抓地力。
在实际的操作中,不同的漂移方法要根据车况,路况,弯角的大小灵活的运用。对于漂移高手来说,也是常将几种不同的方法组合使用。比如很长弯角用手刹漂移法,利用轮胎和地面的摩擦减速,到达弯心的时再利用扭矩漂移法出弯。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一个长距离的漂移。
还是那句话,漂移是要靠时间的练习换来的不是蛮干。我这只是告诉大家平时我玩的一些经验。其实我也出过事故!!!长练习就可以做到!如果你能理解这些东西的话,就开车出去找地方漂移去吧!多叫上些人,别一个人去玩!这样大家还有个照应!这些驾驶的方法同样也可以对付一些紧急的情况,这些大家慢慢的领会吧!
③ 怎么漂移.真正的漂移.不是拉手刹甩屁股的那种
车手需要掌握的第一项漂移技术其实是一种常规赛车技术, 这就是踵趾动作换挡。通过这套动作,赛车手可以快速平稳地降挡(以增加转速),同时还可以刹车(使车的重心前移)。 这种换挡技术的目的是保持发动机转速和车轮速度之间的平衡,使传动系统不会在降挡时颠簸。 要通过踵趾动作降挡,右脚踩在制动器上,同时左脚踩下离合器,换到空挡以后松开离合器踏板。 然后,让右脚尖仍踩在制动器上,将右脚后跟移动到加速踏板来提高发动机转速,直到转速相一致(通常每降一挡增加大约1500转/分)。 达到适当转速后,立即松开加速踏板,但仍踩住制动器,然后再次踩下离合器踏板并降挡。 一旦驾驶者能够正确完成赛车风格的换挡,就可以去掌握一些漂移技术了。
基于离合器的漂移技术
踩踏离合式漂移:车手在接近弯道时踩住离合器踏板,提高发动机转速并降挡。 然后松开离合器踏板,从而突然加大动力而使后轮失去抓地力。 这是一种基本漂移技术。
锁挡式漂移:车手在接近弯道时降挡,并降低发动机转速以使传动系统减速。 然后松开离合器踏板,使得后轮立即减速并被锁定,从而失去抓地力。
基于制动器的漂移技术
紧急刹车式漂移:车手驾车进入弯道时,拉起紧急制动器来锁定后轮, 然后操纵方向盘进入弯道,车尾甩出从而形成漂移。 这也是一种基本的漂移技术。
刹车式漂移:车手驾车进入弯道时猛踩制动器,将汽车重心推到前轮上,从而使后轮抬起而失去抓地力。 然后使用刹车和降挡来保持漂移,在此期间不会锁定后轮。
长距离侧滑式漂移:高速行驶(速度高达161公里/小时)并在拐弯前拉起紧急制动器,以此开始长距离漂移并在冲入弯道后保持漂移。
其他漂移技术
大油门式漂移:车手加大油门通过弯道,在出弯过程中因车身重心转移而使车尾外甩。 这种技术要求汽车有很大的 马力 。
钟摆式漂移:车手入弯之前先将车子向弯道的外侧摆动,使得车身重心转移到外侧轮胎, 然后再快速转向弯道的内侧。 当汽车 悬架 反冲时,由于重心转移太快而使车尾侧抛而开始漂移。
跳动侧滑式漂移:进入弯道时,车手让内侧后轮轮胎压到赛道内侧的石带,以使车身重心转移到外侧轮胎并使汽车失去抓地力,从而开始漂移。
动态漂移(Kansei漂移):高速进入弯道时,车手突然松开加速踏板而将重心转移到前轮上,这时由于后轮失去抓地力而开始漂移。
摆动漂移:摆动漂移与钟摆式漂移非常相似,不过摆动漂移是在入弯之前的长距离直线车道上开始的。 一旦汽车开始漂移,车手使用方向盘来保持漂移,使车尾在赛道上来回侧摆。
泥地打滑式漂移:车手将车子的后轮驶入赛道外的泥地上。 这种方法可帮助开始漂移、通过多个弯道时保持漂移速度以及在通过单个弯道时增加漂移角度。
从以上技术中可以看出,漂移并不是汽车最应该完成的份内事。为使一辆汽车适合并出色地完成漂移,许多车手会对汽车进行改装。 具体措施包括:增加马力和升级发动机的 冷却系统 以满足更高的压力和功率要求;加固悬架( 麦弗逊式滑柱 是最佳选择)以适应采用重心转移的漂移技术;安装限制滑动差速器以便车手能在漂移通过多个弯道时控制汽车。 限制滑动差速器使汽车能将 扭矩 传递到具有抓地力的任何车轮。 (请参见 差速器工作原理 ,了解有关限制滑动的更多信息。) 车手通常会禁用任何抓地力控制、 防抱死系统(ABS) ,以便轮胎能够更轻松地失去抓地力,而且通常会将轮胎充气至超出正常压力69千帕以减少对路面的抓地力。 由于漂移汽车上的后胎在经过几次漂移后就可能会报废,车手通常会将好的轮胎装在前轮,便宜的轮胎装在后轮。 目前,轮胎是漂移运动中的最大的花费项目。
您可能想买一部全新的汽车来用于漂移。 在考虑购买合适的漂移汽车时,您基本上是寻找相对便宜的后轮驱动轻型车(在漂移车道上车辆受到重创的几率很大)。 要考虑的因素包括:较高的车前后身重量比;强劲的马力;轻质飞轮(以便更轻松地提高发动机转速)。 一些较流行的漂移汽车包括:丰田卡罗拉AE86 GTS、日产Silvia S13或S14、日产180SX、日产Skyline GTS-T、日产Sil-Eighty 和马自达RX-7(与其他车系相比,日系车的后车身通常更轻)。事实上,在赛车场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漂移车,包括欧美系汽车。 大多数专业人士都会告诉您,在掌握适当的技能后,您可以将任何一辆汽车用作漂移车;在竞赛中,除了常见的漂移车外,您还可以看到从福特野马到宝马等各式漂移赛车。
漂移竞赛的评分标准不同于其他任何类型的赛车运动。 它更像是滑冰比赛的评分,而非纳斯卡(NASCAR)比赛的评分。 在下一节中,我们将了解漂移竞赛。
④ 试驾丰田卡罗拉:动力高效成熟,驾控得心应手
销售说现在卡罗拉整体优惠在8000元左右,不过要买现款卡罗位要尽快下决心,快点订车,后续卡罗拉可能会推出三缸机替代现款的1.2T车型。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⑤ 丰田卡罗拉的整体设计
日本车的唯美与细腻在卡罗拉的内饰设计上体现得淋漓尽致。黑色与米色的搭配中规中矩,配合大面积镀铬装饰,营造出一种典雅而温馨的车内氛围。虽然在用材上塑料感太强了些,但是日本的严谨工艺弥补了低材质的缺陷,无可挑剔的装配让卡罗拉更加显得精致。
在车内细节处理上,卡罗拉更加人性化,众多的储物空间让喜欢把车当第二个家的朋友有了更多发挥空间,从水杯到手机,都有专门的地方摆放,而双层开启的手套箱更是亮点,分别可以上下打开,可以更合理的放置杂物,实用性很强。 第10代卡罗拉设定了两款发动机、手动和自动两种变速箱、共6个级别的车型。高速行驶中,发动机表现出良好的持续加速能力,时速超130公里后依然后劲十足。车速在140以下的时候,风噪和路噪方面,卡罗拉表现的都让我很满意,140以上噪音逐渐增加,不过也是在可接受的范围。
卡罗拉的底盘调校也沉稳了许多,在赛道上疾驰,卡罗拉车身重心保持的很好,应对连续的S弯丝毫不显慌乱,转向不足的情况很少出现,但还是有比较明显的侧倾,悬挂减震系统比较偏硬,虽然路感清晰,但是车辆经过减速带时的颠簸程度,有点让我很吃惊。 卡罗拉拥有一份超级完美齐全的配置清单,如果你有银子购买顶级款的话,你可以拥有DVD导航系统,可视倒车影像液晶屏,大大提高了安全性。此外,除了真皮座椅、自动空调、电动天窗等装备外,卡罗拉还将定速巡航纳入标配名单,这在同级车中并不多见。而VSC的引入,则让整体安全性又上了一个台阶。
除了软件配置丰富,卡罗拉本身的硬件水平也是不错。在刚刚公布的欧洲NCAP碰撞结果中,卡罗拉成为首款获得满分5星的紧凑级三厢车,在行人保护方面也获得了3星(满分4星)的好成绩,可以说是软硬兼修。
⑥ 2021款丰田卡罗拉加持黑科技,驾乘感受更出色,双擎版油耗仅4L!
一直以来,丰田汽车在国内汽车市场中的表现是很不错的。旗下的几款全球型车型都交出了满意的答卷,丰田卡罗拉就是这样一款车型,自进入国内汽车市场以来,大部分人选择一款家轿车型的时候,都会把丰田卡罗拉当做选项之一。稳定、省油、好开是丰田卡罗拉最突出的3个标签。其实一款车型能否在市场中取得突破性的成绩,关键是车型的定位以及这款车型能否满足大部分人的需求,如果满足了上述的条件,自然成绩就会达到预期值。
写在最后:2021款丰田卡罗拉的外观上相对时尚,内饰处理的很沉稳,这两点做的是比较不错的。此外,这次新车还配了较多的黑科技,在驾乘感受上的提升是很不错的,一款家轿车型如果能够提供一定的高级感,是很有竞争力的。而且丰田卡罗拉在细节上的处理也更加的到位了,综合实力相对平均,是一款不“偏科”的车型,汽车的售价也较为合适。所以一款家轿车,能够拿出这样的表现,自然就会取得很高的关注度,而且丰田汽车的品牌力一直也很不错,TNGA平台打造之后,从一开始就给人一种高级感。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⑦ 卡罗拉小长测(2):TNGA架构赋予全新卡罗拉运动基因
都说人生绕不开一台宝马3系,但我觉得更多的人绕不过一台卡罗拉。
诞生于1966年,历经半个多世纪以来发展到第十二代车型,全球累计超过4700万台的卡罗拉早已成为传奇。TNGA架构下的丰田车似乎都有一种魔力,它们摆脱了过去那个油腻大叔的形象,转而变得清爽、紧致。如果不是丰田章男对运动的执着追求,可能除了《头文字D》,我们压根找不到丰田卡罗拉和运动之间会产生某种关联。事实就是,基于TNGA架构下的第十二代卡罗拉不仅开起来更带劲,你还可以买到更激进的运动版。
从没想过家轿之王的升级会如此彻底,丰田的TNGA架构赋予了卡罗拉运动基因,在无论是转向,还是底盘的响应方面,都能让你找到驾驶乐趣。唯一不够彻底的还是这套动力系统,1.2T+CVT的组合让它与真正的运动还有不小的距离,可转念一想,作为一台优秀的家轿,难道不是要更注重动力平顺和经济环保吗?卡罗拉终究还是那个卡罗拉,作为一台金牌家轿,它充分了解国人对于一台家用车的真正诉求。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⑧ 牛魔王Supra回归,丰田GR品牌会是下一个阿尔法·罗密欧吗
看着Supra在中国疯狂的粉丝热情和经销商加价行为,丰田章男会不会在某个宁静的夜晚,默默地缅怀成瀬弘师傅道:这盛世,如你所愿。
“牛魔王回归,JDM不死!”Supra的“中国之旅”着实令无数日系性能粉丝高潮。虽说它仅是“借腹怀胎”之作,但光是Supra五个字母,就足以将我们带回到上世纪90年代的“日系性能车黄金年代”。
毕竟,把运动的特质延伸至民用车之上,才是为品牌附上赛道、性能标签的终极目的。
▎写在最后
对于阿尔法·罗密欧重新回到中国市场,我们都曾这样吐槽:阿罗就是被中国那群有情怀的键盘侠骗进来的。口口声声说着进了中国就买一台,进来之后转头走进了宝马4S店。
而丰田的GR品牌,很有可能也会面临类似的局面。
当然了,无论如何,作为一家处于全球销量领先、向来以处事稳妥闻名的车企,丰田能够继续为小部分人造一台用心的车,这永远是一件难得且值得被肯定的事情。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