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舞蹈中的擦地练习怎么练
抬头挺胸,腰要立正,最大限度收紧腿和臀的肌肉,擦出时,要蹦脚,由脚掌一点点延伸的脚尖,延伸到不能再延伸为止,收回的时候,从脚尖到脚掌一点一点的收,感受脚掌的每一个部分.同时,还要注意胯的位置,跨要摆正.不能拎胯.
② 芭蕾擦地和中国古典舞擦地有什么区别
中国古典舞与芭蕾舞的不同之处:
1、芭蕾舞的所有脚位与手位都以“开”位基础, 它具有上、下肢外旋的特点。中国古典舞的脚位和手位则是以“开”和“关”位基础的。通过人体解剖来分析,它不仅有上、下肢外旋的特点,而且还具有内旋的特点。例如:脚在小八字步、钉子步位中,大腿、小腿是外旋(外开)的,而在踏步、弓箭步、大掖步的双腿,则是一开一关(外旋和内旋)。
2、芭蕾舞在应用脊椎时,一般是以“伸”形成固定轴,所以人体的后背直立感非常突出。中国古典舞在应用脊椎时,常常用到的不仅是有屈有伸,而且还有回旋和恻旋。如:含、腆、冲、靠是脊椎的屈伸,卧云这一动作中就用到脊椎的回旋与恻旋。
3、芭蕾舞的韵律是清晰、单纯,表现力主要是在下身的脚上,而上身则多数保持直立状态。中国古典舞韵律是复杂、曲折,其表现力主要是在上、下身的配合上。
4、中国古典舞在表现力这一块与芭蕾舞的对比。
⑴、一个成熟的古典舞演员在舞台上展现的是“形、神、劲、律”的高度融合,这正是古典舞身韵的重要表现手段。这“形、神、劲、律”中就包含着舞者的神韵、心意,舞者力量的轻重、缓急、强弱、长短、刚柔的处理。
⑵、一个成熟的芭蕾舞演员在舞台上所展现的是华丽、高贵、美丽的形象。因为芭蕾舞的训练模式,使得舞者上身的四个点,既:双肩和胯以上的两个点,是一个不可倾斜的平行线。而传统的芭蕾舞剧情的套路大部分是公主与王子的爱情故事,使得芭蕾舞演员在这些剧情套路的一系列剧目中,重复再重复的表现:柔美、华丽、高贵、善良。
所以芭蕾舞与中国古典舞,在舞台表现力这一点上,又是一个很大的不同。
中国古典舞扶把训练借鉴了大量的芭蕾舞脚位与一些基本训练动作。
1、脚位: 一位,二位,四位(这一位置基本上很难用到,只有在某些针对性很强的动作中用到),五位。
2、蹲: 一位蹲,二位蹲,四位蹲,五位蹲。
3、擦地: 一位擦地,二位擦地,五位擦地。
4、小踢腿:一位小踢腿,二位小踢腿,五位小踢腿。
5、单腿蹲:五位上的单腿蹲,立半脚尖的单腿蹲。
6、小弹腿:五位上的小弹腿。
7、大踢腿:一,五位上的大踢腿。
8、控制: 五位上的前、旁、后控制,90度的半环动、全环动控制。
中国古典舞以上借鉴芭蕾的训练动作中,手位与芭蕾则不同,古典舞的手位较芭蕾复杂
不知是否有用,其他没有找到,找到再发。。
望采纳
③ 古典舞五位擦地动作过程及节奏
一、做法:擦地一般在一位和五位上做。可以向前、旁、后方向进行。大体要
求各个方向角度基本相同,但具体细节上还是有所不同的,不能漫不经心,随心所欲下面具体介绍一下各个方向上的要求:
1、向前擦地。右脚用脚跟内侧的力量向前顶出。脚尖擦着地并渐渐把脚背绷直,使脚尖在正前方点 地,(脚的外侧着地)在不许出胯的限制下,尽量把擦出的脚尖伸向最远端并与支撑腿的脚跟保持一条直线。收回时靠脚尖先收的力量,擦着地倒着擦出的顺序收回动作腿,站好五位(或一位)。
2 、向旁擦地。右脚用正脚背的力量向旁推出,脚尖擦着地面在不出胯的限制下,把脚尖伸
向最远端,(脚尖是指大脚趾和二脚趾的尖端)与支撑腿的脚保持一条水平横线。收回
时靠内收的力量,倒着擦出的顺序收回动作腿,站好五位(或一位)。
3、向后擦地。右脚用脚尖先想后渐渐绷起脚背,在不出胯不掀胯的限制下,把脚尖伸向最
远端,(脚尖是指大脚趾尖的内侧)与支撑腿的脚跟保持一条直线。收回时靠脚跟先回
的力量,倒着擦出的顺序收回动作腿,站好五位(或一位)。
二、训练目的:为腿的力度,伸直的习惯,重心的垂直稳定,踝关节的力量等打下坚实基础。
Tips: 1:身体重心必须始终落在支撑腿的脚掌上,不受动作腿任何干扰而晃动,尤其注重双胯的固定。
2. 坚持收膝关节使腿始终保持伸直。
3. 坚持在地面上'擦',脚趾从来没有离地的时候。
4. 绷脚不是窝脚趾,用窝脚来代替绷脚是错误的,将造成脚趾没有抓力和推力。
5. 擦地的过程动作脚必须严格依照全脚一脚掌一脚尖的过程擦出,收回时按脚尖脚尖一脚掌一全脚过程收腿。
6. 双肩双胯始终对准正前方,尤其向后擦地不能带动动作腿一侧的肩和胯外掀。
7. 收回时不仅仅是动作腿去靠支撑腿,而是支撑腿吸回动作腿,用的的两腿相夹的力量收腿。
8. '擦地停两头'是指在擦地过程中还是要轻快一些,而在擦出后的点地及收回后的站位必需用力。这样动作腿在张弛有序中得到了有松有紧适度的肌肉锻炼。全过程都用劲是不可取的,动作必定僵化,影响了训练价值和优美的自如性。有两种方法可以检查'擦地停两头'是否使劲或使劲的程度。擦出在外面停留时要用力绷脚背,检查的方法是去摸以下绷脚的脚后跟后面的大筋坚硬与否,硬了表示绷脚用力符合要求。擦回收两腿直立夹紧时,用手掌去插一下就知道了,手掌难以插进两腿间就表示是用力收夹紧了,反之都说明未达到要求。
注意在整个动作中腿是绷直的,膝盖、臀部用力收紧,胯保持不动。
④ 舞蹈一位擦地钩蹦脚笔记
一位擦地分为三个方向,向前 旁 后。两腿加紧站直,向前时动力脚前擦,脚跟推,至半脚掌后绷脚背。收回时膝盖向回夹脚尖松至半脚掌,外开回。
⑤ 老师叫写古典舞把杆上擦地、蹲、小踢腿、控制、大踢腿、练的是哪里和要领!
一看你就是中专生,我只说个大概,你自己编的在多写点。擦地:整个腿部脚尖的贯穿延生。蹲:最简单不过,把上的蹲就是为把下的跳打基础。小踢腿:主要就是爆发力,练你的灵活,敏捷。控制:腰部腹部整个腿部的肌肉力量,还是贯穿延生。大踢腿:踢腿你就写,是百利而无一害,最好的练腿功方法。对腿部的柔韧度,力量都有所练习。
⑥ 中国古典舞的教学应该包括哪些方面
一、上肢训练
1.头部:前、后、左、右倾头、头颈的转动。
2.肩部:压肩、环动、松肩、含胸、展胸、仰胸。
3.腰部:弯腰、涮腰、耗腰。
二、下肢训练
1.脚踝部、勾脚、绷、拒脚、向内环动、向外环动
2.腿膝部:吸伸、环动、踢、搬、控腿
3.腿部:横叉、竖叉、压叉
4 . 胯部:趴青蛙、小胯、大胯
三、训练要求
主要解决柔韧性、软开度及身体各部分的灵活性。解放身体、提高身体素质,同时为把科和中间的训练做好最重要的准备。
把杆训练部分
一、蹲
1.一、二、五位半蹲、全蹲、带半脚尖、压脚跟
2.踏步蹲与胸腰及前旁、压腰、组合
3.小涮腰、横拧组合
4.各民族舞姿组合:大掖步、卧点、扑步
5.丰富节奏。加强节奏变化
二、擦地
1.一、五位、前旁后擦地
2.带勾、绷脚、及与半蹲组合
3.前后摆动并环动
4.与争位、转头、压脚组合
5.与五位并立转组合
6.丰富、加强节奏变化
三、小踢腿
l.一、五位前、旁、后、小踢25度
2.带点地小踢腿
3.前后摆动、单腿变身
4.节奏处理、加强准度
四、单腿蹲
1.前、旁、后、带勾脚
2.单腿带端掖腿
3.带迈移、前旁后、摆动加半蹲
4.与单腿变身组合
五、腰:
1.前后胸腰、前后、大腰
2.疗腰、大技步、卧点
3.双跪后腰、单腿后腰
4.大涮腰探海辗转
5.风火轮
六、控制
1.前、旁、后吸伸腿、半、全环动
2.立身射燕、大射燕、探海
3.搬前、旁、后腿
七、大踢腿
1.前旁、后大踢腿
2.前腿接后腿、后腿接前腿
3.旁腿接摆腿
4.踢腿接摆腿、接探海
5.旁腿接立身射燕
6.踢紫金冠
7.蹁腿、盖腿
舞蹈
界
中间训练
一、腰
1.单跪下腰、单腿后腰
2.慢、快涮腰
3.卧云
4.风火轮
大踢腿
1.原地、踢前、旁、尼腿、进行式
2.紫金冠
3.中速行踢前、旁腿
4.强调身法连接流畅
控制
1.前旁后,吸伸抬、半环动
2.大射燕、探海
3.加强流畅感及身韵的连接
小跳
1.一位、二位、变位跳、五位换脚跳
2.小射燕跳
3.变身跳250度腿探海跳
中跳
1.一、二、五位跳
2.变位跳、交叉跳
大跳
1.错步级跳、错步射燕
2.错步级跳、错步射燕
3.错步撩跃、错步凌空
4.变身跳
舞蹈
界
技术技巧
一、转
1.平转2-3个
2.斜线平转:8个
二、翻身类
1.踏步翻身、正反、上步翻身
又点翻身3-5个
⑦ 谁知道古典舞基训是什么
古典舞基训是“训练和培养学生具有较全面,扎实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术技巧,以及与此相联系的中国古典舞的民族风格、韵律,音乐感和艺术表现力"
一、指导思想:
舞蹈是以经过提炼,组织和艺术加工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舞蹈的基本要素是动作的姿态、节奏和表情。舞蹈作为教育的内容和手段,不仅可以培养教育对象具有健美的身体姿态,培养动作的协调性、节奏感,而且可以抒发和表达感情,加强相互交往,美化生活,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 教学任务:
1、 通过舞蹈基本知识的讲授和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舞蹈基础理论,常用术语,并能在舞蹈学习实践中应用。
2、 舞蹈基训部分,即对学员进行基本能力的训练,如:发展学员身体各部分肌肉的能力,训练关节的柔软性,控制身体活动的能力、灵活性和稳定性,以及跳、转、翻等各种技巧。本学期舞蹈基训主要是中国古典的基本手型、脚型、手位、脚位以及手臂的基本姿态。
舞蹈课教案
1、舞蹈中的呼吸
教学目的:
1)在基训中运用呼吸,以更好地训练学生软开度。
2)学习舞姿组合《大海啊,故乡》(A)让学生体会呼吸对舞蹈动作的修饰作用。
教学重难点:呼吸与动作的协调配合。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授新课。
1.舞蹈是以肢体语言塑造艺术形象的一种表现美的艺术。俗话说:“一戳一站一伸手,便知有没有”,所谓“有没有”是指舞蹈有没有艺术性和规范性,今天我们来学习影响舞蹈艺术性和规范性的重要因素——呼吸。舞蹈的呼吸不同于生活中的呼吸,后者平稳均匀,而前者是有弹性,有韵律,有节奏的,有时长,有时短,有时平稳,如何掌握运用呢?是一个坚持不懈的训练过程,现在让我们在压腿组合中初步体会一下在基训中如何运用呼吸。
2.把杆组合《压腿》。
预备:45度面对把杆单手扶把,单背手,小八字脚位。
前压腿:动力腿外开,双腿绷直,身体正对,脊柱拉直,肩线与动力腿成90度,前压时以胯为轴心,上体保持平直,向动力腿折叠。用前额触脚背。
旁压腿:在前压腿的基础上,换手扶把,转体180度,身体与两腿成一个水平面。旁压时,以胯为轴心,上体保持平直,向动力腿折叠。用耳触脚背。
体会运用呼吸:压、呼气;立、吸气(反复练习、体会)。
作用:身体线条更易拉长,动作具有弹性,避免了僵硬和拉伤肌肉,提高了动作质量,更有利于软开度的练习。
3.呼吸在舞蹈表演中同样起着巨大的作用。它使我们的动作更具有了延伸感、韵律感,更富有艺术表现力,下面学习的舞蹈组合《大海啊,故乡》会让大家学习到舞蹈表演中如何运用呼吸。
1)身体的呼吸(吸气时身体拉长展开,呼气时身体收敛内含)。
2)头的呼吸(指头时吸气,低头时呼气,转头时先吸后呼)。
3)手臂的呼吸(手臂波浪时以肩为轴,肘、腕依次向上带动吸气,向下带动呼气,体会手臂连绵不断的延伸感)。
4)造型时的呼气(造型时,身体姿态不动,然后气息流畅自然,不僵硬)。
训练步骤:
1.教师完整示范,并且边示范,边讲解呼吸的运用。
2.训练学生:
a.双跪坐,双背手,听音乐,节拍练呼吸,找呼吸时身体的韵律感。
b.练习单一的头的呼吸,然后与身体配合。
c.先练习单臂波浪时的呼吸,再练习双臂波浪时的呼吸,呼吸越深,动作越大,情绪越高。
d.大呼吸后双晃手造型, 体会该动作的延伸感(眺望远方),双绷脚坐地展胸腰 气息流畅。
训练时先把动作揉碎,分解练习,再教单一动作,然后与身体配合,最后配音乐练习组合。
二、小结
今天学习的只是对舞蹈中呼吸的初步了解,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要反复练习,不断深入,直到大家熟练掌握,运用自如。当然这还需要大家的课后练习、巩固。
活动教材:自己准备
舞蹈教案
2、把上擦地组合
教学目的:
通过掌握擦地的动作要领,训练脚下的基本功及腿、胯的外开,控制能力及其稳定性。对身体控制力的基本训练以及基本姿态的掌握。
四、教学重难点:
⒈擦地时脚的完满与控制。
⒉腿、胯要始终保持外开延伸。
⒊动作过程中注意是身韵律和呼吸问题以及姿态的优美。
五、教学准备:
服装,钢琴伴奏。
六、教学过程:
1、课前活动:把上练习。
2、导入新课,教师示范讲解。
3、教授新内容:
一一位擦地
教学提示:a.注意:一位时的站姿和上身的控制。
b.注意:姿态的极至伸展。
伴奏谱:
准备:双手扶把,一位站立
步骤:⑴ 右脚经前擦至旁,后收回。
⑵ 旁擦两次
⑶ 旁擦出,双脚立,右脚落,左脚擦回。
⑷ 同上做左脚
⑸ 同上 做反方向
⑴ 右脚擦出,然后擦至前,再擦至后,收回。
⑵右脚擦出,经划弧擦至前,再划一次收回。
⑶ 同上,做反向。
⑷右脚 造型,后转做离弓之箭造型。
⑸ 手蹲至左脚上,翻身,收回一位。
二五位擦地
伴奏<小松树》
教学提示:注意胯的固定与擦地的开度。
准备: 单手扶把,五位站立。
⑴ 前擦3次
⑵ 后擦3次
⑶旁擦2次,立脚踝出后擦1次
⑷ 后擦出划2圈 收前五位。
⑸ 双脚立,收大四位,单脚立转一圈。
⑹ 同上反转一圈 经收回后做划线造型。
同样做反向
三踮脚提胯
教学提示:注意膝盖的夹紧
伴奏:《落叶》
准备:双手扶把,一位站立。
预备拍 5—8 双脚立
⑴ 左右交替慢落
⑵ 反复
⑶ 左脚立,右脚收至其小腿处,落后五位。
⑷ 同上,落前五位。
⑸—⑹ 同上,做右脚。
七、分组练习:
指出问题,强调重难点。
八、布置课后练习。
小结:练习气氛很好,要多加鼓励,同时要求不要太高,不要急于求成。
活动教材:自己准备
舞蹈教案3、形体训练---压前、旁腿
教学目的:从整体上训练学生,克服身体的自然状态,获得正确的直立感,发展舞蹈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节奏感,训练学生动作时所需的软度、力度、开度。
教学重点:压前、旁腿
教具准备: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学生依次站在把杆前做准备。慢三音乐伴奏,1-4小节师生
面对面站好,5-8小节:摊手,上步,问好。
(二)1、师:我们中国有句俗话:坐如钟、站如松、行如风,说明了一个的体态是非常重要的,那么今天,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舞蹈当中的站立有什么要求?
生:肌肉收紧,膝盖夹紧,立腰、收腹、展肩等
师:(找一名学生作示范讲解)两腿脚跟相靠十个脚趾用力抓地,两腿夹紧,大腿内侧外旋,收腹、收臀,立腰,下巴微抬,眼睛平视前方。
开音乐,学生双手扶把,按照要求训练站立,启发想象力(如:我的眼前出现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我亭亭玉立,等)
音乐的第一遍,双手扶把,面向把杆,一位脚。
音乐第二遍,一位立半脚尖,保持状态,双手离开把杆,慢慢打开至七位,掌握好重心。
(此组合可以训练学生良好的体态,克服自然生活中的毛病)
⑧ 谁能描述一下芭蕾(或形体课程)中一位擦地(旁、前、后)的动作技术要点急!!!
1、后下腰
动作要点:右手扶把杆,左臂向前打开,上举过头。向后下腰,尽量将双肩放平,后背部收紧。建议有拢胸不良习惯者多多练习。
锻炼部位:背部肌肉,起到伸展、开肩、挺胸、阔背的作用。
动作误区:脖颈没有挺直,背部松懈,脊椎没有用力。
2、压腿
动作要点:右手扶把,右腿放在把杆上,膝盖绷直,后背挺直向下压,注意身体一定要放正。
锻炼部位:抻拉腿部韧带,使腿型更加修长。
动作误区:膝盖弯曲,脚面没有绷直,背部弯曲。
3、下蹲
动作要点:右手扶把,左手向身体斜下方伸展,双脚脚跟并拢,脚尖打开呈一字线。下蹲,双膝向脚尖方向打开,臀部向前顶。
锻炼部位:抻拉大腿内侧肌肉。
动作误区:下蹲时膝盖向前弯曲,这样对膝关节有害。
4、前点地舞姿
动作要点:站立,右脚前伸出,脚尖点地。右手向身体右侧打开,左手向体前伸出,呈半圆型。注意收腹、挺胸,眼睛看斜下方。
锻炼部位:收腹,使修长的腿型、挺拔的背部展现出来,有助于养成优美体态。
动作误区:膝盖弯曲,驼背,腹部过于松弛。
5、吸腿拧腰
动作要点:坐在地上双腿伸直,左腿弯曲,左脚紧贴右腿小腿肚。后背挺直,向左后方拧腰。
锻炼部位:消除腰部赘肉,有助于保持正确的上身体态,训练出有腰有型的漂亮身姿。
动作误区:背部松懈,右腿弯曲。
(8)古典舞一位擦地教学方法扩展阅读:
1、形体训练内容
基本站立姿势,手位脚位练习,脚步动作舞蹈组合练习以及把杆垫上一系列基本功练习。主要练习人的基本姿势,即训练正确的立、坐、卧和走、跑及头面部的姿态和表现。基本姿势正确与否,直接影响人各种运动行为的美。
日常生活中,有些年轻人往往忽视形体训练,因此经常出现身体不正,弓背含胸,端肩缩脖,腿弯曲等不健康的体态。通过形体训练,从实际出发有针对地练习一段时间,就会练就出一个健美的形体姿态。
另外,人的头面部姿态是表达人类丰富情感的重要方式,通过形体训练,对性使它能有正确的姿势与表现,以便充实头面部姿势和神态的美。
人的形象美需要其外在表现和内在修养和谐统一,健身俱乐部的套操中的形体训练,不仅利用了芭蕾、舞蹈、体操舒展的动作训练了人体的优雅姿态,而且也传播了它们高雅的艺术精髓,培养了人的内涵修养,使人的精神和形体之美达到统一,有助于提高练习者现代气质和高雅风度。
2、形象
以舞蹈艺术为手段塑造的人物形象动态形象,技人体的姿态、造型,步法等动作借助音乐、舞台美术、化妆、服饰等艺术因素产生的具有欣赏价值的视觉效果。具有可视性、流动性的审美性的特点,是舞蹈欣赏过程中被感知、认识的主要对象和体现舞蹈艺术审美价值的主体。
3、表情
根据现实生活中人的心理活动和流露表情的习惯特点,经过提炼和艺术加工,用不同的舞蹈形式加以概括并表现出的喜怒哀乐等内心情感变化。除了与动作相协调的面部表情外,有节奏的动作、姿态、手势和造型,亦可产生富有艺术感染了的舞蹈表情。
4、塑形
以芭蕾为形体塑形的教材有什么好处:训练孩子三长一小(三长:手长、腿长、脖子长;一小:脸小)可以最大程度的塑造和改变孩子的形体,帮助孩子拉长腿型挺拔身姿,并通过长期训练使孩子拥有优美的体态,增加自信。展现出与众不同的高贵气质。
⑨ 舞蹈基本功擦地练习分析。
其实呢,这个是很简单。首先一只手手扶着把杆,整个人都要放松,双脚并拢,脚下站成小八字位,然后是外面的脚擦地出去,出去的时候,脚还是保持在小八字位上,为了做的让人感觉擦地好看点呢,脚下自己应该是感觉黏在地板上的,出去有一点点困难。尤其在橡胶地板上练习感觉就会更明显。然后脚出去的时候,到不能再伸出去的时候,脚就慢慢绷起来,绷到头,自己会感觉到有一种延伸。
⑩ 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中的旁踢腿和把杆上的一位擦地
上身不能动,跨不能宣,腿要有力,要以脚尖发力带动整条腿
还有就是脚背,舞蹈演员的脚背也是很重要的,脚背一定要压
最后目视前方,抬头挺胸收腹,还有膝盖不要弯,要绷直,手轻轻的搭在把杆上
我就是学舞蹈的哦~可以问我,望采纳,纯手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