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研究方法 > 二胡的训练方法

二胡的训练方法

发布时间:2022-04-20 10:14:17

如何学二胡的基本方法

学拉二胡入门方法一:坐姿要端
要选择一张高度合适的椅子,两腿放平、两脚掌着地。坐椅子的时候,不能坐满椅面或后靠在椅背上。两腿与肩同宽,两脚平放于地面,左右脚前后相距半脚距离(左前右后)。小腿与地面垂直,与大腿成90°角。身躯要正直,上身保持自然、挺拔的姿势,全身放松。防止驼背、斜体、歪身、低头等不正确坐姿。
学拉二胡入门方法二:持弓要稳
右手放松,弯曲呈半握拳状,将弓根部位放在食指第三关节处,食指自然弯曲,轻扶于弓杆上,拇指用指腹按在弓杆上方靠近食指第三关节稍左的位置上,中指和无名指伸入弓杆与弓毛之间。拉外弦时,由食指第三关节向上、拇指指腹向下、中指第一关节稍后处向外,用这三个着力点控制弓杆,使弓毛贴住外弦摩擦发声。拉内弦时,以食指第三关节向上、拇指指腹向下作为支撑点控制弓杆,中指和无名指的指腹向内勾弓毛作为着力点,使弓毛贴在内弦上摩擦发声。握弓、持弓都要轻松自然。
学拉二胡入门方法三:持琴要正
二胡的琴筒要放在左腿靠紧小腹的位置上,琴杆正直,略向前倾;左臂自然弯曲,肘部不要抬得太高,左臂与体侧成45°角,手腕微微抬起,将琴杆置于虎口之中,手指自然弯曲呈半握拳状,以指尖和指腹交合处触弦。拉上把位时,左手虎口要放在靠近二胡的切音线位置上,食指根部要与二胡的切音线接触,相对固定。
学拉二胡入门方法四:按弦要科学
左手指在按弦时,各个关节要自然弯曲,食指的弯曲度最大,以中指、无名指、小指为序逐个递减,到小指就几乎是伸直按弦了。手指的弯曲必须以自然、松弛为原则。拇指应放松持平,也可微微翘起,但不可向下弯曲。手指按弦的起落动作,要以左手的掌指关节(也称手指的第三关节)运动为主,以手掌的运动为辅。手指的触弦应是富有弹性的“击”弦,而不是生硬的“按”弦。
学拉二胡入门方法五:运弓要平
右手拉弓时,手腕要稍稍向外突起、呈外伸状态,以腕部为起动点向右拉出。但大臂不能过早地向外伸展,以避免肘部过分抬高,造成“大臂架起”的不正确姿势。同时,拉弓时,右臂不可向右后方运动,避免使弓子拉成一个圆弧状。在推弓时,要以大臂往回收作为起动点,带动小臂向左推进,手腕应呈内屈状。当大臂收完后,小臂继续向左推;小臂收完后还要将弓子推进几公分,使手腕回到“中间状态”,便于下一个拉弓的开始。无论拉弓还是推弓,弓子运行一定要平直。运弓的顺序,通常以拉弓开始,以推弓结束,这要养成习惯。
学拉二胡入门方法六:左右手协调配合
左手上,要讲究指法;右手上,则讲究弓法。弓法的基础技法包括:换弦、分弓、连弓、快弓、颤弓、顿弓、断弓、跳弓、抛弓等等;指法的基础技法包括:换把、揉弦、滑音、装饰音、颤指音、泛音、拨弦等等。这些技法都要循序渐进地学。
此外,学拉二胡还要学习、掌握一些乐理知识。

㈡ 怎样练习二胡

一位优秀的二胡演奏者一定是一位善于练琴的人,他应该经常花时间来思考、研究关于怎样练琴的问题,思考、研究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尽快改进和提高自己的演奏技术、来有效地克服和解决演奏技术上的困难和障碍。一位演奏者如不具备这样的素质,只知道每天埋头苦苦地练琴,尽管他很努力,练习的时间花得很多,但是他所取得的成效一定是不佳的。 一、必须讲究方法 做任何事情都必须讲究方法,要多动脑筋,要认真分析、研究事物内在的规律,然后根据事物发展的规律来制订具体的实施方案和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学习二胡也同样需要我们演奏者不断地思考和研究各种演奏技巧的内在规律,并采取一种最合适的方法,即最合适的左、右手的演奏动作和方法,来不断改进和提高自己的演奏技术和有效地克服任何演奏技术上的障碍。 二、对每天的练习要有合理的安排 一位善于练琴的演奏者应对自己每天的练习有一个合理的安排,包括对训练时间和训练内容的安排。从二胡演奏实践中我们知道练习二胡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二胡演奏一般技巧的练习,二是二胡演奏应用技巧的练习,三是表现音乐作品内容的练习。对于一个受过全面训练、演奏水平较高的演奏者来说,每天花一定时间做一些一般技巧的练习主要是为了保持已有的演奏技巧能力。每天化一定时间练习应用技巧主要是练习一些演奏曲目中技巧难度较大的乐段,以保证在正式演奏时不致于在技巧难度较大的乐句或乐段上出现问题。匈牙利小提琴家卡尔·弗莱什(Carl Flesch )在他的《小提琴演奏艺术》中指出:“一个小提琴家的演奏技巧必须有剩余,其数量应相当于他公开演奏时技巧必然要打的折扣的数量。”所以我们必须每天练习演奏曲目中技巧难度大的乐句或乐段,努力使我们的演奏技术有相当大的富裕,以便能保证我们在公开演奏时很好地表达所演奏的作品的艺术意境和实现我们自己的艺术意图。每天花一定时间练习一些完整的演奏曲,它主要不是为了解决演奏技术上的问题,这种练习主要是通过对整首乐曲的演奏来培养演奏者的音乐艺术表现能力,以能正确表现音乐艺术的精神与内涵。 关于每天练习时间安排的问题,一般来说最好是一次练习的时间不要太长,并能把每天练习的时间分配在整个一天中。如你每天练习三小时的琴,最好是早上、上午、下午、晚上分开练习,每次练习的时间不超过一个小时。每天分三四次进行练习,这样比上午或下午一次练习三小时琴,而一天中其余的时间完全不练琴的效果要好得多。因为短时间的练琴,人的注意力和精力容易集中,练习效果也较好,超过一小时以上的长时间的练琴容易使人疲劳,精力、注意力也容易分散,因而练习的效果也就不会好。伟大的戏剧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Stannislavsky) 在他的某一本书中曾强调指出,练习时思想、思考过程若不成为身体动作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个练习就很少有价值。心理学家伯托夫(Bertove)教授认为,每次练琴的头二十分钟最为重要,效果也最好,以后的练习就靠肌肉而不是靠头脑了。所以每次练琴的时间不宜过长,是很有道理的。 三、每天花一定时间进行音阶练习 每天花一定时间进行音阶练习来训练左手手指的灵活性和音准感,对每一位演奏者来说都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十分重要的。每一首音阶练习曲我们都可以采用各种不同的弓法和不同的演奏速度来进行练习。可以用弓子的上半弓、下半弓、全弓等各弓段来进行练习,也可用分弓、连弓等方法来演奏,还可以采取改变音符上方的连线等方法来演奏。如按照这种方法来对每个音阶进行练习,可从中得到多方面的收获,是一种很好的练习方法。 在音阶练习中除了按上述要求来进行练习外,我们还要努力做到音准、节奏稳定和旋律流畅,这对保证音阶练习的质量是很重要的。有些演奏者在练习音阶时一味地追求演奏的快速度,而不把重点放在音准、节奏稳定和旋律流畅上,这样是很有害的。如我们能先用慢速或中速严格按照上面的要求来练习音阶,然后再逐渐加快速度来练习,我们才能有效地保证音阶练习的质量。如果在音阶练习中我们忽视对音准、节奏稳定和旋律流畅的要求,那我们每天的音阶练习不是在提高练习的质量和演奏水平,而是在培养一种坏的习惯,而任何坏习惯的纠正都是非常困难的。所以每位演奏者都应该把音准、节奏稳定和旋律流畅作为音阶练习的重点。 四、从有意到无意 当我们第一次演奏一段生疏的音乐时,一边看乐谱一边有意识地使左、右手动作并演奏出这段音乐。在这段音乐被我们这样连续演奏了许多遍后,则原先有意识的左、右手动作慢慢就变成了下意识的动作,而且演奏时也用不着再看谱,能根据内心的要求自然而然地背奏。在演奏中演奏者的演奏动作越是出于下意识,他的演奏技巧就越有把握。 在演奏实践中往往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当我们已经能非常熟练地、下意识地演奏一段难度较大的快速乐段时,如我们在演奏时再有意识地去想一下演奏这段音乐的弓法和指法,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就会在演奏技巧上出现问题,就会拉不清楚。 在开始练习一首乐曲或一个乐段时,首先我们必须根据音乐的需要寻找出演奏该段音乐最省力、最方便的弓法和指法,一切不利于音乐表现和发音的不必要的困难动作或多余的动作都应尽力避免。选择最好的弓法和指法是练习中非常重要的工作。在选择好最省力、最有利于表现音乐和发音的弓法和指法后,我们应做许多遍有意识的练习,然后使我们有意识的演奏慢慢变成下意识的演奏。 五、从慢练到快练 在练习快速乐段中所碰到的所有技巧上的困难如不加思考地按照乐曲要求的速度进行练习是很难被克服的,是非常不利的,这样做往往容易造成音不准,而且也容易养成演奏不清楚的习惯。演奏的实践证明,对快速困难的乐段开始做慢练然后再做快练者总是比一开始就做快练者练习的效果好得多,至少在音准和演奏清楚程度上要好得多。因此我们在学习一段具有一定难度的快速乐段时,先应慢练,然后再逐渐加快速度,最后达到乐曲要求的速度。在对某些困难的快速乐段进行慢练时,还可以通过改写乐谱的方法来使练习更容易,有些快速的乐句由于记谱上的问题往往会使演奏者产生一种畏难情绪,觉得这个乐句难得无法下手演奏。如果我们把乐谱改写一下,把音符延长一倍,也就是说把三十二分音符写成十六分音符,十六分音符写成八分音符等等。这样记谱后会使演奏者产生一种新的概念,原来的畏难情绪消失了,这个技巧性的困难乐句演奏起来也不觉得困难了,这样反复多练习几遍后,这个困难的乐句就很容易地被演奏出来了。然后逐渐加快练习的速度,最后就能按原谱的速度演奏了。慢练应当是原谱的一个准确的翻版,只是速度不同而已,并不会影响原谱的演奏效果。一般来说,慢练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证音准和演奏的清楚,而快练却可以增加演奏上的灵活性,包括左手的灵活性和左、右手配合的灵活性。因此对一些快速困难的乐段先慢练然后快练,对提高快速乐段的演奏质量是很有益处的。 六、从难到易 作为一位演奏者应在他日常的练习中练习他自己感觉最不舒服的弓法和指法,应经常练习作品中特别困难的地方,这样做对进一步改善和提高自己的演奏水平是非常重要的。如在一首乐曲中有一二处你自己感到困难的地方,而这些地方无论从音准、节奏和力度等方面都需要作进一步的改进。那么在练习时我们就应该有计划地重点练习这些困难的乐段,我们常常需要做多次反复的练习,但在反复练习的过程中我们必须不断地思考、分析困难的原因,然后采取一种最好的弓法或指法来练习这些困难的乐段,最终使这些困难得到解决。如不加思考、分析,盲目地一遍又一遍反复练习这些困难乐段,这种反复练习的效果是很差的,这种努力是徒劳无益的。但有时即使对这些困难的乐段经过了反复的练习,并在单独演奏时也已很顺利,然而当你把它们放到整首乐曲中或与该乐段的前后乐段连起来演奏时,问题又产生了。所以对一首乐曲中有困难的乐段经过反复练习能单独顺利地演奏后,还需将这些乐段与其前后的乐段连起来或放在整首乐曲中一起进行练习,这样做是非常必要的。 在演奏困难的乐段时,合理地调整左手手指对琴弦的压力和右手对弓子的压力,有时会产生很好的效果。如果这些压力使用配合不当会给演奏带来麻烦。许多演奏上的困难需要通过思考、探索来求得解决,在练习中有时要将注意力集中在左手上或放松左手,有时需要将注意力集中在右手上或放松右手,这样可能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可使那些困难乐段变得容易演奏。 七、要有变化不要呆板 在一首乐曲中往往会有一些重复出现的乐段或乐句,在演奏这些反复的乐段或乐句时一定要设法使它们在强弱、快慢、音色等方面有所变化。变化是大自然的规律,自然界没有完全相同的重复,音乐中的重复也应该是这样的。好的音乐从来是不单调的,它总是充满着对比和变化。如果我们所演奏出来的音乐单调而没有变化,这是我们演奏者的无能,是我们演奏者没有能力把音乐本身所具有的精神和内涵演奏出来。好的演奏总是在力度、强弱、音色、节奏上富有变化的,明亮与阴暗要不断地交替出现,如果你用同样的力度同样的强弱来演奏所有的音符,或者总是用同样的方法来演奏紧接着的反复乐句或乐段,那你所演奏出来的音乐一定是乏味的,是永远不会打动听众的。 八、培养客观地倾听自己演奏的音乐的能力 一位优秀的演奏者一定要有很好的听觉,对音准和音色要非常敏感。一些演奏者往往对自己拉出的声音采取粗枝大叶、缺乏责任性的态度,这种不重视倾听自己演奏的习惯会使自己的听觉每况愈下,时间一久,演奏者就会丧失对于音高微小差别的敏感性和对音色微小差别的敏感性。在演奏时一定要专心倾听自己的演奏,我们要使自己的听觉始终处于积极的状态中,一点也不能疏忽,一听到不准的音就要立刻纠正重来,不管这种音准的差别是多么微小,我们都要认真对待。在练习和演奏中对待音准的态度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一个人责任性强不强的问题。 我们必须培养自己专心倾听自己演奏的能力和习惯。经常会有这样的情况,在演奏中自己听到的是我们想象中所要听到的声音,而不是在乐器上实际所发出的声音。例如,我们可能在演奏中在某处加了一个多余的、不必要的滑音,然而自己却并没有感觉到。在另外一种情况下,当我们自己觉得非常投入地在演奏时,在节奏上出现忽快忽慢的现象,而自己感觉还相当不错。所以要提高自己的练习质量和演奏水平,演奏者必须练习和培养自己能客观地倾听自己所演奏的音乐的能力,能及时地发现自己演奏中任何微小的缺点,这一点对一位想在演奏上达到高水平的演奏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这种能力是每一位优秀的演奏家所必须具备的。

㈢ 二胡如何练习指法

1、慢练,确定指法,确定基本的动作走向;

2、确定分句,确定困难片断的演奏方法;

3、分解细部练习;

4、把感觉练顺;

5、运用“有谱无琴、有谱有琴、无谱有琴、无谱无琴”的练习方法。等等

㈣ 二胡怎么练能练好

既然你问到怎么练,那么关键就在练上,多练习二胡曲。不停地练,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加油

㈤ 怎样学习二胡

要学习二胡首先要做到一个字:定!能坐的住屁股,能沉得住心神,能持久不耐烦的按照正确方法练习,就已经成功了一半最难的音准,除了通过多少次的认真刻苦的练习。。还需有一对分辨,久经训练的耳朵,听出你按拉出的音的准确性。因二胡没有品和指板,按弦的轻重,上下都会影响音准的。二胡是一种中国传统拉弦乐器,有两根弦,始于唐朝,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二胡包括琴身(包括琴杆、琴筒、琴托、皮膜、音窗)、琴弦系统(包括琴弦、弦轴、千斤、琴码、音垫)和弓(包括弓鱼、弓杆、弓毛)。制琴师通常以木材制作二胡,如红木、小叶紫檀、乌木等。琴筒一端蒙以蛇皮,这是二胡独特音色的来源,一些高级的二胡则采用蟒蛇皮。二胡名曲有《二泉映月》《良宵》《听松》等。二胡始于唐朝,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最早发源于我国古代北部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那时叫“奚琴”。宋朝学者陈旸在《乐书》中记载“奚琴本胡乐也……”唐代诗人岑参所载“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的诗句,说明胡琴在唐代就已开始流传,而且是中西方拉弦乐器和弹拔乐器的总称。

到了宋代,又将胡琴取名为“嵇琴”。宋代末学者陈元靓在《事林广记》中这样记载:嵇琴本嵇康所制,故名“嵇琴”。宋代大学者沈括在《补笔谈·乐律》中记载:“熙宁中,宫宴,教坊伶人徐衍奏嵇琴,方进酒而一弦绝,衍更不易琴,只用一弦终其曲。”说明在北宋时代已有很高的演奏水平。徐衍为皇帝大臣们演奏”嵇琴”时,断了一根弦,仍然用另一根弦奏完曲.没有娴熟的技艺是做不到的。后来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又记载“马尾胡琴随汉东,曲声犹自怨单于。弯弓莫射云中雁,归雁如今不寄出。”说明在北宋时已有了马尾的胡琴。

㈥ 如何拉好二胡

拉好二胡的方法:
1、要想把二胡曲子拉的委婉动听,基本功一定要扎实。首先乐音基础要很好,歌唱得好,对乐曲的各种类型和不同风格都把控得很到位,这是音乐人的最基本素质。学不到位,一个曲子拉上一年还五音不全,怎么能拉的优美动听?
2、天赋是得天独厚的条件,但是,二胡演奏的基本功是非常重要的,这一点天赋不是唯一,这得两只手全身心的熟练配合,才能演奏出水平。要想拉得动听,就必须具备演奏上的各种基本功及技巧,揉弦、快弓、慢弓等等,节奏、旋律都得把控到位。
3、艺无止境,演奏中的各种技巧都是成几百上千遍的苦练得来的,优美动听的地方以及乐曲流畅度和娴熟度,都是反复苦练换来的,有很多成了名的演奏家还每天都在练琴,他们就感觉一天不练手就生。所以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光彩的背后都有不为人知的艰辛。
4、有的人准确无误的照着谱子拉,但还没有人家拉的那种味道,要想真正的拉出味道来,这功夫需要相当的娴熟。乐曲中的情感处理有如抽丝、有如大河奔流,必须人境贯通,情景交融,手里拉心里唱,怎么唱就怎么拉。怎么呼吸就怎控制气口和休止符。练到一个气口,一个小小的十六分休止符也把控到位,恰到好处。如果你的休止符处理不当听起来就让人感到很憋气,曲中把控好呼吸,心到手到,才能奏出委婉动听的优美旋律。
5、说到底基本功很重要,二胡技巧博大精深,活到老学到老。只要每天坚持练习,就会有进步。

㈦ 拉好二胡的技巧有哪些

二胡的演奏技巧是比较丰富的,主要分为指法和弓法两大类,其中滑音和揉弦在弓弦乐器中显得最有特色。那么,拉二胡有哪些技巧?拉二胡的技巧:滑音:
滑音,就是按指在弦上有意识的滑动所得出的发音。滑动的方法不同,产生的滑音效果也就不同。从滑动的范围来讲,有换把滑音和原把位滑音。从滑动的幅度来讲,有大滑音(大三度以上)和小滑音(小三度);从滑动的方向来讲,有上滑音(由低音滑向高音)和下滑音(由高音滑向低音);从滑动的时间来讲,有先滑音(滑音出现在本音之前)和后滑音(滑音出现在本音之后);从滑动的力度来讲,有倚音滑音和连结滑音。从滑音总的性质来看,可分为装饰性滑音和连结性滑音两大类。

①先滑音

先滑音就是先由倚音滑向本音的滑音,它突出强调本音。先滑音又分上下滑音两种。

②后滑音

出现在本音后面的滑音就叫后滑音。后滑音即由本音滑向倚音,整个滑动过程跟先滑音恰好相反。后滑音同样有上下滑音之分。一般是以箭头符号表示。

③连结滑音

连结滑音也称连线滑音,它是一种常见的滑音,其符号是在连运弓符号的右端再加一箭头。在奏法上是以某一按指用均衡的力度将连线内的音连结起来,听起来衔接紧凑,使乐曲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事实上,换把中经常使用的“滑指换把”,也与连结滑音相似,不过特色不如连结滑音那样浓郁罢了。

④转滑音

转滑音是效果较突出的装饰性滑音。它的符号为“w”,一般记在音符的上面。

转滑音是在本音下方的二度音程内回转,所以有人把这种滑音具体的称作“下回转滑音”。另外还有一种“上回转滑音”,在蒙簇民歌中比较常见。它的符号为“ ̄”,在奏法上除“回转”的方向与下回转滑音相反外,在“回转”的力度、范围和时间上则完全相同。这里需指出的是不论“上回转滑音”或“下回转滑音”,它们“回转”的音程是比较有规律的,一般来说转滑音的活动范围在本音上下二度,很少有超过小三度的。

运用滑音注意事项

在实际运用中,滑音是变化多端的,它往往根据乐曲的感情需要和风格特点来灵活掌握。滑音的运用还能反映出各地的音乐特点。例如河南坠子、广东音乐、云南花灯、江南丝竹等乐种使用的滑音就是本乐种的鲜明特征之一。贵州苗族民歌与湖南苗族民歌滑音的风格也大不一样。

运用滑音要注意以下几点:

1) 首先明确是什么性质的滑音。如果是带装饰性的,要掌握到宾主分明的效果,运弓和运指应该是装饰音轻,本音重。装饰音到本音之间要过渡得自然;如果是属连结性的,要浑然一体,天在无缝。奏滑音的手指是随着手腕上下的动作而移动的。如果单纯以按指在弦上作上下平直移动,这样的动作不敏捷,力度不易控制,滑音的效果也较生硬。

2) 奏滑音一般来说是不容许换弓换弦的。

3) 奏滑音最要紧的是必须用得恰当。如果不頋乐曲风格和感情需要,硬塞进去一些不必要的滑音,就会使整个曲调变得油腔滑调,歪曲了乐曲的内容,破坏了乐曲的风格特点。

㈧ 怎样练好二胡。

努力,努力,再努力

多到这个网站看看 对你有帮助
关键是自己喜欢二胡
以下是我在 中国二胡艺术网 上摘录的一些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由浅入深,精神集中,宁慢勿错 (二胡练习秘诀)

二胡自学自练基本方法

五十年代学二胡的人大约都听到过“千日胡琴百日萧”的顺口溜,意指学二胡有一定难度,大约需要近三年时间,不能急功近利。还有一句是“会拉的一条线,不会拉的一大遍”,指拉琴时弓毛在琴筒上留下的轨迹正确的方法应当保持一条线,错误的运弓方法在琴筒上的痕迹是乱七八糟的。寥寥几字却极其通俗地说明了弓毛与琴弦保持垂直、贴近琴筒和臂腕配合的运弓效果。涉及二胡技能的训练,网上已有众多专家发表了详尽的论述,值得我等业余爱好者去认真学习揣摸。或许有人说,自学其实就是模仿,但在学习方法上无疑会各自有道,本人不仿借题发挥,将自己乱编的自学自练方法提供中老年胡友笑评,请不吝指教。
〈一〉 入法万变不离其宗
不管自习方法各持何道,总的说来,最有效的方法应遵循:“一个坚持,两项规律,三大克服,四不放过”的基本原则,万变不离其宗。
一个坚持
作为业余自学者,由于缺乏专业培训形成的压力,因此首先要有坚持始终的学习精神,充满激情、自我施压,多听多唱多模仿,持之以恒。
“爱它一生不容易,持恒方称二胡情”
两项规律
一是对每首新曲,一定要遵循‘会唱才会拉’的规律。人的一切动作靠大脑指挥,先消化入脑,动作反映才会敏捷不走弯路。这里指的唱曲不仅是识谱,而是按一听二唱三放开的规律进行。一听就是对全曲的演奏首先应对照曲谱反复收听,直到曲谱听熟、音韵入心,然后把该曲应有的风格和韵味哼出来,对乐曲有了基本认识的基础上再动手大胆放开练习,首次能拉多少是多少,无需拘谨。
二是‘熟才能生巧’的规律,长弓稍快后慢解决力度均衡、短弓稍慢后快解决快捷清晰,某些章节甚至要一小节一小节地练习,在此基础上再逐渐达到要求的速率。急于求成则欲速而不达,很可能高不成低不就,或迟迟不能过关,甚至丧失信心拉一辈子也残缺不全。
“律遵高一尺,艺出高一丈”。
三大克服
即克服随意性、盲目性、浅表性等三性。
随意性:指法不按规矩,弓法随心所欲,兴致来了,猛拉一通,忘乎所以,不讲效果。
盲目性:没有目标,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曲曲缺臂、调调少腿;或自不量力,哪壶不开提哪壶,结果事与愿违,进展迟缓。
浅表性:不求胜解,自鸣得意,技无一所长,意不知所云,会拉一大筐,曲曲不咋样。
“三性为大害,自学难成才”。
四不放过
音准失度不放过:每按一指,都要力求准确到位,这可是最基本的要求,一‘准’压三丑啊!
节奏不符不放过:特别对于引子、华彩及自由部分,这是乐曲的精华之一,专家演示了最动听的优美节奏,老老实实模仿学练,即可以达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遇到难点不放过:对于疑难章节,如高难指法、重点弓法,一定要做到不到位不放过,切莫半途而废,坚持下去,技能必将水涨船高;
贯气不够不放过:贯气是全曲演奏要尽力体现‘节奏有序、强弱分明、前后呼应、整体性好’,或荡气回肠、或行云流水,如同书法作品一样,要凸出神韵,才能挥手惊人。
“要想二胡拉得好,四不放过必经道”。

〈二〉基本功是骨架,感情是血肉
二胡演奏其基本功技巧只是骨架,沉入意境奏出感情才能有血有肉地凸出神韵。业余爱好者在技能上与专业人员相比,可以说有天壤之别。科班培养的专业人才,一个学期只教练2~3首独奏曲,大部分时间是学拉枯燥乏味、奇难无比的练习曲,他们一年等于业余五年有余。他们的基本功肯定让你自叹不如,高者可令业余人士无地自容。但对乐曲的理解和表达,专业人士能达到的业余人士也未必不能达到,即所谓‘技拉不如,心拉作补’的道理。
笔者以为二胡曲通常可分为技巧(为主)型、意念(为主)型及混合型三类,演奏则分为技奏与心奏。现以典型乐曲为例,
技巧为主代表乐曲如:喜送公粮、草原三马(指赛马、奔驰千里草原、战马奔腾), 空山鸟语、金珠玛等 ,曲韵通俗易达,其技巧高于意境,基本功达到什么程度,通常就可以模仿完成到相应的程度。但对战马奔腾这类高难曲目,技能不够,勉为其难不会有好效果。
意念为主代表乐曲如:江河水、病中吟,汉宫、二泉、怀乡行;其类典型特点是全曲并无突出技术障碍,看似容易拉时难,即使专业人士也未必每次都能拉好,涉世不深,心力不够,靠单纯模仿不易成气。还需要从模仿中去追寻演奏家所表现的曲意,同时也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训练用意念去完成两手的配合,以全身心的投入来抒展乐曲的感情,如此练习提高心奏能力才会有实质性进步。如做不到这一点,拉这类乐曲将会有气无力、平淡乏味。
混合型乐曲如:月夜、壮别、闲居吟,三门峡与豫北情,这类乐曲在技巧和意境都需要较高的表现力,缺一不可,否则必将成为让人烦心的一堆垃圾,若想练习随想曲、协奏曲之类更高级的乐曲,则更是如此。
显然达到以上要求并不容易,但中老年人有丰富人生经历和较强的理解力,这种优势运用得当,选择好适宜和喜爱的乐曲,坚持做下去必能更上一层楼,从而感到充实和陶醉。
对于歌曲类曲目的练习,大体上可按上述前两类进行,有的歌曲把音准、节奏、基本风格掌握好就能顺利完成;有些抒情歌曲韵味十足,不用心去练,也会事与愿违。

〈三〉将效果评价视作陶冶情操的添加剂
作为二胡爱好者,当然希望通过展示自己的实力而得到恰如其分的评价,如参加考级活动等。即便是中老年业余人士,大多虽无考级的愿望,但同样很想通过某种评价方式来了解自己的真实水平,以保持和激发自学热情。
最简便易行的自我评价方法是:对于同一首曲子,即按前列的‘四不放过’的要求,每做到一项,就是一大进步。但第四项一般很难自行判别,你可以跟着CD拉,如90—100%能跟上,说明其进步已十分明显。
级差类比的方法,也就是能在大体相同的时间内完成高一级的同类乐曲的练习,并能继续学会同级中的另一曲目,表明你的水平无可非议地已经上了一个台阶。
另有一种说法“二胡拉得好不好,二泉印月见分晓”;“二胡拉得快不快,奔驰千里可比赛”大意是指能拉好‘二泉’、‘奔驰’这类经典乐曲,足见你的综合实力已达到较高水准。
通过胡友之间的交流,从取长补短中当然更能了解自己的实际水平。
不过评价不是目的,而是寻求新的激情,高低千万别太当真。
发挥余热与自娱自乐相结合,让你的琴声伴随着时光而怡然自得;休身养性与求强上进相揉合,使你感受到‘不是考级胜似考级’的无穷乐趣!

㈨ 怎样练习二胡基本功

坐姿

1、身体中线左斜,使重心落到了人体的左侧。

2、后背立直,端坐于凳子三分之一处

基本指法形成四种手型:

1、【一 一 二型】三四指贴靠成小二度关系,其它手指分开成大二度关系。

2、【一二 一型】二三指贴靠成小二度关系,其它手指分开成大二度关系。

3、【二一 一型】一二指贴靠成小二度关系,其它手指分开成大二度关系。

4、【一 一 一 一型】一二三四指全部分开成大二度关系,空弦与一指成一个小二度关系。

(9)二胡的训练方法扩展阅读

二胡使用注意事项

二胡琴皮的保养对保持二胡的音色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每一位二胡演奏者最关心的。二胡琴皮如能得到精心保养的话,会有很长的使用寿命。日常生活中所见的琴皮已损坏的二胡大多是由于存放不当、不经常使用而引起的。

经常使用的二胡琴皮就会保持一定的弹性,二胡的发音质量也较稳定。二胡的音色是在不断的使用中,慢慢拉出来的,平时经常使用二胡就是对二胡的一种很好的维护和保养。为了做好对琴皮的保养,需要对琴皮的加工工艺有所了解。

㈩ 二胡初学者要怎么练习

先熟练掌握二胡基本功

1、慢长弓练习

二胡属于弓摖弦类乐器。它发音的音色和音质与运弓有直接关系,慢长弓是运弓的最基础。练习时首先要正确的持弓,全身放松,右手保持轻松,肩肘下垂,运弓要求平稳,手腕灵活。开始练习运弓时一定要拉满弓,养成好习惯。

2、短快弓练习

快弓热烈奔放,慷慨激昂。演奏要求明快、清晰富有颗粒感,力度配合得当。练好短快弓要掌握正确练习方法,还要根据节奏保证音节一致、平稳。十六分音符或八分音符多选用中弓,手腕要灵活,从慢练开始练起,逐步掌握灵活性。左右手要熟练配合。坚持耐心刻苦练习。

3、换把练习

练习换把首先练好音准,掌握好音准才能正确找到音位。传统把位的滑指换把、空弦换把、同指换把,新把位是移指换把等。

(10)二胡的训练方法扩展阅读

二胡技巧进阶练习

1、揉弦练习

揉弦是二胡演奏中极为重要而且最常用的技法之一,初学练习时先从滚揉练起,首先手指稳定的按在琴弦上,手掌上下摆动,指尖第一个关节随着手掌的上下摆动而来回弯曲。使指尖在琴弦上匀速滚动。这样产生的音波就达到了揉弦效果。

2、颤音练习

二胡的颤音在演奏中应用很广,如颤音、打音、搜音、装饰音。颤音练习主要是练习左手手指击打琴弦的灵活性。演奏过程中颤音恰当的运用,让乐曲明快清新,这也是二胡特有的技法。练习时用左手指关节上下拨动,手指尖击打琴弦而发出的声音。巧妙运用能给音乐增光添彩。

阅读全文

与二胡的训练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二控电灯安装方法 浏览:922
床单上的螨虫怎么去除最好方法 浏览:587
ug3d轮廓铣常用驱动方法 浏览:569
键盘plus键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52
木板制作方法大全图片 浏览:207
溃疡确诊常用检查方法 浏览:797
相框安装方法 浏览:93
牛津大学研发出快速检测方法 浏览:425
数学分析方法论选讲 浏览:468
课件制作有哪些方法 浏览:350
手机的屏幕和显示器连接方法 浏览:370
苹果x虚拟键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554
机加工费品率的计算方法 浏览:861
用什么方法测试手表镜片硬度 浏览:626
如何制作豆瓣酱的方法 浏览:95
速达软件核算方法在哪里选 浏览:718
分享制作微课的方法和技巧 浏览:890
手机外储存卡格式化方法 浏览:398
服务设计的方法案例分析 浏览:658
设备fa分析方法概述 浏览: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