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锻炼协调性
协调性需要先了解:1、影响协调性因素;2、协调性训练理论,以下叙述。
1、影响协调性因素
影响协调性因素有:
(1)交互抑制—支配动作反面肌肉的神经冲动之抑制或阻止。
(2)力量--反面肌肉的放松与收缩。
(3)耐力—疲劳的出现对精致动作有影响。
(4)心智练习—心智练习可以提高精神集中力而改善。
(5)本体感受器(proprioception)—对位置肌肉关节的张力感受。
2、协调性训练理论
协调性(coordination)指身体作用肌群之时机(timeing)正确、动作方向及速度恰当,平衡稳定且有韵律性谓。在各项体能中,协调性训练可说最困难,因影响协调性除了遗传、运动员心理个性外,尚有肌力与肌耐力、技术动作纯熟度、速度与速耐力关系、身体重心平衡(关系肌力与肌耐力)、动作韵律性(技术动作要纯熟方可)、肌肉放松与收缩,甚至还有柔软度等。
协调性训练法大概有以下九种手段:1、不习惯动作之各种身体练习;2、反向完成动作;3、改变已习惯动作速度与节奏;4、以游戏方式完成复杂动作;5、要求创造性改变完成动作方式;6、采不习惯组合动作,使已掌握动作更加复杂化练习;7、改变动作空间范围;8、利用各器械或自然环境做各种较复杂练习;9、适时用信号或有条件刺激以使运动员做改变动作之各种练习。
协调性训练法之频率愈是基层要愈高,当然,如果是两公尺以上长人,动作仍不协调,频率也要高。在准备期每星期之频率以二到三次较佳,动作项目最少十项,每项动作最少练习三次到五次。
协调性训练处方之安排,由于它是一种强化训练,所以在准备期与锻练期中,必需打好基础,在调整期与比赛期中,就没有专项的协调性训练。在处方安排上,可依据上述训练法所列的二十个项目,再加上教练另编项目来操作。强度以七十%,频率以每星期三次。动作如下:
1.纵跳:双脚并拢手弯向上跳。
2.前后跳:方法要领同上,但向前与后跳。
3.侧跳:方法要领同上,但向左与右跳。
4.方形跳:方法要领同上,但向方形位置跳。
5.转向跳:方法要领同上,但跳起后转向180度着地身体与双手要去维持平衡,可向左与向右跳。
6.跳跃转向:方法要领同上,但是以单脚跳。
7.侧向交叉步:有左交叉与右交叉两种。
8.手脚反向动作:单脚立双手与提起脚作方向相反。
9.站蹲撑立:先站立后蹲,然后双手撑地双脚向后蹬直,双脚再收回原地,最后站起。
此为一组循环。其它有10.陀螺翻滚、11.左脚内曲用右手碰、12.持球8字摆振、13.站立抛接球、14.坐抛接球、15.抛球向前后跑向前接球、16.蹲互推、17.站立跳起互推、18.站蹲撑立接球、19.坐蹲立接球、20.翻滚接球等。
当然,协调性训练在于要求速度与时间和动作之配合下完成,亦即动作越复杂学习效果越佳,所以教练可以再编十到二十项动作,计约三十个项目练习。
协调性训练处方
协调性训练处方之安排,由于它是一种强化训练,所以在准备期与锻鍊期中必须打好基础,在调
整期与比赛期中就没有专项的协调性训练。训练强
度70%频率以每星期三次如下:
1.纵跳 2.前后跳 3.侧跳 4.方形跳 5.转向
跳 6.跳跃转向 7.侧向交叉步 8.手脚反向动作
9.站蹲撑地
协调性训练在于要求速度与时间和动作之配合下完成。
协调性和韧性训练
在进行灵敏素质训练的过程中,要注意结合柔韧素质和协调性的练习。因为网球运动是上下肢同时运动的一个项目,完成各种击球动作需要全身的协调配合,配合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击球动作及质量。
柔韧素质是指人体关节肌肉、肌腱、韧带等软组织的伸展能力。网球运动员协调性的培养,除了自身条件外,可安排各种器械、体*以及各种增长韧带的伸张练习,重点放在肩关节、膝关节及腰腹部。
常用的训练方法:肩绕环、反拉肩、侧拉肩、跑姿压肩,双手互握振臂、体前屈、体后屈、弓步压腿、侧压腿、腰绕环、腰部屈伸,行进间正、侧、后踢腿,前踢腿胯下击掌,纵劈腿,各种花样跳绳、游泳活动等。
柔韧素质训练的基本要求:
1.掌握柔韧素质发展的最佳程度,以完成网球各项技术要求为限,不必达到最大程度;
2.处理好柔韧素质与力量素质的关系,强调肌肉的弹性,保持肌肉的收缩力量;
3.贯彻循序渐进的原则,协调好拉伸力量的强度、重复次数、练习时间等有关因素的关系,不可用力过猛;
4.运用主动柔韧性训练与被动柔韧性训练的指标差进行检测;
5.柔韧训练要坚持不懈,经常进行;
6.注意柔韧性与温度、时间以及疲劳的关系。
网球运动员要打出高水平,必须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体力,而良好的身体素质和体力,必须经过系统的全面的身体训练和专项身体训练才能取得。
‘贰’ 怎么练协调性
建议打打羽毛球,这样有利于协调性和灵敏度的训练。
在进行灵敏素质训练的过程中,要注意结合柔韧素质和协调性的练习。因为羽毛球运动是上下肢同时运动的一个项目,完成各种击球动作需要全身的协调配合,配合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击球动作及质量。
柔韧素质是指人体关节肌肉、肌腱、韧带等软组织的伸展能力。羽毛球运动员协调性的培养,除了自身条件外,可安排各种器械以及各种增长韧带的伸张练习,重点放在肩关节、膝关节及腰腹部。
常用的训练方法:肩绕环、反拉肩、侧拉肩、跑姿压肩,双手互握振臂、体前屈、体后屈、弓步压腿、侧压腿、腰绕环、腰部屈伸,行进间正、侧、后踢腿,前踢腿胯下击掌,纵劈腿,各种花样跳绳、游泳活动等。
柔韧素质训练的基本要求:
1.掌握柔韧素质发展的最佳程度,以完成羽毛球各项技术要求为限,不必达到最大程度;
2.处理好柔韧素质与力量素质的关系,强调肌肉的弹性,保持肌肉的收缩力量;
3.贯彻循序渐进的原则,协调好拉伸力量的强度、重复次数、练习时间等有关因素的关系,不可用力过猛;
4.运用主动柔韧性训练与被动柔韧性训练的指标差进行检测;
5.柔韧训练要坚持不懈,经常进行;
6.注意柔韧性与温度、时间以及疲劳的关系。
羽毛球运动员要打出高水平,必须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体力,而良好的身体素质和体力,必须经过系统的全面的身体训练和专项身体训练才能取得。
还有:
身体的协调能力,代表人体不同部位协同配合完成身体活动的能
力,是肌肉神经系统、时间感觉、空间感觉、以及环境观察与适
应调整能力的综合表现。因此,一个人的智力、心理特征、基本
运动素质、以及观察是否敏锐等,都显着影响协调能力的整体表
现。
一般来说,渐进式的协同练习(由单一肌群或关节的活动,演进
到多肌群或多关节参与的活动)、对称性的变换练习(交替采用
左右手、身体方向的变
换、肢体配合的变换、活动速率的变换
、力量大小的变换等)、难度改变的练习等,都是养成身体协调
能力的有效方法。
‘叁’ 打篮球身体协调性怎么练
协调性训练处方之安排,由于它是一种强化训练,所以在准备期与锻练期中,必需打好基础,在调整期与比赛期中,就没有专项的协调性训练。在处方安排上,可依据上述训练法所列的二十个项目,再加上教练另编项目来操作。强度以七十%,频率以每星期三次。动作如下:
1.纵跳:双脚并拢手弯向上跳。
2.前后跳:方法要领同上,但向前与后跳。
3.侧跳:方法要领同上,但向左与右跳。
4.方形跳:方法要领同上,但向方形位置跳。
5.转向跳:方法要领同上,但跳起后转向180度着地身体与双手要去维持平衡,可向左与向右跳。
6.跳跃转向:方法要领同上,但是以单脚跳。
7.侧向交叉步:有左交叉与右交叉两种。
8.手脚反向动作:单脚立双手与提起脚作方向相反。
9.站蹲撑立:先站立后蹲,然后双手撑地双脚向后蹬直,双脚再收回原地,最后站起。
协调性运动包括如下:
1、肩绕环:由直立双臂上举开始。一臂直臂向前、向下、向后、向上划圆摆动,同时另一臂向后、向下、向前、向上划圆摆动,均以肩关节为轴。依次进行。
2、纵跳:双脚并拢手弯向上跳。
3、前后跳:双脚并拢手弯向上跳,但向前与后跳。
4、转向跳:双脚并拢手弯向上跳,但跳起后转向180度着地身体与双手要去维持平衡,可向左与向右跳。
5、做一些游戏之类的运动。
‘肆’ 如何训练身体的协调能力
协调性不是一天两天能练好的,那是需要长期锻炼的。每个人训练方法不一,要是自己身体情况下单子!但是必须一步一个脚印来练!一、单个动作系列重复练习法1. 肩绕环:由直立双臂上举开始。一臂直臂向前、向下、向后、向上划圆摆动,同时另一臂向后、向下、向前、向上划圆摆动,均以肩关节为轴。依次进行。2.纵跳:双脚并拢手弯向上跳。3.前后跳:双脚并拢手弯向上跳,但向前与后跳。4.转向跳:双脚并拢手弯向上跳,但跳起后转向180度着地身体与双手要去维持平衡,可向左与向右跳。二、动作组合式练习法1.立卧撑跳起转体360°由俯卧撑姿势开始,双腿屈膝抬大腿,成全蹲。起立后即刻双脚蹬地全力、快速纵跳,双臂积极上摆,在空中转体360°。衔接下一个动作时要迅速屈膝下蹲,在双手即将撑地的同时,双脚向后伸蹬,成俯卧撑。连续进行。2.全身波浪起由双腿左右稍开立开始。先做直腿体前屈,然后依次进行向前跪膝(收腹、含胸、低头)、向前挺髋(收腹、含胸、低头)、向前挺腹(含胸、低头)、挺胸、抬头,成反的“S”形波动,两臂在体侧划圆,连续做。3、身体不协调动作组合练习上右步的同时右手上举,上左步的同时左手上举,右步后退右手叉腰,左步后退左手叉腰,变换节奏。三、条件刺激练习法1.变方向跑练习(1)做向前5米冲刺,接后退3米,左冲5米后右冲3米的练习。(2)在地上划一边长为10米的正方形,做顺逆方向跑的连续练习。2.移动中的躲闪练习用小体操垫设置障碍,练习者利用前滑步及左右滑步躲闪过小体操垫向前快速绕行前进。3.快速转体练习听教师口令,做向前疾冲中突停,然后向后疾冲的练习。四、游戏练习法1.追逐练习把练习者分为两人一组,一方任意先跑,另一方追逐,开始前保持3-5米间距,追上拍肩后交换练习。2.推拉练习把练习者分为两人一组,站在直径为2.5米圆圈内,双方允许使用推拉办法,一脚出圈者为负方。5-15次为一组,练习2-3组3.触摸练习把练习者分为两人一组,规定在一定的范围内用手触摸对方肩部,可以利用步法移动躲闪。五、持器械式练习法1.练习者自然站立,由两名以上同学手持排、篮球练习者投掷,练习者劲力躲闪,避免被投掷中。练习15-20秒为一组,重复3-5组。2.练习者持网球或弹性球,距墙壁2米站立,向墙壁投掷网球或弹性球,待弹回时用手迅速接住,练习时双脚要不停地前后左右移动,练习15-20秒为一组,重复3-5组。
‘伍’ 怎么训练协调性
协调性训练有以下九种方法:
1、不习惯动作之各种身体练习;
2、反向完成动作;
3、改变已习惯动作速度与节奏;
4、以游戏方式完成复杂动作;
5、要求创造性改变完成动作方式;
6、采不习惯组合动作,使已掌握动作更加复杂化练习;
7、改变动作空间范围;
8、利用各器械或自然环境做各种较复杂练习;
9、适时用信号或有条件刺激以使运动员做改变动作之各种练习。
协调能力是以身体素质平衡发展为基础,它可使已具备的速度、力量、耐力、技术有机的溶合,使达到最优的效果。与神经系统发育的完善程度密切相关,协调意味着经济和节省能量,青少年早期训练中应最优先发展的能力。
一、协调性概述
定义:人体在运动中流畅、准确、协调地完成动作的能力。
协调性,严格说来不能作为一种素质,它是一种综合能力的表现。在运动中主动肌、协同肌、对抗肌、支持肌的相互配合,使能够最经济地完成动作。
二、协调性的组成因素
1. 分化能力:肌肉清晰地感觉时间、空间和力度的能力;
2. 结合能力:将各节动作精密妥善地连接能力;
3.定位能力:感知位置关系(人我、物我)并做出感应动作的能力;
4. 平衡能力:保持平衡或在丧失平衡之后尽快回复的能力;
5. 节奏能力:正确地再现动作的节奏或模仿表现动作节奏的能力;
6. 反应能力:感知状况变化并做出切换动作以适应状况变化的能力;
‘陆’ 小学生协调性训练有哪些动作
平衡性是指一种协调能力,是事物与生俱来就有的,也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而培养出来。我们也可以将平衡性定义为精确地迈步和移动的能力,它既依赖于肌肉群协同工作又是肌肉群协同工作的结果。没有平衡性,力量和稳定性都处于次要的地位一—你可以拥有爆发力,但是没有合适的控制力和技巧去有效地使用爆发力,那么爆发力几乎无用。保持平衡是人类日常生活所必需的身体功能之一,因为这是真正的人类运动表现的基石之一。下面为大家带来一些实用的平衡协调性训练。
穿针引线:可以提高肩背部协调性。
1起始于四足中立位,背部放平放松呼吸。
2一只手臂从胸部下方穿过并向对侧延展,同时旋转手臂。接着换对侧手臂,重复此动作30~50次。
下犬式:可以增加肩关节周边协调性,同时可以拉伸肩部缓解背痛,以及拉伸腘绳肌小腿和足弓。
1起始于四足中立位。
2呼气,双手压向地面,保持肘关节伸直,臀部抬向天花板,保持30秒~2分钟。
上犬式:可以打开胸部,强化肩部腹部协调性,增肌后背柔韧性。
1起始于低位平板支撑。
2向上抬起你的躯干且脸朝向前方。
3足背放在地面且伸直手臂,保持膝盖和大腿抬离地面,保持这个动作10~15秒。
躯干侧屈:提高躯干协调性和灵活性,帮助改善不良体态。
1站立,保持躯干直立双手十指相扣举过头顶,掌心朝上。
2从髋部倾斜,慢慢向左侧放低你的身体。保持流畅动作在倾向右侧,重复整个动作5次。
向上抬手:提高肩部,胸部颈部背部整体协调性。
1站立,手臂放与身体两侧,吸气从两侧抬起你的手臂,伸直躯干继续抬起手臂直至手臂位于头部正上方。
2向上延展你的手臂且掌心相对,保持10~30秒。
树式:可以提高身体平衡性,强化小腿与躯干协调性。
1竖直站立,将足底放在对侧大腿内侧,保持腹部收紧,双手成祈祷的姿势,保持10~30秒换对侧重复此动作。
平衡步:提高身体平衡性以及四肢协调性。
1起始姿势抬起双手至与肩同高
2将一只脚放在另一只脚前方的方式沿直线走
3向前走,抬起后腿,然后暂停1秒,接着每条腿迈20步。
‘柒’ 如何锻炼手脚协调性
一、练习手脚协调性的方法:
1、在家找一所练车型座椅高度一致的椅子自然坐好;
2、将双腿自然分开,分开的距离与所练车型离合器与油门踏板的距离一致;
3、将双手自然的平放在大腿上,一手握拳,虎口向上,另一手展开,手掌向下;
4、握拳的手呈上下运动敲打大腿,另一手手掌贴住大腿前后直线磨擦.双手同时进行.等能熟练做出后马上交换双手的动作;
5、双脚的训练;
(1)、先一只脚以脚跟为轴,脚尖做上下点击地面动作;
(2)、另一只脚也以脚跟为轴但脚尖做左右摆动点击地面动作.等到能熟练做出后马上交换双脚的动作.
6、可以用不同的速率,不同的节奏来反复练习,也可以双手双脚同时动作,逐个变换来练习.
二、注意事项:
1、以上方法适合初学者;
2、换挡动作在无车时要反复强化练习;
3、心理紧张会导致手脚不协调,要有良好的心态面对复杂的路况。
‘捌’ 什么是身体协调性怎样练身体协调性
协调性(coordination)指身体作用肌群之时机(timing)正确、动作方向及速度恰当,平衡稳定且有韵律性谓。在各项体能中,协调性训练可说最困难,因影响协调性除了遗传、运动员心理个性外,尚有肌力与肌耐力、技术动作纯熟度、速度与速耐力关系、身体重心平衡(关系肌力与肌耐力)、动作韵律性(技术动作要纯熟方可)、肌肉放松与收缩,甚至还有柔软度等。
协调性训练法大概有以下九种手段:
1、不习惯动作之各种身体练习;
2、反向完成动作;
3、改变已习惯动作速度与节奏;
4、以游戏方式完成复杂动作;
5、要求创造性改变完成动作方式;
6、采不习惯组合动作,使已掌握动作更加复杂化练习;
7、改变动作空间范围;
8、利用各器械或自然环境做各种较复杂练习;
9、适时用信号或有条件刺激以使运动员做改变动作之各种练习。
‘玖’ 怎样练习自己的手脚协调性
一、练习手脚协调性的方法:
1、在家找一所练车型座椅高度一致的椅子自然坐好;
2、将双腿自然分开,分开的距离与所练车型离合器与油门踏板的距离一致;
3、将双手自然的平放在大腿上,一手握拳,虎口向上,另一手展开,手掌向下;
4、握拳的手呈上下运动敲打大腿,另一手手掌贴住大腿前后直线磨擦.双手同时进行.等能熟练做出后马上交换双手的动作;
5、双脚的训练;
(1)、先一只脚以脚跟为轴,脚尖做上下点击地面动作;
(2)、另一只脚也以脚跟为轴但脚尖做左右摆动点击地面动作.等到能熟练做出后马上交换双脚的动作.
6、可以用不同的速率,不同的节奏来反复练习,也可以双手双脚同时动作,逐个变换来练习.
二、注意事项:
1、以上方法适合初学者;
2、换挡动作在无车时要反复强化练习;
3、心理紧张会导致手脚不协调,要有良好的心态面对复杂的路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