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北京噪声地图的介绍
噪声地图是将噪声源的数据、地理数据、建筑的分布状况、道路状况、公路、铁路和机场等信息综合、分析和计算后生成的反映城市噪声水平状况的数据地图。
B. 地形噪声是什么意思
噪声地图(noise mapping)是指利用声学仿真模拟软件绘制、并通过噪声实际测量数据检验校正,最终生成的地理平面和建筑立面上的噪声值分布图,一般以不同颜色的噪声等高线、网格和色带来表示。在不久的将来,看看自己房屋周边的噪音地图,打造更安静个性方案将不再难;而有了噪音地图的指引,选择更安静的区域择优买房将成为现实。
噪声实际测量数据检验校正,最终生成的地理平面核建筑立面上的噪声值分布图,一般以不同颜色的噪声等高线、网格和色带来表示。应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将噪声源的数据、地理数据、建筑的分布状况、道路状况、公路和铁路交通资料以及相关地理信息综合、分析和计算后生成的反映城市噪声水平状况的数据地图。关于噪声地图的研究国外开展较早,中国香港地区也有研究和应用。
功能
噪声地图展示了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污染普查和交通噪声污染模拟与预测的成果,为城市总体规划、交通发展与规划、噪声污染控制措施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城市规划、交通主管、环境保护等政府部门和普罗大众均可获益良多。
如今,许多美国保护区都已经使用降噪策略,比如加开班车以减少交通运输或将高速公路和飞行路径集中在一个“噪声通道”中。
C. 噪声控制工程学的未来发展趋势
噪声控制工程学的诞生和发展,使一些重要的噪声源噪声大幅度降低,使无数受噪声污染的环境得到改善,但是,噪声污染问题解决了吗?没有!
纽约、北京、上海、伦敦、东京等城市每年在各类环境污染方面的投诉案件噪声投诉数量仍然占首位。北京2006年 接到的投诉超过 3万件 ,而澳大利亚的悉尼有一年超过10万次噪声投诉的记录 ,纽约市长彭博大声疾呼扑灭噪声污染。英国国家统计局数字显示 ,过去二十年来 ,居民噪声投诉量翻了五倍 。2002年,日本横滨地方法院判决:美军厚木军事基地飞机噪声严重影响居民生活和身体健康,责令日本政府向 4951名原告赔偿 27亿白亿日元 (2200万美元}的损失费 。
这是因为交通工具越来越快,机器设备越来越大,人对生存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工业增长的力度和速度将改善了的声环境又抵消了。噪声控制工程学的使命仍然任重道远。
近年来,噪声控制又面临一个新的飞跃,比如,最近英国出版了一本官方噪声地图,《伦敦道路交通噪声地图》,在这张噪声地图上,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分贝级。人们只要登录噪声地图网站并输入邮编,就可以知道他们居住的街道上噪声的级别。在欧美,许多城市相继公布了噪声地图,噪声进入了全民和网络监督的新阶段。。 同时,各种城市坏境噪声预测模型及计算机软件亦应运而生, 如:Cadna/A,Sound Plan,Lima, MITHRA, Raynoise, INM6.1,FHWA等等。
当前,噪声地图研究发展的重要方向是结合GIS技术,实现全面数据共享,从三维空间和时间维度上较为全面的对噪声的影响进行事前预测和评价。随着技术的进步以及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迅猛发展,在噪声控制领域,数值计算与仿真也广泛用于噪声源分析、声场或结构响应分析、控制效果预报与优化等许多方面。目前在国际上已经形成了一系列的商用软件,如SYSNOISE、ANSYS、 AUTOSEA、RAYNOISE、FAN-NOISE、NASTRAN等等。目前,人们开始寻找噪声振动分析软件和其它性能分析软件之间的桥梁及通用性,建立“虚拟实验室”,试图打破计算与实验之间的界限,打破各种软件之间的界限。
中国近来也开展了这方面的工作,如北京劳保所正在绘制北京噪声地图。
而近年来声景观摡念的出现,使人们从控制噪声污染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那就是人不仅需要安静,而且也需要和谐、美妙、舒适的声环境,这就是近年来发展形成的声景观研究。声景观的概念最早由加拿大作曲家Murray Schafe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并首先在加拿大和欧洲完成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经过了近20年缓慢发展,直至最近几年,才受到环境声学领域的广泛关注,发展成为多学科渗透和交叉的研究热点。有关声景观的工作在中国也已经起步。目前,声景观的研究集中在几个方面进行:1)视觉和听觉交感作用研究。2)声景观在声环境设计中的应用研究。3)不同区域、不同人群的特征声音和特征景观研究。4)声景观图的研究。
近年来,国内外对声品质的研究越来与多,表明人们不仅仅满足于产品的噪声强度的高低,而开始追求主观感受。声品质的研究正逐渐成为噪声控制新的研究热点。
从以上种种说明,噪声控制工作的从评价、监测、规划、控制、管理等又将出现一个崭新的局面。必将对噪声控制工程学的发展增加新的篇章。
D. 噪声地图的定义
噪声地图(noise mapping)是指利用声学仿真模拟软件绘制、并通过
噪声实际测量数据检验校正,最终生成的地理平面核建筑立面上的噪声值分布图,一般以不同颜色的噪声等高线、网格和色带来表示。应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将噪声源的数据、地理数据、建筑的分布状况、道路状况、公路和铁路交通资料以及相关地理信息综合、分析和计算后生成的反映城市噪声水平状况的数据地图。关于噪声地图的研究国外开展较早,中国香港地区也有研究和应用。
E. 噪声地图的北京市噪声地图
北京城区第一张区域噪声地图已绘制完成。记者从承担地图绘制的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下属的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获悉,这张噪声地图为西直门桥-德胜门桥-马甸桥-健翔桥-学院桥-蓟门桥-西直门桥这样一个“矩形”的12.7平方公里范围,各个地理位置的噪声值分布用不同颜色的噪声等高线、网格和色块来表示,看上去一目了然。
这张噪声地图乍看上去酷似一幅“抽象派油画”,城市各个区域不同的噪声等高线用各异的色块表示出来,整个区域的噪声范围从85分贝到35分贝不等。地处高速公路附近的长带状区域已成了一条蓝色的噪音带,这表示该处噪音已至少高达75分贝;几条城市主干道附近显示为红色和紫色,这表明该区域噪声为70分贝左右;而在一些住宅小区内部为绿色和黄色相交,这表明该地段噪音值分别为40分贝左右和45分贝左右,越靠近路边的居民楼噪声值越高。
“通过这次研究,我们最主要的突破是对国外的预测模型进行了修正,做出了北京自己的道路噪声预测模型。”负责此项科研课题研究的市劳保所高级工程师户文成告诉记者,制作城市噪声地图在国内已有先例,但是外地的噪声地图往往直接套用国外的预测模型,而本市的噪声地图则在车辆噪声值、车流特性等方面采用了自采数据。
“噪声地图的研制将为本市的规划、交通发展、噪声污染控制等提供科学决策依据。”据户文成介绍,了解噪声的分布情况后,可以通过声学技术降噪,噪声只要降低1分贝,人体就有感觉,若降低3分贝人体可以有明显感觉。经过试验,通过对楼板、墙体、门窗等住宅整体隔音可以有效降噪。
噪声地图是本世纪初才在欧洲迅速发展的一项新型的城市噪声预测方法,是将噪声源的数据、地理数据、建筑的分布状况、道路状况、公路、铁路和机场等信息综合、分析和计算后生成的反映城市噪声水平状况的数据地图,有利于公众深入了解声环境状况,参与监督。 噪声地图是将噪声源的数据、地理数据、建筑的分布状况、道路状况、公路、铁路和机场等信息综合、分析和计算后生成的反映城市噪声水平状况的数据地图。
承担“绘制北京噪声地图”的是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下属的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所长张斌介绍说,北京城区第一张12.7平方公里的区域噪声地图已绘制完成。在该区域内,各个地理位置的噪声值分布用不同颜色的噪声等高线、网格和色块来表示,即使是普通人都能一目了然。
噪声地图综合了两项前沿技术——计算机软件仿真模拟与地理信息系统,以数字与图形的方式再现了噪声污染在城市区域范围内的分布状况,为城市总体规划、交通发展、噪声污染控制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由于噪声地图是从三维空间和时间维度上较为全面地对噪声的影响进行事前预测和评价,使噪声控制更为高效、透明、可靠、精确,有利于公众深入了解声环境状况,参与监督。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噪声已经严重危害到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与身心健康,成为三大环境公害之一。根据环保部门的统计调查,居民对环境噪声的投诉在环境污染(包括水、大气、垃圾、噪声)投诉中的比例非常大,其中对交通噪声的投诉又占了噪声投诉比例的绝大多数。 居民区噪音白天不超过55分贝,夜间不超过45分贝;道路两侧白天不超过70分贝,夜间不超过55分贝。而人们生活中感觉舒适的音量一般白天50分贝左右,夜间30分贝左右。
北京市区的293条主要道路,交通噪声平均值为69.5分贝,远郊区县为68.4分贝,石景山、朝阳等地的一些路段噪声最大,超过了74分贝。一些快速干道周边的住宅小区,室内测量到噪音有的竟高达70分贝。一类区(居住、文教区)昼间、夜间噪声值都低于国家标准限值,二类区(居住、商业、工业混合区)和三类(工业集中区)昼间噪声值低于国家标准,但夜间则超过国家标准。
公交车的噪声是城市道路上的主要噪声源,科研人员发现,北京公交车的主要特点是速度低扭矩大,公交车发动机的噪声特点与欧洲不同,因此不能简单套用欧洲的噪声地图绘制模型,必须结合北京道路噪声源的特点进行修正。 在编制城市噪声地图的同时,北京将开展五环路以内交通噪声污染治理。 首张噪声地图绘制了12.7平方公里的示范区,为西直门桥-德胜门桥-马甸桥-健翔桥-学院桥-蓟门桥-西直门桥范围内。该区域内有多条繁忙交通干道,还有不少居民区。
区域内的不同的噪声等高线用不同的色块来表示,整个区域的噪声范围从85分贝到35分贝不等,地处高速公路附近的长带状区域已成了一条蓝色的噪音带,这表示该处噪音已至少高达75分贝。几条城市主干道附近显示为红色和紫色,这表明该区域噪声为70分贝左右。而在一些住宅小区内部为绿色和黄色相交,这表明该地段噪音值分别为40分贝左右和45分贝左右,越靠近路边的居民楼噪声值越高。 劳保所高级工程师户文成介绍说,了解噪声的分布情况后,可以通过声学技术降噪,噪声只要降低1分贝,人体就有感觉,若降低3分贝人体可以有明显感觉。经过试验,通过对楼板、墙体、门窗等住宅整体隔音可以有效降噪。未来,加大对声学技术的研究,城市居民是有望摆脱噪声侵扰的。
F. 什么是嗓声地图
你是说噪声地图吧?
噪声地图是将噪声源的数据、地理数据、建筑的分布状况、道路状况、公路、铁路和机场等信息综合、分析和计算后生成的反映城市噪声水平状况的数据地图。
从地图上就能轻松看出哪里的噪音大,哪里的噪音小。
因为各个地理位置的噪声值分布用不同颜色的噪声等高线、网格和色块来表示,即使是普通人都能一目了然。
G. 采用什么途径可以降低交通噪声污染
1
要在城市规划方面充分考虑噪声污染防治。比如,可在繁忙道路和居民区之间设立噪声隔离带。有条件的地方,要在城市中心多设置公园。这样不仅可以净化空气、美化环境,还可以吸收噪声。在德国一些城市,还建有专门的隔音墙。隔音墙可由木材、透明硬塑料等材料建造,或者仅仅使用便宜的水泥材料。隔音墙的设计者很多是艺术家,赋予隔音墙一种艺术美感。
2
要在交通管理方面下功夫。国外很多城市都采取智能信号管理的方式,来减少车辆频繁起步。还有的城市禁止大吨位车进入城区,在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的同时也可以减少噪声污染。在路面材料的选择方面,也要尽量选择柔性材料。
3
要让交通工具更安静。这是专家普遍认为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比如,轮胎要尽量选择低噪声材料的,以减少与地面的摩擦。
4
要采取科技手段防治噪声污染。比如,可制作噪声地图,减少噪声对居民的危害。在这方面,英国很多城市进行了探索。2005年,世界上最大的官方噪声地图——《伦敦道路交通噪声地图》面世。在噪声地图上,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声压级。人们只要登录噪声地图网站并输入邮编,就可以知道相关街道上噪声的大小。了解噪声的分布情况后,相关部门可以根据地图通过声学技术降噪。同时,公众可以深入了解声环境状况,参与噪声污染防治的监督。
H. 什么是和地图
城市噪声治理是一个国际性公认的难题,各国都在做针对性的研究。在国外,许多大中城市通过环境噪声模拟软件绘制噪声地图,以掌握噪声的污染程度和分布情况。我国的噪声地图研究仍存在起步晚、研究区域小、技术不够成熟等不足。总的来说,噪声地图值得一些还没有纳入研究与制作的城市和地区借鉴。不过各地都需牢记,噪声地图不该印发了之。
什么是噪声地图?
中山大学工学院智能交通研究中心主任蔡铭介绍说,噪声地图是将噪声源的数据、地理数据、建筑的分布状况、道路状况、公路、铁路和机场等信息综合、分析和计算后生成的反映指定区域的噪声水平状况的数据地图,在指定区域内,各个地理位置的噪声值分布用不同颜色的噪声等高线、网格和色带来表示,即使是普通人也能一目了然。同时,通过噪声地图,可以掌握准确的环境噪声信息,科学评价声环境质量现状、科学预测声环境的变化情况,也有利于公众深入了解声环境状况,参与监督。
人们常说:“科技改变生活。”噪声地图的面世是否是这句话的又一例证呢?带着这些疑问,笔者采访了深圳洛赛声学技术有限公司留学生创业园区的张工。他介绍说,欧盟是最早提出编制噪声地图的,目前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准。欧盟的《2002年噪声指引》规定:各欧盟成员国必须在2007年6月30日前为超过25万人口的城市和年车流量超过600万次的交通干道编制噪声地图,并且每5年进行评估和更新,为城市发展、交通网络、住宅开发的规划与噪声防治措施提供决策依据。相比欧盟对于噪声防治的重视程度,正处于迅速城市化的中国的差距还十分大。
据了解,2008年,该公司绘制了国内首幅噪声地图——深圳福田南噪声地图。在图上,分别以红、黄、蓝等不同颜色及其深浅程度代表不同的噪声值,用户可以直观了解目标区域内各个点的噪声值。从商业角度来讲,可以帮助房地产开发商了解开发项目的噪声情况和制定解决方案提供全面科学的依据。开发商可以在项目的规划建设之初,就通过噪声地图来了解这个项目周边和建筑物附近的噪声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噪声防治。
噪声地图有何用?
城市噪声治理是一个国际性公认的难题,各国都在做针对性的研究。蔡铭说:“在国外,许多大中城市通过环境噪声模拟软件绘制噪声地图,以掌握噪声的污染程度和分布情况。例如英国的伯明翰已于2000年完成全城噪声地图的绘制,并于2004年再次更新地图;德国已有500多个城镇绘制了噪声地图,并应用于工厂的选址及噪声的控制,挪威运用噪声地图和人口统计资料来进行噪声控制。而在中国,仅香港、台湾及北京等几个地区开展了噪声地图的研究,我国的噪声地图研究仍存在起步晚、研究区域小、技术不够成熟等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