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研究方法 > 火场排烟的方法主要有什么排烟法

火场排烟的方法主要有什么排烟法

发布时间:2022-04-19 08:48:33

A. 自然排烟方法有哪些

首先本人是做采暖通风空调和消防设计的,我只说一下消防上关于自然排烟的,至于油烟等的排除请另参阅其他资料。
在建筑防火设计中,有些场合(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和合用前室等)需要设置防烟设施,防烟设施分为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设施和可开启外窗的自然排烟设施。另还有一些场所(长度超过20m的内走道;面积超过100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房间;中庭或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下室等等)需要设置排烟设施,排烟设施可分为机械排烟设施和可开启外窗的自然排烟设施。
由此可见,自然排烟是防烟和排烟设施的一种方式,而其实现自然排烟的唯一方式就是保证一定的可开启外窗面积。注意是可开启外窗的面积,不包括门等疏散通道的开启面积。具体要求如下:
采用自然排烟的开窗面积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2.00m2,合用前室不应小于3.00m2。
2 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每五层内可开启外窗总面积之和不应小于2.00m2。
3 长度不超过60m的内走道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走道面积的2%。
4 需要排烟的房间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该房间面积的2%。
5 中庭可开启的天窗或高侧窗的面积不应小于该中庭地面积的5%。

B. 建筑的排烟方式有哪些

(1)自然排烟自然排烟有两种方式:①利用可开启的外窗进行排烟;②利用专设的竖井排烟。如图3-20所示。

图3-22机械排烟、自然送风

2)机械排烟、自然送风。排烟系统同上,但室外风向前室(或走道)的补充并不依靠风机,而是依靠排烟风机所造成的负压,通过自然进风竖井和进风口补充到前室(或走道)内。如图3-22所示。

C. 解读消防风机的几种排烟方式

消防风机的排烟设施分为防烟设施和排烟设施。其中,防烟设施可分为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设施和可开启外窗的自然排烟设施两种。高层建筑的排烟设施可分为机械排烟设施和可开启外窗的自然排烟设施等两种。那么消防风机的排烟方式又有哪几种,请听小编为您介绍 : 自然排烟。利用火灾产生的热烟气的浮力和外部风力作用,通过建筑物的对外开口把烟气排至室外的排烟方式,成为自然排烟。这种排烟方式实质上是热烟气和冷空气的对流运动,因此必须有冷空气的进口和热烟气的排出口。 机械排烟。利用排烟风机把着火区域中所产生的烟气通过排烟口排至室外的排烟方式,称为机械排烟。在火灾发生初期,这种排烟方式能使着火区域内压力下降,造成负压,烟气不会向其它区域扩散。

D. 高层建筑防烟排烟方式有哪些什么是机械防烟

E. 防排烟系统的作用及防排烟设施如何进行烟气控制

1.防排烟系统的作用

防排烟系统主要有三个作用:①阻火、隔火作用;②有利于人员疏散;③便于扑救。

防火分隔设施是只能在一定时间内阻止火势蔓延,且能把建筑内部空间分割成若干较小防火空间的物体(包括防火门、防火窗、防火卷帘、防火阀、排烟防火阀、挡烟垂壁)。

防排烟系统能及时排除烟气,确保人员顺利疏散、安全避难,可分为自然排烟、机械加压送风排烟、机械排烟等。

2.火灾烟气控制

火灾烟气会造成严重危害,可概括为对人们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危害,这两方面的危害在于妨碍人员疏散和火灾扑救,造成火场混乱,给疏散和扑救增加了困难。为了在高层建筑和地下工程发生火灾后能及时排除烟气,确保人员顺利疏散、安全避难,同时为火灾扑救工作创造有利条件,在部分高层建筑和地下工程内设置防烟、排烟设施是十分必要的。

防排烟设施的作用是对烟气进行控制。其主要目的是:在建筑物内创造无烟或烟气含量极低的疏散通道或安全区。烟气控制的实质是控制烟气的合理流动,也就是使烟气不流向疏散通道、安全区和非着火区,而向室外流动。主要有隔断或阻挡、排烟、加压防烟三种方法。

(1)隔断或阻挡墙、楼板、门等都具有隔断烟气传播的作用。为了防止火势蔓延和烟气传播,建筑法规规定了建筑中必须划分防火分区和防烟分区。所谓防火分区,是指用防火墙、楼板、防火门或防火卷帘等分隔的区域,可以将火灾限制在一定的局部区域内(在一定时间内),不使火势蔓延。当然,防火分区的隔断同样也对烟气起了隔断作用。所谓防烟分区,是在设置排烟措施的过道、房间中用隔墙或其他措施(可以阻挡和限制烟气的流动)分割的区域。

(2)排烟利用自然或机械的作用力,将烟气排到室外,称之为排烟。利用自然作用力的排烟称为自然排烟;利用机械(风机)作用力的排烟称为机械排烟。排烟的部位有两类:着火区和疏散通道。着火区排烟的目的是将火灾发生的烟气排到室外,有利于着火区的人员疏散及救火人员的扑救。对于疏散通道的排烟,是为了排除可能侵入的烟气,以保证疏散通道无烟或少烟,以利于人员安全疏散及救火人员通行。

(3)加压防烟加压防烟是用风机把一定量的室外空气送入一房间或通道内,使室内保持一定压力或门洞处有一定的流速,以避免烟气侵入。图3-19所示是加压防烟的两种情况,其中图3-19 a是当门关闭时,房间内保持一定正压值,空气从门缝或其他缝隙处流出,防止了烟气的侵入;图3-19 b是当门开启时,送入加压区的空气以一定的风速从门洞流出,防止烟气的流入。当流速较低时,烟气可能从上部流入室内。从以上两种情况分析可以看到,为了防止烟气流入被加压的房间,必须达到:①门开启时,门洞有一定向外的风速;②门关闭时,房间内有一定正压值。

图3-19加压防烟
(a)门关闭时;(b)门开启时

F. 防排烟方式有哪几种,如何选择

防排烟包括方烟和排烟两大块,其中排烟系统包括自然排烟和机械排烟,防烟系统自然通风和机械加压送风。不同的建筑以及建筑的不同部位防排烟方式的选择均不一样,具体如何选择需要根据国家规范GB51251-2017<建筑方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和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这两本设计规范来选择和设计。

G. 控制火灾烟气有哪些主要措施

火灾烟气对人体的危害巨大,预防火灾烟气的产生和防范烟气对人们的危害十分重要,所以应当采取必要措施做好火灾烟气的防控工作。

减少火灾烟气的产生

由于烟气是火灾燃烧产物,因此,要尽量控制建筑物内的可燃物数量。建筑构件要采用不燃烧体或难燃烧体材料,室内装修材料应该选用A级或B,级材料,尤其是卡拉0K歌厅、舞厅、电影放映厅、饭店、宾馆、商场、网吧等人员密集场所,不能使用海绵、塑料、纤维等高分子化合物进行室内装修。

办公场所、居民住宅的室内装修也要尽量减少木材的使用量,窗帘、家具应满足防火要求。

采取有效的防、排烟措施

建筑物发生火灾后,有效的烟气控制可以为人员疏散提供安全环境;控制和减少烟气从火灾区域向周围相邻空间的蔓延;为火灾扑救人员提供安全保证;保护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帮助火灾后及时排除烟气。

控制烟气在建筑物内的蔓延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合理划分防烟分区,二是选择合适的防、排烟设置方式。防烟分区的划分,即用某些耐火性能好的物体或材料把烟气阻挡在某些限定区域,不让它蔓延到可能对人和物产生危害的地方。这种方法适用于建筑物与起火区没有开口、漏洞或缝隙的区域。

防、排烟系统可分为防烟系统和排烟系统。防烟系统是指采用机械加压送风方式或自然通风方式,防止烟气进入疏散通道的系统。排烟系统是指采用自然通风或机械排烟方式,使烟气沿着对人和物没有危害的渠道排到建筑外,从而消除烟气的有害影响的系统。排烟有自然排烟和机械排烟两种形式。排烟窗、排烟井是建筑物中常见的自然排烟形式,它们主要适用于烟气具有足够大的浮力、可能克服其他阻碍烟气流动的驱动力的区域。机械排烟的方式可克服自然排烟的局限,能够有效地排出烟气。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等技术规范规定的地点,要设置机械排烟设施,保证火灾后将火灾烟气及时排除。

很多大规模建筑的内部结构是相当复杂的,其烟气控制往往是几种方法的有机结合。防、排烟形式的合理性不但关系到烟气控制的效果,而且具有很大的经济意义。

逃生时避免火灾烟气侵害

由于烟气的相对密度比空气轻,起火后烟气向上蔓延迅速,地面烟雾浓度相对较低,毒气相对较少。所以,人们从火场逃生时应紧贴地面匍匐前行。当火灾后人们被困在室内时,逃生时应先用手摸摸房门,如果房门发烫,说明外面火势较大,穿过大火和烟雾逃生困难,此时,应关好房门,用棉絮、床单将门缝塞严,泼水降温,防止烟雾进入,另想办法逃生。如若必须穿过烟雾逃生时可采用毛巾防烟法。将毛巾折叠起来捂住口鼻可起到很好的防烟作用,使用毛巾捂住口鼻时,一定使过滤烟的面积尽量增大,确保将口鼻捂严,在穿过烟雾区时,即使感到呼吸阻力增大,也绝不能将毛巾从口鼻上拿开,一旦拿开就可能立即导致中毒。消防队员在灭火救援过程中也应该做好个人防护工作,佩戴空气呼吸器进入火灾现场开展灭火救人,防止烟气袭击。

H. 消防排烟风机的防烟方式有哪些

排烟、送风两种方式,室内防火分区采用排烟(向外排烟),楼梯间(或前室)采用正压送风(向内送风)

I. 消防工作的“五个第一时间“火情处置标准指什么

消防工作的“五个第一时间”火情处置标准对企业和消防队有不同的涵义。
对生产经营单位及员工来说,消防工作的“五个第一时间“为:
一、第一时间发现火情。及时发现火情是利用初起火灾便于控制和消灭的时机,来迅速地调动灭火救援力量的关键,因此,值班值宿的在岗在位和安全巡查的到岗到位作用重大,不容忽视。
二、第一时间报警。及早得到火情讯息是消防队迅速出动赶赴火灾现场的前提,是保证消防专业力量迅速投入灭火救援的基本保证,因此,及时报警非常关键,不可怠慢。
三、第一时间扑救初期火灾。早期扑救是使火势消灭在初始或初期阶段,避免火势蔓延、扩大成灾的有利时机,因此,消防组织的迅速集结和快速调动格外重要,人员训练有素是保证。
四、第一时间启动消防设施。有效的灭火措施是及时消灭火灾的关键,第一时间启动消防设施是机械灭火力量快速投入的前提,因此,消防设施的完好有效非常关键,日常维护保养是保障。
五、第一时间组织人员疏散。早期疏散是人员快速逃生的关键环节,因此,有组织地疏散是安全逃生的保证,经常性的疏散演练非常重要。

对消防队来说,”五个第一时间“是火灾等灾难事故的救援法宝,具体涵义为:
一 、第一时间调集足够的警力和有效装备”。就是要加强第一出动,在接到火(灾)情的第一时间,调集足够的执勤力量和处置该种火(灾)情相应的车辆、器材、装备,在处置力量和能力上形成绝对优势,从而有效地控制和消除火灾及其他灾害事故。其要点是,要一次性调集,调集力量的针对性、实用性要强,防止分批调派,盲目调派,造成零打碎敲,无的放矢而贻误战机。其关键是,指挥中心接警和调派力量的人员对火(灾)情要有及时、准确、客观、详实的了解,要熟知不同类型火(灾)情的特点、处置对策和防护措施,能够正确研判火灾(灾害)事故的发展趋势。这就要求上述人员应同时具备丰富的实战经验和扎实的灭火救援理论知识。因此,加强部队各级装备建设、支队级指挥中心队伍建设和机制建设,已成为落实“第一时间调集足够的警力和有效装备”的首要任务。
二、“第一时间到场展开”,应该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要第一时间到达现场;二是要在到场后的第一时间进行战斗展开。做到第一时间到达现场,至少应具备三个条件:一是消防站的布局要合理,符合国家规范和技术标准的要求;二是责任区中队对辖区的道路交通等基本情况要了如指掌;三是在目前城市道路交通普遍拥堵的情况下,指挥中心要与交管等部门建立联动机制,掌握城市道路交通状况的实时信息,及时告知出警的最佳行车路线,同时通知交警在沿线疏导交通。到场后第一时间展开的先决条件:一是熟知着火单位的建筑布局、建筑结构、使用性质、内部消防设施、消防水源、消防车通道等基本情况;二是到场官兵要熟练掌握和使用车辆、器材装备,实现人与装备、人与技战术的最佳结合。要达到上述要求,就必须大力加强“三基”工程建设(特别是消防站的布局),广泛深入地开展辖区“六熟悉”和车辆器材装备“五知一能”大训练,大演练、大比武活动,开展不断强化部队的执勤备战意识和快速反应能力。
三、“第一时间实施救人”,既是灭火作战行动的指导方针,更是《消防法》赋予公安消防部队的神圣职责。因此,我们全部的灭火救援行动,都要围绕“第一时间实施救人”这个中心,并以此作为灭火救援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第一时间实施救人”,首先,要牢固树立“救人第一”的指导思想,把抢救被困人员生命作为灭火救援行动的第一要务。其次,“实施救人”的行动要在“第一时间”,并且要快速、及时、准确。在被困人员的数量、所处位置明确的情况下,要果断决策,利用最适合、最先进的器材装备,采取最有效、最直接的手段措施,强攻近战,以最快的速度将被困人员救出;在被困人员数量、位置不明的情况下,火场侦查与灭火救援行动要同时展开,行动中救援人员在充分做好个人防护的基础上,要有水枪、水带(作为利用室内消火栓的备用)和背负式细水雾灭火装置跟进掩护,并携带一定数量的救生装置(如空气呼吸器、担架等),一旦发现被困人员迅速施救;第三,要因地制宜,科学施救。火灾及各种灾害事故千差万别,实施救人的救援行动也没有固定的模式。一是要根据火灾(害)事故的特点和被困人员的实际情况(包括性别、年龄、伤情、位置等),有针对性地施救;二是救援人员在施救过程中,要依据现场情况,充分利用和发挥救援器材装备的优势,达到人与装备的最佳结合,实现救援效果的最大化和被救人员伤害程度的最小化;三是救援人员要经过现场急救培训,具备止血、包扎、骨折的临时固定、心肺复苏、伤员搬运等基本急救知识和技能,为专业医疗救援赢得时间;四是支队级指挥中心要与120急救中心建立联动机制,当发生较大火灾(害)事故时,120救护车要与灭火救援车辆同时调度,同时到场,为抢救被困生命人员赢得宝贵的“第一时间”。
四、“第一时间进行排烟降毒”,就是第一时间消除火场上阻碍和影响灭火救援行动的不利因素。主要目的和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降低火场的温度,防止火势扩大、蔓延;二是降低火场空间有毒、有害气体的含量,最大限度地保护被困人员和救援人员的生命安全;三是为被困人员疏散逃生和战斗员实施内攻近战创造有利条件;四是有效地减少火灾危害,降低火灾损失。排烟的方法主要有四种:一是依靠建筑内部消防设施,启动排烟风机进行机械排烟;二是利用大功率排烟车、移动排烟风机进行排烟;三是利用建筑物自身的门窗进行自然排烟;四是对建筑物进行破拆,实施强制排烟。以上四种排烟方法的使用,要视火场的实际情况而定,或单独实施或同时进行。通常情况下,对高层建筑和地下空间火场的排烟应穷尽一切手段;对一般建筑火灾的排烟,哪种方法最有效就使用哪种。从灭火救援的实践来看,第三种和第四种排烟方法使用的较多,效果也最明显。五、“第一时间控制灾情发展,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和危害”,是规范我们灭火作战和抢险救援的重要原则之一,也是指导我们科学地灭火救援的一个重要理念。就火灾而言,如果能够对其实施有效控制,灭火作战行动基本上可以宣告成功。因为从定义上理解:火灾是指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那么,能够控制的燃烧自然就不是灾害了。从灭火作战的整个过程上看,“第一时间调集足够的警力和有效装备,第一时间到场展开,第一时间实施救人,第一时间进行排烟降毒。”是实现“第一时间控制灾情发展扩大”的主要途径、必然措施和前提条件。具体到灭火作战行动中,则要求责任区中队(或首先到达火场的中队)的指挥员,一定要牢固树立“先控制,后消灭”的理念,到达火场后,首先要抓住火场的主要矛盾,确定火场的主要方面,把主要力量部署在火势蔓延的主要方向,在局部形成对火势的相对优势,或直接控制火势(阻击、堵截、分割),或间接控制火势(冷却、输转、破拆),将燃烧牢牢地控制在既有火场范围之内,掌握战场的主动权,为全面进攻火势,彻底消灭火灾创造有利条件。对火灾以外其它可能会造成灾情扩大的灾害事故的处置,也要遵循“第一时间控制”的原则(自然灾害等不可控的灾害事故除外),特别是化学灾害事故和交通事故(往往伴随化学危险品的泄露),要优先考虑划定警戒区域,疏散受事故威胁的群众,转移或输转化学危险品,对泄露源实施堵漏,防止发生爆炸和有毒有害气体的扩散,预防和避免次生灾害事故的发生。
引用中国消防在线http://119.china.com.cn/zbjs/txt/2012-03/09/content_4864582.htm

J. 消灭火灾的基本方法有四种

1、及时发现火情,行动要快,逃生行动是争分夺秒的行动。正确的逃生办法应是在听到火灾警报或“着火啦”的喊声后,不要迟疑,立即起床,穿衣或拿好衣服、钱物,关闭电源,跑出房间,关好门后进入走道,奔向楼梯间向下层疏散。如有广播,应仔细倾听,遵循广播指引的疏散路线和注意事项。当无广播或人员指引疏散时,应选择距离近而直通楼外地面的安全通道疏散,以逃到着火建筑物之外地面最为安全。
2、如打开房门发现走廊或楼梯间有烟气流动时,最好返回洗漱间将衣服、毛巾淋水沾湿、掩住口鼻,以低姿寻找安全通道逃生。除了正常的疏散通道外,一、二层的门、窗、阳台等处也是大可利用的安全出口。
3、当楼梯口或下行通道被烟火封锁时,首先要弄清烟火弥漫的程度和必须通过的距离。如果必须通过的烟火区距离很短,火势很弱,一冲即可通过时,则应淋湿衣服,掩好口鼻毫不迟疑地过去,闯过去就能获安全,也可利用楼内消火栓,以喷雾水流掩护人流快速通过。
4、当着火层的上部各层和以下各层都必须共用一个安全疏散通道时,则应首先让着火楼层的人员先行撤离,次之为着火层的以上各层,再之为着火层以下各层。因为烟火向上部发展蔓延速度最快,上部首先受到火势威胁。因此,当上层着火时,其下各层人员不必惊慌,与上层逃生人流争抢通道。
5、当确认正常的安全疏散通道已被烟火牢牢封死时,不必惊慌。可用楼内的各种辅助安全设施,如防烟楼梯、紧急疏散通道、紧急电梯、室外楼梯以及消防电梯等设施,尽量向地面疏散。
6、当确认无法逃至外面时,则应寻找临时避难场所,等待消防队救护为主要行动方案。如进入避难层、避难间、防烟室、防烟楼梯间、撤退至楼顶平台的上风处,进入未着火的防火分区或防烟分区之内等处,求得暂时性的自我保护。
7、当确认走廊已被烟火封死(用手先摸房门,如果烫手则说明门外已有烟火),无法开门冲出房间时,应首先紧闭房门,封堵烟火侵入。避至阳台,若无阳台,可将窗帘、床单、被单等撕开制成绳索,最好用水打湿,牢固系栓于暖气管、窗框等部位,顺绳沿墙从窗口滑下,滑下时最好怀抱枕头或靠垫之类物品,以便“软着陆”。如所住楼层高,则进入下层的阳台或窗口。若此层火情仍与上层相同,则应按上述方法逐层下滑,直至达到较为安全层,再从安全通道逃至地面。也可利用滑杆、安全绳、缓降器等工具逐层滑降。因为相对着火层及以上各层而言,以下各层都还是相对安全的。
火场自我逃生的行动,要根据火势发展情况和楼内环境的消防设施情况,灵活掌握自己的逃生行动。尤其要重视借助排烟系统、通风系统、通讯系统、防火分隔设施、安全疏散指示和避难设施等,为自我逃生创造有利条件。

阅读全文

与火场排烟的方法主要有什么排烟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获得国内外研究进展的方法 浏览:87
如何避免催婚的方法 浏览:103
汽车车身塑料件鉴别方法 浏览:219
手持示波器的使用方法 浏览:167
离婚前最简单的方法 浏览:238
设置234g网络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760
霉菌治疗方法 浏览:593
案例研究方法的应用第三版 浏览:256
电脑屏幕漏电修复方法 浏览:384
牛顿流体最佳治疗方法 浏览:95
电子门禁卡复制方法图片 浏览:220
提升学历教学方法 浏览:953
足球腰椎的锻炼方法 浏览:24
固废环境检测的方法 浏览:238
一些简单的语言能力训练方法 浏览:385
用什么方法止嗝快 浏览:146
夏天有什么方法让冰糕融化得不快 浏览:549
宝宝过敏长疙瘩如何处理方法 浏览:431
龙须糖的制作方法视频 浏览:116
缓解颈腰椎疼痛的正确锻炼方法 浏览: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