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机械插秧都有哪些技术要求
机械插秧是靠双膜育秧或软盘育秧技术所培育出带土毯状秧苗,由插秧机对带土的秧苗切块来实现分秧与插秧,即规格化育秧+精细整地+机械化插秧。
机械插秧的技术要求:
一、农艺对机插适用条件
保证插秧机的技术状态和驾驶员操作水平外,还要保证本田整地质量与秧苗状况符合机插的条件,才能保证插秧作业效果。
1、翻地与整地
(1)秋季翻地:秋翻比春翻垧产多一千。秸秆还田在翻地年度进行,达到每隔两年稻草还田、秋翻一次。在春季结合搅浆平地机掩埋稻秸,翻地要田面平整、深浅一致,垡片、地头整齐。
(2)泡田整地、耕翻、旋耕田,春季放水泡田在整地前2~3天灌水,池内2/3有水,1/3露垡,缓水慢灌,达到花达水。水整地粘土要在插秧前5—7天进行,使土壤沉淀好。沉淀时间短会造成秧船壅泥,以致压苗、垄形不明显,影响靠行作业;秧苗直立度不好,影响缓苗、分蘖。整地要田面平整、耙细、埋杀杂草,做到寸水不漏泥。
2、秧苗
机插的关键在于秧苗,秧苗的状况关系到机械插秧的成败。育出的秧苗要适合插秧机的要求。秧苗的播种量要适宜。要求播种均匀,插秧机每切一次秧片,小面积里的秧苗株数符合农艺要求。每盘播种量:干种110~130g,催芽种136~160g,每穴株数4—6棵。计算时取稻种千粒重为27g、发芽率为85%,根据插秧机纵、横进给量,行距、株距,每穴棵数确定播量。实际播量要大。秧片形状整齐无残缺,土层内无杂物,土厚2~3cm,水分适宜,秧苗粗壮不徒长、无病虫害、长势均匀。
二、驾驶技术要求
1、严格遵守说明书中规定的安全常识、操作规程,掌握机械构造原理,正确使用、维护保养、保管。
2、插秧期:当地气温稳定通过12~13℃时开始插秧。机插要求:早、稀、浅、正、直标准。插后及时补苗,放水扶苗。
3、下田前要根据地块情况考虑行走路线和转移地块进出方便。
4、插秧机插秧时靠田边、地头两边,要留出与机幅相等的作业宽度,以便圈边出田。插秧机作业时行驶要直,靠行间隔一致,不压苗。
5、当第一次给插秧机补给秧苗时或苗箱上没有秧苗时,务必将苗箱移到最左或最右侧。插秧作业到最后时观察:若再插则所剩余的秧田不足一幅插秧作业宽度时,应通知装秧手预先取出靠边一个或几个秧箱内的秧苗,使插秧机相应少插一行或几行,最好留下一幅插秧机作业宽度,以便最后圈边出田。
三、作业质量下降的原因及改善措施
1、立秧差:插深调节不当;表土过硬。
2、分离针与推秧器间带秧:苗床缺少水分;推秧器变形或工作不正常;本田过分细软或缺水;推秧器与分离针间隙过大。
3、漏穴:秧苗骑秧门;秧门口有泥环、稻根等异物;秧片规格过宽;秧苗密度不均。
4、均匀度差:送秧齿轮缠根多;各分离针取秧量不一致;秧苗密度不均。
5、秧片拱起:苗床水分过多;苗床土厚不当;送秧齿轮缠根多。
四、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1、一组栽植臂不工作,并有响声:分离针在秧门口碰石块、树根等异物;离合器弹簧弹力弱;安全离合器打开;无声链条活节脱落。
2、推秧器不推秧或推秧缓慢:推秧杆弯曲;推秧弹簧弱或损坏;推秧拨叉生锈;栽植臂内缺油;分离针变形与推秧器无间隙。
3、秧箱两边有剩秧:秧箱移动臂夹子松动;滑套、螺旋轴或销磨损。
4、纵向送秧失灵;棘轮齿磨损;棘爪变形或损坏;送秧弹簧弱或损坏;送秧凸轮与送秧连接用锁圈和钢丝销脱落。
五、插秧机的维护保养、保管
1、插秧机每天作业后都要清洁并检查各部位,发现问题及时调整、解决;加注补充燃油、润滑油和润滑脂。按说明书要求进行保养,是保证插秧机正常工作、延长使用寿命、如期完成插秧工作的基础保障。
2、插秧机工作条件恶劣、使用时间短、停放时间长、停放保管不当,容易造成钢铁锈蚀、断裂、橡胶老化以及零部件变形损坏。
3、长期保管要求:外表清洁;放净燃油、润滑油;卸下三角皮带单独存放;润滑各润滑点及有关部位;往火花塞或进气道灌入机油20mL左右,转动曲轴数圈,使活塞顶部、缸套内壁、气门座有油,封闭气缸;清洗空气滤清器,然后将空气滤清器、消音器、油箱口等用布包好;栽植臂放最下面位置防止弹簧弹力减弱。
机械插秧的发展措施:
1、加强研究,不断完善机插稻、直播稻、麦套稻在全省大面积示范应用的时间比较短,许多生产实际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制约了技术的推广速度,在生产过程中还需要栽培、植保、土肥、气象、耕作、农机等多部门密切配合,更好地为大面积生产服务。
2、加强宣传,提高认识稻农中存在的“懒种稻”思想,片面追求轻简稻作,导致直播稻面积快速增加,生产水平下降,与“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目标也不一致,长久下去会影响到粮食安全。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要加大宣传,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等主流媒体,专题讲座、技术培训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保障粮食生产安全的重要性,宣传水稻最新栽培科研成果,大力推广水稻丰产稳产、高效实用栽培技术,引导农民更新观念、科学种田,提高他们运用先进稻作技术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3、加大投入,正确引导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要建立主导品种、主推技术高产示范方,让农民对先进、科学的技术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会、用得上,通过现身说法,积极引导农民使用主推技术,减少生产风险,提高种植水平。同时可采取技术补贴政策,对应用丰产高效稻作技术的农户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或物化补贴,引导农民应用丰产高效栽培技术,从而调动广大农户应用新技术的积极性,扩大丰产稳产高效实用栽培技术的应用面积,确保水稻生产稳定发展。
② 水稻插秧的具体方法
1、水稻插秧的质量要求标准是什么?怎样提高插秧质量?
水稻插秧苗是水田生产的特殊作业,标准化程度高,主要要求是:地平如镜,埂直如线,渠系配套,穴行一致,密度合理,保苗程度高,在有水层条件下作业,必须有健壮的秧苗,泥烂适中,上糊下松,泥烂糊状有利于插秧固苗,下松通气好利于发根。这五个条件是保证插秧质量的基础,插秧当时的质量是关键:要根据品种、产量、施肥水平等要求,确定合理的栽培密度和插秧形式和每穴插秧苗数;秧苗要全根下地,运秧、插秧不伤根,做到浅插不漂苗,插秧深度控制在2-3厘米间,坚决克服深插,同时防止插窝脖苗。插后要及时补充,补苗是坚持插秧质量的保证。要求插后3天内完成此项作业,要注意补充后封好窝,以防再次漂苗。
2、超稀栽培的一般密度是多少?
单行插秧规格9╳5;9╳6;9╳7;9╳8。宽窄行插秧规格(12+6)╳5;(12+6)╳6。
3、抛秧栽培的一般密度是多少?
每平方米25-30穴比较适宜,南部稀些,北部密些。
③ 水稻插秧的几种方法注意事项
1.加强秧苗后期管理。秧苗的水分管理在秧苗不枯萎的情况下,控制水量,蹲苗壮根,使秧苗处于半干渴状态,有利于插秧后秧苗发根好、返青快、早分蘖。稻田里水层不能超过苗高的2/3。
2.合理系统整地。耕地的平整是水稻高产的前提,对于田地不平的稻田要提早整地,确保稻田的高低差在3~5厘米以内。最好先将稻田采取旱耙或旋耕,然后灌水进行水耙,使稻田达到平、软、深的要求。
3.插秧前秧苗的准备。在插秧前几天,秧苗每平方米撒施磷酸二铵150克,施肥后喷清水洗苗。为防治虫害,应喷洒一些农药,实现秧苗三带(带土、带肥、带药)下田。一般当气温稳定水源充足时,即可插秧。
4.注意秧苗的栽种密度。要考虑秧苗品种、插秧早晚等条件适当增加栽种密度,秧苗密度不够,穴内密度小、浪费光能。但也不能栽种过密,因为插秧过密容易导致秧苗不通风,以后秧苗易倒秧,影响其生长。一般每亩插秧12000~14000株比较合适。同时,要实施配方施肥,将氮、磷、钾肥合理搭配,有机肥和无机肥配合,不可多加氮肥。因为氮肥多了使秧苗易感稻瘟病、易倒伏。
5.注意秧苗的水层管理。灌溉采取浅、湿、干的节水灌溉技术。插秧时田内保持一些水,插秧后水层要保持苗高的2/3,做到插秧期深水护苗返青。插秧后注意清除稻田里的杂草,如果发现田里底肥不够,要及时向田里施追肥,确保秧苗生长。
④ 插秧的过程怎么写
首先,你有一大把秧苗,步骤如下:1.左手拿秧苗,右手从左手秧苗中分一小份出来,切记不要把秧苗弄断。大概3、4根足够2.食指和中指钳住秧苗的根部,掌心朝向秧苗,食指和中指顺着秧苗的跟朝下(主要是靠手指的力量是秧苗的根部不受损坏)插入泥土中3.秧苗和秧苗之间的间距大约是两拳宽,保持秧苗的竖立,并且根部以上大概三分之一必须在田泥中你的插秧的脚步必须是往后走,切不要把秧苗踩歪了
水稻种植过程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种好水稻人是关键,但也需要气候好、土地好,小编来简述一下水稻种植全过程:
水稻种植第一步:晒种
晴天晒种二至三天
方法:用大扬掀从地下往上翻,一天三次。
水稻种植第二步:选种
用一个大缸,放上石灰、和黄胶泥,倒上稻种,用棍子来回搅动,飘上来的稻种不要。或者简单一点直接清水选中即可。
水稻石灰水消毒
1、用石灰粉浸种后,将种子捞出须放清水内浸泡半小时,反复两次,以防药害。石灰水选种的情况适用。
2、把种子倒在脸盆里,用塑料薄膜封住,暴晒三天。
水稻种植第三步:整秧版
秧版宽1.5米左右, 秧版沟深20-30厘米
水稻种植第四步:播种
人工播种,每亩地播种7斤左右(常规种),3斤左右(杂交种)。
水稻种植第五步:插秧
1、宁可水上漂,不可没了腰
2、一行一行的插,行与行相隔15厘米,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3、稻苗的腰与水面齐平。
水稻种植第六步:缓苗
1、白天放水,晚上排水。
2、每亩地10斤左右的尿素,漫撒在秧苗里。
水稻种植第七步:田间管理(关键)
(一)、水稻插秧后管理
1、插上小人或多面旗子,吓唬麻雀。
2、放入黄河浑水,淤一下秧版。可以保护苗不被风吹倒,不使稻苗萎蔫
3、如遇高温天气,白天灌水,晚上把水排出来,利于秧田降温。
4、如遇低温天气,例如霜冻时,灌溉大量深水,最好接近秧苗顶部,起到保温作用。
5、灭草。采用百草枯灭草
(二)、施肥
1、施肥:
方法一:每亩地用尿素10斤左右,左手端盆,用右手撒肥,每把平方数为2—3平方米。
方法二:碳酸氢铵施肥,每亩地用20斤左右,每把平方数为1--2平方米。
方法三:用有机复合肥施肥,每亩地用15斤左右,每把平方数为4-5平方米。
2、追肥:稻苗返青后及早追肥,撒尿素,每亩地30斤左右。保证全田生长整齐。
(三)、病虫害治理(不同病情治理方式不同,以下供参考)
1、用稻瘟净治病,打药的一药箱,用三---四盖,稻瘟净掺入,一药箱可以打药1亩地左右。
2、用百枯灵治病,打药的一药箱,用三---四盖,百枯灵掺入,一药箱可以打药1亩地左右。
(四)、放水
1、早上8点—9点放进稻田地里黄河水,水面达到秧苗三分之二处, 晚上排干水。
2、开花后,不再施肥。
3、抽穗后,不在往稻池地里放进水。
4、离着收割稻子一个星期前,把稻池地里的水排干净。
5、晾干一星期的池子。
水稻种植第八步:收割
水稻种植第九步:入库
精选晒种入库,水分控制在13%以下。
⑤ 绿萝怎样插秧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你可以把1米长的绿萝每一节或俩节剪开再插到水里,一般都能成活
你看看,,这是借用花谈的花友露珠luzhu 的图片,借鉴一下吧
这是她的说明
(俺的新发现用啤酒桶水培绿萝根部发芽快
喜欢绿萝有几年了,插秧了几次成活率都不理想,试验了几次,写写俺这几个月养花的一点心得,老手别拍俺,俺也只是菜鸟阶段.只是给新手提供点线索,让花花少牺牲点呀!
弟养的一盆绿萝送给我了,心里那个高兴呀!这回可有东东做实验了.绿萝刚来时藤长了快一米了.但根部不是很丰满只有稀稀拉拉的几根藤.我把藤剪开一段一段的,试着直接插在有土的三只盆盆里,三盆当中只成活了几棵心痛我的绿萝呀!还好还有一半藤还能试插两盆.
重新再来,这一次做得仔细在网上搜了点绿萝插秧的知识,把绿萝一段一段的剪好,我一般是一段带着一片叶子,当然最上的部分叶子要多了是最好的了.剪下的绿萝我放在凉台上凉了一天一夜,让伤口愈合一下要不插到水里伤口会烂的.
⑥ 利用自然手段进行体育锻炼的方法有哪些
不需要特殊器械(比如杠铃、哑铃、单杠、双杠、跑步机、拉力器)和场地(比如球场、游泳池、靶场)等运动都算自然手段的运动。常用的自然手段体育锻炼有以下几种:
步行或跑步:包括散步、快步走、慢跑等。
简易体操:如广播体操、八段锦,俯卧撑、仰卧起坐、老牛耕地等。
日常劳动和家务活:如除草,插秧,用拖把拖地,用抹布擦玻璃等。
自抗力运动:例如一只手施加阻力,另一只手克服阻力模仿哑铃的前平举、模仿爬绳;或者下蹲姿势两膝施加阻力,两手向外推双膝或者向里拉双膝;头部施加阻力,双手抱头克服阻力向前等等,这样的运动可以编排出许多种。
⑦ 插秧的方法(要详细一点,用先····然后····再···的方法解答)
先用左手拿秧苗,然后右手从左手秧苗中分一小份出来,再用食指和中指钳住秧苗的根部,掌心朝向秧苗,食指和中指顺着秧苗的跟朝下插入泥土中。
分析:先根据给定词汇或进行联想,寻找关联词汇,再由此确定说话的主题。先了解一下插秧的过冲,再加入给的关键字,使写出来的句子通顺流畅。
(7)插秧的训练方法扩展阅读:
句子的写法要点
1、完整:一个完整的句子表达单一的完整的意思。它不包含并不紧密相关的意思,也不表达本身不完整的意思。
2、连贯:句子中的词语和部分应恰当地衔接,它们之间的关系应十分清楚。不连贯的句子通常有以下几种毛病:平行结构有缺点,代词指代不清楚,修饰语和被修饰语的关系不明确,在人称、数、语态、时态或语气上有混乱之处。
3、简洁:句中不应有任何不必要的词。只要意思充分 地表达了,用词越少越好。用词过多只会使意思模糊不清,而不是更加明晰。人们常常用不必要的词,所以最好在写完一篇文章之后,仔细检查一两遍,看看有没有一些词可以删去而又不影响意思的表达。
4、强调:凡是重要的意思都应在表达时予以强调。为此说话时人们可用各种方法,如提高声音、放慢语速、使用短句或加上手势。写文章时,也可以使用倒装、感叹、重复、反问等方法对应该强调的词语和句子加重语气。
5、多样:句型的多样化,对好的文章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好几句长短相同、结构相似的句子连在一起,如又用同一个名词或代词作主语,必然会显得很单调。为多样化起见,短句和长句,简单句、并列句和复合句,圆周句和松 散句都应错杂使用。
⑧ 插秧有抛根技术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10-08
⑨ 插秧是正着插秧,还是倒插秧,哪种更好
相比较而言是正插秧更好。插秧人站在宽行向前载秧,可以减少人为脚印对稻田平整度的影响,提高稻田秧苗栽插质量。宽窄行的插秧方式,如果使用整行距插秧的传统退栽方式,每插秧一次后退后,需要人工将手伸入水田中将踩出的脚印进行手工恢复,耗时耗力之外,恢复的田土插秧的质量还不能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