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观察法。在自然条件下,对表现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性。观察法一般在下列情况下采用:
1,对所研究的对象无法加以控制;
2, 在控制条件下,可能影响某种行为的出现;
3, 由于社会道德的要求,不能对某种现象进行控制。
观察法的成功取决于观察的目的与任务、观察和记录的手段以及观察者的毅力和态度。
观察法的缺陷:
1, 在自然条件下,事件很难按严格相同的方式重复出现。
2, 在自然条件下,影响某种心理活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此结果难以精确分析。
3, 由于未对条件加以控制,观察时可能出现不需要的研究对象,而要研究的对象却没有出现。
4, 观察结果容易受到观察者本人影响。
(二)心理测验法。是指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量表),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的方法。心理测量要注意两个基本要求:测验的信度和测验的效度。
1,信度是指测验的可靠程度。
2,效度是指一个测验有效的测量了所需要的心理品质。
为了保证心理测验的信度和效度:一方面要对某种心理品质进行深入的研究。我们对智力或性格了解的越深入,那么相应的量表就会说完善。另一面在编制心理量表时要注意严谨性和科学性。
(三)实验法。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分实验室实验和自然实验。
实验室实验是借助专门的实验设备,在实验条件严加控制的情况下进行的。这有助于发现事件的因果联系,并可以进行反复的验证;但是缺点是主试严格控制实验条件,使实验情景带有极大的人为性质。
自然实验也叫现场实验,对实验条件进行适当的控制,使人们在正常的学习和工作情景中进行的。它消除了实验室实验的缺点,但是由于条件控制的不够严格,因而难以得到精密的实验结果。
实验法是包含着一系列的变化的因素,称为变量。其中有些变量是由试验者控制的实验条件,叫自变量和独立变量。还有实验者所要测定的行为和心理活动叫因变量。
(四)个案法。要求对某个人进行深入而详尽的观察与研究,以便发现影响某种行为和心理现象的原因。
❷ 心理学研究的原则和方法有哪些
研究原则:客观性、发展性、实践性、系统性、伦理性。
研究方法
1、活动产品分析法。对被试完成的产品进行心理学分析,来了解心理活动的过程及其特点的方法。活动产品的心理分析是观察的一种变式。
2、问卷法。一种通过书面回答问题来了解心理活动的方法。在研究学习动机、学习兴趣以及性格特点等问题中被广泛采用。这种方法可以在大量被试中同时进行,以便广泛搜集材料。
3、测验法。不同于上述研究方法,它是用来考查被试完成某种活动的准备水平和某些心理品质的方法。通过测验可以揭示被试是否具有某些能力和技能,查明对某种工作的准备程度。
(2)心理分析四种具体方法组成扩展阅读
作为一门科学的科学史,心理学的历史却十分短暂。19世纪中叶以后,自然科学的迅猛发展为心理学成为独立的科学创造了条件,尤其是德国感官神经生理学的发展,为心理学成为独立的科学起了较为直接的促进作用。
到1874年《生理心理学原理》的出现,从此,心理学才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开始了蓬勃发展的历程。
❸ 心理分析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心理学研究方法
心理学研究的方法有很多,但是其基本的方法主要有四种,它们是: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测验法。
心理学研究方法主要特点
一、观察法是在自然情境中或预先设置的情境中,而且有系统地观察记录并分析人的行为,以期获得其心理活动产生和发展规律的方法。观察法的优点是保持被观察对象的自然流露和客观性,获得的资料比较真实。 但是观察法的缺点是观察者处于被动地位,只能消极等待被观察者的某些行为表现,这是一种不高效。
二、实验法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最广泛,是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的一种。 实验法是指人为地、有目的地控制和改变某些条件,使被试产生所要研究的某种心理现象,然后进行分析研究,由此得出心理现象发生的原因或起作用的规律性的结果。
三、调查法就某一问题要求被调查者回答其想法或做法,由此来分析、推测群体心理倾向的研究方法。 实施时虽然是以个人为对象,但是其目的是借助许多个人的反映来分析和推测社会群体的整体心理趋向。
四、测验法是个体心理特征和行为表现的量化研究的主要工具,它的应用很广泛。
心理学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现象及其影响下的精神功能和行为活动的科学,兼顾突出的理论性和应用性。
心理学主要分为基础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两大领域。心理学研究涉及知觉、认知、情绪、思维、人格、行为习惯、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等许多领域,也与日常生活的许多领域——家庭、教育、健康、社会等发生关联。
心理学一方面不断尝试用大脑运作来解释个体基本的行为与心理机能;同时心理学也在尝试解释个体心理机能在社会行为与社会动力中的角色;另外它还和神经科学、医学、哲学、生物学、宗教学等学科有关,因为这些学科所探讨的生理或心理作用都会影响个体的心智。事实上,很多人文和自然学科都和心理学有关,人的心理本身就有人的生存环境息息相关。
❹ 简述心理分析测验分类方法有哪几种
简述心理分析测验分类方法有哪几种?
(
1
)
根据测验编制程序是否系统、科学和完备,可以把心理测验分为标准化心理测验和
非标准化心理测验。
(
2
)
根据测验实施时每次可同时测试一批人,可把心理测验分为个别和团体心理测验。
(
3
)
根据测验有无严格与苛刻的时间限制,可把心理测验分为限时测验和非限时测验。
(
4
)
根据心理测验分成文字式心理测验和非文字式心理测验。
(
5
)
根据测验引起的被试反应的特点,
可把心理测验分为最高成就测验和典型作为测验。
(
6
)
还有一种较常用的是根据测验内容的性质来分,可把心理测验分为智力测验、能力
倾向测验、创造力测验以及人格测验等。
❺ 你认为的心理分析的技术与方法都有哪些 具体如何操作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05-21
❻ 心理学分为那几个流派 具体有哪些子学科
心理学的主要流派有:
一、构造主义
科学的心理学创始于十九世纪末,1879年是现代心理学创始的一年,心理学的创始者是德国的一位哲学家、生理学家冯特(1823~1920),他作为独立科学的心理学的创始人,建立了现代心理学第一个学派--构造主义,该学派从1879年开始,兴盛了二、三十年。
构造派认为,人的心理意识现象是简单的“心理元素”构成的“心理复合体”,它致力于心理意识现象“构造”的研究;分析心理意识现象的“元素”,设想心理元素结合的方式。所以该学派又称为“元素主义心理学”。
该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冯特和其学生铁钦纳(1867~1927)。冯特及其心理学体系的主要观点:(1)心理学是研究直接经验的科学;(2)元素分析与创造性综合;(3)实验内省法。铁钦纳一方面继承了冯特的心理学体系,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也修正和发展了冯特的心理学体系,冯特认为内省法只能用来研究简单的心理过程,而铁钦纳则把内省法用来研究思维、想象等高级的心理过程;冯特把心理元素分解为纯粹的感觉和简单的情感,铁钦纳则把意识经验分析为三种元素:感觉、意象和感情。感觉是知觉的基本元素;意象是观念的元素;感情是情绪的元素。总之,铁钦纳把心理过程分析为感觉、意象、感情,并认为感觉、意象有四种属性,即性质、强度、持续性和清晰性。感情有前三种属性而缺乏清晰性,元素在时间和空间上混合形成知觉、观念、感觉、感情、情绪等心理过程。
二、行为主义
现代心理学的第二个派别是行为主义。行为主义出现在美国,在20世纪初自然科学飞速发展,一些年轻的心理学家对冯特学派不满意,认为心理学不能研究意识,认为心理学和其他自然科学处于同样的地位,应该象其他自然科学一样研究看得见、摸得着的客观东西,也就是行为。
行为派认为,人的心理意识、精神活动是不可捉摸的,是不可接近的,心理学应该研究人的行为。行为是有机体适应环境变化的身体反应的组合,这些反应不外是肌肉的收缩和腺体的分泌。心理学研究行为在于查明刺激与反应的关系,以便根据刺激推知反应,根据反应推知刺激,达到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的目的。
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华生(1878~1958)和斯金纳(1904~)。华生的主要观点:(1)机械唯物主义决定论;(2)认为心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是研究人的活动和行为的一个部门,要求心理学必须放弃与意识的一切关系,提出两点要求:第一、心理学与其他自然科学的差异只是一些分工上的差异;第二、必须放弃心理学中那些不能被科学普遍术语加以说明的概念,如意识、心理状态、心理、意志、意象等等;(3)极力要求用行为主义的客观法去反对和代替内省法,认为客观方法有四种:第一、不借助仪器的自然观察法和借助于仪器的实验观察法;第二、口头报告法;第三、条件反射法;第四、测验法。斯金纳则属于新行为主义心理学,他只研究可观察的行为,试图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函数关系,认为刺激与反应之间的事件不是客观的东西,应予以排斥。斯金纳认为,可以在不放弃行为主义立场的前提下说明意识问题。
三、机能主义
机能主义是与构造主义相对立的一个学派,它与实用主义哲学紧密联系在一起,产生于19世纪末的美国。
机能派认为,意识是机体适应环境达到生存目的的工具;心理学的任务是对意识状态“适应功能”的描述和解释。它认为,意识状态是一种连续不断的整体,称之为“思想流、意识流或主观生活流”;人和动物的心理活动都是“本能”冲动的作用。
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詹姆斯(1842~1910)、杜威(1859~1952)和安吉尔(1869~1949)。詹姆斯的主要观点:认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意识,心理学是对意识状态的描述和解释,意识状态是一种川流不息的状态,是思想流、意识流和主观生活流,反对把意识分解为基本元素的做法,认为这种做法容易破坏心理的整体,詹姆斯关于意识的观点有:(1)每一种意识都是个人意识的一部分;(2)意识是经常变化的;(3)每个人的意识都可以感到是连续不断的,每个人的意识状态都是意识流的一部分;(4)意识的选择性。安吉尔的主要观点:认为心理学的方法是内省法(主观观察)和客观观察法,尤其看重内省法,认为它是心理学的基本方法。积极主张心理研究的领域应包括一切心理过程及其生理基础和外部行为,看重心理学的应用性研究,如教育心理学、工业心理学和医疗心理学等。
四、格式塔主义
格式塔主义是二十世纪初在德国出现的反对冯特构造主义的一个学派。诞生于1912年,“格式塔”是德文“Gestalt”一词的音译,意思为“形式”、“形状”,在心理学中用这个词表示的是任何一种被分离的整体。格式塔也被译为完形心理学。
格式塔派认为,人的心理意识活动都是先验的“完形”,即“具有内在规律的完整的历程”,是先于人的经验而存在的,是人的经验的先决条件。人所知觉的外界事物和运动都是完形的作用。人和动物的智慧行为是一种新完形的突然出现,叫做“顿悟”。
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魏特墨(1880~1934)、柯勒(1887~1967)和考夫卡(1886~1941)。魏特墨的主要观点:似动现象的视知觉问题实验研究,他认为似动现象就是一个格式塔,在心理现象上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整体的性质不存在于它的部分之中,而存在于整体之中。考夫卡的主要观点:认为心理学的任务是研究行为与心理物理场的因果关系,所谓心理物理场含有自我和环境的两极性,而这两极性的每一部分都有自己的结构。他把环境分为地理环境,即外部实际的环境;行为的环境,即个人心目中的环境。行为产生于行为的环境。
五、精神分析
精神分析学说又称弗洛伊德主义,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始人是奥地利的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在心理学界,这个理论是指精神分析和无意识心理学体系,也称为精神病学和深蕴心理学。分为古典和新的弗洛伊德主义。
什么是精神分析,按照弗洛伊德自己的说法,精神分析是他“研究和治疗”癔病(神经症)的方法。弗洛伊德心理学包含两个不可分割的内容:第一部分是精神病的治疗方法及其理论;第二部分是关于人的心理过程的理解。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领域是一个深不可测的巨大的世界,它最深层有着神奇的不能被人意识到的东西,这是一个充满魅力的领域。
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弗洛伊德(1856~1939)、阿德勒(1870~1937)和荣格(1875~1961)。弗洛伊德的主要观点:(1)无意识学说,弗洛伊德把自己的心理学称之为深层心理学,他构筑的心理过程包括三个组成部分:第一层次是潜意识系统,它是人的动力冲动、本能等一切冲突的根源,是人的生物本能、欲望的储藏库,不受客观现实的调节,构成人们心理的深层基础;第二层次是前意识系统(下意识),是意识系统和潜意识系统之间的一个边缘部分,它在人的心理活动中执行着“检查者”的作用,其目的是保证适合本能,又要服从现实的原则;第三层次是意识系统,是人的心理最外层次部分,是人的心理因素构成的“家庭”中的“家长”,它统治着整个精神家庭,使之协调。(2)释梦理论,弗洛伊德按照精神分析的观点把梦的内容所表示的意义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表层意义,是梦的“显意”,指梦者可以回忆起来的梦的情境及其意义;一个是深层意义,是梦的“隐义”,指梦者通过联想可以知道隐藏在显意背后的意义。
六、日内瓦学派
日内瓦学派心理学与瑞士心理学家、日内瓦大学心理学教授兼卢梭学院院长让•皮亚杰(1896~1981)的名字分不开,日内瓦学派的心理研究侧重于儿童智力发展的认识活动,皮亚杰以其创造性的研究影响了当代心理学界,他以儿童心智发展为基础,进而研究人类认识的发生和变化,创立了发生认识论。
日内瓦学派认为,心理学研究不仅不能离开生物学而且不能离开逻辑学,皮亚杰用符号逻辑研究儿童智力的发展,在其认知心理学中引入了数理逻辑的概念,并把源于布尔代数的符号逻辑作为一种工具。
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皮亚杰。他的主要观点:(1)认识结构及其动态过程,皮亚杰的几个基本概念:图式(指人的一种心理机能结构)、同化(原生物学概念,指生物适应环境的一种过程,这里主要说明人类智力的发展也是生物的一种适应)、顺应(原有的图式不能适应客体时,通过调整原来的图式建立新的图式,使认识图式发生质的变化的过程);(2)儿童心理发展的研究,提出心理发展四要素:a、机体的成熟因素;b、个体对物体作出动作时的练习和习得经验的作用;c、社会环境;d、对心理起决定作用的平衡过程(平衡过程是指不断成熟的内部组织在与外界物理和社会的环境相互作用中不断调整认识结果的过程,也就是心理不断发展的过程)。皮亚杰将儿童认识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感知运动阶段(0~2岁);第二阶段是前运算阶段(2~7岁);第三阶段是具体运算阶段(7~11、12岁);第四阶段是形式运算阶段(11、12~15、16岁)。
七、人本主义
人本主义于20世纪50~60年代在美国兴起,70~80年代迅速发展,它既反对行为主义把人等同于动物,只研究人的行为,不理解人的内在本性,又批评弗洛伊德只研究神经症和精神病人,不考察正常人心理,因而被称之为心理学的第三种运动。
人本学派强调人的尊严、价值、创造力和自我实现,把人的本性的自我实现归结为潜能的发挥,而潜能是一种类似本能的性质。人本主义最大的贡献是看到了人的心理与人的本质的一致性,主张心理学必须从人的本性出发研究人的心理。
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斯洛(1908~1970)和罗杰斯(1902~)。马斯洛的主要观点:对人类的基本需要进行了研究和分类,将之与动物的本能加以区别,提出人的需要是分层次发展的;他按照追求目标和满足对象的不同把人的各种需要从低到高安排在一个层次序列的系统中,最低级的需要是生理的需要,这是人所感到要优先满足的需要。罗杰斯的主要观点:在心理治疗实践和心理学理论研究中发展出人格的“自我理论”,并倡导了“患者中心疗法”的心理治疗方法。人类有一种天生的“自我实现”的动机,即一个人发展、扩充和成熟的趋力,它是一个人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各种潜能的趋向。
❼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心理学研究方法有很多种,但其基本的方法主要有四种,即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测验法。 一、观察法observational method 观察法是在自然情境中或预先设置的情境中,有系统地观察记录并分析人的行为,以期获得其心理活动产生和发展规律的方法。 运用观察法时,观察者和被观察者之间的关系有两种方式: 1、参与观察者:观察者是被观察者活动中的一个成员。 2、非参与观察者:观察者不参与被观察者的活动。 无论采取哪种方式,原则上是不使被观察者发现自己的活动被他人观察,否则就会影响他们的行为表现。 观察法是对被观察者行为的直接了解,因而能收集到第一手资料。 这些收集到的资料必须具有准确性和代表性,因此如何避免观察者的主观臆测与偏颇是观察法使用的关键。 观察应该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和记录人在活动中表现的心理特点,以利科学地解释行为产生的原因。 观察法的优点是保持被观察对象的自然流露和客观性,获得的资料比较真实。 观察法的缺点是观察者处于被动地位,只能消极等待被观察者的某些行为表现,是一种较缓慢的进程。
二、实验法experimental method 实验法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最广泛,也是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实验法是指人为地、有目的地控制和改变某些条件,使被试产生所要研究的某种心理现象,然后进行分析研究,以得出心理现象发生的原因或起作用的规律性的结果。 在进行实验研究时,必须考虑三项变量:
1、自变量:实验者安排的刺激情境或实验情境。
2、因变量:实验者预定要观察、记录的变量,是实验者要研究的真正对象。
3、控制变量:实验变量之外的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 实验法的主要目的是,在控制的情境下探究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内在关系。 实验法有两种,即自然实验法和实验室实验法。
❽ 心理分析的主要方法之一是
心理分析法是犯罪心理学研究方法之一。指依据犯罪人犯罪心理与外在表现之间的必然联系、诸因素与犯罪心理形成之间的必然联系,通过对外在犯罪行为及其客观后果和对犯罪人犯罪心理形成起作用的因素的研究,分析犯罪心理形成的原因与发展变化的规律。心理分析的方法主要有:(1)因素分析法;(2)心理实验法;(3)类型分析法;(4)相关设计法;(5)观察法等。
概念
但是一直以来在理论界和投资界研究和使用的人很少,没有受到理论学术界和投资界的重视甚至采取了忽略的态度。在期货业发达的美国的大学中都没有心理分析法的课程。但是国际上着名的大师级投资家都对心理分析法高度重视,如索罗斯、巴费特、林奇等。 心理分析法是一种从“市场心理到价格”的分析思路。其定义是,在市场方向即将逆转或维持原方向的临界点时,通过推测市场主导势力控制者的心理价格定位,以此为基础,分析主导资金的流向(资本流向)从而判断未来市场走向的方法。毋庸质疑,市场的大方向决定一切(也就是资本的流向)。在期货市场运用心理分析法意义重大,因为期货市场是一个人对人的市场,它的参与者是“人”以及受“人”控制的投资机构,而资本流向都是通过参与者的心理预期反映出来的,所以市场方向是受人的心理因素控制的。换个角度考虑,也就是说,资本流向掌握在市场参与主体——“人”的手中。资本受人控制,所以大众的共同心理对市场走向有很大的影响,有时甚至是决定性因素。
运用心理分析法完成一次操作的原理在于:价格波动始于公众心理价格的不统一,始于基本平衡态的打破。在市场混乱时建仓,价格会在一个新的公众心理“共识” 的影响下受到追捧或打压,直到出现一个公众心理可以接受的大众价格。在这个价格上,多空双方的势力再一次基本均衡,市场才又开始基本维持盘整态势,一个上涨(下跌)行情由此结束。我们获利了结,一次操作完成。我们所要把握的就是,公众心理达成新“共识”时的市场方向。
市场方向的控制者“人”本身就同时具有感性和理性两种情态。在参与市场的行为中,投资者总会凭借他们的主观判断和客观基本面因素做出买卖决定,投资者便同时在用感性和理性两种情态来对待市场。由于单纯地运用客观操作或者主观操作,投资者们各持己见,不可能达成市场方向预期的完全统一。时常看到,投资者由于单纯运用一种分析法操作,在下单的一瞬间,脸上仍带有迷茫的神色。这可以从侧面看出,市场参与者在下单的时候心态很不稳定,而这正是因为前两种分析法“偶有冲突”造成的。价格波动的原因也可以因此说成:同时具有两种情态的投资者,依据他们不同的心理预期,不断磨合的过程。
心理分析法的优势正是因为,它既包含主观因素也包含客观因素,是介于客观和主观之间,感性和理性之间的“模糊”分析法。
因同时具备技术面分析法(主观)、基本面分析法(客观)的特点,所以从理论上讲,心理分析法更好地融合了两者的优势,以投资者心理预期为基础,以一个更中立、更平和的态度预测市场方向,提高了预测的准确度。
❾ 心理治疗的方法有哪几种
当心理疾病出现问题的时候建议大家可以到正规的专科医院接受看诊治疗,因为这一疾病的出现对于人们的生活伤害是比较大的,所以一定要及时看诊治疗,当下心理治疗方法有哪些呢?
支持疗法:指的是医务人员对病人进行指导、疏导、劝说、安慰、保证,使病人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消除或减轻对疾病的恐惧与焦虑,恢复对周围环境的适应。
精神分析疗法:也称心理分析疗法,是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为基础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的心理障碍起源于无意识冲突。精神分析是借助于自由联想法对病人进行治疗。病人通过自由联想把压抑在无意识中的创伤或痛苦体验挖掘或暴露出来,医生对病人进行疏导,使病人彻底领悟并重新认识自己,改造自己的人格,改变原来的行为模式,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催眠疗法:是使病人处在催眠状态,医务人员对病人进行暗示,使病人消除恐惧的情绪,达到治疗的目的。例如,医生对处在催眠状态下的焦虑症患者说:“经过这种治疗后,你的心情很快就能变得平静,不再有不安和焦虑,头痛很快就能减轻和消失,睡眠会一天一天好转,会睡得很熟很深”。
行为疗法:是一种新兴的心理治疗法,主要是在1960年以后迅速发展起来的,越来越受到医学界与心理学界的重视。行为疗法的理论基础是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学说和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化原理。行为疗法的指导思想是认为人具有自我控制与自我调节能力。人的行为都是从外界环境中学习而来的。行为疗法认为人的病态心理与躯体症状是一种异常行为,是人与环境不协调的表现。它是可以通过学习来进行调整与改造的,因此行为疗法又称为行为矫正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