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陶土和普通的泥土有区别吗有色陶土是怎样制成的
1、成分的不同
陶土的成分是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三氧化二铁,氧化钙,氧化镁;普通的泥土的成分是氧、硅、钙、铝、铁。
2、分类不同
陶土可以分为甲泥,白泥,嫩泥三大类;普通泥土可以分为轻壤土和黄土类,粉质黏土和黏土 。
3、用途不同
陶土可以用作烧制外墙、地砖、陶器具等;普通的泥土可以筑建堤坝,栽培植物,修房子,塑像,修补漏洞。
(1)陶土含量的分析方法扩展阅读:
陶土的分类:
1、甲泥
甲泥的主要矿物成分为水云母,并含不等量的高岭土、石英、云母碎屑及铁质等,多为紫及灰紫色的斑点状含泥粉砂岩和粉砂质泥岩,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及结合能力,坯件干燥与烧成时收缩率较小,烧结温度范围较宽,泥浆性能良好,是生产大件陶器和注浆产品的原料。
2、白泥
白泥的主要矿物成分为水云母、叶腊石、高岭石、石英及云母碎屑、铁质等。
3、嫩泥
嫩泥的主要矿物成分为水云母、高岭石、多水高岭石、石英,杂质成分有铁质及云母碎屑。嫩泥闲风化程度较好,颗粒细,具有比较好的可塑性与结合能力,成型性能及干坯强度良好,是日用陶、均陶、建筑园林陶常用的结合黏土。
Ⅱ 什么是陶土
陶土含是指含有铁质而带黄褐色、灰白色、红紫色等色调,具有良好可塑性的粘土。矿物成分以蒙脱石、高岭土为主。主要用作烧制外墙、地砖、陶器具等。主要成分是矿物成分复杂,主要由高岭石、水白云母、蒙脱石、石英和长石组成。颗粒大小不一致,常含砂粒、粉砂和粘土等。具吸水性和吸附性,加水后有可塑性。颜色不纯,往往带有黄、灰等色,因而仅用于陶器制造。
Ⅲ 陶土的基本概念
陶土是陶器原料。矿物成分复杂,主要由高岭石、水白云母、蒙脱石、石英和长石组成。颗粒大小不一致,常含砂粒、粉砂和粘土等。具吸水性和吸附性,加水后有可塑性。颜色不纯,往往带有黄、灰等色,因而仅用于陶器制造。
陶土主要用作烧制外墙、地砖、陶器具等。
陶土资源主要分布在小横山一带。含矿层位主要是白垩系上部粉砂质粘土,第三纪残坡积、冲坡积,第四系上更新统戚嘴组粉质粘土。矿床(点)取样分析:含二氧化硅65.18-71.86%,三氧化二铝15.02-17.99%,三氧化二铁3.27-6.61%,氧化钙0.75-1.68%,氧化镁0.89-2.07%,烧失量4.19-6.20%。
Ⅳ 陶与瓷的差异,原料、成分、工艺分析
通俗地讲:用陶土烧制的器皿叫陶器,用瓷土烧制的器皿叫瓷器.陶瓷则是陶器,炻器和瓷器的总称.凡是用陶土和瓷土这两种不同性质的粘土为原料,经过配料, 成型,干燥,焙烧等工艺流程制成的器物都可以叫陶瓷. 陶瓷包括的范围较广,有些能耐水,有些并能耐酸.广泛应用于建筑, 化工, 电力,机械等工业及日用装饰等方面.此外,用粘土以外的其它原料, 依陶瓷制造的工艺方法制成的制品,也叫做陶瓷,如块滑石瓷,金属陶瓷,电容器陶瓷, 磁性瓷等. 广泛应用于无线电,原子能,火箭,半导体等工业.目前,将所有陶瓷制品通称为"无机非金属固体材料。 陶器和瓷器是人们经常接触的日用品,有时从表面看来很相似,但是,它们毕竟各有其特色而不同。 陶器一般是用陶土作胎。烧制陶器的温度大体在900-1050℃之间。若温度太高,陶器就要被烧坏变形。陶器的胎体质地比较疏松,有不少孔隙,因而有较强的吸水性。一般的陶器表面无釉,即使有釉也是低温釉。 我国烧制陶器的历史约有1万年之久。原始社会制造陶器,开始是用手工捏制的方法制成一定器形,后来发展为将陶土搓成粗细一样的泥条,再把泥条盘筑成一定器形,将其内外用手抹平。到父系社会阶段出现了轮制法。进入封建社会后,又发明了模制法,即将陶泥填入模中,脱出器物的全角。人们推测,最原始的烧制方法是堆烧法,把晒干的陶坯放在露天柴草中烧。在六七千年前,开始使用陶窑烧制陶器。 文物考古工作者根据陶器的颜色,把陶器分为红陶、灰陶、彩陶、白陶、彩绘陶、黑陶和釉陶等系列。 红陶是原始社会最常见的一种陶器,它的颜色有如红砖色。这是在烧窑时,充分供应气体,形成氧化气氛,使陶土中的铁转化为三价铁,便呈现出红色了。 灰陶即指陶器为灰色或灰黑色。这是在烧窑后期,控制火候,形成还原气氛,由于窑中缺少氧气,陶土中铁的氧化物转化为二价铁,陶器便呈灰色或黑色了。灰陶最常见,一般都比较粗糙。 彩陶是陶器入窑前,在陶坯上进行彩绘,烧后有赭、黑、白等色。西安半坡遗址的人面鱼纹盆即为一例。 白陶,即白色的陶器,这是新石器时代后期才有的,主要是因为陶土中氧化铁含量少,排除了一些色素的干扰便呈现白色了。 彩绘陶也是带彩色的,它和彩陶的区别是陶器烧成后再着色。由于颜色没有经过焙烧,与坯体粘结不牢,很容易脱落。西安出土的秦兵马俑就属于彩绘陶。 黑陶是指光亮漆黑的陶器主要见于母系氏族社会阶段。这是在焙烧后期用浓烟熏翳,使烟中的碳微粒渗入,充填陶器的空隙,便能呈现黑色。黑陶制品中有的壁像蛋壳一样薄,被称为“蛋壳陶”,十分珍贵。 釉陶是指陶器表面有一层石灰釉的陶器。釉的主要成分是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钙、氧化钠等,用石灰加粘土就能配制成,烧融后呈一种玻璃态。在釉中若再加进一些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铜、氧化钴等,焙烧后就会出现绿、蓝等色泽,常见的唐三彩就是釉陶。
陶的烧结温度低,瓷的烧结温度高,用料也不一样。 陶与瓷的主要区别在于: (l)作胎原料不同:陶器一般用粘土,少数也用瓷土,而瓷器是用瓷石或瓷土作胎,因原料不同,其成分有所差异。以宜兴紫砂陶为例,其矿物组成属含铁的粘土-石英-母系,铁质以赤铁矿形式存在,主要物相是石英、莫来石和云母残骸,结晶细小均匀。烧制白陶的高岭土是一种以高岭石为主要成分的粘土,呈白色或灰白色,光泽暗淡,纯粹的高岭土含氧化硅46.51%、氧化铝39.54%、水13.95%,熔度为1780℃,因其可塑性差、熔点高,要掺入其他材料才能制作。瓷石是由石英、长石、绢云母、高岭石等组成,完全风化后就是通常所见的瓷土,制作瓷器的瓷石属半风化,经扬碎、淘洗成为制坯原料。主要成分是氧化硅、氧化铝,并含有少量的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钾、氧化钠、氧化铁、氧化钛、氧化锰、五氧化二磷等,熔度一般为1100~1350℃,其高低与所含助熔物质的多少成反比。 (2)胎色:陶器制胎原料中含铁量较高,一般呈红色、褐色或灰色,且不透明;瓷器胎色为白色,具透明或半透明性。 (3)釉的种类:釉系陶瓷表面具有玻璃质感的光亮层,由瓷土(或陶土)和助熔剂组成。陶器一般表面不施或施低温釉,其助熔剂为氧化铅。秦汉时就大量烧制这类铅釉陶,唐代的三彩、宋代的低温颜色釉、明代的五彩和清代的粉彩均属此类。瓷器表面施有高温釉,主要有石灰釉和石灰一碱釉两种。石灰釉以氧化钙等为助熔剂,含量多在10%以上;石灰-碱釉以氧化钙和氧化钾、氧化钠等为助熔剂,氧化钙含量多在10%以下,氧化钾和氧化钠等金属氧化物的总和常达4%以上。 (4)烧成温度:因制胎材料的关系,陶器的烧制温度一般在700~1000℃,瓷器烧制温度一般在1200℃以上。 (5)总气孔率:总气孔率是陶瓷致密度和烧结度的标志,包括显气孔率和闭口气孔率。普通陶器总气孔率为12.5%~38%;精陶为12%~30%;细炻器(原始瓷)为4%~8%;硬质瓷为2%~6%。 (6)吸水率:这是陶瓷烧结度和瓷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指器体浸入水中充分吸水后,所吸收的水分重量与器体本身重量的比例。普通陶器吸水率都在8%以上,细炻器为0.5%~12%,瓷器为0~0.5%。 以上所述,均须综合考虑,才能正确区分陶器与瓷器,仅比较其中一两点,容易产生误解。试举数例便可知:浙江上虞黑瓷,因作胎材料中含铁量为2%~3%,所以胎亦呈红、灰等色;南宋官窑所产瓷器显露胎色,并以"紫口铁足"为贵;北方瓷器因其胎中含氧化铝较高,大部分瓷器不能达到致密烧结,吸水率较高,有的可达5%以上,这些瓷器如仅仅对照上述某一两条来衡量,就不能称之为瓷器了。因此,在实际鉴别时,必须同时兼顾原料、釉、高温三方面综合考虑,前两项是内因,后一项是外因。
Ⅳ 如何鉴别紫砂壶泥料的好坏
紫砂泥料是制作各种紫砂器皿的主要原材料,产生于黄龙山岩层下数百米处的甲泥矿层之间,紫砂泥料有许多分类,常见的有红棕泥、大红泥、本山绿泥、白麻子泥及红麻子泥等,用紫砂泥料制作而成的紫砂壶是饮茶爱好者的至爱,用紫砂壶泡茶更能突出茶汤的清香,长期使用,壶壁吸附茶气,直接加入沸水也会有茶叶的香气,因此,上乘的紫砂壶受到人们的喜爱和追捧,那么,怎样鉴别紫砂壶的好坏呢?关键就在于鉴别紫砂泥料的好坏,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鉴别紫砂泥料的方法。
一、看颜色
质地纯正的紫砂泥料颜色醇厚、浓郁,略显暗淡,无论是哪种颜色,由其制作而成的紫砂壶表面像是抹上了一层油,并且越擦越亮,越擦越润,而不够纯正或者非紫砂泥料制作的紫砂壶的颜色大多比较鲜艳、光亮,没有醇厚的感觉。
二、看密度
真正的紫砂泥料密度较小,制作而成的紫砂壶质量较轻,壶壁内部有气泡,而由类似紫砂的陶土制作出的自紫砂壶侧手感较重,壶身表面略显粗糙。
三、听声音
在紫砂壶中冲泡茶水,加入开水后,壶中有沉闷、沙哑的声音,就说明泥料的透气性好,内部没有结晶,这就是真正的紫砂泥料,这种紫砂壶不易变味,还能保持住茶叶的香气,如果注入开水后发出清脆的声音,则说明紫砂泥料不纯正或者是仿冒品。
四、闻气味
真正的紫砂泥料制作而成的紫砂壶冲泡茶水后没有异味,茶汤不会变色,若是质地不纯正的泥料或是添加了化工材料的泥料,冲泡茶水后会有异味,时间较长之后,茶汤还会变色。
五、凭手感
真正的紫砂泥料非常细腻,制作而成的紫砂壶外表向红豆沙一样精细,手摸上去感觉细腻、圆润,而类紫砂泥料的陶土则有较重的涩感,掺杂了化工原料的泥料又过于光滑,真正的紫砂泥料制作而成的紫砂壶随着使用时间的长久会变得愈加古朴,愈加很沉,愈加有韵味,而其他原料制作的紫砂壶则没有这种效果。
市场上各式各样的紫砂壶非常多,为了挑选一把上好的紫砂壶,除了以上五点要点以外,大家还要注意不要选择表面打蜡的产品,现在许多商家为了外表的漂亮,常常将紫砂壶进行打蜡处理,这种紫砂壶一般都不是好壶,也没有什么收藏价值,大家一定要仔细鉴别。
Ⅵ 如何辨别陶土和普通泥土
普通泥土:
泥土是复杂的混合物,各地泥土的成份不尽相同。但组成这些泥土的元素,无非是氧、硅、钙、铝、铁等,大多数以硅酸盐的形态存在。
由于自然条件的不同,这些元素可以形成不同的土壤。以形态分类有沙土、壤土、粘土。以位置分有表层土、心层土和底层土。按照土壤特征有灰化土、棕壤、黄壤、红壤、赤红壤、灰钙土、棕钙土、黑壤等等。
陶土
作用:1.烧制陶器。
陶土是指含有铁质而带黄褐色、灰白色、红紫色等色调,具有良好可塑性的粘土。矿物成分以蒙脱石、高岭土为主。陶土主要用作烧制外墙、地砖、陶器具等。
陶土资源主要分布在小横山一带。含矿层位主要是白垩系上部粉砂质粘土,第三纪残坡积、冲坡积,第四系上更新统戚嘴组粉质粘土。矿床(点)取样分析:含二氧化硅65.18-71.86%,三氧化二铝15.02-17.99%,三氧化二铁3.27-6.61%,氧化钙0.75-1.68%,氧化镁0.89-2.07%,烧失量4.19-6.20%。
ph值一般为4~5,呈弱酸性。
而最大的区别就是由于成分的不同,造成的陶土的可塑性比较强,和水以后粘性较强,所以是比较有经济价值的一类泥土。
陶土风干后,因为含大量高岭土这种可塑性和粘性很强的粘土,所以一般情况下操作好是不会干裂的。
Ⅶ 瓷土和陶土有什么区别
瓷土和陶土的区别在于陶土的致密没有瓷土高。
Ⅷ 土壤含水率的测量方法
也称负压计法,它测量的是土壤水吸力测量原理如下:当陶土头插入被测土壤后,管内自由水通过多孔陶土壁与土壤水接触,经过交换后达到水势平衡,此时,从张力计读到的数值就是土壤水(陶土头处)的吸力值,也即为忽略重力势后的基质势的值,然后根据土壤含水率与基质势之间的关系(土壤水特征曲线)就可以确定出土壤的含水率
( 3 ) 电阻法(Electrical resistance)
多孔介质的导电能力是同它的含水量以及介电常数有关的,如果忽略含盐的影响,水分含量和其电阻间是有确定关系的电阻法是将两个电极埋入土壤中,然后测出两个电极之间的电阻。但是在这种情况下,电极与土壤的接触电阻有可能比土壤的电阻大得多。因此采用将电极嵌入多孔渗水介质(石膏、尼龙、玻璃纤维等)中形成电阻块以解决这个问题
( 4 ) 中子法(Neutron scattering)
中子法就是用中子仪测定土壤含水率中子仪的组成主要包括:一个快中子源,一个慢中子检测器,监测土壤散射的慢中子通量的计数器及屏蔽匣,测试用硬管等。快中子源在土壤中不断地放射出穿透力很强的快中子,当它和氢原子核碰撞时,损失能量最大,转化为慢中子(热中子),热中子在介质中扩散的同时被介质吸收,所以在探头周围,很快的形成了持常密度的慢中子云
( 5 )γ-射线法(Gamma-ray attenuation)
γ-射线法的基本原理是放射性同位素(现常用的是137Cs,241Am)发射的γ-射线法穿透土壤时,其衰减度随土壤湿容重的增大而提高。
(6 ) 驻波比法(Standing wave ratio)
自从Topp 等人在1980 年提出了土壤含水率与土壤介电常数之间存在着确定性的单值多项式关系,从而为土壤水分测量的研究开辟了一种新的研究方向,即通过测量土壤的介电常数来求得土壤含水率从电磁学的角度来看,所有的绝缘体都有可以看着是电介质,而对于土壤来说,则是于土壤固相物质、水和空气三种电介质组成的混合物。在常温状态下,水的介电常数约为80,土壤固相物质的介电常数约为 3~5,空气的介电常数为1,可以看出,影响土壤介电常数主要是含水率。Roth 等提出了利用土、水和空气三相物质的空间分配比例来计算土壤介电常数,并经Gardner 等改进后,为采用介电方法测量土壤水分含量提供了进一步的理论依据,并利用这些原理进行土壤含水率的测量。 时域反射法(Time domainreflectrometry,TDR)也是一种通过测量土壤介电常数来获得土含水率的一种方法。TDR的原理是电磁波沿非磁性介质中的传输导线的传输速度V= c /ε,而对于已知长度为 L 的传输线,又有V = L / t ,于是可得ε = (ct / L)2,其中 c 为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ε 为非磁性介质的介电常数, t 为电磁波在导线中的传输时间。而电磁波在传输到导线终点时,又有一部分电磁波沿导线反射回来,这样入射与反射形成了一个时间差 T 。因此通过测量电磁波在埋入土壤中的导线的入射反射时间差T 就可以求出土壤的介电常数,进而求出土壤的含水率。
Ⅸ 陶土和瓷土的区别详解
大家都知道,用陶土烧制的器皿叫陶器,用瓷土烧制的器皿叫瓷器,人们经常挂在嘴边的陶瓷就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了。陶器和瓷器都是我们经常接触到的日用品,从表面看来两者很相似,但是,它们毕竟各有其特色。这些特色就是由烧制它们的不同材料决定的了。那么,看起来很相似的瓷土和陶土本质上又有什么区别呢?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瓷土(又名“高岭土”)——瓷土(H4Al2Si2O9)是陶瓷的主要原料。它是以产于世界第一窑厂的中国景德镇附近的高岭而得名的。后来由“高岭”的中国音演变为“Kaolin”,而成为国际性的名词。纯粹的瓷土是一种白色或灰白色,有丝绢般光泽的软质矿物。
瓷土是由云母和长石变质,其中的钠、钾、钙、铁等流失,加上水变化而成的,这种作用叫作“瓷土化”或“高岭土化”。至于瓷土化究竟因何而起,在学术界中虽然还没有定论,但大略可以认为是长石类由于温泉或含有碳酸气的水以及沼地植物腐化时所生的气体起作用变质而成的。一般瓷土多产于温泉附近或石灰层周围,可能就是这个原因。瓷土的熔点约在1780℃左右,实际上因为多少含有不纯物质,所以它的熔点略为降低。
纯粹的瓷土(高岭土)存量不多,而且所谓纯粹的瓷土,也没有黏土那样强的粘度。一般所说的瓷土如果放在显微镜下面来观察,大部分带有白色丝绢状的光泽,银光闪闪,是非常小的结晶,这就是所谓纯粹的瓷土。此外,还含有未变质的长石、石英、铁矿及其他作为瓷土来源的岩石的碎片。
纯粹瓷土的成分是:SiO2 46.51%,Al2O3 39.54%,H2O 13.95%, 熔度为1780℃。
陶土是指含有铁质而带黄褐色、灰白色、红紫色等色调,具有良好可塑性的粘土。矿物成分以蒙脱石、高岭土为主。陶土主要用作烧制外墙、地砖、陶器具等。
陶土矿物成分复杂,主要由高岭石、水白云母、蒙脱石、石英和长石组成。颗粒大小不一致,常含砂粒、粉砂和粘土等。具吸水性和吸附性,加水后有可塑性。颜色不纯,往往带有黄、灰等色,因而仅用于陶器制造。
陶土资源主要分布在小横山一带。含矿层位主要是白垩系上部粉砂质粘土,第三纪残坡积、冲坡积,第四系上更新统戚嘴组粉质粘土。矿床(点)取样分析:含二氧化硅65.18-71.86%,三氧化二铝15.02-17.99%,三氧化二铁3.27-6.61%,氧化钙0.75-1.68%,氧化镁0.89-2.07%,烧失量4.19-6.20%。
因此,无论是从成分、粘性、吸附性、吸水性、产地等来看陶土和瓷土都是有很大差别的。我们在选用陶器还是瓷器的时候也需要根据不同的用途来选择最适合的,比如说:我们在选择厨房、卫生间用的防滑砖的时候一般用陶土的多,虽然从强度和质量上来讲瓷土砖比较好,但是陶土砖防滑,更适合用在厨房、卫生间等需要特别防滑的地方。
Ⅹ 请问陶土,球土,高岭土有什么区别
陶土:矿物成分复杂,主要由高岭石、水白云母、蒙脱石、石英和长石组成。颗粒大小不一致,常含砂粒、粉砂和粘土等。具吸水性和吸附性,加水后有可塑性。颜色不纯,往往带有黄、灰等色,因而仅用于陶器制造。
陶土是指含有铁质而带黄褐色、灰白色、红紫色等色调,具有良好可塑性的粘土。矿物成分以蒙脱石、高岭土为主。陶土主要用作烧制外墙、地砖、陶器具等。
陶土资源主要分布在小横山一带。含矿层位主要是白垩系上部粉砂质粘土,第三纪残坡积、冲坡积,第四系上更新统戚嘴组粉质粘土。矿床(点)取样分析:含二氧化硅65.18-71.86%,三氧化二铝15.02-17.99%,三氧化二铁3.27-6.61%,氧化钙0.75-1.68%,氧化镁0.89-2.07%,烧失量4.19-6.20%。
球土:因开采时压成球状而得名。由高岭石构成并混有一定数量的石英、云母及有机质等杂质的一种可塑黏土。有时也含少量黄铁矿、白铁矿、菱铁矿等杂质,故陶瓷坯体中用量不宜过多。因其可塑性较好,常用于改善坯料的成型性能。
高岭土:高岭土的用途质纯的高岭土具有白度高、质软、易分散悬浮于水中、良好的可塑性和高的粘结性、优良的电绝缘性能;具有良好的抗酸溶性、很低的阳离子交换量、较好的耐火性等理化性质。因此高岭土已成为造纸、陶瓷、橡胶、化工、涂料、医药和国防等几十个行业所必需的矿物原料。有报道称,日本还有将高岭土用于代替钢铁制造切削刀具、车床钻头和内燃机外壳等方面应用。特别是最近几年,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使得高岭土的应用领域更加广泛,一些高新技术领域开始大量运用高岭土作为新材料,甚至原子反应堆、航天飞机和宇宙飞船的耐高温瓷器部件,也用高岭土制成。 目前,全球高岭土总产量约为4000万吨(该数据属于简单的国与国产量的相加,其中没有统计原矿的贸易量,包含较多的重复计算),其中精制土约为2350万吨。造纸工业是精制高岭土最大的消费部门,约占高岭土总消费量的60%。据加拿大Temanex咨询公司提供的数据,2000年全球纸和纸板总产量约为31900万吨,全球造纸涂料用高岭土总用量为约1360万吨。 高岭土在造纸工业的应用十分广泛。主要有两个领域,一个是在造纸(或称抄纸)过程中使用的填料,另一个是在表面涂布过程中使用的颜料。对于一般文化纸,填料量占纸重量的10-20%。对于涂布纸和纸板(主要包括轻量涂布纸、铜版纸和涂布纸板),除了需要填料外,还需要颜料,填、颜料用的高岭土所占比重为纸重的20-35%。高岭土应用于造纸,能够给予纸张良好的覆盖性能和良好的涂布光泽性能,还能增加纸张的白度、不透明度,光滑度及印刷适性,极大改善纸张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