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跪跳起有没有保护
没有。
跪跳起动作要领:1.从跪立开始,上体前倾,同时两臂后摆,臀部后坐。2.两臂迅速向前上摆,摆至前举时立即制动,同时伸腰展髋,脚背与小腿用力下压。3.身体向上腾起时,迅速提膝收腿成半蹲姿势。教学规格:动作协调,腾空高,落地稳。保护与帮助保护:帮助者站在练习者体侧,当其两臂摆至前举时,迅速托其腋下(或提其上臀)帮助腾起。教学方法:1.跪立,做摆臂与下压腿的配合练习。2.在帮助下直接练习。(1)跪跳起的有趣教学方法扩展阅读:利用跳箱的高低落差,改变动作的开始姿势或改变动作的时空条件。技巧跪跳起:在跳箱盖上由高处向低处做跪跳起,帮助练习者体会小腿和脚背压垫后提膝腾空的感觉,逐渐缩小落差(在跳箱前加垫子),直到同一平面的练习。技巧鱼跃前滚翻:1.站在箱盖上半蹲,向下做前滚翻,体会两臂控制弯曲的感觉。2.根据练习者能力,用不同高度的跳箱做障碍物,做跃过横箱的鱼跃前滚翻,体会腾空的感觉,提高动作规格。技巧手倒立前滚翻:蹲在跳箱盖上手撑垫子做前滚翻,体会由高重心向低重心转变过程中手臂的控制弯曲。技巧头手翻、前手翻:手撑跳箱盖向低处做,可提高完成动作的时间一空间条件,使动作易于完成。
Ⅱ 跪跳起跳不起来
【动作要领】①从跪立开始,上体前倾,同时两臂后摆,臀部后坐。②两臂迅速向前上摆,摆至前举时立即制动,同时伸腰展髋,脚背与小腿用力下压。③身体向上腾起时,迅速提膝收腿成半蹲姿势。
【教学规格】动作协调,腾空高,落地稳。
【保护与帮助】保护帮助者站在练习者体侧,当其两臂摆至前举时,迅速托其腋下(或提其上臀)帮助腾起。
【教学方法】①跪立,做摆臂与下压腿的配合练习。②在帮助下直接练习。
Ⅲ 怎样跪跳起
拜读了《中国学校体育》09-5期洪迎春、申克才老师撰写的《提高跪跳起能力的练习方法》一文后,笔者再次解读分析跪跳起的动作要领,(跪立,臀后坐,上体前倾,接着两臂迅速向前上方摆,并至胸前部位立即制动;拔腰、展髋,脚背和小腿用力压垫,使身体向上腾起,迅速提膝、半蹲起立。)认为除了两位老师分析的学生易犯脚尖支撑起立的错误的原因是脚踝、膝灵活性差和腰腹及腿部力量差外,最主要原因是学生不知道如何发力才能使身体向上腾起。针对这个问题,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步骤教学,通过实践检验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 连续跪跳前行
目的:让学生体验脚背和小腿用力压垫子的方法,两臂用力前摆,同时脚背和小腿用力压垫子,使身体向前上方腾起移动。
二、 连续跪跳前行两次后向前跪跳起
目的:学生在连续跪跳前行的惯性下尝试向前上方拔腰展髋提膝成蹲立的动作。
要求:能两次完成的学生可以进入下一步向上跪跳起的练习。不能完成的继续尝试练习,教师及时鼓励帮助。
三、 向上跪跳起
向学生强调向上跪跳起动作顺序:
一摆(臀后坐,上体前倾,两臂从身体两边小画弧向上摆至胸部位制动)
二拔(拔腰)
三展(展髋)
四压(脚背和小腿同时用力压垫)
五提(双膝迅速前提成半蹲)
六站(半蹲直体站立)。
教学重点:摆臂压垫和提膝时机。
教学难点:摆拔展压提的动作要连贯、协调。
帮助:当学生两臂摆至胸前时,帮助者站于学生一侧,迅速提拉上臂或托其腋下。或帮助者站于学生体后,用两手扶其腰部,助其腾起。
四、 拓展后的跪跳起
1、从一定高度的平台上向下做跪跳起。
2、跪跳起接……(如前滚翻)。
3、………(如前滚翻)接跪跳起。
目的: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Ⅳ 体育课上的素质训练有哪些
力量素质
1.发展上肢、肩带肌群力量的练习
各种方式的俯卧撑臂屈伸
[动作方法]俯卧撑:俯卧,两足跟并扰,脚前掌着地,两手撑地与肩同宽,四指向前, 收臀紧腹连续臂屈伸。两手扶在跳箱、护栏、台阶上,俯卧臂屈伸。
各种方式的推举哑铃(1000克)
[动作方法]手持哑铃于肩上,向上、斜上方推举哑铃;手持哑铃于胸前,向前、向侧推举哑铃。
用小皮球;小沙袋、小布包等做各种抛接练习
[动作方法]小皮球、小沙袋、小布包自抛自接;两个人互抛互接练习。
斜身引体
[动作方法]仰卧,两臂与肩同宽手正握低单杠,收腹、挺胸、屈两臂引体使胸部贴单杠,然后伸直两臂还原成仰卧开始姿势,如此重复进行。
2.发展腹背肌群力量的练习
各种不同身体姿势的举腿
[动作方法]坐撑举腿:坐立两手体后撑,两腿屈膝并拢,向上交替或同时举两腿。
仰卧举腿
[动作方法]仰卧收腹,向上交替或同时举两腿。俯卧跪撑举腿:俯卧单膝跪撑,收臀背屈向上交替举腿。
俯卧“一头翘”、“二头翘”
[动作方法]
俯卧“一头翘”:俯卧,两臂前举或两手抱头,连续做体后屈、伸。
俯卧“二头翘”:俯卧,两臂前举,两腿绷直,连续做体后屈、伸。
仰卧起坐
[动作方法]预备姿势:仰卧,两腿并拢屈膝,两脚放平,两手抱头后,同伴压着脚面。两手抱头收腹,低头成坐姿,两肘触膝;然后还原成预备姿势,继续进行。
20~30秒立卧撑
[动作方法]直立,迅速屈膝全蹲,两手撑地与肩同宽,两脚蹬地,两腿后伸成俯卧撑;两脚用力蹬地屈膝收腹成蹲撑,两手推地成直立,连续做20~30秒
3.发展下肢肌群力量的练习
连续跪跳起
[动作方法]跪立:两臂斜上举,然后两臂向下后摆,臀后坐,上体前倾,接着两臂迅速用力向前上方摆并至斜上举位置立即制动;脚背和小腿用力压垫子,提腰、展髋,使身体向上腾起,迅速提膝、收腿起立,如此反复连续进行。
单、双脚跳上、跳下
[动作方法]单脚跳上、跳下:一腿屈膝小腿提起,单脚支撑跳上台阶或跳箱等,立即跳下,连续进行。双脚跳上、跳下:两脚左右开立,稍屈膝,用前脚蹬地跳上台阶或跳箱等,并立即跳下,两臂协调配合同时前后摆动。
各种方式跳皮筋
单脚或双脚跳皮筋和跳皮筋游戏等。
4.利用卑杠、双杠、横梯等器械,做各种支撑、摆动、悬垂、移行等练习
1.同年级田径、体操和其他项目中的有关教材
2.简单的在器械上支撑、移行练习
[动作方法]
从单杠一侧跳起成腹前支撑,并做向另一侧的横向移行。移行时,双手相互移动随之身体重心移动,双手交替侧行。
[动作方法]
站于双杠正面,利用一杠,做与在单杠上相同的动作;站于双杠侧面,双手握杠端,跳起成双手支撑,向前移动再向后移动。在单杠、双杠、横梯(平梯)上做悬垂,并在器械上悬垂移行
[动作方法]
高单杠前正立,跳起双手握杠悬垂,向左右移行,高单杠下侧立,跳起双手前右握杠(掌心相对),做双手交替(两手轮流在前)移行。
[动作方法]
在高双杠的正面(握一杠)、侧面(在杠端握两杠)做悬垂举腿,并向左右侧行或前后移行。在平梯上做各种悬垂移行。
[动作方法]
跳起,在平梯的一端悬垂,两手交替在平梯的横木上移行,间隔一二三横木的移行,双手同时向前移行。
5.徒手或利用器械,身仰卧或俯卧做各种方式的收腹、挺身、臂屈伸、举腿等练习
1.同年级田径、体操和其他项目的有关发展腹背肌肉群的练习
2.徒手的单人练习
[动作方法]
(1)坐撑屈膝直角坐,成直腿后撑直角坐。反复练习。
(2)直臂俯撑,做提臀、收腹,大腿内收,靠近两臂动作。连续练习多次。
(3)坐地,两臂背后撑,举腿成直角,两腿坐开合动作。连续做。
(4)仰卧举腿,膝足尖绷直,两臂前伸在臀前击掌。
(5)坐姿,两腿伸直并拢,两臂上举,体前屈,手触地。反复做。
(6)俯卧,两臂前举,体后屈。还原姿势后,连续做。
6.徒手的双人练习
[动作方法]
(1)一人俯撑屈臂,另一人深蹲,两手握住同伴小腿。两人同时做撑起和蹲起动作。连续做。
(2)背对背站立,两臂上举,互握手。各自向前迈一步,挺胸,尽量成背弓。还原姿势后,连续做。
(3)两手抱同伴腰部。在同伴的帮助下,做有节奏的下振动作。连续做。
(4)站立,上体前倾,背起同伴,被背同伴两腿绷直,稍停。两人交替进行。
7.使用器械的发展俯卧肌群的练习
[动作方法]
(1)在肋木上做的动作。
(2)面对肋木,两手正握横木悬垂,上体稍后仰。两手依次向上攀握。
(3)两脚放在横木上,连续做俯卧撑臂屈伸动作。
(4)面对肋木,两手正握横木悬垂,做大腿向后伸展动作;同一动作,但向后伸展双腿时,屈小腿。
(5)背靠肋木,两手正握横木成抬大腿屈小腿姿势。
①做伸小腿动作。
②两腿侧分、并拢。连续做。
(6)背对肋木,两手正握肋木悬垂。收腹举腿与上体成直角,然后向左、右两侧做最大幅度的摆动动作
(7)面对肋木,站立在横木上,两臂屈,两手正握横木。做伸臂体前屈动作。
(8)在体操凳上做动作。
(9)坐在体操凳上,两手扶凳,两腿绷直,上体后倒仰卧,再恢复到直体坐姿势。连续做若干次。
(10)俯卧在横放的体操凳上,两腿绷直,两臂俯撑。在同伴的帮助下抬起上体)两臂侧平举。反复练习若干次。
8.原地或行进做各种方式的跳跃、越过障碍物等练习
1.结合本年级田径、体操和其他教材的有关发展下肢肌肉群进行练习
2.各种发展下肢肌肉的练习
[动作方法]
(1)在一条直线上做左右腿交叉跳。
(2)双腿并拢,连续向前跳。
(3)原地向上跳,连续做。
(4)单脚跳圆圈,左右换脚跳。
(5)原地跳起转体90度、180度、 360度。
3.从跳箱、跳跃器、平台等器械上做高处跳下
[动作方法]
从立正姿势向前上方跳起落在沙坑或垫子上;
从高处跳下,转体90度;
从高处跳下,转体180度;
从高处跳下,在头上、背后击掌;
从高处跳下,由学生做各种创造性的动作。
9.利用重物(10~15千克)做各种臂屈伸、摆振等练习
1.同年级田径。体操和其他项目的发展全身肌群练习的动作
2.举、推、抛、投实心球
[动作方法]
(1)双手持球向上推举实心球(或沙袋以下同):双手持球,向上推举,臂伸直再复原屈臂,反复做,球重2千克,每组做10次。
(2)双手持球交替上举:双手各持:球,交替做推举动作。球重2千克,每组10次(左右手交替算1次)。
(3)双手持球在头后推举:双手朝前,做推举动作,球重2千克,每组做10次。
(4)双手持球胸前平推:球重或重物4千克,每组5次。
(5)双手持球体前、后、侧屈:两脚并立,持球前屈时,球触地,后屈时有明显的背弓,侧屈时按左、正、右、正的顺序做。球重2千克,每组做的次数,由教师安排。
(6)双手持球做腰绕环:双臂上举,臂伸直,从左向右,再从右向左做连续绕环动作。。球重2千克。
(7)双手持球仰卧起坐:仰卧,两臂头上伸直持球,连续做仰卧起坐。球重2千克,每组做10次。
(8)单手、双手向各方向抛球、推球、投球。球重量、做的次数可灵活安排。
3.杠铃、重物的提、推动作
[动作方法]
(1)提起动作:双脚开立与肩同宽,体前屈,双手握或抓住杠铃或重物,提起至腹前,再将重物放于地上,或做手提重物的蹲起动作,反复做重量10~15千克,次数由教师自定。
(2)推举动作:双脚开立与肩同宽、将杠铃或重物提至胸前,向上做推举动作,反复做。次数根据上课需要做若干次。
[教学重点]
(1)要注意生理负荷不可过量:力量素质练习,有的动作需要闭气,学生的心脏负担较大、要针对学生具 体情况,合理地安排生理负荷量。“宁可少(重量和次数)一点,不可超量。”
(2)锻炼要全面:使各部位得到全面的发展,处理好局部和整体的关系。
(3)肌肉要放松:有松、有收,使肌肉收缩力加强。
(4)要提高学生兴趣:力量性练习,比较枯燥、艰苦,应采用游戏和多种多样的方式,提高学生的练习兴 趣和积极性。
(5)要与发展灵敏等素质练习相配合:六年级学生各方面的发展都很稚嫩,力量练习(特别是静力练习)要与灵敏、速度等素质练习相配合,使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
灵敏素质
1、两人追逐、躲闪跑
[动作方法]两人追逐,前边跑的人充分利用躲、闪改变跑的方向,摆脱对方的追赶或手触:后边跑的人要根据前边人突然改变的跑动方向,随之改变,,加快速度追赶手触对方。两人交换色。
2、10米X4在返跑
[动作方法]从10米长场地一端站立式起跑,快速跑至另一端用手触端线后,快速往回跑;同样用手触及这一端线后,再返回去,如此重复两次,即10米X4在返跑。
3、图形跑
[动作方法]快速沿着场地上的图形进行跑的练习。
4、后退跑
[动作方法]背对跑动方向,后退跑。
5、反复横跨
[动作方法]场地上画有相距1.2米的三条线。预备姿势,两脚左右开立于中间线两侧,上体稍前倾,两腿弯曲,用两前脚掌着地。听到“开始”的口令时,两脚同时蹬地向右线跨出,当两脚刚一触地就改变方向,向中线跨,由中线跨到左线,再从左线跨回中线,每跨过一条线即为一点(右、中、左、中即为4点)。如此连续进行20秒钟,做两次,记录成绩(点数)。
[教材要点]
改变方向要快,重心的起伏小。
6、附加动作的抛接轻物(拍手、下蹲、转体等)
[动作方法]用力将手中的小沙袋、小皮球等抛向空中,然后迅速做拍手、下蹲、转体等附加动作数次,再接住回落的轻物。
7、各种方式踢毽
[动作方法]
(1)连续用单脚内侧踢毽子。
(2)两脚交替用脚内侧踢毽子。
(3)用一脚内侧,另一脚外侧交替踢毽子。
8、徒手或利用器械,做钻、爬、跨、跳、滚动练习
[动作方法]钻、爬、跨、跳、滚动练习的内容形式很多,如:高姿、低姿、屈身或侧身钻过栏架爬过肋木;跨过小垫子或跳箱盖;跳过一定高度的皮筋;躺在垫子上做左右滚动练习等。
[教学重点]
在实际的教学中,发展灵敏素质练习要佞密结合各个运动项目的技术教学,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寓灵敏素质练习于技术教学和其它索质练习之中,随时随地挖掘发展灵敏素质的因素,加强灵敏性训练,提高神经系统的灵活性。
耐力素质
跑走交替、自然地形跑、越野跑、定时跑(2~3分钟)、轮流领先跑,都是发展耐力素质常用的有效方法。可以揉在一起灵活运用,结合本年级学生的生理特点,合理进行练习。
[动作方法]跑的技术动作正确,幅度稍小,步子轻快,有节奏的跑和呼吸。
[教学重点]
根据学生的身心实际,合理安排运动负荷,逐渐提高要求,以收到最佳的锻炼效果。
发展耐力素质练习
规定时间和距离(6~12分钟,800~1500米)的跑步、跑走交替、越野跑或自然地形跑
1.结合本年级田径和其他教材中的各种有关的教材进行练习。
2.连续地做各种上肢、下肢、腹背动作。
[动作方法]
30秒钟的立卧撑:从俯卧撑开始,变成蹲撑,反复做。这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儿童组的锻炼项目,在规定项目20秒钟的基础上,增加10秒可从锻炼协调性、柔韧性,变为耐力项目。
3.1分钟跳绳:用单脚、双脚跳均可,摇一次跳一次。
4.连续大步走、半蹲走:根据需要定距离、定时间。
[
手脚并用爬竿(绳)
[动作方法]
预备:两手用拳式握法握住于肩上或头上的绳子,并用腿、脚夹住绳子。然后开始手脚并用向上爬。夹绳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以一脚的脚背外侧和另一脚的脚跟外侧夹住绳(脚跟在上),同时两胫部和两膝部的内侧也紧紧夹住吊绳;另一种是以一脚的脚背和另一脚的脚掌夹绳,胫和膝部的方法同一。
攀绳方法也有两种:
一种是三拍爬绳。预备姿势:直臂悬垂在绳上。
第一拍:两腿弯曲尽量上提,然后用小腿夹住吊绳;第二拍,双腿夹紧吊绳,两臂引体向上,同时蹬伸两臂向上推身体;第三拍,两手依次向上换握,两腿、脚夹住吊绳。
另一种是二拍爬绳。预备姿势,一手直臂,另一手屈臂约与下颌同高握绳。第一拍:收腹两腿屈膝上提,小腿夹住吊绳;第二拍,蹬伸双腿,一手引体向上,另手同时向上换握。
[教材要点]
上下肢的协调配合。在教学过程中,由于二拍法需要的力量稍大一些,但实用性强,视学生的实际情况因 人而异。
用各种方式爬越80-100高的障碍物
[动作方法]爬越的器械可以是跳箱、平衡木、矮凳,利用校国内低矮的物体。爬越时可以用爬的方法也可以用跨越、跳越、侧摆越,以及平衡木上走等方法
[人对行换位
[动作方法]两人面对站立,互拉对方双手,身体贴近,保持平衡,换位时两人各先移动右(左)腿,待身体重,乙移过对方后放开对方手,使身体移过对方,左(右)腿换位,两人换位后要保持好平衡,然后各自继续前进
转身
[动作方法]两脚开立与肩同宽,两臂平举或弯曲保持身体平衡,转 体时以左(右)脚跟和左(右)脚掌为轴,向右(左)转体,两臂辅助转动,转体后两眼平视前方。
【教材要点】
保持身体平衡;转身时身体不左右摇晃;换位时双人配合默契。
各种方式跳短绳 连续单脚交换跳 [动作方法]
两手握绳两端,由后向前摇绳子, 一脚在前跨跳过后,另一脚随即跳起,绳从而脚下依次抡转过去。
并脚跳:
两手摇绳的两端,并脚跳过由后向前摇转的绳子。
连续单脚跳
两手摇绳的两端由后向前,一腿屈膝脚离地,单脚跳过绳子,连续进行。连续单脚跳,注意练习一定次数后,换脚进行。
跳长绳
两人摇绳,每人各握绳子的一端,对面站立,并同时向同一方向摇转绳子。
跳绳人正面对绳站立,当摇转的绳着地瞬间,跳绳人立即跑入跳起
跳绳跑接力
(一)游戏目的:培养儿童的协调俱和跑跳能力。
(二)准备工作:
1.单人用跳绳两恨。
2.在场地上回两条相距10米的平行线,一条为起点线,另一条为折回线。
(三)游戏的进行:教师可将儿童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各成纵队站在起点线后,面向折 回线,各队排头手持跳绳,将绳荡在身后做好准备。游戏开始,教师发今后,各队排头跳绳 跑向折回线,脚触线后立即跳绳跑回,将绳套在本队第2人身后,并将绳交给他,自己站到队 尾;第2人用同样方法跳绳跑,如此依次进行,全队每人轮流1次,最后以全组先跑完的队为胜
(四)游戏规则:
1.跳绳跑时,必须连续一摇一跳,不得空跑。
2.到折回线时,必须脚踩折回线后方能返回。
(五)教法建议:
也可任折回线上插两面小旗,要求儿童不间断地跳绳绕过小旗后返回。也可每队用两根跳绳,免去交 接时的停顿,以增加游戏的激烈性。
闯关
(一)游戏目的:培养儿童的灵敏性和判断时机的能力。
(二)准备工作。
1.跳绳(2.5一一一3米长)3根。
2.在场地上画3条相距3米的平行线。
(三)游戏的进行:选几名儿童,每两人拿一根跳绳,分别站在3条线上,其他人成一路纵队面对跳绳站好。
游戏开始,拿跳绳的人同时向同一方向摇绳,其他人按顺序依次从摇转在空中的绳下穿过.连继闯三关后。在对面面对跳绳站好。如中间碰绳或跳过绳算失误,由失误者替换一个摇绳的儿童,游戏继续进行。
(四)游戏规则:
1.闯关时,中间可稍停顿等待时机,但不得摇绳两次以上仍不闯关,否则算失误。
2.摇绳人要有节奏的摇绳,不能忽快忽慢。
(五)教法建议:
可以3条绳向不同方向摇动,或允许3条绳不同步摇动,以增加游戏的难度。也可以几个人同时闯关,看谁先过关。
8字形跑动跳绳
(一)游戏目的: 发展儿童的灵敏性和跳跃能力。
(二)准备工作:
长跳绳一根。选两名儿童做摇绳人,将其他儿童分成人数相等的两组,各成纵队站在跳绳正摇方向一侧的两边。 游戏开始,教师发今后,各组排头同时人绳,跳过一次 后从另一侧跑出,绕过摇绳人站在另一组的队尾 其他儿童照此方法按顺序连续跳绳,如有失误,由失误者替换摇绳人。
(三)游戏规则:
1.跳绳时,碰绳、空绳、停顿,均判为失误。
2.只允许两组各一人同时入绳,提前或错后人绳均算失误。
(四)教法建议:
1.此游戏可改为要求每人跳规定的次数后跑出。
2.可在跳绳时,要求两人互换位置,或加转体等动作,以增加游戏的难度。
曲线跑动跳绳
(一)游戏目的:发展儿童跳跃和曲线跑动的能力。
(二)准备工作:
1.2米长的跳绳6根。
2.在场地上画两条长10米,间隔5米的平行线。
(三)游戏的进行:教师可将儿童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每队选出6人,每两人一根跳绳站在同一条平行线上做摇 绳人,各组摇绳人彼此之间尽量靠近。各队其他人成纵队分别站在平行线同一端本队摇绳人的左臂一侧。各队第1和 第3根绳向有跳绳人的方向正摇绳,第2根绳则采用反摇绳的方法。游戏开始,教师发今后,各队排头迅速上第1根绳 ,跳一次后,跑向另一侧绕过摇绳人后上第2根绳,跳一次后跑出,如此依次跳过第3根绳后站到线另一端摇绳人的 右侧。其他人照此方法进行曲线跑动跳绳,每人做一次,最后以先完成的队为胜。
(四)游戏规则:
1·必须按规定的方法,依次跳过3根绳,如有失误要求在失误处完成跳绳一次后再继续前进。
2·要求各队按顺序进行,不得两人同时跳一根绳。
(五)教法建议:
1·此游戏可改为允许两人同时跳一根绳(但顺序不能变动)。允许空跑,以增加速度。
2·可从一端开始,曲线跑动跳绳往返一次,回到原来位置为止,中间允许交叉人绳跳动。
双人跳绳接力
(一)游戏目的:培养儿童相互配合,协调一致的合作精神,发展其跳跃能力。
(二)准备工作。
1.跳绳(长2.5米)两根。
2·在场地上回两条相15米的平行线,一条为起点线,另一条为折回线。
(三)游戏的进行:
教师可将儿童分成人数相等并为偶数的两队,各成两路纵队站在起点线后,横排两人为一组。各队第1组儿童并肩站立,一人左手握绳柄,一人右手屋绳柄,把绳荡在身后,做好准备。游戏开始教师发今后,两人同摇一根绳并跳绳跑向折回线,脚触线后,两人再跳绳跑回本队,将绳套在第2组儿童的身后,并把绳交给第2组,然后站到队尾。第2组儿童接绳后,依照前面的方法进行,直至全队轮流一次后,最后以先完成的队为胜。
(四)游戏规则:
1·跳绳跑时,必须连续一摇一跳,不得空跑。
2·中途失误停绳后,必须在原地重新摇绳后,方能前进。
3.两个人的脚都触到折回线后,方能返回。
柔韧素质
1、持轻器械做各种肩关节活动
[动作方法]
手持短绳或体操棍的两端,做向前、后或绕环练习。练习时逐渐提高要求,如缩短两手之间的距离、臂从弯到趋于伸直等。
2、体侧屈、体前屈、体后屈、腰绕环
[动作方法]
体侧屈:两脚左右开立与肩同宽或比肩稍宽,两腿伸直,向左、右做体侧屈。
体前屈:两脚开立或并扰,做直腰体向前屈。
体后屈:两脚左右开立,提脚跟,向前顶髋,做身体向后屈。
腰绕环:两脚开立,两手叉腰,做向左、右的腰绕环练习。
3、各种方式的压腿、摆腿、踢腿、纵叉、横叉
[动作方法]
正压腿、侧压腿;外摆腿、里摆腿;正踢腿,侧踢腿;纵叉、横叉等。
4、各种踝、膝、髋关节活动
[动作方法]
踝、膝、碗关节的伸、屈、绕环等。
[教学重点]
①柔韧素质练习与其它素质练习相结合,在各种运动项目的准备活动中,要特别加强柔韧练习;
②柔韧素质练习要从小抓起,效果会更明显;
③培养学生的吃苦和超越自己极限的拼搏精神。
速度素质
1.各种预备姿势,突发各种信号的快速移动
[动作方法]
学生用蹲、坐、仰卧、俯卧等预备姿势,听到突发信号(哨音、掌声、口令等)立即向指定的方向快速移动。
2.变换各种方向的跑
[动作方法]
向前跑动时,听信号后,迅速改变方向、临时突发指定方向跑等。
3.各种方式追球跑
[动作方法]
面向或背对抛球方向,大家追一球跑练习;或者自己或同伴向前抛球后,迅速追球跑练习。
4.短距离重复跑
[动作方法]
站立式起跑,快速跑30米左右后,走回起点重复进行。要根据学生的情况掌握练习的次数和间隔时间。
5.30~40米快速跑
注意后蹬有力,跑的频率要快。
[教学重点]
1、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运用多种形式,发展学生的速度素质。
2、结合发展灵敏素质的练习,效果更好。
Ⅳ 教材与教法分析的核心是什么
(原载体育教学2011年第4期) 教材与教法分析是教学设计及说课、评课等教研活动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只有在对教材与教法作出正确、具体分析的基础上,才可能真正作出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从而实现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一、 教材分析的核心是什么1.为什么要分析教材教材是课程实施的基本内核和教法运用的重要前提,缺失教材的课程是空城之计,而脱离教材的教法则是无的放矢。教材又是课程与教法之间的中介和联结,只有通过教材,才能实现课程目标,只有通过教材,教法才有用武之地。从教育传播学的角度看,教材属于教育信息的范畴,而教育者只有把教育信息转换为自己所熟悉的符号,并遵循教学规律和经验译成信息意义,才便于受教育者更有效地接受信息,教材分析就是一种对教育信息重新译码的过程。没有对教材的正确和具体分析,就难以针对性的制订教学目标,拟定教学策略取向和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首先对教材做出正确和具体的分析。由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没有提供具体的教材内容,体育就成了学校中唯一需要教师自己动手选择教材的学科,而选择教材首先需要对浩瀚繁杂的体育内容作出分析,明确哪些内容可以进入体育课堂成为教材,哪些内容不宜成为体育教材,即体育教师在具体的教材分析前还必须对候选体育教材进行预先分析和筛选。为什么棋牌类、拳击、钓鱼、台球等活动不宜作为体育教材,就是这种预先分析和筛选的结果。2.教材分析的核心是什么如果说教材分析有个核心的话,那么这个核心可以分成几个层次,宛如一个有层次的圆核,其层次由外向里分别是教材的价值、教材的特点和教材的重点,这些因素又分别制约着教学目标的制订,教学策略的取向和教学方法的选择。(1)教材价值的分析核心的最外层是教材的价值。教材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和影响着教学目标的制订,我们一般可从健身性和教育性两个方面对教材价值进行分析。一是教材的健身价值,虽然实践类体育教材都具有健身价值,但具体的健身指向或重点却并不一样。如田径运动对增强速度、耐力、力量等素质和提高跑跳投能力效果极佳;体操运动对发展力量、协调及前庭分析器的机能稳定性有独到之处;球类运动对提高身体灵活性和分析判断能力、对抗能力等效果良好。二是教材的教育价值,不同教材的教育价值也存在差异性,如体操教学中特殊的保护帮助手段对培养学生协作互助精神有良好作用;耐久跑对培养吃苦耐劳精神和坚毅的意志品质效果良好;跨栏跑、支撑跳跃等能有效改善学生勇敢、果断的意志品质等等。教学目标的制订要和教材的价值相吻合,而不能凭空臆造。例如在单双杠教材的教学设计中提出“增强弹跳力”的目标,就属于目标与教材价值相脱离的臆造。又如有的教师在“篮球单手肩上投篮”这一教材的教学设计中提出“培养勇敢顽强的精神”的目标,这就和单手肩上投篮这一教材的价值相去甚远,也是一种脱离教材价值的主观臆造。(2)教材特点的分析教材价值层面的下面是教材的特点。教材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学策略的取向。不同的教材具有不同的特点,从主导运动能力的角度看,教材具有体能性或技能性的特点;从会做和不会做有无明显界限的角度看,教材具有突变性和渐变性的特点;从动作属于人为创编还是与生活相联系的角度看,教材具有创编性或生活性的特点;从运动项目的竞技特征看,教材具有对抗性或表现性的特点等等。另外,从学习掌握技能的途径这一角度看,有些技能具有自主习得性,即学生随着年龄增长和生活经验积累便可自主形成动作技能,如走、跑、跳、投、攀、爬、钻等。有些技能具有模仿习得性,即模仿跟做是学习这类动作的主要途径,如体操、武术、舞蹈里面的许多动作,主要依靠模仿学习。有些技能具有对抗习得性,即技能的真正掌握必须经得起比赛对抗的检验,而且在对抗中还可能创造性地做出新动作,如各种球类项目的技术动作。过去我们多从运动项目、技能分类或锻炼价值等视角出发分析教材特点,却很少从技能习得与教法选择等学习的角度审视分析教材。其实,教材的不同特点呼唤与之相适应的教法,这里面应该存在某种可遵循的规律、是一个大有开发前景的教学研究空间。如“快速跑、耐久跑、障碍跑、蹲踞式跳远、轻物掷远”等教材具有生活性、体能性和渐变性的特点,其技能学习具有自主习得性,即这些动作与学生生活经验有密切联系,到了一定年龄和经历了足够的生活、游戏等实践后,便能自然、本能的完成动作。在这些教材的学习中,学生有可能在教师没有讲解示范的情况下进行完整的尝试性练习,那么,教师完全有可能采用先练后教,边练边教,自主探究等方式进行这类教材的学练,让学生在反复的练习中不断改进、巩固和提高运动技术水平。而“少年拳、韵律操、舞蹈、双杠屈伸上、直腿后滚翻”等教材具有创编性、突变型和表现性的特点,其技能具有模仿习得性,与学生生活经验联系较少,属于那种不学不会的动作,学生无法在没有感知教材的情况下进行完整的尝试练习,因此,教师就应该采用接受式的教学策略,要先教后练,循序渐进,用示范、讲解、诱导、辅助、帮助保护、程序教学等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动作技术。不管什么教材都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或者不管什么教材都是接受式学习的老一套,我们必须摒弃这种以不变应万变的教学态度。(3)教材重点的分析教材分析核心的最里层是教材的重点。教材重点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具体的教学方法和练习形式,决定了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着眼点、着力点和着手点。就运动技能教材而言,教材重点一般是指教材的关键技术环节或动作要领。需要指出的是,作为教材重点的“点”往往不止一个,而是两个甚至两个以上“技术点”的结合或配合。如跳跃项目中助跑和起跳的结合;投掷项目中助跑和最后用力的结合;跑步的蹬摆结合;双杠挂臂屈伸上伸腿、制动与两臂压杠的配合;技巧前滚翻蹬地与团身的配合等。只有准确抓住了教材重点,教师才可能针对重点来设计有效的学练方法,才可能根据重点合理安排教学步骤和进行辅导纠错。很多教师在前滚翻教学中都把团身作为重点而忽略了蹬地,以为团身好就能翻滚的圆滑流畅,结果很多学生虽然团身很好却总是不能圆滑流畅的完成滚翻动作,原因是他们没有做出有效的蹬地动作,失去了翻滚的动力来源,这就是没有抓住教材“技术点”的结合而造成的失误。没有把教材难点列入教材分析的核心是因为难点具有主观性和动态性,在不同的学习对象身上和不同的学习阶段,教材的难点可能是不确定的,教师很难在课前就预设好一个具有普适性的教材难点。因此,教师应当在教学中注意观察,相机行事,因人、因时而异地确定教材难点。教材价值、特点和重点分别制约着教学目标制订、教学策略取向和教学方法选择,因此,教材价值、特点和重点应成为教材分析的核心或重点。如下表所示:教材分析 分析要素制约对象教材价值教材特点教材重点速度、力量、耐力、灵敏等;勇敢、坚毅、合作、自信等体能或技能、创编或生活、对抗或表现、突变或渐变等关键技术环节或要领、技术点的结合、配合等教学目标制订教学策略取向教学方法选择 二、教法分析的核心是什么教法分析的核心是教法是否具有适切性,即某种教法是否适合、贴切某项教材和某些学生,是否能有效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并通过教材的学习促进学生发展。适切的才是有效地,不适切的就是低效的甚或无效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教法的适切性。1.教法是否适切教材教法是否适切教材指的是教学方法能否有效或高效的促使学生掌握教材和通过教材促进学生发展,即能否“因材施教”(这个“材”指教材)。例如“跪跳起”动作的重点是摆臂制动与两腿压垫的配合,有的教师让学生分成两人一组,一人拉着练习者的双手用力往上提拉,帮助练习者完成跪跳起动作,结果反而破坏了练习者上下肢的配合,一旦失去帮助外力,学生仍不能独立完成动作,这一教法设计就背离了教材的技术重点。有的教师在教授鱼跃前滚翻时,设计了远撑前滚翻、兔跳、越过较低障碍物的前滚翻等练习帮助学生体会蹬地、双手撑地和短暂腾空的动作,结果学生很快掌握了鱼跃前滚翻的动作方法,这是因为远撑前滚翻和兔跳等练习在用力方法、动作结构等方面与鱼跃前滚翻很相似,是有效的鱼跃前滚翻诱导练习,这一教法设计符合体操教材的诸多特点,具有较强的适切性,因而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2.教法是否适切学生教法是否适切学生指的是教学方法是否符合学生的年龄、性别、生理、心理等特点,即是否“因才施教”(这个“才”指学生)。脱离学生实际的教法设计难以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有时甚至会闹出笑话。如有的教师对中学生采用情景教学法,让他们用沙包“炸敌人碉堡”、“打敌人飞机”等,结果学生练习几分钟后便兴趣全无,应付了事。还有的教师让小学生长时间进行某一练习而不变换练习形式和内容,结果是小学生很快就注意分散,兴趣下降,练习效果大打折扣。再如有的教师让小学生在罚球线外练习单手肩上投篮,结果很多学生由于距离较远而力量不够,出现动作变形的错误。以上例子都是教法不适切学生心理或生理特点而造成的不良后果。因此,了解和把握学生的年龄、性别、生理和心理特点,选择最具有适切性的教法“因才施教”,对于提升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教法分析的重点所在。3.教法是否适切“错误”体育教学方法体系中有一类叫做纠正错误法,是指教师用来纠正学生动作错误的一些特殊的方法手段。学生发生动作错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教师必须找准原因,“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纠错方法不适切动作错误就像医生乱开方,下药不对症,难以取得预期的“治疗”效果。如学生练习前滚翻时由于蹬地无力或没有蹬地而造成翻转困难,教师让学生两脚夹一条纸片做前滚翻,结果学生仍然不能流畅的完成前滚翻。因为两脚夹纸片这个方法对改正分腿错误有效,而对没有蹬地或蹬地无力造成翻转困难这一错误毫无适切性,是不管用的无效方法,有效的方法应是让学生明确动作要领,反复练习蹬地动作,因为这才是具有适切性的,管用的,有效的方法。说来道去还得应了那句老话:“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世界上没有最好的教法,只有最适切的教法,从这一角度看,教法分析的核心就在于它的适切性如何,在于能否“因材施教”和“因才施教”。
Ⅵ 跪跳起动作要领
跪跳起动作要领:
1、从跪立开始,上体前倾,同时两臂后摆,臀部后坐。
2、两臂迅速向前上摆,摆至前举时立即制动,同时伸腰展髋,脚背与小腿用力下压。
3、身体向上腾起时,迅速提膝收腿成半蹲姿势。
教学规格:
动作协调,腾空高,落地稳。
保护与帮助保护:
帮助者站在练习者体侧,当其两臂摆至前举时,迅速托其腋下(或提其上臀)帮助腾起。
教学方法:
1、跪立,做摆臂与下压腿的配合练习。
2、在帮助下直接练习。
(6)跪跳起的有趣教学方法扩展阅读:
利用跳箱的高低落差,改变动作的开始姿势或改变动作的时空条件。
技巧跪跳起:
在跳箱盖上由高处向低处做跪跳起,帮助练习者体会小腿和脚背压垫后提膝腾空的感觉,逐渐缩小落差(在跳箱前加垫子),直到同一平面的练习。
技巧鱼跃前滚翻:
1.站在箱盖上半蹲,向下做前滚翻,体会两臂控制弯曲的感觉;
2.根据练习者能力,用不同高度的跳箱做障碍物,做跃过横箱的鱼跃前滚翻,体会腾空的感觉,提高动作规格。
技巧手倒立前滚翻:
蹲在跳箱盖上手撑垫子做前滚翻,体会由高重心向低重心转变过程中手臂的控制弯曲。
技巧头手翻、前手翻:
手撑跳箱盖向低处做,可提高完成动作的时间一空间条件,使动作易于完成。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跳箱
Ⅶ 跑50米跑得快有什么窍门
窍门:
1、50米一般采用站立式起跑,双脚一前一后站立,双腿屈膝,后腿大约曲120度(原因是大小腿折叠120度时股四头肌的四个头都能充分拉伸),两臂自然下垂或一前一后自然曲臂准备,弯腰重心前倾(一定要保持在向前倾到和保持稳定之间的临界状态。
2、最忌讳重心后坐)两眼看前下方5-6米处,注意力集中到耳部听发令。
3、起跑后保持重心前倾加速跑,尽量晚抬头晚抬体,避免应抬头而引起抬体过快过早增大阻力。
4、因为是50米所以几乎不存在途中跑,直接过度到冲刺跑,要求尽量保持步频、步幅身体前倾,千万别坐着跑,避免蹬地后的反作用力作用到重心上的水平分力过小。
(7)跪跳起的有趣教学方法扩展阅读
跑步运动技巧:
1、落地缓冲:
如果你有仔细观察过他人跑步,你会发现,很多人都是全脚掌着地,落地时的声音也比较大。正确的动作是在跑步时,腾空脚落地时要中位脚先着地,脚掌就不要着地。这是对于脚踝、膝盖的一种保护,防止骨膜炎的发生。
2、摆臂:
摆臂是在跑步过程当中,保持身体的平衡性和协调性,使身体更自然的摆动,更符合人体运动的韵律。摆臂时,只要记住前不露肘,后不露手,自然的随着脚步而摆动。
3、抬头挺胸:
跑步是保持抬头挺胸有助于改善人体的呼吸循环系统以及建立正常的记住状态。因为你在跑步过程中,人体在不断的消耗能量,易出现疲劳状况,这时如果你能用你的意志挺起你的脊梁,那么你要改善驼背状况其实就很简单了。
4、呼吸:
跑步时的呼吸是深远而悠长的,一般采用鼻吸嘴呼,体力下降较为严重时可以采用嘴吸嘴呼方式。
5、心率:
慢跑作为一种养生的有氧运动,就要和快速跑区分开来。一般来说,最适合身体锻炼的心率律动次数是:(220-年龄)×60%左右。大家跑步的时候可以适当的测量以下。
6、头与肩:
头与肩都要保持稳定。头要目视前方,下颚微收但不要低头。跑步时,肩先放松下垂,然后尽可能上耸,停留一下,恢复原来的姿势再重复。
7、臂和手:
手要微微握住,大小臂屈成约90度,前后自然摆动。要注意向前的手臂不要露肘,向后的手臂不要露出手来。
8、腿:
用大腿带动小腿,膝关节要朝向脚尖方向,抬到合理的高度后放下再重复。
9、双脚:
双脚要放松,不要紧缩脚趾,脚抬高到离地10厘米就可放下重复。脚掌落地时前脚掌不要太用力蹬地,以免造成小腿肌肉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