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提高小学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有效性
“口语交际”是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所以正确把握“口语交际”的目标和内容,研究“口语交际”的教学方法,对贯彻落实《语文课程标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重要的意义。而小学低年级的“口语交际”是语文课程中“口语交际”的前提,基础。故而小学低年级口语交际的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口语交际”的总目标: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可是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发现许多学生并非如此,他们在四十分钟的课堂教学中白白浪费时间,他们心中没有说的材料,也不知如何去说,他们无事可做,无话可说。只有少数同学在按照老师设计好的教学流程在演练。这样大部分学生课堂训练得不到落实,这样的“口语交际”课怎能实现“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的目标呢?
为此,近几年我对我校低年级“口语交际”进行了大量的跟踪调查和实践探究,如何提高小学低年级“口语交际”的效力呢?从大量成功的口语交际课和我亲身的课堂实践中,总结得出,只要落实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来设计规划自己的课堂教学,“口语交际”课一样可以像阅读课那样精彩,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精心创设口语交际的情境,激发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兴趣。
“口语交际”不是孤立的口头造句,它是在特定的环境里产生的语言活动。这种语言交际活动,离开了“特定的语言环境”就无法进行。因此,我们在进行“口语交际”教学时,应精心创设符合生活实际的交际情境。因为与实际生活相符的交际情境,容易使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学习情绪也会变得高涨起来,积极性也得到激发,学生会怀着浓厚的兴趣去作进一步的体验。
那么,怎样创设情景呢?不同的内容要选择不同的语言情景。例如,以新课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伸出我们的双手》为例,在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盲人到商店里买东西,被营业员“坑”了,你看见了会怎么做,怎么说。盲人从商店里出来,突然下起了大雨,他慌慌张张地往家赶。要过公路人行道,盲人想要加快脚步,正好汽车快速开来,这时你怎么办?创设两个情境,让学生选择着说,这样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下说起来就有针对性,说的积极性也高了,说的内容也具体多了。甚至有些学生由开始不敢说到后来也敢大胆的说了,好像自己是在先做后说一样。
二、激发学生心里的矛盾冲突,使创设情境的目的获得成功。
情境创设是“口语交际”课成功的前提,但要真正获得成功,还必须激发学生心里的矛盾冲突。学生有了心理冲突,才有积极的思维参与才有更强的表达意愿,才有说不完的话。例如我在教第六单元《我该怎么办》时,当学生看清楚图意后,许多学生都很快有了答案,有的说:“应该开门,因为他是爸爸的朋友。”有的说:“不应该开门,我不认识他,他有可能是坏人。”大部分学生说到这里就无话可说。如果“口语交际”说到这里,那只能是简单的问答,并不是“口语交际”的课堂训练。它离“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的这一目标相差甚远。于是我就进一步创设情境,以便激发学生的心理冲突:如果他是爸爸的朋友,你会怎么和他交流?当他不是爸爸的朋友时,你又会怎么和他交流?学生纷纷抢着说。有的说:“如果他是爸爸的朋友,我会把他请进来,很热情地招待他,并询问他找爸爸有什么事,直至最后给他满意的答复为止。”有的说:“如果我不能确定他是否是爸爸的朋友,我也会很热情的对他说:‘爸爸不在家,有事请他给我爸爸打电话,如果他再继续纠缠,就进一步说明他是骗子,我将不会再理睬他。”说完后,他们自己找好合作伙伴,相互商讨怎样进行情境对话表演。这样通过情景的创设,心理冲突的激发,学生不但知道会怎么说了,而且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也得到进一步加强。
三、涉及更多情景层面,努力实现“口语交际”的双向互动。
“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它是一个听方与说方双向互动的过程,不是听和说的简单相加,也只有交际的双方处于互动的状态,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口语交际”。因此,我们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应想方设法实现课堂教学中的双向互动。如我在教学第一单元《春天里的发现》时,我课前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分别去山坡、田野、河流和果园等观察点去观察,并提出不同的观察要求:到山坡上去观察春天山上的树木有什么变化,去田野的观察春天田野里的庄稼有什么变化,去河流的观察春天河流有什么变化,去果园的观察春天果园里有哪些变化。让学生到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去寻找自己的发现。学生会根据自己想知道的去作细致的观察。这些观察内容在口语交际课上也自然地变成“口语交际”的话题,互相的问答过程就是双向互动的口语交际过程。这样学生在有目的、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观察资料丰富,双向交流的时候也滔滔不绝,说个不完。听说双方的的双向互动得到充分的调动。
课堂教学中,多给学生“口语交际”的实践机会。
人的“口语交际”的能力是在“口语交际”的实践中形成的。新《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以贴近生活的话题或情境来展开口语交际活动,重视日常生活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而不是传授口语交际知识。
为此,我认为教师在教学中,要尽量创造双向互动的环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口语交际实践。特别是借助教材,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1、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 。低年级编排的“口语交际”实践。配有图画,图画直观有趣,可以引起学生的观察兴趣,体现该次“口语交际”的目标要求。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画,可以帮助他们了解图画中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关系,也可借助图画,鼓励他们想象、创新。如教《我该怎么办》(第四册第六单元)一课,可先引导学生观察图画,注意画面的内容;再想一想: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有哪些人?他们分别在干什么?小男孩遇到了什么事?他该怎么办?由此启发学生注意画面上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然后让学生个人自述,同桌互述,小组互说,班上介绍,最后让学生自己动脑,想想假如自己遇到类似的情况,该怎么办?鼓励他们大胆想象,敢于想象,敢于创新,并把想出的办法说给同学们听。
2、记一记,听一听,说一说 。在“口语交际”课中进行“听听说说”的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认真听别人说话的习惯,培养他们敏锐的反应能力和快捷的思维判断能力。如《保护有益动物》(第四册第五单元)一课,可引导学生将思路引向生活,启迪他们查找并记录哪些小动物对人类有益,怎么有益和自己是怎样保护有益的小动物,再在小组中进行讨论交流。当某个同学自述时,要求其他同学们认真听,还可提出问题,学生在这种双方互动的交流中,锻炼了口语交际能力,培养了良好的听说态度。
总之,在口语交际课堂上,能创设适合的情境,设计对等的冲突,调动学生不断互动,在课堂上,生活中不断地实践、训练,这样的口语交际教学一定很精彩。
‘贰’ 怎么样培养一年级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一、教给学生平时积累语言的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上口语交际课时,一个班的学生中,大部分学生不知道说什么,只有几个学生能说会道,踊跃发言。有的想说却找不到适当的语言,词不达意,引来同学们的哄堂大笑,有的乐意发言的,也是只言片语不能完整的讲一段话,这都反应出了学生平时语言积累不够的问题,古人云“积少成多,积沙成塔。”积累,仅仅靠教材中的几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这就要求学生会阅读,能阅读与课文相关的书籍文章,阅读自己喜欢阅读的课外书,阅读过后能进行简单的复述,并且能说出自己喜欢那些段落或者喜欢那些词语,这样就可以做到在阅读中积累。同时,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表达,在平时的交流中,优异捕捉学生不经意间表达出的好词佳句,适时地表扬激励,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继续积累的兴趣。
二、抓住课堂进行渗透说话训练
每个单元中间安排的口语交际,在口语交际教学中起着抛砖引玉的作用。教师在上新课前,要认真钻研教材,充分激发学生交流的欲望和激情,让学生“多看”、“多想”、“多说”、“敢说”,在师生的互动之中充分提升交际能力。
1、图文结合,大胆想象“说”
新课改理念下的语文教材中,每一篇课文都配有形象生动丰富多彩的图画,这就给学生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给说话提供了条件。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挖掘、利用好教材资源,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打开语言的闸门,无拘无束地交流,畅享交流的快乐,从而达到口语交际训练的目的。
2、创设情境,尽情表演“说”
教学诗歌、古诗类的文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诗歌类、古诗类的文章画成一幅简单的图画,改写成优美一段句子,并且鼓励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将文字说得生动、具体。教学有大量插图的文章时,可以让学生在插图处进行仔细观察,将这幅插图说得详细具体。教学语句含义深刻的文章时,可以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将句子的意思表达出来。教学童话、寓言故事类的文章时,教师可以根据故事的特点,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分角色表演,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复习了课文中的内容,也是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过程。
3、续编故事,拓展延伸“说”
在教材编排之中,有很多通话和寓言故事,这些优美的童话和寓意深刻的寓言也给学生留下了施展才能的机会,例如:《守株待兔》这篇课文既是一则充满童趣的寓言故事,又是一篇进行口语交际的好教材。这则寓言给学生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我就因势利导,向学生提问:还会有兔子来撞在这棵树上吗?这个人还会和上次一样捡到兔子吗?他的生活会怎么样?……这样顺着课文情节,让学生展开想象,既延伸了课文内容,又锻炼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三、抓准学生交流的时机
教师除了利用口语交际课、平时的语文教学外,还可以抓住适当的时机,灵活地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例如在一次口语交际课上,我向学生提问:同学们读吃过那些水果?是谁给你买的?您最爱吃的水果有那些?这些水果是什么形状?成熟时是什么颜色?味道有什么特点?这时全班同学就像炸开了的锅,你一句,我一句,积极发言,,这样做到了感性认识与生活经验相结合,使口语交际在活跃的气氛中进行。
四、联系实际挖掘交际材料
通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现模拟情景,激发学生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例如我在语文课上向学生提问:你们上过街吗?和谁一块去的?都卖了那些东西?买东西的时候搞价了没有?那个商店的售货员服务态度好?比比看,哪家的货物便宜?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话匣子打开了,口语交际十分活跃。
五、写作教学提高交际能力
写作和口语一样同是表达,写作是我手写我心,口语交际是我口说我心,在正式写作之前可以让学生口述自己如何写这篇课文,大胆地谈谈自己的想法,这都有利于口语交际,加强写作训练,从低年级写一句话到中年级写一段话,再到高年级写一篇作文,语句通顺,条理清晰,重点突出,都需要学生的语感文字的准确运用,对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也有很大帮助作用。
六、乐于表达提高交际能力
要使学生乐于表达,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当走近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学生。要调动学生的兴趣,首先必须了解他们关心的是什么,进行口语交际的时候,就可选择学生最感兴趣的内容。比如小学生非常爱看《喜羊羊和灰太狼》,这个时候可抓住学生这个兴趣点,让学生说说:你最喜欢动画片里的哪个人物,为什么喜欢他?能不能把这个小节的故事情节复述一遍?由于内容贴近学生,学生有话可说,就容易激发他们与人交流、沟通的欲望。
总之,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要合理利用教材,精心创设交际情景,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凡是能够让学生“说话”的机会,尽量交给学生,通过不同途径锻炼学生,就会达到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叁’ 辅导班 怎么教一年级识字和口语交际,有方法吗
一年级小朋友年纪小,要以吸引他们的兴趣为主,因此你可以制作一些卡片来进行教学,让孩子能够喜欢上你的上课。
‘肆’ 一年级上册口语交际应该怎么做教案
搞任何工作都应有高度的计划性,教学工作也不例外.只有按照计划进行,才能克服教学工作中的盲目性,才能提高工作效率,不断改进教学工作.教学工作中的课时计划;即教案,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依据,它关系到一节课的具体安排和教学质量.因此,如何编写好教案则应是每一位教师都十分重视的问题.
一、教案的作用及写好教案的意义
1.是教学活动的依据
写好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教学过程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双边活动过程.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教学大纲规定的、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技巧,要深刻透彻地理解,并能牢固地记忆和熟练地掌握;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在掌握规定的基础知识、技能、技巧的基础上,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把所掌握的基础知识类推到有关问题中,去理解、分析、解决新的问题.要实现这样的目的,就要在授课前充分了解学生的认识规律和身心发展的规律,根据物理教学过程的具体特点,设计出合乎客观规律性的教学方案,遵循教学规律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如果不认真书写教案,教学过程中必然目标模糊、心中无数、要求不当、随心所欲而不可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2.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
认真编写教案是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过程.教师编写教案是一个研究教学大纲、教材、教学内容、学生及教法等因素的综合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要研究物理学的知识体系、学生学习物理的状况(接受水平、心理特点和思维规律),而且要按照大纲的精神,分析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教材特点,分析教材的知识结构、体系和深广度,特别是要以整体为背景,分析各部分教材的特点,明确教材的要求、教材的重点难点,分析知识的价值功能,酝酿设计教学过程,确定教学方法.
教学水平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教材的钻研.只有下功夫,刻苦钻研、持之以恒,铢积寸累,在教案编写过程中,教学水平就会不断提高.
3.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编写教案是开展教学研究、提高教学研究能力的过程.教学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是通过合理的方式把以教材为主体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并达到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目的.如何做到合理地传授是编写教案的关键,这就需要教师在编写教案时,不断地认真探究物理学本身的知识系统和结构,深入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学业水平及其认知规律,优选与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相适应的教学方法进行施教.因此,认真编写好教案,对于教师的教学研究,提高教学水平无疑是很有价值的.
(一)编写教案前的准备工作
1.钻研大纲、教材,确定教学目的
在钻研大纲、教材的基础上,掌握教材中的概念或原理在深度、广度方面的要求,掌握教材的基本思想,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教学目的一般应包括知识方面、智能方面、思想教育方面.
课时教学目的要订得具体、明确、便于执行和检查.教学过程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制定教学目的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教材内容、学生素质、教学手段等实际情况为出发点,考虑其可能性.
2.明确本节课的内容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确定教学重点、难点
在钻研整个教材的基础上,明确本节课的内容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及重点和难点.所谓重点,是指关键性的知识,学生理解了它,其它问题就可迎刃而解.因此,不是说教材重点才重要,其它知识就不重要.所谓难点是相对的,是指学生常常容易误解和不容易理解的部分.不同水平的学生有不同的难点.写教案时,主要考虑这样几类知识常常是学习的难点:①概念抽象学生又缺乏感性认识的知识.②思维定势带来的负迁移.③现象复杂、文字概括性强的定律或定理.④根据教学大纲要求,不能或不必做深入阐述的知识.⑤概念相通、方法相似的知识.⑥数学知识运用到物理中而造成困难的知识.
3.组织教材,选择教法
根据教学原则和教材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学校设备条件来组织教材考虑教法,初步构思整个教学过程.教材的组织是多种多样的,同一教材可以有不同的组织结构.但不论是那一种结构都必须围绕中心内容,根据教材的内在联系贯穿重点,确定讲解的层次和步骤.同时,在选择教法上,还必须充分重视考虑如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4.设计数学程序及时间安排
对于上课时如何复习旧知识引入新课题;新授课的内容如何展开;强调哪些重点内容;如何讲解难点;最后的巩固小结应如何进行等程序及其各部分所用的时间问题,都应在编写教案前给予充分的考虑.
5.设计好板书、板画
板书、板画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编写教案时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板书的设计可以从钻研分析教材的知识结构入手,也可以从分析学生的认知规律入手.
(二)教案的一般内容和要求
1.教案的内容
教案的形式不拘一样,内容详略也不一,有经验的教师可以写简案,新教师要写详案.一般说来,教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课题(2)教学目的(3)课时分配(4)授课类型(5)教学重点、难点及教学关键(6)教学手段、教具(7)教学主要方法(8)教学过程(9)板书和板画的设计(10)课后分析及教学参考资
料.
2.教案的一般要求
教案的编写要从教育教学目的、任务着眼,从中学物理教学的特点出发.具体说:
(1)要求编写教案时以教学大纲和教材为依据,做到目的明确,要求适当.
如初中物理课的教案,在组织教材、选用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方案时,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循序渐进,不能任意提高教学要求,要避免由于过分追求叙述的严谨而影响学生对基本内容的理解,形成教学难点.如“浮力”的计算,现行教材要求并不高,计算也不复杂.但“浮力”问题的类型较多,解决方法灵活多变,在分析能力的要求上有相当的难度,比前几章是一次较大的飞跃.因而写教案时教学要求一定要得当.“在这里最好不要让学生去做那些人为的难度大、综合程度高的题”��这是编者的意图.新教师尤其应当注意深广度问题,否则不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2)编写教案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教学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将所学内容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因而编写教案并不是知识的罗列,而是设计好教法与学法、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首先,教师要创造良好的物理情境,使师生共同置身于情境之中,从探索中提出问题、总结规律、解决问题.其次,教师要研究如何设计启发和点拨学生的思维程序及要点.如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教师就要首先利用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为什么错而激疑,把启发的要点落在诱导推理、分析比较上:小车在课本3�5所示的三种不同的水平面上运动的现象有什么共同点?为什么小车在不同的平面上运动,维持运动的距离不同.把点拔的要点落在概括上,引导学生在进行“科学抽象”中自然地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3)要求教书育人相结合
教案不能仅重视传授教学大纲规定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技巧,对于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思想教育重视不够,没有计划性,这是不恰当的.在教案编写过程中,要有计划的寓思想教育、能力培养于知识传授之中.
(4)要求注意物理学科的特点,加强实验教学加强实验教学,这是由物理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认识规律决定的.设计教案时要充分利用实验手段,充分发挥表象作用.不能在头脑中形成物理图象和重现物理过程,常常是教学难点形成的主要原因.因此重视物理实验,教学时尽量通过物理实验展现物理过程,充分发挥通过实验所形成的表象的作用,这对于形成物理概念和理解物理过程有很大益处.演示实验是在教学中提供感性材料的主要方式,做好演示实验是教学的一个主要环节.教案中要对实验的目的是什么?各仪器有什么作用?要求学生主要观察什么?怎样观察?什么时候提出问题等进行周密设计,这样才能做到目的明确,程序合理、主次分明地进行实验.
(5)要求环节完整、结构合理、思路清晰、繁简得当、时间分配科学,使教案能对课堂教学活动真正起到指导作用.
(三)如何设计教学过程
设计教学过程,关键是恰当地选择教学方法,使之与教学内容相统一,这是一篇教案的灵魂.为此,应首先了解各种教学方法的职能.
1.常见教学方法的功能
某一种教学方法适用于某种教材、某些学生特别有效,而对另一些内容或学生可能效果不佳.因而在选择教学方法时要明确教学方法的职能.Ю·К·巴班斯基对各种教学方法合理运用的时机进行了归纳.(
2.如何选择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就是教学方法综合运用的过程.事实上,没有一堂课自始至终是用一种方法教学的,优秀教师的先进经验表明,教学效果显着,是由于他们以综合的、辩证的观点对待各种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利用,而不是教条主义、生搬硬套.
教学难点有时就是由于教学要求和教学方法不当而人为造成的.如初中学生学习物理的思维特点是习惯于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推理,即从有代表性的感性事物入手,归纳出它的本质特征和共性,得出概念和规律.初中物理的绝大部分概念和规律都是这样得到的,如果不注意这个特点,同样的内容用演绎推理的方法来讲解就会由于教学方法的原因而使学生不好接受,造成难点.
因此设计教学过程选择教学方法时应考虑如下几点:
(1)教学目的、任务和教学原则.
(2)物理学科的内容和方法.这里要特别注意对知识进行方法论因素的分析,确定新概念与前概念直接与间接的联系.
(3)学生的学习可能性.
(4)教师自身及学校的实际情况,要扬长避短.
总之,教学方法的选择要做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实验为基础,以能力和方法为重点.(四)常见课型教案编写的要点
不同的课型,其教案的编写虽有上述的共性,但也有各自的特点.下面就几种常见课型教案的各自要点加以说明.
1.新授课
(l)抓好教学各环节的过渡、衔接
①设计好复习引课的内容.抓准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或挖掘学生日常生活中与本节课内容有关的物理现象,以旧知识或生活实际为基础,设计并提出适宜的问题,使学生意识到学习新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唤起他们学习的兴趣,从而使学生有准备地、自然地过渡到新课的学习.因此在教案中对于引入新课时提出什么问题、学生回答时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及针对各种不同情况追问什么问题,或用什么样的关键语言加以引导、如何巧妙顺利地过渡到新授课的内容等问题,都应具体明确地反映出来,以利于教学实施.
②写明新授内容的逻辑层次.新概念的引出、新规律的获得,都应遵从循序渐进的原则,层次清晰地引导学生一级级地跨上科学的台阶.所以,对于引出新概念所必须的前概念及其引出的思维程序应简明地写在教案上.新物理规律的获得方法,(如是通过实验总结还是通过演绎推理),及其思路也应在教案上明确写出,以便实际教学中思路顺畅.另外,对于新概念规律的内涵、外延需强调的要点及其在应用中需注意的问题等,在教案中也要有所反映,以为新知识的运用及巩固小结铺路架桥.
③巩固小结过程应设计好适当的方法和问题,带领学生作最后的“冲刺”,冲上知识的“顶点”,便于学生居高临下地把握知识的来龙去脉,系统地理解物理知识.因此小结中设问的问题,为使学生将所学新知识与旧知识挂上钩或为后续学习设下伏笔所需点拔的关键词语等,都应在教案中有所体现.
2)写明有效措施,便于突破难点
教学难点形成的原因虽是多方面的,但只要查明原因,及时对症下药,都是可以突破的.在教案中对于本课的难点是什么及其消除的措施和方法应明确写出,如针对概念抽象,学生又缺乏感性认识的知识,需列举哪些实例、何时做什么演示实验,提示学生注意观察什么;针对学生生活经验与物理知识发生矛盾的内容,需要借用哪些问题的具体分析、如何引导学生从不同侧面认识物理规律、分析物理过程实质等等,都应有书面提纲.
2.习题课
(1)设计好设问的问题和时机
为切实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在分析、解答物理习题时,应设置一系列的循序渐进的问题,以引导学生积极地进行科学思维.因此在编写教案时,除了写明例题及其分析、求解过程,更重要的是要写清分析、求解本例题的几个关键环节(如物理过程的特点分析、各物理状态的特征等)和所需提出的问题及提问的时机,以便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及时地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2)写好方法性总结
在教案中要详尽写出解题后的方法、步骤的总结,有利于对学生进行解题方法和能力的培养.
(3)明确启发引导思维的方向
物理习题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扩展性,一节习题课不可能全面地开发一道例题的潜能,但在教案中应明确写出本例题的多解、多变、多问、多思的思路和方向,这样有助于总结归纳时有目的地启发引导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挥例题的作用.
3.复习课
(1)明确目标,提出问题
复习课应使学生在知识上、方法上、能力上形成完整的结构,实现理性的飞跃.因此教案上除了应写清楚所复习内容的知识层次,还应写明在全面概括教材基础上提出的新问题,写清在这段学习中学生常出现的错误和技能技巧等方面的不足,以便上课时能准确的针对学生学习中的缺欠进行复习提高.
(2)对症下药,实施补救
针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如对理论性较强、新概念、新名词较多的内容,应写明复习提纲,以帮助学生理顺知识系统;对相似概念、规律易混淆的,应在教案上设计好具体的对照比较表格,以利于学生对比记忆.
4.实验课
(1)写明要求
在教案中必须写明并布置课前准备的问题,如实验目的、原理、方法、步骤及使用仪器的注意事项等,使学生对这些问题有所了解.另外,有些实验还需写清实验数据的处理及实验结果的分析等方面的要求.
(2)写清在实验中易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对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如学生操作仪器时可能出现的问题、各种非系统因素(温度、湿度、电磁干扰等)对本实验可能产生的影响等及其相应的处理办法,都应在教案中清楚写明,便于学生实验时出现问题及时处理,以确保实验成功.
三、编写、执行教案中
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整个教案编写应内容全面、环节完整、具体明确、层次清楚,各部分的过渡衔接应自然顺畅,以确保教案在教学中的指导作用.否则,若书写杂乱,不分层次,则在课堂上教师就无法及时准确地按教案的内容安排进行教学,这将造成教学准备的充分程度下降,将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
2.编写教案的重点应是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设计.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应避免两种倾向,一种是教案写得过于简单,只写成提纲形式,这样不利于教师的课前准备和具体教学过程的实施;另一种是将教案写成繁琐的讲稿,造成上课时照本宣科,不利于灵活地把握教学进程.
3.编写的教案是组织教学的依据,但在具体教学实施中,教案也不是绝对不可改变的,可根据课堂上的实际情况,随遇做些必要的修改和调整,以适应情况的变化,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4.不能忽视教学后记的资料作用.教学后记是教案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要认真填写教学计划的执行情况、效果如何、有什么经验教训、原因是什么、应如何改进等等.以便不断积累和总结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
教学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写一份优秀教案是设计者教育思想、智慧、动机、经验、个性和教学艺术性的综合体现.我认为教师在写教案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科学性
所谓符合科学性,就是教师要认真贯彻课标精神,按教材内在规律,结合学 生实际来确定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设计教学过程,避免出现知识性错误.那种远离课标,脱离教材完整性、系统性,随心所欲另搞一套的写教案的做法是绝对不允许的.一个好教案首先要依标合本,具有科学性.
2、创新性
教材是死的,不能随意更改.但教法是活的,课怎么上全凭教师的智慧和才干.尽管备课时要去学习大量的参考材料,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听取名家的指点,吸取同行经验,但课总还要自己亲自去上,这就决定了教案要自己来写.教师备课也应该经历一个相似的过程.从课本内容变成胸中有案,再落到纸上,形成书面教案,继而到课堂实际讲授,关键在于教师要能"学百家,树一宗".在自己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广泛地涉猎多种教学参考资料,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而不要照搬照抄,要汲取精华,取去糟粕,对别人的经验要经过一番思考——消化,吸收,独立思考,然后结合个人教学体会,巧妙构思,精心安排,从而写出自己的教案.
3、差异性
由于每位教师的知识,经验,特长,个性是千差万别的.而教学工作又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因此写教案也就不能千篇一律,要发挥每一个老师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所以老师的教案要结合本地区的特点,因材施教.
4、艺术性
所谓教案的艺术性就是构思巧妙,能让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能学到知识,而且得到艺术的欣赏和快乐的体验.教案要成为一篇独具特色"课堂教学散文"或者是课本剧.所以,开头,经过,结尾,要层层递进,扣人心弦,达到立体教学效果.教师的说,谈,问,讲等课堂语言要字斟句酌,该说的一个字不少说,不该说的一个字也不能说,要做到恰当的安排.
5、可操作性
教师在写教案时,一定从实际出发,要充分考虑从实际需要出发,要考虑教案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该简就简,该繁就繁,要简繁得当.
6、考虑变化性
由于我们教学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有思维能力的学生,又由于每个人的思维能力不同,对问题的理解程度不同,常常会提出不同的问题和看法,教师又不可能事先都估计到.在这种情况下,教学进程常常有可能离开教案所预想的情况,因此教师不能死扣教案,把学生的思维的积极性压下去.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改变原先的教学计划和方法,满腔热忱地启发学生的思维,针对疑点积极引导.为达到此目的,教师在备课时,应充分估计学生在学习时可能提出的问题,确定好重点,难点,疑点,和关键.学生能在什么地方出现问题,大都会出现什么问题,怎样引导,要考虑几种教学方案.出现打乱教案现象,也不要紧张.要因势利导,耐心细致地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因为事实上,一个单元或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在教学的一定过程中逐步完成的,一旦出现偏离教学目标或教学计划的现象也不要紧张,这可以在整个教学进度中去调整.
写教案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十项:
一.课题(说明本课名称)
二.教学目的(或称教学要求,或称教学目标,说明本课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
三.课型(说明属新授课,还是复习课)
四.课时(说明属第几课时)
五.教学重点(说明本课所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六.教学难点(说明本课的学习时易产生困难和障碍的知识点)
七.教学过程(或称课堂结构,说明教学进行的内容、方法步骤)
八.作业处理(说明如何布置书面或口头作业)
九.板书设计(说明上课时准备写在黑板上的内容)
十.教具(或称教具准备,说明辅助教学手段使用的工具)
在教案书写过程中,教学过程是关键,它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一)导入新课
1.设计新颖活泼,精当概括.
2.怎样进行,复习那些内容?
3.提问那些学生,需用多少时间等.
(二)讲授新课
1.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2.怎样提出问题,如何逐步启发、诱导?
3.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详细步骤安排,需用时间.
(三)巩固练习
1.练习设计精巧,有层次、有坡度、有密度.
2.怎样进行,谁上黑板板演?
3.需要多少时间?
(四)归纳小结
1.怎样进行,是教师还是学生归纳?
2.需用多少时间?
(五)作业安排
1.布置那些内容,要考虑知识拓展性、能力性.
2.需不需要提示或解释?
‘伍’ 浅谈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一年级小学生在入学之前已经具备初步的听说能力,进入小学则是系统的学习语言的开始,因此,我认为一年级小学生口语交际训练要注意规范学生的语言、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提高口语交际能力非常重要。 一、培养良好的听说习惯。 一年级小学听力训练要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话习惯。首先,要求做到“正确地听” 。这主要体现在听话的姿势和态度上,即要求学生在听别人讲话时,眼睛看着说话的对方,集中注意力,不插话,耐心的听对方把话说完。其次,要求做到“主体地听”,即要求学生能大体听懂对方的话,考虑对方说话的内容,积极主动地参加到训练中来。一年级小学生一般会在课堂上争着发言,但他们的发言往往是随兴而发,讲的话不完整、不规范。对此,一年级小学生说话训练最基本的先要学会“规范地说”,即学生明确自己是对“人”说话,态度大方,有礼貌,说之前有所考虑。 二、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途径。 “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苏霍姆林斯基)。口语交际教学要选择直观形象的内容,生动活泼的教法,使学生饶有兴趣的主动地投入到说话训练中去,积极的观察、思考、想象。这样他们的语言才会如涓涓细流流出心田。(1)借助插图,想象“说”。图画是鼓励学生说话的一种强有力的“兴奋剂”。每一篇课文都配有一幅或两幅色彩鲜艳、形象生动的图画,这些图画,常能唤起学生的观察,联想和说话的兴趣,如教学《小小的船》,第三句时,指导学生观察:小女孩划着小船,在无边无际地蓝天遨游,星星在她身边闪烁。学生被带到了神奇无比的天空中,此时,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自己如果到宇宙将会看到什么,是不是只看到“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学生打开思维的闸门,张开想象的翅膀,说出自己可能看到“宇宙飞船”、“外星人”、“人造卫生”、“奥特曼”等,怎么想就怎么说,从而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和思维,有效地进行了口语交际训练。(2)借助插图,表演“说”。表演是学生特别是一年级学生非常喜爱的语文活动,虽然费时较多,但收效是多方面的。特别表现在口语交际方面更是有效的途径。(3)课堂教学就是师生交往的双向互动过程,每一堂课都为学生口语能力的发展提供了用武之地,语文课上尤其如此,“请大家仔细听,这位同学读得怎样?”这是让学生听清楚,听明白:“请大家评一评刚才某学生的回答”。这是指导学生在听的基础上学会思考,学会给别人提看法。“别着急,吸一口气,再慢慢说。”“你讲得很对,能不能说得再响亮此?”这是对学生口语交际信心的激发和口语技能的强化训练。(4)巧设作业,促进“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一方面,提醒家长重视对孩子进行早期的口语交际训练,做孩子忠实的听众,及时纠正孩子口语的毛病。另一方面,布置一些口语交际家庭作业,学生在家庭中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如“当有客人来你家做客时,你怎样招待他们呢?你能做些什么呢?”家长还要训练孩子说话有礼貌。当学习了看图讲故事的课文后,要求学生回家,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生活就是口语交际的内容,口语交际就是生活的工具,只要教师在思想上树立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观念,深入挖掘教材,找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切入点,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创造性地说练。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一定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陆’ 怎样提高小学一年级学生语文口语表达能力方面的有关课题研究
目前我们发现一年级大部分学生上课不愿意发言,有的学生上课不会思考,等着别的同学来回答,有的同学就是有一些想法,也好像觉得课堂跟他没有关系,不会积极参与,每次总是很少的几个学生在发表见解。如此下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以后的说话、写话都将成为问题。
因而本学期我们一年级将围绕“如何提高一年级学生口语表达的能力”这一主题展开教学活动。让学生学会在课堂上来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学会表达,并乐于表达。我们将从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氛围、指导学生口头表达、加强学生练习的次数、实施口头表达的奖励等方面,寻找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教学方法。希望大家一起来献计献策,并把课堂中一些成功的案例、经验等发上来大家一起共享。
如今每一次的口语交际课,我都把他当成了一次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契机,我总是尽可能多的让学生来讲一讲,特别对于一些后进的孩子更是给他们锻炼的机会。班中有几个学生老是在等别人说,不肯动脑筋,在讲的过程中,我还是让他们一个个来说一说,只要能说就行了,让他们动嘴说起来。
在每一次请人说之前,我先给学生时间,让他们先自己说一说,这样他们就会更有胆量来说,也会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另外,同桌互说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课上的时间是有限的,一个个地说是不可能的,所以较多的时候,我先是让学生相互说一说,一是给一个锻炼的机会,二是作一个检查,让老师了解一下还有哪些学生不会说。
‘柒’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课题核心概念界定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学生口语交际的培养与训练有着明确的要求: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农村中学生由于环境、教育、性格等多方面原因,口语交际能力相对较低,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作为一名农村中学语文教师,应该高度重视口语交际教学,积极创设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充分发挥口语交际教学的作用,切实而有效地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捌’ 如何提高一年级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一、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由于低年级学生受识字不足、词汇缺乏、抽象思维能力弱的影响,常常出现“心中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的情形,教师一定要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说话资源,联系学生实际,进行有目的、有步骤地指导、训练,使学生能清楚、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1、在拼音教学中训练口语交际:
在引导学生观察字母的形状时,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进行说话练习:1像什么?1像木棍,1像一条细细的木棍。如果学生能够加上“一条”、“细细的”,应及时地给予表扬,鼓励其他学生像他这样把话说完整、说具体、说生动。还可以让学生可以根据四声音节组不同的词,造不同的句子,这样学生既掌握了音节的四声,又丰富了他们的词汇,学会了运用。
2、在识字教学中训练口语交际:
第一册教材里一类字共100个,二类字共400个;第二册教材里一类字共250个字,二类字共550个。对比之下,我们发觉学生的识字量有加大了,于是我们会引导学生想出各种办法来记忆字形:书笔画、换部首、编儿歌、编故事等等,如:第二册《识字1》的“复”,学生会说:“我认识‘夏天’的‘夏’,它和‘复’是双胞胎,只是上面一部分有点不一样。”“有谁还有更好的办法?”“我有比他更好的办法:春天到了,太阳公公可漂亮了,不仅头上戴了一顶帽子,还穿了一条大摆裙呢!”就在学生一个个把自己的办法说出来时,他们就是在进行口语交际:这是你为他们创造的一个交际的机会,让他们想说、愿意说;“有谁还有更好的办法?”这是你在鼓励他们大胆地说;“我有比他更好的办法”,说明他在认真地倾听,敢说了,并且有信心说得更好;说的人很多,说明他们爱说、有兴趣说。
3、在阅读教学中训练口语交际:
低年级学生以想象见长,给学生创设一种宽松的表达环境,让他们不拘形式、自由表达,是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一个好办法。阅读教学中的说话训练,主要通过描述画面、问答、朗读、背诵、续编故事、续编课文、复述等形式进行。
朗读是学生口头表达的基础,它既能让学生积累规范的语言,又能让学生在规范的语言中增强语感。重视朗读的训练,一方面让学生多听录音朗读和教师范读,通过直接感受语调、语气的变化和体态语言去深刻感受语言的情感,如古诗的教学。另一方面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训练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充分表达发挥。低年级学生说话前言不搭后语,这是常见的现象。为了让学生把话说得连贯,我们可以设计一些相互联系的小问题,采用提问的方式,让学生逐一回答,然后再把回答的话连起来说一段话,如:《乌鸦喝水》一课可以设计几个问题:1、乌鸦为什么喝不到水?2、乌鸦想出一个什么办法喝到了水?学生很容易就能把课文的内容复述出来。对于稍微长一点的课文更可以使用这种方法。通过这种方法训练,学生语言连贯、口齿清晰,口语表达能力提高较快。
另外,分角色朗读、“课本剧”表演、想象延伸等都是口语练习的好形式,“假如是你,你会怎么做?”,这是设身处地地说;“假如你是他,你会怎么说?”这是转换角色地说;“请你对他说一说!”这是进入角色地说。长期训练,能促进学生水到渠成的准确用语、表情达意。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性的话语也显得尤为重要。“请大家仔细听,看她说得对不对?”这是让学生听清楚、听明白;“请大家评一评他说得怎样。”这是指导学生在听的基础上学会思考、学会评价;“别着急,慢慢说。”“你讲得很对,能不能说得再响亮些?”这是对学生口语交际信心的激发和口语技能的强化训练。
4、巧妙布置作业,创设交际情境:
一方面,通过各种途径,提醒家长重视对孩子进行早期口语交际训练,要求家长忙里偷闲做孩子的忠实听众,可以让孩子把自己一天的所见所闻,说来听,内容不限,形式不拘。学生是最愿意和自己的亲人交谈的,特别是性格内向的学生,这是语言训练的最有效的办法之一。家长及时纠正孩子口语中的毛病,在与孩子谈话的过程中,要注意送给孩子最好的赞美、家长本人更应当善于倾听并有良好的习惯。二是根据自己所教班级的特点,设计一些口语家庭作业,如:把所学的故事讲给家长听、和家长一起演课本剧、当小老师教家长学生字等,让学生在家庭中进行口语交际训练。让学生在家庭中多交流、多表达,注意运用礼貌用语,久而久之,他们便会性格开朗,语言流畅,有自己的见解。
二、关注生活,利用一切机会练习口语交际
1、在课间十分钟交流中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教师可以抽出时间引导学生在课间交流,经常与学生共同“拉家常”、聊天,一起讲故事,续编故事,使学生的口语交际有“源”而发。尤其是通过谈论动画片、童话故事,更能打开学生的话匣子,引起学生的共鸣,丰富口语交际的内容,增大口语交际面。要求学生对每一个话题的表述都尽量做到说流利、有条理、说准确,形成良好的训练氛围和说话习惯。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在对话中不断纠正错误,提高说话质量。平时学生们的日常交谈,教师也应留心听听,并及时提醒学生注意身份、环境和听话对象,表达要清楚,态度要诚恳……如果教师能做有心人,那么,处处都能指点学生说话。
2、在活动中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可以把每日每节语文课前五分钟设为“说话”时间。形式不拘,内容不限。寒假里我要求学生每天保证1小时的阅读时间,并且要求家长做好登记,还不知道效果怎样,开学后我决定把五分钟“说话”内容定为阅读汇报,把自己看到的最精彩的、最喜欢的一段复述出来或者朗读出来。也许会出现这种局面,有的学生由于各种原因说得结结巴巴,下面的学生会有些耐烦。教师应该引导教育学生要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他人,还可以对一些要“出场”的学生事先进行“彩排”,让他们在掌声中找回自信,下一次的“出场”一定会更精彩。
3、紧扣生活,随机训练:
丰富多采的生活给口语交际教学提供了源泉,教师要用心捕捉现实生活现象,对于一些突发现象可以进行随机训练。如:对一件事情的不同看法、对问题的讨论、一些好的提议、某种现象的辨析等。
只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多给学生机会,激发其表达的欲望,把握契机,有步骤地进行指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就一定会得到很大的提高,更为重要的是,在其过程中培养了他们想说、敢说的心理素质和语言的适应能力,形成了良好的口语表达习惯,为今后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口语交际专题训练
通过教材中的专题训练,使学生比较系统、快捷地掌握口语交际的有关知识,提高相关技能。这种专题训练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跟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二是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
本册(第二册)共设八个专题,分为八组:多彩的春天,家庭生活,保护环境,快乐的夏天,动脑筋想办法,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我们都有好品质,有趣的自然科学。并设计了与专题相联系的八次口语交际训练:春天在哪里、我该怎么办(帮家长做家务不让做)、我们身边的垃圾、续编故事、猜谜语、怎么过“六一”儿童节、该怎么做(打碎花瓶承认了却挨打)、未来的桥。
为了提高课堂的效率,我建议教语文又教品德与生活的老师,在教指导《春天在哪里》、《我该怎么办》口语交际时可以结合《品德与生活》一单元《我的家人与我的伙伴》之《我为家人添欢乐》、二单元的《走进大自然》之《春天来了》来进行训练,可以使课堂资源更加丰富。
我们还可以对专题训练的环节进行发挥、创造,如《我们身边的垃圾》有一个环节是把你怎么处理生活垃圾的想法画一画,我们可以补充写一写、用实物演示的方式,不一定局限于“画”。
口语交际课容易上,但不容易上好,有时课堂气氛活跃,但容易出现混乱、不易控制的局面,那么教师的备课可以考虑周全一点、每个环节和学生的活动顺序都要精心设计,但教案可以大纲形式出现,因为整个交际的过程灵活性很大,教师的语言尽可能简洁明了、指向明确,这样就会使课堂既放得开又收得拢。
口语交际的过程就成了学生提升思想、感情、意志、品质的过程,在这种真实、具体、富有情趣的情境里,学生不但乐于表达,勇于表达,而且句句是发自内心的感受,有益于加快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玖’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有效性
《小学语文新课标》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对低年级(一、二年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提出的要求主要是:能认真听别人讲话,能较完整地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会与别人交流。笔者通过随堂听课、与师生座谈、做小游戏等方式对所在城区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做了深入的了解,发现在实际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口语交际课节有限、教师情境创设不够、学生表达不充分、不会倾听等等。现结合自己的教学研究,就低年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积极创设情景,激发口语交际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首先要注意培养低年级学生口头表达的兴趣。作为老师,应在课内外积极创设形式多样的交际情景,让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这是激发学生口语交际兴趣和欲望的有效途径。我们的主要做法是切实开展好口语交际活动课和语文教学实践课,使学生在快乐的活动中合作交流,在轻松的语境中“主动积极地进行口语交际。” 例如,在口语交际课中教学生如何问路,我们指定一个从大家熟悉的地点到学校怎么走的问路情景,然后将学生分成两组,让一组学生扮演问路人,另一组扮演指路人,让学生模仿表演。这种富有语言实践性的活动课,不仅激发了学生语言的思维,而且更重要的是能激发起交际的兴趣。
二、尊重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多赏识学生
我们在对低年级学生的训练过程中一定要尊重低年级学生的表达意愿和认知规律,因为低年级学生在年龄、心理、认识等方面都处在不断成长不断进步的阶段,他们表达出来的一些想法和对事物的认识可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足,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不苛求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达到完美状态。老师要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要允许学生在认识上存在不足。
对于学生的发言,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表扬或奖励,“你说得真棒!”“你的声音真响亮!” “你还会用这个词真不简单!”“你能一下说这么多,真厉害!”教师的表扬就是对学生最大的鼓励。即使说得不好,也不能训斥,教师可以先肯定,然后委婉的说:“如果你能……就更好了。”避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对于说得特别好的学生,我们可以请他到台前说给大家听,并向大家介绍经验,这样就充分调动了学生表达的积极性。另外教师也可以亲自参与其中,顺势引导。这时候就要求教师要放下居高临下的姿态,走到孩子们中间去,和孩子们一起完成情景对话。
‘拾’ 口语交际教学的言语指导方法有什么
1、 创设与现实生活相似的交际情境。
根据低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如果没有具体的交际情境,学生就不可能承担交际任务,也不可能有双向互动的实践过程,自然不会有交际能力的形成。所以,老师们要通过创设情境来激发孩子们交际的愿望和热情。交际情境的创设可以通过有效的课堂组织来实现,也可以借助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来营造,更为重要的是尽力开辟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实际舞台,尽可能多的为他们提供能够进行口语交际的实际机会。
比如:语文园地六的口语交际——《我想这样做》,交际的内容是:如果我们遇到需要帮助的残疾人,我们应该说些什么,做些什么?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同学听,大家评一评,哪些同学的想法好。在我们班里正好有一位孩子,由于小时候的一次大病,手脚不太方便。于是在不伤害这位同学自尊心的基础上,利用这个有利的条件,进行了一次成功的口语交际。我先请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班上谁最需要大家的帮助,为什么?然后,我又请孩子们想想,在什么时候我们可以为他提供怎样的帮助?同时请这位孩子对大家提供的帮助给予相应的反馈,可以是感谢,也可以婉言拒绝。最后,我又请一位小朋友带上眼罩,在教室里走上一圈,当他碰上障碍物时,大家可以提醒一下,也可以站起来扶一把,扮演盲人的孩子也要做出相应的回答。这节课不但让孩子们进行了一次有效的口语交际练习,还给大家上了一堂生动而有意义的文明礼仪课,效果奇佳。另外,请孩子们主持有关的班会,充当导游员,组织小组活动,排演小节目等,只要能让他们“说话”,与别人打交道,就要让他们进行锻炼,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口语交际的主人。
2、 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功能
口语交际教学中要注意典型的示范作用,这是由我们的教学对象所决定的。低年级小学生阅历浅,语言表达还处在生长发育期。国外的一项研究发现,一位一年级的教师如能向学生做随时随地的口语表达示范,那么他的学生三个月内就会有喜人的成绩。这是因为任何一种技巧的传授,往往都是从示范开始的,模仿是学习者一种非常重要的内在动机。所以,做出个样子给学生看,让他们学,常常是最为有效的指导。比如,语文园地三中的《我们去“旅游”》这块内容,可以先做好一些风景名胜的PPT,如天一广场的、月湖公园的、东钱湖的、杭州西湖的、黄山奇石的、上海的、北京的等等。接着老师扮作导游,孩子们作为游客,通过PPT游览其中的一个地方,要求老师扮演的“导游”态度热情,服务周到,特别是景点介绍时要注意语言准确,说话流畅。作为游客的孩子们则要对“导游”小姐的服务表示感谢或赞赏。有了这样的示范后,把四大组学生看成是四辆游客乘坐的大巴,每辆“大巴”推选一位同学担任导游,分别带领大家游览自己感兴趣的风景名胜。这时课堂上欢歌笑语,孩子们兴致勃勃,直到下课,大家还意犹未尽。最后,建议把这样的活动进行课后延伸,课间学生们还会饶有兴趣地开展“导游”活动,带着自己的朋友们去游览“美景”呢!当然,这样的示范也可以由学生来担任,大家可以视具体情况而定。这种方法在开展《保护有益的小动物》、《有趣的动物、植物》这两个板块的口语交际时,也可以得心应手地应用,效果十分明显,大家不妨试一试。
3、 重视激励性评价
口语交际课上,一定要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因为只有兴趣才会有交流的欲望和动机,有兴趣学生才会思维活跃。培养学生的兴趣,除了情境的营造和老师同学的示范作用以外,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就是“激励”。任何人的心灵深处都有渴望别人赏识的愿望,小学生更是如此。这就需要老师们经常用肯定和鼓励的方式来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因此,在口语交际的过程中,教师要耐心地听学生的发言,不轻易地打断学生的思路;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每一点微小的进步,及时予以肯定,不挑剔,更不能挖苦;做到多表扬,少批评,多激励,少指责。在评价的过程中,教师主要对学生的语言和交际时的语气、态度进行重点指导,用诚恳的态度,善意得体的语言努力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宽容的环境,让他们无拘无束地进行交谈,主动、积极地参与口语交际的实践活动。
4、 注意良好交际习惯的养成
口语交际是一种行为,也是一种能力。所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学生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的培养。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什么叫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在口语交际教学中,语言习惯的养成内涵是极为深厚的,我们要特别注重下面三种交际习惯的养成:
1) 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普通话是全国通用的交际工具,是我们汉民族的共同语言。因此在口语交际中要督促学生用普通话的语音、词汇、语法来进行交际,而不是用方言口语来表达自己的意图。特别是在交际的实践活动中,学生的普通话发音是否正确,词语是否符合普通话要求,语法是否规范,都是在一说一听中一闪而过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有过硬的普通话基本功,具有敏捷的思维,迅速捕捉学生的语言信息,快速做出判断分析,及时加以指导。
2) 学会倾听,逐步养成尊重别人的习惯。
倾听,也是现代人在口语交际中必备的基本素养。要让学生明白,只有专注而耐心地听别人讲话,把别人的话听清楚,弄明白,才能对此做出正确的应答。这不但是一种能力,也是口语交际必备的习惯。如果没有听清楚就发表意见,那是鲁莽;没有听完就打断别人的话,那是不礼貌;至于答非所问,甚至“牛头不对马嘴”,那更是一种浅薄。这些都是口语交际的大忌,为此,我们要十分注重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听后复述要点,口述故事等不同方法,来促使学生养成倾听别人讲话的习惯。
3) 学习礼仪,逐步养成礼貌待人的习惯。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帮,在口语交际的训练中,一定要让学生知道一些必要的礼仪,做到说话文明、礼貌待人,而且要把这一要求贯穿口语交际的始终。像上文中提到的,对于别人的帮助,要表示感谢;如果你不需要别人的帮助,要婉言拒绝,而不能随便拒绝,更不能粗暴对待。
4)重视合作,发挥小组互助作用。
在佐藤学老师《静悄悄的革命》一书中,非常强调小组合作的作用。但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老师们往往会因为组织的原因,使得小组合作流于形式,孩子们吵吵嚷嚷,不知所云。怎样才能让小组合作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呢?首先,要分好合适的小组,小组中人员应该动静搭配,能力协调,并有一两个孩子能起到领袖作用。其次,要经常训练小组的合作模式,有一定的行动要求,如:小组合作时的音量要求,组员间的合作礼仪,组员的分工合作安排……最后,要关注小组汇报的效果和小组汇报的形式,让孩子在交际的情境中,语言和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以上是我对本册口语交际备课和教学实践活动策略的粗浅见解,有很多不足和欠缺的地方,望老师们批评和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