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研究方法 > 人口增长分析方法

人口增长分析方法

发布时间:2022-02-26 06:48:52

⑴ 怎样分析人口增长特点及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先统计以前的人口数,制成折线统计图。再根据统计图的增长情况进行分析,再调取相关资料,根据收集的资料进行归纳,从而发现问题。

⑵ 分析人口增长类型时,为什么要分析人口构成

如果老龄人口较多时,人口不久后就会大幅下降!
如果新生儿占较大比例,那表示今后几十年人口都会持续增长!
所以要分析分析人口构成!

⑶ 人口预测的人口推测方法

趋势法:根据过去人口数量的统计数据,并假设今后人口的变化趋势仍按同样的函数曲线发展,即可估算未来人口的数量。常用的人口发展函数有:几何发展函数、指数发展函数、修正指数发展函数、劳捷斯蒂曲线、冈培兹曲线。这类方法的特点是利用某一确定的数学函数为基础,因此又称数学方法。
因子分析法:这是现代广泛应用的一种预测法。它要求所研究的人口具有较详细的统计数据,如按年龄和性别的人口数、生育率、死亡率等方面的资料。在进行城乡人口预测和地区性人口预测时,还需要取得人口迁移的有关信息。根据这些数据,可对生育率、死亡率未来的变化作出估计,进一步预测人口数量和结构的变化。因子分析法所使用的数学模型可以是确定型的,也可以是概率型的,并可结合特殊需要进行预测计算,如经济人口预测、人才预测等。人口预测模型可以是连续型的,也可以是离散型的。一般为了便于在电子计算机上运行并与人口统计的口径相一致,往往采用离散型的人口预测模型。

⑷ 人口规模的估算方法

预测城市人口发展规模,是一项计划性、科学性很强的工作,既要向民政、公安部门了解人口现状和历年来人口变化情况,也要向国民经济各部门了解由于发展和投资计划而引起的人口机械变动,从中找出规律,科学合理地确定城市人口的发展规模。
中国城市类型多,劳动构成和人口增长又各有特点,而各地编制社会经济发展计划的深度也不一样,有关人口资料的完备程度不同,估算城市人口发展规模的方法不能强求一致,可以某种方法为主,辅以其它方法校核。 劳动平衡法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城市规划中采用较多的一种方法。它主要是根据“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基本原理,在社会经济发展计划及相互平衡的原则基础上,以社会经济发展计划的基本人口数和劳动构成比例的平衡关系来确定城市人口发展规模。
根据年龄构成的统计资料和一般劳动构成的分析和预测,被抚养人口的比例,远期可控制在42%~52%;服务人口的比例,可控制在17%~26%(大城市趋高,小城市趋低);基本人口的比例,可控制在27%~36%(大城市趋低,小城市趋高)。
劳动平衡法的基本思路是根据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经济的增长,确立新增基本人口数量,然后按基本人口占城市人口的比例,推算城市的总人口。这种方法在理论上是正确的,但实际工作中,由于资料获得的难度较大,计划实施的稳定性不足,统计的口径不一致等原因,目前已很少采用。 该方法是对新建城市(区)中根据新建工业项目的职工数及带眷比情况而计算城市人口的方法。其公式为:
规划总人口数=带眷职工人数×(1+带眷系数)+单身职工
职工带眷比,指带有家属的职工总人数的比例。带眷系数,指每个带眷职工所带眷属的平均人数。这对于估算新建企业和小城镇人口的发展规模,以及确定住户形式都可提供依据。 递推法的核心是将城市发展分成若干阶段,根据城市发展不同阶段,影响人口因素的变化,分别确定有关的参数,逐段向前递推预测。其公式为:规划总人口数=现状人口数×(1+自然增长率+机械增长率)规划年限
这种方法虽然不及采用数学的相关因子回归分析法严密,但它将根据影响城市人口发展的主要因素,采取定性分析结合动态参数调整来预测,从而显得更为科学,同时计算也十分简单。
需要指出的是,无论采取何种方法来估算人口规模,其结果都是一个大概的控制性数字。同时,以上几种方法均是就城市人口本身的增长而言,实际城市人口规模的确定还应考虑城市的环境容量、用地发展门槛、最佳效益规模以及区域范围内的城市等级规模等问题。对流动人口规模的处理一般是按一折算系数与规划人口规模相加,在确定城市各项配置设施的规模和容量时留出余地。

⑸ 世界人口增长及其对策

地区\年份 1986-1990 1995-2000 2020-2050
发达国家 80% 80% 50%
发展中国家 450% 380% 220%

目前世界年人口增长数为9300万,年增长率为1.7%。值得注意的是,在世界人口的增长中,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率不到0.5%,而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率为2.1%。1950年世界人口的33%生活在工业化国家,目前这一比例已降为20%,预计到2050年时将进一步降为12%,届时有77.54亿人生活在发展中国家。

联合国人口基金会今年的《世界人口状况报告》统计显示,目前世界总人口为64.647亿,人口增长率是1.2%。其中发达国家人口为12.113亿,增长率是0.3%;发展中国家人口为52.535亿,增长率是1.4%。全球平均每个妇女生2.6个孩子,发达国家只有1.5个,发展中国家为2.8个。

联合国人口基金会人口与发展处的负责人弗朗西斯·法拉赫博士告诉记者,过去10年中,世界人口增长率已呈下降趋势,到2050年,全球总人口将达到91亿,大大低于此前估计的100亿。但由于基数庞大,全球每年增加的人口数量仍很可观。2004年,全球净增7600万人,其中95%都在发展中国家。按照这一趋势发展,到2050年,发达国家人口将停留在12亿左右,而发展中国家将达到79亿

政策: 不久前,国家人口计生委办公厅、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和深圳市脑库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联合在北京举行“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与构建和谐社会座谈会”。与会专家从计划生育、教育制度、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劳动力市场建设诸方面,综合统筹分析了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全球化条件下,中国人口政策及相关制度的变迁与重新定位,指出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与前提,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是中国人口战略的重大转折。

(一)从人口协调发展的视角构建和谐社会。有专家认为�“以人的全面发展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中国人口战略的重大转折,把发展为了人、发展依靠人、发展适应人、发展体现人、发展塑造人、发展的成果让人民共享的理念与人口政策紧密结合,可以丰富以人为本的内涵、价值以及实现途径。

人口发展的合理实现方式,主要包括,以控制人口数量为前提、提高人口素质为中心的人口发展模式;以协调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提高经济效益为核心的增长方式;以实现劳动力充分就业为焦点的可调型经济结构;以兼顾效率公平为目标的柔性社会公平制度;以人与自然和谐为导向的自然生存模式;以提高人的生存质量为依托的协调发展模式;以保障人的基本权利为根本的社会职责体系;以人力资源优势可持续转换为特征的社会运行模式,等等。因此,和谐社会包含的内容是多方面、多层次的。

“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我国历经30多年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客观总结。这样的定位,将对中国未来的人口发展和计划生育工作提出一系列新任务和新挑战。所以,不能仅就人口数量谈计划生育,重点是要统筹解决暴露出来的新问题,如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问题、老龄化日趋严重问题,以及政府政策和群众愿望之间矛盾尖锐、依法行政和依法管理不规范等问题。面临第四次生育高峰,各级党委政府都要提高认识,相关部门在政策协调方面要给予积极配合,要把建立新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机制摆在重要位置。

(二)统筹解决人口问题要适度保持相关政策的连续性。有专家认为�和谐社会建设的根本问题还是人的问题,涉及到人的出生和死亡,涉及到教育、就业、社保、医疗诸多方面。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事关构建和谐社会的成败,应当引起从中央到地方的高度重视。“十一五”规划提出“继续维持低生育水平”,这与过去提的“严格控制人口数量”,既有政策的连续性,也有很大变化。这样的政策表述,有利于保持政策的连续性,也有利于人口问题的统筹解决。保持计划生育相关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就应该进一步深入观察、研究和判断,到底人口因素现在会不会发生重大转变,因为很多迹象表明目前相关因素转变的速度比预想的快得多。如民工荒问题,一开始以为是因为农民收入提高、劳动关系紧张造成的暂时现象,现在这个问题已从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逐步蔓延到北方的很多城市。过去认为中国劳动力供给的转折点要到2016年,现在看来可能会提前到来。

中国的人口基数大,稍一放松,就可能增加太多。但在有些地区,如根据在浙江的调查显示,已经出现向“少子化”转变的趋势。但这类问题非常复杂,不能简单以相关抽样调查得到的统计数据来说明整体的情况。与此相关的是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由于相关的具体政策(如财政政策)没有得到落实,实际操作中相关部门的积极性没有得到有效调动。这类问题今后究竟能产生多大的影响,现在研究得还很不够。已经有一些迹象表明,这类问题可能对以后的家庭结构和职业结构产生影响,例如现在岗位劳动力缺乏,特别缺17岁-25岁的女工,这和性别比例失衡有何关系,目前缺乏有说服力的对策研究。

(三)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应当以人口协调发展为基础。有专家认为,建设和谐社会必须高度重视经济安全,其中尤其还要重视人口安全。从这个角度统筹研究和解决人口问题,对于国家制定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意义重大。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国家人口计生委应当共同确立“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战略理念,所涉及的相关行业或部门,也应当积极配合。尽管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许多具体措施要落实在计划生育工作上,但是绝不应片面地把涉及人口发展的方方面面的工作,与整个经济社会未来的发展目标相割裂、甚至对立起来。

因此,对与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密切相关的人口布局问题的研究,对“十一五”规划里提出设置主体功能区问题的对策研究,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其中包括如何落实相应的保证措施,在保证措施中如何构思和制定相关的财政政策,以及务实地制定和实施相应的人口管理政策。人口管理政策的内涵应当包括,如何合理界定人口的容量、如何在优化区域合理引导人口进入、在生态脆弱地区合理移民等等。主体功能区的人口管理政策,以及相关的措施和手段,现在主要还停留在概念上,需要进一步具体化。如城市人口的合理控制问题,包括户籍制度与城镇化的相互关系,等等。

(四)应以“人”的全面发展来引领“口”的问题统筹解决。有专家提出,“人”体现人口的主体性、社会性,“口”体现人口的统计性和规模性,过去我们对“口”更关注,但更深层次是“人”的问题。以人的全面发展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是极具前瞻价值的高端认识,非常重要。但是很遗憾,各级政府、社会各界对这一点还没有达成高度的共识。构建和谐社会,归根到底是关系的和谐,需要处理好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现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到协调好两个关系,一个是工农关系、一个是城乡关系。但还不够,应再加上统筹解决人口问题,要关注国家和个人、社会和家庭的关系。

在国家和个人的关系中,需要充分尊重个体的权利,增加他们发展的机会。要关注青少年人口受教育权利、女性人口发展权利、老年人口养老权利;要重视中国人的权利贫困问题,中国经济贫困、生存贫困归根结底也是权利的贫困,这是统筹解决中国人口问题的人本主义思路和伦理视角。在战略层面上,人口控制目标只是人口发展的一个目标,而非惟一目标。社会是在家庭基础上建构起来的,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怎么健全这个细胞,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相当关键。目前我国控制人口已经30多年,人口转变取得了很大成绩。同时还要居安思危、关注人口发展的风险。

⑹ 控制人口增长的方法

1.宣传攻势
我国的执政党在发展初期就一向特别看重思想道德建设,一直将宣传作为阵地来抓。可是时至今日,这种宣传的力度到底有多大,是值得我们反思的。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写满了诸如“计划生育、利国利民”、“要想富,少生孩子多种树”之类标语的残垣断壁不在少数,字迹斑驳的墙头上没准还爬着一些玩耍的超生的黑户孩子,这无疑是对这种宣传教育莫大的讽刺。这就是狭隘地将“宣传”理解为口号式或说教式的宣传而上演的一幕黑色幽默式的活话剧。
2. 经济制裁
经济制裁作为一种惩罚手段固然有其存在的道理,在经济形势发展不断变化的今天,如何进行经济手段惩罚,应当惩罚多少又有了重新商榷的意义。譬如改革改开二十多年来,一些农村地区由于区位优势等各种原因先富起来,但是多少年来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并未使先富起来的人的生育观也同步跟上其经济的发展。而另外一方面,一些地方,特别是深入内陆的中西部地区的广大农村,许多人还长期处于贫困线以下,为了养儿防老、为了增加劳动力使家庭的生活处境能够好一些,生孩子特别是生男孩就成为实现家庭梦想的一种手段。这两种情况造成了面对经济制裁时两种截然相反的结果:富人不怕罚、穷人没钱可罚。同时也造成了一种共同的后果——都没有实现通过经济制裁控制人口增长的初衷。
3.医疗技术手段
我国总体医疗技术水平一直以来都是稳步提高的发展趋势,这对一个正常的安定发展的社会来讲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但只就局部而言,医疗技术水平并不容乐观,这种严峻形势主要体现在医疗技术水平的区域不平衡性上。特别是在一些偏远地区,医疗技术水平严重落后,不仅医疗器械跟不上,连最重要的拥有一定技术水平的医护人员都根本无法满足需求。其实造成这样的结果正如那句老话“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方面,偏远地区贫困落后又非常闭塞,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又分布广泛并且仍处于发展中国家状态的国家而言,由于经济水平所限,还不足以保证所有地区医疗技术设备的整齐划一;另外一方面,对于人的因素来讲,从消费者行为理论来讲,任何一笔投入都要寻求其产出回报,进行医疗技术知识方面的学习本身就是就要对自身进行一笔投资,而在穷困的偏远山区肯定要比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大中城市的承担更多的投资回收风险;就算不考虑经济条件,而只从资源合理配置和自我价值实现的方面来讲,对于医疗卫生这项实践性要求很强的专业来说,没有相应的医疗卫生设施作为物质依托,即便对于拥有再高医术的医疗工作者都会有一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无奈。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怪圈:越是贫困落后的地方就越缺少先进设备、越无法招揽人才,从而导致更加贫困落后。而与之相对应的,正是这些地方聚集了更多更需要医疗技术支持的人群,于是一个循环加深的尴尬就此凝固下我们坚持宣传教育为主、避孕为主、经常性工作为主的工作方针,建立和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人口控制体系和管理机制;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实现不同地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均衡发展;坚持普及科学知识,为群众提供生产、生活、生育的优质服务,最大程度地满足群众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需求。

⑺ 数学建模 中国人口增长预测

hehe 你也做的是A题啊
想得怎么样拉

⑻ 中国未来人口数量的趋势分析

中国未来人口数量的趋势分析如下:


1、中国自1949年建国以来经历了三次婴儿潮。第一次是战后的1949年至1958年,第二次是1962年至1972年,第三次是1981年至1991。


综上所述:中国的人口增长将会减缓,将出现人口负增长。

⑼ 怎样分析“人口增长模型”

人口增长模式包括三个指标: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1)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原始型
(2)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传统型
(3)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现代型
原始型与现代型的区别是出生率和死亡率都高,才造成低自然增长率的;传统型与现代型最主要的区别是出生率保持高水平,自然增长率高。

⑽ 中国人口增长预测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较弱是中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短时间内难以改变。人口问题是中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面临的问题,是关系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始终是中国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坚持不懈地在全国范围推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鼓励晚婚晚育,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孩子,依照法律法规合理安排生育第二个子女。

经过30年的艰苦努力,中国在经济还不发达的情况下,有效地控制了人口过快增长,把生育水平降到了更替水平以下,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由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历史性转变,成功地探索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的道路,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对稳定世界人口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中国政府坚持人口与发展综合决策。将人口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努力使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适应。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每年召开人口、资源、环境工作专题座谈会,统筹考虑,协调部署,动员全社会力量,采取法律、倡导、经济、行政等多种措施综合治理和解决人口问题,把发展经济、开展计划生育、普及教育、提高健康水平、消除贫困、完善社会保障、提高妇女地位、建设文明幸福家庭等紧密结合起来。

2003年,将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更名为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以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和综合协调,更加科学地制定和实施人口发展规划。

2004年初,中国政府组织多学科的专家学者,正式启动了“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对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等的变化趋势及其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相互影响进行全面、深入、系统的研究。

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已经提出了优先投资于人的全面发展,将人口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本强国的人口发展战略思路,为科学制定国家中长期人口发展规划和国民经济总体规划,实现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从数量、素质、结构、分布来看,中国人口的现状如下:

一、人口数量

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截至2000年11月1日全国总人口为129533万人。其中:大陆31个省、区、直辖市(不包括福建省的金门、马祖等岛屿)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共126583万人,香港特别行政区人口为678万人;澳门特别行政区人口为44万人,台湾省和福建省的金门、马祖等岛屿人口为2228万人。

国家统计局测算数据表明,2005年1月6日,中国人口总数达到13亿(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约占世界总人口的21%。由于实行计划生育,中国13亿人口日的到来推迟了4年。

庞大的人口数量一直是中国国情最显着的特点之一。虽然中国已经进入了低生育率国家行列,但由于人口增长的惯性作用,当前和今后十几年,中国人口仍将以年均800-1000万的速度增长。

按照目前总和生育率1.8预测,2010年和2020年,中国人口总量将分别达到13.7亿和14.6亿;人口总量高峰将出现在2033年前后,达15亿左右。

受20世纪80年代-90年代第三次出生人口高峰的影响,在2005年-2020年期间,20岁-29岁生育旺盛期妇女数量将形成一个高峰。同时,由于独生子女陆续进入生育年龄,按照现行生育政策,政策内生育水平将有所提高。上述两个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中国将迎来第四次出生人口高峰。

庞大的人口数量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多方面影响,在给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的同时,也给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诸多方面带来沉重的压力。

二、人口素质

中国政府加大公共卫生事业建设力度,不断提高人口健康素质。平均预期寿命已从新中国成立前的35岁上升到2004年的71.8岁,孕产妇死亡率从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1500/10万下降到2004年的51/10万,婴儿死亡率从新中国成立前的200‰下降到2004年的29.9‰,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从建国初期的250-300‰下降到2004年的28.4‰。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地方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大幅度减少。非典型肺炎、禽流感等新发传染病得到有效的监测和控制,艾滋病防治工作取得明显进展。

从总体上讲,中国人口健康素质仍然不高。每年出生缺陷发生率为4-6%,约100万例。数以千万计的地方病患者和残疾人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防治艾滋病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据估计,截至2003年12月,中国现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约84万,2004年疫情处于从全国低流行和局部地区及特定人群高流行并存的态势。

中国政府加快发展教育事业,人口科学文化素质显着提高。2004年,中国普及九年义务制义务教育的人口覆盖率达到93.6%,6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8.01年(其中男性8.5年,女性7.51年),比1990年提高了1.75年;人口粗文盲率(15岁及15岁以上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降少到8.33%,比1990年时下降了7.55个百分点。

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分别为:大学以上占5.42%、高中占12.59%、初中占36.93%、小学占30.44%,受高层次教育的人数大幅度增加,受小学教育人口比重逐步下降。

中国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总体水平还不高,主要表现在:一是人口粗文盲率大大高于发达国家2%以下的水平;二是大学粗入学率大大低于发达国家;三是平均受教育年限不仅低于发达国家的人均受教育水平,而且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1年)。并且,城乡人口受教育程度存在明显差异。2004年,城镇人均受教育年限为9.43年,乡村为7年;城镇文盲率为4.91%,乡村为10.71%。

三、人口结构

从人口年龄结构看,在2004年末全国总人口129988万人中,0-14岁人口为27947万人,占总人口的21.50%,15-64岁人口为92184万人,占70.92%;65岁及以上人口为9857万人,占7.58%。上述数据表明:

第一,当前中国人口社会抚养比较低,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大,劳动力资源丰富,为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未来一、二十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人口红利期。但庞大的劳动年龄人口也给就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目前,中国城镇每年新增劳动力近千万,农村剩余劳动力2亿多。

并且,劳动年龄人口将保持增长态势。据预测,2016年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将达到峰值10.1亿,2020年仍高达10亿左右。这对就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发展事业提出了更高要求。

第二,2000年,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达7%以上,根据国际标准,中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据预测,到2020年,65岁老年人口将达1.64亿,占总人口比重16.1%,80岁以上老人达2200万
中国老龄化呈现速度快、规模大、“未富先老”等特点,对未来社会抚养比、储蓄率、消费结构及社会保障等产生重大影响

第三,从人口性别结构看,2004年末男性人口66976万人,占51.5%,女性人口63012万人,占48.5%,总人口性别比为106左右。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升高,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为117,2003年为119,少数省份高达130。为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的势头,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颁布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关于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的规定》等法律法规,启动了“关爱女孩行动”,倡导男女平等,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

四、人口分布

从城乡分布来看,2004年末全国城镇人口达到54283万人,占总人口的41.76%,乡村人口为75705万人,占58.24%。

近年来,由于积极推进人口城镇化和产业结构升级,实施城市带动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发展战略,人口城镇化率以每年超过1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采取多种措施和合理规划,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努力改善农民进城务工环境,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流动。

2004年,中国流动人口已经超过1.4亿。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充裕的劳动力,同时也改善了农村的经济状况。按人口城镇化率每年增加1个百分点测算,到2020年还将从农村转移出3亿左右的人口。

此同时,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体系却严重滞后,亟待完善。庞大的流动迁移人口对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构成巨大压力。

流动人口就业、子女受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以及计划生育等方面的权利得不到有效保障,严重制约着人口的有序流动和合理分布,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面临困难。

面对复杂的人口问题,中国政府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出发,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不断完善人口政策与方案,用人的全面发展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在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同时,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引导人口合理分布,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阅读全文

与人口增长分析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公募基金调仓最佳方法 浏览:212
业务员口才训练方法 浏览:456
方法组合的例子有哪些 浏览:446
早期记事方法有哪些 浏览:426
原料药重金属检测方法 浏览:236
尼康相机的设置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462
无机化合物有哪些分类方法 浏览:515
乳香精油使用方法 浏览:315
有没有什么快速脱模的方法 浏览:841
滑菇的保存有哪些方法 浏览:449
水彩使用方法视频教程 浏览:881
查图形个数简便方法 浏览:294
彩钢岩棉瓦房脊瓦的安装方法 浏览:753
如何简单又快画眉方法 浏览:93
芊小白的使用方法 浏览:372
抖音变现简单方法复制文案 浏览:636
西餐常用的烹饪方法 浏览:756
血清igg检测方法 浏览:888
恢复脸型的最佳方法 浏览:537
情报使用方法 浏览: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