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教学的研究范式和教学范式的研究的区别
教学研究范式属于从事教学研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手段的范畴,是具体的科研方法的组合,属于教育科研方法论的内容。
教学范式是指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风格,教学范式研究就是对教学具体方法的研究,从中提炼出同类的教学方法的共性的东西,形成”教学范式“。它属于教学实践方法的范畴。
B. 社会学研究的基本范式
A.范式概念是库恩范式理论的核心,而范式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理论体系。库恩指出:“按既定的用法,范式就是一种公认的模型或模式。”“我采用这个术语是想说明,在科学实际活动中某些被公认的范例──包括定律、理论、应用以及仪器设备统统在内的范例──为某种科学研究传统的出现提供了模型。”在库恩看来,范式是一种对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基本承诺,是科学家集团所共同接受的一组假说、理论、准则和方法的总和,这些东西在心理上形成科学家的共同信念。范式的特点是:(1)范式在一定程度内具有公认性;(2)范式是一个由基本定律、理论、应用以及相关的仪器设备等构成的一个整体,它的存在给科学家提供了一个研究纲领;(3)范式还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可模仿的成功的先例。可以看出,在库恩的范式论里,范式归根到底是一种理论体系,范式的突破导致科学革命,从而使科学获得一个全新的面貌。库恩对范式的强调对促进心理学中的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B.“范式”是美国着名科学哲学家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提出的一个词汇,此着一问世,这词汇立刻被学界接受,并且围绕之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库恩长期以来研究科学史,他发现一种累积性的科学史观统治着这个领域,但这种认识他认为是不能真正反映科学史本貌的。库恩自述一旦他找到了“范式”这个词汇,一切的困惑当即冰释。不过这个“范式”,却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字眼。如果非要简单的概括的话,它的内涵有两层意思:(1)科学共同体的共同承诺集合;(2)科学共同体共有的范例。再进一步,(1)可以简化为一种约定,(2)就是范例。
C、学术范式不是别的,就是看待研究对象的方式和视角,它决定了我们如何看待对象、把对象看成什么、在对象中看到什么、忽视什么。
D、范式理论最初是由库恩(库恩,1968)提出的,指常规科学所赖以运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规范。范式是从事某一科学的研究者群体所共同遵从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共同的基本理论、观念和方法;共同的信念;某种自然观(包括形而上学假定)。范式的基本原则可以在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三个层次表现出来,分别回答的是事物存在的真实性问题、知者与被知者之间的关系问题以及研究方法的理论体系问题。这些理论和原则对特定的科学家共同体起规范的作用,协调他们对世界的看法以及他们的行为方式。
构造数据库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在关系数据库中,这种规则就是范式。范式是符合某一种级别的关系模式的集合。关系数据库中的关系必须满足一定的要求,即满足不同的范式。目前关系数据库有六种范式:第一范式(1NF)、第二范式(2NF)、第三范式(3NF)、第四范式(4NF)、第五范式(5NF)和第六范式(6NF)。满足最低要求的范式是第一范式(1NF)。在第一范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满足更多要求的称为第二范式(2NF),其余范式以次类推。一般说来,数据库只需满足第三范式(3NF)就行了。下面我们举例介绍第一范式(1NF)、第二范式(2NF)和第三范式(3NF)。
3.4.1 第一范式(1NF)
在任何一个关系数据库中,第一范式(1NF)是对关系模式的基本要求,不满足第一范式(1NF)的数据库就不是关系数据库。
所谓第一范式(1NF)是指数据库表的每一列都是不可分割的基本数据项,同一列中不能有多个值,即实体中的某个属性不能有多个值或者不能有重复的属性。如果出现重复的属性,就可能需要定义一个新的实体,新的实体由重复的属性构成,新实体与原实体之间为一对多关系。在第一范式(1NF)中表的每一行只包含一个实例的信息。例如,对于图3-2 中的员工信息表,不能将员工信息都放在一列中显示,也不能将其中的两列或多列在一列中显示;员工信息表的每一行只表示一个员工的信息,一个员工的信息在表中只出现一次。简而言之,第一范式就是无重复的列。
3.4.2 第二范式(2NF)
第二范式(2NF)是在第一范式(1NF)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即满足第二范式(2NF)必须先满足第一范式(1NF)。第二范式(2NF)要求数据库表中的每个实例或行必须可以被惟一地区分。为实现区分通常需要为表加上一个列,以存储各个实例的惟一标识。如
图3-2 员工信息表中加上了员工编号(emp_id)列,因为每个员工的员工编号是惟一的,因此每个员工可以被惟一区分。这个惟一属性列被称为主关键字或主键、主码。
第二范式(2NF)要求实体的属性完全依赖于主关键字。所谓完全依赖是指不能存在仅依赖主关键字一部分的属性,如果存在,那么这个属性和主关键字的这一部分应该分离出来形成一个新的实体,新实体与原实体之间是一对多的关系。为实现区分通常需要为表加上一个列,以存储各个实例的惟一标识。简而言之,第二范式就是非主属性非部分依赖于主关键字。
3.4.3 第三范式(3NF)
满足第三范式(3NF)必须先满足第二范式(2NF)。简而言之,第三范式(3NF)要求一个数据库表中不包含已在其它表中已包含的非主关键字信息。例如,存在一个部门信息表,其中每个部门有部门编号(dept_id)、部门名称、部门简介等信息。那么在图3-2
的员工信息表中列出部门编号后就不能再将部门名称、部门简介等与部门有关的信息再加入员工信息表中。如果不存在部门信息表,则根据第三范式(3NF)也应该构建它,否则就会有大量的数据冗余。简而言之,第三范式就是属性不依赖于其它非主属性。
C. 研究模式和研究方法的不同之处拜托各位大神
本书分为四大部分: 社会研究方法 基础;问题和设计;研究方式; 分析和综合。其中“ 社会研究 方法基础” 主要讨论社会研究的基本概念、社会研究方法论的若干问题, 介绍有关社会研究的简史、社会研究方法体系及其基本类型, 以及科学研究的基本逻辑和社会研究的一般过程。 本书与其他教材在内容安排上的不同之处在于, 本书增加了社会研究简史, 这可以使读者了解社会研究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问题和设计” 部分是本书最重要的部分, 集中了笔者对于我国社会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的思考;“研究方式” 部分中的“调查研究”和“实地研究”是社会研究的主要方式;“ 分析和综合”部分中,在“量化资料的整理和分析”部分, 舍弃了统计分析方法的具体介绍, 侧重于针对学生在量化研究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详细介绍了统计表的制作、 如何分组和分类以及怎样解读列联表或两变量交互表。 对质性资料的整理和分析也作了专门的介绍。 内容简介 本书集作者二十余年的教学与研究经验,历时八年方告完成。 与同类教材相比,本书的特点在于: 第一,章节安排遵循“教学过程和研究过程相一致”的原则, 分为四大板块:社会研究方法基础、问题和设计、研究方式、 分析和综合,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和教学对象的特点进行不同组合。 第二,紧密联系国内社会研究或方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什么是“ 真问题”和“问题意识”、如何提出问题等作了比较详细的介绍; 联系实际具体分析了理论(研究范式)对经验研究的解释力, 对于理论和经验研究之间的关系作了比较清晰地阐述; 针对国内滥用问卷倾向,对问卷设计的逻辑过程进行了仔细地梳理, 厘清了问卷设计的基本思路;对于学生在统计表制作、 引用和注释等方面易犯的错误作了重要提示。 第三,增加了一些其他教材介绍不多的方法,例如, 抽样方法中的一些特例、群体关系测量、累计量表设计技术、 访谈心理、列联表解读方法等; 对于一些其他书中语焉不详的方法和概念给了具体的解释; 尽可能运用国内比较成熟的社会研究成果进行说明; 研究报告撰写方法的介绍更贴近实际的写作过程。 作者简介 仇立平,男,现任上海大学 社会学 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系副主任、 《社会》杂志执行主编。 曾任中国社会学会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研究会理事、《中国青年报》 社会调查中心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 仇立平教授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讲授社会研究方法, 并参与了教育部高教司组织的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教学大纲的讨论 和编写。他曾在《社会学研究》 等刊物上发表多篇讨论社会研究方法的论文, 并在国内较早介绍和普及社会调查方法知识。 除了社会研究方法的研究和教学之外, 仇立平教授对中国社会分层研究亦有心得,并曾涉猎家庭、青年、 老人等研究领域。曾在《中国 社会科学 》(英文版)、《 社会学研究》、《社会》等着名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 调查报告近百篇,独立或合作出版着作、研究报告五部。
D. 注意研究有哪些方法
注意研究有哪些方法?注意实验的研究方法有很多种,主要的有 提示范式、搜索范式、过滤范式、双任务范式以及电生理学的研究方法。提示范式(Cuing Paradigms)的基本原理是:用刺激或指导语来引导被试注意一个明确的输入源,然后把对这一输入源的加工和对其他输入源的加工作比较。搜索范式的基本原理是:要求被试寻找一个或多个混杂在非目标刺激中的目标刺激,实验时这些刺激可以同时呈现,也可以相继呈现。过滤范式(Filtering Paradigms)的基本原理是:使被试的注意指向一个信息源,而实验者评估的则是那些未被注意的信息的加工过程,以此来研究注意的某些特征。过滤范式下有不同的变形:整体-局部范式,双侧范式和负启动范式。双任务范式则关心注意是如何在多个并行任务间起到指向和调节作用的。注意的电生理学研究方法主要有脑电图技术和事件相关电位技术。由于脑电图技术只是在完全清醒条件下对人的注意进行生理分析,而未真正涉及注意的本质,所以现在注意的电生理研究更多使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
E. 如何理解政治学研究范式的多元性
着眼于研究人和人的行为.其基本特征是:第一,关注政治活动的行为者,拒绝机构研究法;第二,运用科学的方法研究政治现象,资料的量化是科学化的重要目标;第三,强调社会科学的统一,即主张合理利用其他社会科学学科(如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的资料来描述和解释政治现象;第四,主张研究中的“价值祛除”(value free)或者“价值中立”
F. 社会学理多重范式的成因
社会学理多重范式的产生同美国科学史学家托马斯·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的出版直接相关。按库恩的说法,科学不是按进化的方式发展的,它的发展是通过一系列革命的方式实现的。在解释这种革命的过程时,库恩使用了“范式”这一概念。
社会学理多重范式的成因形成包含社会学家对他们所研究主题的基本意向,用以描述和分析这一主题的概念选择,为观察和调查而对具体现象和问题的挑选,以及在分析过程中所运用的策略。作为一种潜在的知识假设,社会学范式还包括社会学家的基本价值前提,它必然要影响到选择什么特定领域作为研究主题。
多重范式内容:
1、社会事实范式。其经典样本是法国社会学家é.迪尔凯姆的《社会学方法的规则》和《自杀论》;研究主题是社会事实,即宏观的社会结构和制度;使用的是问题调查法和历史比较法;属于这种范式的有结构功能论、冲突论,还有系统论和某些新马克思主义流派。
2、社会界定范式。其经典样本是M.韦伯论述社会行动的着作;研究旨趣在于通过主观意义理解行动、互动及其所导致的后果;主要使用观察法,辅之以问卷调查;属于这种范式的有行动理论、符号互动论、现象学社会学、民俗学方法论以及存在主义社会学等。
3、社会行动范式。其典型样本是心理学家B.F.斯金纳的着作;研究主题集中在个体行为上,尤其关注诱发预期行为的报偿和阻止非预期行为的惩罚;使用实验方法;属于这种范式的有行为主义社会学和交换论。
G. 社会研究方法中的范式是什么意思
您好,我看到您的问题很久没有人来回答,但是问题过期无人回答会被扣分的并且你的悬赏分也会被没收!所以我给你提几条建议:
一,你可以选择在正确的分类下去提问,这样知道你问题答案的人才会多一些,回答的人也会多些。
二,您可以到与您问题相关专业网站论坛里去看看,那里聚集了许多专业人才,一定可以为你解决问题的。
三,你可以向你的网上好友问友打听,他们会更加真诚热心为你寻找答案的,甚至可以到相关网站直接搜索.
四,网上很多专业论坛以及知识平台,上面也有很多资料,我遇到专业性的问题总是上论坛求解决办法的。
五,将你的问题问的细一些,清楚一些!让人更加容易看懂明白是什么意思!
谢谢采纳我的建议! !
H. 研究范式和方法论的区别
区别:
研究范式这个词哲学上用的比较多,而方法论实用的范围要宽很多。至于具体的名词解释,方法式较多。
研究范式:
美国社会学家里尔茨区分了社会学三种不同的研究范式:社会事实范式、社会定义范式和社会行为范式,这种划分主要是表明社会学家看待社会现象的不同方式或不同的观察角度。
范式:是指某一特定学科的科学家所共有的基本世界观,它是由其特有的观察角度、基本假设、概念体系和研究方式构成的,它表示科学家看待和解释世界的基本方式。
(1)社会事实范式(结构功能学派、冲突学派、新马克思主义学派)。以杜尔克姆的方法论思想和现代的结构功能理论为代表的,强调社会现象的客观性,认为社会现象是客观的事实,他们不能还原为个人的事实。强调对宏观的社会结构、社会制度、文化规范进行研究,在社会结构层次和文化层次探讨社会的本质属性。
(2)社会定义范式(符号互动论、现象学、民俗方法学)。以韦伯的思想为代表,强调社会现象的主观性质,认为一些宏观的社会现象(如国家、制度、阶级等)都不是有形的实体,它们是由人们的主观定义建立的,因此社会现象是不可能与个人的动机、态度和行为相分离的。这也是个体主义方法论的主要论点。社会定义范式强调在微观层次研究人们是如何建立社会、如何在社会中行动的。
(3)社会行为范式(行为理论、交换理论)。以行为科学的方法论为代表,强调对个人的社会行为进行客观精确地分析,主张用经验的或实证的方法研究社会现象。只有通过对人的外部行为进行经验观察,才能认识社会现象的因果关系,才能像自然科学那样客观地解释社会现象。
以上几种研究范式都只是强调社会现实的某一侧面,但他们对于全面认识社会都是必不可少的。尽管这几种范式使用的基本假设、概念和研究方式各不相同,不过在实际研究中,他们又是相互联系的。各种范式都有其合理性和局限性。
方法论:
方法论,就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它是人们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观察事物和处理问题。概括地说,世界观主要解决世界“是什么”的问题,方法论主要解决“怎么办”的问题。
方法论是一种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体系或系统,通常涉及对问题阶段、任务、工具、方法技巧的论述。方法论会对一系列具体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系统总结并最终提出较为一般性的原则。
方法论也是一个哲学概念。人们关于“世界是什么、怎么样”的根本观点是世界观。用这种观点作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成了方法论。 方法论是普遍适用于各门具体社会科学并起指导作用的范畴、原则、理论、方法和手段的总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着作中经常提到方法论这个概念。
I. 科学研究方法有哪些
1、探索性研究
对研究对象或问题进行初步了解,以获得初步印象和感性认识,并为日后周密而深入的研究提供基础和方向。
2、描述性研究
正确描述某些总体或某种现象的特征或全貌的研究,任务是收集资料、发现情况、提供信息,描述主要规律和特征。
3、解释性研究
探索某种假设与条件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探寻现象背后的原因,揭示现象发生或变化的内在规律。
(9)多范式的研究方法扩展阅读:
科学研究的起源:
一类是经验问题,关注的是经验事实与理论的相容性,即经验事实对理论的支持或否证,以及理论对观察的渗透,理论预测新的实验事实的能力等问题;
另一类是概念问题,关注的是理论本身的自洽性,洞察力,精确度,统一性以及与其他理论的相容程度和理论竞争等问题。
科学研究提供的对自然界作出统一理解的实在图景,解释性范式或模型就是“自然秩序理想”,它使分散的经验事实互相联系起来,构成理论体系的基本公理和原则,是整个科学理论的基础和核心。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科学研究
J. 从研究范式来看心理学基本都使用的是什么的研究方法
都是在社会观察的实践中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