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幼儿应该如何保护耳朵呢
要培养孩子逐渐适应和正确佩戴助听器,初戴时同戴眼镜、镶假牙一样,开始都会感到不舒服,家长应想办法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或给孩子做示范动作,培养孩子戴助听器的良好习惯。初戴时,应先在熟悉、安静的环境中使用,练习孩子聆听熟悉的声音,例如流水声、关门声、电话铃声等,逐步到多样化的声音环境中佩戴,以培养孩子适应各种声音的能力。初戴时间不宜过长,音量不要开太大,应逐步延长佩戴时间和提高音量,如果孩子感到疲倦或不舒服,需立刻取下来,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和锻炼,孩子就会习惯戴助听器。
要对聋儿进行听力语言训练。正常人从一出生起就开始自觉不自觉地接受着大量的听觉、言语训练。对于聋儿来说,由于听力障碍所造成听觉发育远远落后于同龄健全儿童。助听器只起到放大声音信号的作用,只解决了能否听见的问题,而大脑对传进来的各种声音,特别是形形色色的语言需要有认识、理解、记忆、掌握等过程,需解决能否听懂的问题。因此需要进行科学的训练才能使聋儿的说话、与人交谈达到清楚、流利。
要定期检测听力、评估补偿效果。由于聋儿年龄增长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其听力情况、语言能力、学习能力会发生变化,助听器和耳模也有可能受损,所以每隔半年左右,就要到专业的听力检测机构,进行一次听力检测和补偿效果评估,然后根据检测和评估情况,调整补偿效果,制订下一阶段的康复训练计划,让聋儿回归有声世界。
2. 幼儿大班活动保护耳朵教案
大班健康教案保护耳朵
活动设计背景
耳朵是我们的五官之一,我们通过耳朵的听,可以辨别出声音的来源,并且可以分辨出我们听到的声音是悦音还是噪音。因此耳朵对我们来讲是很重要的。由于幼儿园的孩子年龄小,对身体的各个器官都很好奇,很容易做一些危险的尝试,比如说把一些小的东西放进自己的耳朵或是鼻孔里,导致受到伤害。如果小朋友们不爱惜自己的耳朵,让他生了病或是受到伤害,那就再也听不到声音了。在本节活动中只要是让幼儿知道耳朵的功能以及对人的重要性,简单的了解一些保护耳朵的方法。活动目标
1、 了解耳朵的功能。
2、了解哪些行为会危害耳朵的健康。
3、 纠正不良习惯,逐步养成良好的个人保健和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耳朵的功能及对人的重要性,养成好习惯,注意保护耳朵的健康。难点:
1、了解保护耳朵的方法。
2、能用汉语表达出三种以上保护耳朵的方法
活动准备
1、常见的打击乐器、录音机、音乐磁带、噪音录音、课件等。
2、课前幼儿经验准备:和爸爸妈妈一起了解有关耳朵的小知识。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通过猜谜语引出活动主题
教师:小朋友你们好,今天李老师很高兴和你们一起上课,现在我要和你们一起分享一个谜语,看看那个小朋友脑筋转的最快,能第一个猜出来。
出示谜面:左一片,右一片,中间隔山看不见。教师引导幼儿说出谜底:耳朵。
二、基本部分
1、看一看耳朵的样子
教师:现在就请小朋友跟我一起说:耳朵、耳朵、我有一对小耳朵。摸一摸你们的耳朵,再看看旁边小朋友的耳朵,说一说小耳朵长的什么样?
2、了解耳朵的基本构造
(1)你知道我们耳朵的基本构造吗?请说一说。
(2)播放ppt了解耳朵的基本构造。(外耳、中耳、内耳)
3、发现耳朵的作用
教师:小朋友已经知道了耳朵的构造,它并不像以前我们知道的那么简单,那么我们这双不简单的小耳朵有什么用途呢?老师带小朋友做一个“小耳朵真有用”的游戏,等做完了这个游戏小朋友来告诉老师你的小耳朵到底有什么用?
(1)游戏 :“小耳朵真有用”
教师 :现在请小朋友把眼睛闭上,看你们能不能猜出来老师在干什么了?
教师将准备好的录音机、打击乐器、噪音,使它们发出声音,让幼儿说一说都听到什么声音,初步了解耳朵的用处。
教师:
·请小朋友把眼睛闭上用手把耳朵捂住,看你们能不能猜出来老师在干什么? ·咦,奇怪,你们不是把眼睛都闭上了吗,怎么知道的?(听声)
·继续把闭眼睛,你能说出这是什么发出的声音吗?
·哇,你们又知道了,你是怎么知道的?(辨声)
(2)教师小结: 我们的耳朵可以帮助我们听见各种不同的声音,还可以辨别各种不同的声音(耳朵的两大基本作用)。有了小耳朵我们可以听到很多很多的声音。那小朋友想想我们的耳朵喜欢听到什么样的声音?(小朋友自由回答)
(3)出示《小耳朵》儿歌,一起说儿歌
小耳朵
两只小耳朵,最爱听什么。
小鸟来唱歌,美妙音乐多。
两只小耳朵,最怕听什么?
燥音若太多,掩耳躲一躲。
教师:小耳朵最爱听什么声音?
你的耳朵最爱听什么声音?
小耳朵最怕听什么声音?
3、如何保护耳朵
教师:我们的小耳朵除了怕听到噪音还害怕什么?我们平时应该怎么保护自己的小耳朵?
幼儿说一说,教师利用课件系统总结。
三、结束部分:音乐游戏“请你猜猜我是谁”
规则:请一名幼儿上来用布蒙住眼睛,其他人围成一个圆圈,边听音乐边走,当音乐停之后就不许再动,让蒙眼睛的幼儿来摸,被摸到的小朋友说:“请你猜猜我是谁”,被蒙眼睛的幼儿要说出该幼儿的名字。
活动自然结束。
3. 如何在家里和宝宝做有趣的内耳前庭训练
1. 刚出生几个月的宝宝可以让他们坐摇篮和摇椅,摇晃中产生的轻柔的刺激可以让婴儿更易入睡。经常接受内耳刺激的婴孩,研究表明,将来在运动能力上更具优势。
2. 可以双手握住宝宝的腋下,让宝宝左右摇晃。
3. 在不平的路面上推婴儿车,适度的摇晃和颠簸对宝宝的成长有好处。
4.让宝宝多荡秋千,即使刚开始不适应的宝宝,慢慢的也会喜欢这项刺激的游戏哦。
5.让宝宝经常做做前滚翻、倒立之类的动作,不光刺激内耳前庭,而且增强血液循环和大脑供氧。
方法还有很多啦,总之让宝宝打破常规站立或坐立的姿势,宝宝将来的运动能力会得到很大增强的。
4. 训练耳朵的听力有什么有用的方法求求各位帮我想一想吧
我教你一个很好的办法来锻炼听力,就是平时在家看电视时,电视的声音调到比平时小一倍以下,这样你就会用心的去听电视里的声音了,一开始你会觉得听不清楚,不过,时间长了你会适应的,如果你适应了以后,还可以再调小些声音,这样就可以帮助你很好的恢复听力了。电视的声音小,还可以省电哦~! 试试看吧,挺有效的。
5. 内耳前庭训练几个月可以做
内耳前庭训练几个月都是可以做的。
我们的很多妈妈开始关注内耳前庭的发育了,因为它真的是太重要了,会影响到我们的各个方面。我们开车的时候需要内耳前庭,内耳前庭不好就容易追尾,还容易迷路,方向感特别差。
他们上学的时候学数学、学物理化学都得用内耳前庭,内耳前庭不好的就只能去文科班了。然后咱们到了一个新的环境里头,如果内耳前庭不好就会怎么样呢?就会浑身不舒服不自在等等这些。你看真的是连睡觉的时候都需要内耳前庭,如果睡觉的时候你内耳前庭不好,你就容易怎么样?掉床,然后会翻来翻去。比如说如果你在家里,你经常把老公挤到床底下去了,你的内耳前庭就需要加强了。因为我在我们家就是这样的,我自己的内耳前庭也是需要去加强的。
我们怎么给孩子进行内耳前庭的练习呢?
其实,用简单的一句话来说,只要我们的身体在活动,我们的内耳前庭就在得到锻炼。但是这个锻炼有的时候可能是不够的,它需要专门的锻炼。比如说我们讲一岁的孩子的内耳前庭锻炼的强度已经很大了,非常大了。
但是内耳前庭的锻炼,第一个它取决于现有的内耳前庭水平。因为如果你现有的内耳前庭的水平,只相当于一个三个月的宝宝,那你只能做三个月左右宝宝这样的活动。如果你去做一岁的,你就会出现不适,就会非常不舒服。那如果内耳前庭的幅度太简单了,那可能作用就不大。在这里给到大家几个简单的方法,基本上各个月龄的孩子都适合的。
比如说我们的妈妈抱着我们的宝宝,轻微的、轻轻的左右的摇晃,轻一点、慢一点左右的摇晃,这个几乎是所有年龄段的孩子都适合。还有就是比如说,我们抱着我们的孩子转圈跳舞, 跳舞的时候慢慢的转圈,这个也都是非常适合的。那至于说其他,不同年龄段的内耳前庭的锻炼不一样,我们一定要根据孩子的内耳前庭的水平来进行练习。内耳前庭练习的方法非常多,每个阶段可能都有几十种。有时候一种方法可能做几天孩子就没有兴趣了,我们就需要换另外一种方法。所以建议您还是咨询,比如说专业的睡眠顾问,或者专业的运动指导老师,然后来给宝宝进行内耳前庭训练的指导。
6. 幼儿园关于如何保护耳朵的教案
幼儿园怎么样去保护耳朵?
耳朵是五官中一个重要器官,它除了掌管听觉外,也兼具保持身体平衡的机能。耳朵可分为耳廓、外耳道、中耳和内耳几部分,如果耳朵的任何一部份受损,结果可能严重,甚至会造成失聪,所以我们需要重视,好好保护耳朵。
那么如何保护耳朵呢?
1、教育应由儿童开始。很多小孩子因为好奇等原因,经常会将细小物件塞入自已的耳朵中。当遇到这些情况时,父母应保持镇定,然后立即带小朋友去看医生。同时父母应教导儿童不要乱塞东西入耳,亦不可试图自行替小孩挖出异物,以免引起炎症或鼓膜穿孔。
2、耳朵的清洁。耳垢是一种天然保护外耳道的分泌物,毋须特别清理,只要清洗耳廓便可,棉花棒并不是较佳的洁耳工具,其实这只会将大部份耳垢推得更深入耳孔,形成崁塞,而棉絮也可能遗留在耳道内。但是在洗头或沐浴时可用棉花球塞入耳朵,防止污水流入耳道。
3、噪音环境。当人在每周超过四十小时及处于八十五至九十分贝的环境下而又没有做保护措施;或暴露于突然爆发极大的响声环境中时,耳蜗的精密细胞都会受到损坏,造成声震损伤。在突发的噪声环境中时,我们可掩耳微张口避免强声压的冲击,如要较长时间暴露在噪声环境中则要戴上特制的耳朵保护器或专业防噪声耳机。
4、小儿期如何防聋。感染性耳聋是婴幼儿时期常见多发病,其中以小儿渗出性中耳炎导致的传导性聋及由于腮腺炎、高热等疾病导致的感觉神经性聋最为常见。小儿期耳聋早期多不易发现,特别是感染期经常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更容易发生耳聋,所以预防感染,科学用药是重要的防聋措施。
幼儿耳朵保健操的正确方法
由于幼儿的耳朵还没能完全发育好,因此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我们十分注意。对于幼儿的耳朵保护,可以从这些方面入手:
1.拧耳朵。只需要将是指轻轻地放入耳孔,来回转动二十次即可。但是建议您应该要注意用力均匀,不能过快,以免对幼儿的耳朵造成伤害。
2.揉耳廓。将手玩去成耳廓的形状,轻轻的揉搓,直到耳朵开始发热为止。但是建议您也应该注意用力均匀,避免伤害。
3.震耳。将双手张开,相互揉搓发热,然手捂住耳朵后松开,能够让耳朵马上出现清静的感觉。这种方式对于保持听力也有着一定的帮助。
4.醒耳骨。采用双手中指搭在耳朵后侧头部,食指与中指自然滑下敲打耳朵后侧头部,反复30次左右;能够有效避免过度刺激给耳朵带来的损伤。
保护耳朵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如何保护耳朵,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避免过分嘈杂和吵闹,同时应该尽量保持用耳的卫生。但是除了这几种我们所熟悉的方式以外,想要保护耳朵首先还应该要重视听力问题。听力我们所熟知的嗅觉、视力都不一样,它不能够呗快速察觉,因此建议您一旦发现听力不适,应该立即引起重视。
其次还应该少用“掏耳勺”,很多朋友习惯用这种方式情节耳朵,但是如果使用不当非常容易导致耳膜破裂,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可能会导致我们出现永久丧失听觉。最后还应该注意自我保护,如果出现摔跤等情况都需要多多引起重视,毕竟外在的伤害也是不容小视的。
幼儿耳朵保健操的正确方法非常多,在生活中只需要多多避免危险的发生,对于我们保护听力是有着非常大的帮助。尤其是对于青少年朋友而言,此时需要我们注意的问题很多。例如保护视力、驼背等问题,而耳朵只需要我们分出一点精力,千万不要忽视哦。
那么以上就是幼儿园关于如何保护耳朵的一个教案,我希望广大网友去好好的去。看一下,采纳一下我的意见。
7. 内耳前庭刺激方法
内耳的构造非常复杂,包括听觉神经和前庭神经末梢。刺激内耳神经末梢产生的感觉信息非常重要,有点像交警,帮助整合各感官的信息,把我们五大感官的信息分类和整合输送到大脑各区域。内耳的前庭器官具有调节身体平衡的能力。
前庭:位于内耳,能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情况,与维持身体平衡有关。耳前庭是内耳的组成部分,它控制着平衡、协调、垂直平衡、肌肉紧张度及身体所有的肌肉, 包括眼睛的肌肉。正是由于耳前庭的存在我们才可以在空间中表达我们的身体,作出各种动作。 耳前庭还是身体传达给肢体所有感官信息的重要中继站。(基本就是控制平衡。)
前庭功能失调可能会出现的表现:
主要表现为:好动不安,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不专心,爱做小动作,听而不见,久转不晕,平衡能力差,看到了仍常碰撞桌椅、门墙。
改善前庭功能失调训练方法:
以下是网络上找到的前庭功能训练的一些方法,有些很专业,不太适合用于非专业人士的训练。
四、前庭平衡能力训练
前庭感觉是综合判断头部位置和身体变化的综合性感觉,有助于人的头、眼、四肢和身体相互协调做出一系列动作,前庭感觉的协调又称为前庭平衡,前庭平衡不良会造成身体控制不良。通过给予前庭器官的各种不同程度的刺激,使调节姿势反应的前功能正常化,在接受触觉刺激的同时,有助于其他感觉的统合。前庭的功能对大脑整体功能起着重要作用,刺激前庭在知觉运动训练中广泛得到应用。在治疗感觉统合的许多方法中,刺激内耳前庭是一种卓有成效的矫治方式。前庭刺激和触觉刺激具有促进其他感觉统合的作用,因此被优先引入感觉统合矫治中。
治疗师在对儿童进行被动式前庭刺激时,一般让儿童躺或坐在吊网床中,然后使其进行有节奏地摇摆或旋转,从而达到刺激前庭感觉的效果,如果有些儿童对前庭刺激过分敏感,甚至产生不安全感,可以让孩子用双手在地上轻轻地推动自己的身体,或是拉着眼前的绳子来摇摆自己,而不是由别人推动旋转或摇摆。主动参与活动会促进个体的顺应性反应,而顺应性反应又能改善感觉统合。
对于正常人来说,在旋转中会有眩晕感,旁人也能看到眼球震颤;而前庭反应不足的儿童在被旋转后,很少产生眩晕感和眼球震颤。这表明前庭信息并未在神经系统中得到正常处理。因此,治疗师可让儿童以向上的姿势坐在网缆中,由治疗师把网上端扭紧后放松,造成旋转,让前庭受到刺激,以逐渐产生眼球震颤和眩晕感进而打通那些处于沉睡状态的神经通道。
如果前庭刺激产生过度兴奋或过度抑制时,可鼓励儿童进行顺应性反应,而使前庭反应回到常态。例如,在大球上前后滚动时,可伸出双手按住地面。重新组合好一项反应时,可使脑功能的兴奋和抑制作用趋于平衡。
另外,还可以让孩子接受下列各种运动的训练来刺激平衡能力的发展:
① 旋转运动:旋转圆桶、旋转木马、旋转椅子等。
② 摇晃运动:采取腹卧位、仰卧位、侧卧位、头脚颠倒等体位进行秋千、吊床等游戏。
③ 平衡运动:走平衡木、平衡板等。
④ 跳跃性运动:蹦床、翻滚、垫上运动等。
⑤ 姿势反应性运动:进行儿童踏板车、沙坑、草坪、滑梯腹部爬行等游戏。
⑥ 速度感、位置感、距离感的体验:让孩子一只脚着地,一只脚踏上滑行的儿童踏板车。
对孩子前庭平衡功能的训练应从怀孕时开始。胎儿在前三个月主要是发育大脑神经系统,但此时的妈妈都比较紧张地“保胎”而很少活动,有的孕妇在床上要躺好几个月。其实,在整个怀孕期间都应该适当地运动,如散步、一些家务等。孩子出生回家后,每天都可以做几秒钟的俯卧抬头、头竖直等训练。适当地摇抱孩子,不要老让孩子躺在床上看天花板。三个月开始训练孩子翻身,六个月开始训练孩子坐,七、八个月开始训练孩子爬行。据调查,现在有不少孩子没孩子的注意力、动作协调性、语言能力等关系密切。所以,家长不要给孩子过早使用学步车,不要超越爬行阶段。12个月时训练孩子走,然后逐步训练孩子跑、跳、单、双腿蹦、上下台阶、走平衡木、坐滑梯、跳绳、拍球、坐旋转游戏等活动能力。
[以下适合普通人联系]:
Cawthorne-Cooksey前庭功能训练
发表者:于栋祯
前庭功能异常的病人多数可以采用Cawthorne-Cooksey训练。训练内容从简单的眼动到复杂的扔球等,持之以恒的认真训练可以加快前庭功能的恢复。可由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或在家属的陪同下进行训练。
一、躺在床上或坐位
1. 眼球运动,由慢到快
1.1上下运动:双眼向上看,再向下看
1.2 左右运动:双眼向一侧看,然后转到另一侧
1.3远近注视:注视手指病人面前1米处逐渐移近病人至0.3米,病人双眼跟随手指移动。
2. 头部运动,先慢、再快、然后闭眼
2.1头前屈、后伸
2.2左右转头
二、坐位
1. 同上眼球与头部运动
2. 耸肩与转肩
2. 前屈,并从地下捡起物体
三、站位
1. 同上眼球、头和肩部运动
2. 睁眼和闭眼时从坐位到站位
3. 在眼球水平双手间传递小球
4. 从坐位到站位,中间转身
四、活动(室内)
1. 以站房间中间的人转圈,并与该人传递球。
2. 睁眼与闭眼时穿过过房间
3. 睁眼与闭眼时上下斜坡
4. 睁眼与闭眼时上下台阶
5. 任何需要弯腰、伸展和有目标的运动,如打保龄球和篮球。
游戏训练方法
1.充分爬行
要训练宝宝爬行,出生后28天内宝宝就具有爬行反射,每天让宝宝俯卧几秒钟,先锻炼颈部肌肉,使他慢慢能抬头,用手抵住他的双脚,宝宝可趁势向前爬,会爬后再充分爬行3个月以上,尽量不使用学步车,可以专门准备一块地毯在地上,让孩子在上面爬,即保证了安全又使孩子有足够大的活动区域,爬行不足的孩子走路容易摔跤,磕磕碰碰。
2.平衡游戏
婴儿期家长要多摇抱,也可以让宝宝多坐摇篮,强化孩子对自身重力感刺激的输入,大一点的孩子要让他们玩荡秋千、走平衡木等游戏。
3.飞机游戏
由家长平躺,向上伸出胳臂,双手顶住孩子的前肩,并弯曲双腿用腿托住孩子的腹部,孩子则颈部抬高,双臂张开,双腿并拢伸直,做飞机的模样,这时可做前后左右的摇动。
摇摆毛巾游戏
用毛巾将孩子包在其中,由父母各拉一端,左右或上下摇动,也可在摆动时指示孩子向固定目标投球。
双侧前庭功能完全丧失的患者运动疗法难以奏效,但对单侧或双侧的部分功能丧失却常可通过运动疗法收到治疗效果,但弱前庭功能障碍合并视或躯体感障碍时,治疗收效也很难。Susan等设计出一套提高前庭适应性和在平衡中诱发视和躯体感觉参与的提高姿势稳定性的练习,其法如下:
I.患者双脚尽可能靠拢,必要时双手或单手扶墙保持平衡,然后左右转头,其后单手或双手不扶墙站立,时间逐渐延长并仍保持平衡,双脚再靠拢些
II.患者步行,必要时他人给予帮助
III.患者练习在行走中转头
Ⅳ.患者应双脚分开与肩同宽站立,直视前方目标,逐渐使支持基底变窄,即双脚间距离缩短至1/2足长。在进行这一训练时前臂首先伸展,然后放置体侧,再交叉于胸前,在进行下一个难度训练之前,每一体位至少保持15s。训练时间总共为5—15min
V.患者双脚与肩同宽站立,直视前方目标,逐渐使支持基底变窄,即双脚间距离缩短至1/2足长。在进行这一徐连时,双眼先断续闭拢,然后闭眼时间逐渐延长。与此同时,前臂先伸展,然后放置体侧,再交叉于胸前。在进行下一难度训练之前,每前一体位至少保持15s,训练时间总共为5—15mln
Ⅵ.患者站立于软垫上,可从站立于硬地板开始,逐渐过渡到在薄地毯、薄枕头或沙发垫上站立
Ⅶ.患者在行走中转圈练习,从转大圈开始,逐渐变得愈来愈小,两个方向均应练习。
[下面这个感觉更适合专业人士的训练]:
训练的目的是通过逐渐增加前庭器官的刺激量,以提高受训人员的适应水平.前苏联很重视航天员飞行前的前庭功能训练.训练的方法包括主动和被动两种,前者包括体操,弹跳网,跳板,转轮,滑冰,游泳(每次游800米,形式是游泳-桑拿-游泳-桑拿反复2~3次)等体育训练,主动训练的目的是为了巩固被动训练.被动训练包括转椅,秋千,离心机上旋转,头低位6°体液倒转技术训练,生物反馈训练,带倒相棱镜步行加头动训练,特技飞行训练和抛物线飞行训练等.一般认为这些训练有一定效果,尤其是抛物线飞行可产生短期的失重,效果较好.生物反馈训练应用到航天中,也取得一定效果.
1.转椅训练
被动训练主要是转椅训练,失重飞机训练.转椅训练贯穿在整个飞行前的训练过程中,分为几个阶段:
综合训练阶段凡是在训练期间前庭检查中未达到标准的航天员都要进行转椅训练,转椅旋转的负荷是递增的,要进行两种方式的训练:连续旋转15分钟,旋转中身体前后运动;间断地训练,身体左右运动.被动训练达到标准后,以主动训练为主.
编入小组训练对未编入航天员小组的航天员前庭训练较松,只有在1年四次的体检中,前庭功能检查不合格时再进行被动训练.编入小组的航天员要求较高,每月进行1次训练.
乘员组阶段参加过飞行,身体状态良好的航天员作为任务乘员的机会越多,转椅训练的次数也更多,3天1次,一直坚持到进入发射场,在发射场,1天1次,至发射前2天.在发射场的训练方法是:大幅度的旋转运动,找出前庭器官的敏感点,以在航天中避免出现这种运动.
在训练时期,根据航天员的情况,给予人参口服液(70%酒精提取液),1ml/日,1天3次.有的在飞行前1.5月,训练前口服6ml.在航天中也服人参液,或根据航天员的情况带适合自己的草药.长期航天中如果药用完,可通过货运飞船将药带到航天站上.
2. 失重飞机训练
失重飞机飞每个抛物线时产生28秒左右的失重,一次飞行通常飞10~15个抛物线,一般在6~7个抛物线时前庭功能良好的航天员都会出现呕吐.
俄罗斯专家认为经过这样的前庭功能训练,基本可以防止航天运动病.前苏联从80年代中期后没有报道航天运动病的发病率,可能与运动病的发病率减少有关.俄罗斯的航天员好胜心较强,一些能忍受的运动病症状常常不报告,但至少说明经过训练不会引起明显的运动病症状,训练是有效的.
运动病症状常常出现在航天员返回地面后,迎接航天员返回的航天医生必须带呕吐袋.说明前庭系统适应失重环境后对地面的1G的环境又出现了不适应.
3.生物反馈训练
生物反馈方法是通过人的意识来控制自主神经系统的活动,其基本的原理和方法是让被试者注视自己的某项生理指标,例如心率和血压,然后调整自己的情绪或心理状态来改变它,使它升高或降低;通过仪器将改变的结果再反馈给被试者.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可以将生理状态控制在较佳的状态.中国的气功实际上也是一种生物反馈方法.我们的实验证明它在防止失重引起的不良反应,例如运动病症状,立位耐力降低,卧床时出现的主客观反应等都有一定的效果.
8. 宝宝的内耳前庭训练,对宝宝有什么好处
引言:前庭在宝宝耳内,是锻炼宝宝平衡能力、空间感知能力和运动能力的一种训练。那么,宝宝的内耳前庭训练,对宝宝有什么好处?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讲一讲。
最后,如果配合一些他的感官刺激,对宝宝会有更好的效果。但是要注意的是,当我们对前庭感觉输入强烈的感觉刺激时,一定要在孩子状态好的时候做。如果宝宝精神状态不好,患有疾病,饭前饭后一个小时,就不适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