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对平时教学的总结:
1归纳出信息技术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教学法:讲授教学法、示范教学法、同步教学法、探索教学法、任务教学法等。
一、讲授教学法讲授教学法就是教师对知识进行系统地讲解。它虽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却同样适合新兴的信息技术教学。这种教学方法主要运用于信息技术常识性的知识教学。如教学计算机的发展史、计算机的原理、计算机的组成等。这种教学方法也同样适用于计算机操作性知识的原理讲解和操作步骤的讲解,如讲文件的复制粘贴。
二、示范教学法示范教学法就是教师操作,学生从教师的示范性操作中学习操作的步骤和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主要用于操作性较强的学科教学,如自然实验、科技制作、运动技巧等。这种教学方法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也是一种重要而且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
其应用主要有两方面:
一方面是指操作姿势的示范。如:操作计算机的坐姿、操作键盘的指法、操作鼠标的指法;另一面方面是指计算机软件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步骤的示范。如:讲windows操作基础时,讲文件夹的创建,其操作步骤为:
1.进入到指定位置;
2.文件—新建—文件夹;
3.转换输入法;
4.把鼠标移到新建文件夹,点右键,选重命名;
5.输入文件夹的名字;
6.确定。教师可以借助计算机投影仪或网络教学系统进行一步一步地演示。这种教学法能够很直观地让学生从教师的示范操作中学到操作方法,从而完成学习任务。三、同步教学法同步教学法就是学生与老师同步进行操作,学生在同步操作的过程中掌握所学知识和操作内容。这种教学方法也主要用于操作性较强的学科教学,如自然实验、科技制作等。而这种教学方法在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中有着更重要的作用和新的含义。
此教学法有两种应用模式。第一种教学模式为,教师在教师机上操作(边操作边讲解,通过计算机投影仪展示给学生看,学生则跟着教师的操作和讲解一步一步地操作,直到完成整个操作过程。这种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很广。
Ⅱ 信息技术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根据对平时教学的总结:
1归纳出信息技术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教学法:讲授教学法、示范教学法、同步教学法、探索教学法、任务教学法等。
一、讲授教学法讲授教学法就是教师对知识进行系统地讲解。它虽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却同样适合新兴的信息技术教学。这种教学方法主要运用于信息技术常识性的知识教学。如教学计算机的发展史、计算机的原理、计算机的组成等。这种教学方法也同样适用于计算机操作性知识的原理讲解和操作步骤的讲解,如讲文件的复制粘贴。
二、示范教学法示范教学法就是教师操作,学生从教师的示范性操作中学习操作的步骤和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主要用于操作性较强的学科教学,如自然实验、科技制作、运动技巧等。这种教学方法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也是一种重要而且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
其应用主要有两方面:
一方面是指操作姿势的示范。如:操作计算机的坐姿、操作键盘的指法、操作鼠标的指法;另一面方面是指计算机软件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步骤的示范。如:讲windows操作基础时,讲文件夹的创建,其操作步骤为:
1.进入到指定位置;
2.文件—新建—文件夹;
3.转换输入法;
4.把鼠标移到新建文件夹,点右键,选重命名;
5.输入文件夹的名字;
6.确定。教师可以借助计算机投影仪或网络教学系统进行一步一步地演示。这种教学法能够很直观地让学生从教师的示范操作中学到操作方法,从而完成学习任务。三、同步教学法同步教学法就是学生与老师同步进行操作,学生在同步操作的过程中掌握所学知识和操作内容。这种教学方法也主要用于操作性较强的学科教学,如自然实验、科技制作等。而这种教学方法在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中有着更重要的作用和新的含义。
此教学法有两种应用模式。第一种教学模式为,教师在教师机上操作(边操作边讲解,通过计算机投影仪展示给学生看,学生则跟着教师的操作和讲解一步一步地操作,直到完成整个操作过程。这种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很广。
Ⅲ 信息技术教学方法有哪些
在教学中,恰当地应用多媒体课件,对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突破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教学效率等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教学理论发展的必然趋势,它是以计算机为核心,将文字、图形、声音、动画、影像等多种媒介综合起来进行辅助教学的计算机教学程序。
多媒体教学题材的选取,要从教学实际出发,结合学科特点,根据教学内容来确定。对于传统教学手段难于解决的问题,使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化难为易,帮助学生理解有关的概念或原理。课件内容必须适用于多媒体教学的表现,能突出多媒体教学的特点,能充分发挥技术的优势,能有效地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与学的效率。在制作课件时,要运用现代课堂教学理论已有成果,结合学科特点钻研教材,对教学内容恰当处理,精心设计,以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表现力。
Ⅳ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方法
一、传统讲解法
二、广播演示法
三、同步教学法
四、任务驱动法
五、研究性学习法
Ⅳ 何为教学方法,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常见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论由教学方法指导思想、基本方法、具体方法、教学方式四个层面组成。教学方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教授法)和学生学的方法(学习方法)两大方面,是教授方法与学习方法的统一。教授法必须依据学习法,否则便会因缺乏针对性和可行性而不能有效地达到预期的目的。但由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所以在教法与学法中,教法处于主导地位。
信息技术教学方法有哪些
(一)常规性教学方法
1. 讲授法
讲授法是各学科教学史上最古老的和教学实践中最基本的教学方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讲授法也是信息技术教师向学生系统地传授信息技术知识的基本方法。
讲授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主要有讲述、讲解两种形式。前者指教师用口头语言向学生生动地描绘信息的产生、存储、传输等过程及实验方法与操作步骤;后者指教师向学生较严密地解释、论证概念、原理、联系等。
讲授法成功的基本要求是:
(1)讲授的内容要具有科学性和思想性;
(2)内容安排要合乎信息技术知识内在逻辑与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
(3)语言要准确精练,生动形象,避免照本宣科。
2. 交流式教学法
交流式教学法采取案例研究、角色扮演、问题解决、分析调查、实验操作、设计讨论等多种方式教授新知识,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以达到使学生掌握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培养探究思维和合作态度,关心应用并参与问题解决的过程。
交流式教学法的教学过程包括以下几个基本步骤:
(1)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要求;
(2)阅读、查找资料或通过实验操作,自学新知识;
(3)开展交流活动,促进能力培养;
(4)解决问题,得出结论或掌握技能。
3. 复习教学法
及时进行一次复习巩固,遗忘的数量就会明显减少。在实际教学中,复习巩固都是多次进行的。但复习的方法更为重要。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对记忆行之有效的条件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引起强烈的学习动机,强调理解的记忆,即信息的加工,要多途径地输入信息,强调思考。
常规的复习方法主要有新课前的引入复习、边讲课边练习、课后复习、小结性复习、应用理解性复习等。
(二)基于信息技术学科特征的教学方法
1. 媒体演示讲解法
运用媒体演示讲解法的基本要求:
(1)要使全班学生都能看清楚或听清楚演示的对象,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比较鲜明的表象;
(2)在演示讲解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演示的对象与操作过程,注意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抓住本质与内在联系;
(3)演示要尽可能让学生用多种感官感知事物与过程,增强演示讲解的效果;
(4)通过演示与讲解的有机配合,不使学生停留在事物与过程的表面,而是尽快使学生的认识上升到理性阶段,形成概念,理解操作原理;
(5)媒体的演示要适时、适当,媒体的选择应该围绕着教学知识进行。
2. 实践仿效教学法
建立关键词表达式,如何缩小查询范围等,教师在实践中,已经为学生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技能。
实践仿效教学法具有内在的教育价值,在一定条件下,它具有其他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所不可替代的教育功能。
3. 发现(探究)教学法
发现(探究)教学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实际上它是一种学习的方法,它鼓励学生用自己的头脑亲自去获得知识,重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把学生当做被动的接受者,而是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获取过程中。其基本过程是:
4. 需求驱动教学法
需求驱动教学法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分析学生的实际需求,找出这些需求与目标的关系,设计从需求出发以至到达教学目标的各项任务,使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的主动建构者,要求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以“学以致用”为原则,根据不同层次信息处理的要求,以需求案例串接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调整、充实、优化教学内容和结构,尽可能多地提供各种信息资源以支持需求驱动的学习与协作式探索。让学生在应用学习中不仅知道“是什么”,而且知道“为什么”,拓宽继续学习的知识面。
Ⅵ 什么是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方式
现在的课堂教学非常提倡利用信息技术,它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模式,给了学生更多自主创新的机会,但是在广泛使用这些信息技术时,我们又发现了它存在着很多不足。两种教学方式均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只有将他们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才能达到优化教学之目的。
一.传统教学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1.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模式是以掌握知识为目的的维持性学习,是以“老师为中心”的一种教学模式。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是通过教师讲解和教科书,它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和保守性,但它却很好的培养了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而信息环境下的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一种教学模式,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有创造性地去学习。
2.教育手段
传统教学是教师站在讲台上“说教”,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有方向,有目标的人才培养,教师可以随时了解在各种教学组织形式下学生的接受情况。信息环境下的教学主要是用多媒体作为辅助手段的一种教学形式,它能形﹑声﹑色﹑动﹑静发生变化,向学生展现具体﹑生动﹑形象﹑直观﹑声画并茂的视听材料。
3.教育形式
在传统教学中,老师和学生都不能互相选择,教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情况选择最佳的学习进度。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利用远程教学方式创造了灵活的学习方式,没有格局限制,学习渠道也越来越多,为很多有学习困难又想接受正规教育的人提供了方便。
二.发挥传统课堂教学优势,提高网络课堂教学效果
教学工作是学校教育中的核心工作,是促进学生学习与发展的主渠道。因此,把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配合起来,以整合的研究与实践,促进带动教育在信息技术文化背景中的改革与发展。这种“整合”既不是两者简单的相加,也不是两者勉强的掺和,而是两者要做到双向互动,紧密融合,促进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主要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促进信息技术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整合。
1.加强师生交流
在传统教育中,教师与学生面对面地交流时,存在着潜在的情感交流。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话都蕴涵着重要的情感信息。所谓言传身教就是教师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在传输知识的同时,为学生树立了学习的榜样。传统教学方式中,学生在集体环境中生活,不但便于教师组织、监控整个教学活动进程,还能很好地适应各种层次的教学和教学对象,培养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引导学生思考,帮助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体系。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情绪变化,用真诚的微笑,和蔼可亲的教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动力,促进学生的能力和人格的健全发展。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这一新生事物,彻底改变了传统的一个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记的单一的封闭教学模式,信息化课堂主要包括四个要素:教师、学生、教材、媒体。媒体是创设学习情境,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造才能的辅助工具。但教学过程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的过程,也是创设宽容和谐的学习氛围,增进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网络课堂虽然提供给了学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息资源,却容易忽视师生之间面对面的情感交流,教师的言传身教、人格魅力被削弱了。因此,应重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不断从学习氛围、教学方法和教师教态上完善师生之间的交流系统。如:提高网络学习的交互性;在教学中和学生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创设愉快、和谐的学习氛围;完善师生之间的交流系统,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与学生一起做试验,一起交流探索。
2.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占主导地位,有利于系统的传授知识,这样直接的讲解知识可以省掉学生摸索的时间,在整个过程中学生接受知识的情况非常好,对于知识的重难点把握的也很好。而网络课堂的学习资源多采用非线性超文本方式组织,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给学生自主探索的机会很多,这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丢失目标。当学生自主学习的自由度过大时,教师的主导作用容易被忽视,这样往往容易形成课堂氛围看起来很活跃,学生参与率高,但实际上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只停留在浅层,缺乏深层次的知识体验和思维活动,使学习过程最终失去教师的控制。现实中发现,利用网络课堂教学往往不能很好地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形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大多是只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协作探究,而忽视了教学目标。因此,加强网络课堂教学过程的主导与控制,引导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对网络课堂教学的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做到因材施教
新课程的改革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教师的教学手段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对于多媒体、网络资源,教师们更是赞不绝口。甚至有部分教师心里潜意识的认为多媒体课就等于优质课,还有很多教师只是一味的追求文字、图片、声音、录像带来的五彩缤纷的课堂效果,而对教材重难点不去探究,也无暇探究,看似课堂设计非常精美,视听效果也很好,实则学生上课走马观花,所学有限。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老师要有清晰的教学思路,如果只是一味的用课堂效果来吸引学生,就会有喧宾夺主之味。所以,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
首先,要熟悉并掌握课程标准,吃透教材。教材是课堂教学的载体,教师应了解教材编写者的意图,把握重难点知识,认真备课,不能单纯的依靠多媒体来提高教学效果,而是应让多媒体在传统教学方式的基础上发挥其特有的优势。
第二,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人心所导,各如其面,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特点,在施教之前,应充分的掌握学生的基础知识,能力水平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等,有效组织利用网络资源,制作出更符合实际教学的多媒体课件,达到活学活用,恰到好处的运用信息技术。
三、传统教学与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互补关系。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信息化的时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给教育事业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使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网络课堂教学的一个最大优点是教学手段灵活,教学信息丰富,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突出了学生的认知主体地位,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适宜培养创造性人才。从这一点上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应该从网络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中得到启发。但是网络课堂教学使得计算机成为隔在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一道障碍。这一障碍不但不利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还影响了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也不利于教师掌握学生的课堂接受情况。相比之下,传统课堂教学教师便于控制课程进度,及时了解学生接收情况,课堂教学过程成了师生沟通的桥梁,眼神、动作中都传递着爱的信息,缩小了师生之间的物理距离和心理距。这恰好是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所在。所以,网络课堂教学的优势正好弥补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而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恰好能弥补网络课堂教学的劣势。它们不是谁取代谁的关系,也不是彼此对立的关系,它们是优势互补的关系。
总而言之,网络课堂教学模式不能完全取代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这是它们各自的特性所决定的。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它们的优势,将网络课堂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能产生无可比拟的效果,有着非常美好的前景。
Ⅶ 初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一、系统讲解法
系统讲解法是我国传统的一种教学法,就是教师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细致系统的讲解,以教师的传授讲解为主。其他学科现在对其诟病比较多,认为老师过多的传授打消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然而就信息技术课来讲,这种教学方法对于信息技术常识性的知识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的教学方法。例如:在讲解“信息”、“信息技术”等概念性知识时,教师可以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并引入其它学科的相关知识进行讲解;在讲解计算机的组成、计算机的硬件系统时,可以结合相应的计算机器件,清晰地展示给学生,并运用恰当的比喻进行讲解。这种教法针对基础性知识有很强的针对性,知识系统,便于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常识性知识。
二、任务驱动法
让学生有目的地学习和实践,可以提高学习效率,锻炼学生的学习和探索能力。我经常精心设计一些作品,在一堂课的开始,让学生自己试着实现,然后根据他们的实习结果,有针对性地进行补充讲解。比如,学习WORD中的图文混排时,我先给他们展示了一幅图文并茂、版式精美的“父亲节贺卡”,其中包括了图片的典型格式应用、图片作为背景及各种文字环绕方式。如我所愿,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他们进行了各种尝试,对于我补充的内容,他们也掌握得既快又牢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教育的目标在于使人能够继续教育自己。”“任务驱动法”的教学模式正在逐步改变着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它特有的优势展示着强大的生命力。
三、示范展示法
示范展示法就是由教师展示具体的计算机操作,学生从教师具体的示范性操作中学习计算机操作的步骤和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是一种重要而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其应用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方面是操作姿势的示范展示。如操作计算机的坐姿,教师通过自己的坐姿展示给学生,使学生明白怎样做才是正确的坐姿;操作键盘、鼠标的指法,教师可以通过自己操作,演示给学生,使学生在学习中掌握如何操作。另一方面是计算机软件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步骤的示范。比如在讲资源管理器时,对于文件夹的创建,其操作步骤为:1.进入到指定位置;2.选择“文件——新建——文件夹”;3.转换输入法;4.把鼠标移到新建文件夹,点右键,选择重命名;5.输入文件夹的名字;6.确定。对于全部步骤的操作完成,教师可以借助计算机投影仪或网络教学系统或多媒体广播系统进行一步一步的演示。
示范展示法能够很直观地让学生从教师的示范操作中学到具体的操作方法,从而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
四、同步操作法
同步教学法就是学生与老师同步进行操作(或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同步进行操作),学生在操作中掌握所学知识和操作内容。同步操作法主要用于操作性较强的学科教学,信息技术课实践性强这一特点使这种教学方法在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中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五、伙伴教学法
伙伴教学法是指由一个学生教另外一个学生的个别化教学方法,多用于课外活动,是一种辅助的教学方法。对于农村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来说,伙伴教学是由信息技术知识基础好(特别是家庭经济相对较好、家里有计算机的学生)、学得好、学有余力的学生,经过适当培训,和基础差、学得不好的学生的“伙伴”结对,进行学生间的互助教学。这种“师生关系”可以在课上存在,也可以延续到课下。
伙伴教学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之间互助,特别是课外的互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加深学生之间的友谊,可谓一举多得。
六、适时表扬法
课堂上老师要多表扬、多评比。做任何一件事情,如果在完成过程中对它失去了信心,那最后的结果则必将以失败而告终。因此,我在计算机学习过程中以激励为主,多鼓励,少批评,通过各种活动来增强学生战胜困难的信心与决心。由于孩子喜欢听表扬,那老师就不要吝惜你的语言,多给他们一些鼓励的话语,如“今天你做得最好”、“某某最出色”、“好样的”等。 还要注意多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因材施教,适当降低操作任务的难度,让每个学生都有一种成功感,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增强自信心。
当然,上述几种教学方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新形势赋予我们新的任务,新任务又指引我们探索新的方法。“教无定法”在某种意义上是有一定道理的,教学方法必然具有多样性、灵活搭配性和创新性。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实践、创新,设计最好的教学方法,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不断体验成功。
Ⅷ 1、信息技术教学方法有哪些特点
答: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的特点有: (1)实践性: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的来源虽可以从理论上建构,但绝大多数还是来自实践经验,与信息技术教学实践紧密联系,其作为工具的性质显而易见。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的基本精神、影响媒介、作用方式、具体步骤、详细要求等都是可操作的,同时,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的实践效果又是检验其优劣的重要指标。另外,信息技术教学方法也决不仅仅是单纯的技巧问题,它实质上反映着教师的教学理念和能力水平。 (2)耦合性:教学方法决定了学的方式和教的方式在行动上协调一致的效果。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授方式是直接相关的,假如教师长期只使用单一的讲授法,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必然是死板的,这种“迁移”体现了教学方法的双边性。 (3)多样性: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可组成丰富的“方法库”。每种方法都有其长短,适用于所有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目标的方法是不存在的。即便在一节信息技术课中,经验丰富的教师也常常灵活使用多种教学方法,使教学活动富于变化并体现出一种特殊的节奏感。各种具体方法彼此互相补充,密切配合,综合地发挥着整体效能。 (4)发展性: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信息技术教师为提高教学实效,历来重视教学方法的探讨,积累了相当丰富而宝贵的实践 经验,有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学的客观规律,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但如何根据变化了的时代要求、教学内容、学生特点等条件,推陈出新,使教学方法更能适应教学的实际要求,是值得所有信息技术教师探讨的重要课题。 2、试选择某些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内容,说明适合运用哪种教学模式? 答:信息技术课程是通过学生实践操作获得知识和技能的。那么,怎么才能使学生掌握相关的技能呢?以清华大学“信息技术教学一条龙”实验教材编写组编写的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教材中第三单元“十指神功”为例,可采用启发引导教学模式。 为使学生对计算机键盘的操作有一感性认识,可由老师先简述操作要领。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对计算机的认知水平参差不平,如果老师不事先示范操作要领,很多学生可能感到一片茫然。在讲述操作要领的时候,学生往往就会跃跃欲试。在本节课学习键盘的操作时,很多学生在老师的讲述过程中,就忍不住敲键盘。通过老师的讲述,先让学生分清键盘上的几个主要区域,并能说出每个区域的具体名称。然后让学生进行尝试操作,看看能不能进行很快的完成相应的任务,在操作中当学生碰到问题,老师应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并加以引导,引出主键盘区的主要操作方法及手指的分工,并强调基准键手指的分工,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 技能的形成与保持,需要练习次数和时间。只有通过不断的练习,学生的操作技能才能逐步提高。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操作方法后,练习就成为一项主要的内容,通过一些常用的打字软件(如金山打字),将所学的内容进行练习,熟能生巧。 在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上,老师可布置一个任务,将金山打字软件中基准键的练习设定时间,规定在一定时间内完成,通过学生间的相互竞争、比赛,可以很快看出本节课的学习效果。 这种教学模式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操作实践密切结合”的信息技术课程特点,适用本节综合性较强的技能训练课。
Ⅸ 信息技术 教学方法有哪些 2014
关键词:教学方法
从课程标准颁布以来,信息技术课作为一门必修课程列入中学教学计划。同时,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及方式,正被越来越多地用于其他学科的教学之中。
因此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课,如何使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更有效合理的整合运用,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课堂教学活动是学校教育最基本的途径和方式,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直接影响着该学科的教学效果,作为新兴学科的信息技术课应有其独特的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学科,其教学方法决不能完全沿用传统方法,而应有其独特的方式。要确保信息技术教育在培养新型人才方面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就必须去探讨研究适合信息技术教与学的方法。作为一名从事中学信息技术基础教育的教师,深感自己的责任重大。为此,在这几年的信息技术教学中我认真探索、研究其教学方法的问题,并总结了以下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以供同行们参考、指正。
一、课堂要多进行实例演示
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任务要求70%左右的时间是上机操作,30%左右的时间是上理论指导课。但30%的理论课却指导着70%的上机操作课程。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的必修课,对于很少接触计算机的中学生来说,对其内容和形式都缺乏了解,一句话:没有理论指导,学生面对计算机会觉得“不知道要做什么,怎么去做”。因此,教师在上理论课时要多做操作演示,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到底是什么,有什么任务要去完成,怎么去完成等等。精彩、新颖的演示还会使学生对新学科产生极大兴趣,激励学生对新学科的热爱。例如,在键盘指法的教学时,教师就要先进行一次高速度的指法实地演示,当学生看到教师运指如飞时,就会产生一种敬慕心理,就会产生一种“让我来试一试”的心理,就会对本来比较枯燥的指法练习产生很大兴趣,从而促进学习。中学生的模仿能力较强,对新鲜事物敏感,接受能力强,若能抓住中学生这些特点去进行引导,将会取得很好的效果。又如,讲解用PowerPoint制作多媒体演讲稿时,教师先演示,让学生欣赏各种各样的多媒体演讲稿,从而产生一种感叹、想象,激发其思维,觉得“如果我认真学好,也会做出这样的多姿多彩的多媒体演讲稿”。这时,教师再去讲解演讲稿的制作过程,学生就会很认真地听课了。我觉得这种先操作演示,使其产生兴趣,然后讲授课本内容,从而使其认真听课的教学方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是比较适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