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田氏代齐"到底讲些什么
是说战国时期齐国田氏取代姜姓成为齐侯的事情。齐国田氏一族原是陈国陈厉公之子陈完的后人,利用种种手段铲除政敌、收买民心,进而把持朝政,直至后来弑君、废君进而自立为国君。公元前671年陈完避祸逃到齐国,娶齐国大夫齐懿仲的女儿为妻,死后其子田孟夷袭工正。公元前550年,田桓子(无宇)出兵伐卫、晋,并取得了胜利,由是得宠于齐庄公。公元前481年田桓子之孙田成子(常)杀齐简公与诸多公族,另立齐平公,前391年,田成子四世孙田和废齐康公。前386年,田和放逐齐康公于海上,自立为国君,同年周安王册命田和为齐侯。前379年,齐康公死,姜姓齐国绝祀。田氏仍以“齐”作为国号,史称“田齐”。这其实就是一个不甘寄人篱下、欲望随权势日渐增长的关于野心的故事,也是一个关于管理失控的悲剧。在奴隶制分崩离析的年代,代表旧制的齐国君主不思进取日夜享乐,而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田氏施行新政、收买民心,同时武力剪除异己,削弱公室威信,架空国君权力,最终完成了齐国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大转变。
‘贰’ 郑伯克段于鄢的主旨和要点
《郑伯克段于鄢》是《春秋》中的名篇。主要讲述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郑庄公同其胞弟共叔段之间为了夺国君君权位而进行的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郑庄公设计并故意纵容其弟共叔段与其母武姜,其弟骄纵,于是欲夺国君之位,庄公便以此讨伐共叔段。庄公怨其母偏心,将母亲迁于颖地。后来自己也后悔了,又有颖考叔规劝,母子又重归于好。
《郑伯克段于鄢》中郑庄公的人物形象
一方面,作为国君,他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具有政治家的谋略和素质,有远见、沉着冷静、思维缜密;另一方面,作为儿子和兄长,对母亲意见的尊重以及对弟弟的一再忍让,说明他对母亲姜氏和弟弟共叔段是有感情的,体现了他人性化的一面,他重义、重情。
‘叁’ 崔杼是什么朝代的人他辅佐的君主是谁是忠还是奸简单介绍一下...
崔杼是春秋时期的人。他辅佐的君主是齐庄公。
崔杼是齐国的重臣,关于他的忠诚或奸诈,历史上存在不同的评价。崔杼在齐国政治中具有重要地位,其对于齐庄公的影响力不可小觑。在执政期间,崔杼为了维护自身权力及家族利益,不仅铲除了异己,还废除了君主齐庄公。这一行为使得他在历史上的评价产生了分歧。有人认为他为了实现权力稳固,不惜牺牲君主的利益,表现出一定的奸诈性质;但也有人认为,在某些情况下,崔杼的行为可能是为了齐国的整体利益着想。
具体来说,崔杼在齐国政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他不仅在政治斗争中与其他势力进行较量,而且在国家管理、政策制定等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他的行为决策往往直接影响到齐国的政治走向和国家命运。关于他的忠诚与否,历史上并没有明确的定论。在某些情况下,他可能会为了维护自身权益而违背君主的意愿,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被认为是不忠的表现;但在另一些情境下,他的行为也可能出于对整个齐国利益的考虑。
综上所述,崔杼是春秋时期的人物,他辅佐的君主是齐庄公。关于他的忠诚或奸诈,历史上存在争议。他在齐国政治中具有重要地位,其行为决策直接影响到齐国的政治走向和国家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