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加强力量训练
提升腿部力量是提高100米速度的关键。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法进行力量练习:
- 负重杠铃深蹲:肩负杠铃,进行深蹲起立,注意用脚尖发力,每组10次,共3组。
- 负重蛙跳:增加腿部力量的另一种方式是负重蛙跳,有助于提升腿部爆发力。
2. 练习爆发力
增强爆发力有助于提升跑步速度。以下是一种有效的爆发力练习方法:
- 触胸跳:跳跃时尽量让膝盖触碰胸部,这样可以有效提高爆发力。
3. 拉伸步长
增加步长可以提高跑步效率。可以通过以下练习来拉伸步长:
- 跨步走:每天练习跨步走,之后配合压腿动作,有助于拉伸腿部肌肉,扩大步幅。
4. 优化起跑技巧
起跑反应速度对100米成绩有显着影响。以下是一些起跑练习方法:
- 听反应起跑:同学吹口哨作为信号,练习快速起跑反应。
- 背对起跑线练习:背对跑道进行高抬腿,听到指令后迅速转身冲刺,锻炼爆发力和反应速度。
5. 改进撞线技巧
正确的撞线姿势可以在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练习以下技巧:
- 侧身撞线:在冲刺阶段,尽量侧身向终点线撞去,可以练习这一动作以提高成绩。
通过上述练习方法,可以系统地提高100米速度。坚持训练,不断优化技术,将有助于提升成绩。
㈡ 如何在短时间内提高100米成绩
总的来讲,短跑分为,起跑、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冲刺跑以及撞线。要想短时期内提高100米短跑的成绩,就要着重在加速跑上下功夫。一般加速跑常见的训练方式有一下几点:
一、基础训练。着重练习原地支撑快速高抬腿,这个练习既可以提高爆发力,又可以加快步频;其次是快频跑楼梯,通过富有弹性的快速跑楼梯来提高步频,步频在加速跑中作用巨大。
二、计时跑。练习 30~60米计时跑,从而训练动作速度体会侧蹬和避免过早抬头、抬体。体会膝关节为“小发动机的”的肌肉用力感觉。
其次就是途中跑,途中跑是100米跑的主要部分,当我们的速度达到最高后,我们要做的就是如何放松、大步幅的、快频率的往前冲。现在世界100米跑的技术已明显快速发展,表现在摆动腿抬的较高,并积极下压“扒地”很快转入后蹬。摆臂动作大而向前,因此,跑的动作给人有力、放松、快速而舒展的感觉。在步幅与频率的结合上,采用了保持高频率的前提下,以放松、协调的动作去获得更大的步幅,达到提高运动成绩的目的。重要因素之一是,该动作必然要求肌肉在单位时间内更快地收缩。而使神经处于肌肉高度紧张状态时难以持久保持速度。因此,途中跑的过程需要放松跑。
途中跑的放松大步幅跑下面是几个放松跑的训练方法可以分为一下几点:
1、练习下坡跑。放松能力必须在高速跑中进行。利用下坡跑统共了一个高速条件,使运动员充分体会到肌肉的放松感觉,在下坡跑时,要求步子轻松,步幅要大。
2、练习顺风跑。道理与上面相似,有利于提高运动员高速运动时的感觉能力,顺风跑时要求风速在2~4米/秒以上进行。要求跑时动作大、放松,能跑出快的步频的大的步幅。
3、匀速放松大步跑。通常,强度在70%~80%的中速跑最利于发展肌肉的放松能力。一般采用跑道或草地上进行80~120米中等强度的加速跑、重复跑来体会放松跑技术,建立放松跑的意识、概念。要求用舒展、协调、富有弹性的动作,充分摆髋,适宜的快频进行。鲍威尔堪称放松跑的典范
4、节奏跑。在训练时利用洪亮有节奏的加速信号或跑的节奏来训练运动员的快速放松能力,也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如,根据教练击掌频率的快慢进行原地高抬腿练习;或者运动员按某一规律行的节奏跑动,使其产生韵律感,这种感觉既能发挥速度,又能节省体力,提高兴奋性,达到技术的放松与合理化。例:一般采用变速跑。但在经过慢跑的几步放松调节之后,在高频率的基础上,要求快跑要更富有弹性和放松感,以提高运动员放松跑的感觉能力。
5、最后就是冲刺跑,冲刺跑也是100米跑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通常指百米跑的最后20米。在该阶段,要求保持步频和步幅。如何保持步频和步幅,就需要大腿的力量,因此,冲刺跑弱的人多进行一些下肢力量练习。比如:单足跳、深蹲杠铃、拖物跑、快速蛙跳等。快速蛙跳练习此外多跑跑120~150米的重复跑,严格限制休息时间,提高速度耐力。最后注意冲刺跑的压线动作终点压线动作以上便是百米跑四个阶段的训练方法,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薄弱环节进行训练。每次训练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避免受伤,训练结束后,记得进行放松,使机体各方面能力得到恢复,利于更好的进行下一次训练。
而且百米的技巧要加强练习,掌握好尺度,否则反而影响运动员的速度。
(2)100米训练步长方法扩展阅读:
百米短跑的简称,是田径运动项目的一颗璀璨明星,是挑战人类极限的一道龙门。
跑步时的注意事项:
1、首先,比赛前从如今到赛前三天少吃或不吃含糖食物,到赛前倒数三天至比赛的几天,开始多吃高糖食物,比赛当天吃饭八成饱,要好消化,比赛前30 40分钟可以饮200ML葡萄糖水浓度40%。另外吃三片维生素C。不要吃巧克力。
2、认真做好运动前的准备活动。田径运动很容易造成肌肉、关节和韧带损伤,尤其下肢受伤的机会更多。防止的办法是赛前的准备活动。准备活动越充分越不容易受伤。可在慢跑的基础上对肩关节、肘关节、背腰肌肉、腿膝踝关节等部位进行活动,强化肌肉韧带的力量,提高机体的灵敏性和协调性,从而防止受伤,就可提高运动成绩。
4、运动或比赛前,学生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睡眠和体力的积蓄,赛前应控制过多的饮食和饮水,更不得饮酒。
5、运动或比赛后,应做好放松活动,以尽快恢复体力和肌肉的力量。其方法是对身体各部分进行放松性的抖动、拍打,双人合作互相按摩等。
6、等全身发热时才脱外衣,跑结束后应立即披上外衣,以防伤风感冒。跑时所穿的鞋袜应柔软和脚,最好穿短跑用的钉鞋。
㈢ 100米训练方法
首先要强调一下短跑的秘诀在于爆发力,因此一个好的短跑运动员或是爱好者都必须具备较强的爆发力这一能力。而名运动员若要发展爆发力,首先应具备一定的力量作为基础。如果在缺乏起码的基本力量的情况下勉强做快速动作练习,那会带来危险,其结果必然导致发生伤害事故。一般情况下,爆发力类型的训练都要求动作迅速完成。
因此,要防止受伤,有必要使肌肉为快速收缩做好准备。这就是说,肌肉在做主要动作之前,应该处于收缩(紧张)状态。离心(反向)收缩或等长(静力性)收缩可以产生这种预收缩效果。在预收缩之后的主要动作是向心收缩。
在做下面的练习时,要想到“动作的速度”。肌肉在预收缩之后要力求尽快地完成主要动作(向心收缩)。换句话说,就是要在做离心收缩或等长(静力)性收缩时,力求使肌肉处于最大紧张状态,然后很快地转为向心收缩。这是爆发力类型动作的关键所在,短跑就是这种动作的一个例子。
在大多数跳跃练习中,预收缩实际上就是脚触地与起跳之间的过渡动作――或者说是经过一个“支撑姿势”引起等长性收缩。在实际负重练习中,究竟用多大重量和重复多少次,应按各人的发展水平来确定。一般说来,大约用本人所能承受的最大重量的50%——60%。做各种不同关节动作的练习。
可是,还应该切记,过大的重量将会导致动作速度降低,而出现这种结果是你所不希望的,因此,运动员应该在练习时努力发展“轻快”的感觉。至于练习的重复次数,不要超过20次之多。如果重复次数过多,只会较多地发展耐力,而不是较多地发展爆发力。
下面将介绍两种提高下肢爆发力训练的方法:
负重练习:1、原地跑——肩负杠铃,杠铃重量是本人所能承受的最大重量的40%——50%,跑时尽量将大腿抬高,使大腿面与躯干垂直,形成90度夹角。重复次数为15——20次。
2、支撑交换腿跳——手持哑铃或肩负杠铃,杠铃重量不要太重,选一个30公分高的台阶,一条腿在上一条腿在下,支撑跳时,上面的腿尽量向上伸直后停留数秒再换另一条腿,重复次数为10——15次。
3、直腿跳——肩负杠铃,杠铃重量是本人所能承受的最大重量的40%。腿尽可能伸直,踝关节伸展,尽可能快并尽可能高地直上直下跳。重复次数为15——20次。
4、半蹲跳——肩负杠铃,杠铃重量是本人所能承受的最大重量的50%。半蹲跳时膝关节弯曲接近90度,重复次数为8——10次。
5、单足跳——手持哑铃做25米——30米的单足跳,跳时大小腿尽量折叠,落地的瞬间应做一个“扒地”动作。
跳深练习,什么是跳深呢?顾名思义就是指先从高处向下跳接着再向另一个高处跳起的动作过程,(双腿单腿均可)。例如,从跳箱上跳下接着又跳上的练习,或连续跳栏架的练习。
另外,运动员在做下列练习时应注意在落地后力求快速起跳。无论落地时是双脚还是单脚,都应富有弹性,并应做一个“扒地”动作。
和前边所介绍的练习不同,做跳深练习时不需负重。但练习时的地面要“软”,这一点也很重要。地面要能起“缓冲”作用,如:体操垫等。总之,要尽量避免直接在水泥地板上做跳深练习。
1、双脚跳——选一高处约为80厘米,跳箱或凳子均可,并在距跳箱1米处放一个栏架,练习者站在上面往下跳,双脚一触地,尽量快速跳过栏架。随着练习者腿部力量的提高,栏架可以增加,高度也可提高,要因人而异。另外从高处跳下后也可接连续蛙跳。
2、单足跳——选一高处约为80厘米,跳箱或凳子均可,练习者站在上面往下跳,双脚一触地,迅速用单足跳过栏架或接单足跳。
经过一段时间的负重和跳深练习,学生的腿部力量和爆发力都会有很大的提高,这时再进行专项练习时,不仅不会受伤,对提高成绩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