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识字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尤为重要。学生要读书、写作文就必须先认识字。字识得太少,读书、作文将遇到很大的困难。所以说要想让教学生掌握书面语言,能读会写,就必须先让学生认识足够数量的汉字。
一、媒体激趣识字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习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识字本身是枯燥无味的,因此,教学时,教师必须抓住低年级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心理特点,利用低年级教材大量的插图和字理图,采取形象、生动、直观的多媒体课件或生字卡片等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的识字欲望。学生通过多媒体识字软件观看生字的笔画、笔顺等,同时跟随教学软件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
如教生字“升”时,计算机生动地演示上升过程,学生更容易记住字形与字义。又如教象形字“日、月、水、火、牛、羊、木、禾”等字时,先让学生认真观察图片,看其形状,然后出示汉字,让学生进行图文对照,使抽象的汉字形象化,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一跃上升到理性认识,就很快记住了字形。
二、交给学生多种识字方法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儿童的有意注意时间短,无意注意占优势。根据这一特征,要想在整个活动中保持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就不能只以单一形式进行,否则会让刚刚点燃的兴趣火花熄灭。引导学生变换形式,不断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同时,还要引导学生逐渐学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和方法识字,逐步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并把识字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识字带来的乐趣。
1.谜语识字法
根据儿童好奇心强的特点,编一些谜语让学生猜,能激起他们识字的愿望。如:“三口之家(品)”、“第二次见面(观)”“一人胆子大,敢把王子踩脚下(全)”等,这样猜谜识字,让学生既识记了字音、字形,又理解了字义,同时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的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又能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真可谓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
2.动作识字法
这种识字的方法特别适合那些表示动作的字。如:“踢”字的'字形比较复杂,如果让学生做一个踢足球的动作,然后再出示这个字,通过认读加上学生前面做的动作,他们一定记得很牢。同样的方法还适用于跳、眨、抱、拍、咬等许多表示动作的字词。
3.归类识字法
大多数汉字是形声字,其形符表意,声符表音。从形、音、义三者的统一上进行教学,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抹—批—拱,惨—愧,哎—哄—哩,乌—鸟,丹—舟,涛—寿,陈—冻,文—纹,反—返,逃—桃,它—安,寸—射,车—载,瓜—呱,卷—圈,里—理等。这样的识字方法既能理解字义,又能增大识字量,有利于提高识记效果,又能促进学生举一反三。
4.编顺口溜识字法
教学中,把一个个枯燥乏味的汉字编成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效果非常好。如:风吹树枝摇,折断小枝条(枫);小王和小白,并排坐石上(碧);自言自语(记),牛儿躲在屋顶下,抬头看天少一画(牵)。四四方方一间房,一根木头放中央(困)等。同时,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进行自主识字和创造性识字。如记忆“晴”和“睛”“情”时,学生就能自编顺口溜:有日天气晴,有目大眼睛,有心好心情。
5.近、反义词识字法
积累近、反义词识记汉字,也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如,在教学“上—下”时,教师出示卡片“上”,做向上爬的动作,学生拿出卡片“下”,边读字边做下梯子的动作。近、反义词带有串连性记忆,采用这种方法,既能让学生理解了字义,又提高了识字量。
6.利用熟悉的事物识字法
语言文字来源于生活,最终还应该回归生活。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识字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识记效率,还可以使他们灵活运用汉字。如教学“苹果”的“苹”、“大米”的“米”时,教师问:“你们认识这个东西吗?”学生纷纷举手发言:“这是我们吃的水果和大米,吃起来可香了。”
提高学生的识字愿望,有很多的方法。只要教师灵活地运用这些识字方法,就能有效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提高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收到良好的识字教学效果。
三、迁移识字方法,巩固识字成果
迁移识字法是利用熟字迁移认识熟字加偏旁的字,熟字去偏旁的字,熟字换偏旁的字。如“西+日=?”(晒),“女+也=?”(她),“草-草头=?”(早)。课堂上采取这种方法,能有效地调动师生参与互动和展开竞赛识字的兴趣,教师可以考学生,学生可以照样子来考老师。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而且还能强化学生对汉字的记忆,从而让学生体会到识字成功的乐趣。
四、激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识字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增强学生在各种环境中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让更多的学生留心观察生活,在生活中主动地学习,提高识字效率,不断提高语文学习的能力。如认路边的广告牌、标语、商店名、各种商品的名称等,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就请教别人或查字典。做生活的有心人,让生活教会自己更多的汉字。同时,为了增加趣味性,要求学生把课外认识的字收集到自己的摘抄本上,定期和同学交流、展示,比一比谁的课外识字量大、识字渠道广、学习积极性高。
2.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认识生字:乌、处、怎等12个生字,会写升、办、可、里、多5个字。
目标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乌鸦如何喝到水。
目标3:教育学生面对困难要动脑筋,想方法克服。
教学重点:
1. 认读翘舌音、平舌音、前鼻音、后鼻音的字。
2. 准确掌握怎、进、把、升的字形。
3. 理解到处、升高的意思。
4.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牢固掌握字形。
课前准备:
1. 一幅包含瓶子、小石子、大石块、草叶背景图,配有可活动乌鸦模型。
2. 生字卡片。
3. 实验材料:满杯白开水,冰糖。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
介绍乌鸦的聪明特性,引入课文《乌鸦喝水》,解释喝字旁的含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教师朗读全文,学生静听。
2. 学生自由朗读,注意字音和句子断句。
3. 讨论课文内容。
三、学习课文
1. 第一段:乌鸦口渴找水喝。
学习“处”字,通过表演理解“到处”的意思。
2. 第二段:乌鸦发现水瓶。
注意后鼻音“瓶”的发音。
3. 第三、四段:乌鸦喝到水的经过。
通过实验演示,理解乌鸦如何借助石子升高水位。
四、朗读与生字复习
1. 全文朗读。
2. 生字卡片游戏。
3. 字形练习。
第二课时
一、复习朗读
朗读全文,增强记忆。
二、思维扩展
讨论其他解决乌鸦喝水问题的方法。
三、巩固练习
完成课后练习,包括词语复习、扩词练习。
四、口语训练
鼓励学生复述《乌鸦喝水》故事。
3. 识字方法有哪些
低年级识字教学起始阶段,有好多象形字,如日、月、云、山、田、土、火、鱼、寸等。教学这些字,可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图像,认识事物特点,再从汉字的发展变化来看,了解这些字的来历,这样,以便牢牢地记住这些字形。
(1)形声字归类。利用形声字规律进行识字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字的基本意义,做到准确运用汉字。
(2)会意识字。如“日月明、鱼羊鲜、小土尘、小大尖”等等,这种方法有利于理解字词的意义。
(3)象形识字。
(4)偏旁部首识字。可以换偏旁识字。如吹--砍、门+人=闪、哪-口=那。
(5)形近字识字。如“鸟--乌、令--今、问--间”等。利用形近了,可以区别字形的异同,可以减少错别字。
低年级学生,回生现象严重,过一段时间要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采用“啄木鸟”医生看病来找错字;听老师说词语来找相对应的汉字;“摘苹果”、找卡片、拆字、拼字来检查;连线找对应的字;比一比谁记得多;成语接龙等等的游戏来巩固。
识字、写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新课标在识字、写字方面,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提出“会认、会写”两种要求,这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获取信息的能力都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