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研究方法 > 园艺科学研究方法论文

园艺科学研究方法论文

发布时间:2025-04-12 08:11:12

Ⅰ 求一篇园林或园艺专业的毕业论文

黄栌育苗技术与园林应用
摘要:本文在试验和生产实践的基础上,从种子采集、处理、播种及苗期管理等方面论述了黄栌育苗的关键技术,并在园林苗木生产及园林绿化应用中提供参考。
关键词:黄栌;播种育苗;苗期管理; 园林应用

黄栌(Cotinus coggygria scop)又名黄心木,烟树,属漆树科,黄栌属。分布广泛,在我国西北、华北、西南、浙江、安徽等地均有分布,西亚、南欧也有。垂直分布可达1500m,常生于半阳坡及阴坡,密集生长,自成群落。

1、形态特征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达8m,枝髓黄色;树冠卵圆形或圆形,叶互生,近圆形或倒卵形,长3-8cm,宽2.5-6cm,侧脉6-11对,先端微凹或钝,基部圆或宽楔形,全缘。圆锥花序顶生,花小,黄绿色。核果小,肾形,径3-4mm,熟时红色。花期4-5月,果期6-7月。黄栌栽培变种有红叶黄栌(Var.cinerea Engl),毛黄栌(Var.pubescens Engl),紫叶黄栌(Cv.atropurpurea)和四季花黄栌(Cv.semperfloreus)。
黄栌喜光耐荫;耐寒抗旱,耐瘠薄和碱性土壤,但以在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地生长较好,不耐积水;根系发达,具有较强的萌蘖能力。对二氧化硫抗性较强,但对绿化物较敏感。

2.育苗技术
2.1种实采集
选择结果早 ,品质优良的健壮母树,于6月下旬至7月上旬果实成熟变为黄褐色时,及时采收,否则遇风容易将种子全部吹落。将种子采集后风干,去杂,过筛,精选,晾干,存放到干燥阴凉处备用,并防止虫害、鼠害。
2.2种实处理
黄栌的果皮有坚实的栅栏细胞层,阻碍水分的渗透,因此必须在播种前先进行种子处理。一般于1月上旬先将种子风选或水选除去秕种,然后加入清水,用手揉搓几分种,洗去种皮上的粘着物,滤净水,重换清水并加入适量的高锰酸钾或多菌灵,浸泡3d,捞出掺2倍的细沙,混匀后贮藏于背阴处,令其自然结冰进行低温处理。至2月中旬选背风向阳,地势高燥处挖深约40cm,长宽约60~80cm的催芽坑,然后将种沙混合物移入坑内,上覆10cm左右的细沙,中间插草束通气,坑的四周挖排水沟,以防积水。在催芽过程中应注意经常翻倒,并保持一定的湿度,使种子接受外界条件均匀一致,发芽势整齐,同时防止种子腐烂。3月下旬至4月上旬种子吸水膨胀,开始萌芽,待有25-30%左右种子露白即可播种。
2.3、圃地选择及整地
选地势较高,土壤肥沃,水肥条件较好,排水良好的壤土为育苗地。土壤粘度较大时,可结合整地加入适量细沙或蛭石进行土壤改良,整地时间以3月上中旬为宜,整地时施足基肥,每667m2施腐熟有机肥3000㎏左右,并施30~50㎏复合肥,深翻耙细捡去杂物。
2.4播种
黄栌育苗一般以低床为主,为了便于采光,南北向作床,苗床宽1.2m,长视地形条件而定,床面低于步道10~15cm,播种时间以3月下旬至4月上旬为宜。播前3-4天用福尔马林或多菌灵进行土壤消毒,灌足底水。待水落干后按行距33cm,拉线开沟,将种沙混合物稀疏撒播,每667m2用种量6~7㎏。下种后覆土约1.5~2cm,轻轻镇压、整平后覆盖地膜。同时在苗床四周开排水沟,以利秋季排水。注意种子发芽前不要灌水。一般播后2~3周苗木出齐。
2.5苗期管理
2.5.1灌溉与排水
苗木出土后,根据幼苗生长的不同时期对水分的需求,确定合理的灌溉量和灌溉时间。一般在苗木生长的前期灌水要足,但在幼苗出土后20天以内严格控制灌水,在不致产生旱害的情况下,尽量减少灌水,间隔时间视天气状况而定,一般10~15天浇水一次;后期应适当控制浇水,以利蹲苗,便于越冬。
在雨水较多的秋季,应注意排水,以防积水,导致根系腐烂。
2.5.2间苗、定苗
由于黄栌幼苗主茎常向一侧倾斜,故应适当密植。间苗一般分2次进行:第一次间苗,在苗木长出2-3片真叶时进行。第二次间苗在叶子相互重叠时进行,留优去劣,除去发育不良的、有病虫害的、有机械损伤的和过密的,同时使苗间保持一定距离,株距以7-8cm为宜。另外可结合一、二次间苗进行补苗,最好在阴天或傍晚进行。
2.6 病害防治:黄栌常见的病虫害主要有蚜虫、立枯病、白粉病和霉病等。
2.6.1.蚜虫:危害叶片、嫩茎、花蕾和顶芽,造成叶片皱缩,卷曲,虫瘿以致脱落,严重时导致植株枯萎、死亡。防治方法:可在早春刮除老树皮及剪除受害枝条,消灭越冬虫卵;蚜虫大量发生时,可喷40%氧化乐果、5~8月每15天喷一次乐果、50%马拉硫磷乳剂或40%乙酰甲氨磷1000-1500倍液,也可喷鱼藤精1000-2000倍液。
2.6.2.黄栌白粉病:危害叶片,致使秋季红叶不红,变为灰黄色或白色,引起早落叶,严重时嫩梢也被为害,影响树势。防治方法:秋季结合清园彻底扫除病虫叶,剪除病枯枝;加强水肥管理提高树势,增强抗病性;休眠期喷施波美5度的石硫合剂,消灭越冬菌源。生长季节喷洒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15%的粉锈宁700倍液。每年喷1-2次。
2.6.3.黄栌立枯病:造成根部或根颈部皮层腐烂,严重时造成病苗萎蔫死亡。防治方法:清洁庭园卫生,及时处理病株,喷洒50%的多菌灵50%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或喷1:1:120倍波尔多液,每隔10-15天喷洒1次。
另外,夏季雨水过多时,易罹霉病,可用波尔多液或石硫合剂,于发病前喷洒。俾收防治之效。

3、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黄栌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主要属于秋色叶树, 秋色叶树景观在园林上最重要的季相性特征景观。黄栌树冠浑圆,树姿优美,茎、叶、果都有较高的观赏价值,特别是深秋叶片经霜变红时,色彩鲜艳、美丽壮观;其果形别致,成熟果实颜色鲜红,艳丽夺目。另外,在夏初不育花的花梗伸长成紫色羽毛状,簇生于枝梢,留存很久,远望宛如万缕罗纱缭绕树间,故又有“烟树”(smoke-tree)之称。
黄栌在园林造景中最适合城市大型公园、天然公园、半山坡上、山地风景区内群植成林,可以单纯成林,也可与其他红叶或黄叶树种混交成林;在造景宜表现群体景观。黄栌同样还可以应用在城市街头绿地,单位专用绿地、居住区绿地以及庭园中,宜孤植或丛植于草坪一隅、山石之侧、常绿树树丛前或单株混植于其他树丛间以及常绿树群边缘,从而体现其个体美和色彩美。黄栌夏季可赏紫烟,秋季能观红叶,这些特点,完全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可以极大的丰富园林景观的色彩,形成令人赏心悦目的图画。在北方由于气候等原因,园林树种相对单调,色彩比较缺乏,黄栌可谓是北方园林绿化或山区绿化的首选树种。

参考文献:
1、徐明慧主编.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8. 189~190.
2、陈植着.观赏树木学.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4. 492.
3、陈耀华、秦魁杰编着.园林苗圃与花卉.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 229~230.
4、孙可群、张应麟等编着.花卉及观赏树木栽培手册.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8. 298~299.
5、南京林业学校主编.园林树木学.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5. 397~398.
6、王久庆、陈立友.红叶黄栌育苗技术.林业实用技术.2002 (11) :38.
7、侯修胜.美国红栌的栽培及开发价值.林业实用技术,2002 (7) :14~15.
8、韦兴笃、李承秀、李国华等.美国红栌速生苗培育技术.林业实用技术, 2003 (1): 28~29.
9、藏德奎.彩叶树种选择与造景.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33

Ⅱ 本人急需一篇园艺专业的论文! 加急!

设施园艺与我国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中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张福墁

当前,中国针对加入WTO而制定了全面的农村改革方案,提出了综合的农业结构改革的基本方针。从中央到地方掀起了大抓农业,科教兴农的热潮,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像雨后春笋,全国遍地开花。“九五”期间,国家科技部将工厂化高效农业示范工程列为国家重大科技产业工程,这是唯一的一项农业产业示范工程项目,与电动汽车、小康住宅,高清晰度电视等高科技工业产业化项目并驾齐驱,这在我国还是第一次,说明了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性。所谓工厂化高效农业,主要内容就是指以蔬菜设施栽培为主的相关产业的研究与开发。设施园艺是我国农业领域一个重要的方面,蔬菜、花卉、果品是人民生活不可或缺的农产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设施园艺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产品的附加值也不断提高,经济效益显着。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做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谈到今后工作重点时,提到了“现代集约化种养技术”,这里面的“种”指的就是设施园艺,它与人民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的提高关系极为密切,长期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大抓“菜篮子”工程,就证明了这一点。

一、我国设施园艺业发展的大好形势

设施园艺涵盖了建筑、材料、机械、自动控制、品种、栽培、管理等多种学科和多种系统,因而科技含量高,所以设施园艺的发达程度,往往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目前在推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建立的很多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主要内容也是在搞设施园艺工程,说明了设施园艺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五年,我国农业现代化高潮到来的大背景,使得我国的设施园艺事业得到迅速发展,表现在:

1.全国以蔬菜栽培为主体的设施园艺面积已近100万公顷(至1999年底),设施类型主要为塑料拱棚和日光温室,居世界第一位,比1981年增长了约150倍。在一些大中城市郊区,蔬菜设施栽培面积已超过当地菜田总面积的10%以上,某些地区已接近30%,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明显缩小。设施栽培分布的地域不断扩大,80年代设施园艺主要是在“三北”地区发展,而现在正向南方迅速扩展,发展势头已超过北方,尤其在东南沿海经济发地区发展更为迅速。

2.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以节能为中心的设施园艺生产体系。北方广大地区大力推广与发展节能型日光温室,冬季不加温在北纬40°左右的高寒地区生产出喜温果菜,更高纬地区可生产耐寒蔬菜,基本消灭了冬春蔬菜淡季;南方大力推广塑料拱棚及遮阳网,降温防雨,克服了夏季蔬菜育苗的难题,解决了长期没有解决的蔬菜夏淡季。加上全国蔬菜大流通、大市场,全国各地蔬菜供应均衡稳定,丰富多彩,四季长青。人均蔬菜占有量高达240-250?/人.年,居世界领先水平,其中设施蔬菜人均占有量目前也达了33?/人.年,比1981年增长164倍,为“菜篮子工程”做出了重大贡献。

3.设施园艺工程的总体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具体表现在园艺设施逐步向大型化发展,小型简易类型比重下降约20%。通过了大型现代化温室及配套设施的引进,促进了我国温室产业的发展,使我国新型优化节能日光温室和国产连栋塑料温室得到进一步推广。由于设施结构设计建筑更加科学合理,使得设施内的光温水气环境得以优化,有利作物生长发育,为高产优质奠定了基础。例如我国日光温室黄瓜的最高亩产已达2.5万?/年,接近或达到设施园艺发达的荷兰、日本等国的水平。设施栽培作物种类日渐丰富,除蔬菜外,花卉也占有相当比重,果树设施栽培也正在迅速发展。

4.随时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大中城市近郊区的耕地不断减少,如何发展城市周边地区的农业?近年来提出了“都市农业”的概念,都市农业的定位是在城市周边,与大都市的二产、三产密切结合,融合服务于大都市,保证都市多元化、高质量消费的需要,要做到可持续发展,且有利生态环境的优化,因此往往把设施园艺做为首选项目。北京的“朝阳农艺园”、“锦绣大地”,上海浦东发区的孙桥园艺试验场、东海农场等,将现代化的温室园艺与观光旅游结合起来,与向青少年进行农业科普教育结合起来,一举多得,拓展了设施园艺的功能,据统计仅在北京地区就有十多处,成为大城市周边的新景观。

5.近年来全国各地乃至到县乡等基层单位,都在积极探索农业现代化的道路,北京中以示范农场引进的现代化温室于1995年建成投产后,吸引了全国各的参观者。不少农业主管部门也纷纷效仿,引进国外温室设备、专用品种、甚至专家,希望在自己管辖的范围内,建立起现化农业的样板。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引进的现代化温室已达170多公顷,其中1995年以后引进的,占总面积的83.4%。通过对国外高科技设施园艺技术的全面引进、消化、吸收,也全面提高了我国设施园艺的学科水平,上海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效果显着。

6.随着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一些相关政策向农业倾斜,使得不少企业家也开始关注农业项目,他们看到农业现代化的美好前景,把投资热点转向农业,多数也是从事设施园艺生产。投资力度之大,是以往罕见的,以北京“锦绣大地”为例,它是一个民营企业,投资额已近亿元,主要从事设施畜牧业,以企业化的管理机制,从事农业高科技产业开发,这是一种全新的农业产业,受到中央领导的关注。上述种种都为设施园艺工程事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为相关产业提供了难得的商机。

上述几方面充分反映出设施园艺在我国农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种植业部分)的必由之路。

二、设施园艺与我国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设施园艺的产品主要为蔬菜、花卉和果品,当有市场需求时,其产品附加值明显高于传统农业。加之一些蔬菜、花卉生长周期短、气候适宜地区内可多茬栽培,所以单位面积产量和产值也相应提高。设施园艺是在人工设施内进行的园艺作物生产,可以提供反季节的鲜活产品,其价值比露地生产要高,所以是一条脱贫致富“短、平、快”的有效途径。我国日光温室面积,由八十年代初的1.06万亩,不到20年就发展到300多万亩。之所以发展这么快,不推自广,就是因为其经济效益十分可观,产投比与其它产业相比明显要高。因此广大生产者弃粮种菜,发家致富就很自然了。一些省市领导,抓住机遇,因势利导,使当地农业和农村面貌迅速改观,成效显着。所以当前农村种植业经济结构调整,设施园艺成了首选项目,全国那么多的农业高科技示范区,几乎都在搞各种温室、大棚,种菜种花,内容雷同也就不足为怪了。最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00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指出:应全面优化农作物品种,大力提高农产品质量;要求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生产布局,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开拓高附加价值产品等等,再一次使不少地区,把目标瞄准了设施园艺产业。据江苏省射阳县蔬菜办公室提供的资料,1996年江苏连云港如意公司出口蔬菜1.63万吨,创汇2144万美元;山东莱阳县出口蔬菜12万吨,创汇1.5亿美元;出口蔬菜每吨价格是出口大米的3.85~4.65倍。而蔬菜平均每吨出口价格是国内市场价格的8倍。当然上述资料并不是设施栽培的蔬菜,但至少反映了粮食作物与蔬菜附加值差别悬殊,而设施园艺产品即使不出口,仅供应国内市场之需,其比较效益也比种粮、棉、油要显着得多。例如目前山东、河北、辽宁等省,以蔬菜作物为主体的设施园艺发展十分迅速,面积不断增加,对我国蔬菜周年均衡供应,发挥了巨大作用,不仅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也非常显着。

三、发展设施园艺应注意的问题

设施园艺属现代化农业范畴,科技含量高,涉及学科多,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现代化的设施园艺要实现高产、高效,一方面要有工程技术(硬件设施)支撑,同进还要有先进的种植与管理技术保证。国外发展设施园艺的技术路线是高投入高产出,从而获得高利润。高的设施建设和能源投入,保证了结构和生长环境的优化,保证园艺作物几乎可全天候生产。科学而精湛的栽培管理技术,保证作物单位面积的高产量和高品质(外观品质与内在品质均优),产品能畅销国际市场,经济效益自然非同一般。例如荷兰温室黄瓜每?年产72?,番茄54?,是我国的5倍还多。荷兰的温室园艺已成为其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绝非偶然,其温室设备、优良品种、配套设施、(灌溉、农药、肥料……)已形成了强大产业,行销全世界。这些我国目前很难做到,因为我国的农村、农业与发达国家比较,还有很大差距,必须从我国的实际出发,走适合我国国情的道路,为此应处理好几方面的关系。

1.当前与长远的关系

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是个过程,不可能一步到位。中国农村面积辽阔,分布在不同地区,各方面的基础条件千差万别,应从实际出发,尤其是经济实力出发,分层次、分阶段,逐步发展。各地区建立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也不能千篇一律,全都是建一些高级温室(尤其是引进的温室),花了不少钱,但生产效果不好,甚至亏损,起不到示范作用。适当建成一些超前的设施园艺园区示范不是不可以,但必需有经济实力和科技人才及经营管理人才做保证。而当前更重要的是,把我国以节能为主的设施园艺生产体系,如何提高一步,如何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如何大幅度提高产品的产量的品质。衡量设施园艺的水平高低,不能只注意设施的外观,做表面文章,而应脚踏实地,从当地群众生产的主要类型出发,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既要注意长远发展,更要注意当前如何提高,否则会影响群众的积极性。中国的国情决定了我国设施园艺目前走的是“低投入高产出”的路。如何实现高投入高产出?必须循序渐进,否则是欲速则不达。目前相当一部分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运转失灵甚至倒闭就是证明。

2.质量与数量的关系

目前我国以蔬菜为主的设施园艺生产面积已达百万公顷,居世界第一,人均蔬菜的数量也达到250?/人、年,同样居世界第一。这两个第一告诉我们从数量上,发展设施蔬菜栽培已不是当务之急了。虽然在人均吃菜量上,由设施栽培提供的鲜菜比例还不到总量的20%,还有发展的余地,但必需注意由重视数量向质量转变。蔬菜和水果是鲜活产品,直接供消费者食用,因此其营养品质,有无公害,鲜活程度等等都十分重要。

目前我国人民的饮食发展已由温饱型向营养型过渡,经济发达国家已进一步向保健型发展,都说明质量的重要性。而我国设施蔬菜栽培为了追求高效益,盲目施用过量化肥和有机肥,超量施用农药等问题既普遍又严重。尤其在新发展的地区,技术力量薄弱,缺乏指导、广种薄收的现象普遍存在。生产领导部门往往只重视设施的建设、面积的增加,而生产中的一系列问题,则往往放任自流。从今后发展看,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以后,如果我们不注重提高农产品、特别是园艺产品的质量,肯定要出问题,更无法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今后在农业结构调整中一定要注意与国际市场接轨,树立设施园艺生产的“绿色意识”走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路。越是新发展的地区,领导部门在起步阶段就应积极引导,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3.宏观与微观的关系

设施园艺是地域性比较强的农业生产,发达国家也把节能放在重要位置,既要注意节约寒冷季节加温保温的能耗,也要注意高温季节降温降湿的能耗。我国在发展设施园艺的过程中要十分注意节能问题,这可以大幅度(50-60%)降低运行成本。选择适宜发展地区,使其生产季节能大量减少能耗十分重要。越是先进的设施类型(如大型现代化温室),越耗能,就要把节能问题放在首位考虑。而我国目前对此问题重视得不够,在一些高纬地区,也都引进加温温室,所以发展设施园艺,选择设施类型必需因地制宜。别处适宜、别国适宜发展的,在特定的微观区域就未必适合。

我国幅员辽阔,无论气候特点、经济特点、市场消费与需求特点都千差万别,设施园艺的发展既要考虑自然条件是否适宜,同时也要具备经济基础和技术人才。越是现代化、大型化的设施园艺,要求综合实力强,投入运行后必需可持续发展,决不是一次性投入高一些就能成功,这应有清醒的认识。设施园艺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方面,但不是全面;它是农业种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全部;它是农业结构调整的优势项目,但不是唯一。农林牧副渔各行各业都有优势可选,关键在于宏观上要需要,微观上要可行。

Ⅲ 园艺设计的论文怎么写呢

当代城市设计中的水景设计原则

摘要:通过大量的水景设计案例,从多个角度论述了水景设计形态和理念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总结出当代城市设计中的水景设计的4大原则,并着重强调了水景设计在城市设计中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水景,设计,原则

人们常说:“山贵有脉,水贵有源,脉源贯通,全园生动”。“山水以形媚道”更说明了山水之间的关系。“山因水活,水随山转,有静有动,山色水景,宛若内界。”水是生命之源,是城市赖以生存不可或缺的资源。在景观中,水景是最有魅力的,当代城市设计做好水的文章尤其重要[1]。

1宜“活”不宜“死”的原则

城市有了水,就有了生机,而可以流动的活水可以带给城市灵气与活力。如果将城市水系比喻为城市的血脉,那么流动的城市水系就是保证城市血液流动的基本条件,城市血脉流动和更新又是保证城市肌体健康的前提。

成都市“活水公园”就是通过取自府南河的水依次流经厌氧沉淀池、水流雕塑池、曝氧池、植物塘、植物床、养鱼塘等净化系统,无形的水经过有形的池,或涓涓细流,或激情跌宕,变换出多姿多彩,并发生了质的变化。向人们演示了水在自然界由“浊”变“清”,由“死”变“活”的生命过程,故取名为“活水”。

广东省英德市月桂湖片区以山体、水体、街道作为城市建筑绿色通道和景观走廊,塑造自然景观与人工环境和谐统一、相映增辉的城市人居环境。应融城市于山水田园之间,田路交错、依江带湖、城景交融的多样和谐的城市人居环境格局。21世纪人居环境的特点是:绿色环保,低耗节能,物种多样,天人合一。建设月桂湖,规划理念就是实现“园中城”的全新蓝图。本区自然地貌上有多处山头,分别是金子山、莲花山、鸡心墩和位于中湖与下湖间的兔形山等,这些山头与月桂湖形成山环水饶之势。

月桂湖位于英洲大道北端,金子山脚下,是全市最大的一座人工湖,总面积35公顷(525亩),水面绕兔形山形成一个整体圆形,即象一轮满月,又与东西水系共同构成“二龙戏珠”的巨大图形。按照地形,月桂湖分上、中、下湖,其中上湖在莲花山北,水面标高42m,中湖和下湖则在莲花山西侧,是圆形湖面的主体。月桂湖蓄积的湖水达52万t,对本区气候调节、涵养水源、满足植物生长,维系环湖水系的运转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沿月桂湖周边再配置有15公顷的绿地,共同组成一座水景公园。

所谓三叠泉系指引水调控枢纽工程,从水库引来的水在这里形成3个不同高度的叠水注入月桂湖中,故名三叠泉。三叠泉作为英德市的引水枢纽工程,由中泉、东泉和西泉组成,是全城水系水位最高的人造湖和高位供水源。蓝月亮是三叠泉的拱顶部分,位于月桂湖的下湖与上湖之间。自长湖水库引水入市,储于三叠泉的顶部水池中,再由此分别注入上、中、下湖,成为全市环城水系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供环城水系的损耗和流动。因此,三叠泉是环城水系工程的枢纽和标志。环城水系源自长湖水库,经人工干渠引至三叠泉后,通过设备调控分别注入不同高程的上、中、下湖中,推动环城水系东、西、中3条水系的流动和更新。如果说,环城水系是英德肌体的血管,那么,三叠泉就是推动血液流动的心脏。

2宜“弯”不宜“直”的原则

风水最忌水流直泻僵硬,强调水流应曲曲有情。风水理论认为,水有八美:一眷,去而回顾;二恋,深聚留恋;三回,回环区引;四环,绕抱有情;五交,两水交汇;六锁,湾区紧密;七织,之玄如织;八结,众水会潴。水有八丑:一穿,穿胸破膛;二割,割脉割脚;三牵,天心直出,牵动土牛;四射,小水直来,开如箭射;五反,形如反弓;六直,来去无情;七斜,斜飞而去;八冲,大水冲来。水的八美和八丑主要水形的角度论证了水曲之美[2]。其追求曲折,主要是为了避免煞气,因为风水认为吉气沿着曲折蜿蜒的路径行进与蓄积,而煞气则沿着直线穿流。河道蜿蜒性的保护和修复对于水曲之美的形成至关重要。只有蜿蜒曲折的水流才有生气、灵气。

河流的自然性、多样性弯曲是河流的本性,所以设计水体时,要随弯就弯,不要裁弯取直。河流纵向的蜿蜒性,形成了急流与缓流相间;深潭与浅滩交错;天然河道没有一条是笔直的,如果修建一条笔直、而且等宽的河道,它势必等速,等速的河道里水生动植物难以生长。将蜿蜒曲折的天然河流改造成直线或折线型的人工河流,切断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联系通道,改变深潭、浅滩交错的形势,急流、缓流相间的格局消失,导致河流生态系统的不同程度的退化,从而使河流生态资源、自然景观等多方面功能的丧失。

尽量避免直线段太长,能弯则弯,用蜿蜒、蛇形、折线等代替直线;在河道转弯时,也不要用一个半径去完成转弯,尽量多一些变化,甚至弧线、折线共用,这样做不但有其美学价值,而且在水文学和生态学方面有其独特的功能。依据研究分析,河流大幅度的弯曲为500m间隔,小幅度摆动不超过100m。

由于河流形态异质性形成了在流速、流量、水深、水温、水质、水文变化,造就了丰富的生物群落,促进生物多样性。河流蜿蜒、地形起伏,降低河岸,人们可以聆听水声和接触水体,增加亲水性。

3水体多样性的原则

苏轼说:“万物皆有定形,惟有水随物赋形。”水,若藏于地下则含而不露,若喷涌而上则清而为泉;少则叮咚作乐,多则奔腾豪壮。水处天地之间,或动或静;动则为涧、为溪、为江河;静则为池、为潭、为湖海。水遇不同境地,显各异风采;经沙土则渗流,碰岩石则溅花;遭断崖则下垂为瀑,遇高山则绕道而行。水,可由滴滴雨水雪水而成涓涓细流,而成滔滔江河,而成茫茫海洋。水之能潜、能涌、能流、能奔、能升能降,适境而生,适境而居。

现代城市设计中水的设计可以充分利用水的随物赋性形的特性,做好水的文章。创造出如溪流、喷泉、泻流、涌泉、叠水、水梯、水涛、水墙等丰富多样的水体景观。江汉大学2008年校园绿化方案将校园东侧三角湖的湖水引入校区当中,构建湖、河、潭、瀑、溪、等多种水体景观,联通水系变死水为活水。

首先在校园西侧未名山踏步东侧修建一地下集水井,通过管道与校河联通。将山上的问天池岸扩宽,使之近岸一至两米以内水深不超过0.5m。同时通过修整湖岸线,湖边增设亲水平台,让师生共享山间亲水之乐。问天池东侧原上山踏步处中间建设一平台,台下为抽水泵房,抽取问天池水,自平台泄下东侧开挖的一个小水潭,形成瀑布,潭边设溢水口连接集水井,使校河水与问天迟形成完整的循环水系统。

现代城市设计中,公共空间内水的设计则偏重布局和气势,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利用现代化的造园手法,在天然水面的基础上用人工雕凿,或依山的走向;或依地形地势;或依园林建设的需要,建成规则式的喷泉、壁泉,模拟自然的瀑布、涌泉等;或利用声、光、电进行控制,豪华壮观,给人一种心旷神怡,心潮澎湃的感觉,如成都天府广场的水体设计。作为城市中心的天府广场,在景观设计上,“水”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元素。这也是一套以“水”为主的广场一个太极云图(八卦图)中部曲线将广场自然分为两部分,东广场依然是一个下沉式广场,西广场则是一个喷泉景观,中间则是太阳神鸟图案。东、西广场都将以太极鱼眼的雕塑作为核心,西广场的水景中,其太极鱼眼还将承担喷泉功能,在碧波荡漾的水池中央,蓝色的鱼眼分为三层,层层喷射出白色水柱。在地上挖出来的一道水渠,一头靠近护城河,另一头连着树墙,是一道独立的水域,蜿蜒曲回,婀娜多姿。“好的广场要留得住人。”乡字水景,正是为了留人的设计。水深不超过50cm,不但为了安全,同时也能满足市民亲水的渴望。在设计时更多考虑自然景观与硬质广场周边建筑的衔接。没有栏杆,两侧怪石嶙峋,运用碎拼石块衔接草坪再到卵石驳岸的过渡处理,小缓坡上种着仿自然生态的罗汉松、海棠、红叶石楠、金叶过路黄等,河流景观更为宜人自然。千姿百态的水在天府广场组成极具灵性的世界,有水池、有瀑布、有河渠、还有喷泉、喷雾;广场北侧,由2个喷泉水池共同构成,喷泉将根据音乐的节奏,形成大鹏展翅、孔雀开屏、彩虹等多种水景,水池中的染色灯将给水景涂上七彩颜色。东鱼眼雕塑位于下沉广场之中,全高17.5m,有2层直径12m的圆盘,上面的巨龙近40m长,代表黄河文化龙。雕塑之上同样有喷泉景观,形成水帘效果。云形水瀑位于下沉广场北面与南面,依照九寨、黄龙的水景设计,流水将沿着梯田般的层层水池流向下沉广场。

广场声光雾设施多种多样,四周分布着2000余盏太阳地纹灯、各式音响、32盏直射100m高空的摇头灯、4组空中玫瑰灯以及18组可在30s内笼罩整个广场的喷雾器。

4虚实结合的原则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就是说,最高的善像水一样,水善利用万物而不与之相争。它甘心处在人不愿呆的低洼之地,很相似于道。“浊而静之徐清,安以重之徐生。”浑水静下来慢慢就会变清,安静的东西积累深厚会动起来而产生变化。水中有哲理,水中有道意,水中有禅味[3]。

日本园林中,神僧们运用非常单纯的材料、极为简练的手法,营建禅寺园林:一种观照式的庭园,表现广大无垠的自然世界和内心幽幻的宗教世界。让人们通过静坐、观照和内省,达到对宗教境界的感悟,把日本的枯山水庭园推向纯净、抽象的极致。枯山水,顾名思义,庭园内不用水,表现的山水是干枯的。它以各种形态的天然块石代表山岩、岛屿,地上铺设白砂(一种从河滩中采来的石英砂),砂面上耙出水波纹的图形,以象征江河湖海。通过块石的排列组合,白砂的铺衬,形成山峰、岛屿、涧谷、溪流、湖海、瀑布等多种山水景观。园中有时也点缀一些常绿的树木和灌木花卉,或苔藓、薇蕨(微小的蕨类),或者根本没有花木。象征水面的白砂常被耙成一道道曲线,犹如万重波澜,石块根部的砂石耙成环形,似惊涛拍岸它以具象的手法,表现无水的山水、溪流和小桥,很直观地反映大自然的动感和情趣。而另一类纯净达到极致的枯山水庭园,仅采用块石和石英砂,既无动态的水面,也不种植树木、花卉。它摒弃了水的盈竭、树木的枯荣和花卉四时色相的变化,几乎排除了一切生命和运动,表现出对自然美执着的追求。日本枯山水庭园能够在极小的范围内,运用极少的造园要素,幻化为高山大壑,万顷海洋的壮阔景观,把中国园林对大自然写意化的缩移、模拟的创作方法,发展到了极致,也抽象到了极致。它貌似简单而意境深远,耐人寻味,能于无形之虚处,得山水之真趣。在水资源缺乏的地区,虚的水景也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4]。此处的虚的水景是相对于实际水体而言的,它是一种意向性的水景,可用借鉴日本园林中枯山水庭园的做法,用具有地域特征的造园要素如石块、沙粒、野草等仿照自然水体的形状进行造景。虚的水景类似与中国画中的留白,在景观效果上形成“无画处皆有妙境”的意境;充分利用水蕴涵的丰富深刻的哲学意味和禅意,使虚的水景与实的水景相结合,虚实相生,动静结合,激起人们无限的想象和遐思。同时又可以达到节约水资源,减少维护成本的目的[5]。

5结语

水景的规划与建设工作,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与时俱进,把握和处理好水景资源开发与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本着科学、严谨、务实的精神,因地制宜,注重水景资源的保护和利用[4]。只有因地制宜,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形,建造出一个自身功能完善的水系工程,我们的城市建设才能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先军.浅析现代水景设计[J].建筑时报,2005,(12).
[2]俞孔坚.再论风水景观及其含义[J].景观中国,2004,(4).
[3]唐剑.浅谈现代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一些理念[J].中国园林,2002,(4):33-38.
[4]藏泓.中小城市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对策[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3,(6).
[5]严涛.住宅景观设计:水景的四大价值构成[J].景观中国,2008,(3).

阅读全文

与园艺科学研究方法论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玉容使用方法 浏览:372
教育原理教学方法记忆口诀 浏览:478
手持式切割机使用方法 浏览:945
鸡腺胃炎治疗方法 浏览:721
血绳锻炼方法图解 浏览:292
如何判断总氮的方法 浏览:795
18x35简便计算方法 浏览:111
快速熬红豆馅的方法 浏览:531
什么方法让桑葚推迟上市 浏览:498
市场收益模型常用方法 浏览:13
快速水龙头加热器安装方法 浏览:995
有效治疗尖锐湿疹什么方法好 浏览:280
大学宿舍洗衣机清洗方法怎么拆开 浏览:4
肥猪链球菌最佳治愈方法 浏览:183
普桑水温传感器测量方法 浏览:518
刮痧润肤油的使用方法图片 浏览:721
王刚卤水制作方法视频 浏览:61
学生推迟月经的最简单方法 浏览:80
肝炎自愈的最佳方法和技巧 浏览:778
锻炼跑步的方法四分钟 浏览: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