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临床上常用的耳部影像学检查法有几种
(1)耳部X 线检查法:颞骨岩乳突部的X 线拍片是耳部疾病的重要检查方法之一。常用的投照位有:
①乳突侧斜位(35°):亦称伦氏位。可显示鼓室、鼓窦入口、鼓窦及乳突气房,尚可观察乙状窦板、下颌关节突等。有助于了解中耳乳突的骨质破坏性病变及其范围。
②岩部轴位:又称麦氏位。能显示上鼓室及鼓窦入口。临床上常将该位与伦氏位共同作为中耳乳突X 线拍片的常规位置。
③岩部斜位:又称斯氏位。主要用于观察内耳道、内耳骨迷路、岩尖等病变。
④颞骨额枕位:又称汤氏位。可观察岩尖、内耳道及内耳。
(2)颞骨CT 扫描:颞骨CT 扫描能清晰地显示颞骨的细微解剖结构,如外耳道、鼓室、鼓窦入口、乳突、3 个听小骨、面神经管、内耳道、乙状窦、前庭水管开口、耳蜗、前庭及3 个半规管等。颞骨CT 扫描仪不仅可清晰显示颞骨的细微骨性病变,尚可显示其中的异常软组织块影。因此,对耳的先天畸形,颞骨骨折,各种中耳炎症,肿瘤等具有较高的助诊价值。
颞骨CT 扫描一般采取轴位(横断面)和冠状位,扫描层厚2mm。轴位以外耳道口上缘与眶上缘顶点的连线为基线,由下而上逐层扫描。冠状面则与听眦线(外耳道口与同侧眼外眦的连线)相垂直,从外耳道口前缘开始,自前而后逐层扫描。
颅脑CT 扫描对某些耳源性并发症及小脑脑桥角肿瘤的诊断有参考价值。
磁共振成像可显示与颞骨病变有关的小脑脑桥角及颞叶、脑室等软组织解剖结构变化,如肿瘤、脓肿、出血等。
㈡ 耳部检查一般检查什么,要怎样检查
(1) 耳部一般检查 临床主要包括外耳检查法和鼓膜检查法。为一般体格检查,按照先右后左顺序检查,病人的话要先检查病情比较轻的耳朵再检查病情比较重耳朵,避免交叉感染。 (2) 咽鼓管检查法主要有三种方法: ① 捏鼻鼓气法即嘱患者吸气后,用手指捏紧两侧鼻孔、闭嘴、用力由鼻呼气,即可使咽部空气冲入咽鼓管。 ② 气球吹张法即患者口中含水,以咽鼓管吹张皮球的橄榄头塞于患者一侧舁孔,以手指压紧另一侧前鼻孔,于咽水的同时,急压球体,空气可冲入咽鼓管内。 ③ 导管吹张法即患者取坐位,清洁鼻腔分泌物后,将咽鼓管导管弯头向下沿鼻底徐徐插入,达鼻咽后壁时,再转向外侧90°,然后略向前拉,使导管越过隆突而滑入咽鼓管口处。固定导管,用吹张球经导管注入空气,同时以耳听诊管听音,以检查咽鼓管通畅与否。 (3) 听力检查法主要以下八种方法: ① 语音测试:在长于6m以上的安静环境中进行,地面划出距离标志,患者立于距检查者6m处,但身体不能距墙壁太近,以免产生声音干扰。受检耳朝向检查者,另一耳用油棉球或手指堵塞并闭眼,以免看到检查者的口唇动作影响检查的准确性,检查者利用气道内残留空气先发出1-2个音节的词汇,嘱患者重复说出听得词汇,应注意每次发音力量应一致,词汇通俗易懂,高低音相互并用,发音准确、清晰。 ② 表测试:患者坐位、闭目,用手指塞紧非检查侧耳道口,检查者立于患者身后,先使患者熟悉检查的表声后,将秒表于外耳道平面线上,由远而近反复测验其刚能听到表声离耳的距离。记录方法以受检耳听距(cm)/该表标准听距(cm)表示,如100/100cm、50/100cm。 ③ 耳语检查法:在长6m的静室内进行。以耳语强度说出常用词汇,记录受试耳可以听清的距离并与正常耳比较(受试耳听距/正常耳听距)。 ④ 音叉检查法:音叉放于距耳道口约1cm处,听得者为“气导”;置于颅骨上听得者为“骨导”。是鉴别耳聋性质最常用的方法。常用C调倍频程五支一组音叉,其振动频率分别为128、256、512、1024、和2048Hz。 ⑤ 纯音听阈测试包括气导和骨导测试。气导测试先从1KHz开始,病人听到声音后,每5dB一档地逐档下降,直至听不到时为止,然后再逐档增加声强(每档升5dB),如此反复测试,直至测到确切听阈为止。再以同样方法依次测试其他频率的听阈。检查时应注意用间断音,以免发生听觉疲劳。骨导测试的操作方法与气导测试相同。 ⑥ 电反应测听利用叠加平均技术记录听觉系统声诱发电位,判断听觉系统功能状态,分析耳科和神经科的某些疾患。目前用于临床的主要有耳蜗电图、听性脑干反应和中潜伏期反应。 ⑦ 耳声发射检查临床建议使用诱发性OAE中的瞬态声诱发耳声发射(TEOAE)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可应用诱发性耳声发射进行新生儿的听力筛选,简便、快速,有肯定OAE反应者可判为外周听力正常;与听觉诱发电位检查结合可鉴别耳蜗性和蜗后性听觉系统病变。 ⑧ 声阻抗测听:其基本测试项目有鼓膜平面静态声顺值测定、鼓室图和镫骨肌反射测试。 (4) 乳突组要用CT扫描 (5) 中耳检查主要分为三部分检查: 耳镜检查:中耳黏膜也可经鼓膜券孔观察。残馀鼓膜上有无慢性肉芽性鼓膜炎,外耳道是否狭人、或弯曲,也要观察。如果在耳镜检查时,能够注意到上述各点,对于治疗上便有很大的帮助。 听力检查:早期或数度病例仅有传导性听障,严重或长期病例,则有轻度至重度之混合型听障,更严重的也可能全聋。 X光检查:由于多数慢性中耳炎为小儿反复中耳炎之后遗症,所以大多乳突气化不良。少数乳突气化良好的,多为鼓膜长期破洞型之中耳炎,或外伤及成人才引起的慢性中耳炎。 (6) 前庭功能检查法 前庭功能试验(vestibular function test)是根据前庭系统病变时所产生的一系列症状,或以某些方法刺激前庭系统,观察其诱发的眼震、倾倒、眩晕和植物神经系统反应,以查明病变性质、程度和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