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偏瘫病人的康复治疗,康复训练要怎么进行
瘫痪肢体的早期要做被动锻炼 以预防关节挛缩变形,保持肢体于功能位。按关节活动阈进行被动活动,按由健侧到患侧,由大关节到小关节循序进行,既要注意各方向运动到位,还要注意动作强度,切忌粗暴,以免肌肉损伤。对肘、趾(指)、踝、膝关节要因其易发生强直,特别注意多运动。按摩患肢要轻柔而有节律,以使其放松。被动锻炼每天2次,每次15min。 配合神经营养药物,如脑活素,脑复康效果更好点.做好康复训练(1) 行走训练 步幅均匀,频率适中,伸髋曲膝,先抬一足跟部,重心转移要平稳,不要过急,一脚足跟亦先着地,重心再转移至足跟,开始下一个步态周期。(2 ) 日常生活动作训练 (1)击球,可教患者双手交替拍球或打击气球,以训练患者的协调运动,促进患者无意识的自主活动。(2)编织毛衣,这属于精细动作训练,既有利于训练患者的眼手配合,又有利于感觉、感观等知觉的培养,有助大脑神经的功能恢复。(3) 语言训练 指导患者做口腔操:教患者撅嘴、鼓腮、龇牙、叩齿等每个动作做5~10次/一个单元训练,教患者学习发音,先单个发音,准确后,可逐渐加深难度,可利用图片、字卡、实物等强化患者记忆,要求患者大声的读,刺激记忆。5 心理护理 (1)尊重患者,耐心倾听患者诉说,与患者谈话时声音要大,速度要慢,措辞应简短清晰,重复重点,必要时可使用辅助器材,如助听器、识字卡片等,以便更好的沟通。(2)患者可能因偏瘫或失语而自卑、消极,或因生活不能自理导致性情急躁,家属应注意关心患者,多与患者沟通,给予患者精神及物质方面的支持,解除患者的顾虑,稳定患者的情绪,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贰’ 偏瘫患者异常步态的正确矫正方法是什么
其实,通过步态分析来评估患者是否行走功能异常,来确定治疗方案。对于平时接触到的异常步态,很多时候我们也会傻傻分不清楚?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几种异常步态以及具体矫治方法。
1.足下垂步态
是痉挛型脑性瘫痪的典型步态。由于髋关节内收肌痉挛,行走时迈步相下肢向前内侧迈出,双膝内侧常相互摩擦碰撞,足尖着地,呈剪刀步或交叉步,交叉严重时步行困难。
矫治方法;
助行仪通过弹性绑带固定在偏瘫患者小腿上,能够模拟正常人行走时发出的脑神经信号,同时智能操控患者的肌肉,补充行走确切的力量;同时反馈回到患者大脑病灶区,重塑新的脑功能区,最终实现患者行走自如,恢复健康
‘叁’ 偏瘫引起的足内翻怎么锻炼
偏瘫患者假如早期护理没有做好,患者会出现足内翻下垂,主要是跟腱的挛缩所导致的。一旦出足内翻的情况,建议和主治医生进行沟通治疗。
我们训练主要是牵伸跟腱,包括伸膝关节条件下的跟腱牵伸以及屈膝关节条件下的牵伸。力度适中,进行拉伸的力度一定要逐渐加大。另外,可以通过足托的佩戴来防止足内翻的下垂以及治疗足内翻的下垂。
‘肆’ 请问有什么锻炼可以使足下垂快点康复
1、保持足部功位置:当患者只能卧床时,无论平卧位,还是侧卧位都不能让足悬空。需在足部置放软垫,平卧时患侧髋、膝屈曲,并使足踏与软垫上,使其蹬实。侧卧位时患侧足下应垫软垫。睡眠时可采取布鞋疗法,即将患侧的布鞋垂直固定于患者的床栏杆上,每晚临睡时将患侧的足放进鞋内每2-3小时从鞋内脱出一阵进行按摩。
2、足部温热疗法:这是利用物理作用,使组织升温后再降温,达到促进炎症吸收,增加局部神经营养,缓解肌肉痉挛,减轻肿胀的目的。具体方法是先用38~40度温水浸泡患足8-10分钟,再用15-20度的冷水浸泡8-10分钟,反复3遍,每日2次,坚持1-2个月。
3、其他康复锻炼法:使用踝足矫形器、下垂矫形器、小腿矫形器。近年来我科采用自制防旋鞋方法,预防足下垂,效果显着。
运动锻炼是最重要的治疗方式之一,用于纠正小腿肌肉的虚弱无力。足下垂的练习主要指具体的动作练习,帮助提高胫骨前肌的力量和神经肌肉协调能力。
当足部出现下垂时,小腿肌肉的伸展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足下垂可能是由许多不同的因素造成的,但是如果感觉胫骨前方的肌肉力量很虚弱,选择立即就去看医生是很重要的。医生可以进行特殊的临床测试,以帮助确定足下垂的病因,并选择正确的治疗路径。
物理治疗师可以帮助正确地执行这些练习,而这些分步程序可以提供一些如何开始的具体想法或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