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幼小衔接的方法与策略
常见的幼小衔接方法与策略有以下几种:
(一)加强儿童入小学适应所应具备的素质培养
1.培养幼儿的主动性
由于小学和幼儿园生活上的差异,我们需要做好主动性的培养,以便幼儿更好地适应小学的生活,比如主动学习、主动交往等能力。
2.培养独立性
师生关系的变化,教学方式的改变,需要幼儿提前培养独立性,比如自理能力、自护能力等。
3.发展人际交往能力
幼儿进入小学之后更多问题出现在人际交往上,缺乏主动性、人际交往策略等,所以需要培养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其社会性的发展。
4.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和任务意识
幼儿在幼儿园规则意识较弱,而小学需要学生具有自觉遵守规章制度的意识,比如完成作业、打扫卫生等。
5.发展动作,增强体质
由于小学和幼儿园的区别,会导致幼儿在身体、心理等方面的不适应,健康的身体是应对一切压力的前提,所以需要增强体质。
(二)做好儿童入学前的准备工作
1.缩小与小学差异程度的工作
小班教学活动15分钟,中班20分钟,大班30分钟,这就是在缩小和小学的差异,另外从环境创设上也可以体现,大班的环境创设开始变得简洁。
2.开展适应小学的教育活动
这里主要体现的是联谊活动,幼儿园和小学的联谊活动有助于幼儿提前了解小学,适应小学。
3.举行隆重的毕业典礼
仪式感很重要,需要幼儿在大班毕业典礼上树立意识,马上进入小学,成为小学生,需要更主动、更独立、具有人际交往能力等。
‘贰’ 幼小衔接的措施
幼小衔接的措施如下:
1、培养儿童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儿童主动学习的关键,只有对学习充满兴趣,才能使儿童在未来的学习中保持积极的态度。家长和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来培养儿童的学习兴趣,例如通过阅读、游戏、实验等方式引导儿童探索知识,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2、家长还可培养儿童的自信心。自信心是儿童成长中非常重要的品质,它能够使儿童勇敢地面对挑战和困难。家长和教师可以通过鼓励、肯定、表扬等方式来培养儿童的自信心,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家长还可以引导孩子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自我评价标准。
2、生活规律和习惯的不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规律相对宽松,而小学则有严格的时间安排和课程计划。如果孩子没有提前养成好的生活规律和习惯,如按时起床、完成作业等,会对小学的学习生活产生影响。
3、心理层面的不适应:从幼儿园到小学,孩子们会面临更多的规则和要求,可能会产生心理压力。同时,与家庭成员的分离焦虑也是孩子们可能会面临的问题。如果学校和家庭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和支持,孩子可能会感到焦虑和无助,影响学习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