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瘫的康复训练方法一般为患肢功能训练、平衡控制训练、物理治疗等。需注意,因个体存在不同差异,所以康复训练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以免操作不当引起机体损伤。
1、患肢功能训练:一般通过对健侧肢体施加压力促使患侧肢体运动,训练重点在上下肢屈伸与旋转功能的锻炼,如旋转肩关节、手指抓握、伸髋、屈膝等,通过机体运动保持肌肉、关节活动度,从而逐渐改善症状;
2、平衡控制训练:偏瘫患者疾病恢复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坐位,以及站立位的动态与静态平衡等训练,从而使机体逐渐掌握平衡;
3、物理治疗:包括低频电刺激、水疗、针灸、中药熏蒸等,通过刺核碧激机体的经络、穴位使大尘皮脑形成新的神经环路,从而改善由于偏瘫造成的大脑损伤;
4、心理治疗:对于患病过程中存在焦派氏差虑、抑郁等情况者,可以给予心理辅导或咨询,逐渐消除不良情绪,从而达到心理平衡状态。
此外,生活中还应注意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辛辣、油腻性食物,同时规律作息、注意保暖、适当增加营养食物的摄入量,有利于机体恢复。
Ⅱ 偏瘫康复训练方法有哪些
偏瘫大部分是因为急性脑血管病造成的,比如脑梗死、脑出血。这两种疾病的致残率非常高,所以康复训练的方法就显得非常的重要。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个,是床上期的康复训练,主要是把患肢的位置摆放好,摆放到正常的解剖位置。第二个,在坐位和立位的时候进行训练,坐姿的训练,以及从坐到立的训练,以及它的平衡训练。第三个,步行训练,可以借助辅助的器械,在平衡杠内进行步行训练,或者拄拐步行训练。再一个就是回到家中,日常生活能力的训练,比如穿上衣、脱上衣、穿裤子、脱裤子,这样的一些训练,大致就是这些。最主要的就是应该到正规医院的康复科,在康复师的指导下进行训练,这样效果才比较好。
Ⅲ 偏瘫患者家庭基本康复训练方法
一、正确体位:
1、仰卧位:
为保持正确的仰卧位,需使用3个枕头。
枕头1:垫于头下,但不宜于高,面部朝向患侧。
枕头2:为防止肩胛骨前后缩,在肩后部垫一个比躯干略高的枕头,使肩关节呈外展位,将伸展的上肢置于枕上。前臂伸直旋后,手掌心向上,手指伸展,张开。
枕头3:为防止患侧骨盆后缩,在患侧骨盆及大腿下垫枕,防止髋关节外展外旋,使膝关节呈轻度屈曲位。
2、健侧卧位:
健侧在下,患侧在上。患侧上肢下垫一枕头,使患侧肩部前伸,肘关节伸展,前臂旋前,腕关节背伸。患侧骨盆旋前,髋关节自然呈半屈曲位,置于枕上。患足与小腿尽量保持垂直位。
3、患侧卧位:
患侧在下,健侧在上。患侧上肢前伸使肩部向前,上臂前伸以避免肩关节受压和后缩,肘关节伸展,手指张开,掌心向上。健侧下肢屈髋屈膝前置于枕上,患侧髋关节微后伸,膝关节屈曲。
二、上肢康复训练:目的是防止发生肩肘腕指关节挛缩,同时诱发患侧上肢分离运动出现。
1、肩关节运动:患者双手十指交叉,患手拇指位于健手拇指之上置于腹部,用健侧上肢带动患侧上肢作上举运动,尽量举至头顶。
2、肘关节运动:患者双手十指交叉(交叉方法同前),双侧上臂紧贴胸臂,在胸前作伸肘屈肘运动,屈肘时尽量将双手碰到胸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