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绩效考核出了什么问题以及解决办法
绩效考核一般容易出现以下问题:
问题:绩效指标设定不合理,起不到考核和帮助业绩增长。
解决方案:绩效指标的设定会遵循SMRAT原则。
问题:绩效考核主体不确定,设定完目标,但没有明确规定由谁负责或者在执行中,被赋予这个绩效目标的同事没有太大的权利去推动该指标的实施。
解决方案:在绩效目标下达的同时也需要下放权力,给对的人下达对的目标,如经理下达经理的指标,不能给经理下达总监的指标。
问题:绩效考核后的事后分析和行动计划执行不到位。
解决方案:考核不是最终目的,考核的目的是提升业绩。因此在考核后需要注重分析,如未达标的指标,应该有相应的行动计划和整改期限。
问题:员工对绩效考核不重视。
解决方案:将奖金与绩效考核挂钩,并定期每月由直线和下属回顾其绩效结果和制定行动方案。
问题:员工完全以绩效指标为工作目标,束缚其创新力。
解决方案:设定关键绩效指标的时候需要兼顾过程指标和结果指标,不能完全以结果为导向
❷ 绩效改进要点与措施 拟采用什么方法改进不足
一、绩效改进要点:
绩效改善计划旨在让员工改变他们的行为。为了使变化得以实现,符合以下四点:
1、愿意
员工自身对变革的渴望。
2、知识和技术
员工必须知道做什么和怎么做。
3、气氛
员工必须在一个鼓励他们提高绩效的环境中工作。而营造这种工作氛围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主管。员工可能因为害怕失败而不敢尝试改变。在这种情况下,主管应该帮助员工建立信心。
4、奖励
如果员工知道这样做会得到奖励,更有可能改变自己的行为。奖励可以是物质上的和精神上的。物质条件包括加薪、奖金或其他福利。精神方面包括自我满足,赞扬,增加的责任,更多的自由和授权。
二、绩效改善措施如下:
在实际工作中,以下措施可以帮助各级主管为员工制定绩效改进计划。
1、对各级主管进行广泛的培训和关注:
在绩效管理的推进过程中,各级管理者和员工普遍反映不了解绩效管理四个阶段之间的关系,从而影响绩效管理的推进。对考绩结果的应用也是如此。
各级管理者对绩效考核结果的应用知之甚少,对绩效改进的操作流程也不清楚。因此,不能将结果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使绩效管理停留在表面。有鉴于此,需要进行广泛的培训,重点是各级的主管。培训内容包括绩效管理的基本知识、流程和应用技能。
培训的目的是澄清各级管理者对绩效管理的错误和模糊认识,绩效管理不是给他们增加额外的工作,而是更好地管理工作;绩效管理不是要在员工之间制造差距,而是要找出并评价员工的绩效和能力,然后有针对性地帮助员工改进。
虽然在绩效指导和沟通上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可以在未来扼杀,并为企业带来长期利益。通过培训,首先提高管理者对绩效改进等内容的理解。
2、通过绩效管理制度的公布,明确相关奖惩措施,确保绩效改进的制度化实施:
在实施绩效管理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种敷衍了事的现象。因此,有必要对那些能够为员工着想并制定绩效改进计划的管理者明确奖惩制度,对那些培训后仍然敷衍的管理者进行惩罚。同时,对于不适合或不愿意管理的员工,可以进行工作调动。
(2)绩效改进中分析问题的常见方法扩展阅读:
绩效改进方法:
一、分析工作绩效差距:
1、客观比较法
将员工在考核期间的实际表现与绩效计划进行比较,找出工作绩效差距和不足之处的方法。
2、水平比较法
将员工在评价期间的实际表现与上一阶段的实际表现进行比较,衡量并比较其进度或差距的方法。
3、横向比较法
在每个部门或单位中,每个员工之间的横向比较法。
二、提高工作表现的策略:
1、预防战略和威慑战略
预防策略是在分配任务前明确告诉员工该如何表现。
威慑策略是及时跟踪员工的行为,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积极激励策略和消极激励策略
积极激励策略主要采取激励方式,而消极激励策略主要采取惩罚方式。
3、组织变革战略和人员调整战略
针对考核中体现的问题,及时调整组织结构、运作方式、人员配置等方面。
三、绩效管理中的冲突及解决方法:
1、员工自我矛盾
员工一方面想得到真实的评价,另一方面又想得到表扬。
2、主管自我矛盾
过于松散无法完成改善的目的,过于严格的影响关系。
3、组织目标矛盾
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的冲突。
❸ 如何改进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为您转载以下内容,希望有所帮助,如有具体问题再进行探讨。
一、当前绩效管理考核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考核指标量化不够细。在工作目标的数量、质量、标准的要求上,有些环节不够明确、不够统一,有的岗位职责不明,工作目标没有分解到岗、细化到人,有苦乐不均现象。对一些工作只能用“完成好的”、“完成不好的”等标准来衡量,实际操作起来主观因素大。有些考核结果不能准确反应个体成绩,还存在一些岗位工作难以量化的现象。如一些综合性部门、服务性岗位的工作没有明确的标准与要求,严格意义上的量化考核难以执行。
考核工作不够严谨。有的考核部门“怕”字当前,怕伤了同事之间的和气,怕影响同级之间的关系,考核不严格按照考核细则执行,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考核质量。虽然各单位都签订了一定格式的涉及工作、廉政乃至“保一方平安”的目标责任书,但由于责任书本身的不完善及有效落实不够,单位内还不同程度存在组织分工和管理关系不明确,业务流程文本不明晰,岗位说明书不细致等诸多问题。
考核结果运用不到位。突出表现为仅仅发挥了经济奖罚作用,不与政治待遇的挂钩,忽视或回避了与干部个人政治荣誉的关系。没有建立起一种激励制约的监督机制。存在责、权、利的脱节问题,奖励的激励作用不明显,处罚的惩戒效果体现也不充分,难以在干部中形成必要的威慑力。
二、优化绩效管理考核的几点建议
制定科学、完善、切合实际的考核项目和标准。实施绩效管理考核,必须事先制定具体的考核方案,明确和细化考核的项目和标准。一是科学设定考核项目。绩效管理考核的目的是对一个时段工作进行全面考评、作出综合评价。因此,设定考核项目要尽量全面,服从服务于中心工作、重点工作。二是合理设定考核标准。考核标准的设定首先要对本地工作的实际状况有一个基本判断,标准既不能太低,触手可及,也不能太高,高不可攀。在设定考核分值时,要区别情况,合理分配不同分值。对一些特别重要、影响大的工作,如未完成收入任务的、发生重大治安安全事故的、出现重大人员违法违纪案件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发生重大问题的等,可设定为“一票否决”项目,取消参加考评资格。对一些重要或完成难度较大的工作,应加大分值,凸显其重要性。三是及时修改、完善考核细则。绩效管理考核方案对基层被考核单位而言,具有指南针、风向标的作用,因此,上级部门在每年年初就应当将年度考核方案制定下发,以供基层参照。年中如遇工作内容发生变化,需调整考核方案的,也要及时公布修订方案。
改进考核方法,确保考核过程和结果公平公正。公平公正是绩效管理考核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要做到公平公正,必须规范考核程序,实施科学的考核方法,提高准确性,降低考核成本。一是要健全组织,明确职责。应成立绩效考核办公室,负责全系统目标管理考核的领导和综合考评工作。要有专人负责制定考核方案、组织实施考核工作。基层单位也要成立相应的机构,赋予相应职位、职权、职责,以形成目标管理网络,保障考核工作顺利实施。二是改进考核方法和手段。绩效管理考核的主要方法大致可分为案头考核、实地查验考核、随机抽查考核、评估性考核等几种形式,时间上可按月、按季、按半年、按年度进行。在实际操作中,要针对不同考核内容,采取不同考核方法,做到既保证考核的准确性,又有效降低考核成本。对一些定量考核指标,考核数据能从征管应用系统取得的,应尽量从系统中查询统计,以确保数据来源的准确性、客观性;对一些定性指标,要在实地检查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评估,做到定性准确、客观公正;对一些阶段性考核目标,要特别注意平时考核资料的积累,加大日常考核督查力度,并建好台帐,使之成为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要逐步实行人机结合考核,使考核工作最终向计算机考核发展,确保数据来源的准确性、客观性。三是及时公布考核结果。绩效管理考核结果关系到一个阶段本单位工作在系统内所处的位次,大家都非常关心。因此,要增强考核透明度,及时公布考核结果,让被考核单位及早知道工作达标情况、所处位次,以便及早采取措施改进、推动工作。
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强化考核结果运用。绩效管理考核是衡量本系统各单位工作完成情况的主要形式,要体现考核的权威性,就必须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完善考核激励机制,把考核结果与干部职工的立功受奖、晋职和福利待遇等紧密结合起来。在完善考核激励机制时,可以从表彰或批评、立功或处分、晋职或降级、发奖或扣款等多方面制定激励措施。例如,可以规定,对考核优秀单位主要负责人给予记功一次,连续三年获得优秀等次的予以晋升职务级别或级别工资;对工作中有创新,工作经验得到推广的人员,以及在系统内组织的考试、评比、竞赛取得前三位名次的人员,除给予物质上的重奖之外,还可列入上一级后备干部名单,优先提拔使用;对连续三年被“一票否决”或处于末位的,给予降级或撤职处分。通过考核激励,适当拉大各单位及干部职工之间的差距,在经济和政治上给予优秀者以足够的奖励,真正体现“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切实达到鼓励争先、鞭策后进,充分调动全体人员工作积极性的目的。强化考核结果分析。首先,通过对考核结果的分析,可以发现某项工作或某个被考核单位工作任务完成的比较好,就能从中总结出一些成功的经验或创新的做法,如果及时推广这些经验和做法,在“面”上指导基层工作,其效果必然事半功倍。其次,对完成情况不好的工作项目或基层单位,从指导思想、决策思路、工作方法、落实措施等方面加以分析,找出问题,究其原因,并针对问题开展专题调研,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必然会推动工作的全面进步。
❹ 绩效改进绩效改进的方法
在绩效改进的过程中,首先需要通过多种方法来分析工作绩效的差距。目标比较法是将员工在考评期内的实际表现与预定目标进行对比,找出差距和不足;水平比较法则关注员工与上一期业绩的对比,评估其进步或退步;横向比较则是将员工在部门或单位内部进行横向对比,以了解整体水平。
了解差距产生的原因同样重要。这包括个人因素,如性别、年龄等因素可能影响体力条件,个性、态度等影响心理条件;外部环境如市场、竞争对手和机遇挑战,以及内部环境如组织文化、人力资源制度等都可能成为影响因素。
为了改进工作绩效,企业可以采取策略性措施。预防性策略在作业前明确行为规范,制止性策略则注重实时监控并纠正问题。正向激励策略通过鼓励员工,而负向激励则通过适度的惩罚来驱动改进。组织变革策略涉及调整组织结构、作业方式和人员配置,以适应问题的出现。
然而,绩效管理中也存在矛盾。员工可能同时希望得到真实评价和表扬,主管则需在严格要求和保持良好关系间找到平衡。此外,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的冲突也是需要妥善解决的问题,以确保整体目标的实现和员工满意度的提升。
绩效改进(Performance Improvement)
❺ 绩效改进方法探讨
绩效改进方法探讨
为了更进一步规范员工管理,将企业的绩效与个人的工作绩效直接挂钩,提高能力与素质,就需分析改进绩效管理方法,下面是我分享的一些相关资料,供大家参考。
一、分析绩效差距
为什么绩效结果会跟原先制定的绩效目标产生差距呢?为什么员工的绩效会出现不足呢?
那我们就需要通过一些方法找出差距来。一般来说找出绩效差距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
1.目标比较法。它是将考评期内员工的实际工作表现与绩效计划的目标进行对比,寻找工作绩效差距和不足的方法。比如当月的销售额目标是10万,而你只完成了8万,这2万就是差距。
2.历史比较法。历史比较法就是与历史数据进行比较。比如你上个月的销售额是8万,这个月却只完成了6万,两者一比较,这个差距很明显就出来了。
3.历年同期比较法。比如去年2月份你的销售额是9万,今年2月份却只有8万,这个差距。说明你跟去年同期有差距。再比如去年3月份人员流失率是8%,今年3月份人员流失率是10%,2%就是这个差距。
备注:历史比较既可以是与上个周期比较,也可以与历史同期进行比较,这需要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而定了。比如这个月是淡季,上个月是旺季,就不能简单的拿这个月的销量和上个月的销量做比较,而是用上年度同期的销售额做比较。因此,历史比较法选择比较的期间取决于企业的实际情况。
4.横向比较法。公司同部门同职位的人,工作做的如何,你跟他们相比,究竟做的好还是差,差距在哪里?公司业绩最好的销售员,一个月能销售50万,而你只能销售10万,这中间就会发现有40万的差距,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横向比较法也可以是部门之间的比较,比如对各个部门的绩效现状进行比较,找出绩效表现比较好的部门以及比较差的部门。
5.行业比较法。同样是销售,市场上本行业其他公司的销售员的平均销售额是9万,你却只完成了7万,这个说明你跟市场有差距。
二、查明产生差距的原因。
绩效差距产生的原因有很多,一般有如下几种原因导致绩效差距。
1.目标设置不合理。目标设置过高可能是导致绩效产生差距的原因之一,比如有些新开发的市场由于配套资源不完善,其销售目标不可能与成熟地区的销售目标相比较。
2.激励不够,员工无驱动力。激励机制的完善程度也会影响员工的业绩,激励对员工的业绩有很强的牵引作用,当公司激励不够的时候,员工会对工作产生明显的惰性,影响了业绩的达成。
3.人员能力欠缺。员工能力的大小也是影响绩效达成的一个重要因素,直线经理在对员工绩效进行分析时,也需要对员工的能力做一个评估,了解员工完成业绩所需要的能力是否都具备了。
4.公司的组织运转出了问题。组织的运行也会影响绩效的达成,组织运行包括制度、流程、部门配合等。好的组织运行状态能为企业的绩效达成提供好的环境。因此,在分析绩效差距原因的时候,也需要考虑组织运行的状态。
但是如何才能查明绩效产生差距是哪种原因引起的呢?这就需要进行绩效沟通的分析了。
分析的方法如下:
第一步:通过相关性分析,分析以上四个因素与绩效结果的相关性。(关于相关性问题,由于篇幅较长,本文不详细说明,在后续的文章中将会有详细的.介绍。)
第二步:找出20%绩效最高分者驱动其能获得高绩效的几个因素。
第三步:找出20%绩效最低分者影响其获得最低绩效的几个因素。
找出这些因素后,对于影响绩效得分低的因素和驱动获得高绩效的因素要进行重点的关注。
三、实施绩效的改进
1.制订合理的绩效目标。针对目标过高问题,对工作标准进行衡量和评估,制定一个合理的目标。
2.建立和完善奖惩机制。做到赏罚分明,促进真正有业绩的员工能得到奖励,对那些违反公司规定的行为进行及时的制止和惩罚。
3.建立人才合理流动的机制。对于公司的人员根据其能力进行岗位的调动,允许公司之间岗位的轮换与调动。让真正适合某一岗位的人到该岗位上去。
4.建立起公司的人才培养机制。定期通过分析绩效差距,从绩效差距中提炼培训需求,组织员工培训,起到切实改善员工绩效的目的。
5.建立公司组织运行机制。梳理岗位职责,明确设岗目标。优化公司的流程体系,确保流程顺畅,建立定期的沟通机制,确保公司内部同事间的配合。对组织结构进行优化,促进组织的高效运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