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大学老师应该怎么讲课
王晓明先生在《另一种可能》一文中说:“(讲课时)你一讲有趣的例子,大家都抬起头来,再说两个笑话,气氛就更加活跃,可你一旦进入抽象的分析,对不起,许多眼神很快就黯淡下去,逼得你赶紧去搜索新的趣事……不少大学的课堂,就变得越来越像是一场故事会,对有趣的细节的渲染,逐渐取代细致紧张、步步深入的思考和讨论,占据授课的中心位置。”如鱼在水,冷暖自知,王晓明所描述的情形,相信在象牙塔执教过的老师都会深有感触的。我们经常目睹这样的场景:老师在台上口干舌躁,而学生或者酣然入眠,或者谈笑风生,或者津津有味地听随身听,或者心无旁骛地看闲书……更有些学生残酷地称呼中文系的老教授为“古董”或“老学究”,一位老先生曾向我叹道:“现在的大学生真难教!现在的大学教师真难当!”
大学课堂难道成了老师们的伤心地了吗?难道只有侃侃明星的花边新闻,聊聊名人的边角猛料,说说稀奇古怪的趣事,骂骂贪官污吏的不法行径才能抓住学生的眼球?难道老师只有华山一条路像明星一样拥有说学逗唱嬉笑怒骂的本领才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果真这样,老师岂不成了说书人或艺人。老师牢骚满腹,埋怨学生难伺候,学生这边也颇有微词:“讲得味同嚼蜡,真没劲!”“听某某讲课,不如回家看书!”师生各执一词,如此说来,我们的大学教育莫非真的出了问题?
这种借鉴明星和说书人表演来单纯追求课堂气氛的授课,因其轻松简便和学生容易青睐,我姑且称之为“快餐教学法”。“快餐教学法”当然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一味靠搞笑和表演来提升学生的听课激情,不免陷入了哗众取宠的泥淖中和舍本逐末的怪圈里,以致走入讲课靠搞笑、不搞笑不听课的恶性循环,这不啻于饮鸩止渴。当珍贵的教学时间在搞笑中弹指一挥,学生没能学到该学的专业知识,岂不可惜?!而老师的专业知识没有被派上用场,多年的学养竟换位于取悦学生,岂不悲哉?!
当年,梁启超给清华大学学生上课时,据说讲到紧要处,便成为表演,手舞足蹈,情不自已。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叹息。讲到欢乐处,则大笑,声震屋梁;讲到悲伤处,则痛哭,涕泗滂沱。听课的也深受感染。如此声情并茂、手脚并施,学生当然会满怀兴趣地听讲。更为重要的是,梁启超记忆力非凡,四书五经、历史典籍、诗词歌赋,往往张口即诵,讲课时旁征博引,运用自如。有时偶尔顿住,用手敲一敲光秃秃的脑袋,立即想起,大段大段继续往下背。学生因此叹为观止。与梁启超的表演相比,陈寅恪先生的讲课则平实得多。在授课过程中,尽管总是平铺直叙,但听者并不感到枯燥。大家都知道机会难得,不应该轻易放过;每当他讲课下课铃响,大家都有依依不舍、时光流逝太快之感。因为讲课的内容,都是他的心得和卓见,所以同一门课常有人听上好几遍,仍会有新鲜感。即便是《武则天与佛教》这样极易使人联想到“宫闱秘事”的讲题,他也讲得严肃而严谨。他从武则天的宗教思想来说明她为什么有那么多的面首,原来是佛经中有“女人是不可能成佛,若要成佛,除非是广蓄面首”,“如此这般利用采补术”的话。如此讲课,学生能获益匪浅,自然会聚精会神。
从大师讲课的例子可以看出,老师能否受学生接纳乃至欢迎,与是否具有表演才能关系不大,关键在于能否拿出真东西,能否有使学生信服而受到教益的本领。当然,老师如果口若悬河、身体语言充沛,无疑对增加个人魅力和使课堂生气盎然大有裨益。而口才与表演能力皆属一般的老师,因其坚持一字一板、按部就班的传统授课方式,也许课堂上不无沉闷寡味,但如果确实腹笥丰盈也能赢得学生的服膺。
讲故事、说段子当然不是提高学生听课积极性的不二法门。着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将专业知识的艰涩难懂尽可能化解为简单平易,把枯燥乏味的内容换一种深入浅出的方式讲解,层层推进,环环相扣,就使学生不仅不至于兴趣索然,反而被撩拨得兴致盎然。当然,还可以采用增加师生互动,譬如采取专题讨论的方式。国际教育交流委员会主任库拉基访问中国后也曾指出:“中国仍然采用以讲课为主的教学方法,学术环境仍以授课和背书为主,没有多少讨论。这方面变化不大。”他所指陈的诟病在大学讲课中堪称由来已久,因此在讲课中,老师和学生之间多直接交流,这样就能拓宽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无须通过搞笑的方式即可达到使学生专心听课的目的。也许,关于大学老师如何讲课业内人士见仁见智,但无论怎么倡导无论怎么改革,首要的一点应该承认和遵循,讲课的目的是能够使自己的知识得以传授给学生,不能使课堂流于浮华、轻薄和搞笑。
‘贰’ 大学课堂教学方法研究的目录
1、强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社会实践教学环节
2、论多媒体教学技术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
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4、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几点思考
5、谈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读者意识
——以文体选择为例
6、非英语专业学生词汇记忆实验报告及对教学的启示
7、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8、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探索
9、论体育课程拓展性目标的展开与教学空间的整合
10、环境工程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11、算法与数据结构教学改革及研究
12、信号与系统课程课堂教学改革初探
13、数据库原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14、材料力学教学改革探讨
15、法学案例教学法应用探析
16、关于点集拓扑课程的教学思考
17、对高校包装设计教学的思考
18、电子设计开放性教学与创新性实践活动教学方法的探讨
19、关于中国古代文学课教学问题的若干思考
20、普通高校影视教学改革初探
21、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
22、高等师范院校现代汉语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
23、关于昆虫分类学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24、谈地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
25、制药工程专业主干课程教学内容选择策略
26、论西部高校设置社会学课程的必要性
27、法学本科专业中法律课程设置的初步构想
28、农村区域发展专业课程与教学改革思考
29、论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的建设
30、对制约我国贫困地区学校体育发展因素的思考
31、用全球化理论指导世界现代史的教学
32、论叙事法在大学生家庭美德教育教学中的运用
33、利用ExceI实现成绩综合评价的程序化
34、板书设计的样式和原则
35、生物学科实践教学与师范生教学能力的培养
36、教学方法和教学效率——以新闻传播学为例谈起
37、声像资料在大学本科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38、专业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39、论学生中介语与教师纠正反馈语的相互作用
40、高校课堂教学师生互动失真现象探析
41、高校美术教学直觉能力的培养
42、声乐教师的素质及教学
43、药用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方法初探
44、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方法探讨
45、对法律教学方法的思考
46、刑法学教学偶得——对未成年犯罪人判处无期徒刑问题之思考∥邹兵
47、我的教学心得
48、高校教学随想
49、教学反思势在必行——高校教师教学惰性批判
50、服装设计与工程本科专业教学现状的研究——我国与我校服装专业现状与发展
51、为人师表学而不厌——第二届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培训有感
52、教育实习之我见
53、领悟好课魅力,提高教学技能水平
54、对西南大学教师教育教学技能培训的几点感想
55、参加西南大学第二届教师教学技能培训的感想
56、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培训的心得体会
57、对古代汉语教学的几点认识
58、重庆市高校教师生活满意度现状调查研究
59、数学教学中的思想教育
60、知觉相似与概念相似在儿童归纳推理中的作用——儿童归纳推理的双过程机制
61、如何理性应对分手——一堂美国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
62、动物科学专业本科生语言技能训练探讨
‘叁’ 大学的课堂应该怎么进行呢
要坚持老师是课堂的主导者,学生是主要角色。如果把老师比作大厨的话,那么学生就可以说是一盘好菜,只有好厨师,没有好食材,是无法烹饪出一道好菜的。空有好原料,没有好厨师,也是同样做不出美味的菜肴的。
老师会摆脱技能的境界,力求到达“道”的级别,自然的将其组合。让老师学生们感受到,这门课程就应该这么讲。老师有趣一点,可以知道学生们的关注点以及兴趣点,授课内容生动形象一点,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互动性。
‘肆’ 大学课堂中,教师应该如何教学才能吸引学生
大学课堂中,教师应该如何教学才能吸引学生?
1.带有热心地去讲解课程。
教师在讲课时赋有热心,学生会十分简单受到感染,然后加深对听讲的注意力。可是这种热心,并不意味着要扯着嗓子高声尖叫,而是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教师对这门学科的酷爱,从自己的心里抒情对学习的热心,这样才有感染力去让学生喜爱。
‘伍’ 大学课堂中,教师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呢
大学课堂中,教师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呢?
创设情境
在课堂教育中,创设情境,使学生不能单纯使用已有的常识和习惯的办法去解决问题,这时,就激起了学生思想的积极性和求知的需要。让学生参加一些活动而产生问题,使学生感到有趣而又难以答复,学生从而发生了进一步了解有关常识的要求。能够使用多媒体教育,充沛发挥现代化教育设备的优势,也应该留意正确熟练使用多媒体,把学生的留意力都集中于学习常识的活动中,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的积极性。
‘陆’ 大学课堂教学方法研究的内容提要
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是高等学校永恒的主题,它既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的需要,也是办好让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需要,更是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西南大学合并组建以来,始终抓住人才培养和本科教学这一中心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创新教育观念为先导,以加强教学建设为基础,以深化教学改革为核心,以强化教学管理为保障,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通过改革创新,全面形成特色鲜明的综合化与个性化相结合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以学分制运行为核心的教学管理体系和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机制,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培养一大批“人格健全、基础扎实,能力突出、素质全面”的创新人才,进一步彰显“注重人格塑造,突出综合培养,强化实践训练、服务社会民生”在本科教学工作中,学校不断加大本科教学投入,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使学校的教学条件、教学改革、教学研究和教学管理得到改善和加强,取得了可喜成绩, 让各个老师成为一个优秀的老师。
《新时期大学教学研究丛书》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实践探索与反思总结,是学校教育教学经验交流的成果汇集,书中的很多问题仍然需要进一步探讨。
‘柒’ 高等教育的教学方法
1.高等学校教学方法的基本概念
高等学校教学方法既有教学方法的共性,又有高校教学特点的个性。它是教师和学生为达到教学目的而共同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的途径和手段,即主要研究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的问题。教学方法的构成因素包括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和信息传输载体。当代的信息传输的载体主要有传统的语言、文字和现代化的音响系统、投影设备、电视与计算机系统等。
2.传统教学方法对比分析
教学方法与教学组织形式具有内在统一性,教学方法的优缺点对比分析如表1所示:当代高校教学方法的弊端是教学方法的单一化,大部分大学教师局限于采用单一课堂教学形式的讲授法,带来了课堂教学中的“满堂灌现象”,使相当一部分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
由表1可知,传统的主要教学方法各有利弊,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结合使用。根据具体课程的实际情况,可以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穿插参观实习法、社会调查法、实验法等教学方法。例如,《交通工程学》这门课,在讲述完“交通调查”这一章的理论后可以安排几个课时的调查实习,便于学生深刻的掌握交通参数的具体调查方法。
03
教学策略
1.教学策略基本概念
直到目前,教学策略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概念,2003年和2004年,周军与袁振国分别对教学策略进行了定义:
教学策略是指根据一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水平与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和组合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与技术等因素,从而形成可行性教学方案的过程。它具有综合性、可操作性和灵活性等特点。
教学策略是指以一定的教育思想为指导,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制定教学方案,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调适、优化教学行为,以使教学效果趋于最佳的系统决策与调控机制。
在分析和借鉴上述定义的基础上,本文提出的教学策略的定义如下:
教学策略是指根据一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知识水平与个性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教学组织形式等因素,从而形成可行的教学实施方案,并在方案的实施过程中不断调整,优化教学行为,以使教学效果趋于最佳的过程。
2.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的关系
不讲策略的教学,是不成熟的教学,也是很难取得成功的。关于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关系的不同观点:
西南财经大学教学训练与评估中心的李克建倾向于把教学方法看作是教学策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决策中需要考虑和加以选择与组合的一个重要的因素;主张使用“教学方法与策略”这一术语,对它们不作特别的区分,他认为名称本身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对它们内涵的理解和把握。
本文的观点是: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是两个概念,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没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也就形不成好的教学策略,达不到好的教学效果;只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没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也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捌’ 如何提高高校课堂教学方法和措施
一、不断更新教育观念,牢固树立质量意识
结合教育实际,要深入开展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大讨论,使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改革真正成为我们改革与发展的先导。通过讨论,要重新审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是否有所改革、适应形势;通过讨论,要在全体教职工心中进一步树立“教学为中心”、“质量是生命”的观念,并进一步确立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观,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的质量观,“打好基础,因材施教、自主发展、各展其长,人人可以成长”的人才观。充分认识教育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形成新的人才观、质量观和价值观,推动办学质量和效益的全面提高。
二、加强师资建设,建立学习型组织
面对课改新形势,最难适应的还是教师。尽管大多数教师已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但一到了教学实践中,马上就可能遇到很多的困惑与不适,仿佛不再是执教多年的“老将”,经验与体会变得不再实用,面对新鲜的理论和新奇的教法,一下子成了初入教坛的“新手”。在新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牵着学生走,不能以“主人”身份自居,教师既不是凌驾于学生之上的“权威者”,也不是游离于学生之外的“旁观者”,而要成为课堂教学的协调者、合作者、帮助者、分享者。角色的重新定位有时候比知识更新更难以适应。
建立学习型组织是帮助教师摆脱迷茫、尽快适应新形势的好办法。除了必要的理论学习外,教师更要学会积极反思,学会交流,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有问题大家共同解决,失败的教训供同行借鉴,成功的经验供大家分享。每学期末我们都要对现有的教育教学现状进行“自检”。召开领导班子成员及各学习型小组会议,请大家运用素质教育的思想,分析现有的教育行为的利与弊,对于不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做法一律剔除或改正,并通过学期初的教师提案,以及教育教学创新方案设计等活动请全体教师对于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提出合理化建议。
三、加强教学管理,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要以推进、探索、效益为主题,求实、求恒、求新,不断强化教学管理,牢牢把握课堂教育主渠道,大踏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完善教学评估机制,对每一个学生负责,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1、正确看待素质教育与学生应试能力的关系。
素质教育应该能激发应试学习潜能,不能把素质教育与语、数、外学习对立的。素质教育是一种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应该存在于我们的各种教育模式、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之中。不能简单地认为应试抓学科教学质量就不是素质教育,开展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就是素质教育。如果能够通过老师的创造性工作,让抓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愉快地学习,就能成为推选素质教育的好形式;反之,如果课外活动内容僵化、形式呆板,成为学生的负担,就与素质教育的原则背道而驰。对学生而言,应对考试的能力也是其综合的重要组成部分,真正通过素质教育培养出来的优秀学生,一定也能够面对考试取得成功。
2、积极进行考试内容改革,研究和制定实验小学考试改革方案。
学校要积极进行考试方式的改革,坚持形成性与终结性结合,笔试与口试、听试、动手实践结合,考试与考查结合,分项考核与综合考核结合。建立和健全教学质量分析管理制度,搞好每次考试的质量分析研究,及时召开质量分析研讨会。在非工具性学科期中期末质量考查上要加大力度,在提高试卷出卷质量,体现能力考查上也应多作探索。
3、坚持“科研兴校”,提高科研水平。
平时,要进一步加强教育科研管理,建立教育科研管理制度,普及教育科研知识,开展教育科研工作,培养教师的科研能力,营造教育科研氛围,为提高教学质量做好保障。
4、加强学风建设,优化育人环境。
通过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环境建设,要促进学校具有特色的良好学风的养成。开展生动活泼的学风建设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形成各条线齐抓共管,教师以身作则,学生努力进取的良好的教学环境。努力形成在教育思想、教育管理、教师队伍、教材建设和教育环境等方面达到“五优”的教学工作优秀学校。
四、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促使教学质量的提高。
仍要舍得加大投入,努力改善学校各方面办学条件。学校的管理,应把改革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放在各项工作的核心位置。要定期和不定期的对校进行教学条件、教学水平、教育质量的自我检查和评估,建立起严格的教学管理监督机制,深化我校教育教学整体改革,推动了学校的进一步发展,随着推进教育教学质量工作的继续深入,随着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有决心、才能有能力将成为一个崭新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