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赵芳的人物生涯
1994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学士学位;1998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社会学系,获法学硕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获理学博士学位。2001年至2002年,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工作系访问学者。2009年9月至今任教于上海复旦大学社会工作系,现为社会工作系主任。 《团体社会工作——理论·实务》,知识产权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年;
《与家庭共舞——结构式家庭治疗及其本土化》,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第一版
《进城农民工的群体性无力感和赋权研究》,社会保障与就业文集,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
《团体咨询:策略与技巧》,译着; 《现代社会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初版,2001年二版,2005年三版
《现代社会调查方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初版,2003年二版
《社会保障的项目与实施》,南京出版社,2000年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社会研究方法通用教程》,中国审计出版社、中国社会出版社,2002年
《道德发展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在《社会科学》,《社会工作》,《江海学刊》,《华东师范大学报》,《南京师范大学报》,《青年研究》等各类期刊杂志上发表论文十余篇,并有论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转载,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1、下岗职工社会心理探寻,《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2)
2、家庭中的亲子关系与养老方式的选择,《江海学刊》,2000(1)
3、南京市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江苏改革》,2001(2)
4、婚姻暴力的成因、分类和对策研究,《社会学》,2002(4)
5、城市空巢老人生活状况及其支持体系分析,《南京师大学报》,2003年(3),第一作者
6、“非指导性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以团体社会工作教学为例,《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创新教育贵在行动论文集》,2003年10月。
7、学校社会工作的理念与方法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运用,《江苏高教》,2004(6)
8、父母的过高期待与中学生的压力关系的研究,《青年研究》,2005(8)
9、结构式家庭治疗的理论技术及其与中国文化的契合性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6
10、结构式家庭治疗的新进展,《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6)
11、家庭治疗——一种分析人类行为的新框架,南师大学报,2008(1),《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8(5)转摘,人大复印资料《心理学》2008(5)全文转载,2008年中国儿童文化研究年度报告全文转载,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08
12、结构式家庭治疗:回顾与展望,《中国家庭研究》2010(4)
13、家庭治疗的发展:回顾与展望,南师大学报,2010(3),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心理学2010(9)全文转载
14、论作为独立心理治疗事业的夫妻治疗,《南师大学报》2011(3),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1(4)转摘
15、需求与资源:一项关于流动儿童适应的研究,《社会科学》2011(3),中国儿童研究年度报告2012全文转载,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16、需求与回应:一项关于流动儿童适应的再研究,《社会工作》2012(11)
17、社会工作伦理教育:现状与反思,《社会工作》,2012(6)
18、论三种心理治疗模式及其特征,《南师大学报》2012(4),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2(6)转摘
19、社会工作专业伦理中双重关系的限制、困境及其选择——一项基于城乡社会工作者的实证研究,《中国社会工作研究》2013(10) 1、 城市老年人的社会保障和属地化管理,校青年基金项目,2002
2、班级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与实践,省教育厅“十一五规划”项目,2006
3、社会工作实习督导机制的建立与完善,校教改项目,2007
4、中国家庭政策与家庭社会化服务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0
5、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孵化基地建设,民政部国家中长期社会工作发展规划重点工程研究课题,2010
6、家庭社会工作与中国家庭新问题研究,复旦大学优秀青年基金项目,2011
7、吸毒人员分类评估,上海市禁毒办课题,2012
8、上海市居民婚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上海市家庭文明建设重点立项课题,2012
9、戒毒禁毒社会工作模式研究,民政部课题,2013 1、2001,2005,2007年获学校中北奖教金一等奖
2、2004,2007年获学校百篇本科优秀毕业论文指导奖
3、2007年,获学校第六届青年教师大奖赛优胜奖
4、2007年,撰写教材“团体社会工作:理论·实务”被评为学校精品教材
5、2007年,主讲的“社会研究方法”课程被评为校精品课程
6、2013年,2013届复旦大学本(专)科毕业生“我心目中的好老师”提名奖
7、2014年,复旦大学第六届“研究生心目中的好导师”提名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