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用户研究方法汇总——观察法
观察法
1、定义:
观察法指的是研究者依据特定的研究目的、提纲或观察表,运用自身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以获取资料的一种方法。科学的观察应具备目的性、计划性、系统性和可重复性。观察通常利用视觉、听觉等感官去感知观察对象,但由于人的感官存在局限性,观察者往往需要借助现代化仪器和手段,如照相机、录音机、显微录像机等辅助观察。
2、维度:
①布景:研究者应尽可能到真实使用者使用产品的真实环境中进行观察。实验室或其他与真实环境相似的地方,由研究者精心布置改造而成的人为布景。自然布景,即真实的使用环境,比人为布景更容易激发使用者出现自然的行为。
②结构:
A、定量研究的观察结构
结构化观察:在进行观察前,预先设计一个预定框架,研究者按照框架进行观察,并将数据录入到预定的表格等文件中,以便进行后期分析比较。结构化方法的要点是预先设计好框架,培训研究者进行一致的观察评价,记录用户评价。这种研究需要尽可能高的研究者信度,不太适合没有经验的研究者。
B、预观察
如果结构性观察用在用户调研的早期,研究者可能不知道哪些行为和现象有价值。如果项目时间充裕,最好的方法是预实验,即预观察。
预实验之前,研究者可以根据经验设计观察提纲,也可以不做提纲,完全在预观察中收集数据。记录观察所得的使用者行为,然后编码分类。可以使用观察表或核查册,先记录下来以后分析。在正式观察中,对观察者进行培训,使每个观察者了解每种行为的定义和范围,避免对模糊行为不知道记录到哪个编码下。如果对每个行为进行数量打分,要明确打分等级与行为描述的关联,尽量减少不同观察者主观差异带来的偏差。观察结束后,观察者根据观察表填写或打分,然后统计分析数据。
在预观察后的分析中,对于一些一时不能确定是否有价值的观察因素,遵守“宁多勿少”的原则。这样可以收集到广泛的数据。因为观察法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如果在后期发现有些因素没有观察,再回到用户那里去采集补充数据几乎是不可能的。
C、定性研究的观察结构
非结构化观察。在设计调研中,观察法通常以定性的方式进行。研究者不希望在早期就限定研究的因素。特别是对于创新性设计的用户调研来说,研究者更是期望通过观察发现大量研究者本来不知道的,或者超出预期的使用者的行为和表现。所以,设计师更多地会采用开放式的观察,又称为非结构化观察。
明确研究方向对于非结构化观察法尤其重要。如果研究者对此没有充分了解、没有一致清晰的方向的话,一旦投入观察,会很容易被所见所闻的庞杂信息所迷惑,无法敏锐地发现素材和数据中有价值的闪光点。非结构化观察是开放式的,它允许观察者发现本来自己没有想过的东西。
③公开性
④参与水平
在许多观察中,研究者需要介入事件才能观察事情的完整情况,这称为参与性观察。
3、步骤:
①明确研究方向
首先需要研究团队的所有研究者明确知道研究目的。明确研究的主题,一般包含几个方面:研究的对象、研究的问题、某一个特定的情景条件。
②准备
一旦明确了研究的方向后,就需要将观察具体化和指标化。这个过程叫做制定观察计划。观察计划包括观察对象描述、观察地点、采用的方式和可能需要的设备器材、观察的次数、需要搜集的内容。
③其他观察取样的因素
天气、时间、场地、与事件密切程度、阶段
④观察的框架
POEMS框架:指导观察者在设计观察的时候,该观察什么、怎么记录并考虑后期的整理分析
P:people,即被观察者
O:object,指观察时看到的物体
E:environment,指观察内容所处的环境
M:message,指被观察者事件过程中,可能相关的信息
S:service,指被观察者在事件中,可能涉及的服务
⑤观察后的整理与分析
现场记录下来的信息往往有两大类:一类是记录客观发生的现象,另一类是记录观察者自己的想法。这两类信息一定要分类清楚。
5、优点:
①观察法搜集到的资料和数据丰富、完整,常常突破研究者原有的知识积累,为后期设计创意提供肥沃的土壤。
②由于其中与被研究者的交流比较少,对被研究者的影响较小,可以得到他们最真实自然的数据。
③由于大部分的信息是现场直接观察到的,不依赖于被观察者的回忆,比较客观真实。
④作为旁观的研究者,往往能观察到被研究者不能观察到的内容,能更全面地展现实际情况。
⑤能针对哪些不能回答问题的研究对象进行观察,如儿童、动物、残疾人和生病的老人。
6、缺点:
①观察法几乎是所有方法中,耗时最长、人力物力成本最高的。
②由于观察记录是人做的,经过研究者的筛选和评价后,整个过程就受到研究者的主观影响,容易遗漏重要有价值的信息。
③如果研究者在观察的过程中暴露身份,他可能会使得被观察者受到欺骗,使得研究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
④虽然观察法中的结构性观察可以做定量分析,但是,由于它搜集的样本有限,评价比较依赖研究者的主观,所以其产生的定量分析结论只能作为参考,不具有普遍代表意义。